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李延明:“以人民为本”与“以人为本”争论的实质
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保守派说,这是一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
那么,这是不是一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如果是,那么它是哪个阶级同哪个阶级的斗争?哪条路线同哪条路线的斗争呢?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基础性的概念说起。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阶级思想代表提出“以人为本”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当前时期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如果从对人是否应该区别对待的角度来看,那么,“以人为本”具有不考虑人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对所有的人同等看待,一视同仁这样的意思。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同过去把人划分为不同阶级,依靠某些阶级,压制和打击另一些阶级的做法相比较,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顺理成章的结果。
保守派敏锐地察觉了这种变化,反对这种变化。他们说“以人为本”不讲“人”的阶级性,是个“错误的提法和指导方针”,甚至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纲领”。他们认为“不能以社会上的一切人及其根本利益为本”。主张用“以人民为本”或者“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少数人主张“以无产阶级为本”,甚至仅仅“以革命无产阶级为本”,即以无产阶级中具有革命性的那一部分成员为本。
他们反对“以人为本”,并不是主张在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上“以物为本”、“以神为本”等,而是主张把人分成不同阶级,区别看待。
因为他们要求中共中央用“以人民为本”或者“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的努力没有奏效,所以,其中一些人就改换策略,在不取消“以人为本”的幌子下,偷换概念的内涵,把“以人为本”解释成“以人民为本”。
“以人为本”能够与“以人民为本”等同吗?
在预先发给大家的材料里,我已经说清楚了“人”、“民”和“人民”三个概念的区别,也说明了毛泽东的与“敌人”相对应的“人民”概念的特定含义,这里不再重复。
在中国,“以民为本”古已有之。它是对君主和官吏来说的,是以君主和官吏为认识—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以民为认识—实践活动的客体的。“以民为本”就是对管理者来说,要以管理对象为本,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己为本;以客体为本,而不是以主体为本。主张用“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们借用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提法,把“以民为本”引申成“以人民为本”甚至“以革命无产阶级为本”时,并没有把自己放到“人民”或者“无产阶级”之外,因而,不是以客体为本,而是以主体为本。这样,就颠倒了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概念中原有的主客体位置。
可以说,在我们当下的议题中,“人民”这个概念的界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不同的界定会导出不同的结果。
保守派所说的“民”或者“人民”不是古人所说的与“君”和“官”相对应的概念,也不是“臣民”或者“公民”的概念,而是毛泽东的与“敌人”概念相对应的特定概念。
这种含义的“人民”不是由所有阶级组成,而是由部分阶级组成;不是由全体居民组成,而是由部分居民组成;甚至不是由全体公民组成,而是由部分公民组成1。显而易见,这种“人民”即便按照毛泽东自己的说法,占到了总人口的95%,也仍然仅仅是“人”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的全部。所以,用毛泽东的“人民”概念来理解“以人民为本”或者“以民为本”,就是主张“以社会部分成员为本”,而不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本”。
因为毛泽东宣布:“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2所以,“人民”的具体组成就有可能随着评价主体的认识和需要而不断变化。“人民”虽然在名义上有着明确的内涵,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谁是“人民”?由谁来代表“人民”?却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在发生意见分歧,派系斗争,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就像判定谁“代表无产阶级”,谁“代表资产阶级”3一样,实际上只有掌权者甚至是最高掌权者才能够最终决定谁属于“人民”。
如果说,“以人为本”是主张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的话,那么按照毛泽东的“人民”概念,把“以人为本”解释为“以人民为本”的人则是要把社会全体成员分成“人民”与“敌人”两个部分,分成三、六、九等,区别看待,其中一部分人享有各种利权4,甚至特权,另一部分人则被或明或暗地视作政治贱民。因此,主张“以人民为本”的人骨子里仍是要把一部分社会成员划成“敌人”,由自己对这部分社会成员实施专政,透着一种将持有不同见解的人变成欺负、压迫对象的难以遏制的冲动。另外,按照“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这种逻辑,不属于“人民”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自然也不具有“人”的资格,不应该享有“人”的利权,即不应该享有人权。
这种主张必然会导致废除“以人为本”。事实上,他们已经要求用“为人民服务”取代“以民为本”了5。他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而是为他们认为属于“人民”的人服务,即为站在他们这一边的社会部分成员服务。实际上,他们过去和现在从来都不允许由他们所说的“人民”通过大选决定由谁执政,因而“人民”这个词在他们那里也不过是盗用的一个名义而已。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同“以人民为本”,确实体现着两条对立的路线。前者“不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和谐社会,后者“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内斗社会。
那么“以人为本”同“以人民为本”的对立是否体现着阶级斗争呢?如果是,那么是体现着哪个阶级同哪个阶级的斗争呢?
