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筆者不是保守派,不是保皇派,而是一個改革激進派。筆者也明白,寫下下面的文字,會被拍磚,會被吐口水,會被罵「走狗」之類的難聽字眼,然很多話語如骾在喉,不得不說。
筆者喜歡讀韓寒的文字,不華麗不矯飾不掩蓋,直抒胸臆,讀來痛快淋漓,所以,一直以來,對韓寒保持着一份尊敬。不過,韓寒訪台歸來寫就的一篇「太平洋的風」,初讀也很震撼,也接受台灣和香港是保留中華文化傳統最多的觀點,但還想補充一點,其實內地不是樣樣糟!
黑暗絕非社會本色
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人,不分族群,不分地區,都會有好壞與中間之分。可能,有一天,一個人接觸的好人會相對多,另有一天,接觸的壞人相對多,再有一天,接觸的不好不壞的中間人相對多。但從相對長的時間段平均分析,對接觸到的人歸屬何類,感受上就有了區別。基於這樣的判斷,便有了針對一個地方的基本評價。
曾去過台灣,也有着和韓寒一樣的評價,那就是台灣百姓確實素質較大陸高出一截,但筆者不贊成的是,將台灣當作一種幻象般的「台灣期待」和「台灣想像」,捧為海市蜃樓般的美妙,並由此詆毀和誣衊大陸,將大陸說成一團糟。
對於大陸的專制、黑暗和落後,不必吝惜最刻毒的詞彙,但筆者心中也明白,大陸其實並非如微博中的大陸一樣黑而無道,也並非如《新聞聯播》中的大陸一樣美麗和明亮,這就是一個剛剛步入經濟大國中的社會;就是一個要學習規則,但又不願意遵守規則的社會;就是一個口口聲聲要建設法治社會,但每個人,無論當權者還是被統治者,都有意無意渴望特權以便佔據高地睥睨別人的社會;就是一個剛開始自我膨脹,認為自己了不得,而又心中不忘自卑和膽怯的社會;還是一個渴望民主憲政,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又看不到希望有蛛絲馬迹實現可能的社會;還是一個人人不願被傷害,卻又總是被互相傷害,以致沒有自尊自強的社會。
總有美好抵抗墮落
這個社會泥沙俱下,道德滑坡,人倫不倫,親情不親,但是,黑暗絕非這個社會的本色和獨一色。這個社會還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在頑強地抵抗,不願下滑墮落。
杭州大巴司機吳斌,駕駛大巴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不知從哪裏飛出的一塊鐵片,砸碎了大巴的前擋風玻璃,砸中正在開車的吳斌,他內臟嚴重受傷。在重傷後的短短幾十秒鐘裏,吳斌強忍疼痛將車靠邊停穩,拉手掣開雙閃燈,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保全了車上二十四名乘客的安全,最後因傷勢過重,四十八歲的他不幸去世。
筆者不小心,將蘋果手機落在櫃員機上,將銀行卡兩次遺忘未取,但好心人檢到手機第一時間還回來,不要一分錢回報;去銀行詢問,人家總是笑吟吟第一時間打開櫃員機,驗證是否吞卡。當手機和銀行卡都安然無恙完璧歸趙時,尤可夫感覺,太平洋的風溫潤的不止一個台灣。
這種美好的感覺甚至延續到被批倒批臭的高鐵上。當筆者乘坐高鐵,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平穩而又準時地走完原本需要半天的行程時,禁不住心中反思,過去的中國媒體,是否因一起動車事故以偏概全責備,以致對高鐵過於苛責了?
