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第3屆特區政府的一把手及前二把手均捲入重大疑案﹕曾蔭權接受富豪款待,被質疑利益輸送;唐英年大宅不單僭建地庫,更被專家質疑僭建早在興建時已存在,或涉及更嚴重罪行。兩宗案件均是香港司法獨立的重大考驗,執法機關不單要公正嚴明、秉公辦理,更要讓港人清楚看到過程沒有偏私。事件更揭示防賄法例對特首的規管存在巨大漏洞,必須盡快堵塞,否則廉潔政府這個港人珍視的核心價值,將因上樑不正下樑歪而付諸東流。昨天曾蔭權雖然交代了更多細節,但仍然疑點重重,因此曾蔭權所犯的錯仍必須根查,讓港人和國際看到香港是一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
人心躁動不安
必須徹查
曾蔭權身陷「富豪門」事件,連日來披露的細節叫人震驚。有接近廉政公署消息人士指出,若傳媒報道內容屬實,曾蔭權已涉嫌干犯《防止賄賂條例》及普通法下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行。
唐英年的「僭建門」醜聞情節也非常嚴重,唐不單謊話連篇,更聲稱是在取得入伙紙之後才僭建,但不少專業人士均指難以想像超過2000方呎的大地庫可以在大屋建成後才加建;若情真如專業人士所言,唐英年可能涉及嚴重罪行。
單從傳媒披露的情來看,兩案均屬「表面證據成立」,不單轟動全港,更成為國際輿論焦點,對香港司法獨立構成重大考驗。
社會期望執法機關必須徹查。法治是港人極為重視的核心價值,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只許州官放火」之事絕不可在香港出現。執法部門絕不能因相關人等是特區最高級別官員而「放軟手腳」,整過調查過程不單要公正嚴明,更要讓公眾看得到是公正嚴明。
這兩大醜聞的主角,是特首和前政務司長,令人疑慮他們二人為什麼官職愈高,權力愈大,愈是任意胡為?假若香港充斥特權階級,官官相衛,官商勾結,人心必然躁動不安,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勢將跌進谷底,香港將難以管治。執法機關必須挺身而出,捍衛香港公平法治的核心價值,徹查事件,並把涉案人繩之於法,若證實只是傳媒炒作,也可還他們的清白。若連執法機關也不能給予港人交代,香港勢必陷入史無前例的信心危機,一旦民眾質疑當權者總可逍遙法外,法治已死,抗議示威必接踵而至,社會勢必動盪難安。
此事也在在考驗中央政府對「港人治港」的信任。一旦特首與前任政務司長也涉違法被捕,勢將令中央政府尷尬萬分,但這是特區必須面對的陣痛,若法治在政治面前靠邊站,香港將變成貪腐之都。中央政府必須跟事件保持距離,有人違法則由法律解決,絕不能插手干預。
此外,事件更揭示規管特首的防賄條例存在重大漏洞。廉署雖然可以引用普通法下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行,以及《防止賄賂條例》第4條展開調查,但由於相關條文的舉證難度較大,例如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4條,行政長官若「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作為他作出或不作出、加速、拖延、妨礙或阻止其任何行政長官的作為,即屬犯罪」,但須證明利益收受與公職上的作為或不作為有關連,而涉及境外活動的利益瓜葛也較難證明。
事實上,《防止賄賂條例》第3條和第8條本來更加適用於調查特首出事的情節。第3條禁止公務人員未經許可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第8條禁止任何人與政府或公共機構交往時,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而向政府或公共機構僱員提供利益。若這兩條適用,收受及提供利益者被成功檢控的機會較大,因控方毋須證明利益的提供或接受是否與公職行為有關連。
只是,2008年立法會修例時在建制派護航下,接受政府建議豁免特首受這兩項條文規範,如今已種下惡果,令法例變成「無牙老虎」,讓特首享受比其他公務人員更寬鬆的待遇。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必須汲取教訓,盡快研究修例堵塞漏洞,挽救特區的廉潔及法治精神。
廉署調查直屬上司
須有制度確保公正
一旦廉署對特首展開調查,將引伸出另一更重要的問題。根據《基本法》第57條,廉署「對行政長官負責」,廉署調查特首等同調查自己的直屬上司,如何保持客觀公正,如何確保特首沒有施加干預,頓成疑問。
特首在受查期間必須與廉署保持距離,但單靠自律不能令社會安心。特首應否先行停職休假?若由特首及廉政專員共同聲明調查會獨立公正,公眾又是否放心?目前社會還未有共識,但最重要的是,必須建立一套透明公開的制度,確保特首不能干預調查。
兩宗疑案,如何才能確保調查過程公平公正,香港並無先例援引,社會應盡快就此事展開嚴肅的討論,找出可行之法,捍衛香港的法治傳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二月
(1673)
-
▼
2月 27
(60)
- 世界銀行提陸經改苦藥 前景難料
- “房地產崩塌”對中國政府是偽命題
- 西藏維穩 幹部須全員全時在崗
- 東方早報-當代中國8種思潮方興未艾
- 境外華媒看兩會 反腐排第一
- 人大常委為下月大會做準備
- 烏坎村代表﹕抗爭隨時再起 不滿選舉遭干擾 誓追討全部失地
- 兩會前夕 重兵「軟禁」重慶團 王立軍叛逃 餘波洶湧
- 獨裁或獨白 老蔣日記中的二二八
- 兩會前 3港人赴京上訪被阻
- 曾特貪也是大陸傳過來?
