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探索中國之路

亞洲週刊

毛瑩
葉國華在新著《中國之路》總結多年從香港觀察中國的經驗,認為香港應與台灣競賽,看誰可輻射出示範作用,讓中國發展更長治久安。



正在舉行的北京兩會是本屆人大和政協最後一次大會,改革的討論成為媒體關注焦點,十八大新一屆領導層會影響中國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成為本屆兩會的懸念,也成為中國百姓迫切想了解的問題。

世上究竟有無「中國模式」?中國近三十多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現在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亦開始重視文化「軟實力」,力圖以中華文化為核心,中文為載體,在文化影響力方面追趕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樂觀者讚頌這是「中國模式」,甚至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參考標本。但懷疑者認為世上沒有「中國模式」,中國走的只是日本的老路,當中國的各種資源用盡,將會面臨諸多難題,中國很難真正強大。

香港前特首董建華特別顧問、政策研究所主席葉國華近日攜新書《中國之路》與港大校友會及記者見面,從香港視野出發,重新評估中國過去的發展,也對中國發展之路提出建議。葉國華指出,這本書最重要的地方是希望下一代不要老是用舊思維來看待問題。他反問現在的中學歷史教育是否一定要用悲情的角度,論述中國處於「受壓迫的狀態」。他說:「我們應該反思,為甚麼這觀念這麼強大,我的書就希望能讓大家重新思考這問題。」

《中國之路》在承認「中國模式」的前提下,對中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進行了討論。葉國華以自己對中國幾十年的觀察,總結出今天的中國之路有八個特徵,依次是:一,混合理論模式指導了中國之路;二,混合經濟模式實踐了中國之路;三,領導及管治的全面性系統及持續性思維(混合民主模式);四,以民為本是中國之路的目標;五,「摸著石頭過河」的科學試錯法;六,重新詮釋傳統,吸納國際經驗;七,天下規模而獨立自主的中央集權統籌;八,同國際接軌,建立學習社會。

葉國華闡述「中國模式」時抱著五個基本立場。他用五個「告別」來作為自己立場的開端:告別悲情主義,告別民族主義,告別史官立場,告別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階級鬥爭觀念,以及告別西方中心主義。「既然大家對中國的誤解這麼多,是不是應該有一本書,離開現在的政治,離開民族的立場,來看看中國為甚麼會變成這樣。」

他多次強調,中國的路不是中國共產黨的路。「我認為兩百年以來,中國的各種人物都對中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舉例說,慈禧被定義為封建、落後的代表,但也有進步的一面。《紐約時報》兩百年前有一篇報道,說慈禧太后下了三次諭旨,禁止漢人女子纏足。家中女子有無纏足的情況,甚至成為陞官考核的重要門檻。「歷史往往就是這樣有多個角度的。如果回頭看歷史,會發現裏面有好多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所以我常常都想起這句話:輩人輩事。」

葉認為,不能要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去做現在八十後所做的事。像八十後現在反對高鐵,他們那一代在一九五八年卻贊成大躍進,贊成中國快點強大起來,有那個時代的背景。「不能說那時我們對,現在就錯。也不能說現在是對的,我們那時就是錯的。因為環境是在變化的。是那一輩人就做那一輩人該做的事,相信這樣中國就會進步。我想讓世界的朋友們知道,中國人是這樣想中國的,用一種寬鬆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發展有它自己的道路。」

本書的副標題為「一八四二—二零四九 歷史並沒有終結」,一八四二是香港被英國人管治時間起點,二零四九則是中國建國一百週年。葉國華說:「將這兩個時間點聯繫起來,是因為想說明整個中國的發展都是一個歷史因素綜合的結果。」二零四七年的香港會怎樣?一八四二年以後至今,到底香港的現代化同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有什麼關係?葉認為:「應該跨越基本法,跨越一國兩制。」他說:「大家來想一想,將來的香港會怎樣,整個珠江三角洲會怎樣。這不僅是講經濟發展問題,更重要的是政治、社會改革的問題。關於二零四七年的香港,現在的八十後應該思考,離開了基本法之後,香港會怎樣,中國會怎樣。怎樣才能對中國起到一種建設性作用。」

一百七十多年來,無論在殖民地時期或是其他時期,香港都對中國起著示範性作用。葉反對「香港只是一個經濟城市」的說法,他認為香港應該同台灣競賽,比誰可以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貢獻,誰可以讓中國更加長治久安。他認為,從民主發展的角度,台灣在這方面已經贏了香港一大截。

從整套中國歷史發展的思維出發,葉國華對於香港即將舉行的特首選舉寄予期待。他說:「這次香港選出的特首,是否能帶來未來五年,包括二零一七年普選的公平規則,創造一個公平的政治環境,這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我們選出一個什麼樣的特首。」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