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日建6新型潛艇 加強釣島防衛


日本防衛省計劃在海上自衛隊中增加6艘新型潛艇,並培訓400名潛艇士官,日本傳媒報道,這些潛艇將用於加強對釣魚島的防衛。

日本新聞網報道,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16艘潛艇及1,000名潛艇官兵。根據防衛省最新計劃,到2021年為止,準備新造6艘潛艇,全部用日本最新的潛艇技術在國內打造,每一艘的建造費用為500億日元(41億港元)。防衛省認為,潛水艇是不易被發現的深海武器,打造新型艦艇,將有利於遏制中國的海軍軍事力量,強化釣魚島的防衛。 日本現時最先進潛艇為「蒼龍」級潛艇,靜音、探測與武器系統均屬全球最先進。

李源潮冀以經濟改善關係

另據共同社報道,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前日在北京接見由豐田汽車董事長張富士夫率領的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日方相關人士透露,李源潮在會談指出,中日關係出現前所未有的混亂,這種不正常狀態對雙方不利,會兩敗俱傷。他坦言中日貿易和旅遊等領域出現了不良影響,中國經濟也受到了打擊,並指出中方有意以經濟為中心來改善中日關係,相信兩國之間的難題可以和平解決。

明報

习近平访俄军中枢成外国元首第一人


        据俄新网莫斯科二十三日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六在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会晤时表示,俄中两国将继续加强在军事、政治和战略方面以及两国武装力量之间的合作。
  习近平还在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的陪同下参观俄武装力量行动管理中心,成为第一个获邀参观这一管理中心的外国领导人。
  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希莫夫对习近平说∶“尊敬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您是第一个参观俄武装力量行动管理中心的外国领导人”。
  武装力量行动管理中心配备有各种系统和设备,这些系统和设备负责监控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对1500个卫星和有线电视进行监视和录像,并能够进一步加工和翻译成7种语言。
  该中心配备了一整套系统和设备,及时反映有关情况的信息和执勤力量的状况。
  习近平说,此次参观俄国防部说明,两国在军事、政治和战略方面的合作将加强。俄中两国武装力量之间的合作也将加强。
  他强调说,俄罗斯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的第一个国家。
  他还说,两国关系具有特殊性质。访问俄罗斯期间,双方取得了很多大的成果。他说∶“我认为,我们的会谈为两国武装力量进一步发展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绍伊古指出,“讨论的一系列问题有助於发展两国军事以及军事技术合作”。
  绍伊古还表示,周日他将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举行会谈。
  俄中对反导有共识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发表声明说,俄罗斯和中国在反导问题上的观点有很多相近之处。
  习近平与绍伊古会晤结束後,安东诺夫说∶“习近平与绍伊古在一系列迫切的国际安全问题上的观点完全相符。双方都担心反导问题。双方都认为有必要继续就这个问题举行会谈。”
  他还指出,会晤期间,“双方强调优先发展两国军事和军事技术合作的必要性”。
  他说∶“我想特别指出,我们与中国交好并不针对任何人,为了是加强地区合作、协作、稳定和全球安全。”


大公報

中國對美俄等距外交 獨立自主保最大利益

身兼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及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3月22日(上周五)展開對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及剛果的訪問行程。這次訪問由歐洲轉到非洲,最受矚目的當然是首站的俄羅斯,習近平在莫斯科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中俄雙方並簽署聯合聲明,確定今後兩國關係發展的方向重點及合作領域。


習近平首出即訪俄
兩國關係非比尋常

前蘇聯解體後,中國與俄羅斯發展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江澤民、胡錦濤多次與俄羅斯領袖會面,中俄在國際事務上,有大致相同的觀點及利益,兩國間爭論不多,因此,西方視中俄為抗衡美國的合作伙伴。事實上,中俄之間不止於經貿及文化關係,軍事關係更非比尋常,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曾到訪國防部,這是相當值得注視的訪問,在此之前,沒有外國元首到訪俄羅斯國防部。中俄的關係及默契,顯然比一般的雙邊關係緊密。

