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台灣民進黨內長達4年的2016內戰開打

民進黨昨日首場黨主席選舉政見會,陳菊打瞌睡,蘇嘉全像一袋麵粉陷在座椅上;這或許是民進黨歷次高層政見會中最乏味及最低水準的一次演出,實在出人意表。

五人發言,關於政經大計,陳腔濫調;談到反制媒體,不知所云;全場大概只有蘇煥智的「重建理性討論,大家重新做兄弟」,算是一個亮點。蘇貞昌更居然無厘頭地為了「團結」,放棄交互詰問,令舉座在解嘲的尷尬笑聲中過場。

然而,空泛淺薄的論述,掩蓋不住背後的劍拔弩張。在政見會中,許信良形同是蔡英文的助選員,蘇煥智則反對黨主席參選二○一六,二人皆針對蘇貞昌而來,這才是這場黨主席選舉外弛內張的真相。

目前看不出許信良當選黨主席的可能性,但他無疑主導了這場黨主席選舉的論述與定義。他的政見主軸是:一、支持蔡英文再戰二○一六。二、主張民進黨應「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與中國打交道,高度推讚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共識」。三、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公開否定蘇貞昌,謂蘇在二○○八拒任黨主席,「沒有承擔責任」(後來由蔡英文出任);又稱蘇自行宣佈參選台北市長,「不是顧全大局的人」。

許信良「一箭雙鵰」,他將民進黨二○一六總統大選的人選抉擇,與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轉型綁在一起;又把總統人選綁住蔡英文,再將兩岸政策綁住謝長廷。於是,外界所稱的「許蔡謝」,即使不是操作面的聯手,亦已成精神面的結盟;許信良無疑提早掀開了民進黨內二○一六大選內戰的戰火,且是延續二○一二「蔡謝」二人對抗蘇貞昌的架構,將之再度定型化。

蘇蔡謝許四人,皆將二○一六視為人生最後一役。蘇貞昌當然志在二○一六,只是未便明言。他說,「飯要一口口吃,事情一件一件做」,言外之意就是,要從二○一四「七合一」,通往二○一六大選,「一步一步爬樓梯」。至於蔡英文,其聲勢行情並未因大選落敗而受挫,迄今在任何場合,不論她對麥克風說兩句什麼無關痛癢的話,皆能成為新聞;她心中當然有二○一六。謝長廷或許已與總統大位無緣,如今他的志業在創造民進黨的兩岸新論述,不啻欲以此為自己的歷史品牌。許信良則曾因倡議「大膽西進」,成為黨內過街老鼠,如今竟又回到黨內最高論壇,公開闡述那些過去被視為離經叛道的主張;他非但要將自己從歷史灰燼中救出來,儼然亦自視為民進黨內「撥亂反正」的救主,雖然在外人看來似唐吉訶德。

這是民進黨內二○一六總統大選之戰,也是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之戰,更是蘇蔡謝許四人的人生最後價值之戰。目前看來,蘇貞昌可能贏得黨主席選舉,但「蔡謝許」的「精神結盟」在選後即可能轉化成「操作結盟」;蘇貞昌在黨體制內做「黨主席」,蔡英文則在黨體制外做「精神領袖」,雙方勢將在明槍暗箭中為二○一六大選進行角力拔河;未來四年,這場蘇蔡競爭,可能使得二○一六大選成為民進黨史上耗時最長、拖延最久的一場總統候選人逐鹿大賽。

黨主席選舉使民進黨二○一六的內戰提前開打,這正是民進黨最擔憂的局面;但是,現在看來,這卻已然是天要下雨攔不住的事。未來兩年黨主席任期內,倘若蘇貞昌在黨中央,蔡謝許在黨外圍,能否整合?倘不能整合,蘇若敗於二○一四,蔡會否代之而起,民進黨又能否承受得起內部長達四年的切割與拉鋸?

這場權力競逐與路線轉型交纏糾葛的黨內競合大戲,若想演得叫好又叫座,誠非易事;許信良儼然是毛遂自薦的導演,逼出了原來還不想這麼早出場的演員們,許之所以受大家矚目,及在黨內惹有些人憎厭又令有些人期待,皆非無因,實屬必然。

蘇貞昌昨日放棄了向對手交互詰問,但他自己卻躲不過這場蘇蔡競爭即將撲面而來的所有難題。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