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台灣的「八一八」拆政府群眾運動!

今天的台灣已成了一個遍地烽火的社會,反核四、反服貿、反對洪仲丘案、反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運動案、反對苗栗大埔案,各種大型的公民運動接二連三的出現。這些不滿運動初起時都只有幾百上千人規模,但卻都像滾雪球一樣,快速的愈滾愈大。洪仲丘案最先根本無人理會,但後來快速變大,第一次群眾集合的白衫軍只有1萬人,但第二次集合已有25萬至30萬人,只有在一個群眾高度不滿的社會,才會出現這種滾雪球式的群眾運動。

公民不服從運動 號召「明天拆政府」

上述的群眾運動,目前都仍在發展中。這幾個運動裏,反核四及反軍方的洪仲丘案,我們在以前都報道過,但苗栗大埔案則尚未報道過。這次就讓我們來談大埔案。大埔案經過一個月的發展,最初只有幾百一千人,但8月18日第一次大集合,台北總統府前已有多達4萬人,它已公開的自我定義是「公民不服從運動」,並號召人民「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拆政府」是個曖昧的口號,已有很強的反政府意義,已可算是一種小型的人民起義。因此國民黨政府對這個「拆政府」運動甚為忌憚,已揚言要對運動的領導者提出控告,但卻惹出了群眾的不滿,網友已發起「萬人自首行動」,要在9月2日第一次起訴的偵查庭開庭時,號召1萬人自首有罪。苗栗大埔案已成了這麼多群眾事件裏,官民對立性最強、最有戲劇性的案例。它會不會發展成更大的群眾運動已值得注意!

苗栗大埔案事實上乃是一個陳年老案。2008年設於苗栗的群創光電向政府要求擴建,但因為向農民徵收土地發生爭議,加以2010年群創與奇美合併,位於南部科學園區的奇美它的產能已敷群創的需要,因此該公司對苗栗的徵地擴建已不再提,但苗栗縣長劉政鴻仍對農地繼續徵收,他的腹案是用低廉的農地價格徵收後,即將農地變更為建地,即可與財團合作開發,一出一進之間苗栗縣政府即可賺進台幣一兩百億。在道理上,這等於是用政府的公權力搶民地,政府欺侮人民,自我圖利。因此大埔的土地徵收案有4戶堅持不讓步。2010年6月,苗栗縣政府霸王硬上弓,於晚間利用推土機將農田剷平,因而鬧出軒然大波,2010年8月一個農婦老太太朱馮敏甚至服農藥自殺,以示抗議。這種強徵民地的制度,乃是19世紀後半歐洲的老制度,它們早已廢除,台灣居然到了21世紀還在使用,內政部和行政院居然認為苗栗縣政府的做法是「於法有據」,於是今年7月18日,苗栗縣政府甚至大膽的將拒絕土地被徵的4戶人家強制拆除。由於這種行為形同政府在搶人民的土地,自己圖利,於是農民、農民組織、土地研究的學術界,以及大學生、藝文界等,全都憤怒的參與抗議。

對於這種案件,正常情下,社會上的多數人都會冷淡處理,拆的是別人的家,事不關己,何必積極,這也是大埔案開始時只有幾百人參加的原因。但7月18日起,由於政府強制拆除,人民已警惕到,今天是大埔的4戶被拆,明天搞不好就是自己家被拆,大埔的強拆,已使人民產生了義憤,7月18日後有過幾次示威遊行,人數已增加到上千,但政府卻不予理會,這已使得民憤升高。到了8月18日,即政府拆除滿月之日,反大埔運動第一次正式集結,它不可思議的居然有2萬人參加。「八一八」的反大埔運動有幾個特點﹕

大埔收地案 人民已不怕「被辦」

(一)運動的核心人物顯然對近代的公民運動並不外行。他們知道美國梭羅的「公民不服從」,以及甘地、金恩博士的和平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源流及發展,將這起運動定義為「公民不服從運動」。

(二)它以政府拆大埔農戶的「拆」字為核心,強調「明天拆政府」的訴求,將反政府的層次拉高,強化反抗性,用來凝聚人氣,果不其然它發揮了極大的動員效果。

(三)公民不服從、不合作的和平運動,乃是要以人民的和平反抗,與政府的暴力作對比,透過這種實力的不對稱性,突出政府的國家暴力,從而襯托出弱者的道德優越性,使弱者發揮「沒有權力者的權力」。近代許多公民運動面對國家暴力,卻能達成運動的目標,甚至使得政權崩潰。這種弱者的力量有時候比強者更強。「八一八」的反大埔、拆政府是很有力的。這次運動的主導者是「台灣農村陣線」,它在「八一八」的行動裏,已使得「拆政府」、「官逼民反」等口號開始響亮起來。

除了「八一八」拆政府的公民運動外,「台灣農村陣線」也同步展開訴訟戰,它們向最高檢察署遞狀子,控告劉政鴻貪瀆濫權,要求特偵組偵查,雖然效果不大,但已發揮了很大宣傳效果。

值得注意的,它們「拆政府」的運動,顯然已造成馬政府極大的驚恐。從8月22日及23日起,台灣的行政院長及內政部長都跳了出來,攻擊「八一八」違法,內政部長甚至已揚言要辦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政府要辦人,人民就非常害怕,但現在政府揚言要辦人,人們已不再害怕,反而有「歡迎來辦」的心情,甚至出現萬人自首、歡迎被辦的行動。9月2日辦人案將開庭,屆時有幾百上千人都到法庭自首,歡迎被辦,到時候一定又現高潮!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香港   明報

