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辰芳 13.06.2012
美国对台军售一向是美中之间的一个主要争议点,为此中国已经数次中断和美国的军事交流。
*美国对台政策已过时?*
随着中国崛起,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日增,一些美国前官员、退役将领和学术界人士,近年来开始公开质疑,美国自1970年代晚期至今所采取的对台政策,是否仍然符合今日的现实环境和美国的国家利益。
自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30多年来依然为美台军售问题发生摩擦。
究竟美国是否应该继续对台湾出售武器,让美中两国不断因此而关系紧张,还是干脆放弃台湾,停止对台军售,避免为台湾与中国发生冲突?
*言语交锋显分歧*
2011年5月,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北京对来访的美国陆军参谋长凯西抱怨:“当我们需要合作的时候,你们对我们友好,当我们不需要合作的时候,有时候你们会做一些伤害人民感情的事情,我感到我们不能这样合作。我们要真诚地、友善地合作,才能世世代代地合作下去。”
凯西忍不住对陈炳德的发言回应说:“当我们开始说:‘我们之间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在于你’的时候,彼此将难以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
这段因对台军售而起你来我往的龃龉,道尽美中两国无法妥协的分歧。
*一个公报,两种解释?*
历年来,中国在美国宣布对台军售之后的制式反应,就是指称美国违反了两国1982年8月17号签署的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的中国政府,并承诺将逐年减少对台军售数量。
不过,美国认为,中国在对台军事部署方面的作为,不符合公报中关于军售的重要前提。
*简淑贤:军售条文有前提*
美国国会研究处亚太安全研究员简淑贤(Shirly Kan),近日在一个传统基金会的研讨会中指出:“1982年8月17号的联合公报说,美国打算逐渐减少对台军售,但是这个条文的前提是中国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海问题。更重要的是,里根总统的六项保证中,其中一项提到,美国不会终止对台军售。里根总统还列出了他的指导方针,表明军售的数量和质量,会依据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来决定。”
*美退役将领:美国对台政策应调整*
2009年,退役后为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在美国进行游说工作的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欧文斯,在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里主张,随着中国经济和影响力日增,美国必须务实认清中国的力量和角色,不应再继续为军售与中国持续发生摩擦。
欧文斯认为,美国对台军售所依据的台湾关系法,已经不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2011年3月,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格拉瑟在美国外交事务期刊上一篇文章,主张为避免美中之间为台湾开战,美国应该放弃台湾,撤回对台湾安全的承诺。
与此同时,前太平洋美军司令和前驻中国大使普里赫也在一次圆桌论坛上提出,美国应该重新检视和调整对台军售政策,不要再为这个议题让美中关系陷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傅立民:台湾是美中之间未爆弹*
2011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问中国时担任翻译的傅立民,在位于罗德岛的中国海事研究所发表的演说中表示,台湾议题40年来不断困扰并限制美中关系的发展,极有可能在中国民族主义和美国军事力量之间爆发一场血腥战争。
傅立民并且提出警告说,台湾议题有如一个隐藏在美中之间的一个未爆弹,应该设法将这未爆弹的引信拆除。他说,经过40年的耐心等待,中国如今已经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将美国在两岸间扮演的军事角色剔除。
*布热津斯基:美国未来10年内须处理对台军售问题*
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2012年1月的外交事务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认为,美国无限期对台军售,只会让中国对美国敌意增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未来10年内解决。
布热津斯基最近在一个与中国留美学生的对话中,重申了这个基调。
他说:“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从未来某一时刻开始不再继续对台出售武器,但保留让台湾从其它地方购买武器的选项,因为即便在一国多制的模式下不会有解放军驻在台湾,台湾也会拥有自己的军队。如果美国无限期售台武器,那不但只给人一个印象,事实上也的确造成台湾与中国的分裂。“
*美前官员:对台军售对亚太盟友传信息*
包括前国务院官员薛瑞福、前国防部官员石明凯、卜大年,前白宫官员葛林等,许多前美国政府官员和学者都认为,对台军售不仅涉及美国对台湾安全防卫的承诺,如果放弃台湾,更将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传达错误信息,使他们对美国的承诺产生质疑,影响范围极为深远。
台湾方面也担心,即便目前美国政府和学术界主流看法仍然支持对台军售,不过“弃台论”接二连三地出现,在美国学术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仍然有可能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
*学者:弃台论可能在学界发酵*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黄奎博对美国之音表示:“弃台论或终止军售的说法虽然还没有成气候,不过台湾还是必须小心应对,这种言论一再出现,会渐渐影响校园学者的想法,如果决策官员不了解情势,在找文献时找到,就要注意不能让它转到校园或决策圈。“
*台湾关系法对美售台武器之规范*
美国历任政府处理对台军售的最主要依据,是由第96届国会所制定,1979年1月1号生效的第96-8号法律--“台湾关系法”。
台湾关系法规定,美国不但有义务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防卫能力,美国自己还必须维持一定的军事能力,以对抗任何以武力或其他高压手段,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和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
多年来,美国政府无论是共和党或民主党执政,无论面对中国多大的压力,都没有停止售台武器。美国会不会放弃台湾?会不会终止对台军售?会不会撤回对台湾的安全承诺?