要想弄清这一点,需要先认清我国的阶级现状。
在今年春天的一次座谈会上,我指出:当前,中国大陆存在着四大阶级:一是官僚特权阶级,二是雇主阶级,三是中间阶级,四是雇员阶级。其中,雇主阶级主要由民间资产阶级组成。与官僚特权阶级相对应,雇主阶级、中间阶级、雇员阶级都属于平民阶级。
当前中国大陆的社会矛盾有:官僚特权阶级同平民阶级的矛盾;私营企业中雇主同雇员的矛盾,也就是资本家同工人的矛盾;还有各种社会成份之间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官僚特权阶级同平民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平民阶级中,民间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虽然已经渗出了企业,浮现到社会的层面上,但是尚处在从属的位置上。官僚特权阶级同平民阶级的矛盾从共产党全面执政以来就是中国大陆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的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化不但没有取消或弱化这个主要矛盾,而且由于平民阶级内部差别的弱化、由于平民阶级内部的均质化而强化和凸显出来。毛泽东虽然有过“官僚主义者同广大群众的矛盾”和“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等提法,并且试图用文化大革命等方式在客观上解决这个矛盾,但是他并没有自觉地认识到这个矛盾和它在全部社会矛盾中的支配地位。不仅如此,因为他把平民阶级内部雇主同雇员之间的矛盾即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说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是把处在从属地位的矛盾说成处在支配地位的矛盾,弄错了各个矛盾的主次地位,所以他终其一生也没有能够解决官僚特权阶级同平民阶级的矛盾,也就是没有解决中国大陆的社会主要矛盾。
因为官僚阶级特权的主要支柱是一党专政制度,所以官僚特权阶级同平民阶级斗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治体制上,前者要维护一党专政条件下自己的特权,后者要取消前者的这种特权,由全体选民来决定由谁执政。一旦谁来执政由全体选民决定,执政者真正回到全体公民的公仆的位置上,它就不具有官僚特权阶级的属性了。
因为挑选和决定由谁掌权是各个人群共同体内部的事务,处在共同体之外的敌人不可参与。所以,要想使全体公民成为挑选执政者的主权者,就不能在其内部分出“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两个对立的部分。把全体公民分为“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两个对立部分是同民主制度相互排斥的,因而也是与平民阶级的利益相互排斥的。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同“以人民为本”的对立体现着平民阶级同官僚特权阶级利益的对立,这两个口号的争论体现着平民阶级同官僚特权阶级的斗争。在体现了阶级斗争这一点上保守派的说法是符合事实的。
需要指出的是,保守派同官僚特权阶级并不完全等同。保守派与官僚特权阶级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呈现为一种复杂的情况。当前保守派的一部分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虽然因为反对改革开放而自我边缘化,但是仍然享有官僚阶级的特权。另一部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曾经享有特权,但是经过“清理三种人”等一系列行动已经被邓小平、陈云剥夺了权力甚至利权,压到了社会的底层。这两部分人的地位是不一样的。那么,后一种人为什么在这种境况下还要反对“以人为本”,主张把人为成三、六、九等,反对民主,维护一党专政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红五类”,属于“人民”,应该高人一等,不应该与政治贱民平起平坐,有权欺负和压迫这些政治贱民。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曾经享有超出宪法,对别人“打、砸、抢、抄、抓”的自由,不但对政治贱民“打、砸、抢、抄、抓”,而且对同样享有特权的其它无产阶级革命派组织也“打、砸、抢、抄、抓”。对于他们来说,只有那种状态才是宜居的、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他们全盘肯定文化大革命,力图把中国大陆重新拖回文化大革命的状态之中。这种只有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才能够享有的、超出宪法的利权,当然是特权。他们认为只要一党专政还在,那么一旦自己篡党夺权成功,就会有一个现成的特权地位等候着他们。因此尽管他们已经处在社会底层,却仍然为一党专政摇旗呐喊,反对民主,反对自由,反对人权。仅仅因为有些人所宣传的普世价值观中包含着“民主、自由、人权”,就对“普世价值观”这个概念本身加以否定,甚至疯狂咒骂。由此可见,他们虽然打的是工农的旗号,代表的却是官僚特权阶级的利益。反对“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在维持特权,呼唤特权,要求特权。人们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尽管保守派把“公”字喊得震天响,其一切主张的出发点,却不过是一个“私”字。
这就是“以人民为本”同“以人为本”的争论的实质。