左派形象一鋪清袋

持續多日的薄熙來案庭審高潮迭起,薄公子當庭翻供,以「不清楚」、「不記得」、「不知情」與控方周旋,試圖與貪腐指控切割。薄熙來最終能否得償所願仍是未知數,拜紅色公主愛妻和寶貝兒子所賜,其左派精神領袖形象已經大大失色。

自古慈母多敗兒,中國千年民間智慧再次得到印證。薄氏夫婦對兒子瓜瓜的溺愛已近乎病態,千依百順,要啥有啥,把這個「紅三代」寵成一個揮霍無度的花花公子。為了保護兒子,一個鋌而走險殺人滅口,另一個不惜與心腹交惡,最終陷入滅頂之災。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讀英國貴族學校,住法國豪華別墅,開法拉利跑車,呼朋喚友豪遊神州,包私人飛機去非洲旅行,統統有人埋單,因為任何人只要打着為薄瓜瓜好的招牌,就可以輕易進入薄熙來的視野,得到權力的庇蔭和豐厚的回報。

二世祖不思長進,窮奢極侈,高調張揚,唯恐天下人不知,他權傾一時的政治明星父親卻在神州大唱紅歌,大講共產主義,平等公正。這畫面,那些吃低保的基層百姓看在眼裏有何感想?中國人就那麼好騙?

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說過,要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託在中國第三代、第四代領導人身上,如今這個希望恐怕應寄託在他們的敗家兒子們身上了。

謝文達 傳媒人

太陽報

金田又見起事 歷史隨時重演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的發祥地廣西金田,日前再次爆發大規模民眾騷亂,起事原因同樣是天災背後的人禍,令人浮想聯翩。歷史總是在不斷重複,中國始終擺脫不了官逼民反的軌迹。

廣西桂平金田鎮上萬民眾打着「還我真相、還我家園」等橫幅到鎮政府大樓外示威,要求當局為洩洪不當導致家園盡毀、人命傷亡的損失作出賠償,當局出動上千名警察鎮壓,除了施放催淚彈,並向天鳴槍示警,多人受傷被捕。

今次騷亂的導火線表面上是天災,實際上是徹頭徹尾的人禍。當地早前遭受連場暴雨襲擊,水庫水位暴漲,當局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在上游的金田水庫開閘洩洪,導致下游多個村莊數萬人被洪水包圍,至少六十人被淹死,財產損失嚴重。事後當地政府不但沒有積極採取措施補救,反而千方百計封鎖消息,刪除網民發貼,禁止記者採訪,隱瞞死傷數字,結果進一步引發民怨。

以史為鑑 可知興替

這次事件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因為涉及嚴重的人命及財產損失,另一方面也因為一個半世紀前金田曾爆發著名的太平天國起義。一八五○年前後,廣西連年鬧災,饑民遍地,洪秀全領導的拜上帝會動員各地會員到桂平縣金田村集合,並發動武裝起義。起義者登高一呼,應者雲集,「蓄髮易服,頭裹紅巾」的太平軍所向披靡,在攻陷金陵後建立太平天國。雖然最後在清軍的強力鎮壓之下,太平天國運動以失敗告終,但這次起義大大動搖了清廷的統治根基,令其迅速走向滅亡。

當下神州社會不公,貧富懸殊,權貴橫行,矛盾尖銳,與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情形頗有幾分相似。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面對日益高漲的民怨,執政當局不是以疏導方式化解矛盾,反而以高壓手段維穩,結果適得其反,愈維愈不穩,整個神州有如一個巨型火藥桶,群體事件無日無之。統計數字顯示,二○○三年至一○年間,全國群體性事件由每年五萬八千宗激增至十八萬宗,每天平均約五百宗,可見民怨已瀕臨爆煲邊緣。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當年太平天國主張「薄賦稅、均貧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得到基層百姓熱烈響應,起義之火迅速燃遍半個中國。如今官府倒行逆施,強徵強拆無日無之,老百姓走投無路,歷史隨時重演。當然,在當局的強力鎮壓之下,金田騷亂也許很快就會平息,但矛盾沒有解決,怨氣無處宣洩,一旦老百姓忍無可忍,只要有星星之火,便足以形成燎原之災。

太陽報


以打擊謠言之名 中國網絡大清場

二十三日十九時許,北京公安捉走了一對涉嫌嫖娼的男女,一千兩百萬名中國用戶的微博頓時失色。被公安扣留的女子是一名「失足婦女」,倒也平常;該男子則大有來頭,真名薛必群,業界稱為「中國天使投資第一人」,其父薛子正是已故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薛必群在網絡上化名「薛蠻子」,以膽大、料足、貨真之風,為自己贏得超過一千二百萬名粉絲。

網友感慨:「估中了薛蠻子被公安帶走的結局,未估中他被帶走的原因。」新浪微博的數據顯示,薛蠻子二十三日十七時四十一分還發表關注東北水災「頭七祭」的微博,十九時許即因被舉報嫖娼而被捉走,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神人也。

失身事小,失節事大。聯繫到內地連日以各種名義抓走多個互聯網名人的事件,薛蠻子的落網或許只是中國網絡清場行動中的一環而已。

清場不止,捉人不止。

七月十六日,因關注「廣州孫志剛事件」、推動中國更改收容政策而知名的公眾人士許志永,被以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刑拘。

百姓變刁 遷怒網絡

以此為起點,八月八日晚,積極關注廣東民間維權、曾絕食抗議番禺公安的郭飛雄被廣州公安刑拘,指其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但有律師稱直接原因是他參與了年初《南方周末》的維權活動;同期,炒紅大尺度車模干露露的網絡名人「秦火火」、「立二拆四」,因涉嫌蓄意造謠傳謠被北京公安拘捕;引發百姓關注並直接導致「微笑局長」落馬的周祿寶,因涉嫌敲詐勒索被江蘇公安抓捕;八月二十三日,實名舉報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的《新快報》記者劉虎,在重慶市家中被北京警方跨省帶走,因為涉嫌製造傳播謠言。

