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歸以來,香港社會就《基本法》第24條規定的永久居民身分和居留權問題產生過多次激烈爭議,「雙非嬰兒」居留權和外傭居留權便是近期最具爭議的話題。為應對這些問題,利益攸關者和普羅大眾紛紛出謀獻策,觀點紛呈。歸納起來,主要有3種主張:人大釋法論、法院自行糾錯論和修法論。其中,持人大釋法論者主要為香港政治人物甚至政府官員;法院自行糾錯論者主要是中央政府官員和內地學者;修法論者從人數上看為少數派,基本來自法律界,包括筆者。
人大常委會不應主動釋法
香港政治人物甚至政府官員呼籲中央政府出手解決這個政治上和法律上頗為棘手的問題,希望人大常委會主動出面釋法,重新界定第24條相關內容,從而推翻由終審法院在《吳嘉玲案》和《莊豐源案》判決中確立的法律觀點。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種主張多少有點「嫁禍於人」的意味,故不會輕易被人大接受。從政治與法律層面觀之,我以為人大常委會不應主動釋法,甚至在未來也不要經常釋法。理據如下:
首先,終審法院認為(事實上也是),《基本法》第24條規定的居留權明確屬於香港高度自治範圍內的事務,因而人大常委會沒理由介入並主動釋法。長遠來看,釋法對香港的法治會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引發新的政治風波。
其次,人大常委會認為第24條的立法原意已清楚表達於1996年香港特區籌備委員會所作的關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4條第2款的意見中,並且這一意見又在1999年6月26日釋法中得以重述,所以,毋須再度釋法。這些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大常委會至今沒有積極回應今年3月由30名港區人大代表發起的連署釋法建議,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一連署建議被廣泛批評為不尊重香港一國兩制下高度自治的權力。
第三,「剛果案」之後,一般情下釋法要求應該由終審法院根據《基本法》第158條提出,這是尊重法院和法治傳統,從而維護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
自2001年《莊豐源案》以來10多年間,因應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發展變化,香港政府和社會對涉及居港權的人口政策問題處於探索和尋求共識的階段。這也是在2012年特首選舉戰中,特首候選人何俊仁批評政府缺乏清晰的人口政策的緣由。如今香港社會因受雙非嬰兒和外傭居留權問題困擾而產生不安情緒及求變心態之時,有人簡單把造成這一困擾歸咎於終審法院在《莊豐源案》中的「錯誤」認識而要求其「自行糾正」。持此論者大多為北京官方人士包括西環中聯辦和官方學者。然而,此議與事實不符,且有誤導民眾衝擊法治及損害司法在民眾中的威望之嫌,故而不妥。
終審法院不宜「自行糾正」
儘管根據普通法傳統,法院可以因應時勢以後來判決修正甚至否定先前判決,但是就雙非嬰兒居港權一案而言,法院不宜自行否定《莊豐源案》及其判決理據。理由有三:
第一,人口政策問題本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或公共政策問題,需要透過立法和行政機關以民主方式廣泛徵集民意尋求共識,以制訂相應政策或立法。據統計,在法院判決《莊豐源案》之後43個月裏,只有1991個雙非嬰兒在港出生。香港社會對這一狀起初是接納的。此後,香港政府出於人口老齡化、發展醫院產業等政策考量,即使不是鼓勵,但也默示或放任雙非孕婦來港產子。至近年來,隨覑雙非孕婦數量激增,香港社會才開始反思這一政策,部分民眾也以民粹主義之思維攻伐政府。其實,政府、政客和民眾均缺少對這一現象的深刻反省。在這種情形下,貿然要求法院對其判決在10餘年後的所謂社會後果負責是不恰當的和不公平的。
第二,更重要的是,依據三權分立的原理和法治原則,法院的職責在於以現行法律為依據、以法律方法和邏輯進行推理判案,而政策和所謂的長遠社會效果不應成為其判案的首要考量。
第三,法院之所以拒絕採納籌委會於1996年所作的意見為立法原意的依據,是因為它要捍衛最低限度的形式法治。在法院看來,《基本法》第24條第2款第1項的規定意思很清楚。在這種情形下,依據普通法的原則,法院的職責在於從法條用語本身,而不是從立法者主觀意圖那裏尋找立法原意,這是其一;其二,依據普通法和法治原則,通常能作為輔助法院查明立法原意的資料,應是立法前和立法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基本法》制定於1990年,法院不採納籌委會於1996年作出的前述意見是有充分理由並且正當的。相反,如果法院無條件地接受立法者在法律制訂後所作的任何或任意說明,那麼不僅實質法治得不到保障,形式法治也會漸漸灰飛煙滅。
最可行出路在於修法
從法治原則出發,解決這種僵局的最適當方法莫過於修法了。《基本法》第159條對如何修法規定了明確指引。從法理和法條上講,為解決雙非嬰兒居港權之困境而修法不存在任何實體性的或程式性的障礙。為達成修法,具體可分三步:
‧首先,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港府先以行政方式阻止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如梁特首提出的2013年零配額政策,當然這要內地機關配合。
‧接覑,港府應就人口政策問題廣泛徵詢民意、集思廣益,以形成基本共識。
‧之後,若新的人口政策與《基本法》第24條規定有出入,港府應依據《基本法》規定的程序提出修改議案。
修法的優點很多:
第一,它可以減少對香港法治的衝擊,可以相信香港法院將會按照新法甄別落實居港權;
