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星期一

林彪私下很明白,爲何卻大樹特樹毛澤東?

《新史記》編者按:2011年9月4日,在北京舉行了“九一三”40周年文史研討會。“九一三”事件當事人、親屬和“文 革”研究者、外交人員、教授、記者50多人,共聚一堂,追索40年前這件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的真相,並從政治、法律、制度、思想、經濟甚至心理諸 多層面進行學術探討。發言者披露的許多第一手鮮爲 人知的史實,勢必引起學界和民衆高度關注。本刊陸續刊發著名記者高瑜根據錄音整理出的全部發言。


高瑜:請王海光教授發言。

王海光:林彪事件發生,我聽到消息比較晚,已經到了十月份。我記得一個場景:一些同學知道消息以後,跑到我們家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告訴我,我一聽,說怎麼能有這麼一個事情,這不是天方夜譚嘛,你們不是反革命嗎?居然誣衊林彪?

這件事情以後,在我的觀點方面,對共產黨的認識、對毛澤東的看法、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發生很大的變化,就想探討這到底為什麼?

實際上那個時候想搞明白,到現在看起來還是沒搞明白——好像是越來越搞不明白似的。
從林彪的三本罪狀到兩案審判——兩案審判把林彪的罪狀已經取消了很多了,但是現在看,特別最近一些當事人的回憶錄出了以後看,情況又不一樣了。

我們可以說,當時搞兩案審判,基本上還是一個政治需要,你“文化大革命”總得有人來承擔責任,這個責任光讓毛一個人擔又覺得是承擔不了,那就得要有多人;光江青一夥人擔也擔不了。

剛 才楊教授從共產主義世界的大歷史觀敘述了看法;友漁先生從他親身經歷也講了這是一個大的變化,我們正史,也說了林彪事件實際上從理論和實際上表明了“文化 大革命”的破產,都說明以“九一三”事件這個歷史的結點為標誌,中國的歷史走向發生巨大的變化,一種激進主義在退市,一種務實精神在上漲。“文化大革命” 這時已經走了下坡路,至於怎樣畫一個句號,最後是落實到了華國鋒先生,但是他的結束已經是一個命定的事情。

中央黨校教授王海光。

聽了大家上午的發言,挺有啟示,有一些問題好像很富有說服力,豐富了我們的歷史認識。但同時也有很多問題,我們更加覺得還可以琢磨。

比如說,我們看到林彪在背地裏,在私下裏講的話很清楚,對毛認識很明白,那為什麼他在公開場合又去大樹特樹呢?他對“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責任怎麼看?你看到這個民族逐步大亂、逐步走向災難、你在上面不採取一些措施,這是不是對國家不負責任?

還 有一些情況我也是挺疑問的。你看《五七一工程紀要》,實際上起了一個解放思想的作用,像王飛看了以後,說看起來是于新野的口吻,那麼就是說,在中央,在小 範圍中間已經有了這樣一種思想。我們在下層、基層的生活,就沒有這種氛圍,我們就更有興趣想知道,這個《五七一工程紀要》的思想資源是怎麼來的?

就 是諸如此類的一些事情,我覺得我們作為研究的人,希望當事人能夠大量提供、能夠準確提供當時你們的歷史信息,你們知道的歷史信息,現在提供出來在我們解讀 歷史時我們就有根據,起碼有一個參考——當然我們也不能要求當事人說得都是對的,但是起碼是有一個參考、一個說法,我們再用別的材料的進行驗證,它對於復 原一個歷史圖象就比較容易。
(《新史記》第4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