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正建立全球編採系統,現徵全球各國駐地記者,需懂當地語言,中文寫作能力佳,對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相關事務具有興趣,能從事新聞專訪、撰寫中文長篇、深度報導。意者請將簡歷、中文作品樣本1篇寄至 news@mirrormediagroup.com
如果初選合格,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在收到申請人申請後一個月內將與申請人聯絡,商議進一步事宜。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習近平的選擇》 (電子版)
他將帶領中國向何處去?
他能否打破中共體制的慣性和利益集團的羈絆,
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
在仍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的中國,
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習近平執政後,中國到底會走什麼樣的道路?
海內外學者和大陸老百姓對此有幾種截然不同的期待、推斷和預測。
一些學者、民眾和網友稱習近平是胡錦濤第二,
《內幕》(第11期): 習近平怎麼辦?
內容簡介:
- 習近平怎麼辦?
- 有軍權 有民心 敢掀桌子?
- 不當木偶要做太子黨領軍?
- 國務院中紀委書記處
- 劉雲山專跑腿
- "汪帥"藏國務院
- 李克強不狠,配當二號
詳情請見: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66689-php-1
《內幕》電子版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7?apKey=fedd22f528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內幕》電子版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7?apKey=fedd22f528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吾爾開希:國民黨搞不清楚中共真面貌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被通緝的學生領袖吾爾開希,23年來居住過法國、美國、香港,最後娶了台灣女子,定居於台灣的台中。有機會體驗三種不同民主社會的吾爾開希在接受《中國密報》專訪時表示,民主是個不信任機制,由於有這樣的監督,民主也讓政府的運作高效化,對於台灣的民主,吾爾開希打了85以上的高分,但他也坦承,台灣政府已出現傾中的徵兆。
中國密報:您在2004及2008兩次總統選舉時,投都給了國民黨,但對於馬英九,您的批評也沒少過;另一方面,您對陳水扁也是褒貶都有,您自己有政黨立場嗎?
吾爾開希:沒有。我在陳水扁時代的批評比較多,因為我把自己定在公共知識分子的位置。2006年後,我的生涯規劃有些改變,往商業的道路走,所以言論相對少一些,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我就幾乎沒再批評過民進黨,即使有批判,也是恨鐵不成鋼,是仍然對它有所期待,希望民進黨能超越自己的格局。
所以基本來講,我是誰執政批評誰。陳水扁執政的幾年,不能不站出來講話,他是要重火力批判的,因為陳水扁的錯比馬英九的錯要嚴重得多,不說對不起良心。雖然我願意給馬英九一票,但他過去執政的4年,我也沒誇過他。你執政,憑什麼讓我誇你?本來就應該罵你的。但因為馬英九做得還不錯,而且很多人都在批了,所以不需要重火力批判,另一方面,也因為我自己的生涯規劃,覺得自己的個性和政治角度,在對馬英九的批判上能發揮的作用不大。
中國密報:您為什麼覺得作用不大?
吾爾開希:我基本認為馬英九走的路線是正確的,我對他的不滿,在於覺得他不是個領袖。我跟馬英九認識很多年,我寫過一篇文章,討論馬英九的人格特質,我對他的評價是12個字:正直、善良、規矩;僵化、不智、傲慢。前6個字是正面的,後6個字嚴重得多。
台灣在2008年、陳水扁執政的8年後,損失最重的是社會價值觀,民粹泛濫、仇恨對立,那時台灣強烈需要一個正直、善良、規矩的領導人,來糾正台灣社會、重建價值,所以實際上,是陳水扁的不正直、不善良、不規矩,凸顯了馬英九的這幾個基本優點,否則說實話,正直、善良、規矩沒什麼了不起。
也因為馬英九的“規矩”讓我不太擔心,在我的心情處於不太擔心的情況下,總覺得政治評論這件事,像我們這種外人,私下講講就行。
中國密報: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明顯改善,您認為他的這條路線是正確的嗎?
