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六四或將成為李源潮的最大政治資源

《內幕》主筆:夏寒冬 程恭羲 

從上海團市委一步跨入團中央,當上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時,李源潮給當時的同事留下的印象是懵懵懂懂,那時他身上的書生氣與官場習氣還有點格格不入,文思詠與任知初《胡錦濤傳》中曾提到過,李源潮當時下到各省市去調查時堅持要遵守中央規定的“四菜一湯”,否則就不肯入座就餐,或者堅持要自己付費,下面團省市委接待者當然不允,於是弄得場面僵持,有時團省、市委書記很是下不來台,事後一肚子意見。

還有一次,李源潮去四川出席探討團組織在新形勢下如何定位的座談會,在會上發表看法,肯定了某些省市共青團組織開設企業的嘗試。他的這個看法,被與會的新華社記者整理出來寫成一份“內參”,報到中央。時任黨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王兆國讀到,又聽到中央某些元老對“團辦實業”這一嘗試不以為然的風聲,突然光臨團中央機關,當著李源潮的面,不點名地批評這種主張“改變了共青團組織的性質和宗旨”,李源潮十分難堪。如果王兆國後來沒有遭貶抑,很難設想李源潮是否還能在官場上晉陞。

儘管李源潮在團中央工作時期仕途不暢,但沒有官架子的他,給與其接觸的人都留下很深印象。上海的老同學稱他一直很有人情味,北京的同事和朋友稱他重情重義。

據知情者說,李源潮的同班班長是位女生,文革時期曾是學校的造反派,在李源潮調到團中央工作後,這位女班長曾到北京找過李源潮。女班長到傳達室說找李源潮,他當時不在辦公室,但過了幾分鐘後李源潮回到辦公室,聽說自己的班長來找他,便急忙從樓上跑下來,但女班長已經離開了。

幾年後,李源潮回上海開會時,告訴幾位同學到自己所住的賓館聊聊,並特意囑咐同學一定要找到女班長。當時李源潮曾跟聚會的同學說,如果我們文革時期在一起玩的,這次找不到沒有關係;如果他(她)是造反派,就要設法找到,就要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同窗的情義。
李源潮重情義還體現在他與著名音樂家施光南交往上。1990年,同為全國青聯副主席的施光南病逝,李源潮撰文《施光南的歌》悼念,回憶與施光南交往的點點滴滴,深情地寫道:

“光南走了,走得這樣突然。在他猝然倒下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倆還在電話裡談了半個小時的歌,談他嘔心瀝血的《屈原》,談他夢寐以求的音樂會,談民歌在青年人中間的新知音。他倒在鋼琴上,倒在他的歌聲裡——他的一生就是一組傳世的歌。”

在團中央,李源潮分管宣傳,並且擔任全國青聯副主席,後來又兼任中國少年先鋒隊工作委員會主任。當時團報《中國青年報》很有活力,言論大膽尖銳,也給李源潮帶來不少壓力,尤其是六四期間更令他被中宣部指責為態度軟弱。

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中國青年報》是堅持採發來自廣場的報導的黨報之一,該報記者盧躍剛甚至在鎮壓即將開始的6月2日,仍然蹲在天安門廣場採寫新聞。《中國青年報》記者李大同代表1013名首都記者,向中共中央遞交請願書,要求新聞改革並且與高層會面。後來,時任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李源潮陪同下,前往青年報社參加座談會。

六四之後,《中國青年報》遭到清算,但李源潮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到報社安撫人員,希望大家同舟共濟。

一位北京政治觀察家告訴我們,李源潮在六四期間的優秀表現,他所表現出來的正義感和同情感,以及他在六四之後所受到的委曲,仕途暗淡飽受冷落,這樣的遭遇在今天看來,都讓李源潮的人格顯得更為突出。可以說在十八大常委候選人中,李源潮在六四期間的表現是最能拿出手的。若是從歷史角度看,六四事件對李源潮而言,他是個得益者;若從未來角度看,六四也將成為李源潮最大的政治資源。(《內幕》第1期)
        李源潮在六四期間的優秀表現,他所表現出來的正義感和同情感,以及他在六四之後所受到的委曲,仕途暗淡飽受冷落,這樣的遭遇在今天看來,都讓李源潮的人格顯得更為突出。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