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刘水:六四事件与知识分子
一九八○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各种专业人士粉墨登场,一九八九年六四镇压之后,知识分子随之分化。其中一些坚定的八九一代,被冠以持不同政见者(或异议人士)。这起镇压事件集结起不同年龄和职业的知识人,而更多的八○年代活跃人士,则被体制利益收买.异议人士以入狱、流亡构成群体背景,后者固化依附在体制而噤声。
六四事件成为大陆知识分子分化的节点,在於他们遭受体制严厉清洗,与以前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所不同的是,肉体并未被消灭,流亡海外成为共同选择,这也因此严重削弱了他们对大陆的影响力。包括最为年轻的学运领袖,他们亟待完成知识和历练的储备。
六四之后,流亡空档和政治恐惧,造成大陆知识界在一九九○年代整体沉默,同时为那些拥抱体制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话语权。市场经济使得社会走向多元,尽管政治禁锢从未松弛。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成为知识分子代言人,他们对经济社会发言,进而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发言。
二○○○年之后,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为知识分子完成自我救赎,提供了便利,并且打通国界封锁.流亡海外并且坚守正义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基本完成西方价值观的实地学习和观察,新颖的思想观念源源不断经由互联网传播进来。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着作被大量译介而入。最为重要的是,因为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让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再次分化,一些人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声望,不依靠体制能够生存,成为民间代言人。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消失多年后,再次出现.
回顾整个二○○○年代,互联网助长的仅是个人化表达的井喷,还未自觉到知识分子本位思考和社会角色定位。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民主社会,知识分子业余性和边缘化,方为本真状态.然而,在中国大陆却恰恰相反。他们依据知识和智力双重优势,俨然成为社会正义代言人。弊端在於,网络窜红非常容易,由於个人阅历和知识结构缺陷,往往变得自负天真、自我膨胀,无能看清专制制度真相,反而沦为“小骂帮大忙”角色。而自我教育也来自互联网,博客与微博出现,将网络封锁与反封锁,删帖与再贴演绎到极致,但毕竟不是力量对等的博弈。现实中国与网络中国,几乎是两种面目。
萨伊德在其着作《知识分子论》,敏锐地描述出知识分子业余性,知识分子是指那些批判社会和政府的群体,跟他们的职业和教育程度无关,这就扩展了参与批判者的范畴和专业度,最大限度地对公权力和社会丑恶现象作出监督。
六四事件制造了一批异议知识分子,以作家、诗人、学者、律师和记者构成,散居海内外。但这个群体因网络封杀,他们的名字较难进入大陆网络视界。他们经过牢狱和流亡锻造及痛苦思考积淀,兼具普世价值和经验优势、公民意识和社会担当,以及谦卑理性等人格魅力。知识分子等於异议人士。如果说当下中国大陆还有知识分子,那就是这批鲜为人知的异议人士。
作者: 刘水,《动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五月
(1819)
-
▼
5月 26
(39)
- 美國華人作家正跨出嘗試性的一步
- 溫家寶天津當選十八大代表 路透:兩會見記者談「文革」捱批
- 哈佛研討薄熙來事件 習近平女兒旁聽
- 內地客六四紀念館尋真相 買紀念Tee遊行 無懼國安問話
- 蒼蠅量化管理 中國特色笑話
- 王立軍送給周永康260台走私車
- 胡錦濤嫡系掌三大自治區均不得人心
- 美国财政部未将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
- 看山:王铮是西方人权标准的试金石
- 諾獎得主赫塔·穆勒與中國作家廖亦武對話
- 谁在为孔子学院的潇洒埋单?
- 薄熙來事件 中共定調孤立刑案
- 刘水:六四事件与知识分子
- 日媒:薄可能将只遭軟禁 刑責由妻承擔
- 李嘉誠分產 讓兩子「有兄弟做」
- 广西艾滋公益机构遇袭 维稳者干的?