吾爾開希:我是質疑。民進黨對馬英九的批判不太負責任,比如他們說馬英九賣台,說馬英九搞ECFA就是要當台灣特別區的區長,要出賣主權。以我對馬英九的瞭解,他真不是個想賣掉台灣主權的人,因為沒有動機。所以我也不想把自己的聲音加到民進黨這種不負責任的批判中。
但馬英九的僵化使得他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民黨,而國民黨的這些人又是我非常看不起的。每一個和共產黨接觸後回來的人,都跟我說共產黨是多麼的理性。
我有次和國民黨的一群高官吃飯,問說:國民黨在面對中國大陸這個嚴峻的對手時,應該有人扮黑臉、有人扮白臉,但為什麼國民黨好像每個人都搶著去辦白臉?這句話很羞辱人,當時的現場氣氛也很尷尬。
國民黨現在的思路,就是認為共產黨是可以談話、交流的,而僵化的馬英九,又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愚蠢、完全不知狀況的國民黨,這些人到大陸去,有個紅地毯、有個茅台酒就暈頭轉向,有些人則是恨民進黨,覺得民進黨挑動族群;陳水扁搞意識型態對立,絕對是錯的,但也不能到共產黨那找溫暖。
中國密報:會不會中共真的改變,變得能夠談話和交流,並非您原本認為的那個共產黨了?
吾爾開希:沒有,這就是我認為國民黨最搞不清楚狀況的地方。共產黨是一個僵化的統治集團,他的統治利益建立在專制上,專制和民主之間的衝突,一定是專制要求民主服從於他,而不是專制向民主妥協。
所以雙方剛開始接觸時,國民黨會被共產黨的讓利這件事搞暈,實際上共產黨已經在做花錢收買台灣選票的事,他的方式,不是直接與台灣選民打交道,而是通過台灣的兩個政黨,給你好處,讓你不再提到雙方衝突的核心點,那就是價值觀和信任。
國民黨非常願意相信共產黨,但一相情願的相信,是我認為最危險的一件事。雙方打交道時,共產黨會對國民黨說:沒問題,一切好談,我們沒有要派兵、沒有要統治台灣。
那共產黨在台灣問題上,到底想要台灣的什麼?那就是台灣不再主張獨立。共產黨要的是自己的統治利益,雖然統一不見得利於他的統治利益,但台灣獨立會非常不利於他的統治利益,在此情況下,他要台灣承諾不能獨立,它希望台灣變成乖乖牌。
所以國民黨會有一相情願的想法,以為這只是點小犧牲,用這樣的犧牲,能換取經濟上巨大的好處。但台灣要不要獨立,不是國民黨能決定的,這是老百姓的權力。國民黨從沒有一天有權以此跟共產黨討價還價。
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進一步改善。(新華社)
這個黑箱鎖著大陸與台灣的密碼
《中國密報》何頻
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根本原因並不是人們常常所說的“腐敗”,而是當時國際大形勢所致:資本主義的危機,導致共產國際勢力的崛起;兩大集團的對峙,造成中國在劫難逃:中共是乘勢而起,國民黨是錯勢而敗。
如果沒有蘇聯紅軍,中共軍隊幾不可能在東北取勝,沒有東北基地,共軍怎麼會有橫掃全國的本錢?
從兩黨領袖而言,蔣介石敗於毛澤東,除了蔣在政治道德上重傳統、正道,欺詐之術遠不如毛,另外關鍵因素是:蔣偏愛細節,管理過於技術,毛則不但精於研究對手,而且重戰略,擅於利用國際之力。
正是這些差別,蔣連長江天險也失!於是,東西德、南北韓的模式沒有在中國大陸出現,沒能至少使一半國人免遭共黨踐踏。
所以,有一位到台灣旅行的大陸人說,以前恨蔣介石,是因為共產黨的宣傳;現在更恨蔣介石,是個人在台灣的體驗,蔣介石為什麼就沒有保得住大陸,讓這麼多大陸人不能像台灣人一樣活得自由、平和、有尊嚴。
這不是戲言。但是,未來一段時間仍可能令人失望,不只是今日之國民黨壓根就沒了逐鹿中原的雄心,而是,面對中共的政經強勢,台灣能否免於遭殃?
