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

中俄互為戰略後方 抗衡美國

    侯金亮/大陸媒體人

     習近平的首次外訪,首訪國家的選擇,有著風向標式的意義,可解讀的空間大。

     一般意義上,重要鄰邦、戰略夥伴和外交戰略地區往往是大國領導人上任後首次出訪的目的地,俄羅斯是中國的鄰邦,中國15個鄰國中,中俄邊界線長度僅次於中蒙邊界線而居第二位。攤開地圖可見,呈中俄「背靠背」之勢,相互支援,相互借勢,在3月22日習近平與普丁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中已明確凸顯了這一點,「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一些媒體和專家喜歡用「重要性和特殊性」來形容中俄關係,更貼切地說,應當是戰略性的,戰略依賴之勢相當明顯,中美俄已經進入「三國時代」。

     毫無疑問,中美俄三國中,美國是頭號超級大國,綜合實力在中俄之上。這就相當於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時代,最強的是曹魏。為了抗衡曹魏,蜀吳兩國不得不聯合起來。蜀吳兩國並非沒有罅隙,兩國在荊州問題上多次交鋒,甚至兵鋒相見,但囿於聯合抗曹這個主要矛盾,其他的次要矛盾也就擱置了。而今,中美俄三國在國際政治中,和歷史上的魏蜀吳三國爭雄時代大抵相似。

     為壓制正在復興的俄羅斯,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並策畫了烏克蘭等俄羅斯周邊國家的顏色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中國面臨的壓力更大,周邊外交陷入重重困境。美國戰略東移,宣布「重返亞洲」以後,遏制中國的態勢明顯。美國將航母等戰略武器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形成威懾。某種意義上,中俄互為彼此的「戰略後方」,只有後方穩定,相互倚重,中俄兩國才能騰出手來應對各種棘手的問題。

     中俄能源合作同樣具有戰略意義。中國對海外能源的需求日增,而中東局勢不穩,俄羅斯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而中國日漸擴大的市場對於俄羅斯來講也是重要的機遇,普丁曾說,中國是機遇不是威脅。

     習近平還對坦桑尼亞、南非、剛果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中非關係的深化與發展,有助於打破西方對國際秩序的壟斷。習近平首次外訪隱含了中國對外政策的方向和重點。

台灣  中國時報

彭麗媛熱與中國形象

習近平上任後首度出訪,中國百姓熱議的不是他和俄國總統普亭的會談,而是其夫人彭麗媛的雍容出色。這股「彭麗媛熱」,折射了人民渴望一新中國形象的心情。

彭 麗媛身穿一襲黑色大衣、手提黑皮包登機,低調中顯得莊重而自信。她隨後在不同場合幾度易裝,不論長大衣和圍巾的搭配,或印花外套搭配短裙,都展現搶眼風 采。當各方還在猜測這是哪國名牌,答案揭曉:所有設計均出自廣州一家公司。彭麗媛藉著外交出訪,把本土品牌帶向世界,豐富了自己的裝扮,也一掃中國品牌俗 而廉的印象。

對中國人而言,「第一夫人」一直是個未被填滿的角色。胡錦濤夫人或江澤民夫人都屬於比較傳統的女性,不喜在公眾場合露臉;偶 爾跟隨出訪,也只是略盡「配偶」之責,缺乏獨立女性形象。對比柯林頓夫人希拉蕊的幹練、歐巴馬夫人蜜雪兒的得體、沙克吉夫人布魯尼的活躍,中國這塊缺憾始 終存在。這次彭麗媛閃亮登場,「第一夫人」隨之形象化,她紓解了此一牽掛。

作為知名歌唱家,彭麗媛曾出訪五十多國,她的公眾應對原駕輕就 熟。從歌者轉換為元首夫人,她的造型簡約而端莊,亮麗而不炫耀,對習近平是加分,對中國也是加分。彭麗媛在莫斯科唱了拿手的俄國歌曲「紅莓花兒開」,其後 在南非參加金磚國家峰會將發表演說;崛起的中國,獨立自信的第一夫人正要開始試身手。

彭麗媛訪俄行頭曝光未久,大陸網站即開始發售同款大衣。以這種感染力,中國貴婦赴歐掃貨的熱潮或許也能冷靜一下吧。

台灣  聯合報

做人,做香港人,做中國人

在「福建中國人」(f××king Chinese!)馬恩國政協委員看來,你不是中國人的話,就連做人的資格也喪失了。而在力爭真普選的市民來說,首先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換言之即《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定義的現代公民,至於香港人和中國人的屬性那是其次的。

如果人都做不成,卻作豪邁狀稱自己是某強國人,不過是《動物莊園》(又譯《一臉豬相》)的豬罷了。又或連豬都不如,歐威爾筆下的豬還會造反,雖說革命後建立的是新極權,但強國豬死了一萬幾千頭,被投放長江泡得膨脹腐臭,官方卻說對健康毫無影響,只緣在黨國眼中喝長江水的強國人如不愛黨愛國、不接受政府的說法,那就等於未死的豬而已。難怪連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驚嘆:這事只能發生在中國。

然而,既為秉持文明守則的現代公民,就不應稱別的族群為「蝗蟲」或者「某國豬」,因為那些同胞並不代表權力而是受害者,比起香港人受害益深,包括他們公民素養的欠缺,亦係專制荼毒。「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只折射出港人對強國「死豬河水」侵犯井水的厭惡和牴觸,但如果真的拒絕做中國人,六四忌日維園那片蜿蜒天邊的燭海從何而來?劉曉波、劉霞、艾未未的命運,用陳淨心那一句:關你「嘟」事?

卻要記住,如連人都做不成,卻躲在某國的大紅燈籠下嚎叫自己是強國人,那真應驗了馬委員那句「f××king Chinese!」。同理,港人爭取基本民主權利,卻要一併扛起大中華祠堂的忠烈牌坊,儼然孫中山和同盟會再世,這與現實相隔了一個世紀!

「大河漲水小河滿」之說來自大一統觀念,「沒有國哪有家」的調調,董建華也哼,成龍也唱,卻完全悖於常理。小河乾涸,連井水都枯竭了,大河哪來的水?沒有一個個具體的人和具體的家,哪來甚麼國?香港本土民主運動就是一場保家立人運動,捍衞香港核心價值,履行《基本法》,得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賦予的做人權利。反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上次修定迄今已逾三十年,從未得到尊重和實施;大陸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亦有十五年,但迄今未提交全國人大討論和批准。莫非香港人要等到「大河漲水」才搭順風車?

