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李克強的大部制改革設想再度落空

 海總“雷雨小”
   
   十八大後,大部制改革再次為海內外媒體熱炒話題。進入2013年,大部制改革話題更是甚囂塵上,一份“國務院部委調整內部方”也浮出面,據說這個大部制方案在內部討論時,遭遇極大的彈。

   在這個內部方案中,現有的27個國務院組成部門,要進行大幅合併成大部,減少為18個。而大部制的改革同時要配合事業單位的改革一並進行,事業單位根據其職能,一部分轉變為企業或民間團體,一部分則轉變為行政機關,同時併入政府組成部門。

  躲在溫後五年的李克強,終於向前邁出一步。

   該方案及到對“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調整”有如下內容:

   1、國家發改委進一步收權,轉變發改委職責。徹底取消發改委對微觀管理實務和具體審批事項的職權,逐步將其主要職能轉變為宏觀規劃的製定和研究。將發改委全稱改為“國家發展與改革規劃委員會”。

   2、撤銷科技部。將科技部的科研規劃和管理方面的職能併到教育部,將教育部改為教育科學部。

   3、把科技部的經濟領域的科技管理職能併入工信部。將工業和信息化部改成工業與信息技術部。

   4、撤銷國土資源部。將國土資源部的資源管理職能併入環保部,組建環境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的土地規劃與管理職能劃入住建部。

   5、撤銷鐵道部。將鐵道部併入交通運輸部,在交通部下組建鐵路運輸管理局,負責鐵路建設規劃、鐵路運輸的統一調配和管理。將地方鐵路局改制為鐵路運營企業集團,實現鐵路運輸市場化。

   6、撤銷水利部。將水利部與農業部合併,組建大農業部。

   7、撤銷計劃生育委員會。將計劃生育委員會與衛生部合併,組建人口與衛生部。

   8、將審計署與監察部合併,重新定名為監察審計部。

   9、將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部和民政部合併,重新定名為社會工作部。負責就業、社保、社會救助、社團註冊方面的事務,將原民政部的行政區劃調整審批的職能劃入發改委。

   10、基本保持外交部、國防部、商務部、公安部、司法部和人民銀行。

   11、為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中國人民銀行不再屬於國務院組成部門,而是獨立的國家機構,與最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平級。

   12、國家安全部降格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改名為國家安全總局。

   13、將國家民族委員會、國家宗教事務局與國務院僑辦、港澳辦、台辦合併。重新組建並定名為國家和平統一委員會。

   如這個內部方案最終由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對外公佈,那將大大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然而,一切都在意料之內,盡管所謂的“習李新政”一度令外界寄予厚望,但眼下中共高層仍舊沒能走出“雷聲大雨點小”的老路,令輿論一片悲歎。


   
   中國所有的政令都是從這裏出來的。
   
   方案出爐,李克強再戰再敗
   
   2013310日,外界關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終於出爐了。

   在當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次全體會議,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

   馬凱首先強調了這次“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必要性緊迫性”,承認“現行行政體制仍存在許不適應新形勢新務要求的地方,國務院部門在職能定位、機構設置、職責分工、運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如:職能越位、缺位問題依然突出,不該管的管得過多,一些該管的又沒有管好;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爭權諉責現象依然較多,行政效能不夠高;機構設置不夠合理,一些領域機構重疊、人浮於事問題依然存在;對行政權力的制約監督機製不完善,不作為亂作為、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現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馬凱在談到這次“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時強調,“這次改革,要以更大力度,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上加快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重在向市場、社會放權,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同時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嚴格事後監管。”

   馬凱講話的第三部分才“言歸正傳”,公佈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其中,要點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撤銷鐵道部,“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統籌規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展,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第二個就是衛生部與計生委合併,“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人民健康水平。”“為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加強醫療衛生工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配置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人民健康水平”。

   接著,馬凱又介紹了《方案》中所涉及到的“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馬凱最後指出,“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

   直到馬凱說出上述數字,才讓策劃多年、轟動多時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去掉它的神秘面紗,露出其單薄而羞於見人的面孔。

   香港《蘋果日報》評論員李平寫道:雖然有成立國家海警局、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的亮點,但國務院組成部委只由27個減至25個,只減少2個,遠少於外傳的9個,實際上只撤銷了鐵道部、合併了衞生部和計生委,顯示由李克強操刀的大部制改革再戰再敗。

   “令人失望的是,李克強的大部制改革設想再度落空。”李平在文章中感歎道。水利部未併入農業部,科技部未併入教育部,國土資源部未分拆至環保部和住建部,監察部與審計署、人力社保部與民政部的合併計劃告吹,顯然都是受到利益集團的阻撓,且與這些部委的後台太硬有關。

   其中,前總理李鵬主政十年間,水利部、水利電力部的分分合合,包括三峽工程的爭議,都在李鵬掌控之中,其子及親信在水利、電力系統的地位不容動搖。而中共元老鄧小平長女鄧楠曾長期任職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的首任部長是去年剛卸任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周永康,監察部長馬駇是總理溫家寶的親信,人社部長尹蔚民是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人馬。

   “可以說,除非中共老人不幹政,或者相關部長步劉志軍後塵,否則,李克強五年後連任總理時三戰大部制改革,仍可能第三度落敗。”李平強調說。(《內幕》第15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