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吉兇未卜、中国超越百年厄运和噩夢的又一開局。
元月14日,中华民国第十三屆總統大選,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再次連任,東方放射第一道歷史性曙光。
我在中國抗戰陪都重慶,向馬英九深致祝賀,向中國國民黨深致祝賀。
一陽來復,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再次轉圜。勿忘在苴,蕞爾小島台灣再次為世界矚目。
公元前1441年4月14日,上帝巡行埃及,摩西帶領猶太人“逾越”法老屠戮之災,走出埃及。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在特拉維夫宣告成立。
1949年,江山易手九州陸沉。蔣中正率中華民國東渡南遷,堅守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臥薪嚐膽篳路藍縷,法統不隳道統不墮。揆諸大陸朝鮮越南阿富汗柬埔寨等亞洲國家,台灣人民蒙受之不幸與災難曾被減低到最低限度,台灣人民取得的進步和成就則令世界刮目相看,堪稱奇跡。62年過去,馬英九將再次率中華民國跨峽越海,返回“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的中華迦南。
其間,北爆韓戰,南開越戰,台灣形似西太平洋一葉扁舟,神凝辛亥革命北伐東征中原逐鹿五剿赤亂抗日圣戰之浩氣殷憂,巍然屹立于萬頃波濤:
其間,生聚教訓,蹈厲奮發,台灣歷經奇變,艱辛備嘗堅韌不拔,相濡以沫風雨同舟;雖肝膽起風波,兄弟相煎熬,畢竟運命相連生死攸關,終解禁開忌,昭雪撫慰,天道垂臨人情和煦;
其間,兌現百年承諾,中華儒家王道仁政禮義廉恥忠孝仁義與西式自由民主多元憲政匯際貫通,賅偹盡行,政黨良性競爭政權平穩輪替,傳統文明與現代普世價值渾然融合,東西方文明偉大遇合之雛型已略具大觀。
與70年前“持久抗戰,苦撐待變”的歷史方略一樣,台灣終於堅持到毛共一代退出歷史舞臺,冷戰終結和全球化時代來臨。
大陸學界已重新發現并評價1911——1949年38年中華民國,并與1949——2012年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客觀公正比較分析。幾十年來加諸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國民革命軍的不實之詞已日益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不齒,一個真實的堂堂正正的中華民國形象正在重新回到億兆中國人心里。
馬英九勤政四年,其發動和導引的台灣“寧静革命”,與20多年前蘇、東“天鹅絨革命”、去年北非、中東阿拉伯世界“茉莉花”革命一樣,其啟示意義正面而深遠;
面臨世界性金融風暴、歐債危機以及風災、地震等人天禍劫,馬英九與台灣共度時艱,守護住台湾人民獨具的價值理念,避免了台湾族群、黨派和地區的分裂傾向;
在中外幾千年專制暴君、政治梟雄和强權政治的可悲傳统背景中,馬英九開創了“君子政治時代”。以其廉潔、克已、守法、奉公精神,漸始將中華儒家君子倫理風范與基督教謙卑、敬畏和感恩精神共同融鑄于現代憲政制度,这是劃時代的創新;
繼李登輝、陳水扁20年“去中國化”浪潮后,馬英九壁立千仞力挽狂澜,維護中华民国百年建国的法统精神和政治制度,高舉中华民國國旗,缅懷國父和諸先烈先賢,并莊嚴宣示,台湾要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
以政治大家的眼界、擔當和智慧,斬伐歷史糾纏、消泯黨派恩怨,馬英九謹慎推動两岸关系;不僅中止了危險而愚蠢的台獨選項,而且降低了大陸强硬勢力和軍內鹰派對台湾的軍事威脅。
……
“天將降大命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楚雖三戶之志,而發九章之詞;韓公匹夫一言,文起八代之衰。馬英九再次身居大位,四年為期,當有特殊使命存焉。
從“君子政治時代”轉上“圣賢政治時代”,秉持“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精神,立足台灣,輻軸中國;
簽暑兩岸和平協議(國共兩黨停戰協議),結束對立狀態,雙獲諾貝爾和平獎,讓世界正面看取中國;恢復1,重建共和;
全球化時代人類意識與全球倫理是當下與未來最大世界潮流,中國必以其終極統一與現代復興置身其中,馬英九不僅是台灣總統,也為中華文化與歷史托命人;
“中國土地人口為各國所不及,吾儕據此大舞臺,而反謂無所措手,蹉跎歲月,寸功不展,豈非可羞之極者乎!”(孫中山)值此天意初示人命畢顯的歷史關頭,謹以此短文預表馬英九于天下。
愿馬英九成為21世紀中國的摩西。
2012.1.14 重慶
作者:王康,《纵览中国》原標題為《預表馬英九》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4
(39)
- 重慶模式難大規模推行
- 馬英九與蔡英文發揚民主的優越性
- 新台灣共識下 馬英九的抉擇
- 馬英九獲勝因勢利導 放手改革
- 九二共識移動了台灣民意的基本盤
- 台灣民眾渴望安定 兩岸政策決勝
- 國民黨造勢晚會出現更多年輕面孔
- 若國民黨次展示當權者的傲慢人民會給與懲罰
- 台灣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
- 國民黨缺人才,馬英九後繼無人
- 律師被逐出庭 司法如同兒戲
- 汪洋鸚鵡學舌 可惜遲了三拍
- 大陆民间反应:马英九当选有积极影响
- 王康:愿馬英九成為21世紀中國的摩西
- 李承鹏:民主就是有权出演眼前戏
- “我们赢了!”——马英九胜选演讲全文
- 谢宝富:中国大陆与台湾政治统合的新思考
- 重在吸取民主政治之精华,不必在乎台湾大选谁胜出
- 台灣大選目擊:井然有序的選舉
- 台湾大选是一个结局,两岸与台湾内部是两种结果
- 杜维明:中国大陆该向台湾学什么?
- 宋楚瑜:接受人民所做出的決定
- 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六步曲
- 馬英九連任台灣總統 綠營沉痛落敗
- 马英九票数一直领先,宋楚瑜模糊路线已失去市场
- 台湾大选见分晓,分析家几人猜对?几人离谱?
- 北京希望马英九获胜是公开的秘密
- 李登辉:为台湾拼最后一场
- 世界媒体看中国:大陆客观光台湾民主
- 蔡诗萍:两岸还是蔡英文最大“罩门”
- 桃园县立委国民党6席全上,民进党全军覆没
- 蔡英文落败关键在于坚决否认“九二共识”
- 2012年1月13日《歷史日報》
- 马英九整整十秒钟“九十度鞠躬”感谢支持者
- 明鏡快訊:馬英九發表勝選感言,蔡英文辭黨主席
- 台灣總統立委選舉投票 下午4時止
- 2012年1月13日 明镜网排行榜
- 台灣總統大選 大陸入口網站齊關注
- 2012年1月13日《明鏡郵報》
-
▼
1月 14
(39)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看山 早在去年,重庆市即给中央打报告,要求将直接选举上推到乡镇一级,所有乡镇都直选领导人。结果,中央批准只能选择 40% 的乡镇进行直选。现在,薄熙来下课了,不知道这 40% 的乡镇还会不会直选? 由此可见,薄熙来本人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而且其实际行动走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