可以說,薛蠻子被拘是必然而且必須,只是罪名猥瑣少少,彰顯官方欲搞臭不聽話者的決心。

互聯網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發展,令五千年都只能三緘其口、道路以目的國人,首次擁有可稍微自主發聲的工具。借助自媒體,國人近年來講了一些實事、滅了一些貪官、伸了一些奇冤,當然也破壞了政府的一些見不得人的計劃、打亂了一些禍國殃民的步驟。

因為痛感百姓變成刁民、愈來愈難壓制,各級官員對自媒體尤其是微博的意見極大,高層在總結經驗教訓後也形成統一意見,認為微博過多干涉政治形態及意識形態,存在危險苗頭,必須立即展開有明確目的和導向的互聯網大清場戰役。

前年十二月,北京市推行「微博實名制」。至今年五月,國信辦啟動打擊利用網絡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的行為。八月十日,國信辦主任魯煒拋出「七底線」,即互聯網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訊息真實性底線。隨後,國家公安部集中開展打擊網絡有組織造謠傳謠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上述人等,撞正槍口。

謠言無罪 立場有罪

利用百分之一的謠言、封閉百分之九十九的真理,向來是官方伎倆。所以,形形色色的網絡名人就遭遇了形形色色的罪名。在中國,謠言絕對不是犯罪,犯罪的永遠是言論的立場——想想某報,成立至今,鼓吹過放衞星、百花齊放、文化大革命等無數謠言,可曾犯罪?

尤可夫

東方日報



站立外交假惺惺 狼子野心終不改

中日關係因釣魚島爭議冰封多時,擅長兩面三刀的日本政府一面大搞軍國主義復辟,一面擺出願意與中國談判的姿態,小動作不斷。日本首相安倍聲稱,有意於下月舉行的俄羅斯聖彼得堡二十國集團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站着交談」,修補雙方關係云云,十足偽君子嘴臉。

安倍近日一再放話,指兩國應重返原點,進行不設條件的首腦會談,提出「站立外交」並不令人意外。日方的如意算盤是,如果中方順應其要求,就等於吃下釣魚島被日本「國有化」的苦果,中國在釣魚島的維權行動將前功盡棄;倘中國不領情,就要為中日關係惡化背上黑鍋。

其實,安倍的「站立外交」毫無新意,不過是翻炒前任政府的「走廊外交」、「電梯外交」。多年前釣魚島發生撞船風波,中日關係陷入低谷,時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國際場合上演一幕「走廊偶遇」溫家寶的大戲;其後野田佳彥如法炮製,跟胡錦濤又搞了一次「走廊外交」。此外,在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期間,日本防衞相與中國國防部長在電梯「偶遇」。曾任日本外相的麻生太郎曾吹噓,在東盟地區論壇上,為了能與中國外長李肇星搭上話,他瞅準時機在廁所「巧遇」對方。日本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連「廁所外交」都幹得出來,並當作政績大肆吹噓,還有甚麼做不出來呢?

磨刀霍霍 挑起事端

搞外交當然可以不拘一格,如果日方真有誠意與中國溝通,甚麼方式都歡迎。問題是,日本政府口是心非,一方面惺惺作態,裝出友善樣子,一方面磨刀霍霍,不斷挑起事端。從聲稱聯合國對侵略沒有清晰定義,企圖推卸日本挑起侵略的責任;到「出雲號」軍艦借屍還魂,將軍國主義標誌的「旭日」旗升格為國旗;從安倍宣稱以修改和平憲法為使命,鼓勵政客參拜靖國神社,到日本戰敗紀念日講話首次不提「不戰」字眼,可見日本在軍國主義道路上愈滑愈遠,哪裏有改善中日關係的誠意呢?

公道自在人心,早前有以色列官員公開指受不了日本以受害者自居紀念原爆,又指廣島和長崎原爆是日本自招的報應,說出不少人的心聲,可見日本的惺惺作態,根本得不到國際社會認同。

面對日本的「站立外交」攻勢,中國外交部表明,日本一日不肯正視歷史,認清主權問題,雙方根本不可能展開正常對話。當然,光是冷凍外交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整軍備戰,明年是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東海風高浪急,日本的「出雲號」與中國的「遼寧號」遲早要分個高下。

東方日報


警方警告王露露不要對外國媒體講話

事件》特約記者 劉翔


  據明鏡出版社出版《薄熙來事件最新報告》一書,在海伍德飛到重慶後的天時間裡,他的大連籍妻子露露與海伍德失去聯繫,她開始感到不安。

  海伍德一的友人示,重慶警方在20121116日致電告知海伍德的死訊,起初王露露不願相信致電者,懷疑惡作劇。該名警官建議她向北京的英國領事館求證。王露露在確認噩耗後於1117日動飛往重慶。

  王露露抵達後,與一名英國外交官會面,警察告知她海伍德因飲酒過量死於心臟病。

  另據博訊網報導,在重慶的一家咖啡館內,王露露和谷開來見面。當時,武警把門清場,據說可以聽到谷抽泣的哭聲。王露露最後同意不解剖,認可官方的飲酒過度致死結論,遺體火化。

  海伍德的遺體在20111118日火化,他的親戚和英國外交人員也在場,骨灰最後送回倫敦。

  一名親戚及知情人士表示,王露露顯然對丈夫和谷開來間的交易和爭執並不知情。

  與海伍德一家關係密切的消息來源稱:“谷開來教唆毒殺尼爾一事仍舊讓人難以置信,這兩家人過去十分要好。”


