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記》特約記者 葉茂之
1989
年11月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正式通過鄧小平辭去軍委主席的決議後,江澤民在兼任軍委主席的就職演說中,除了把他在正式出任總書記職務的四中全會上表示
過的一番謙辭復述一遍,再三強調“沒有思想準備”,“深感責任重大,力不從心”之外,強調自己因“沒有作過軍事工作”,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軍事”。除此
而外,還特別表示:有尚昆同志擔任軍委第一副主席,劉華清擔任軍委副主席,楊白冰同志擔任軍委秘書長,是他自己做好工作的“有利條件”。
五
中全會開過十幾天後,江澤民的這番講話被新華社發稿,以頭版通欄形式刊登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各大官方報刊上。無論是對楊尚昆不懷惡感,還是對
楊家將反感已久的黨內各派,都對江澤民同意把自己這番謙辭公之於眾,感覺不可理解。自此,連中共內部人士都把鄧小平向江澤民“交權”的這一戲劇化安排,形
容成“太上皇向攝政王託孤”。
楊白冰是怎樣當上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呢?高新在《溫家寶傳》中披露了楊尚昆提拔弟弟楊白冰的經過:
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決定的中央軍委組成人選是:主席鄧小平;第一副主席趙紫陽;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楊尚昆。
十
三屆一中全會閉幕後,即立刻宣佈楊尚昆的胞弟楊白冰出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當時,黨內曾為此專門傳達,解釋楊尚昆對安排自己弟弟出任總政主任一事“有顧
慮”,鄧小平用“舉賢不避親”一錘定音。自此,“楊家將”的說法開始在黨內、軍內廣泛流傳。以至在八九學潮和“動亂”期間,楊尚昆自己都向元老們感慨:
“我們‘楊家將’名聲不好聽啊”。
到鄧小平把軍委主席職務交給江澤民時,楊尚昆取代了趙紫陽過去的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位置,其軍委秘書長職務交給楊白冰出任,鄧小平還同時安排增補楊白冰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趙
紫陽擔任總書記期間,十分明白自己所兼任的“軍委第一副主席”完全是空有其名,所以在鄧小平提醒他要過問一下軍隊工作時,他從來都是裝聾作啞。而到了江澤
民登基之後,雖說很快就以總書記名義兼掛了一個中央軍委主席的虛名,但此時的楊家兄弟在軍中的實權甚至超越了趙紫陽時期,連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都時時有插不
進手的感覺,更何況“沒有作過軍事工作”的江澤民了。
更不如趙紫陽的是,楊尚昆在趙紫陽時代,除了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和偶然因為其國家主席
的頭銜進行一些純禮儀性的外事應酬,對黨、政系統工作並不直接干涉。而江澤民入主中南海之後,楊尚昆被公開放在六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正中間,對黨內外公開其
“攝政王”政治地位,使得江澤民初入中南海的三年多裏,“兒皇帝”的日子還不如當年的趙紫陽過得相對簡單、舒心。
高新認爲,江澤民之所以在
上台後到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的這段時間裏,一直表現出寧左勿右的傾向,除了“六四”鎮壓之後的大趨勢這一客觀原因,更有一層說不出口的主觀原因:在楊
尚昆以“攝政王”身份,隨時支持喬石、李瑞環制約江澤民的政治環境中,他要逐漸擺脫這種壓力,要想逐漸找到相對獨立的自己,只能向李鵬和姚依林、宋平所依
仗的陳雲、李先念那一邊靠得更近。
鄧小平南巡與楊氏兄弟
胡耀邦和趙紫陽下台後,鄧小平失去了推動改革開放的最得力助手。“第三代領導核心”的江澤民不僅不推動改革開放,而且從理論上批判改革開放。鄧百般無奈,只有親自出馬。
1992年1月17日,鄧小平在夫人、女兒和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陪同下,從1月18日到2月21日,開始他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之行,史稱“鄧小平南巡”。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到達武昌,接見了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和省長郭樹言。在會見期間,鄧小平直接點了江澤民的名,要求關、郭兩人給中央帶話:“誰反對十三大路線誰就下台。”
1月19日,列車到達深圳特區,鄧小平發表長篇講話:“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擁護,誰不改革誰下台。”同時,鄧小平讓楊尚昆、萬里負責籌備1992年底的中共十四大人事班子,擬定包括總書記在內的新的人事名單。
鄧小平在這次巡視活動期間,單獨會見了喬石、劉華清、葉選平、朱鎔基、楊白冰等人,一方面說明鄧小平為改革開放大力造勢,另一方面反映出鄧小平想提拔喬石、撤掉江澤民的打算。
鄧小平在南巡途中還一再提起,說趙紫陽主管經濟工作的那五年“加速發展功勞不小”。南巡回來後,鄧小平又派人和趙紫陽聯繫,趙紫陽仍不認錯——鄧小平在南巡前後,多次派人和趙紫陽聯絡,趙紫陽堅持自己沒錯,不改初衷,堅持良知而不堅持黨性,這在共產黨內是少有的。
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北京召開全國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搞不搞改革是大會的焦點。在人大會議上,書記處書記、軍委秘書長兼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率先喊出:“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同時,楊白冰直接授意《解放軍報》發表題為“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社論,公開表示“堅決響應小平同志號召,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旗幟鮮明地支持鄧小平。在總參系統中頭一個響應的就是副總參謀長何其宗。楊白冰的“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直接針對江澤民。
差