第二,清晰的法條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雙非嬰兒居港權之模糊與疑惑之處;
第三,透過諮詢過程凝聚社會共識,將民眾之不滿減到最小程度;
第四,新法可以理順自1999年《吳嘉玲案》以來終審法院與人大常委會之間的糾結與矛盾;
最後,還可以藉此踐行《基本法》規定的《基本法》修改機制,進一步完善與豐富「一國兩制」下的憲政機制。
作者是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香港 明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七月
(1565)
-
▼
7月 25
(54)
- 北京是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捷徑
- 中國發布預警 南到北多暴雨
- 暴雨過後 北京市長順勢換人
- 敘利亞是否已經到達決戰的臨界
- 北京通報暴雨災情 發言人念到傷亡數時改口
- 京嚴打攻擊現行體制情節嚴重者
- 水淹地下蝸居 京蟻族宿街頭 身家全失遭解僱 「乾啃」杯麵再迎暴雨
- 朱國斌:解決「雙非嬰」居港權 修法乃可行選擇
- 北京官方通报暴雨灾情 发言人念到伤亡数时改口
- 北京公安局长:严打网上攻击现行体制及政治谣言
- 無視學者反對聲浪 NCC果然通過 旺中購併中嘉
- 暴雨重災 北京市長辭職 官方堅稱37死 網友質疑萬人喪命
- 北京哪個市長該問責下台?
- 國罵:草泥馬! 京罵:捐你妹!
- 中共十八大和稀泥大會將很沉悶
- 北韓金家王朝獨步全球 吹捧領袖標準大降
- 政改之路不走過場
- 龍騰五海無寧日 疾風驟雨侵神州
- 恢復高鐵建設 糾正政治與經濟失誤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京城一場暴雨 繁華帝都的墮落
- 設立慈善寺廟 安置老弱病殘
- 破牆而入:沒有海關攔得住明鏡書刊
- 破牆而入 全套《新史記》電子版上架
- 中國的“大躍進”結束了嗎?
- 獨家:十八大人選分歧,北戴河會議推遲
- 何頻:世界未來是可以確定的
- 神州大地处处都是水 北京今新一轮强降雨
- 中国网民持续质疑北京暴雨死亡人数
- 英媒:三沙市命名加剧南中国海争端
- 北京正副市长辞职是虚晃一枪?
- 越南抗议中国在主权争议地区设警备区
- 北戴河會議正在開?訪民前往都遭拘
- 徐向前關鍵時刻說關鍵話: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
- 林希翎的悲剧究竟是什么?
- 2012年7月24日《明鏡郵報》
- 2012年7月24日《歷史日報》
- 陈破空:北京暴雨,冲击了政权稳定?
- 陈光福陈光诚发声明反对官派律师为陈克贵“辩护”
- 神州大地处处都是水 北京今新一轮强降雨
- 北京警方将严打“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网络言论
- 北京正副市长辞职是虚晃一枪?
- “中国借渔村显示权力”
- IMF:中国经济即将软着陆
- 郭金龍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
- 陈克贵家人委任律师仍被阻介入 陈光诚等发声明重申公民权利
- 北京雨灾认尸家属禁带手机 逃生者讲述恐怖一幕
- 北京豪雨 河北災情也嚴重
- 郭金龍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 王安順任代市長
- 浙江台州宣傳部微博選官的用意
- 釣魚台與美軍的亞太戰略
- 重慶遭遇31年來最大洪峰 長江水漫進城
- 全球經濟陷2009年以來最低潮
- 道路封地表 豪雨當然成災
-
▼
7月 25
(54)
-
▼
七月
(1565)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本報記者李春、汪莉絹 大陸今秋召開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核心內容是高層人事布局,需要中央地方統籌配備,其中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委書記都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提早就位。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人事風雲」專題報導。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興致勃勃在會...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5月2日,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美国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就医。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首先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祝贺他与家人团聚;之后,中国律师李劲松也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确认陈获得了自由与安全的“ 明确保证”。 ...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龙年里,有着雄心壮志的准妈妈们有什么愿望?自然是生个龙宝宝了。 今天是龙年第一天,而龙年被认为是中国农历纪年中最吉利的年份。一些中国人和美籍华人由于希望今年迎来一个龙宝宝,纷纷开始接受生育治疗,增加生一个龙宝宝的几率。 34 岁的洛杉矶律师Evie Jeang和40岁的丈夫V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