台灣政治在地化
對歷史也許得有些耐心?一些台灣朋友對我說,“我們也是從獨裁社會走過來的,大陸今天的政治高壓,一如台灣當年的政治高壓;今天大陸旅遊者的素質問題,我們台灣人當年也一樣呀。”
誠哉斯言。我並不懷疑中國的未來政治也會走上民主化,未來社會也會趨向平和,問題在於:國共這兩個革命兄弟黨,在“黨格”、施政和目標上還是有根本區別的,中國大陸的政治轉型,勢必更艱難、更壯闊,或者說其中肯定更有不可預知的曲折。台灣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具有歷史的定力?倒不是說,台灣非得在大陸民主化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但希望台灣不能扮演負面角色,至少,台灣這塊”淨土”不能在歷史轉型中被污染。
在很大程度上,台灣國策是正確的,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結果:台灣政治在地化,提升台灣民主、社會品質,先於一切,包括先於與大陸關係——是的,西方社會尚且如此功利而不敢正面挑戰中共,台灣似沒多大必要在“反共”前線當炮灰。
然而,台灣又不同於西方,因為中國大陸與台灣近在咫尺、一峽之隔,台灣今天和未來的命運,中國大陸具有決定性影響力。沒有中共對國際社會的威逼,台灣國際人格不至於如此被扭曲。沒有中共”解放軍”的威脅,台灣的安全環境近乎無憂。
《中國密報》創刊號
出於自欺、出於短視的鴕鳥心態
我並沒有研讀過台灣關於大陸法令、政策的官方文本,那自是台灣民主政治牽制、互動合力的結果,沒有多少值得非議的。我所吃驚的是,台灣精英階層對”大陸問題”的漠視。相比不斷獨家、深度解剖中國大陸的西方媒體,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道、評論不僅僅很邊緣化,而且零散、膚淺、錯誤百出,比過去十幾年退化很多很多;我接觸過不少台灣普通專業人士、學者、大學生,他們很少有人對大陸問題真正有興趣,能夠涉及的大陸話題,也是比較娛樂化的。
什麼原因造成這樣?至少有五個方面:一、民主社會的在地化,容易造成官民的短視;二、台灣民主社會的成就,使一些人外表謙和內心傲慢;三、對大陸問題的無力感、挫折感,使一些人有鴕鳥心態;四、台灣精英與權力、名利太近,政治、社會熱點過於社區化,精英們樂此不疲地沉溺於小權、小利、小事;五、“反共”、“台獨”等現實意識形態下導致的對大陸資訊總體上的非理性的疏遠、排斥和拒絕心理以及同時存在的片面的對大陸具體資訊的放大、誇張式消費的急功近利心態,這裡面既有“被圍堵心結”使然,也有“仇恨動力”作崇。
歸結到一點,就是出於無知、出於自欺或自信、出於短視或排斥而導致對中共本質和圖謀的普遍的非理性的“鴕鳥”、“與我何干”及“老死不相往來”的心態。
當精英階層視野寬闊的時候
無論是什麼原因,在這種環境中,我開始懷疑台灣未來的大陸政策,尤其是戰略是否錯失。雖然台灣不乏大陸問題專家、官僚機構中也應有熟知大陸者,但是,他們牽引的大陸戰略是否真正符合台灣利益呢?如果台灣的媒體缺乏足夠的資訊,民眾缺少判斷能力,情況會變成怎樣?