於中俄來說,這是來得不易的良好關係,歷史上,中國和前蘇聯1950年代初如膠似漆,北京一切都朝蘇聯「老大哥」看。其後中蘇鬧翻,蘇聯撤走所有專家,中蘇全面決裂。1969年,中蘇軍隊在珍寶島爆發激烈邊界衝突,兩國關係跌入谷底;同一時間,中美走近,乒乓外交,尼克遜訪華,中美蘇之間的國際政治大三角於焉形成。不過,這不是距離均等的等邊三角,而是中美在同一端、蘇聯在另一端的直角三角形,美國借助中國牽制蘇聯,成為冷戰年間最具代表性的戰略對峙格局。

對中國而言,歷史上是吃過結盟後遭棄之如敝屣的苦頭,因此,這次習近平之行更引人注目,現下背景是美國推動「重返亞洲」,對中俄都是戰略上的挑戰——中國臨海出口點大都在東部沿海一線,俄羅斯的東亞地區更是這個大國在東部唯一出海口,美國則在這一帶與韓國及日本有深厚的軍事及政治聯盟,對中俄有如芒剌在背。所以,西方視中俄與中亞國家的「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準軍事聯盟,習近平訪俄,會否進一步鞏固這種功能,是西方觀察焦點。

其實,北京對此已有回應,習近平全面掌握黨政軍大權後,第一個接見的外國官員是美國財長傑克盧,第一個出訪國家是俄羅斯,這種把美俄兩個超級大國處於平等對待的做法,說明了北京的戰略觀點——中美俄處於等邊大三角,各方距離均等,沒有兩方結盟狙擊另一方的危機,至低限度,北京表達出來的態度便是如此。中國經濟近10年發展迅速,但個別範疇仍遠未現代化,美俄畢竟是大國,當中不乏可供取經之處,與兩國保持等距交往,不僅不會被視為任何一方的附庸,還可以靠超然的位置,做到利益更大化。

中國國力漸豐
毋須為他人作嫁衣

北京此舉是最聰明的做法。時移世易,今天已非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世界,中國國力漸豐,毋須成為美蘇(俄)任何一國的搭檔,充當美蘇向對方施以訛詐的工具。中共建政後,強調要走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可是一直未能真正實現,1950年代中蘇結盟,70年代中美「友好」,都經不起國際政治現實考驗﹕蘇聯換了赫魯曉夫,中蘇關係即走樣;美國近年在亞洲的強勢企圖心,也與70年代的對華友好大相逕庭。

不過,近年內地一些人的看法頗令人擔憂,他們主張與俄羅斯結盟抗擊美國,這種把本國最大利益繫於別國身上、以逞一時之快的做法,60年前的韓戰已令剛呱呱墮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吃盡苦頭,折騰了幾許發展機遇。韓戰硝煙未去,中蘇翻臉,「蘇修亡我之心不死」是今天中國不少人印象頗深的一句話。至於美國,中美1979年建交後風調雨順,近年已然變色,華府在南海鼓動個別國家與中國就主權問題針鋒相對,在西太平的駐軍更從量變到質變,在在都是針對中國。外交上的「老朋友」是一時之事,隨時因為利益而變死對頭。

中國追求的應是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和政策,不受別國干擾,儘管國際政治往往有短暫性的妥協或聯結,但畢竟一國的利益不可以用別國的觀點闡釋,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都應作如是觀。

明報

彭風頭蓋習 官媒報道低調


習近平攜夫人彭麗媛首次出訪,兩人便以情侶裝亮相,中外媒體注目,尤其是彭的衣着裝飾得體大方,更成為網民關注議論的焦點。不過,讀者稍加留心便不難發現,官方媒體對第一夫人處女騷的報道,調子不高,着墨也不多,箇中原因自然是擔憂彭高調搶鏡,顛覆主次,風頭蓋過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