毫無疑問,香港人守護着自己家園的井水,亦會對大河水文有影響,但本土民主運動耕耘在我,收穫自在其中,香港人爭得真普選終究對中國未來產生影響,就像港人不屈不撓地紀念六四,終將有一天可告慰在天英靈。歷史從來都是人去創造的,每個人寫下自己真實的一筆,那就夠了。

孔捷生

香港   蘋果日報


南方朔:台灣的重文憑但又不讀書

台灣本質上極端重視學歷,但整個社會又非常不喜歡讀書,卻又很會炒作新聞。上個星期就出了兩則新聞,充分顯露出這種病態。

上星期被瘋狂炒作的是吳寶春的新聞。吳寶春是個初中畢業的麵包師傅。台灣的烘焙業很早以前就跟隨日本的經驗,懂得參加國際的麵包點心比賽,乃是揚名立萬、爭取個人出人頭地的機會,台灣麵包師傅裏的老輩人物像張振民、吳朝福等都在國際比賽中得過金銀獎牌。只是以前台灣社會發展的條件不足,得獎只在圈內有名,並不能產生廣泛的社會效果,但近年以來,由於社會及媒體多元化,凡在任何國際比賽得到獎牌,就是「台灣之光」,就是社會上的名人,也有專門的經紀公司幫各種名人料理他的大小事情。吳寶春在2008年靠覑自製的紅酒桂圓麵包,拿到了世界冠軍,從此一帆風順,他成了台灣的新名人,也有人投資他的麵包店,他在台灣高雄的一個店面,一年即創下台幣兩億的業績。

麵包大師假新聞連炒3天

吳寶春在功成名就後,可能為了一圓他的學歷夢,也可能是想多學一點東西以擴大他的事業,於是一個朋友就建議他去新加坡國立大學的EMBA班申請入學。他在台北《天下雜誌》所公開的一段影片中也表示無法在台灣深造的遺憾。但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動作,上個星期卻被他的經紀公司及台灣媒體大炒特炒,簡直炒成了天大地大的新聞。

上個星期,吳寶春的新聞被連炒了3天。台灣媒體繪聲繪影的宣稱吳寶春向台灣的政大及中山大學的EMBA班申請就讀但被拒絕,而新加坡大學則派了十幾個口試官來台對吳寶春口試;其實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謊言,吳寶春根本就沒有向政大及中山大學提出申請;至於新加坡方面,吳寶春只提出了書面申請,根本未接獲對方的口試通知。但就靠覑這些假新聞,什麼「台灣人才流失」、「台灣不重視人才養成」、「台灣之光在台灣不受重視」等民粹話題開始高漲,政大和中山大學也被媒體罵得體無完膚,而電視台的那些名嘴,也趁機大放厥詞。台灣的媒體和名嘴完全沒有去追究事實的能力,只是以訛傳訛的吹風煽火,而最糟糕的,乃是台灣政府的表現了。台灣政府在許多大政方針上超級的沒有效率,但一涉及這種民粹議題,馬英九也立即站了出來,表示教育部應修改法規,讓吳寶春可以在台灣念EMBA。

吳寶春的新聞被炒作了3天。由整起事件,我們可以說它乃是吳寶春的經紀公司的傑作。他的經紀公司利用吳寶春是個「台灣之光」的名人身分,結合了媒體,將新加坡重視吳寶春這個人才而台灣不重視這個人才大炒而特炒,炒成了一個民粹話題。而台灣的媒體也完全沒有思考的能力,跟覑起哄。彷彿像吳寶春這種人去新加坡念EMBA,就是台灣的奇恥大辱,這就是典型的民粹主義。難怪台灣的《中國時報》要說「吳寶春上學記,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了。如果吳寶春這種「台灣之光」的名人可以念EMBA,近年來台灣的各種名人多矣。如果吳寶春可念EMBA,那麼其他「台灣之光」也要念EMBA,那該怎麼辦,繼吳寶春的新聞後,另一個著名的台灣廚師「阿基師」也表示要念EMBA,名人要去念EMBA,在不久的未來,肯定會成為台灣EMBA教育上的重要話題。

台整個社會其實不愛讀書

而就在「台灣之光」的名人吳寶春的新聞被大力炒作的此刻,台灣的文化部也公布了一份資料,顯示出台灣社會雖然很重視教育文憑,但整個社會其實並不喜歡讀書。2011年,台灣的出版業,營業額僅764億元(台幣.下同),衰退了5.4%,內銷營業額也衰退5.6%,台灣人平均每天看書時間只有40分鐘,每年花在買書上的金錢也只有1536元,每人每年平均只讀兩本書,法國為10本,日本為8.4本,韓國為10.8本,新加坡為9.2本,以色列為10至15本,俄羅斯為15本。重視文憑,只看健康養生、推理及情色文學和賺錢理財類的實用書籍,對智性的書籍卻愈來愈沒有興趣,這其實已顯露出台灣文化發展的悲哀。

因此,台灣是個很畸形的社會,台灣有很強的士大夫傳統,很重視大學的文憑,但這種文憑主義卻又是功利性的,卻又沒有古代知識分子求知的傳統,除了課本之外,不會去多讀一點其他的書。台灣不重視技職教育,不重視一般的人文教育,這遂使得像吳寶春這樣的名人,在投職有了成就後,也想去大學的EMBA班就讀。整個吳寶春上學的故事,就是一齣經紀故事炒作新聞的荒誕劇,它提不出一套完整的說理,它是在用「台灣之光」名人的大帽子在壓所有的人,而第一個被壓倒的就是台灣的政府。

其實,一個社會本來就職業無貴賤,一個初中畢業的麵包師傅,只要他在技職上有成就,他所從事的職業就自然而然的會有行業規則,去鼓勵他完成職業上的企圖心,他根本不需要去那個大學EMBA班加以調校,他如果事業可以再發展,成為麵包大亨,他就可以成為大學EMBA班上的一個範例,他就可以去EMBA班上現身說法,去講授自己成功的經驗。我似乎並沒有聽說過哪個米芝蓮的大主廚還要去念個什麼EMBA班的。台灣正因為技職教育不受重視,才會造成技職有成就的人也要去念大學EMBA班的事,一個只有初中畢業的麵包師傅,如果挾覑名人的身分可以念相當於碩博士等級的EMBA,那麼EMBA這種學科算是什麼?難道只要成了名人就可以去念EMBA?EMBA難道就是名人班?

