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人才流失、閉關政策 台灣如何提升競爭力?


外參記者柯宇倩/1989年,鑑於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同時欲改善非法外勞的問題,台灣開放低技術外籍勞工進入勞動市場,截至2011年底,台灣的藍領外勞人數為42萬多,白領外勞人數僅為27千人,如何吸引高技術的外國人才到台灣工作,是台灣政府的重點討論議題之一。台灣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前主委、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允傑在接受《外參》專訪時表示,引進外籍白領的政策本身沒錯,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讓外勞成為一個補充性,而不是替代性的資源。

李允傑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公共政策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教授,目前是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海基會顧問、台灣競爭力論壇政府預算組召集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政金融組顧問,專長公共管理與公共治理、行政學與公共政策、財務行政與政府預算、人力資源管理與勞資關係等。



“未來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紀,台灣勢必要跟全球的人一起競爭優秀人才,但台灣在某種程度上仍比較民粹主義,會擔心一旦開放外籍白領勞工,是否會影響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因此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就必須取得一個平衡點。”李允傑說。

李允傑對《外參》指出,就像台灣當初引進外籍勞工一樣,放寬對高階外籍人才限制的政策本身沒錯,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針對比較沒人願意做的、高危險性的、長期找不到勞工的重大建設來開放,讓外勞成為一個補充性,而不是替代性的資源。

1989年台灣開放引進外勞時,“不得妨礙本國人之就業機會、勞動條件、國民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便是要點之一,其次,保障外勞在台灣的基本權益,也是政府在開放外勞進入市場時的關注點。

李允傑認為,政府在爭取全球優秀人才的這個方向上,是不會變的,但應該仍有一些限制,只會針對某些人才較缺乏的領域來開放。


20093月,台灣行政院規劃了“六大新興產業”,讓其餘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也能獲得一定的支持,進而提升台灣產業發展、突破出口困境,這六大產業為:生物科技、綠色能源、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


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規劃,政府將就產品之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提出具體策略,有計畫地投入政府資源,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初步估計自20092012年間政府投入經費超過台幣2,000億元。

李允傑對《外參》表示,對於台灣未來要開發的“六大新興產業”,其中有哪些產業的人才是台灣所缺乏的,應該可從這方面開始爭取外籍人才,李允傑認為,“六大新興產業”中的生技產業、綠能產業,或許勞力不是那麼充足、還有吸引外籍白領勞工的空間。


全文將刊於 《外參》



 
李允(李允提供《外參》)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