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甫一去世,朝鲜即关闭了与中国之间的通商及人员往来口岸。中国一边的人们已经为长期等待做好了准备:游客滞留,商务旅行取消、食品及石油运输冻结。
然而还不到48小时,很多边境口岸的大门再次敞开,凸显出金正日的儿子兼接班人金正恩所面临的现状:民生凋敝的朝鲜无力负担长期与中国隔绝带来的后果。长期以来,朝鲜的经济命脉都系于中国一国。
周四,全副武装的朝鲜士兵在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沿岸行走,在不远处就是朝鲜城镇新义州。
不过,分析人士说,中朝边境重开的速度如此之快凸显了近期的一种动态:一些朝鲜的机构和个人在扩大与中国的商贸关系方面拥有既得利益,并且成为了该国精英当中的一个利益群体。分析人士指出,此种联系是朝鲜这个全球最封闭的国家当中求变的最强动力。
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朝鲜试图发现能表明未来发展的一些蛛丝马迹的当口,中朝之间长达885英里(约合1424公里)的边境线上的活动提供了一些明显的有关平壤政局发展状况的线索。
分析人士说,自2006年以来,中国与朝鲜之间的贸易额翻了一番还多,中国在朝鲜和中国边境的基础设施投资额也在上升,尽管中朝两国的官方统计数据都不怎么可靠。中国向朝鲜出口的物资主要包括食品和石油,而且中国也是朝鲜精英阶层从外界获得奢侈品的管道。按照某些估计,中朝之间的贸易额占朝鲜对外贸易额的70%,据信剩下的大部分都来自俄罗斯。
分析人士说,过去两年间,中国向边境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目的是鼓励朝鲜实施中国式的市场经济改革。
从中国的边境城市延吉来看,中朝经济纽带的影响显而易见。这里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注意到,上周的气氛与1994年金日成(Kim Il Sung)去世时有所不同。当时,朝鲜陷入了完全停顿的状况,人们接到命令,要表现出“全身心的悲痛”。
中国一家最大的跨境贸易公司的资深管理人员说,这一次,他们的口号是“化悲痛为力量”,而且他们对商业和经济的关注要比那时多得多。这名经常与朝鲜的跨境贸易公司有往来的管理人员还说,朝鲜的店面和企业大多数都恢复了生产。
截至目前,中国巩固经贸关系的战略并未在朝鲜引致重大的改革,分析人士说,新政权也会对进行经济改革抱同样警惕的态度,因为经济自由化可能会给“主体”(或者说自立)国策和完全控制民众生活的能力带来损害。
但中国对朝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已经进一步地把朝鲜同中国(它唯一的军事盟友和主要的援助提供者)捆绑在一起,并且释放了经济力量(至少在边境地区),一些专家相信,这有可能鼓励朝鲜在更长时间过后实施改革。
前述贸易公司高管说,生活在中国这一边的朝鲜官员在近几年明显增多,而现在包括安全部队在内,设立公司做边境贸易的朝鲜机关也越来越多了。
她说,这些公司的多数收入仍然交给政府,但可以保留4%到5%的佣金,而且争着跟它们做生意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它们的员工似乎会收到来自中国公司的慷慨的礼品。
她和另外几位当地人还说,很多朝鲜官员现在都跟家人住在一起,明显不同于过去,以前朝鲜人驻外通常都得把家人留在国内,以防叛逃。
一位在延吉地区生活了很久的外籍居民说,这是新现象,他们似乎也生活得很好。这位居民要求不透露身份。
在延吉市中心现代化的高层酒店柳京饭店,记者看到一群穿着考究的朝鲜官员在吊唁金正日。酒店外面停着几部安装了有色车窗的黑色奥迪轿车。这些官员拒绝回答提问。
分析人士提醒,中朝商贸往来带来的好处仅限于边境地区和上层官员,还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好处在向更大范围扩散。
朝鲜方面周五说它将开放韩国开城附近的边境,为韩国前总统金大中(Kim Dae-jung)遗孀和现代集团(Hyundai Group)董事长分别率领代表团访问朝鲜开辟了通道。韩国从1998年到2008年实行“阳光政策”,希望通过政治往来和财务支持改善朝韩关系,在这当中,金大中(2009年去世)和现代集团都是关键角色。
金正日死前,似乎常常在考虑要不要实施中国式市场化改革(通常是访问中国后),并且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但多次止步于令民营企业繁荣的必要改革。
在1992年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罗先,有一家以吸引中国游客为主的赌场,这是少有的几个成功事例之一。中国国内禁止赌博。
一位经常造访罗先的41岁中国商人说,到罗先去赌博或是买卖商品都行,但如果到那里投资就肯定的亏本;那里就像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
2002年,朝鲜又在新义州(Sinuiju)设立了一个特别经济区。此前,主营花卉业务的荷兰籍华人被任命为新义州经济特区总裁,但在履新前,这位总裁就因腐败问题被中国有关部门迅速逮捕。这之后新义州经济特区的发展陷入停滞。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已在中朝边境两侧投入大量资金,并承诺支持改造罗先经济特区以及在新义州附近岛屿建设一个新特别经济区的计划。