*白宫官员罗兹:美国会兑现对台安全承诺*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兹,上个月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的一个简报中表示:“关于军售,奥巴马政府自上任以来显然已进行了几次军售。我们要顾及的是,美国必须做什么事才能兑现对台湾的安全承诺。所以我们会基于长期以来对台湾安全的承诺,针对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事进行评估。因而我不能明确地说我们何时会就未来可能的军售作出决定,不过我们一定会从美国必须如何做才能兑现那些承诺的层面来加以考量。”
美国国防部最近(5月18号)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说,尽管两岸关系改善,台海情势近年来已经有所缓和,但是解放军对台湾的军事部署一点都没有放松的迹象。此外,报告还说,中国解放军投资军备的最主要驱动力量,就是希望能够在台海爆发冲突时,有能力吓阻美国的军事介入。
美国之音中文网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六月
(1486)
-
▼
6月 14
(50)
- 酒泉駐紮神祕戈壁灘 最佳發射點
- 重慶女警花1個月繡黨旗 惹爭議
- 傅高義看接班人「習近平聽民意 打貪更大膽」
- 美國利益與普世價值的辯論
- 德意志再度君臨歐洲,各國準備好接受考驗了嗎?
- 人民日報:絕對不能再搞四萬億
- 神九航天员状态良好 升空前须洗肠
- 吳康民﹕評價毛澤東「文藝講話」 要與時俱進
- 讓「美牛進口」的子彈飛
- 救不了旺陽就救旺玲吧!
- 不清不楚 內地大事故 多不了了之
- 顧全大局先決條件 必是合情合理的大局
- 最該墮的是狼胎和鬼胎與怪胎
- 美牛爭議遇上台灣鬧水災
- 公費醫療分高低 官民待遇有貴賤
- 獨家:周永康稱病住院,中共開吹「黨內民主」
- 西藏流亡代表团受邀参与世佛会韩国大会,中国退席
- 介入李旺阳“自杀”案 唐荆陵全家被骚扰
- 欧洲杯:德国人的幽默感
- 大赦国际吁丹麦就武器交易条约向中国施压
- “文革”恶习乃中共固守人治的必然产物
- 閔安琪的美國夢:糾正西方人對華人的偏見
- 美國國務院為難孔子學院教師?
- hold不住——美國胃不敵中國美食
- 傾聽失語者的聲音:專訪《子彈鴉片》作者廖亦武
- 焦利大手筆,央視海外“大躍進”
- 美国:打破信息封锁改变朝鲜
- 检出重金属汞异常,部分名牌伊利奶粉下架
- 印度逮捕八名被误认为中国间谍的台湾人
- 日美韩军演“针对朝鲜、钳制中国”
- 中国因艾未未纪录片退出英国电影节
- 中国欲减少同欧盟人权对话频率
- 藏人拘押期间致死并非个案
- 福州原副市长杨爱金被双规 传受贿三千万
- 周恩來費盡心思淡化南昌起義,突出秋收暴動
- 中國超美 成世界經濟霸主
- 2012年6月13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13日)
- 2012年6月13日《歷史日報》
- 伊森•葛特曼谈对中国目前政局的看法
- 六四學運失去雙腿方政 谈 柴玲的“原谅”
- 李旺阳头七家人失联外界哀悼
- 德国高调欢迎中国企业直接投资
- 国际间首次有多数人视中国为全球经济首强
- 对台军售:美中两国无解的争议?
- 英國證實中國因達賴喇嘛取消會晤
- 人权组织:李旺阳服刑遭“棺材仓”虐待
- 德国和中国纷纷就欧债危机表态
- 陝西強迫懷胎七約「打毒針」墮胎 掀起網路怒潮
- 紀碩鳴:西藏自焚與幕後路線之爭
-
▼
6月 14
(50)
-
▼
六月
(148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
從北京貴族學校到峽北農村下放再到回北京讀書,從脫下軍裝下放河北正定縣鍛煉,到福建湖江上海終成一方諸侯,再到重回北京變身「王儲」,習近平一步步完成了向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轉變。 這其中,習近平既跟著父親習仲勳倒過霉,也跟著沾過光,既有高人關照下的事先安排,也有黨內博奔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