作者 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
3月15日,薄熙来被解职双规后,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也随后与外界失去联系。一般认为,他是因涉薄案协助调查,但迄今没有任何机关给出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的通知,而大连实德,这家曾呼风唤雨的民企陷入了风雨飘摇。
由于薄熙来案件高度敏感,在严厉禁令下,中国媒体几乎无所作为,因此,这一重大政治事变的边缘地带,薄家在政商共同体中,最显赫的结晶的大连实德,也就成了财经媒体关注的焦点。
实德系拥有薄熙来强大的政治庇佑,这点在中国政商两界并非秘密。这一助力,让实德如虎添翼,迅猛发展,而薄的陨落,也让实德的当家人徐明失踪被查,公司遭遇各大银行追讨债务。
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梳理了实德的资金链后得出结论,“若无法通过迅速变卖资产断臂止血,实德系或到了最后时刻。”
实德系除了发展起步阶段中受到了时任大连市长、市委书记的薄熙来的极大帮助外,其发展轨迹中,权力的影子无所不在。
化学建材是实德系的主业,也是徐明赖以起家的产业。这个产业从2003年开始就出现了拐点,近10年来整个行业一直处于产能过剩、成本快速上升的境地,该行业经逐步在实德系内部成为获取工业用地、消化进口设备的存量资产。
实德起家阶段的的一次资金注入尤其耐人寻味,在2001年,实德还是大连一家中型民营企业,当年,一笔高达40亿的神秘资金从大连商业银行划转到实德在交通银行的大连分行的帐号上,这笔资金以多位徐明系和张澎系的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进入,并在一年后迅速全部变更为徐明及实德管理层持股。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基本可以判定其余自然人和企业都是代持股份,这笔巨额资金应该是徐明“张罗”而来,但并不属于徐明,只是“过路资金”。业界高度怀疑,这笔资金很可能是谷开来管理的薄熙来家庭资产的一部分,徐明很可能只是薄熙来家族资产的代管人或者小股东。
也正是从2001年后,实德的发展上了一个高速快车道,实德系曾四处出击金融、地产、化建、足球、家电等六大产业,拥有40余家关联公司。
2007年,实德在中国太保上市前夕入股(此前实德就已入股太保,但中途被迫退出),太保上市后股份陆续解禁减持,扣除初始投资,实德获利超过40亿元。此后,实德接连入股了太平洋保险、华汇人寿、生命人寿三家保险公司,大连银行、铁岭商行、鑫汇村镇银行三家银行,以及景顺基金一家基金公司。
在一连串的质押动作之后,实德系并未沉淀太多资金就获得了民资企业难得一见的多种金融牌照,并形成了实业和金融并举的产业格局。通过各种关系和资源入股金融企业,成功后旋即将金融企业股权质押给银行或信托融资,然后再做下一笔投资,反复放大资金杠杆,是实德系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法。
此外,实德还大举进军哈尔滨、重庆等地的地产市场,由于(2009年才开始操作项目)高位进场,恰逢宏观调控,地产板块已经成了实德系身上失血最多的黑洞。在2009年-2011年间,实德下属的盛和系和天实安德系拿地非常频繁,囤地至少200万平方,光是拿地的花费估计在上百亿以上,实德原本希望,在三年内形成一家资产达到千亿规模的地产上市公司。
为了融资,在权力荫庇下,实德采取了以信托融资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擦边球行为”,在目前的楼市调控情况下,这个资金游戏的风险陡增,游戏的危险在薄熙来倒下之后,完全暴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得一份实德集团资金部的报告,其整个集团仅金融股权质押贷款的总额就高达64亿元,且大部分金融资产都已质押出去。除此之外,实德系的其他形式贷款余额约为30亿元左右。其借贷总额的规模接近百亿,涉及了农行、建行、大连银行、吉林银行等38家银行。
资金报告还显示,实德从今年2月开始已经开始借入利息为4.5%的民间高利贷,借款周期基本都是一个月,总额达到了7.8亿元。以这部分资金近况来看,实德的整体资金状况,或已经到达了外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目前,实德专人解决的方向是变卖金融资产救急。有风声称,实德现在的当家人,徐明的兄长徐斌已于上周与一些民资财团进行初步接触,但多数民企仍觉得此时交割资产“过于敏感”,正在判断风险,仍在犹豫。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社评说,徐明以21岁少帅之姿创办实德集团。初以冷库工人跃击商海,涉猎机械工程及家电生产,凭大连土石方工程完成原始积累。尔后进入塑钢产品领域,并收购国内最具实力甲A球队,扬名天下,也获取了一般企业难得的诸种资源。
