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星期六

北京兩會的政治行情



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特別政治期,由3月3日和3月5日先後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政協、全國人大會議開啟。目前中國經濟界一個熱門詞彙叫「兩會行情」,指的是經濟動向,因「兩會」將決定經濟決策、調控方針,人們是以抱有多重熱望。而這「兩會」還有個政治行情,因下面交鋒激烈,而上面取態難以揣摩,還有些雲山霧罩。

這次北京「兩會」的政治行情,雖難揣摩,但又需要揣摩,因為今年是中國大陸特別的「政治年」,而這次「兩會」,又是「政治年」的第一個「政治月」,稍後許許多多的事,將由這「政治月」生發開去,升降起落,都有影響。

首先,今年經濟議題仍然重要,但已重不過過去三年。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危機應對之策成了頭等大事,經濟議題份量吃重,當然產生排擠效應。今年經濟不論是內是外,都還有多重不確定性,但大危機暫時不會現身,大改變難以出現,經濟議題的重要性下降,不能不讓位給政治議題。

而政治議題升到首位,又有兩個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執政黨的換屆。預定今秋,將召開中共十八大,中共領導層將大換屆,這就是催生今年為「政治年」的主因。而按中共現行政治體制,一黨專政,黨領導一切,雖說人大政協和政府,明年都要換屆,但完完全全取決於今年中共黨的換屆。而「兩會」作為中共十八大前的第一大全國性政治舞台,政治議題自然隨之吃重。

第二個原因,是當前中國出現公開的、全面的左右交鋒,即所謂左派和右派的政治對壘。這種交鋒,與「兩會」的召開有點關係,與中共十八大有點關係,因為一般在「兩會」和中共黨代會之前,各幫各派都會跳出來,發出最大的聲音,爭取最大的利益。而這次還與中國大陸進入的發展階段,有更深的關係,那就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現今面對著陷阱和高牆,是進是退,爭議更激烈。

政治議題上升應當沒有爭議,而政治行情是何等狀況,卻難以歸納,這是因為當今中國,利益主體更加多元,利益取捨更加艱深,所以政治聲浪複雜而多變,波及各方。但整理起來,大致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對反腐敗的要求和抵禦,一條是對改革的呼喚和拖延。

至少進入兩千年以來,中共的腐敗,就成了中國政治的重大難題。而從去年中倒下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到今年春節被抓的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揭示出腐敗大案已大到驚人,而案件不僅涉及到中共和共軍最高層,也直接影響到中國經濟命脈和國防安全命脈。現在已不是反不反腐敗問題,而是如何痛定思痛地作大政治手術的問題。

再就是對改革的爭議。這場爭議,本來與左派和右派的交鋒直接關聯,中國的極左派持續得到扶持,在去年吳邦國「五不搞」的不許政改揚言之後,極左派更加張狂。與之同時,右派雖然受壓,卻挾民意的支持,也發出有史以來最大的聲音,自由、民主、政改等主張,反而在民間更為張揚。

本來北京的政治學者,對中國的政治前途相當悲觀,認定不是又來一場革命,就是又來一場崩潰,但目前社會上似乎開始找尋另一條道路,不論是回歸新民主主義,還是全面改革,都各有說法,顯示出政治道路的探討,轉趨活躍。

接近「兩會」,還有新的政治行情,那就是由重慶副市長王立軍的「出走」美國領事館,帶來「重慶模式」的下沉,也帶來中共十八大人事的波動。這不僅是模式的誰起誰落,人事的誰上誰下,而對中國的政治道路,有深刻影響,至少以「唱紅」為媒介的回歸文革,以「打黑」為手段的回歸無產階級專政,已沒有市場,不得人心。

另一政治行情,是不論現在的中共領導層,還是未來的接班人,都傳遞了改革訊息。溫家寶已再度對改革發聲,他提交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改革的「新突破」。而習近平對中美關係說的「路就在腳下」,在北京因其開始試組政治智囊班底,被解讀為改革的路就在他接班起步的腳下。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