因此,從吳寶春的念EMBA炒出來的新聞,再到台灣人一年只讀兩本書,它們都顯示了台灣的整個教育體系的確出了嚴重的問題。台灣人重文憑,但卻又不讀書,不能自主的追求知性與靈性的自我成長,那才是問題的關鍵!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香港   明報


鐵路醜聞爆不完 神州遍地豆腐渣

國務院剛剛推行「大部制」改革方案,備受詬病的鐵道部被分拆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鐵道部雖然走入歷史,但也留下無數的爛攤子,哈爾濱大連高鐵豆腐渣醜聞就是其中之一。

耗資逾一千億元人民幣的哈大高鐵,全長九百二十一公里,是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工程之一,鐵路於去年十二月落成通車,原擬於今年四月一日起提速至時速三百公里,但內地傳媒最近踢爆,因為工程質量出現問題,鐵路無法如期提速。雖然鐵路部門強調,哈大高鐵通車以來社會反響良好,但同時宣布將提速推遲到四月二十一日,顯示鐵路出問題並非空穴來風。

紙是包不住火的,幾乎在鐵道部壽終正寢的同時,哈大高鐵爆出質量問題,絕非偶然。哈鐵前老總杜厚智因貪腐問題早前已被雙規,知情人士透露,杜氏的貪腐行為無孔不入,大至對工程招標及大型物資採購,小至辦公室紙杯採購,他都要上下其手,以致哈大高鐵頻頻發生質量安全問題,包括路基沉降超標、道砟中出現異物等等,一些在建橋樑甚至出現部分坍塌事故。鐵路安全,關乎人命,由這麼一個貪婪腐敗的官員,建出這樣一條問題多多的鐵路,叫人如何安心乘坐?

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全球金融海嘯後,當局推出四萬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其中一半用於高鐵建設,這也成為貪官污吏上下其手、大撈特撈的良機。網上流傳一個段子,說天堂門壞了,上帝要招標重修,來了三個投標人。印度人說只要三千元就可以修好,材料費一千,人工一千,自己賺一千;德國人說要六千元,材料費二千,人工二千,自己賺二千;最後,中國人淡定地說要九千元,三千給你,三千我的,剩下三千僱那個印度人幹。上帝拍案叫絕,指着中國人說:「就是你了!」哈大高鐵的原訂投資額僅八百二十億元,最終卻以逾一千億元巨款埋單,到底有多少被中飽私囊,恐怕只有上帝才曉得。

猶記前年七月,溫州發生震驚中外的動車追尾事故,工程招標過程中的種種不堪得以曝光,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及副總工程師因而淪為階下囚。在這種情況下,去年底落成的哈大高鐵重蹈覆轍,足證內地官場前腐後繼。腐敗不除,鐵路難安,不管當局如何改革行政架構,都是無濟於事。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哈大高鐵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神州大地,豆腐渣工程無處不在,樓脆脆、橋歪歪、路塌塌,層出不窮。晚清朝政腐敗,洋務運動虛有其表,李鴻章曾經以「裱糊匠」自嘲,想不到,今時今日中國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惟官場腐敗程度比晚清有過之而無不及,各地建築工程依舊是紙糊的,寧不教人唏噓!

太陽報

日本兩面三刀 北京如何應對

在日美聯手對付中國動作多多、釣魚島之爭陷入持久戰之際,突然傳來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很可能下月訪華的消息。日方一邊搖橄欖枝,一邊磨刀霍霍,兩面三刀的奸詐本性暴露無遺。

身兼財務大臣的麻生太郎,將利用北京舉行的「中日財長對話」機會訪華。日本傳媒報道,麻生此行是為修復中日關係尋找突破口,可能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接見,如果會談落實,將是日本自去年「國有化」釣魚島以來,兩國第一次高層會晤。日方還計劃在五月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上,安排首相安倍晉三與李克強單獨會談,以改善關係。

如果日本真有改善對華關係的誠意,當然不必將其拒諸門外,惟事實顯然並非如此。就在傳出麻生訪華的同時,日本自衞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正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會晤,雙方將於今夏前推出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聯合作戰計劃,並首次明確指出自衞隊將會動用武力。計劃內容除了兩軍配合作戰,還包括自衞隊為美軍提供補給和後勤支援等。日本傳媒還透露,日方還計劃突破憲法的約束,組建電子戰部隊以支援島嶼爭奪戰,矛頭衝着中國而來。

迷湯策略 屢用不爽

日本就是這樣,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好話說盡,壞事做絕。安倍一邊宣稱與習近平是「同一代人」,「日本的大門永遠對中國敞開」,甜言蜜語;另一邊則磨刀霍霍,包括宣布加入TPP談判以討奧巴馬歡心,換取美國支持其對華強硬政策。不僅如此,日本又利用兩岸矛盾搞連串小動作,破解兩岸在釣魚島問題上合作的可能性等,不斷將中日關係推向危險的邊緣。

事實上,中日圍繞釣魚島的較量從未停止,雙方執法船幾乎天天較量,在這種劍拔弩張的情況下,日本安排麻生太郎訪華,不是要改變對華強硬政策,更不是要在釣魚島問題上讓步,而是想從中國拿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雖然安倍政府依賴日圓貶值手法增加出口,刺激經濟,但治標不能治本。環顧全球,歐美自顧不暇,日本經濟復甦的希望在中國大市場,中日交惡,只會加速日本經濟的沉淪。

顯而易見,日方所謂改善兩國關係,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是釣魚島也要,經濟利益也要。相信麻生訪華時,必定會利用中國政府愛面子的弱點,大灌迷魂湯,這一招已屢用不爽,安倍首次組閣時就曾一度放軟姿態訪華,讓胡溫政府沉溺於所謂破冰、融冰、暖春的幻想之中。現在習李體制上台,還會再一次上當受騙嗎?