- 人权问题·“孔子中枪”·中美暗战
- 美国不赶「孔子」教师离境
- 马建:写作《阴之道》出于对生命尊重
- 中国“拟给两万朝鲜人工作签证”
- 达赖喇嘛致力促进宗教和谐
- 美国人权报告提到128位中国维权人士名字
- 趙紫陽看看表說:于浩成等人問題以後再討論吧
- 2012年5月25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5月25日)
- 2012年5月25日《歷史日報》
- 中国投诉世贸 叫板美国提高关税
- 马英九说两岸定位受德国启发
- 菲总统任命资深外交官为驻华大使
- 中菲两国南海争端持续发酵
- 美国鼓励中国人民币继续升值 但认为依旧被严重低估
- 陈光福刘芳在京活动救克贵 陈光诚促检控违法山东官员
- 學者:習近平對台工作將更靈活
- 中紀委要求嚴防官員外逃
- 薄熙來下台 中共定調「孤立刑案」
- 薄瓜瓜畢業了 拿到哈佛碩士
- 馬英九跨越歷史障礙的就職演說
- 兩岸經貿「減速」的風險與轉機
- 黃棟星:菲安排華商特使與北京修好
-
▼
5月 26
(39)
-
▼
五月
(181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2012年2月2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
-
50年後回想迎接解放時憧憬未來,好不心酸! 我怎样跋山涉水寻找大饥荒幸存者 吴江:现代复辟派和古代变革史 律师:不该追究八旬老翁文革期间杀人案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二)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一) 文化大革命缘起于反击彭黄张周集...
-
入夜後民眾愈聚愈多,警方阻止民眾靠近現場,並要求散去。(網上圖片) 四川瀘州市一名魚販昨日駕駛運魚貨車涉嫌在禁區停車,與前往處理的3名交警口角,目擊者稱魚販遭人拖下車毆打至死,警方更一度阻止家屬接近屍體。事件引起公憤,民眾堵塞道路要求交出兇手,還死者公道,至晚間聚集人數...
-
梁京:胡锦涛的困境与中共的险境 在如何给薄熙来定罪这个问题上,胡锦涛显然陷入了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根源恰恰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也就是说,胡锦涛今日的困境是因为他把中共带入了空前的险境。 今日的中共有如一条突然发现自己驶入危险海域的航船。此前,中共顶层并非不知有这种风...
-
洪博培認為中美關係需要展開人文性的發展,中美兩國的關係已經從過去的雙邊關係走向全球關係。(孟芳攝影) 美國前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23日在紐約指出,明年接班的中國新領導人可能會發現他們在力圖維持國家經濟成長之際,被迫開放國家經濟和政治生命。他...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王立军之所以闯进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是因为他掌握的材料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和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与女孩们做爱的录像带。这些女孩都是薄熙来的富商密友、大连实德的总裁徐明所提供的。 材料中还包括周永康和薄熙...
-
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傳奇般逃離地方政權非法軟禁的魔爪,所揭露出「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群眾專政」的種種暴行,令人覺得彷彿回到文革歲月,正好印證了中央領導人所言:「如果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文革悲劇就有可能重演。」 稍有良知的人都曉得,陳光誠是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士,對於擁有軍隊、警察、法...
-
劉屏/華盛頓四日電 中國大陸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的聲音三日意外出現在美國國會。他透過電話表示希望到美國好好休息;也對母親、哥哥等家人處境憂心不已。 一向關注陳光誠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共和黨)舉行緊急聽證會。會中,陳光誠的友人、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牧師撥通了陳光誠的電話...
-
《新史記》高伐林 《資治通鑒》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全部通讀一遍都不是容易的事,可是毛澤東晚年對人講,他讀過“一十七遍”! 這真令人驚訝。 毛 澤東是吹牛誇口,忽悠身邊的女護士嗎?他真每次從頭到尾一頁不落地讀的嗎?是不是略讀、跳讀、選讀……?根據毛澤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