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香港人的中國情超越黨派政權

亞洲週刊

從辛亥到省港罷工到抗戰到保釣到六四,港人都積極參與,誰敢說港人不認同中國?

香港大學研究計劃公布十二月底進行的最新港人身份認同調查,自稱為「中國人」的只有一成七,創十二年新低,遠低於自稱為「香港人」的三成八。調查公布後引來北京駐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的高調抨擊,點名指計劃總監鍾庭耀的民調設計將「香港人」和「中國人」兩個概念對立起來,「不科學」也「不邏輯」。

當社會只將焦點集中在民調設計上,我們何不直接進入香港的社會和歷史氛圍,以更縱深的角度,觀察港人的中國情懷?如果說港人是經濟動物,沒有中國認同,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怎會有百萬人上街抗議?保釣運動,是四十年前在香港率先發動並持續至今,而在台灣則逐漸銷聲匿跡,在大陸更被禁止。本週香港還有船隻計劃前往釣島宣示主權。沒有香港,誰繼續發出鏗鏘的中華民族聲音?

從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一九二五年省港大罷工,從抗戰到之後每年湧現的「十一」與「雙十」旗海之爭到保釣再到六四,港人都積極參與。誰敢說港人不認同中國?

香港在中國近代史的遞嬗過程中社會脈動從來沒有離開過中國,港人對中國的認同更是跨越黨派的。或許近年越來越多的大陸人權問題讓人對「中國」不滿,加上香港民主發展遲滯,在執政黨壟斷「中國」名號的歷史發展下,香港年輕一輩對國族身份認同才會變得如斯沉重。

正如大陸民間常說:「黨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政黨政權會更替,政策更如流水,但國家與文化是永恒的。部分香港人感到矛盾,正由於要面對一個黨國結合、壟斷「中國」名號的政黨霸權。難道只有認同中共,才算是認同中國?而據此邏輯,難道說一生視共產黨為宿敵的蔣介石不是中國人?而在解放之初,曾被共產黨視為「戰犯」的學者胡適,如今卻在大陸被奉為文化大師,難道他在被政權圍剿之時,就不是中國人?

政治當權派壟斷話語權時,知識分子肩負重大責任,像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錢穆、牟宗三等人一九五零年代在深水區桂林街角的破舊房子裏,艱困中不改其志,於花果飄零中毋忘文化中國理念,堅持復興中國文化的使命,讓香港人那份超越黨派理念的中國情懷,薪火相傳。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