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

拜登訪華就是想認識習近平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岳大鵬



拜登首次訪華很有背景

  2011年以來,中美關係火熱起來。繼1月份胡錦濤訪問美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明德與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馮倫先後實行互訪。此前,一度中斷的中美軍事交流開始回歸正常軌道。

  然而,一場突來的美債危機使美中兩國脆弱的關係立即變得緊張起來。
  《紐約時報》8月14日發表題為“美國的經濟困境給拜登訪華蒙上陰影”一文,恰好概括了此次拜登訪華的背景。這篇文章指出,拜登推遲了原定於7月的訪華日程,就是為了幫助敲定一項避免債務違約的協議,但卻沒能阻止標準普爾下調原本為AAA的美國信用評級。
  文章還指出,美國的不確定性直接關係到中國的錢包:中國持有超過1.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這次也許不是拜登就人民幣問題向中國施壓,而很可能是中國官員就美元的穩定性問題向拜登施壓。
  中國政府已經在不同場合表示對此類問題的關切。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針對美國兩黨通過債務上限法案時就曾敦促美國要“負責任”,併稱中國外彙儲備將繼續堅持多元化投資原則,最大限度減少國際金融市場波動造成的負面影響。
  而《人民日報》則刊文建議,美國應提出令全世界信服的削減財政赤字方案、經濟振興計劃,並采取有效措施維護美國及美債的國際信用,切實保障世界各國在美的資產安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袁鵬接受央視采訪時稱,其實,拜登7月份就應該來,之所以推遲到8月份就是要處理美債問題。所以,原本美債不是這次訪問的重頭戲,但是由於突如其來的風波和危機,使得它不得不成為中美交涉的一個重要的話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中美關係史研究會會長陶文釗認為,並不是說在美債危機的背景下拜登才進行訪問,衹是他來的時候正好趕上美債危機,所以雙方的領導人會進行討論。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則認為,拜登訪華有一個更大的背景,就是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崛起,西方國家很不適應,以前他們對華態度是傲慢,現在是防範、忽悠加驚嘆,其中第一項成分最大,第二項次之,第三項所佔比例最小,但正在增長。
  梅新育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一方面意味著中國有更強的能力去實施自己的世界治理理念,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中國有更多的資源防範心懷叵測、口蜜腹劍之輩忽悠來為其火中取栗,中國要堅定而穩妥地推進前者,嚴密防範後者。
  梅新育在譔文中寫道:為此,中國必須奉行的原則是積極有節制地使用實力,先求不敗,然後求勝。中國必須牢記,與美國和西方世界相對實力的變化在目前和可預見的未來仍然是量變,而不是質變。而且,中國追求國際事務話語權和世界治理能力,不能盲目追求對現行世界體系核心事務的影響力,而是應當首要追求對周邊和發展中國家事務影響力。為什麼?因為中國作為後起新興大國,守成霸權不容易接受新中國的規則,而是發展中國家更容易接受中國的規則。


