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解讀鄧小平/不搞崇拜不造神 經濟成就霸業

鄧小平無法忍受令毛澤東感到陶醉的個人崇拜。與毛澤東時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共建築裡基本不擺放鄧小平塑像,人們家中也幾乎不見懸掛他的畫像。很少有歌頌他成就的歌曲和戲劇。他也從未擔任過黨主席或總理。學生確實要學習鄧小平的政策,也會引用他的名句,但不需要花時間背誦鄧的語錄。

然而,儘管不搞崇拜、也沒有令人敬畏的頭銜,他的職位不過是黨的副主席、副總理和軍委主席,鄧小平卻有效控制住權力的各個重要層面。他充分運用個人聲望,大膽創建一套運作良好的體制,把國家建設得強大繁榮。他究竟如何取得如此驚人成績?如果說毛澤東像一個高居雲端的皇帝,博通文史、簽發詔令,那麼鄧小平更像是一個總司令,審慎考察自己的作戰計畫是否得到正確部署和落實。

長達十二年的戎馬生涯使得鄧小平很看重權威與紀律。擔任高官、參與治國後,他更看重國家的權威,因為他知道自鴉片戰爭後的百年裡,中國領導人在維護治國所需的權威是多麼艱難。一九五○年代擔任領導人時,他對毛澤東神一般的權力有親身感受,他知道這種權力能成就什麼。然而他也看到,當這種權威在文革期間被消耗掉後,再想成事又是多麼困難。

做為頭號領導人,他知道僅僅靠法規並不足以讓群眾服從他,中國還不是一個人民會對法律發自內心普遍尊重的國家,而其中部分原因又在於,長期以來人民總是看到領導人隨意改變法律。鄧小平就像中共領導層的其他人,認為群眾不僅需要在學校,而且需要在一生中不斷接受宣傳,要對他們進行「教育」,使之理解為何要遵守一定的規矩。而這種「教育」,需要輔之人們對最高領導人一定程度的敬畏,以及對於膽敢蔑視權威可能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後果與懼怕。

鄧小平知道,他絕無可能讓群眾對他產生像對毛澤東那樣的敬畏。但是,他對如何維持自己的權威心中有數。他在擔任頭號領導人時已經享有個人威望,基礎來自他有五十年擔任中共領導人的資歷、過去的功績、毛和周曾把他視為可能接班人的培養,及他為國家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直到一九八一年毛澤東的形象一直有強大的影響,為維護自己的權威,鄧小平必須表明對毛主席的尊重。但是,他在一九八一年把毛的基本思想定義為「實事求是」並被人們接受,他還決議承認毛澤東一九五八年以後所犯錯誤的黨史。其後,即使脫離毛在具體問題上的觀點,鄧小平也足以維持自己的權威。

鄧小平支持「黨內民主」的觀點。對此他的理解是:領導人要傾聽「建設性意見」,以減少犯嚴重錯誤的危險;然而,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一旦做出決定,黨員就要執行。

鄧小平認為,發展經濟可加強黨的權威和他個人地位,這種判斷證明是正確的。當一九八三至八四年經濟迅速平穩發展時,鄧小平權威幾乎不可撼動。當經濟問題嚴重時,例如一九八○年代後期,中國嚴重通貨膨脹,人心惶惶,鄧小平地位也因之受損。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