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目前唯一「父子世襲」的非王室國家朝鮮(北韓)昨上午11時宣布,擔任17年領導人的金正日,周六突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69歲,官方傳媒呼籲人民和軍隊追隨「偉大的接班人」幼子金正恩,確認他為新一代領導人。東北亞局勢突起變數,日韓傳媒齊稱,朝鮮昨早7時曾向日本海試射短程導彈,日韓部隊已進入全面戒備,中國據報亦增派2000解放軍到中朝邊境防範難民潮。中國外交部對金正日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稱中朝將共同努力,繼續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
金正日是朝鮮最高領導人,身兼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擁有元帥軍銜,父親是朝鮮建國領導人金日成。朝鮮傳媒稱,長期患有心臟和腦血管疾病的金正日,於上周六(17日)外出視察期間,因「身心過度勞累」,在專列上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嚴重心臟休克,經搶救無效,於同日早上8時半病逝,周日進行病理解剖後確定了上述疾病診斷。
「身心過勞」 黨政軍籲效忠金正恩
朝鮮已成立由金正恩擔任主席的國家治喪委員會,決定將金正日遺體安放在錦繡山紀念宮,即安放朝鮮父親、前國家領導人金日成遺體的地方。全國由上周六起到本月29日定為哀悼期,28日在平壤舉行遺體告別儀式,29日舉行中央追悼大會,到時平壤及朝鮮各道會鳴炮致哀,全朝鮮人民將默哀3分鐘,所有火車和輪船也一律鳴笛3分鐘,哀悼期間所有機關、企業下半旗誌哀。
朝鮮黨政軍昨亦發表《告全體黨員、人民軍官兵和人民書》,稱金正日突然逝世是「朝鮮黨和革命的最大損失,朝鮮人民和整個民族的最大悲痛」,並說朝鮮將在「金正恩同志領導下,化悲痛為力量和勇氣,戰勝目前的困難局面」,呼籲全體軍民忠於金正恩的領導。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昨稱,中國解放軍為防朝鮮出現難民潮,已向中朝邊境的臨江、琿春和圖門一帶,增派2000士兵。報道指,按中國原訂的方案,金正日逝世後,瀋陽和濟南軍區將有3萬解放軍增援到中朝邊境,中心估計月底時這3萬人就會到。暫不清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否親自前往朝鮮出席金正日喪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回應金正日病逝的消息時說,金正日是「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為推動中朝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朝雙方將共同努力繼續為鞏固友誼,以及為維護朝鮮半島及地區的和平穩定作貢獻。
3萬解放軍隨時赴邊境
媒體Daily NK引述朝鮮國內消息人士稱,金正日去世後,朝鮮封鎖邊境,並關閉市場,保安人員控制主要街道,加強對居民的監控,境內未有發生騷亂等異常象。韓國(南韓)「開放的朝鮮廣播」也報道,朝鮮居民被禁前往中國,出差到朝鮮的中國人也被驅逐出境。報道還指朝鮮駐華大使館和領事館主要官員周末已被召回國內,顯示「中國可能事先知道金正日去世的消息」,而中國也向軍隊下達了「一級備戰命令」,以防萬一。
韓緊急警戒 要求美增偵察機
日韓傳媒昨稱,朝鮮在昨晨公布死訊之前,曾向日本海試射射程約120公里的短程導彈,但相信與金正日之死無關。但日韓部隊已全面提高戒備,韓國宣布軍隊進入緊急警戒狀態,前線地區增派RF4偵察機和監視裝備,又要求駐韓美軍增加U2高空偵察機和KH11偵察衛星針對朝鮮的偵察次數。《紐約時報》引述華府官員稱,他們擔心朝鮮政權可能爆發派系權鬥,一些派系勢力或企圖藉對外軍事挑釁樹威。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19
(76)
- 金氏王朝可能覆灭,也可能出现主动转型
- 张召忠:朝鲜半岛近期不会出现紧张局势
- 北韓政局將有急劇變化 北京將盡全力
- 解決烏坎事件 官方提升層級
- 習近平訪越 高層互訪頻繁
- 原高铁总设计师张曙光在美豪宅曝光
- 匿尾箱快艇偷渡 外國記者湧入烏坎村
- 哈维尔的影响 乌坎乌云压城
- 謎樣金正恩 接班實力待觀察
- 乌坎村民准备游行到陆丰市政府前抗议
- 中国需观察金正恩权力能否稳固
- 省委“一正两副”的配备模式 仇和再获升迁
- 市委書記突拋出讓步方案 烏坎村民指分化拒接受
- 阿拉里:中俄是競爭者非親密朋友
- 受制政治現實 烏坎自治民主能走多遠?
