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馬英九冀確立一國兩區

馬英九的連任就職演說,雖然沒有令人驚喜的元素,但也將「一國兩區」的提法說圓了,無論對民進黨、對北京中共,都有了一個較嚴密的理論解釋。在此基礎上,應該進可攻退可守,伺機推進兩岸和平協議對話和簽訂,退則固守「不統、不獨、不武」立場。總之,這是為一六年大位之戰和國民黨永續執政埋下伏筆。

馬英九發表就職演說前,北京和深藍方面有所期待,希望他對於兩岸政治對話、尤其是就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方面有所表示,至少對於「不武制度化」有具體措施,但事實似乎令北京不能如意。倒是民進黨的蔡英文情報準確,事前就警告馬英九「一國兩區很危險」。

筆者相信,當下馬英九的低民望使他魄力大減,宣讀就職演說不敢使用進取的A方案,而是用了較保守的B方案,甚至是C方案。台灣媒體說,馬英九第一任總統的句點,是幾近探底的民意支持度,馬英九不得不說一句「對人民感到虧欠」。固然,筆者常鼓勵馬英九以兩岸的突破來彌補內政的不足,但是未安內,「攘外」總是底氣不足。因此,馬英九濃筆重彩「一國兩區」,尚屬不錯。

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強調,未來「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三原則,是確保台灣安全的鐵三角,必須同等重視,平衡發展。然而,有頭腦的人都應該清楚,兩岸和平有保證,購武當毋須太多;而活路外交,也是由北京給予的空間決定的。所以,第一的還是台海和平。

論述周延 難以辯駁

在鐵三角的第一個角中,馬英九特別指出,中華民國憲法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三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馬英九的論述,應該說十分周延,蔡英文也無法辯駁。馬英九指「一中」就是中華民國,北京不順耳,但也不能反對。事實上,北京推兩岸和平協議,也要面對這個政治定位。馬英九的策略,是先讓大家接受一國兩區,接受了和平協議就好談了。

古呂


太陽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