真的無意於給內地塗脂抹粉,只想說兩句,前進中出現問題,總比倒退時一切安好強;任何社會都不是最單純的原色,看到黑暗時,別忘記旁邊就可能有亮色。
尤可夫
東方日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六月
(1486)
-
▼
6月 03
(53)
- 傳六四凌晨 上海軍機場頻起降
- 六四週年 港媒天安門採訪遭禁
- 國安部副部長間諜祕書 已獲數十萬美元酬勞
- 大陸民眾悼六四 未見官方鎮壓
- 六四23周年 網民:北京淚雨滂沱
- 官二代載兩女車震 車毀裸亡
- 美國亞太戰略部署針對性日益升高
- 香格里拉對話 梁光烈缺席的訊息
- 人民幣直兌日圓/東京爭取離岸中心 邁大步
- 陸委會:以人民為主 面對歷史事實
- 經濟學家:民生之必要 一點點民主之必要
- 林中斌:台灣的大戰略 外交內政兩岸政策
- 賴幸媛籲大陸反省檢討六四 進行政改
- 紀念六四 紐約重現肉身擋坦克
- 北京取締三非 引發排外疑慮
- 兩岸交流 台灣悄撒民主種子
- 美国防部长:不会围堵中国 不介入南海争端
- 重慶萬盛第七日示威 嚴陣防六四
- 吳康民﹕「六四」未能忘懷 澄清仍需等待
- 梁美儀﹕23年來 150萬點燭光的堅持
- 南方朔:使台灣雞犬不寧的證所稅風暴
- 陳光誠語港人﹕健忘民族沒希望
- 特首梁振英屢拒正面回應六四
- 胡錦濤心腹令計劃 兒3P車震撞死
- 遍地悼六四 北京備戰 監控異議人士 「把人民當敵人」
- 楊憲宏:六四不平反 統一急著談
- 天安門,宛如夢囈的名詞,不信眼淚
- 只為了艾未未那段話 不能輕易放棄「對基本價值的堅持」
- 珍惜香港的自由 今晚維園悼六四
- 紀念「六四」 燭光不熄戲碼已變
- 理解今日國情,必自延安而始
- 內地其實不是樣樣糟 黑暗絕非社會本色
- 增加基礎建設 發展新興產業 刺激經濟
- 貪曾報告 朝廷不悅 煲呔曾和李國能是預謀的嗎?
- 裘小龍:要讓年輕人了解中國的歷史
- 周永康挾持令計劃,十八大常委佈局重來
- 余杰:人身体里流淌的是鲜血,不是汽油
- 法新社:中国镇压天安门纪念活动
- 埃及成千上万人抗议对穆巴拉克判决
- 北京通州区政府网站透露“六四”敏感期维稳安排
- 六四前夕中国警方逮捕异见人士和上访者
- 穆巴拉克未判死刑 抗議如潮
- 比起“六四”时节,追求民主憲政的人思想更成熟
- 英媒:君主制的感情与共和制的理性
- 对腐败的态度决定了中国腐败的程度
- 2012年6月2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2日)
- 2012年6月2日《歷史日報》
- 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
- 美国将把多数战舰部署到亚太海域
- 「左」和排外是中国落后的主因
- 中国儿童节童年不快乐问题惹关注
- 大陸網站籲網友 黑衣墨鏡悼六四
-
▼
6月 03
(53)
-
▼
六月
(148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本報記者李春、汪莉絹 大陸今秋召開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核心內容是高層人事布局,需要中央地方統籌配備,其中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委書記都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提早就位。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人事風雲」專題報導。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興致勃勃在會...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德国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劳赫博士,中文名字韦唐仕博士,最近到德国议会为希望了解台湾情况的议员讲评台湾大选,以及如何看待中华民国的存在和德国与台湾的关系问题。 著有多本中华民国史的德国学者魏劳赫博士,中文名字韦唐仕博士,也是法律学者。他对...
-
《艾未未:道歉你妹》(Ai Weiwei: Never Sorry)及介绍中国互联网封锁监控的两部记录片,在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电影节遭到中国官方抵制要求撤影,但被主办方拒绝,结果中国代表团自己就退出此次电影节,以表示抗议。 一部关于艾未未的纪录片《艾未未:道歉你妹》(Ai Weiw...
-
昂山素姬當選國會議員,她領導的民盟在補選中大勝,展現她與軍方博弈的智慧,象徵緬甸民主的突破。緬甸的民主改革也啟示中國,最重要的是掌權者的改革決心與善意,幕後默許改革的軍頭丹瑞,被視為鄧小平,而在台前的總統登盛,則為視為趙紫陽。緬甸這半年來的發展令人驚艷,包括部分網站解禁、允許和平...
-
+ 北京知名法学家,宪政学者,公民维权领军人物许志永出席研讨会。(照片取自网络) 北京知名法学家,宪政学者,公民维权领军人物许志永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北京维权律师在微博上说,7月16日夜12时左右,许志永家属接到许志永被以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名刑拘的通知书。许志永的手...
-
《明鏡月刊》記者 劉輝,蕭憲聰 未來的政治對決不可避免 那麼,紅二代們有什麼政治本錢,有什麼政治實力來支持習近平?他們這樣做是不是虛張聲勢,甚至是自亂陣腳呢? 梁京指出,紅二代自改革以來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他們在文革中的經歷。文革初,紅二代帶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