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復旦黨委書記換人的“精彩幕後花絮”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高霄仁


看罷明鏡文章秦紹德心情低落

2011年7月份上市的第十八期《明鏡月刊》爆料文章稱,復旦大學因為內鬥“衰落”,黨委書記秦紹德被將提前換掉。秦紹德最初聽到風聲後四處打聽消息來源,一開始聽說是來自互聯網上,頗不以爲然,還對身邊人說,這是捕風捉影的事。也難怪,當時上面一點風聲沒露,他自己一點預感也沒有。沒過幾天,更確切的消息傳到他那裡,說是《明鏡月刊》報導的,互聯網上的傳聞也來自明鏡網站推介此期月刊時談及此篇文章時的報導。一時間,秦紹德緊張起來,馬上吩咐手下從香港買來這期《明鏡月刊》。據身邊人講,看罷這篇文章後,秦紹德的心情明顯低落。
明鏡月刊的這篇文章寫道:

【復旦(衰落)的問題出在兩個方面: 一是因為92年鄧小平南巡以後,上海經濟發展比北京快,生活條件和工資待遇都比北京更好,所以復旦的畢業生主要選擇出國留學或留在上海外企工作。逐漸的,在北京各部委裡的復旦校友少了,在中國還是要衙門裡有人好辦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是以當公務員為首選,尤其是中央部委,所以復旦在爭取經費、爭取平等招生權等方面遠遜於清華北大,尤其是清華北大爭取到“零志願”錄取考生,可以比復旦先挑選優秀考生,這對復旦是重創,生源質量一下子就差了一截。
第二個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內因,是復旦現任和過去兩任的黨委書記和校長內鬥很厲害,勢不兩立,造成下面院系的工作很難發展;尤其是過去十年,在清華、北大、交大、南大、浙大等高校借江澤民提出要辦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迅速發展,在江湖上各佔一片天地;而復旦忙於內鬥,領導固步自封、剛愎自用而不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反而失去了一些青壯年的學術明星,被清華、交大等由傳統工程學院發展為綜合性大學的競爭者挖角。
一邊是在政策上沒有得到教育部的支持,不能和清華北大平等共享最頂尖生源;另一邊又是自己不珍惜人才造成中青年學術骨幹離去。復旦的“衰落”已經是圈內不點破的事實。
在復旦校友的呼吁下,中央和教育部近日決定不等現任黨委書記秦紹德退休,就提前換人,從上海以外選拔書記,強勢介入,重振復旦。新書記人選已定,將會在8月到任,主導新學年開學後的工作。】

與此同時,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似乎勝券在握,在幾個場合直言和秦紹德的不和,並指秦過多插手了不在其管轄範圍內的校務工作。而膽戰心驚中熬完8月份的秦紹德發現自己安然無恙,一時精氣神又回來了!對身邊人說,明鏡的文章純屬造謠,說我8月走人,怎麼樣呢?我不是在位子上好好的?
可好景沒幾天,9月13日下午,復旦大學校在光華樓吳文政報告廳舉行全校教師幹部大會。中組部幹部三局局長喻雲林在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關於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職務任免的決定,任命朱之文為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據秦紹德身邊人講,他一時間對這個決定難以接受,心情很不平靜。