東方日報


黑客來自解放軍的證據


 解放黑客顯形,政府進退兩難(一)


    《國密報》特約記者 邰志峯

    近年來,美國不斷指控中國利用黑客入侵政治、商業和傳媒電腦網絡,但中國總否認黑客攻擊、入侵與解放軍有何關係。但根據美國網絡安全業者麥迪安公司(Mandiant)發的一份長達60頁的報告, 中國是美國最近發生一系列高層黑客攻擊的幕後操控者。

   黑客來自解放軍的證據

    麥迪安公司提出了證據,並指稱這些以美國為主要對象的一連串黑客攻擊事件,來源是上海市的一棟塔樓之中發出。他們對六年以來的141個黑客攻擊目標所做的追蹤分析,發現了發動襲擊的地點,是來自於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的總部、在上海浦東的一座12層塔樓。麥迪安提出的報告將該黑客攻擊組織稱作“注釋組”(Comment Crew),將此一連串的攻擊稱作“APT1”(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1)。“注釋組”使用兩套IP位址,而這兩套IP位址是註冊在上海,系統所使用的文字也都是簡體中文。

一連串黑客攻擊事件指向上海浦東同路邊的這棟白色12層樓。

     美國網路安全公司麥迪安公布的報告,指控大陸解放軍幕後操控全球網路攻擊,報告同時附上詳細行動法。不過有些網絡間諜可能一時疏忽,直接用防火牆外的攻擊伺服器,登錄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社交網站,因此調查公司盯上。麥迪安的報告中說,來自中國的黑客,必須由發出攻擊的伺服器登出之後,再繞過防火牆登錄外國網站,以避免洩漏IP網址及伺服器來源;不過有些黑客貪圖一時方便,省去這道手續,直接用攻擊伺服器登錄社交網站,結就是導致行蹤曝光。

    報告中舉例,化名UglyGorilla和DOTA的網絡攻擊者,都犯了相同的錯誤;雖然網攻單位紀律嚴明,但還是有人不慎使用手機登錄Gmail帳戶,雖然網絡間諜做足安全程序,但仍然被盯上,黑客活動區域和相關資訊同樣被揭露,防火牆反了大陸網絡間諜的陷阱。

    《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也有刊登文章,述說一名中國“網絡間諜”如何在西方網絡安全專的人肉搜尋下被暴露分。《彭博商業周刊》報導,戴爾公司負責網絡安全工作的斯圖爾特(Joe Stewart)在行業名聲響亮,他在2003年挫敗了最早的一次殭屍網攻擊,即黑客利用大量的電腦,同時發送大量電郵發動的攻擊,他是年來一直致力於阻止網絡罪犯攻入銀行帳號及其他電腦帳號。2011年斯圖爾特開始關注中國,他開始捕捉來自中國的惡意軟件,而現在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尋找針對中國惡意軟件的防範對策。

戴爾公司負責網絡安全工作的斯圖爾特(Joe Stewart)在行業名聲響亮。

胡錦濤輸得慘是因十年不改革


北京80位意見領袖議政改共識(18

《內幕》特約記者文仁整理

改革就是反封建、反專制
杜光(中央黨校前圖書館館長)
      我講三點:第一,改革的性質,這個論壇主題叫改革共識,改革要取得共識,首先對改革的性質是什麼,應該有認識。改革的性質是什麼?官方的說法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優化。我認為這個說法很不恰當,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進行社會主義的條件,既沒有物質條件,也沒有精神條件,社會主義只是一個空洞的旗幟,在旗幟掩蓋下,是專制主義、封建主義。

杜光

      所以,要這樣的一個社會自我調節,改革到什麼地方?我認為,改革的性質,應該是現階段民主革命的具體形式。為什麼這樣說?不要說放眼觀察,閉著眼睛想一下,就可以看到社會上存在著多麼嚴重的封建主義和專制主義,這樣的社會任務是反封建、反專制。也就是說,進行民主革命,繼續進行民主革命,繼續進行一百多年以來中華民族為了求生存而進行的民主主義革命。

      100多年以來,從洋務派開始一直到現在,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民主和專制的矛盾,這個矛盾到現在還沒有解決。我認為,改革要解決這樣的矛盾,所以,改革的性質應該是現階段民主革命的具體形式,目標是反專制、反封建,以民主主義取代專制主義、封建主義。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改革的指導思想。十八大政治報告裡談到黨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黨的長期指導思想。我認為,這個提法不妥當,什麼是“馬列毛鄧三科”?我想,鄧小平在1979年所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應該說是中國特色的“馬列”。以“馬列毛鄧三科”為指導思想,它們的內容非常龐雜而且互相矛盾,拿它怎麼指導?實際上是拿“四項基本原則”指導,所謂“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兩個基本點在實際上不平等,實際上是用“四項基本原則”來指導改革開放。

     改革進行到現在為什麼政治體制改革停步不前?為什麼經濟體制改革走向了邪路?特別是90年代後半期,國有企業的改革孕育了中國兩大剝削階級:權貴資產階級和豪強資產階級。為什麼如此?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堅持了“四項基本原則”。

     如果相對於“四項基本原則”來說,我認為,“科學發展觀”對今後改革起一定的指導意義,但“科學發展觀”本身,要賦予他以科學的解釋與理解。我認為,“科學發展觀”首先一條是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觀,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什麼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可持續不是帶有普遍性、普世性的價值觀念嗎?所以我覺得“科學發展觀”和“四項基本原則”是矛盾的,“馬列毛鄧三科”實際上是“四項基本原則”和“科學發展觀”共同放在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本身就不科學,我認為改革的指導思想應該是普世價值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以人為本,全面可持續發展,這是帶有普世意義的價值觀。

  第三,反封建、反專制,我好幾年的文章裡已經不提反封建了。十多年以前提出中國半封建社會是不科學的,因為封建作為一種社會制度,是自秦始皇滅六國以後就不存在了。後來是皇權主義,秦始皇后的社會是皇權主義社會。我的文章裡不贊成皇權主義說法,所以,很多文章裡提到了專制主義,反專制。最近一兩年好像專制主義不能概括我們兩千多年的歷史,實際兩年多年的歷史主要是西周以來的封建傳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即等級制。這個封建到現在還存在。“狗眼看人低”,實際上,不同等級的人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反封建還存在,所以,我發言時把反封建和反專制並提,以民主主義取代封建主義、專制主義。這個問題還可以討論,我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最不可思議的是溫家寶90歲母親“絕對富有”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馬良



在溫家寶家族發財的人中,最不可思議的是,溫家寶90歲的母親楊志雲“絕對富有”,僅她名下一項對中國一家大型金融企業的投資5年前的價值就達1.2億美元,儘管她本人是否知情仍不清楚。就連專門研究溫家寶的作者余傑也表示,《紐約時報》的報道讓他眼睛一亮的地方,是溫家寶高齡90歲的母親也涉入其中,一些微博用戶甚至調侃楊老太太可能是中國90歲以上最有錢的人。