  海伍德的妻子王露露。

  對於海伍德是否與谷開來有一段戀情,另一名家族友人表示:“尼爾很寵愛妻子和孩子。每次我打電話給他時,他都在妻子和子身邊,他花很時間在家庭上。”

  另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商人海伍德的友人表示,海伍德身亡後,他的妻子和子女陷入經濟困境,這時海伍德的詳細資產狀況首次浮上檯面。

  這位友人指出,海伍德留下的人民幣存款換算為英鎊衹有“五位數”。即使海伍德通過和谷開來合作的獲利,王露露對此也並不知曉。

  這名不願具名的友人表示,王露露的“銀行存款不多”,而且,必須每月繳位於北京郊區三層樓屋的貸款。海伍德幾年前買下這間房屋。當地仲介指出,類似的房屋售價約300萬元人民幣。如今,這樣的房屋價格約為700萬元人民幣。究竟海伍德是否有其他帳戶或在海外擁有資產,目前仍不得而知。他的友人稱,王露露對此毫不知情。

  這位友人指出,王露露201112月,帶著兩名子女飛往倫敦參加告別儀式,機票的費用是由北京阿斯頓•馬汀的銷售商支付。該公司拒絕對此發表評論。現年42歲的王露露和子女在教堂儀式結束後回到北京。

  《薄熙來事件最新報告》一書指出,國警方已經禁止王露露接受外國記者採訪。而王露露2012412日前往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尋求幫助,希望從使館得到英國簽證,能夠帶兩個孩子逃到英國。

  王露露的朋友說,他們對露露的安全感到“非常擔憂”。王露露擔心,害死他丈夫的凶有可能追殺她和孩子。

  海伍德在北京的住宅位於一個有門衛的院子裡,去看望王露露的訪客,一度都被要求離開。

  這引起王露露會被禁止離開中國的擔心。海伍德因為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接受英國教育,曾在2010年為王露露申請英國護照,但未獲功。

  海伍德的女兒和兒子都在英國倫敦著名的達利奇學校(Dulwich College)在北京的分校讀書。該校屬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5元。

  英國駐北京大使館發言人拒絕證實或者否認王露露是否到過使館,不過,他證實,使館已經向海伍德的家人提供領事“保護”。

  這位發言人對《每日郵報》說,“海伍德夫人是中國公民。如她希望離開,可以申請簽證。她兩個孩子都有英國護照。”

  王露露拒絕談論丈夫的遭遇,她衹是說,失去丈夫使她感到“非常悲痛”。海伍德爆出後,“警方警告她不要對外國媒體講話。”

  一位消息人士說,海伍德一家與薄熙來和其妻子谷開來關係“非常密切”,“谷開來還是海伍德孩子的教母。”


谷開來和海伍德有一腿?


  2012417日,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來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時,提議英方協助調查此案,李長春對此表示感謝。但李長春並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接受卡梅倫的提議。李長春表示,中國將依法對海伍德案進行全面調查。

  當天,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給李長春“上眼藥”,英國《泰晤士報》引用大陸、英國兩個不同消息來源指出,谷開來確實與海伍德“有一腿”。

  消息來源之一,是“與多個薄熙來權力圈子內人士有往來”的重慶學者王康。他對該報表示,谷開來和海伍德間“絕對”有超乎友誼的關係。

薄熙來翻供是審判需要的戲劇元素

何頻、黃聞光

薄熙來如此積極辯駁否意味著失去控制?

   北京向來是個編導師,2008年壯觀奧運會便是一例。同樣地,面臨受賄和貪汙指控的薄熙來的公審也不例外。不過有趣的是,庭審第一天的過程,我們通過微博轉播發現不少意料之外的火花,對那些已經習慣中國“閉門審判”的人而言,薄熙來的現確實是個驚喜,有些分析甚至懷疑,薄熙來如此積極辯駁是否意味著當局已經對這個理應受絕對控制的子失去控制力?

   在此之前,新浪微博這個中國版本的推特曾數次官方當作轉播民事和刑事訴訟的工具,但用在薄熙來這類級官員上倒是頭一次。上一次中國公民能親眼見到高級領導人的審判是在1980年,當時四人幫被繩之以法,審判以全國電視轉播的方式呈現,其中又以江青的表現最值得一提,她彷彿將法庭視作個人論壇,高聲責罵其政治發動政變來逮捕她。

微博直播用在薄熙來這類高級官員身上倒是頭一次

   四人幫大審以後,法院對這類案件基本不公開審判20128月谷開來的審判同是如此,公眾對庭審過程一無所知,直到結束後才從一則大約兩分鐘的新聞剪輯,以及黨報發布的消息中得知信息。“儘管內容依舊嚴格控制,薄熙來審判期間使用微博轉播有丁點兒進步標誌,”居住在紐約的中國法律學者陳小平指出:“這表明中共有信心,且法院有能力掌握情況。”

   分析家早先仍預期檢察官將照本宣科宣讀起訴書,然後薄熙來乖乖認罪。可是,就在庭審進行約莫一小時之際,自20124月就被關押的64歲的薄熙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辯護,為法庭製造額外的戲劇效。根據文字紀錄,薄熙來當庭否認曾收受400元的賄賂,聲稱他對於數百萬美元的錢和禮物進了妻子和兒子口袋毫不知情。

   當檢察官提交谷開來的書面證詞時,薄熙來稱之為“滑稽可笑”,甚至當面與過去關係良好的商人徐明對質,將另一個地產開發商形容為“瘋狗”,他還否定自己受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調查時所做的筆錄,只因當中有“不正當壓力”以及“明確的誘導因素”影響。

