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

中國需摸著石頭走向“第三條路”

亞洲週刊

加藤嘉一

中國崛起承載著太多矛盾,需突破思維的僵化與體制的瓶頸,摸著石頭走向「第三條路」。


加藤嘉一,一九八四年生於日本伊豆。二零一零年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現任北大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員,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等專欄作家。中文著作有《中國,我誤解你了嗎?》﹑《愛國賊》、《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等。

自一六四八年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威斯特伐利亞體系」(Westphalia System)建立後,這個國際政治體系至今沒有發生絲毫的本質變化。它的特徵有三:一、國際社會由主權國家組成;二、國際社會沒有具有公信力和法律約束力的統一政府;三、國際社會處於弱肉強食、叢林原則、零和博弈的無政府狀態,由權力關係來決定基本格局。

當今世界難道不是在繼承這些特徵嗎?不同點是,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中國擺脫政治運動,融入國際社會以後,國際關係逐漸形成以「跨」字為基本特徵的相互依存體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國家、跨地區、跨民族、跨行業、跨政治、跨體制、跨思維、跨經濟、跨文化、跨宗教、跨社會、跨人間……

有學者把當今國際政治體系修飾為「多極化」,即世界有多個「極」。從地區分布看,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東亞、南亞、西亞、太平洋等地區之間逐漸形成權衡。從國家地區分布看,除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外,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發展中國家也正在提高影響力。從氣候變化談判等判斷,此刻把世界分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已經毫無意義,兩者之間的「話語權」正在拉近距離。世界逐步變成「多極」的過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地區無疑是東亞,尤其中國。「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或「二十一世紀是東亞的世紀」這些說法依然存在不確定性與爭議,但至少沒有人懷疑其可能性。

把美國和中國視為世界兩強的「G2」也是繼承了多極化理論的產物。中美關係無疑是二十一世紀最核心的雙邊關係,其發展方向和穩定程度將決定世界政治與經濟的未來。我在二零一零年九月訪問澳洲時,一位安全問題專家表述過的一句頗有深度的話:「當今中美關係的穩定是基於兩國戰略性脆弱與互不信任成立的。兩國都害怕得罪對方而失去國家利益。」

二零一零年年初,中美兩國圍繞「3T問題」(Taiwan,Tibet,Trade)發生國家利益和價值觀上的衝突,三月Google事件又衝擊了雙邊關係。四月中旬美國在華盛頓舉辦核峰會,當時焦點是在中美關係處於風波的形勢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去不去美國出席峰會。結果出席了,背後肯定存在著中美之間的利益博弈。

美國承諾不把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的名單上,中國支持美國制裁伊朗。人民幣問題與中東問題??美中在認清兩國「核心利益」的基礎上交換了利益,作為落腳點,實現了胡錦濤訪美,並在「實現無核世界」這全球層面的共同利益上達成了共識,兩國攜手向國際社會顯示出大國責任。

既然中美都把對方看作是假想敵,不管是在金融、經濟、科技、知識產權、價值觀還是台灣問題等層面,突發事件難以避免。然而,兩國都是精通戰略、明白大局的國家,中美都盡可能保持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繁榮,避免細節影響大局。縱觀二十一世紀初期,中美關係將保持「脆弱的戰略穩定」。

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十年前,我對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勾勒出了預測性描述﹕「國際關係兩大浪潮為全球化與多樣化,前者是在做好制度安排的前提下,使得人、錢、物、信息等流動一體化和統一化的過程;後者則是在尊重文化傳統的前提下,使得各國歷史、文化、傳統、國情等差異性和特殊性保留下去的過程。兩者都是為『讓世界更加美好』做出貢獻的產物。但倘若兩者要共存,就麻煩了。全球化與多樣化在根本點上發生衝突,水火不容。」

走過十年,我對國際關係的基本觀點毫無變化,反而有所深化。在面對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時候,我們要記住:在這個時代,人類要做的是,合作也好,競爭也好,現實主義也好,理想主義也好,民族主義也好,自由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資本主義也好,以具體的行動和實際的戰術去證明全球化與多樣化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共存的。這一局面將貫徹整個二十一世紀。

而從解決上述矛盾的角度,我正在探索的一個突破口??就是中國道路。中國無疑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多樣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國是幸運的,能夠趕上這個「矛盾的時代」。中國的崛起包容著不同的要素,包括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治主導與經濟至上、歷史傳統與先進文化……它承載著太多矛盾,還要去突破思維的僵化與體制的瓶頸,試圖成功使得自己「軟著陸」。

中國正在走進的,或即將走向的是無人走過的,既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自由民主主義,也不是傳統意義上對抗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它是把截然不同的兩個政治體制與經濟模式結合在一起的「第三條路」。中國能否務實地尋找體制上的緩衝地帶、發展中的灰色地帶以及改革中的本質地帶?「緩衝」、「灰色」、「本質」這三塊地帶或許是決定中國未來基本走向以及世界對中國基本認知的核心要素。

但願中國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評價。改革開放必將成為艱難而曲折的過程,只好摸著石頭,目的必須過河。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