不多同時,在人大會議期間的3月26日,《深圳特區報》一版頭條刊出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率先披露鄧小平南巡及發表重要
講話。同日下午,《羊城晚報》以少有的規格幾乎全文刊發這篇報導;3月28日的上海《文匯報》、《中華工商時報》均全文轉載。3月30日,由江派人馬控制
的新華社才全文播發此文,比《深圳特區報》晚了四天,反映出江澤民的強烈抵觸情緒。
楊白冰代表軍方正式對南巡講話表態,軍隊成為鄧小平的最堅強後盾。解放軍的強有力支持,極大地震懾了江派人馬,使得形勢急轉直下,讓江澤民感到軍隊的鋒芒直逼自己,4月1日在會見日本人時,也在口頭上附和鄧小平講話。《新史記》第7期)
----------------------------------
《新史記》從第7期開始和多個電子書刊公司合作,推出電子版,接受全球各地訂閱者,以下是其中一家電子書刊公司製作的《新史記》訂閱網址: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8
訂閱半年3期八折,原價1050元,優惠價NT$ 840元(平均每期280元)
訂閱一年6期七折,原價2100元,優惠價NT$ 1470元(平均每期245元)
訂閱兩年12期六折,原價4200元,優惠價NT$ 2520元(平均每期210元)
訂閱三年18期五折,原價6300元,優惠價NT$ 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六月
(1486)
-
▼
6月 08
(49)
- 大陸不對稱減息的意義
- 質疑南京屠殺 加藤嘉一遭陸抵制
- 加強網管 官方詳列禁令
- 政改第一步 傳大陸擬重評六四
- 官員權比法大 民營企業家命運堪憂
- 十八大常委七名單 港媒先預測
- 國際貨幣基金:中國今年經濟成長8%
- 毛峰:亞洲精英聚焦中國未來
- 邱毅:馬英九兩弱點 像宋神宗
- 內地5月份CPI同比漲3.0% 較4月有所回落
- 防「被自殺」 維權者紛聲明「我不自殺」
- 李旺陽至親遭強行隔離 好友施援即「被外遊」
- 姚監復:執政者不容許平反六四
- 二十三年又添一個寃魂
- 優劣可比 親美非罪
- 台灣民進黨大陸政策轉
- 權貴錢財流美國 先富何曾幫後富
- 明鏡獨家:邱進當選十八大代表,間諜案與他無關
- 钱文军:薄熙来倒掉之后
- 维权人士恐遭迫害,网上声明“我不自杀”
- 香港人大、政协代表和民众关注内地民运人士李旺阳死因
- 哈金:《南京安魂曲》是最難寫的小說
- 要再動張德江很困難
- 九常委的現行格局及特徵
- 依法審薄? 孔傑榮:祕查優先
- 中國留學生洛城登機潛逃被捕
- 经济学人:“二代农民工”的麻烦
- 日本驻华大使对外务省道歉并称悔过
- 北京维权律师许志永被带走盘问后获释
- 公審薄熙來 高層投鼠忌器
- 孔杰荣:中国法治社会何时实现?
- 疯女人的谣曲
- 八九民运的鲜血让中国民主人权的土壤变得更肥沃
- “楊家將”之名是這樣來的
- 红色机器:中共统治者的秘密世界
- 2012年6月7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7日)
- 2012年6月7日《歷史日報》
- 中俄坚决反对单方制裁叙利亚
- 中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高文謙:李旺陽之死疑點重重 有必要進行獨立調查
- 中国保证为阿富汗提供无私帮助
- 八九民运的鲜血让中国民主人权的土壤变得更肥沃
- 姜维平:李俊回家,能判刑吗?
- 美国华裔学者为改善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建言
- 李旺阳好友律师被看管带离 网络连署促独立调查死因
-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与美中同时保持良好关系是切实可行的
- 陳光誠計畫出書寫維權經歷
- 大陸媒體:重新審視計畫生育政策
-
▼
6月 08
(49)
-
▼
六月
(148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本報記者李春、汪莉絹 大陸今秋召開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核心內容是高層人事布局,需要中央地方統籌配備,其中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委書記都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提早就位。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人事風雲」專題報導。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興致勃勃在會...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德国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劳赫博士,中文名字韦唐仕博士,最近到德国议会为希望了解台湾情况的议员讲评台湾大选,以及如何看待中华民国的存在和德国与台湾的关系问题。 著有多本中华民国史的德国学者魏劳赫博士,中文名字韦唐仕博士,也是法律学者。他对...
-
《艾未未:道歉你妹》(Ai Weiwei: Never Sorry)及介绍中国互联网封锁监控的两部记录片,在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电影节遭到中国官方抵制要求撤影,但被主办方拒绝,结果中国代表团自己就退出此次电影节,以表示抗议。 一部关于艾未未的纪录片《艾未未:道歉你妹》(Ai Weiw...
-
昂山素姬當選國會議員,她領導的民盟在補選中大勝,展現她與軍方博弈的智慧,象徵緬甸民主的突破。緬甸的民主改革也啟示中國,最重要的是掌權者的改革決心與善意,幕後默許改革的軍頭丹瑞,被視為鄧小平,而在台前的總統登盛,則為視為趙紫陽。緬甸這半年來的發展令人驚艷,包括部分網站解禁、允許和平...
-
+ 北京知名法学家,宪政学者,公民维权领军人物许志永出席研讨会。(照片取自网络) 北京知名法学家,宪政学者,公民维权领军人物许志永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北京维权律师在微博上说,7月16日夜12时左右,许志永家属接到许志永被以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名刑拘的通知书。许志永的手...
-
《明鏡月刊》記者 劉輝,蕭憲聰 未來的政治對決不可避免 那麼,紅二代們有什麼政治本錢,有什麼政治實力來支持習近平?他們這樣做是不是虛張聲勢,甚至是自亂陣腳呢? 梁京指出,紅二代自改革以來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他們在文革中的經歷。文革初,紅二代帶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