總理溫家寶的母親楊志雲曾是一名教師,2012年,溫家寶在講演時中他的童年是在“貧窮、混亂和飢餓”中度過的,這等於說楊志雲曾是一位非常貧窮的中國婦女。

自《紐約時報》關於溫家寶家族財產的報導一刊登,對其材料來源的質疑和傳聞持續不斷。據《外交政策》博客《護照》(Passport)10月27日報導,有微博用戶質問《紐約時報》的立場,質疑他們是不是“被毛主義的支持者收買”。也有人表示,看到《紐約時報》的報導標題後,直覺反應是認為中共各方都在採取最後的行動鞏固自己的位置。更有一些人認為《紐約時報》在這場政治鬥爭中被利用了:“這次紐時真的不懂中國——太像傀儡了。”

http://x.limgs.cn/f1/g/121116/c201232015324250a5ec1a708b1.jpg
溫家寶

不願透露姓名的一家中國商業報道媒體的負責人對德國之聲分析說,《紐約時報》記者應該是在得到系統報料的前提下,進行了長時間的專業調查之後,寫出了這篇報道。這位負責人說,中國普通人的家庭成員情況,通過查詢戶籍信息可以獲得,但是這個戶籍管理系統對中共省部級以上的官員都嚴加保密,要想確認政治局常委家庭成員的姓名都非常困難,更不用說家庭成員的親戚了。因此,《紐約時報》这次應該是得到了某種幫助,甚至是一個系統性的材料。更有中國海外媒體宣稱,有消息顯示在《紐約時報》報導的前兩三天,許多外媒皆收到成疊的關於溫家寶財產內幕的材料。

例如,博訊網10月23日報道說:

【對溫家寶發起媒體立體攻勢,保守派18大前最後的瘋狂?

最近,有數家海外華文媒體收到有關溫家寶的重磅爆料材料,同時,數家美國的英文主流媒體也收到溫家寶家族的詳細材料。這個現象讓人警覺,這是繼6到9月期間對習近平進行媒體抹黑攻擊未遂後,保守派在十八大前發起的對溫家寶的新的一輪立體媒體戰。

據分析,這是6~9月對習近平進行媒體抹黑攻擊未遂後,在十八大前將矛頭再次指向溫家寶的新的一輪立體媒體戰。從這些報料透露出的謠言和做法可以斷定,背後保守派的操作者其手法如出一轍。

分析顯示,保守派的媒體抹黑做法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長期精心準備、材料詳盡,有國家部門與工作人員捲入。比如,據彭博社透露,該新聞機構收到曝光的所謂習近平家族的材料有1000多頁,其中把習近平親屬的公司報表都收集完全,甚至還有親屬的個人身份證複印件、家庭住址照片等,還有數年前共事人士的所謂證據、證言。其它媒體收到的多份材料,有的也達三、四百頁厚,可見攻擊者下了很大功夫有備而來,這點,估計以寬厚著稱的習近平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這次攻擊溫家寶材料也是非常詳盡,其中包括了溫家寶兒子溫雲松曾任職公司的所有報表,連月報都有,由此可見,如果國家機器中沒有人配合,拿到這些保密材料是不可能的。

二、故意誤導,在材料中混入似是而非的假證據,並且無限誇張。比如,彭博社對收到的關於習近平和親屬的1000多頁材料中,雖然這些材料力圖誤導造謠說習近平家族斂財數億美元(註:“數億美元”之說完全是張冠李戴、子虛烏有、純屬虛構,把合資公司對方母公司的資產也算進去了),但彭博社進行了反覆的調查和分析,之後不得不承認,這些材料不能證明習近平曾用個人權力幫家族謀利,沒找到習近平家族任何不正當經營的證據。彭博社為此在報道中不得不指出,在世界各地領導人的家族正常經營也是得到法律保護的。

這次爆料溫家寶的材料中,也有同樣的情況,將一些似是而非的人造假成溫家寶家族的持股人,對媒體進行誤導,並將他人的財產轉嫁到溫家頭上,試圖引起轟動效應。

三、多媒體、全方位:同時向英文主流媒體和海外華文媒體報料,謀求立體進攻的效果。
在6~9月期間,海外多家媒體收到精心準備的攻擊習近平的黑材料達數十份,但是經過彭博社報道發現被利用的教訓,媒體和公眾認識到背後有黑手操作,彭博社的報道反而證明了習近平的清白,再加上海外某民間人士的斡旋努力,媒體不再充當中共黨內某些保守勢力抹黑習近平的打手。】

鑒於對《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的消息來源議論紛紛,猜測不已,《紐約時報》在10月29日專門發表了一篇題為“《紐約時報》如何調查中國公司?”的文章,算是張大偉10月26日撰寫的調查新聞的補充說明。

文章說,中國資訊不透明的體制並不是完全密不透風,可以通過僱傭律師事務所或諮詢公司代為申請查看公司及財務資訊,通過合法花錢購買,《紐約時報》獲得了上千頁資料信息。(《調查》特刊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探訪世界上最大的難民集中地



 《明鏡月刊》朱諾 專稿



從美索市中心到邊境的泰緬友誼大橋有七公里,為了避開中午毒辣的太陽,清晨6點多,我騎上從旅館租來的自行車,沿著寬敞的亞洲一號高速公路向西騎去。這條頗具野心的高速公路,是亞洲高速公路網的主幹道之一,東起日本東京,穿過朝鮮、中國、東南亞、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後到達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邊境,和歐洲高速相連。

  從50多年前籌劃開始到現在,由於沿途各國政治經濟的原因,這條路的修建進程相當緩慢,緬甸一側至今根本無法通行。但至少在泰國境內,從塔克到美索這一段還是相當優質的。雙向各三條道的寬闊馬路,平坦筆直,往來的車輛不多。我一路上搖搖晃晃,走走看看,一會兒就到了友誼大橋腳下的關卡前。


泰緬友誼大橋腳下的邊檢關口。
  等待過境的人們已經排起了長隊,大部分從泰國這邊過去的人通過邊檢後,都把攜帶的大包小包搬上過境的雙條車,然後乘車跨過橋去。而從緬甸那邊過來的人則大多沒有行李,一臉輕鬆地從橋上步行走過來。