   這樣意想不到的發展立即引起互聯網上一片譁然,德國之聲將此一狀況比喻為導演遇上戲霸,在美國的中國政治評論員胡平認為,法庭上意氣風發的薄熙來將現領導逼到一個尷尬的境地,“黨希望利用這次審判讓薄熙來徹底灰頭土臉並改變其支持者的想法,”他說:“然而與此相的是,薄的公然挑戰反而鼓舞了支持者,當中還不少人是太子黨。”

審判需要一些戲劇性元素
   在一次電話訪談中,一名北京的政府官員並不同意,他表示:“海外分析師有點低估高層領導和檢察官的權力,當局已經將薄熙來可能的反抗考量進去,並且知道他在庭上會怎麼表現,就像電視台的喜劇小品一樣,審判需要一些戲劇性元素使其真實和令人信服。”

   此一觀點在微博上也有人呼應著,相信薄熙來可恥的辯白以及與他內部圈子的人的激烈交火只會有利於有權決定其命運的人士──醜陋的爭吵會將大事化小,從而削弱薄政治性質的罪行;另一名評論員認為,薄熙來正好落在當局設下的“陷阱”裡。事實上,2013823官方經營的《光明日報》就有一篇投書指出,薄熙來是個偽君子,背叛親信並將所有罪行歸咎於妻子和朋友來保護自己,即使面對鐵證如山,仍“詭計端,飛揚跋扈,兩面刀”。

   幾乎無庸置疑的一件事是:審判已被精心編排。中國專業法律人士曾披露,這類案件的審理會有彩排,連上洗手間的時間也被估算在內,薄熙來在法庭上的形象自然是另一個有效控制的例子。

   審判之前,一名博主將薄的照片ps為中國經典電影《紅燈記》的電影主角李玉和,於是薄看起來像個被囚禁的共產黨烈士,將上銬的雙手高舉過頭,這張惡搞圖片迅速在網上流傳。為避免薄熙來被塑造英雄,當局特地挑選兩個至少有2高,如姚明般的法警來護送1.86米的薄熙來進入法庭,薄熙來的身高在中國已是鶴立雞群,但在巨人警旁卻顯得嬌小可憐。

薄熙來的身高在中國已是鶴立雞群,但在巨人法警衛旁卻顯得嬌小可憐。

   官媒的說法或許最佳總結領導人的企圖,它說:“薄案充分展現中國當局和中國人民對於追求公平和正義審判的信心及努力。”然而,有鑑於整個庭審過程的細緻編排和高度控制,我們很難相信中國公民就法律制度的公平性能感到多自豪。

   作者簡介:何頻和黃聞光是《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的共同作者。何頻是明鏡出版集團創辦人,觀察中國政治已有25年之久;黃聞光則是一名作家、記者和譯者,文章曾見於《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巴黎評論》以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知名媒體。《每日野獸報》(The DailyBeast

薄熙来确实是栽在女人身上,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看山来稿


一年多前,中国大地上最耀眼、承载了最多人期望的政治明星损落了。薄熙来的损落,引起无数人嗟叹(当然也有不少人叫好),也留下数不清的谜团。今天薄案的的公开审理,为揭开当年谜底增加了可能性。综合现在已披露的公开资料看,本来在十八大上极有胜算的薄熙来,可以说是栽倒在两个女人身上。

第一个女人即薄熙来自己披露的“外遇”。多年前发生的这起外遇,看似与今天的事无关,其实这是一个重要源头。由于外遇,谷开来携子出走,才有了后来薄瓜瓜留学国外、进而有了被海伍德威胁的可能;由于外遇,薄熙来对谷开来心存愧疚,因此放松了对她的要求,才有了此次庭审披露的受贿、贪污等情节发生。这些情节除唐肖林贿案事实存疑外,其他都是已经发生、客观存在的事实,差别只在薄熙来是否知情。薄本人未必知情,但由于他放松了对谷开来的要求,一定程度听之任之,从而导致事件发生,这点应该没有疑问。从庭审现场表现看,也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有些事薄熙来是知情的,但他没有留下足以作为罪证的明显表态,官方为了死证,串通证人包括谷开来,制造了一些不利于薄的伪证,目的是为了在“公开”审判时,呈现的黑白更加分明——因为在预案中,薄熙来本应该是老老实实欣然认罪的,所以不必担心他起而揭穿。没想到庭审时薄熙来全面翻供,反而抓住这些破绽,大占上风。

第二个女人当然是谷开来。谷开来此人,颇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感性多于理性,偏偏又自以为是,掌控心极强。海伍德威胁薄瓜瓜后,谷开来本来可以直接将薄瓜瓜召回,休学一年,一切等十八大后再说。但谷没有这么做,原因可能是外界传言的谷、海之间有私情之事属实。谷开来害怕海伍德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后,会以公开两人间的暧昧关系相要挟。这个时候,谷开来与薄熙来的关系已经修复,这是她最害怕薄熙来知道自己私情的时候,她不想让两人间蒙上一层无法驱散的阴影。同时她也知道,此时正是十八大前的关键时刻,应尽力避免一切麻烦。

本来,在这件事上,她的最佳选择是:一方面将瓜瓜召回,一方面与海伍德谈判,稳住海,一切留待十八大后再说。虽然海伍德有很大可能已被倒薄派收买,不可能被谷开来稳住,但当时的谷开来并不知道这一点(否则她就更不应该杀人)。谷开来没有尝试这种相对柔和、稳妥的处理方式,而是在她绝对信任的王立军诱导下,认为自己可以完美地解决问题,一了百了:干掉海伍德,终止一切麻烦,包括麻烦的线索。