新華社彭麗媛照僅一張

當地時間3月22日中午,習近平夫婦抵達莫斯科,新華社於北京時間下午4時發出快訊,但圖片遲至次日凌晨4時才發出,比文字稿整整晚了12小時。不僅如此,截至記者昨發稿為止,新華社僅發了一張彭的照片,就是那張彭手挽習走出機艙的照片。事實上,彭當天在莫斯科出席多個活動,包括在普京夫人陪同下參觀克里姆林宮、出席中俄旅遊年開幕式接受普京獻花及兩人互動等,從短片畫面看,彭風姿綽約,笑容燦爛,給人印象深刻,但新華社就是隻字不提,遑論配以圖片。因此,內地媒體包括各大網站,昨大量刊發第一夫人的照片,絕大部份用的是電視畫面或短片截圖。
與其前任王冶坪、劉永清相比,彭麗媛讓人耳目一新,但在官媒的宣傳報道上並沒有突破限制,依然是胡規習隨。這讓人想起40年前,第一夫人王光美隨劉少奇出訪,身穿旗袍、舉止得體,驚艷中外,《人民日報》刊登她的大幅照片,未料引起自以為第一夫人江青的妒火中燒。為了報復王,從未參與外事的江青,竟以毛夫人身份見外賓,令「光輝形象」得以曝光,而王身穿旗袍的照片,成為她文革中被迫害的證據。
夫人搶鏡搶風頭,從來都是中共官場的禁忌,習近平上台伊始,想藉彭展示中國軟實力,這只是網民願望,其實哪有這麼簡單?

香港蘋果日報

解放軍首應邀環太平洋軍演

中美關係近日因釣魚島主權爭議,以及美國重返亞太地區等問題而日趨緊張之際,美國國防部表示解放軍已應邀首次參與明年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環太平洋軍演以往被視為是要防範中國,分析指解放軍首次獲邀參與,顯示華府冀挽救漸陷僵局的中美關係。據悉,中方這次雖可能將參加救援救災等較不敏感演練項目,但美國輿論擔心中國或趁機刺探軍情。

        演練涉多個實彈項目

美國防部副部長卡特證實,中國已答應美國前國防部長帕內塔去年九月訪華時的邀請,明年將首度派船艦參加環太平洋軍演。卡特對中方正面回應表示欣喜,稱美國一直尋求在政經關係以外,擴展並強化中美軍事交流。中國此前未獲相關邀請,僅於一九九八年派員觀察。

美國國防部指,解放軍在這次軍演仍需接受美國法律約束,或只參與不太敏感的演練項目以保障美軍軍事機密。她拒絕評論中國可能出席的演練,只表示中美軍事交流亦包括海上醫療、人道救援或聯合救災等行動。另據美國海軍官員透露,軍演將在明年五月展開。

但美國有智庫擔心,即使中國僅參與救援救災等,亦難保對方不會派出情報人員刺探美方或盟友的軍情,因演練涉及多個實彈項目,或在不知情下暴露機密信息。

有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對中國快速擴軍及積極提升戰力感不安,且華府亦因盟友日本而捲入日趨緊張的釣島局勢,邀請中方參與軍演,旨在取悅解放軍以穩定亞太地區局勢,同時趁機試探中國海軍實力,促使其增加軍事透明度。

太陽報

美商涉向華女洩密 律師:並非諜案

美國國防承包商畢曉普被指墮中國美人計、涉嫌多次提供美國的國防資料予對方的案件,前日進行保釋聆訊。

「僅與愛情有關」

畢曉普的代表律師指,涉案中國女子據稱已通過美國當局測謊,目前沒有被捕,暫亦沒有證據顯示她為中國官方工作或曾將資料交予中方,故相信本案與諜報無關,而「僅與愛情有關」。
《赫芬頓郵報》報道,畢曉普的辯護律師指出,目前當局尚未讓他接觸本案的證據,但從本案的起訴書和聯邦調查局(FBI)的證詞,都沒有指明涉案女子是為中國政府工作,也未能證明畢提供給女友的資訊被轉交中國政府。
律師又指,「這不是間諜案,而不過是兩個人之間的戀愛」。律師又透露曾和涉案女子談話,獲悉FBI曾從她的住處取走數台電腦,現已歸還一台電腦和一台手提電腦,並且她已經通過美國政府測謊測試。當局至今沒有透露這名女子姓名,法官暫未決定是否批准畢曉普保釋。