2009年10月6日
注释:
1 在20世纪五十年代,资本家和昔日的部分地主、富农有公民权,但是并不被毛泽东视为人民的组成部分。
2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4页。
3 例如,很多人都知道: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毛泽东宣布邓小平“代表资产阶级。说是‘永不翻案’,靠不住啊。”见197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4 夏勇认为:“现代汉语里的‘权利’一词,依笔者之见,准确地讲,应该改写为‘利权’,即‘利之权’。”见《人权概念起源(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5 持此意见者忘记了,“为民做主”也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为人民服务”与君主制并不相悖。
李延明,来稿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三月
(1978)
-
▼
3月 29
(74)
- 江迅:梁振英新政兩岸關係新橋樑爭取連任
- 李克強談風雪兆頭 網民猜測暗示政治
- 藏人自焚亡 陸批達賴喇嘛
- 港政商高層被調查 事件受關注
- 中共最大經濟犯 賴昌星受審
- 薄熙來下台後 烏有之鄉兩派決裂
- 重慶人代張明渝:王立軍要我作假證
- 李嘉誠:過去現在將來 都與政府合作
- 與薄關係密切 重慶警備區司令受查
- 重慶事件致左派學者分化 「烏有之鄉」創辦人擬清算極左言論
- 阮紀宏﹕西藏教訓足以記取
- 葉健民﹕人心不死 香港未死
- 余艾苔:台灣政府不見棺材不掉淚
- 香港不可再「染紅」
- 北京政局詭異 中共近日的行徑反常
- 梁振英當特首 貪曾很不爽
- 治港首要任務 消除官商勾結
- 新聞自由遜台灣 香港枉稱自由港
- 趙紫陽又消失了 體現了中共高層的爭斗
- 艾未未:“我不愿意离开中国”
- 美国议员:等待美国务院说明王立军案
- 茅于轼获弗里德曼自由奖
- 匈牙利總統因「抄襲」丟掉博士帽
- 金邊大作準備 迎接胡錦濤到訪
- 薄熙來下台後誰能入常更說不準
- 是西方媒體誤讀中國,還是中國學者誤導中共?
- 又有一名藏人僧侣自焚身亡
- 茅于轼一语点中重庆模式死穴:没有生产,哪来分配?
- 稀奇古怪的“两会”言论并不奇怪
- 金砖峰会上藏族自焚者的归宿
- 达赖喇嘛获得110万英镑邓普顿奖
- 兆彩衝5億 全美大瘋狂
- 劉雲山入常大熱 前副手有運行
- 重慶稱對關海祥充分信任肯定
- 海伍德母亲辟谣:我儿子死于心脏病突发
- 中國的隱形經濟角力
- 海伍德是什么时候认识薄瓜瓜的?
- 漏稅複議被駁回 艾未未擬上訴
- 乌有之乡网站继续力挺薄熙来
- 党内无派何来路线斗争?党中央有两种意见了
- 黃奇帆今天從博鰲論壇官網名單中消失
- 中共政治反左走 中國經濟靠右行
- 杨帆声明:抗议时代周报记者徐伟进行歪曲报导
- 賴昌星今天 廈門受審
- BBC消息人士:對薄熙來指控「荒謬」
- 香港廉政公署逮捕前政府司長和地產大亨
- 杨光:析马列主义的革命与改良观
- 乌有创站元老:要封掉乌有之乡把张宏良送进监狱
- 中国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周期性危机
- 毛澤東對林彪說:江青在背後搗鬼,你不要點名
- 中国高增长压制东南亚腾飞
- 中国在温州尝试新金融模式:全国金融开放的前奏?
- 冼岩:从“造司马南的谣”到“司马南造谣”
- 李延明:“以人民为本”与“以人为本”争论的实质
- 鄧小平沒有接受毛澤東的警告,“小題大做”起來
- 邱会作爆料:公安机关对胡风早就立案秘密监控了
- 胡平:为什么说雷锋不是道德楷模?
- 中国政治改革宪章城市之路
- 2012年3月28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3月28日)
- 2012年3月28日《歷史日報》
- 且看薄熙来如何埋单
- 台湾加入TPP是否要看中国脸色?
- 温家宝吁特首团结香港
- 张志强:梁振英当选特首宣告港人治港结束
- 薄熙来被免职是中共内斗此消彼长的信号
- 邱立本:香港春風初渡玉門關
- 何小天:薄熙來夫婦捲入英商命案
- 常熟跑路美女老闆 傳上海找到
- 英媒:王立軍曾想接觸英領館
- 烏坎民選村委會 淪為「空殼」難運作
- 美議員關切王立軍是否申請政治庇護
- 梁振英、馬唯中、薄瓜瓜
- 兩會期間張明渝被迫封口 押解回渝
-
▼
3月 29
(74)
-
▼
三月
(1978)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作者 法广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在国务院第5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所以今年要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且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根据中国政府网和中国新闻网、香港中通社等官方媒体报导,温家宝指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行...
-
看山 早在去年,重庆市即给中央打报告,要求将直接选举上推到乡镇一级,所有乡镇都直选领导人。结果,中央批准只能选择 40% 的乡镇进行直选。现在,薄熙来下课了,不知道这 40% 的乡镇还会不会直选? 由此可见,薄熙来本人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而且其实际行动走在...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