這正是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決意推出《中國密報》的大背景。我們並不是給台灣民眾提供大陸問題的指引,我們也不能保障所提供的全部內容都精準無誤。我們只是希望,《中國密報》能比一般台灣大眾媒體,報道中國大陸事務更深入些,評點中國大陸局勢多一些新的視角,最終有助於提升讀者的判斷力、培育讀者的戰略眼光。
同時,作為一份獨立的,沒有任何政治組織背景的媒體,《中國密報》所提供的資訊、觀點,也是來自大陸的旅遊者所樂見的。 二十多年來,明鏡出版的雜誌、書籍,一直是大陸政治、財經、文化界精英的“秘密讀物”。
《中國密報》之名,本身是一種嘲諷,但她反映了中國大陸新聞報道的現實。在這個政治黑箱中,不僅僅緊鎖著大陸未來的密碼,也鎖著台灣未來的密碼。《中國密報》的使命是,打開這個黑箱,讓人們發現自己的未來。我們相信,當一個社會精英階層視野寬闊的時候,這個社會的未來也會變得寬闊,就可能免於掉於歷史的小陷阱中。
(2012年8月26日寫於迪克斯)(《中國密報》第1期)
《中國密報》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81?apKey=fedd22f528
明鏡集團書刊在Book11電子書城上架
破牆而入
中國的事,中國人有權知道
中國局勢,中國人應當掌握
當書刊變成電子版,沒有海關攔得住
為了便利讀者閱讀、擴大刊物影響力,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再度拓展電子書市場。如今集團與Book11電子書城(www.book11.com)正式結盟,全套《明鏡》、《外參》、《新史記》、《大事件》、《內幕》、《中國密報》雜誌電子版,都可在Book11網站見到。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下的明鏡出版社、外參出版社、哈耶出版社、領袖出版社、財大出版社之書籍,也已登上Book11的銷售架,讀者可選擇線上瀏覽,或將書刊下載回自己的電子書載具裡閱讀。
Book11為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所合作的第二家電子書商,2012年6月,明鏡旗下書籍與雜誌已先於PUBU電子書城(http://www.pubu.com.tw/)推出。
2009年6月正式成立的Book11,是台灣奇美集團旗下奇菱科技的子公司,為結合電子書與閱讀器的銷售通路。Book11所獨創的“圖文自動化排版”技術,提升了閱讀的舒適性、便利性及多元性,讓讀者在不同載具上,都能擁有如閱讀紙本書般的視覺感受。
Book11上的所有書籍都可下載至PC、Mac、小筆電、iPad等平板電腦、電子書專用閱讀器上,若持有iPhone、Android Pad、Android 手機、iPad,則可線上閱讀。網站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儲值點數付款,或線上直接付款。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為海外最大中文出版集團,自2010年起不斷拓展市場。目前與香港、台灣、新加坡、美國等地最大的中文圖書和報刋發行商有良好合作關係,現有五家出版社,八份雜誌,四個網站〈明鏡網、明鏡新聞網、明鏡歷史網、外參新聞網〉,一個實體書店〈香港內部書店〉和一個網上書店〈明鏡書城〉,均由不同的有限公司、團隊運作。
2012年3月,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在台灣成立明鏡有限公司,下設領袖出版社、中國密報雜誌社,面向台灣讀者,出版以中國大陸為背景的人物、時政、歷史、思想類書籍,出版品甫推出就登上誠品、博客來、金石堂書店排行榜。6月起,明鏡新聞出版集團針對個人讀者,在PUBU電子書城推出電子版雜誌與書籍,同樣剛上架就雄據電子書城排行榜。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於1991年以明鏡出版社〈Mirror Books〉之名在加拿大成立,後總部移至美國,逐步發展成為獨立的、海外最具規模的新聞出版集團,過去21年中,明鏡以出版中國時事、歷史、文化、思想類書籍見長,其書籍和雜誌更是成為中國高官、富商和知識份子中最熱門的秘密流行讀物。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各雜誌社與出版社在Book11上均有自己的專屬電子書城:
《外參》雜誌社專頁:http://goo.gl/Nve42
《明鏡》月刊雜誌社專頁:http://goo.gl/Nve42
《新史紀》雜誌社專頁:http://goo.gl/CRBeF
