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

赫魯曉夫用中央委員會戰勝主席團

《新史記》蘆笛


除了揭發斯大林的罪行外,赫氏還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改革。
第一個重大的改革,是突破斯大林的中央高度集權模式,重組國家機構,將權力分散到地方去。這包括兩方面的嘗試:一是去除“條條”(中央垂直領導),代之以“塊塊”(地方領導),二是將蘇共“經濟化”,變成一個單純管理生產的組織。

1957 年2月間,赫魯曉夫提出解散中央各部、代之以地方的經濟委員會的改革建議。同年5月10日,該方案正式通過。這個改革目的有兩重,一是權力鬥爭的需要,赫 氏當時只是蘇共第一書記,尚未當上部長會議主席,其主要勢力在黨組織系統。解散中央各部,有助於削弱政府內的反對勢力;二是經濟上的考慮,赫氏像毛澤東一 樣,發現了斯大林計劃指令經濟的缺陷——一切都由中央官僚機構作出計劃,必然形成官僚主義,制定的生產計劃與地方的實際需要脫節。而且,這種以軍隊指揮方 式去從事經濟建設,將地方完全置於被動狀態,不利於“發揮地方積極性”(毛澤東語)。赫氏認為,把中央的計劃權與管理權下放到地方,制定的計劃便更能符合 地方的需要,地方也有了更多的主動精神與創造力。

這個探索本來很有意義,可惜斯大林的發明的巨大惰性不可克服。全國早就給臘製成了毫無活 力、只知機械執行上級命令的官僚機器。解散中央各部,無異於摧毀了軍隊的司令部,打亂了整個指揮系統,反倒造成了計劃與生產的脫節、混亂與低效。偏偏赫魯 曉夫又以其雷厲風行的一貫作風,在極短的時間便推行了如此急劇的改革,一共新建了105個地方經濟委員會。新建機構如此之多,權責移交又發生於旦夕之間, 更是造成了巨大混亂。此外,新制度也促進了地方不顧全局的本位主義,增加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摩擦。

保守派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強烈反 對這一改革。馬林科夫雖是改革派,在國策上更傾向於赫魯曉夫,但因赫氏取代了他的一把手的位置,一直懷恨在心。當赫氏提議在秋季擴大主席團(政治局)後, 他更擔憂赫氏即將使出斯大林的慣技,在政治局擴大後把老成員除掉。因此,他成了“反黨集團”的核心人物,敦促莫洛托夫與卡岡諾維奇串連政治局成員,發動宮 廷政變,把赫氏搞掉。經過秘密遊說,他們成功地爭取了伏羅希洛夫、布爾加寧、別爾烏辛與薩布羅夫,在11名正式委員中佔了7名之多,擁有壓倒優勢。


朱可夫元帥是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反法西斯戰爭英雄。1957年他為赫魯曉夫力挽狂瀾、挫敗政變做出了關鍵性貢獻。


一 切安排妥當後,他們便抄襲赫魯曉夫當初搞掉貝利亞的詭計,於1957年6月18日以召開部長會議為由,請赫魯曉夫前去開會。馬林科夫在會上第一個發言,提 議討論赫魯曉夫的問題,並請布爾加寧主持會議,當即獲得多數委員同意。接著“反黨集團”的成員便一個接一個地發言,歷數赫魯曉夫的錯誤。赫魯曉夫雖然得到 大多數候補委員們和中央處書記的支持,但那些人並無表决權,僅有米高揚、蘇斯洛夫和基里琴科三個正式委員站在他一邊。

但赫氏並未認輸,支 持他的朱可夫與克格勃頭目謝洛夫緊急動用軍機,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中央委員空運到首都。20日下午,以科涅夫元帥為首的20名中央委員向政治局請願,遞交 了57名中央委員連署的請求召開中央全會的請願書,政治局只好允可。22日至28日,中央全會召開。赫魯曉夫充分利用了大清洗的罪行,作為打擊“反黨集 團”的利器。朱可夫在會上揭發,莫洛托夫與卡岡諾維奇與斯大林一道簽署了大批的處決命令,而馬林科夫的罪惡甚至更嚴重,因為他在黨內負責監督NKVD的工 作。因為大清洗的罪行實在是無從辯護,而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與馬林科夫捲入的都比赫魯曉夫深,因此“反黨集團”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更何況 多數中央委員都是赫魯曉夫提拔的,於是全會以赫氏大獲全勝告終。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與馬林科夫都被罷免了政治局委員的職務,謝皮洛夫被解除候補委員職 務,其餘的“反黨集團”成員則或是保留了政治局委員職務,或被降為候補委員,但那不過是爲了向公眾隱瞞赫魯曉夫在政治局中屬於少數。此後他們都被趕出了中 央,有的人甚至在22大被開除黨籍。(《新史記》第3 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