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薄熙來去職 背後問題複雜難解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經過一段時間醞釀,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去職。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薄熙來固然須對「王立軍事件」負上政治責任,但他的去職也帶出某些發人深省的政治問題。

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祕書長李風接受訪問時說,中共中央決定薄熙來不再兼任市委書記,說明薄熙來需要為「王立軍事件」負上政治責任。

但他認為,目前很難就薄熙來的政治前途下定論。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卻認為,中共中央在人大和政協「兩會」會議後即宣布薄熙來去職,是「不尋常的事」。

他接受香港電子媒體訪問時表示,薄熙來的前途「應該劃上句號。」

對於薄熙來的未來,此間幾名熟悉大陸事務的分析人士大都認為,由於當前中共高層內部正值換屆期,人事問題相當複雜,因此,暫難猜測薄熙來的去向。

他們指出,無論薄熙來的未來如何,他去職也反映出大陸當前的一些政治走勢,發人深省。

首先,他們認為,薄熙來在重慶推動的「唱紅打黑」一直引起諸多爭議,而在爭議還沒有定論前,他卻先行下馬。

「唱紅打黑」是薄熙來治理重慶後大力倡導的改革方向,一方面是要提升社會的精神文明,抵消社會只重物質的負面發展,另一方面是要打擊貪腐,「為民除害」。

不過,由於「唱紅」包括大唱文化大革命的歌曲,也令人質疑薄熙來重蹈文革覆轍,有人因此視他為「左派人物」。

對於「唱紅打黑」,大陸及海外媒體近年一直揣測薄熙來是要藉此與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爭紅」,因為兩人都被視為進入下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熱門人選,存在競爭關係。

汪洋也曾擔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就是接替其職位。

這兩位被外界冠以「瑜亮情結」的政治重量級人馬,上任後也確實很有自己的改革風格。如同上述,薄熙來在重慶推行「唱紅打黑」,而汪洋剛抵達廣東時,也鼓吹廣東要「解放思想」。

相對於薄熙來的「唱紅打黑」,汪洋剛開始時較注重經濟改革,提出「騰籠換鳥」和「雙轉移」口號,主要目的是促進經濟轉型,把較落後的工業搬遷到偏遠地區。

在促進經濟轉型後,廣東又把工作延伸到社會和政治改革上。

今年1月1日起,廣東放寬民間組織的登記限制,容許多類團體可以不必掛靠政府機構而自行登記設立,無形中去除「政治審查」的枷鎖。

這種開放政策是廣東首例,也是大陸首個試驗區。

在開放極為敏感的非政府組織(NGO)登記程序後,接著陸豐市烏坎村發生村民抗爭事件,最後廣東省委同意村民以真正的民主方式選出自己的村代表,事件由「壞」變「好」。

其實「烏坎事件」醞釀多時,自去年9月底已爆發,而廣東省委卻一直沒有積極處理,直到事件惡化並嚴重衝擊中共的管治權威後,當局才介入協調。

至今,除了烏坎村幾名原有幹部被撤職外,陸豐市、汕尾市以至廣東省委,沒有一人受到懲罰。

相反,烏坎還成為廣東甚至大陸村級選舉的樣板,獲得中共中央肯定。在15日記者會上,溫家寶回答大陸民主發展時,就提到「現在農村村委員會許多實踐,證明農民通過直選村委會是成功的」。

儘管溫家寶沒有直接提到烏坎,但分析人士說,除了烏坎村委會選舉在陽光下進行值得驕傲外,外界對其他村級選舉應該沒有太大共鳴。

相對之下,溫家寶對重慶卻有責備之意,強調「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分析稱,溫家寶顯然給予汪洋和薄熙來不同的對待。

基於以上局勢,1名分析人士指出,薄熙來的去職,說明「唱紅打黑」模式可能就此罷休,而汪洋近幾年推動的「廣東改革模式」,應可繼續前進,甚至可能成為大陸政治和社會改革的試金石。

也有分析認為,「烏坎事件」醞釀多時,早已嚴重打擊中共的形象,但迄今相關高層無一人受罰,這或許反映出汪洋背後有強大力量支持。

至於薄熙來,儘管「才華出眾」、「敢言」和「敢做」,但似乎在沒有強大力量或派系的支持下,最終因「王立軍事件」,成為中共內部權力鬥爭下犧牲的棋子。1010315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