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建立規則 微博辯論也應理性

記者盧葦/整理

 評論解讀近期大陸微博似乎興起「約架」風潮,有的甚至發展至街頭流血事件。《新京報》就微博辯論現象訪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方流芳。

 中國社會正在漸漸地接受一個現實:有關公共事務的討論,意見不一致是正常的,相反,意見高度一致則是不正常的。

 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不是尋求一致意見,而是需要表達意見。每個人都會感覺到一個不可抵擋的趨勢,這就是:越來越多的公共話題進入了討論範圍,政治精英壟斷信息和民眾「被代表」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

 當我們越來越習慣於聆聽不同意見的時候,辯論也就在同一程度上從對峙變為交流。

 如今,網路空間、音像技術擴展了言論自由的空間。

 網路是一個開放空間,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參與:利益相關者會利用網路「造輿論」,引發「一邊倒」的譴責、同情或者討伐之聲;自認為受到羞辱的人,會耿耿於懷,尋求報復;偏執、狂躁和有強迫症的人會透過網路宣洩情緒。網路討論演化為語言暴力並不奇怪。

 身分政治局限性

 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法律和公共政策應當遏制那些煽動仇恨和暴力的言論,追究那些操縱輿論而影響司法公正的違法行為,而發表侮辱、誹謗言論的人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法律干預及時、有效和可靠,人們在類似情況下就會去報警或找律師,而不是「約架」。

 中國歷史充斥著「黨同伐異」,而「黨同伐異」是一種身分政治:「凡『我們這一邊』的人和觀點,都要支持;『他們那一邊』的人和觀點,『我們』都要反對。」區分「我們」和「他們」的界限可以是政見、種族、國別,甚至是性別。

 身分政治把多樣的個體意見簡化為互相對立的兩種或者若干種派性意見,個體的自主思維被受到操控的「我們」和「他們」的思維所取代了。

 在網路空間,身分政治和反身分政治都可能發展到極致:前者如「某民」、「某粉」、「帶路」、「五毛」之類的標籤,後者如一些特立獨行的網路大俠。

 當然,我並不是說,人在任何時候都能超脫「我們這一邊」和「他們那一邊」的意識,只是希望能看到身分政治的局限性而努力與之保持一些距離。

 傳統規則不適用

 兩個人之間進行辯論,通常都不是為了討論彼此發動和參與辯論的動機,這是雙方同意辯論之前就心知肚明的事。

 問題是在網路上討論的時候,你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和誰對話。在比較認真的辯論中,雙方絕對需要亮出真實身分,從而免除有關動機和身分的猜疑。

 如果你覺得一個人不值得尊重,你或許因為無可迴避或職責所在而與之爭辯,以正視聽,但是,你不會和他辯論,因為你並不認為他的想法有討論價值。當你和一個人辯論之前,你必須承認他的看法具有討論價值,值得你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回應,與他人辯論是表示尊重的意思,因此,辯論與人身攻擊或者辱罵實在無法並存。只有尊重對手,你才有興趣與之辯論。

 現在的微博辯論往往容易升級成對罵,傳統辯論規則是否不適用?

 微博在同一時間能容納很多人參與討論,也不能做到一一辨認參與者的身份,像這樣的參與討論很難和傳統意義上的辯論適用同樣的規則。因為傳統的辯論通常是一對一,現在可能是一對一百甚至更多,很難適用傳統規則。但是從法律來講,不能宣揚暴力、仇恨,不能侮辱、誹謗,這都是一樣的。

(摘自《新京報》2012-7-14,作者方流芳)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