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中国调整保障性住房规模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计划兴建三千六百万套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需要。不过,最近的消息说,当局有可能调整有关的数据,减少保障性住房的兴建。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今年中国应该兴建七百万套保障性住房。但新浪网的一篇文章透露说,今年新兴建的和去年结转的保障性住房,需要有一万 五千亿人民币的资金。除了中央政府拨出的一千五百亿之外,地方政府负责筹划另外百分之九十的资金,在目前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融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 已经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状况。

文章透露,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上报中国住建部的数据,远远低于原先的规划要求,因此,十二五有关三千六百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很可能会作出较大调整。

美国南卡莱罗纳州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分析说,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明显不好,收缩建设规模似乎是必然结果。他认为,尤其是房地产将是中国经济收缩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产业。

“它虽然指望着地方政府来把1500亿的绝大部分的转移给地方政府和其他的生意人来承担。实际上地方政府也没有钱,也拿不出钱。重要一点,我觉得虽然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的。过去几年,已经有1000万套商品房过剩了留在市场上。现在再建,饱和的市场还会继续增加库存。”

所谓保障性住房,是中国政府为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保障的一种措施。中国的一位房地产经济李先生表示,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其中很大部分由各个单位承担,但结果却令高收入者获益。

“这些所谓保障房有一大部分是由单位来建房,租给职工或者是便宜地卖给职工。有的单位经济效益好就会多建房,单位经济效益不好就建不了房。所以,恰恰是经 济效益不好的那些职工急需要住房的职工结果没有房住,而那些效益好,能够多建房的本身就已经富裕,所以,这个房子跟所谓的保障性住房就抵触了。”

中国证券报的一篇文章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地方政府卖地收入11430亿人民币,比去年减少了近三成,各地财政收入大幅缩水,有些地方公务员的工资都需要通过银行贷款发放。李先生表示,不仅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各单位的情况同样不乐观,因此大大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现在中国经济不好,一个就是单位贷款,银行贷不了款,贷不了款也就建不了房。当地政府就是土地转让这方面的利润也拿不到,所以,政府也没有建房的积极性,情况就比较糟糕。”

过去两年,中国采取了较为保守的金融政策,企业贷款出现一定的困难,经济增长数字明显下降。谢教授表示,过去两年中国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以压抑通胀为主,而今年转变成为保增长,但两个政策目标的矛盾性,使北京左右为难。

“保增长和稳定通胀它这个就是一个矛盾的目标,因为首先这十几二十年它不计代价、没有效率地疯狂投资基建才造成虚假的房地产泡沫跟虚假的增长,就必然造成通胀的一个严峻的状况。现在实际上这个通胀还有完全降下来,所以,它这些两难之中它实际上很艰难地在取舍。”

他认为,住房建设和宏观经济情况有紧密的联系,也和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关。他分析说,十二五规划对中国经济前景过于乐观,现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做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