  我把自行車停在橋頭,跟著橋上下來的人群,從關卡旁邊的一條小道向河邊走去。泰緬邊境這一段的界河叫莫伊河(Moei River),河水罕見地自南向北流去。河面不算寬,我曾看到以前有人拍到的照片,緬甸人劃著汽車輪胎到這邊來采購,或送兒童來泰國這邊上學,大概是因為緬甸開放後,雙邊來往更自由了,現在河面上看不到偷渡的人。不過,貿易活動顯然並不都是合法的。

  

從莫伊河的堤岸上眺望對岸,橋上過境的行人依稀可見。


  我跟著人群,沿著河邊的堤岸走進南邊的村子,堤岸上不時有要飯討錢的兒童,一邊伸出髒兮兮的小手,一邊瞟著坐在不遠處指揮的中年女人。我在泰國很少見到乞討的現象,因而有些驚訝,看來緬甸難民的日子比起泰國本地人還是要差得遠。

  距離邊境不遠,有一處在泰國非常著名的巨大垃圾場,幾百家克倫族難民居住在垃圾場裡,每月需要向場主繳納300泰銖,獲得挑揀垃圾的許可,撿拾分類垃圾的工作主要由孩子們來完成,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賣給附近工廠的塑料瓶玻璃瓶每公斤只能收到四泰銖(12美分)。肮髒的工作條件和缺失的醫療保障使得這裡疾病肆虐,威脅著美索地區的其他居民。這家垃圾場被媒體曝光後,引來各方對泰國政府的批評。但生活在那裡的難民們並不希望被政府趕走,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走出村子的路上,我看到一位中年男人從堤岸旁草叢裡藏著的一個女人手裡接過一包小塑料袋,像秘密接頭的間諜那樣,兩人迅速交換了手裡的錢和貨,他在四下打望之際,回頭看見拎著相機的我,先是有些驚訝,繼而憨憨地沖我笑笑,說了一句緬甸話,算是打了招呼。

  美索口岸曾經是泰緬邊境的走私要道,緬甸境內需要的生活用品從這裡進去,輸出來的是寶石和毒品。最近幾年,泰緬兩國聯合圍剿邊境的毒品的種植和走私活動,毒品交易量大幅下降,但遠沒有絕跡。在河邊的空場上,幾名無所事事的男人目光呆滯地斜靠在大榕樹下,一看就知道是一群“癮君子”。

  美索對岸是緬甸的克倫邦,克倫人與緬族人的過節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種下。當年,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為了趕走英國殖民者並尋求獨立,成為日本皇軍的帶路黨,而已經基督化的克倫人卻和英國人有著不錯的感情,他們加入了英國的軍隊,和中國遠征軍一起與日軍浴血奮戰。緬甸獨立後,昂山將軍在聯合各民族立憲時沒有徵求克倫人的意見,而克倫人寧願接受英國人的管理,也不願接受大緬族主義下的統一國家。於是,緬甸獨立後沒幾天,克倫人率先打響了民族獨立的第一槍,原先在英軍中服役的軍人從聯邦政府軍中嘩變,並率領克倫軍隊屢戰屢勝,直到兵臨首都仰光城下。

  但是,英國人背叛了自己的兄弟,不僅違背了他們曾經答應克倫人獨立的許諾,而且不予克倫人任何財力物力上的支持,克倫人的起義最終被打敗,克倫軍隊退守到泰緬邊境地區,化整為零,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游擊戰,一直持續了將近60年。大批克倫難民越境逃入泰國避難,據官方統計,僅美索周邊地區,難民人數就高達25萬人,而美索的註冊居民才只有3萬多人。泰國政府在邊境地區安置了幾十個難民營,現在仍有三處大型的難民營,都在美索附近,使得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難民集中地之一。我曾經試著聯繫,想到難民營去看看,但當地人告訴我,難民營不對外人開放,除非你是慈善組織或NGO的員工。

  來美索之前,我給這邊幾家著名的NGO組織發過電郵,詢問在他們的機構裡做短期義工的可能性。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家 —— 緬甸志願者項目(Burma Volunteer Program,BVP) —— 回信說,他們已經不接受志願者了,實際上,由於緬甸政府的開放政策,BVP已經準備撤銷其美索的機構,而將組織的總部遷到仰光去。城裡的其他一些人權機構和NGO也面臨著類似的調整,隨著大批難民開始向緬甸迴流,這些組織的工作重點也開始轉向緬甸境內。

  實際上,美索一點都不缺少志願者。這裡並非泰國的旅遊熱點,城裡卻經常可以看到騎著自行車的西方人,許多歐美的高校定期組織學生來這裡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我住的旅館裡就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兩隊學生,其中,美國學生的行程是他們社會學課程的一部分,在美索實習一個月,回去完成一篇社會學論文。一家NGO組織在給我的回信中說:“志願者很多,我們更希望有能夠長期工作的人,至少三個月以上。”

  美索最有名的公益機構大概要數美桃醫務所(Mae Tao Clinic)了。緬甸克倫族醫生辛西婭?蒙(Dr. Cynthia Maung)畢業於仰光的醫學院,1989年逃出緬甸,她看到美索的克倫人缺醫少藥,又不受泰國醫療系統的覆蓋,就在一間簡易木房裡建立了這家診所,免費為克倫人治病。她的人道主義精神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來自世界各地的捐款贈物越來越多,現在,這家診所已經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名醫護人員、年接待15萬人次(包括每天三四百名跨過邊境大橋、專程來此看病的緬甸人)的全功能醫務所。辛西婭醫生和她的診所先後獲得過許多國際人道主義機構的褒獎,她本人剛剛在華盛頓領取了美國的一個國家級獎項,昂山素季到場祝賀,並為她頒獎。由於她的工作,多年來,她被人們稱為緬甸的“特蕾莎嬤嬤”。

  美桃醫務所只接受具有專業醫護訓練的志願者,我在美索的週末夜市上碰到了兩位穿著印有“美桃醫務所”T恤的姑娘,便和她們聊了一陣。她們中一位來自挪威,另一位來自泰國曼谷,都是醫學院的學生,在這裡實習。她們說,診所的工作很繁忙,與在大城市里的醫院相比,這裡能夠更多地接觸病人,對自己積累經驗更有好處。