“11.15”案件发生后,发现王立军背着自己在掌握证据,谷开来的诧异和愤怒可想而知。但她没有接受上一件事的教训,反而继续自以为可以掌控局面、可以独自处理好一切。她动用力量反查王立军及其心腹,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重庆一个地方,薄熙来更非是没有对手,想要他倒下的人多着呢!把王逼急了,王难道不会另投门第吗?她此时失去主动,其实已没有了与王立军放手决裂的资本,可惜她在心理上不愿承认这一点,反而沉浸在思维惯性中,误以为自己还占有优势、王居于劣势。从事件的后续发展看,此时的王立军,很可能已投向倒薄一方。王立军后来得到的刑罚,明显出人意料的轻,远不是一个“检举立功”可以解释的。此次王立军在庭上说,自己不但是薄熙来案的证人,而且是受害者。这是胡扯。官方在审理王立军案时和后来的宣传中,都有意混淆了王立军在谷开来杀人案中扮演的角色——他不是什么先包庇、然后因觉悟而启动调查的渎职者,而是参与、主导了整个杀人事件的教唆犯和同谋。即使不计较他是否是最后的凶手,其罪行也比谷开来更严重。仅仅是追究他这一罪行,刑期就应该不止15年。所以,有理由推测,他实际上早已另有靠山,“11.15”案后他的一切举动,都是在别人的指导下进行的,并且得到了免责的保证。

王立军费尽心思丛恿、诱使谷开来杀人,一方面是为了抓住薄熙来把柄与其讨价还价,另一方面或许也早就有争取“立功”、另投一方的打算。谷开来完全跌入其毂中。发现被骗的谷开来,最佳选择是与王立军谈判,帮他分析:你自己也是同案犯,此事上两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蚁,事情捅出去对谁都不好;虽然薄的对手希望看到这一切,但他们也不可能公开庇护同案犯,最多帮你减少刑期而已;所以,王最好的出路依然是站在薄、谷一方,将事件按病故处理,只要挺过十八大,一切就好办了——但是,谷的妄自尊大使她觉得在自己受到愚弄后绝不能罢休、绝不能咽下这口气;她自以为的高人一等也让她不可能在吃了哑巴亏后还放下身段,于是,谷、王走向对抗,局面终不可收拾。

当谷开来杀人、王立军起异心均成为事实后,薄熙来在十八大上的滑铁卢已不可避免。无论是薄的地位还是其权力范围,都没有给薄熙来提供不受损失地处理这两大危机的手段。薄的权力和权威都来自体制和权力程序,薄不可能在权力程序之外处理王立军,否则,只能制造出更多的王立军。这时的薄熙来,相对较好的一种选择是,与对手达成妥协,接受一种荣誉性的半退休安排。但薄的性格和年龄都注定了,他不会作此选择,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审判。即使薄在此次庭辩中大获全胜,也改变不了早已确定的判决;即使薄延续了自己的政治声望,这种声望在现行的权力规则下对薄的帮助也不大,只能等待未来大变。而以薄的年龄,很难等到这一天。

综观整个事变,薄可以挽回胜算的时机,仅在“11.15”之前,而不在“11.15”之后。在此之前,薄本人犯了两个可以修正的错误,从而导致悲剧发生。一是过于信任王立军,没有从权力制衡出发,在公安系统内部安排对王的制衡,而是全面放手让王干,偏听偏信。这也符合薄的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薄熙来只能攻不能守,只能进不能退,只宜为将不宜为帅。二是如前所述,因愧疚而对谷开来放松了要求,甚至一些方面听之任之,助长了谷开来的妄自尊大和胆大妄为。综合多个渠道的信息看,谷开来在重庆也很跋扈,其出事是迟早的,只是大小而已。

看到视频中谷开来笑语盈盈地死证薄熙来,用词无所不用其极,不禁要猜测此女的心态:面对自己共同生活27年的丈夫,面对这个在最后关头还坚持为妻子辩护、不惜赌上自己政治生命的人,谷开来是怎么完成心理调适的?除了为自己保命的不得已外,我猜测她还经历了一个“精神胜利法”过程:我这样做不是在害熙来,而是为熙来好——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个什么?干脆认个罪,争取宽大处理,说不定一家人还能团聚呢!

徐明等向薄熙來求情:不要逼王立軍無路可走


《調查》特約記者 劉飛



  2011年12月底,谷開來調換、審查了王立軍身邊4名工作人員。張曉軍供述,12月下旬,趁王立軍在北京開會,薄谷開來以其貪污腐敗為由,帶他查抄王的辦公室。當天從王的辦公室共抄走六十多雙皮鞋,七八箱衣服,幾十瓶香水,菸酒、補品、手錶、金銀若干。

  這些舉動,令谷、王的矛盾迅速升級。原大連實德總裁徐明回憶,2012年1月7日左右,薄谷開來讓他到重慶,調解其與王的關係。

  徐明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官方通告中對徐明和於俊世的捲入一筆帶過,實際上兩人同王立軍和薄家的關係非同一般,其涉案也遠非僅是買房或者付房租。

  2012年4月25日,台灣《聯合報》發表了據稱是“大陸與台灣瞭解內情的人士”合作撰寫的專文,詳細描述了徐明等人為王立軍向薄熙來求情未果等內幕。

  文章稱,徐明、於俊世(前軍情系統人員)、馬彪(華彙人壽董事局主席)這三個和薄家關係親密的“家臣”,2月2日左右從大連來到重慶,為王立軍向薄熙來求情,放王立軍一馬,不要逼王立軍無路可走。

  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徐明外,薄熙來家庭的“家臣”中,最重要的人物當屬於俊世,此人出身軍情系統,後因故離職,在大連營商,因事入獄,其家人找到薄谷開來,被“撈”了出來,從此成為薄家近臣和死黨。