- 從愛國電影看中國人的心態
- 金正日猝逝 中方增邊防 公布死訊前射導彈 韓日部隊戒備
- 對俄羅斯與伊朗 奧巴馬的忍讓沒有止境嗎?
- 未來幾年朝鮮政府只有更加保守
- 中國需摸著石頭走向“第三條路”
- 足壇肅貪風暴起 習近平幕後推動
- 北京不會接受九二共識替代方案
- 烏坎“民主起義” 引爆鄰村示威
- 中共高層與廣東政府應和平解決烏坎事件
- 百國聯合國氣候會議 外交博弈激烈
- 一個上天堂 一個下地獄 哈維爾與金正日的鮮明對比
- 朝鮮金氏王朝政權不動搖的統治術
- 後金正日時代 全球的變與不變
- 烏坎抗爭獨特有理有節 粵改革開放形象受考驗
- 朝鮮半島變局必須審慎因應
- 南海電子偵蒐台灣與美國秘密合作
- 北韓變天在眼前 神州陸沉非虛言
- 北京韜光養晦 不妨助美國平朝鮮
- 李克強能否弱勢,取決於習近平
- 余刚等人声援乌坎人民争取自由民主被警方带走
- 乌坎村民周三再发起大游行
- 受乌坎村事件启发邻市村民站起来
- 广州网民再有新一轮「撑粤语」行动
- 艾未未涉逃税公司税务师被查
- 网民:“五毛党”也应实名登记微博
- 金正日去世的全球反应
- 朱锋:朝鲜不仅是失败国家,还是危险国家
- 金正日之死唤起毛时代回忆
- 专家分析北韩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 恼羞成怒的普京恐怕要令其中国支持者失望了
- 中国无意也无力在亚太排挤美国
- 北京哀悼金正日去世 惊失“亲密朋友”
- 现在的问题是,汪洋是不是会打破沉默
- 今天悲喜交加!哈独裁终结者过世了,独裁者接着死翘翘
- 中国当局试图封锁消声乌坎抗争事件
- 夏业良:推动政治变革将更多依靠网络公民
- 占领华尔街占领运动式微 是非自有公论
- 朝鲜后金时代的四种前途
- 哈維爾隕落 世界為巨人哭泣
- 北京关注“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
- 朝鲜半岛谈判的“黑暗之路”
- “后金正日”时代的外交挑战
- 中国网民讨论金正日去世,多发笑脸举杯符号
- 学者:中国不大可能改变支持朝鲜的立场
- 金正日去世加剧朝鲜半岛不确定性
- 神秘莫测的独裁者金正日
- 金正日死讯捂得紧
- 金正日去世可能开启合作的窗口
- 广东乌坎村:“中国最勇敢的村庄”
- 朝鲜19日上午试射一枚短程导弹
- 陈杰人:“后金时代”的朝鲜局势猜想
- 金正日生前曾七次访问中国
- 甘肃酒泉起重机傾倒砸死5官员
- 索额图:金正日之死的影响
- 金正日歿 蓬蓬頭恨天高絕響
- 金正日逝世朝鮮陷不穩 中國料防難民
- 金正日設大型超市 是“拷貝中國”?
- 謎樣領袖金正日 人生劃句點
- 金正日歿 官媒籲民追隨金正恩
- 金正日傳死訊 美元應聲走堅
- 金正日歿 日與美南韓急商
-
▼
12月 19
(76)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 王立軍的餘生將在監獄中淒慘度過。薄熙來可能被判無期或者死緩。谷開來會被判處死刑,儘管她已經開始就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來檢舉周永康。她沒有任何機會保命。 王立軍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他是以上全部案件的參與者。他參與實施...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江南富庶地南京民風柔順,除了水滸「拚命三郎」石秀,再無出過英雄。加之屢遭屠城(洪秀全、曾國荃、日本鬼),又不幸淪為「國民黨巢穴」,滿城梧桐濃蔭下,「夾着尾巴做人」成了每個市民默記的家訓。豈料龍年暮春,紫金山麓一聲霹靂,躍出個光彩四射「拚命嬌娃」女英豪,那就是土生土長南京丫頭何培蓉...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