- 民主覺醒 小圈休矣
- 菲律賓拒絕共同開發南海 中國自欺欺人
- 拒助拳何患無辭 美在敍利亞故弄玄虛
- 香港:提升抑或沉淪?
- 基層做起 民主變天 鄧小平南巡二十年後
- 強烈暗示!想吸引男人 穿紅衣就對了!
- 衛生部向廣東派專家小組調查丙肝疫情
- 溫氏殺威棒使坐在錢堆上的李鵬舊部人人膽寒
- 约瑟夫·奈:“美国衰落”不过是一种幻景(上)
- 林彪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論證“文革”必要性
- 新闻出版总署:支持鼓励传媒集团境外建站办报
- 王沪宁:“文革”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
- 内地游客与港人矛盾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 官媒连日报道 薄熙来或有转机
- 特首及候选人丑闻激发港人争普选
- 台将领密访曝光 新加坡中断军事合作
- 香港特首选举:曾钰成宣布不参选
- “世行要干预中共的方向之争”
- 高智晟在哪儿?高智晟兄长司法部请愿
- 寻找人大代表 公民促公布联络信息
- 中国网民“占领奥巴马”引争议
-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要求中国政府释放前学运领袖周勇军
- 两名美籍华裔学者评中国网民的“占领奥巴马”现象
- 德國總統貪小便宜垮台
- 歐盟代表:大陸經濟可軟著陸
- 港首選舉抹黑戰 北京傷腦筋
- 徐博東研判: 兩岸未來 馬傾向「現狀固定化」
- 薄熙來「轉向」胡錦濤發展路線
- 兩會前夕 大陸高層密集調研
- 誰是中國大陸的改革派?
- 李开盛:中国外交中的内政问题(下)
- 境外華文媒體聚焦「反腐」
- 李开盛:中国外交中的内政问题(上)
- 曾唐兩大疑案 考驗香港司法獨立
- 王立軍、重慶模式與中國思潮轉變
- 《艺术家》击败《雨果》,五奖横扫奥斯卡
- 專訪舒雲(2):林彪其實是很好騙的
- 薄熙來棄紅 重提胡總部署 王立軍事件後轉論調 向中央輸誠
- 华尔街日报:中国楼市政策令大型项目很受伤
- 大西洋月刊:将会改变世界的5个新兴经济体
- 美空军特种部队因iPad2内装俄制软件取消采购
- 云南三年大旱或因政府频繁发防雹弹
- 2012年2月26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2月26日)
- 2012年2月26日《歷史日報》
- 俄民主运动人链包围克里姆林宫
- 薄熙來強調落實胡錦濤重慶部署
- 梅莉史翠普 奧斯卡2度封后
- 奧斯卡最佳影片 大藝術家
-
▼
2月 27
(60)
-
▼
二月
(1673)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明鏡月刊》一中 最近,北京有一幫人組成“人民公訴團”,要起訴兩位公民茅于軾先生和辛子陵先生。公訴團的發起人排名第二位,名叫劉思齊,括號內注明:身分是“毛主席長子毛岸英遺孀”。 眾所周知,劉思齊與毛岸英結婚一年,毛岸英在朝鮮亡故,劉思齊是毛岸英的遺孀。 但劉思齊的這種...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