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過關,如同扯皮
不得不說的是,就是這個被網友稱為“扯皮”方案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還要“征求黨中央、全國人大和國務院46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然後,“再經國務院黨組會議等審議後,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方案。”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出台始末,是新華社“故意”對外披露的,盡管這家官方通訊社所要強調的是,這個方案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反複比較論證”才形成的,但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出,無論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在政治上有何追求,要想把它變成現實,至少從目前來看都近乎紙上談兵。
據曾經參與機構改革方案起草過程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介紹,近幾輪機構改革都由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編辦)牽頭,抽調有關部委重要高層骨幹及專家學者參加。方案形成過程,也經歷了充分的調研討論,徵集各方建議。
馬凱對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作說明。
中編辦負責人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答《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問時介紹,此前,有關部門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進行了大量基礎性前瞻性研究。黨的十八大閉幕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成立文件起草組,負責起草改革方案。
新華社稱:方案形成過程中,文件起草組就機構改革問題聽取了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同志以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就國務院部門轉變職能、提高效率、搞好服務問題,召開四個座談會,聽取了20個省級政府或其部門負責同志、十個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部分國有和民營企業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的意見,還書面徵求了黨中央、全國人大和國務院46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
初稿形成後,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其他領導同志作了彙報溝通,聽取意見;就職能轉變問題,書面徵求了88個部門近百位負責同志的意見;就方案有關內容徵求了15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和地方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同時,通過網絡、報刊等渠道,廣泛收集社會各界對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意見建議千餘條。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反複比較論證,形成了改革方案草案。
改革方案草案經國務院黨組會議審議後,先後提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這個方案。二中全會在審議過程中,對方案具體內容的修改、方案的組織實施和今後進一步深化改革共提出了百餘條意見建議。經逐條梳理分析有關方案的具體意見,又對方案作了修改完善。2月28日,中央專門召開黨外民主人士協商會,就改革方案向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情況,聽取意見……
一個機構改革方案要想出台,卻要層層過關,不但要照顧各部門的利益關系,還要顧全中共高層各大派系的政治利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特色。衆所週知,中國政府機構多、官員多,不只人浮於事,而且妨礙社會和市場的運作,遠遜歐美國家,就算把現有的27個部委裁減至18個,中國內閣成員仍多於德國(16個)、美國(15個)、英國(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