  有熟悉薄家的知情者對《薄熙來事件謎局》(明鏡出版社)一書的作者說,“於俊世和薄家非常親近,開來和瓜瓜到重慶,都是於開車去接。”王立軍此前擔任鐵嶺市公安局局長、薄熙來擔任遼寧省省長,介紹兩人認識讓王為薄所用的關鍵人,正是於俊世。

  “於俊世在王立軍出任重慶市公安局長上,扮演了幕後推手角色。如果沒有於俊世向薄熙來強烈推薦王立軍,王可能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下場。”

  於在薄熙來調任重慶、尚未上任前,就已搬家到重慶,住在重慶奧林匹克花園別墅區,當地人稱,可能係為薄的管制做情報支援,於俊世給王立軍打電話時,他總會接。他在重慶頗為低調,在當地媒體上的唯一一次亮相是因為他的狗咬人引發的糾紛。2011年,於俊世家的兩條狗咬死了人,王立軍並沒有追罪於他,只是勸他對狗實行安樂死。

  重慶當地知情者說,“2月3日晚,於俊世開車接到抵達重慶的馬彪和徐明。三人直接到重慶霧都賓館見薄熙來,談了一個多小時。後來到重慶公安局王立軍辦公室(當時王已被免去公安局長職務,只擔任副市長,但仍堅持在公安局辦公),談了一夜,天亮才出來。”

  薄熙來不為所動,認定王立軍是叛徒。三人奔走無功,似乎很沮喪。
  文章描述說,三人在重慶期間,不斷更換手機,不斷轉移活動地點,不斷變換車輛,力圖隱藏行蹤。2月5日晚上,三人乘徐明的私人飛機,從重慶起飛,直飛香港,後來轉飛澳洲。直到“兩會”前的2月20日才回國,此後三人都被抓捕。

  知情人證實,有總參情報背景的於俊世在被抓後,交待了很多薄熙來的貪污問題,“可以說,於俊世一度是薄案被抓者中交待問題最多的一個。”

  據博訊網報導,這架私人飛機,其實是為薄熙來夫人薄谷開來和兒子薄瓜瓜所準備的。而且薄熙來在“兩會”期間曾乘用這架飛機返回過重慶。

  2012年3月初,知情者就對明鏡新聞網說,“兩會”後,在薄熙來被留在北京,配合中央進一步調查王立軍事件,薄谷開來在北京接受調查詢問的同時,與他們夫婦關係密切的多位中國巨商也遭到調查——他們曾為了薄熙來的提升,拿了成箱的現金在北京向高官奔走遊說。其中一人,就是徐明。

  據中紀委相當層級的消息來源透露,受命於中紀委一位副書記的調查小組,在2011年進行的對薄熙來的秘密調查中,就基本掌握了薄熙來與包括徐明在內的數位大連富商之間的關係。

  王立軍逃館事件發生後,中紀委這個調查組也曾受國務院高層指示,想從國家安全部手裡接管王立軍,因為中紀委對薄熙來的調查,主要是以王立軍為突破口進行的。中紀委的調查人員也希望把王立軍掌握在自己手裡,畢竟秘調監聽一年多時間,到手的功勞不能讓別人搶了去,現在上面有令,於是,更加理直氣壯地去要人。

  但中紀委強力交涉未果,主要是胡錦濤和周永康反對,認為王立軍出走外國領館,政治影響太惡劣,必須先搞清楚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結果,王立軍的重大供述之一,就是和盤托出薄與大連富商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徐明。




 
徐明與谷開來關係極佳。

  按照王的供述,徐明與薄的老婆谷開來關係極佳。1992年兩人即開始合作。這也是徐明由一文不名突然成立實德集團的重要原因。1992年成立的大連實德機械工程公司,承攬了大連站前勝利廣場、星海灣、金石灘高爾夫球場等30多個大型土石方工程,這些工程都是由薄谷開來在後面暗中運作,既是徐明崛起的開始,也是谷徐合作的開始。

  由於有薄熙來的支持,徐明的實德集團搞得風生水起,從房地產、足球文化產業,到金融市場,再到石化行業,徐明用了不到幾年功夫,就成為遼寧數一數二的富豪。

  中紀委信息源稱,多年以來,在經營問題上,薄谷開來對徐明更是言聽計從,徐明充當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經手管理薄的家族生意,實際上就是薄熙來的“經濟管家”。另一個職能是幫助薄谷開來和薄瓜瓜向海外轉移資產,薄瓜瓜這些年來在國外上學、花天酒地的費用,就是由徐明支付的。

  另據《外參》雜誌第25期披露,除了向薄谷開來輸送利益,徐明還向薄熙來輸送女人供其淫亂。(《調查》第5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當局審判薄熙來爲什麽這麼棘手?


《新史記》高伐林


截至本期《新史記》雜誌截稿付 印,薄熙來庭審這場大戲只演出了第一幕。但是第一天庭審結束,海內外成萬上億的圍觀者已經感到喜出望外——並非像人們預測的沉悶刻板走過場,更沒有像傳言 中的用替身、用藥物,出場主角確實是如假包換的薄熙來,而他既沒有像江青那樣咆哮公堂,也沒有像他老婆谷開來那樣百依百順,而展現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成熟 政客的形象、一個他的衆多粉絲期望他的形象:不卑不亢、有攻有守,不動聲色,又頗有鋒芒。

當局果然不敢像1980年 “兩案”審判那樣作電視轉播,而是通過微博發布剪辑過的庭審進程,文字記錄和少量圖片當然無法充分再現法庭的氣氛、各方參演者互動的細節,以及這位主角的表情神 態、肢體語言,但仍然透露出來豐富的信息:他站立時左手伸直的三個指頭,他坐下時翹起的二郎腿;他個兒很高,兩個法警比他更高;他斥責證人唐肖林“像瘋狗 一樣亂咬”,反駁谷開來的證言“非常滑稽、非常可笑”,矢口否認接受過實德集團總裁徐明的賄賂,一口氣向徐明提出20個問題,得到17個回答“沒有”,甚 至稱徐明並非自己的朋友,而是谷開來的朋友……

