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史哲:纪念“南方讲话”,告别“克里斯玛”


   2012年2月的这个星期中,有两个日子让人想起已故的中国伟人邓小平:19日,是他逝世15周年的忌日;21日,则是他后来被称为“南巡”截止日二十周年的日子。

  如今,“南巡”已经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写入当代史。邓小平那次途经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巡视,以及他在巡视期间发表的诸多讲话,被视为对走到十字路口而变得有点犹豫的中国改革进程的一记棒喝。

  感谢邓小平,感谢“南巡”。从此以后,中国改革的方向变得清晰,步子变得坚实,中国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黄金增长二十年。他的那些经典话语——“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大胆地闯”,“谁反对改革开放,就让他们睡觉去好了”,“把尾巴夹得紧紧地,要沉着、沉住气,要藏拙”……成为有志于推动中国进步者的勇气与动力之源,直到今天。

  在中国官方的语汇中,邓小平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实,那些在历史上颇具意义的改革举措,在今天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模式创新,很少是由他亲自设计的;但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的思想解放、制度变革、经济奇迹,确实莫不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没有他的南巡讲话,中国会有今天,会有他逝世后的包括入世、包括出台物权法……

  借用现代政治学的一个语汇,称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克里斯玛”(charisma),或许更为确切。邓小平这个名字已经成为那个时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一个符号。在那个一切变革都可能要冒“掉脑袋”风险,每一步都需要摸、需要试、都意味着打破常规的时代,他的笑容、话语和精神,足以给改革者以信心,去冲撞一切旧体制的束缚,突破僵化,革故鼎新。他的指示成为众多变革的合法性来源,“邓小平”三字就代表了改革力量的总后台和精神支柱。

  但任何“克里斯玛”都是有时效的,它所能赋予社会进步的合法性也同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递减。1980年代,鲜有人会质疑改革的正当性,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或曰“利益”,绝大多数人都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经验为证,邓要求敢于试、大胆闯的改革呐喊,极易取得朝野共识。然而,在当下,伴随着改革不彻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累积和释放,存在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对改革的“反动”。

  这些“反动”力量中,既有利益重新调整分配过程的失意者,他们迫切希望打破现状,甚至不拒绝回到貌似一切安稳的计划时代;也有钻各种制度漏洞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既渴望洗刷“不当得利”的原罪,又希望固化现有利益分配模式,继续获利;甚至包括曾经拥护改革,却又担心“改错了”而宁愿暂时不改的人。

  柳传志和联想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他自称是一个“真正的老百姓”。他一向支持改革,认为“不能不动”,但即使像他这样的人,前不久在美国纵论一人一票“会一下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的场景”时,也表明了对进一步可能的改革的担心。理解柳传志的想法不难,概括来说就是先法治后民主,国家必须先做到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才能考虑实现真正的一人一票。

  正当取得的私产自然要保护,但柳传志对保护私产的强调,在中国那些痛恨权贵者那里,难免会招致强大的反对。他们可能直接把这个问题变成:那些靠贪污腐败、钻法律空子、制度漏洞、徇私舞弊……得来的私产,凭什么该得到保护?更何况,没有民主的逐步推进,没有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在法治传统缺乏的中国,又何来对私权的充分尊重呢?

  这便是转型中国的复杂之处。改革开放三十年,蛋糕空前地大了,但质疑或阻力也正在重重叠加。如何摆脱当前迷局,描绘出河对岸清晰的风景,赋予改革以某种确定性?事实上,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那句“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就已经部分做出了回答。这句话,和许多政治学者为传统国家转型到现代国家之名的路径不谋而合,那就是从“克里斯玛”顺利进化到法理型权威。说白了:中国改革与社会进步,必须且只能依靠法律与制度的改善,必须依靠每个公民的努力推动,而非某个领导人的睿智。

作者:史哲,来源: 南方周末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