分析人士说,这些趋势能否延续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平壤的权力平衡状况。
金正恩过于年轻,而且直到最近才被任命为接班人,因此他难以像金正日一样执掌大权。分析人士说,金正恩可能成为由他的其姑父和多位拥有实权的将领组成的集体领导班子的傀儡。
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Jang Song Thaek)被许多专家认为是经济上的专才,他曾负责中朝边境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及中朝商贸往来。判断张成泽影响力的一个早期指标是朝鲜能否(或多快)恢复上述项目(以及其它正在进行的项目)的谈判。
分析人士说,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近年来访华时他都曾陪在金正日左右,并在今年6月出席了黄金坪(Hwanggumpyong)新经济特区的破土动工仪式。
朝鲜曾把罗先市的一个码头租给中国,一家中国公司去年曾签署一项协议,投资20亿美元在罗先建设更多基础设施。中国还在另一个边境城市丹东开始建设一座造价达2.5亿美元的边境桥梁。分析人士说,中国企业一直在与朝鲜谈判,试图开发该国丰富的矿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说,我认为朝鲜新的领导班子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因为朝鲜已经从中获益良多。杨希雨曾参与朝核问题谈判。
杨希雨说,我不认为会发生任何突变,但我认为朝鲜明白,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是利用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
作者:华尔街日报 Jeremy Page,原载: 华尔街日报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27
(63)
- 2011年12月27日《明鏡郵報》
- 大雪紛飛中 金正日國葬
- 紀念歷史學家高华專輯(《歷史日報》)
- 期待2012之变
- 中国:令人忧心的高速
- 2011年中国官媒在美国攻城略地(2)
-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的2011年度国情咨文
- 哪一面才是真正的梁振英?
- 據報中國將派張德江參加金正日葬禮
- 哈德森: 放寬“一胎化”政策不能解決問題
- 奧巴馬和野田佳彥是“毛粉”?
- 北京當局看不懂台灣總統大選
- 金正日之死給中美日建立G3三方對話創造契機
- 廣東副書記談烏坎 解民困“零懈怠”
- 搶不分區立委 台灣小黨各出奇招
- “秘密”羈押7個月合法化 刑訴法修正 “有礙偵查”可不通知家人
- 台灣人對金正日的駕崩怪現象並不陌生
- 台灣民主的細緻與人本精神
- 烏坎抗爭是中國的民主化里程碑
- 撐起“烏坎事件”常態化後的容納空間
- 北大校長周其鳳戳痛網民的軟肋
- 追查吃喝玩樂足迹 金正男疑似三奶澳門曝光
- 大陸學生帶給台灣的跨域思考衝擊
- 烏坎村事件善後 朱明國力壓汪洋
- 寬衣解帶漸不悔 乳不驚人誓不休
- 哪些俄罗斯人想赶普京下台?民调给答案
- 乌坎精神 抗议会蔓延到整个中国吗?
-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2011年对坏蛋们来说是倒霉的一年
- 金正日长子金正男“在中国的保护下”
- 尼泊尔副总理前往北京“说服”温家宝
- 普京领导的俄罗斯逐渐在全球无关紧要
- 中国欲效仿美国实施指纹签证
- 广东新饶村民因土地纷争再次示威
- 7成美國人自信 財富好過爸媽當年
- 镇压还在继续,中国社会活动家陈卫被关进监狱
- 中國的革命、民主與自由之爭
- 康州大火 女強人喪雙親三女
- 多名民主人士判重刑 中国作人权辩护
- 普京:反對派無領袖也無明確目標
- 中國已掉入北韓「維穩陷阱」
- 資金鏈斷裂,引爆鐵路建設停工潮
- 葉劍英講話:林副主席是毛主席最好的學生
- 易中天:韩寒的新衣
- 笑蜀:革命需要啄木鸟——兼论韩寒《谈革命》
- 王石川: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背后
- “北大”何以声名狼藉 ——校长该反思什么?
- 河南6名警察杀人案最后落网女警将受审
- 黑客团体“匿名者”名扬全球
- 新书:从美国外交文件看中华民国诞生
- 胡平:對諸葛亮深入人心的一種解釋
- 周揚說:鄧小平耳朵聾,我講的不知他聽進沒有?
- 传金正日的长子金正南受到中方“保护”
- 张鸣:沉痛悼念著名历史学家高华病逝南京
- 朝鲜难以割舍与中国的贸易联系
- 广东副书记谈群体事件:要维护民权
- 广东三食用油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也超标
- 金正恩逐渐掌握朝鲜军政大权
- 李怡為孔捷生新書序
- 韩国允许海警向中国渔民开枪
- 报告称巴西超越英国成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 太原理工大学103名教师出国逾期不归被开除公职
- 2011年12月26日《明鏡郵報》
- 著名史學家高華病逝
-
▼
12月 27
(63)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