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

中共用文革手段来对付薄熙来一家


中国政府双拳出击论“不厚”

薄熙来事件前后,中国网络中又出现了许多敏感词。香港学者观察到,政府现在“管理”媒体的政策是“双拳出击”,两手都硬。

防火墙的这边,是中国政府两手都硬的"媒体管理"
(德国之声中文网)从王立军出走美国领事馆开始,康师傅、西红柿、火锅便不再仅仅是食品的代名词。聪明的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发明了各种词汇,用于绕开官方的网络管制讨论时政话题。"康师傅"的背后是周永康,而里外通红的"西红柿"则是薄熙来和他领导下的重庆市的代号。除此以外,网民还为刚刚走下中国政坛的薄熙来取了"不厚"、"西南王"、"渝督""厚东去"这样新网名。但据《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报道,这些网民创造的新词也逐渐的被网络管理系统屏蔽。一些与薄熙来事件有关的词汇,例如纪委、立案、调查、尼尔、英国+商人英国+保姆都在被屏蔽的行列。

中国政府双拳出击论“不厚”(音频)

香港大学中国媒体项目网站主编班志远(David Bandurski)认为,在观察薄熙来事件前后中国政府的媒体策略时,不应该只看到互联网上的审查,而是应该看到中国整体对媒体管制的水平。
中国官方媒体在第一时间公布了三篇关于薄熙来的文章。第一篇通报了中央政府决定停止薄熙来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的消息。第二篇就是关于英国商人尼尔·伍德死于他杀,薄谷开来及其勤务人员张晓军有重大作案嫌疑的消息。第三篇是《人民日报》于消息公布当天晚上发表的社论。这三篇文章几个小时后出现在了中国各大门户网站上,并长时间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在班志远看来,这是中国政府采取主动,利用有商业性质的网站传播信息的一个例子。他指出,中国政府利用这些网站大力推广自身想传达的信息,而这背后不能不说有其政治考量。而加入其中的不仅仅是党报和一些官方色彩很浓的媒体机构,许多城市一级的商业报刊也竞相刊登了这三篇具有主导作用的文章。包括一向以独立、敢言著称的《南方都市报》。该报于当天早晨用整个头版的面积刊登了这三篇文章。班志远认为:"这直接体现了胡锦涛2008年提出的,不仅仅要对互联网媒体进行监管,还要主动对其加以利用的说法得到了实践。其中也包括对地方商业性媒体机构的利用。所以我觉得不能把政府对互联网媒体的监管和对传统媒体的监管分开说。"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出于学术研究需要,时刻关注中国媒体发展状况的班志远指出,像博客、论坛以及微博这样的社会网络媒体是中国民众目前唯一可以参与公共讨论的地方。但中国的网络监管机构现在似乎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将所有包含敏感词的信息屏蔽。而是根据信息的内容有选择的对其进行删除。加上政府通过传统官方媒体大力推广它们想要推广的内容。人们在其中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双拳出击"的策略。
同时,他也观察到在薄熙来被停职以后,中国的许多传统报刊纷纷发表社论,向中央政府表达自己的忠诚。包括《北京日报》以及《人民日报》4月12日发表的关于重庆的文章。基本上就是说重庆市委市政府以及重庆市人民都坚决拥护中央的领导。这样的社论现在大量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官方媒体中。包括中央电视台4月11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也出现了这三篇主导性文章。随后,该节目又播出了采访地方官员、学者、律师照本宣科般"表忠心"的片断。班志远表示,在现代媒体中还能看到这样的镜头,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这看上去确实有点历史倒流的意思。整个宣传攻势有一点文化大革命的味道。而这也有一定的讽刺意义。因为总理温家宝在最近的讲话中表达了他反对薄熙来的立场,提醒人们警惕文化大革命精神回归的危险。但民众最近在像《新闻联播》节目中的确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子。有一个微博用户说,当他第一次听说温家宝提及文化大革命还有可能发生的时候,他并不相信。但看了昨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他相信了。"
作者:任琛
责编:石涛

2 条评论:

匿名 说...

胡温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个愚腐,丧失民心,以自己的人民为敌的政府。这个世界上还有几个?

匿名 说...

現在才知道,中国的卑劣、悪毒。
罪可以捏造,和中国打交道,真没安全感・・・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