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星期六

美国大学写作教育卓有实效,培养出大批写作人才


    哈金和李翊云是目前众多旅美中国作家中最有名的两位。他们成为小说家的过程既寻常也不寻常。

    不寻常之处在于,两人赴美留学前,都没有出版过文学作品——李甚至是纯粹的理科生,却双双开始了非母语的文学创作;寻常的是,两人都是美国的写作教育系统培养出的作家。前者于1991年入读波士顿大学的创意写作班,后者则于2005年毕业于著名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坊。

    1999年,哈金以小说《等待》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李翊云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书——短篇集《千年修得共枕眠》,则为她带来了首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这是目前世界上奖金最高的短篇小说奖项。

    尽管有许多人认为,作家不该是被教出来的。但进大学学写作,的的确确已经成了美国作家成长的寻常之路。35年前,美国大学开办的创意写作课程只有50个,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高达约300个,学期通常为两到三年,学成后授予艺术创作硕士(MPA)学位,部分授予艺术硕士(MA)。较知名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爱荷华大学和波士顿大学之外,还有欧文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它们占据了《大西洋月刊》2007年公布的美国大学最佳创意写作课程的前十名。

    像中国一样,美国也有很多很多的文学青年,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职业作家。但是,他们并未蜂拥到商业写作网站,成为文学血汗工厂里出卖苦力的底层奴工,而是想学到真本领,扬大名,挣大钱。在大学的课堂上,他们能够得到名家的指点,受到良师的训练,与有才华的同学互相促进。每年大约有两万人申请美国大学的创意写作课程,获得录取的机会却十不足一。

    爱荷华大学作家工坊创办于1936年,乃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名望最高的大学创意写作项目,校友和教员中有28人获得过普利策奖。现任主任是华裔女作家张岚(Lan Samantha Chang),2005年普利策奖得主玛丽莲·罗宾逊家住爱荷华城,已在此任教多年。其他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如罗伯特·佩恩·华伦、约翰·契弗、菲利普·罗斯、迈克尔·坎宁安,以及2010年获奖的保罗·哈丁,均曾在此授课。

    波士顿大学近年也硕果累累,除哈金外,该校校友中最耀眼的文学明星非孟加拉裔女作家茱帕·拉希丽莫属。拉女士是个好学生,在波大获得了一博三硕,总共四个学位,包括英语语言和比较文学的两个艺术硕士,创意写作方面的艺术创作硕士,以及文艺复兴研究的博士学位。1999年,她出版了处女作——短篇集《医生的译员》,次年凭此书战胜了夺冠呼声颇高的波大校友哈金,夺得普利策小说奖。2008年上市的《不适之地》,则罕见地以短篇集之身,一举成为了纽约时报畅销榜的冠军,并继李翊云之后,获得了第四届奥康纳奖。

    文学讲坛上同样存在着明星制。教员和校友的文名是学生择校时的重要考量之一,也是学校募集捐款时的有力武器,大作家们因此广受追捧。成名后的哈金回到了母校波士顿大学任教,李翊云去了戴维斯加州大学,锡拉库斯大学曾将爱喝酒的雷蒙·卡弗招至门下,而哥伦比亚大学现以诺贝尔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为旗帜。

    对学生而言,名家的另一优势也不容小视,那便是他们与出版界的关系。通过老师的推荐,新人新作更有可能被大出版社看中。当然,好作家未必是好老师。有些名家,课上得不多,技术上的指导也不足。还有些老师另有所图,以至闹出丑闻。圣卢西亚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雷克·瓦尔科特1996年在波士顿大学教创意写作课时,便曾被班上女生妮科尔·涅米以性骚扰为由报官,索赔50万美元。此事据报以庭外和解结案。

    学生的成名之路有长有短。李翊云属于高速起飞者。还在爱荷华上学时,她的短篇小说已经发表于著名的《纽约客》杂志。小说集《千年修得共枕眠》在毕业当年便由兰登书屋出版,随即获得国际大奖,两年后还被搬上了银幕,拍成了两部长片。同样,1988年,迈克尔·查邦还在欧文加州大学就读期间,已经以其硕士论文——小说处女作《匹兹堡谜案》签下了首份出版合约,获预付稿酬15.5万美元。伊丽莎白·科斯托娃2004年获授密歇根大学的艺术创作硕士,一年后便以小说《历史学家》,从利特尔布朗公司拿到了200万美元的预付稿酬,一夜暴富的速度令人咋舌。

    慢跑者更为常见。1970年,理查德·富特在欧文加州大学获得艺术创作硕士学位,六年后才出版首部小说《我心一片》,又过了十年,让他成名的《体育作家》才告出版。至于他以《独立日》获得普利策,则已经是毕业26年后的事了。

    我们看到,作家是可以被教出来的,尤其是在写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具备技术含量的今天。1996年,李翊云刚到美国时,其英文水平勉强能够让她吃力地读读报纸。仅仅过了九年,她成了获奖的英文小说家,作品行销世界。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而高效的写作教育和作家培养体系,这一切必定难以想象。

    下期《中华读书报·新教育》,我们接着探讨。

作者:康慨,《中华读书报》,原标题为《文学青年何处去:美国的大学写作教育(一)》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