秦紹德

宣布秦紹德走人的會議場面壯觀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王立英參加相關活動。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希出席會議。而主持這場宣布秦紹德走人的會議的正是校長楊玉良。
復旦校黨政領導班子,黨委委員、紀委委員,校務委員會、校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委員,兩院院士,校內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部分校黨代會代表,民主黨派和群眾團體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共計400餘人參加了會議——聲勢可謂浩大,場面可謂壯觀,衹是不知道是傳統,還是偶然,還是楊校長特意策劃的。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復旦大學新書記朱之文和當今“王儲”習近平的簡歷,不難讓人產生一些遐想——
朱之文,1958年10月出生,福建東山人,198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6月參加工作,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系財務會計專業。先後任廈門大學團委副書記,國際貿易系黨總支副書記、書記,廈門大學黨辦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2000年3月任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2005年6月任寧德市委書記。2006年10月任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2011年9月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而習近平,1988年至1990年,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2000年寧德撤地設市);1999至2000年,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2000至2002年,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
很多人據此猜測朱之文是習近平的老部下和鐵杆兒,是次高就復旦大學應和這個淵源不無關係。
不過知情人稱,習朱兩人確實有工作上的關係,比如習近平擔任福建省長期間,朱之文是教育廳廳長,絕對的上下級關係,但僅據此就說朱是習的鐵杆兒也並不十分準確。實際上,在考慮包括復旦黨委書記在內的一些幹部的人選問題上,就算習近平本人沒參與,中組部的人也會留意物色和未來王儲有一定交集和關係的人,選朱既能拍了習的馬屁,也能為自己以後能“通天”做個局兒,一舉兩得,何樂不為?比如說原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希,他和習近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當年同在清華讀書時,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陳希執掌清華期間,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當年之所以落戶浙江,就是因為當時主政浙江的正是習近平。隨著習近平一路水漲船高,陳希離開清華,先是出任教育部副部長,接著北上遼寧擔任副書記,接著又接替鄧楠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既使他履歷更爲飽滿,又讓他及時跨上正部級的檻兒,下一步再繼續高昇,會讓人感到奇怪嗎?

密集換人中官員返高校成亮點

說回高校換帥這個話題,據統計,自2010年12月下旬以來,中國已有20餘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的校長或書記出現變動,佔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總數的三分之一強。
2011年下半年變動更是頻密,13所部屬高校的14名新領導走馬上任,涉及北大、復旦等6所副部級高校。而11月23日一天即有三所高校易帥,最受關注的當屬中國人民大學。
45歲的陳雨露接替紀寶成出任人大校長,他也由此成為副部級高校中最年輕的校長。陳雨露曾長期供職人大,並於2005年5月開始擔任人大副校長。2010年3月,他昇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此次回到人大擔任校長一職,也是不足兩年之後的“回歸”。
此前廈門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和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李元元分別到復旦和吉林大學擔任校長或書記職務,補朱李兩人缺的新人事任命相信很快就會宣佈。
2011年年初上任的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郭廣銀則成為高校中鮮見的“女掌門”。
除正職人事變動外,據教育部官方網站公佈的數據,2011年7月以來,直屬高校的黨委副書記和副校長任免通知達12條,涉及任免人員50餘人。
中國新聞網的報導稱,此番調整過後,高校領導層年輕化、高知趨勢更加明顯。同時,跨校、跨地區交流任職業已成常態。
在年齡方面,以陳雨露為代表的“60後”紛紛走上前台,晉身部屬高校主要領導層。與他同日上任的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出生於1962年12月,此前曾長期在天津大學任職,並官至該校黨委常務副書記。
此外,華中師範大學校長楊宗凱、湖南大學校長趙躍宇、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也均為部屬高校中的“60後”新掌門。
從教育背景和從業經歷方面看,新上任的校長和書記絕大多數擁有博士學歷以及教授、博導頭銜,“海歸”亦不在少數,多為各自研究領域的學科精英。
譬如,中南大學新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日本東北大學博士畢業,是計算機網絡與操作系統方面的專家,也是國內首台路由器發明者和國內首台路由交換機發明者。
吉林大學新任校長李元元則擁有工學博士學位及教授、博導頭銜,並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金屬物理所從事合作科研。
華東師範大學新任黨委書記童世駿畢業於挪威卑爾根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擁有教授頭銜,此前任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
北外校長陳雨露“回歸”人大、天大副書記楊賢金南下“入主”華東理工、華南理工校長李元元北上“執掌”吉大……此次高校人事變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領導校際交流任職已成常態。
這一輪高校人事調整中,政府官員到高校任職現象亦多次出現。2011年8月下旬,朱善璐出任北大黨委書記,原書記閔維方卸任。朱善璐曾在北大學習、工作長達17年。任此職前,他擔任江蘇省委副書記。
山東大學新任黨委書記李守信則曾在國家發改委工作多年,調任山大前,他擔任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
中南大學新任校長張堯學早年曾在清華任教,調任中南大學前,他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明鏡月刊》第23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