  拜登與習近平共同檢閱儀仗隊


  拜登一到北京,中國就開始施壓

  8月17日,拜登剛剛抵達北京,實質性的官方活動尚未開始,但中國媒體和評論界已經開始就資產安全問題向拜登頻頻施壓。

  《人民日報》海外版當天登載的評論文章說,中國希望拜登在訪華期間承諾確保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安全。評論說,中國作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和美國以外的最大美元資產持有國,有理由比其他國家更為關注美國的經濟政策。
  新華社當天發表的類似評論則希望拜登向中國領導人承諾,華盛頓有足夠的能力、意願和決心,應對目前的財政和經濟挑戰,承擔作為頭號經濟大國的責任。
  除官方媒體外,中國財經界的意見領袖也在拜登訪華之際向他公開喊話。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當天在中國日報上譔文指出,美國應避免采行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
  美聯儲在一週前的利率政策會議上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跟進量化寬鬆,僅表示維持零利率兩年不變。肖鋼警告說,儘管第三輪量化寬鬆可能會在短期內刺激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但同時也將在美國國內和新興市場催生更多泡沫和通脹壓力。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貿易和投資教授羅伯特·勞倫斯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擔憂美國財政長期入不敷出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導致美元貶值;但另一方面,中國尚未找到更好的渠道投資其外彙儲備。他說:
  “美國現在就像是一個從銀行借了很多錢的人。當貸款超過一定程度後,銀行開始擔心能否收回貸款,但是也無可奈何,反而受制於貸款者。”
  拜登在訪華前夕接受中國《財經》雜誌書面專訪的時候表示,奧巴馬政府承諾維護美國的經濟基礎,確保美國政府債券對所有投資者的安全性、流動性和保值性。
  美國財政部8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6月份增持美國國債57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三個月持續增持美國國債。截至6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1萬1700億美元。
  華盛頓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國際經濟師羅伯特·斯考特指出,中國在批評美國的同時繼續增持美國國債,一方面說明中國在處置外彙存底問題上選擇有限;但同時也表明中國對美元資產的安全性仍有信心。
  斯考特認為,中國官方媒體借助拜登訪華對美國施加輿論壓力,也有轉移視線和先發制人的策略考量。他說:“中國在很大程度上要為美國和全球面臨的貿易和宏觀經濟失衡負責,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貨幣操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問題。”
  此外,斯考特指出,中國目前經歷的食品價格通脹和美聯儲的寬鬆政策關係不大,而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大大超出中國官方的預期。他認為,和美國債務相比,中國內債危機很可能對經濟持續增長更具破壞性。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銀行顧問夏斌在拜登訪華前夕在其博客中寫到,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2008年開始的百年一遇危機、直至最近美國信用評級的下調,表明美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由強轉衰的長週期過程”。夏斌認為,在美國衰落的背景下,中國必須提高外彙儲備中的非金融資產運用比例,必須追求人民幣國際化。
  拜登在接受《財經》雜誌書面專訪的時候對外界“唱衰美國”予以反駁。他說,儘管美國面臨諸多挑戰,但美國仍有最好的大學、生產率最高的工人、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和全球最有膽識的企業家。但拜登承認,美國克服經濟挑戰的道路始於國內。解決美國經濟中的房市低迷、家庭負債和失業擴大等問題都難以一蹴而就。


拜登訪華就是想認識習近平

  有意思的是,在拜登訪華前夕,中國環球網以“你最想對拜登說什麼”為題舉行了一次在線調查,在經8000名網友踴躍的投票結果顯示:勿插手南海問題、停止對台軍售、保證美元資產安全性、放開對華高科技產品等出口限制和停止對達賴集團等中國民族分裂勢力的扶持等五大要求成為焦點議題。
  如果這次在線調查以“拜登最想說什麼”為題,那麼美國人早已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他最想認識一下中國下一代領導人習近平。
  這一點,美國政府官員早在拜登8月16日啟程前往中國前,就已明確地講了出來。據報導,美國高級官員在一次電話會議簡報中說,拜登此行除了認識中國的新領導人,還會繼續強調公平市場、調昇人民幣幣值的重要性。美方重申對人權與西藏議題立場,而拜登此行不會討論對台軍售。
  白宮官員說,這是拜登擔任副總統以來,首次訪問東亞,也是首次有美國高級官員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較深入地接觸。
  拜登啟程前,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官員拉塞爾(Daniel Russel)、拜登的國安顧問布林肯(Tony Blinken)、以及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佈雷納德(Lael Brainard)在一次電話會議中說,在安全議題上,拜登將跟中方討論朝鮮、伊朗、與南亞安全。在經濟問題上,美方會向中方說明美國債券以及削減赤字問題;此外,拜登還會敦促中方:促進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繼續調昇人民幣彙率。
  在人權問題上,這幾位官員在電話會議中說,可以預期,副總統拜登會強調中方跟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代表繼續對話、和平解決分歧的重要性。美國官員強調:捍衛人權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對華政策的核心部分,美方會繼續關注中國各地的人權狀況。
  巧合的是,拜登訪問中國的第一天剛好是美中籤署“八一七公報”的紀念日,公報表示美國將逐步減少對台軍售。拜登此行是否會討論美國對台灣銷售F16C/D先進戰鬥機以及F16A/B級昇級案,倍受外界關注。對此,白宮官員重申,美國嚴肅看待在台灣關係法底下的義務,美國不會跟中國談判這個問題。
  白宮官員在電話會議中說:重要的是要明確指出,副總統拜登並沒有主動提到台灣議題的計劃,當然此行也不打算討論對台軍售。副總統訪問中國的目的並不是討論這個問題。他訪問中國是要討論安全、經濟、以及政治等美中需要合作的廣泛議題。(《明鏡月刊》第20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