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訪問中國大陸 蔡英文應勇敢邁步
旺報 【本報訊】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在條件成熟情況下,不排除訪問中國大陸。她並說,首先要確認的是,訪問大陸的目標是什麼?與大陸各界人士往來是否對彼此都有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訪問大陸才會促成兩岸關係好的發展。
其實,蔡英文在敗選報告中,就已經鼓勵民進黨員應到大陸交流,讓大陸能深入了解台灣的民意,民進黨也能多理解大陸的想法。而今她公開宣示不排除到大陸訪問,更表明她不再是2008年的「反中小英」,也不是「暴力小英」,而是能夠務實、理性面對兩岸人流、物流往來的政治人物。民進黨內有人願意理性面對兩岸交流大趨勢,不再矇著眼睛認為什麼也沒有發生,對兩岸和平發展大局,無疑是正向的。
從目標論可以看出蔡英文的理性變化,相信她不會再動輒斥責國民黨「賣台」,也不會輕易給到大陸訪問的人戴紅帽子。更重要的是,蔡英文的表述並沒有重提反對「九二共識」、「兩岸一國」等障礙性政治話語,顯然她願意創造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空間,這是值得肯定的。
事實上,大陸為了與民進黨交往,今年國共論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就提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的新論述。其中最重要的訊息是,摒棄了過去大陸常使用的「一個中國原則」,也不再提「九二共識」和「一中三段論」,顯然希望為民共對話開啟新機會。
蔡英文不提障礙性政治話語,大陸也放開「一個中國原則」舊調,改採「一中框架」的彈性說法,民共目前雖然仍然無法處理雙方的政治歧見,但也都展現了妥協的傾向,這當然符合蔡英文所說的「條件成熟」。蔡英文過去是國際談判專家,應該理解以「框架」代替「原則」的涵義。
大陸願意妥協,除了看準台灣不可能由單一政黨永遠執政,不希望因為政黨輪替而破壞兩岸好不容易建立的和平發展機制與簽訂的各項協議。畢竟建設難、破壞容易,如果因為民進黨上台執政,就逆轉和平發展大局、破壞兩岸簽訂的各項協議,必然引發兩岸關係大震動,對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
在這種期望下,大陸希望民進黨個別高層人士能展開破冰之旅,爾後再由民進黨團隊到大陸進行對話,以鞏固兩岸得之不易的各項交流成果。這是大陸願意為民進黨減輕政治障礙的主因。目前確實是民進黨與大陸建立對話關係的最佳時機,民進黨不應該放棄契機,而應改變與大陸對抗的舊思維,這不僅對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有益,對民進黨重回執政也會加分。
當然,蔡英文可能還存有疑惑,作為在野黨,與大陸交往的目標何在?要付出甚麼代價?其實以台海地緣政治與兩岸關係的複雜、台灣朝野政黨長期在兩岸問題上的對立及民進黨內部的反中情結,民進黨與大陸交往的目標與代價確實千絲萬縷難以設想,但是通過交流,也許可以找到符合雙方需要的目標。
從這個面向來看,蔡英文其實不需要有太多的疑慮,不到大陸實地走一走,和大陸涉台人士面對面談一談,又怎麼知道大陸能給民進黨什麼樣的目標呢?在目前條件成熟情勢下,蔡英文只要勇敢的跨出第一步,也許就能夠完全改變大陸對民進黨的舊思維,這對民進黨的發展絕對是利多。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八月
(1217)
-
▼
8月 11
(48)
- 學者:香港媒體新聞自我審查的情況不會好轉
- 老外到中国淘金的好年头已过去
- 中共领导人18大前的很多举措释放出改革信号?
- 中国网络继续封锁谷开来、薄熙来等词 网民指谷开来受审时享特权
- 民族主義,在獨島發燒
- 誠品擠爆 吳清友: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 18大前中箭落馬 薄熙來案有前例
- 不能進谷開來案法庭 美國媒體批大陸司法
- 廣東廉政風暴多人落馬 歐林高等多名官員被調查
- CNN:薄瓜瓜證辭沒被採用
- 訪問中國大陸 蔡英文應勇敢邁步
- 《每日電訊報》驚爆殺海伍德疑另有真兇
- 大陸應全力打造「穩重厚實」的GDP
- 水壩不堪一擊 庸官草菅人命
- 競爭中宣部長,吉炳軒超過劉奇葆
- 政治腐敗必然導致損人利己泛濫
- 美國不給王立軍政治庇護是正確的決定
- 未來總理難題絕不是一個人選問題
- 中國民間論述反思黨國體制
- 苏格兰被指屈服中国压力怠慢达赖喇嘛
- 中国网络续封谷开来、薄熙来等词, 网民指谷受审享特权
- 梁振英要求北京调查香港记者被殴事件
- 罗姆尼选定赖恩为竞选美国总统搭挡
- 谷開來反覆強調王立軍是陰險小人
- 田徑豐收 美奧運大贏家
- 薄瓜瓜這樣回應“艷照門”
- 2012年8月10日《明鏡郵報》
- 2012年8月10日《歷史日報》
- 谷开来称愿意“承担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害的责任”
- 香港记者合肥采访薄谷案遭便衣公安围殴
- 香港審視被誤導的價值觀
- 奥运成绩不佳,台湾体委会挨批
- “中国未通过法治考试”
- 上访妈妈劳教一周后获释的背后?
- 钟鼎邦获释返台 家人团圆
- 中共高层换届的18大即将举行
- 中国调整保障性住房规模
- 羅姆尼據稱將挑選賴恩作競選搭擋
- 重慶槍劫案「與南京槍案嫌犯為一人」
- 陳陽明:中國民間論述反思黨國體制
- 海葵重創大陸 續發布暴雨預警
- 中共18大 軍委將大換班
- 誠品在港開業 望成新人文地標
- 谷案庭審曝光 海伍德威脅要錢
- 釣島風雲再起 馬英九能如何?
- 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
- 王正方:追逐名利扭曲了奧運精神?
- 李明博登竹島 日韓關係難修復
-
▼
8月 11
(48)
-
▼
八月
(121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內幕》編譯 文道喻 骨子裡流著保守血液 很少人知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思想傾向,在仕途一路晉升的過程中,習老是把自己緊緊包裝起來,使外界難以得知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就像古代帝王學所揭示,一國之君必須喜怒不形於色,不讓臣下推測,而統...
-
《明鏡月刊》一中 最近,北京有一幫人組成“人民公訴團”,要起訴兩位公民茅于軾先生和辛子陵先生。公訴團的發起人排名第二位,名叫劉思齊,括號內注明:身分是“毛主席長子毛岸英遺孀”。 眾所周知,劉思齊與毛岸英結婚一年,毛岸英在朝鮮亡故,劉思齊是毛岸英的遺孀。 但劉思齊的這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