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中國政治的早春季節

在乍寒還暖的政治氣候中,必須回歸憲法,落實法治,迎來政改的早春季節,也迎來新希望。


很多中國人不會忘記電影《早春二月》的魅力。這部由謝鐵驪導演、孫道臨、謝芳及上官雲珠演出的電影,拍出新舊交替時代的人心變幻,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在死亡中看到了新生。

這是改編自魯迅學生柔石小說的老電影,與今天的政治聯繫起來,似乎有一種啟示的作用。在春寒料峭中,發現改革的生機,像那些破土而出的新芽,展現春天的希望。

春天的希望就從政治改革開始。重慶事件正顯示中國政治制度的落後與法治的欠缺。王立軍長期踐踏法治,但當他自己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卻發現沒有法律的救濟,沒有法治的依靠,而只有鋌而走險,秘密奔往美國領館,希望可以保住性命。同樣的,薄熙來下台,他也許有滿腔的苦水要申訴,但他沒有發言的平台,不能會見記者,也沒有任何法律的權利可以保障。他似乎就是一夕間消失在政治舞台中,在一種恍如秘密會社的氛圍中被定罪。

也就是說,曾經在重慶讓不少人恐懼的王立軍和薄熙來,此刻卻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他們過去從來不屑追求制度上的人權保障,而在此刻卻極度嚮往制度上的人權保障。

這也彰顯出中國制度上的危機。國家的利益與個人的權利,並沒有一個平衡點,也沒有制度上的設計,可以避免濫權與冤屈,也避免國家方向被誤導。

這其實是列寧主義的遺害,以秘密的組織紀律,操控權力的安排,但也產生不少冤屈與反淘汰現象。從斯大林到毛澤東,史蹟斑斑,都讓人警惕,不能再讓列寧的陰影牽著中國人的鼻子走。

改革的關鍵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速落實法治,讓權力的邊界定位清楚,不會將黨國體制凌駕於憲法之上。人民在憲法之前,人人平等。法治不應是中國的稀缺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中國現階段沒有全面的民主,但卻需要立刻推動法治的機制,來化解社會的矛盾,找回失去了的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也尋回人民對社會公正的信心。

其實胡錦濤在上任之初,就一度提出回歸憲法,但後來在黨內的重重壓力下,似乎就不了了之。但這次北京兩會,溫家寶在記者會上,重提一九七八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是追溯當年的政治改革精神,要與文革的「無法無天」徹底決裂,也要重溫胡耀邦等人的理想主義情懷,尋求制度的創新,不再被昔日的教條綁架了今天和明天的發展。

這三十多年以來,中國在經濟上已經走出計劃經濟的束縛,但政治改革仍然滯後。這次重慶事變,刺激中南海必須面對政改的議題。胡溫在任期的最後的日子裏,如果能賡續這次處理重慶事件的餘勇,更上層樓,就可以在歷史評價上躍上新的台階。尤其近期廣東烏坎的基層民主突破,深獲海內外民意好評,也為政改推動作出了重要的鋪墊。

這也是中國政治的早春季節,在乍寒還暖的政治氣候中,迎來政治改革的新芽,也迎來十三億人民的新希望。■


邱立本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