庭審之前,無論是挺薄還是反薄的人士都相信:在別的國家,開庭或許能 期待正義得以伸張、真相得以彰顯;但在中國,開庭的最大意義只是告訴世人各方對大戲如何妥善演到閉幕的交易達成共識。但是8月22日首日庭審大戲的“劇 情”起伏跌宕,顯然超出了人們的預料。那麽,是“編劇”“導演”遇到了“戲霸”,執意不肯按敲定的“劇本”演出?還是這齣大戲的“編劇”“導演”的水平遠 遠高出了我們的想像,眼下的庭審進展,其實就是他們預先設計的劇情的一部分?接下來,這齣大戲如何收場?

薄熙來案爲什麽這麼棘手?

32年以來,中共還沒有經歷過像薄熙來案這麼棘手的案件。

爲什麽棘手?有人分析,是因爲派別之分、利益之鬥、路線之爭、理念之別……統統攪在一起;也有人論證,是因爲朝野、官民、左右和各種利益集團的的對立衝突十分尖銳,而中共執政集團由於信譽透支太多,辦事既無法兼顧,說話更無法服衆。

《紐 約時報》在審判前夕從北京發出的一篇報道描述了中共當局審判薄熙來所面臨的尷尬局面:“要經營一種微妙的平衡,一方面要展示薄熙來是一個罪犯,從而讓他的 最積極的支持者閉嘴;另一方面,又希望避免抹黑薄熙來所倡導的那些左的政策,或疏遠中共老革命家庭。”這篇報道的標題,畫龍點睛:《審薄目的是演大戲,而 不是展示思想之爭》。

在我看來,無論是原告、被告、法官,原告和法官背後的人,還是法庭內旁聽者、法庭外圍觀者,大 家心知肚明:這個被稱為刑事案件的審判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審判。明明是一個政治事件,卻一定要按刑事案件來審,這就使這件事本身變成了一個政治事件。更 棘手的、最棘手的是:此案被告,與其說是一個具體的落馬政客,不如說是一個政治符號。

從調到重慶那一刻起,薄熙來從 一個野心勃勃的政客,變成了一個被一部分民衆寄予期望、被另一部分民衆加以詛咒的政治符號——至於期望和詛咒是否符合他本人的實際,是另一回事。本來黨聲 稱是代表人民的,結果“西南出了個薄熙來”,在人數眾多的毛派、左派看來,黨不代表人民,他才代表人民——至少是他比黨“更”代表人民;在人數沒有那麽 多,但是話語權、能量可能更大的自由派人士看來,他代表了這個黨中間危害最大的一翼,比與人民爲敵的黨更與人民爲敵。

神聖化他的人需要的是一面令旗,以便舉著向他們向往的方向挺進;妖魔化他的人則需要一個靶子,貼在他們憎惡的政黨和體制上,他們揭露和打擊這個符號,也就是揭露和打擊他們憎惡的政黨和體制——這就是爲什麽審薄如此棘手了:審薄熙來,這就必然成爲中國各種矛盾的引爆點。

“刑不上大夫”?

從薄熙來落馬到被提起公訴,薄熙來一案已經過去了近18個月,雖然不比陳希同案和陳良宇案更長久,但民衆早已等得不耐煩。我相信,執政者也早就很不耐煩,近18個月來,無時無刻不受到這個案件、這個人的牽制,恨不得一下子就將斯人斯事一勞永逸地畫上句號。

但 是,薄熙來案之所以遲遲沒有結果,除了上面所說的他作爲一個政治符號,牽一髮動全身,令當權者十分棘手這一層因素,還有另一層因素:中共內部對如何對待薄 熙來,沒有達成共識——他們倒是很清楚,審判薄熙來就是審判共產黨,就是審判江胡:薄熙來無疑就是中共體制的一部分,薄熙來用以收攏民心的主張,就是黨用 以號召天下的宗旨,更不用說,薄熙來的惡行同樣存在於很多中共官員身上了!——不用扯太多太遠,就說薄熙來的同事吧:

根據外報的翔實披露,溫家寶及其家族就憑“27億美元”這個天文數字,難道不更應該接受更深入全面的黨紀和司法調查嗎?

根據各地官員和民衆的舉報,周永康和他的兒子的行徑難道不比薄熙來更惡劣、更應該徹底查清、繩之以法嗎?

甚至,當今一把手習近平本人和家族又如何?自江澤民以下,李鵬、曾慶紅、賈慶林、李瑞環、李長春、劉雲山……哪一個經得起查?

這 些人都沒有查,唯獨只查薄熙來,這怎麼能堵得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能讓他們相信,這不是一場權力鬥爭呢?即便我們相信當局所指控薄熙來的所有罪名全部屬 實,此人確實是個腐敗貪官,但顯然他並不比他的同事更腐敗,那麽整他而不整別人,卻好意思高調宣稱審判薄熙來是體現了“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破除了“刑不上大夫”,“不管職務多高”……這些連篇累牘的漂亮話,除了得到嘲弄的笑聲,還能得到什麼?

等候“薄案”審判期間,很自然地聯想起33年前的對“四人幫”和林彪集團的“兩案”審判。不妨將“薄案”與“兩案”進行比較,看看中國的法治,33年來是前進了?或者是不進不退?甚至是倒退、大倒退?(《新史記》15期)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8月24日)

2013年8月24日《明镜郵報》

2013年8月24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