《大事件》雜誌社專頁:http://goo.gl/17y0b
《內幕》雜誌社專頁:http://goo.gl/gSISE
《中國密報》雜誌社專頁:http://goo.gl/QnYTQ
領袖出版社專頁:http://goo.gl/Xapfc
明鏡出版社專頁:http://goo.gl/XAWQj
哈耶出版社專頁:http://goo.gl/PfJOr
財大出版社專頁:http://goo.gl/dKRmZ
外參出版社專頁:http://goo.gl/IEyAI
孫建國爲何遭受爭議,未能接替海軍司令員?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李沫
在《中國密報》率先披露的下屆中央軍委委員名單中,只有已在意料到會有變數的海軍司令員孫建國未能進入中央軍委,而現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沒有變化,已在輿論方面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其實,孫建國在成爲海軍司令員候選人後就出現了爭議。知情人士透露,孫建國引起的一些爭議,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來自潛艇部隊,而海軍方面最認可的則是艦艇部隊,畢竟海軍是以水面艦艇部隊爲主的,所以海軍方面還是希望由來自水面艦艇部隊的人來擔任司令員。”
現任副總參謀長孫建國。
“在這種情況下,孫建國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希望已經不大,外界看好丁一平是個可能人選,但目前仍未確定,同時也不能排除有黑馬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可能性。如果出現海軍司令員難産,那麽現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留任的可能性極大。”知情人士早在10月中旬對《中國密報》強調說。
在10月下旬中國國防部公佈的各軍兵種將領調整中,果然海軍司令員沒有發生變化,孫建國和丁一平都未能接替吳勝利。而吳勝利的留任則在網上引起議論,有人認爲中央沒有調整海軍領導人“將會影響到海軍的未來發展”。
“四總部和空軍、二炮都已動,爲何惟獨海軍未動?原來熱門人選孫建國爲何原地未動?”有網友質疑地問道。還有網友認爲,“海軍不動沒有道理,不知中央的意圖。”更有網友強調,“吳勝利不動,不利於海軍的發展。”“與胡總一號同退,有利於海軍全球戰略發展得以順利實施。”
也有分析認爲,吳勝利暫時留任,兩年後孫建國再接任海軍司令員,也是一種可能。這樣一來,孫建國接掌海軍還有希望,只是兩三年後軍中又會發生什麽變化,實難預料。
被稱爲新一代海軍將領的孫建國,可謂資歷完整仕途順暢。1968年9月參加解放軍,進入海軍潛艇學校航海專業學習,畢業後就進入潛艦部隊服役,累積充分的基層經驗,陸續接任過常規潛艇副艇長、艇長、核潛艇艇長等職務,仕途發展尚稱順暢。1996年12月,孫建國44歲時被拔擢擔任海軍潛艇基地副司令員,任內在1999年7月晉陞為海軍少將軍銜,時年47歲,算是晉陞快速的新一代年輕將領。
經過四年潛艇基地副司令員的磨練之後,2000年7月孫建國陞任海軍副參謀長,主要職司整理戰鬥信息,為軍事首長提供資料並提出一定的建議;經軍事首長授意,向下面單位佈置具體的戰鬥任務。因此,潛艇部隊背景出身的孫建國開始培養分析籌劃、統一協調的能力。
在海軍副總參謀長的職務上鍛煉滿四年後,孫建國扶正為海軍參謀長,年僅52歲就晉陞至副大軍區職務。2006年是他軍旅生涯的關鍵年,這年7月他晉陞為海軍中將軍銜,12月時,孫建國到總參謀部任總參謀長助理,先後輔佐梁光烈、陳炳德兩位總參謀長謀劃全軍的軍事建設和組織,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
2007年10月,他當選為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2009年1月,57歲的孫建國陞任副總參謀長,首度出任正大軍區級職務,從孫建國晉昇的軌跡來看,他是解放軍刻意培養的新一代海軍接班將領之一。(《明鏡月刊》34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在《中國密報》率先披露的下屆中央軍委委員名單中,只有已在意料到會有變數的海軍司令員孫建國未能進入中央軍委,而現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沒有變化,已在輿論方面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其實,孫建國在成爲海軍司令員候選人後就出現了爭議。知情人士透露,孫建國引起的一些爭議,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來自潛艇部隊,而海軍方面最認可的則是艦艇部隊,畢竟海軍是以水面艦艇部隊爲主的,所以海軍方面還是希望由來自水面艦艇部隊的人來擔任司令員。”