  另一家比較知名的公益組織是德國女心理醫生薩賓(Sabine)建立的“草根孤兒志願者”項目(Volunteering in grassroot orphanage in Thailand)。她於2000年來到美索做志願英文教師的時候,愛上了一位克倫族男子,兩人2001年結了婚,並於當年辦起這家草根性公益組織。現在,她們收留了40多個父母死於戰爭或疾病的兒童,靠志願者的幫助照料他們。

  此外,這裡還有不少宗教機構,儘管同一個世紀前相比,天主教會和基督教會向泰北、緬北山區滲透的速度已經有所減緩,儘管近年來不斷有人揭露一些傳教士利用宗教的名義參與了販賣兒童、甚至性侵兒童的事件,但總而言之,在美索,各種各樣的組織數不勝數,每家都有各自的故事,但目的都是為了幫助緬甸的難民。從邊境回到城裡,我便來到一家公益圖書館,這是伊洛瓦底雜誌的覺佐莫主編向我推薦的。(《明鏡月刊》38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林彪與江青之間是“權力之爭”嗎?


《新史記》○丁凱文 ●記者 高伐林


《新史記》記者專訪《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作者、旅美學者丁凱文——


新史記:很長時間以來,有一種說法:林彪與江青兩個集團又勾結又爭奪,彼此之間是“權力之爭”,你所說的林彪對江青一夥的抵制,是否可從這個角度來解讀呢?

丁 凱文:1981年6月,中共中央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就“文革”中林彪與江青的關係,作了如下闡述:“林彪、江青等人,他們組成兩 個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的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同志的錯誤,背著他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因而决議的結論是:“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 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由於中共官方的這個定性,林彪與江青之間的關係就被定格為“相互勾結、相互矛盾”。最 新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如是說:“林彪集團和江青集團都是在人為製造階級鬥爭的環境中,在黨的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壞的條件下,為爭奪權力而發展起來 的。……但是,野心家、陰謀家的相互勾結、相互利用總是短暫的。”“隨著九屆二中全會的臨近,兩個陰謀集團的鬥爭愈來愈尖銳和表面化了。”(見該書下卷第 835頁)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1/Ding-kw01.jpg
2006年在紐約一次關於林彪問題的演講會上的丁凱文。(高伐林攝)

把 林彪與江青的關係片面地解讀為“兩個陰謀集團之間的爭權奪利”最符合官方的觀點,官方決不會把周恩來、葉劍英等老幹部或軍內元老與江青的關係解讀為 “爭權奪利”——原因無它,周恩來、葉劍英們屬於好人範疇,按照“歷史問題決議”,周、葉等人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鬥爭”。顯然,這 是對歷史的歪曲。評論歷史人物,我們只能用一個標準,而非多重標準。“文革”中的林彪、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同屬老幹部陣營,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林彪等人 屬於中共的功臣集團,而江青、張春橋等人猶如毛澤東的外戚、內侍等近臣集團。“文革”開始時,他們全是毛澤東的支持者、擁護者。一來毛澤東在中共歷史上形 成了很高的威望,二來在意識形態上他們並無根本的分歧。但是隨著運動的深入發展,局勢越來越超出想象,越來越混亂,越來越難以控制,林彪這些中共功臣集團 成員的認識就發生了變化,逐漸認識到這個運動是國家的災難,應該設法及早給運動剎車,使國家回復到正常的發展道路上。在這一點上,他們與江青等毛的近臣集 團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從“二月逆流”、“軍委八條命令”、“廬山會議”,乃至鄧小平上台後搞的整頓等等,都與毛澤東的極左路線格格不入。

林 彪集團對“文革”的認識,對江青等人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這個問題,我在書中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他們與江青集團的明顯對立始於1967年初, 九大報告稿的分歧和爭論是兩個集團政治對抗的一個高潮,廬山會議則是矛盾的公開化。林彪嚴防江青等人把手伸進軍隊,就是防止他們在搞亂全國的同時再搞亂軍 隊,有了穩定的軍隊,即使國家再亂也出不了大問題。實際上,中共在九大之後就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動亂了,從這一點上而言,軍隊功不可沒。此外,軍隊從沒有 主動擴張自己的權力。軍隊的職責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林彪和中央軍委在“文革”期間從未給下級部隊直接下過奪權的命令,各省、市、自治區的奪權都是在毛澤東 的號召下進行,由江青主導的中央文革碰頭會主持,軍隊僅僅是在中央表態之後隨大流而表示支持。事實上,在奪權初起時,軍隊大都支持了保守派而非造反派,引 起毛澤東、江青的不滿,不少軍隊領導人還慘遭厄運。

評價林彪及中共的功臣集團,要看他們與毛澤東、江青等極左派們產 生分歧和對立的原因是什麼,看他們的政治主張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毛澤東、江青推行的是蘇聯斯大林烏托邦式的極左路線,而林彪則希望國家回復正常,而非一 味堅持“繼續革命式的路線鬥爭”,在這一點上,林彪與江青等人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林彪與江青等極左派的鬥爭與“二月逆流”中的葉劍英、與日後搞整頓的 鄧小平是一樣的,值得充分肯定。如果我們承認葉劍英、鄧小平等人與江青的鬥爭是正確之舉,我們有何理由把林彪與江青的鬥爭劃為“另類”,說成是什麼“兩個 反革命集團的權力之爭”呢?我相信,如果林彪按兵不動,在廬山會議上養精蓄銳,不去發動那場批判張春橋的鬥爭,那麼日後毛澤東一旦撒手人寰,林彪一定會主 動出手一舉粉碎“四人幫”,開創中共的新局面。可惜的是,歷史沒有給林彪這一機會。(《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穆沙拉夫回歸 巴國山雨欲來


巴基斯坦民選政府本月中歷史性完成五年任期,以總統扎爾達里為首的巴國人民黨功成身退,為巴國民主政治揭開新一頁。巴國定於五月十一日舉行大選,人民黨能否錦上添花,於締造歷史後再度上台執政,備受各方關注。流亡海外的巴國前領袖穆沙拉夫,置自己官非纏身隨時被捕入獄之風險於不顧,日前毅然宣布回國參選,予人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穆沙拉夫流亡海外後不止一次表示要回國,他去年萌生此念,因人民黨政府威脅將他拘捕知難而退。穆沙拉夫的決心比以往更強,其女兒已向卡拉奇一個法院就三宗案件申請保釋,除了他○七年將多名法官解職拘捕的案件,還有俾路支叛軍領袖巴格提○六年被殺及翌年巴國前總理貝娜齊爾遇弒兩件大案。雖然該庭讓穆氏保釋,令他回國後享有免被拘捕至少十天的待遇,但由於巴國最高法院有權干預推翻有關決定,穆氏能否回國參選,刻下還是未知之數。