徐明借着接收大连万达足球队,与薄家建立关系后,徐明的商业帝国也开始急剧膨胀。2002年开始,实德先后进军石化、金融保险、地产业,其中自有一番曲折。到2011年,这徐年仅40岁。在英国人胡润编制的中国富豪榜中,徐明身家已高达140亿元之巨。
该报说,从一名富足的小企业主,倏尔成为商业帝国的掌舵者,这类故事在今日之中国并不鲜见。他们少年得志,却懂得低调行事;出手神秘,却往往动辄百亿。更关键的是,其迅速做大的领域,例如金融、地产、石化,并非普通民企可以染指。
进入这类行业,无论是土地、贷款等要素的获得,还是各个行政部门繁琐的审批手续,皆非普通民企可以胜任。更重要是,一些垄断领域的牌照,需要相当深厚的政府公关能力。类似这样的企业可称之为“关系密集型”企业。
实德这类“关系密集型”企业。他们往往有着艰辛的第一桶金,因而在“做大”的诱惑之下铤而走险,依靠“特定权力关系”获取超大项目所必须的行政资源,进而在一些行业里(如金融、基建)等领域提前布局,获取超额回报。在徐明之前,地产、金融、能源、基建等领域,已有太多年轻的福布斯富豪骤然落马。这一领域,就意味着日进斗金,但也面临着复杂的政商关系。
文章说,实德如今陷入危局,寄生的商业环境实为根本。如果上游领域没有垄断,如果民企借贷被一视同仁,如果土地招标透明公开,商业的归商业,政治的归政治,也就没有企业家的“被失踪”,以及“关系人”的落马。该报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也别无他途,只有继续改革。否则,仍将有人步徐明之后尘。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四月
(1856)
-
▼
4月 21
(61)
- 云南两月四度大批学生疑似食物中毒
- 王立军寻求庇护美政府内部曾争论激烈
- “百人会”民调: 美中观点迥异
- 海伍德案:卡梅伦“配合北京的剧本”?
- 十八大掀波瀾 江澤民重現北京 力挺習近平
- 美国:该不该卷入王薄事件?
- 大選後 大陸更關注民進黨轉型
- 新闻人物:爆料者、“红人”王康
- 藍綠大和解? 廿立委組跨黨團契
- 大陸「官二代」 數百人留美
- 李源潮、汪洋、俞正聲被看好
- 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大黑馬 看好孟建柱
- 江澤民鞏固權力 傳會星巴克老董
- 大陸官網上市只為增強話語權
- 乘客攔截飛機 亂世大城出刁民
- 中俄海上軍演今舉行 華「瓦良格」突然出海
- 博訊網主:黑客施壓逼我們走
- 大陸金融需要全國共軌
- 立碑設標欠釣島 維權緣何竟遺珠
- 明鏡月刊:馬馼和她的律師女兒
- 抓薄熙来易,清算文革难
- 美国:该不该卷入王薄事件?
- 爆料者、“红人”王康
- 江泽民向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
- 薄熙來在海伍德之死中到底扮演了何種角色
- 中央工作組赴港調查薄谷財產
- 姜维平:薄熙来能判死刑吗?
- 王康:復辟毛戲演完了 中國躲過一劫
- 在美官二代 最少數百人
- 高層海外關係 北京大挑戰
- 杨光:没有薄熙来,对我们很重要
- 薄熙来停职后中国担心重庆稳定
- 英媒:北京加紧打击薄熙来党羽的行动
- 美国或错误低估了王立军价值,丧失了机会
- 重庆公安局表示要更好地保护外国人
- 薄熙来案:卡梅伦“配合北京的剧本”?
- 张鸣:整齐划一的凶手
- 许志永:理想主义者
- 1981年的《歷史決議》有濃重的“凡是”特徵
- 2012年4月20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4月20日)
- 2012年4月20日《歷史日報》
- 海伍德的账户存款贫乏 遗孀求助朋友才能买机票
- 英议员质询海伍德是否曾为伦敦提供情报
- 薄熙來打黑受害者稱受拷打招供
- 專訪:薄熙來事件後重慶律師說打黑
- 吳英案「凸顯必須取消某些死刑」
- 大连实德:神秘政商共同体的陨落
- 传薄熙来下属涉嫌刑讯致死两名重庆警察
- 傅申奇:中共党内格杀争斗何时休
- 伦敦《标准晚报》:伍德是被强行灌下毒药致死
- 陸十八大誰入常 學者同中有異
- 港媒:江澤民北京見外賓證健康
- 明鏡獨家:薄熙來倒台,黨內權貴鬆了一口氣
- 明鏡獨家:溫家寶、薄熙來:一個硬幣的兩面
- 巴基斯坦客机失事 机上127人全部遇难
- 胡平:薄熙来事件说明共产党是黑帮
- 薄熙来案---受害律师李庄复仇记
- 伦敦《标准晚报》:伍德是被强行灌下毒药致死
- 薄案并非政治斗争? 新华社被指欲盖弥彰
- 薄熙來打黑受害者稱受拷打招供
-
▼
4月 21
(61)
-
▼
四月
(185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