現任副總參謀長孫建國。
“在這種情況下,孫建國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希望已經不大,外界看好丁一平是個可能人選,但目前仍未確定,同時也不能排除有黑馬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可能性。如果出現海軍司令員難産,那麽現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留任的可能性極大。”知情人士早在10月中旬對《中國密報》強調說。
在10月下旬中國國防部公佈的各軍兵種將領調整中,果然海軍司令員沒有發生變化,孫建國和丁一平都未能接替吳勝利。而吳勝利的留任則在網上引起議論,有人認爲中央沒有調整海軍領導人“將會影響到海軍的未來發展”。
“四總部和空軍、二炮都已動,爲何惟獨海軍未動?原來熱門人選孫建國爲何原地未動?”有網友質疑地問道。還有網友認爲,“海軍不動沒有道理,不知中央的意圖。”更有網友強調,“吳勝利不動,不利於海軍的發展。”“與胡總一號同退,有利於海軍全球戰略發展得以順利實施。”
也有分析認爲,吳勝利暫時留任,兩年後孫建國再接任海軍司令員,也是一種可能。這樣一來,孫建國接掌海軍還有希望,只是兩三年後軍中又會發生什麽變化,實難預料。
被稱爲新一代海軍將領的孫建國,可謂資歷完整仕途順暢。1968年9月參加解放軍,進入海軍潛艇學校航海專業學習,畢業後就進入潛艦部隊服役,累積充分的基層經驗,陸續接任過常規潛艇副艇長、艇長、核潛艇艇長等職務,仕途發展尚稱順暢。1996年12月,孫建國44歲時被拔擢擔任海軍潛艇基地副司令員,任內在1999年7月晉陞為海軍少將軍銜,時年47歲,算是晉陞快速的新一代年輕將領。
經過四年潛艇基地副司令員的磨練之後,2000年7月孫建國陞任海軍副參謀長,主要職司整理戰鬥信息,為軍事首長提供資料並提出一定的建議;經軍事首長授意,向下面單位佈置具體的戰鬥任務。因此,潛艇部隊背景出身的孫建國開始培養分析籌劃、統一協調的能力。
在海軍副總參謀長的職務上鍛煉滿四年後,孫建國扶正為海軍參謀長,年僅52歲就晉陞至副大軍區職務。2006年是他軍旅生涯的關鍵年,這年7月他晉陞為海軍中將軍銜,12月時,孫建國到總參謀部任總參謀長助理,先後輔佐梁光烈、陳炳德兩位總參謀長謀劃全軍的軍事建設和組織,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
2007年10月,他當選為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2009年1月,57歲的孫建國陞任副總參謀長,首度出任正大軍區級職務,從孫建國晉昇的軌跡來看,他是解放軍刻意培養的新一代海軍接班將領之一。(《明鏡月刊》34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订阅:
博文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要聞組綜合30日電 法新社發自北京的報導稱,中國30日禁止網上搜索「習近平」,前一天彭博新聞社報導有關習近平家人財富的新聞,導致彭博新聞社網站被中國封鎖。 彭博社使用公開資料,報導習近平親屬的投資細目,總額據稱高達3.76億美元。 彭博社的報導沒有追蹤習近平本人、妻子彭麗媛及女兒...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鄭端耀/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有關陳光誠現況,目前至少有三種說法:第一、美中達成協議,同意留在大陸天津展開新生活。第二、美方全部跑光,被騙了。第三、中國同意陳可以申請至美國留學。 在這三種說法中,對美方造成最大殺傷力的是第二種說法,顯現美國的無知和怕事,而且在消息一傳出後,立...
-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七一”大游行。尽管高温酷暑,游行整个过程持续了6个多小时,队伍穿越市区,道路交通和公交运营受阻。 组织者称,参加人数达40万,几乎是去年的两倍。警方估计的人数仅为63000人,但也是2003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