塔利班揚言殺穆沙拉夫
以四面楚歌來形容穆氏返國後的處境,實不為過。貝娜齊爾之子比拉瓦爾,一口咬定母親被殺是穆氏背後指使。穆氏自投羅網,人民黨政府或有所行動。另一邊廂,穆氏在位時曾逼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喬杜里辭職,目前仍是首席大法官的喬杜里一旦取消保釋令,穆氏恐難逃牢獄之災。此外,巴國塔利班和俾路支民族主義分子,於穆氏在任時吃過他不少苦頭。穆氏如今不再是總統,失去軍方和警方全天候保護,他堅持參選或惹來殺身之禍。巴國塔利班昨日揚言追殺穆氏,來勢洶洶。

因穆氏發動政變而倒台的前總理謝里夫,理應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對有意回國參選的穆氏窮追猛打。弔詭的是,謝里夫近日受訪時談到穆氏回歸一事時顯得格外冷靜。

有分析認為,謝里夫領導的穆斯林聯盟,因板球英雄伊姆蘭汗領導的正義運動黨干擾,選票流失問題比人民黨更嚴重。若穆沙拉夫真的返巴參選,其創立的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黨,得票率是高是低難以逆料,實不能排除謝里夫透過穆氏返巴掀起混戰從中漁利。選戰產生的政治亂局,會否再度促使巴國軍方介入,則屬後話。

東方日報

殲─20來勢洶洶 F─35是制衡關鍵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大陸軍備日益先進,正在測試的殲─20、殲─31兩款隱形戰機,最快7年後開始服役,這將逐漸削弱其他亞洲國家的戰備戰略優勢。儘管美國F─35聯合攻擊型戰鬥機可能成為制衡關鍵,但因F─35研製計畫一再延後,這對日韓等國形成更大壓力。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大陸開始提升空中戰力,縮小和美國及其亞洲盟國的差距。

     面對大陸來勢洶洶,美國五角大廈總額4000億美元、軍史上最昂貴的F─35戰機計畫,卻因技術問題、成本超出預算等問題延遲,加上削減國家預算,迫使華盛頓減少購買戰機數量,讓情況雪上加霜。

     而原先想以F─35戰機替換舊型戰鬥機的美國亞洲盟友,也因研製計畫延宕,導致更新計畫遙遙無期,至少得延後長達7年時間。

     據了解,澳洲已決定在今年6月宣布將F/A─18大黃蜂戰鬥機的數量增加1倍,以應付F─35可能遲交所產生的缺口。日本表示將照舊向美國購買42架F─35戰機;韓國今夏應會選購這類戰機;新加坡很可能在接下來幾周訂購10多架F─35戰機。

     F─35戰機交付日期可能大幅推遲,對於日韓衝擊尤大,因為日韓急需F─35戰機來替換舊式戰鬥機,拉回戰機機齡偏高、戰鬥性能大打折扣的劣勢。

郭玫君   旺報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3月23日)

2013年3月23日《明镜郵報》

2013年3月23日《歷史日報》


  明镜历史网
  http://www.mingjinglishi.com/

習鞋子合腳喻國家發展 網民質疑


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俄行程,昨進入第二天,他在有俄國外交官搖籃之稱的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並與學生對話時,以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才知道,來比擬國家發展道路的言論,引起內地眾多網友質疑。有人稱:「一國人民連說話都缺乏自由,談鞋子合腳是不是過於奢侈了!」「不合腳的鞋子,還要堅持穿,這才是最痛苦的!」

「中國積弱才是麻煩」
「合作發展共贏成為時代潮流,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任何國家都不能單獨主宰世界。」習近平表示:「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着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知道。」他認為,世界要長期發展,不可能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一批國家長期貧窮。中國強大引起外國擔心,習稱這些擔心不必要,部份更別有用心,他說:「中國積弱才是世界的麻煩!」他還兩次提到不應干涉別國內政。

網民:讓所有腳站出來發言
不過,習近平的鞋子合腳論隨即受到不少網民質疑,有網民稱:「鞋子是否合適,當然只有腳知道。既如此,那就應讓所有腳站出來公開自由地發表對鞋子的感言。不能只讓一部份覺得合適的腳說話,而壓制屏蔽另一些腳的發言權。」
當日下午,習近平參觀俄羅斯國防部,這是俄方首次邀請中國領導人參觀。在此之前,習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兩國聯合聲明,聲明中稱,中俄兩國將積極開展在能源領域合作,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等核心問題上互相支持。

香港蘋果日報

籲共護二戰果實 劍指日本

習近平訪俄期間兩度提出維護二戰勝利成果,與普京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則表明兩國相互堅定支持對方主權領土完整。日本傳媒認為,中俄此舉意在制約與兩國均有領土糾紛的日本。

習近平昨日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回答學生提問時表示,中俄互不構成威脅,反而有巨大共同利益,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要加強戰略協作,共同來維護聯合國憲章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共同來維護國際的公平正義,維護二戰的勝利成果,推動國際秩序、國際體系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聯合聲明互撐領土完整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前天與普京會談時,雙方亦表示要密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協調配合,維護共同戰略安全、二戰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兩人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指出,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日本共同社認為,中俄與日本均有領土糾紛,上述內容旨在制約日本。

中國重提二戰成果,始於去年9月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當天,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在會見外賓時指,日本的做法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此後中方多次指摘日本破壞戰後秩序,爭取國際支持。中方此前成立的「釣魚島應變小組」由習近平擔任組長。

學者﹕俄表態進步但難寄厚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向本報表示,中國過去沒有在北方四島問題上表過態,俄羅斯也沒有在釣魚島問題上表示支持中國,「雖然聯合聲明中沒有提到過別的國家,但是中俄對彼此領土主權問題的關切程度,還是前進了一大步」。不過他認為這不代表俄羅斯會採取任何具體的行動來支持中國,不應過分解讀。

中俄聯合聲明同時表明反對一國或國家集團單方面、無限度地加強反導系統,有分析指這是不點名批評在東歐和東亞構建導彈防禦系統的美國。

明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