東方日報

解讀習近平外交新信息


     中國大陸兩會剛落幕,元首外交再出發。3月22日至30日,習近平展開其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是俄羅斯與非洲,並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3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接受了俄羅斯、南非、印度、巴西等國媒體的聯合採訪,表示「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增進中國人民同往訪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加強同各國的互利合作,推動金磚合作機制邁上新台階。」

     釋放新信息 媒體熱議

     習近平記者會中釋放的外交信號很快引起外媒的注意。巴西《經濟價值報》的網站報導了習近平對中國與往訪國關係的評價:「中非一家親」。中國和巴西分別是東西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巴關係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為各自發展提供了機遇,也為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作出了貢獻。印度《德幹先驅報》和《印度時報》網站則關注了習近平提出的改善中印關係的五點建議,認為習對加強與印度的雙邊關係發出了「明確的信號」。

     香港《成報》援引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的話說:「習近平此行涵蓋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等多重因素、多個領域,是中國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具體體現」。新加坡《聯合早報》則採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時殷弘教授,他指出:中國領導人表示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同時又不斷強調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個政策主張正是說給「國內外聽眾」聽的,希望國內外對中國追求利益與和平,「有比較平衡的認識和全面的理解」。

     與此同時,國內媒體也對習近平的亞非首秀以及新時期的中國外交展開了熱烈討論。《環球時報》在3月19日發表題為〈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的社評,認為組成中國特色的元素應包括中國的和平發展思想,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重視,中國對「睦鄰、安鄰、富鄰」周邊外交政策的堅持,中國對以談判化解衝突的不懈追求,中國對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堅定維護等等。「保持發展中大國的穩健是我們根本利益所在」。

     《東方早報》在兩會結束後迅速推出「中國外交:機制與創新」的專題,邀請來自京滬等地的知名學者縱論新時期中國外交的變革。復旦大學吳心伯教授認為,2009年以後中國已進入基於自己的大國身分開展的大國外交階段。大國外交對中國提出了三大要求:怎樣更有效地促進中國的國家利益,特別是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如何積極參與塑造新的世界秩序,特別是如何體現中國的國際責任;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資源作為大國外交的手段。

     外交再出發 路不平坦

     清華大學趙可金教授提出中國外交的改革,可以包括建設更加靈活的全國政治支援機制、更加順暢的溝通協調機制、更加專業化的外交行政機制、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危機預警機制、更加開放的外交平台機制等若干內容。復旦大學的另一位教授陳志敏則從具體問題出發,公開呼籲中國增加外交預算支出。

     然而,習近平和他的外交團隊面對的並不都是正面評價和善意建言。就在習近平出訪非洲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刊登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Lamido Sanusi)一篇題為〈非洲必須拋棄對中國的浪漫期許〉的文章,指責中國「也有可能和昔日的殖民主義列強一樣,對非洲採取剝削手段」。該報3月19日一篇報導更是將習近平首訪莫斯科與冷戰聯繫在了一起,並且聲稱需要「警惕」中國開始在中東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中國外交已經再次出發,但道路絕不會平坦。

胡 勇  旺報


中國邁入嶄新的太子黨時代


《中國密報》編譯  文道喻

    當備受期待的十八大最終順利揭開序幕,並以習總書記自在又親切的公開講話劃下句點時,讓不少海內外觀察人士鬆了一口氣,由於2012年接踵而來的風風雨雨,此十年一度的領導過渡顯得格外不安,即使習近平與李克強接班是多年前早已決定之事,但不可避免地,黨內權力鬥爭從未停歇過,海伍德之死、神秘的法拉利車禍加上習在2012年9月無故消失達兩週之久,種種跡象彷彿預示著更大的災禍即將產生,所幸數個月後來看,政治局運作正常,領導人也意志堅定,以“反腐”和“儉約運動”作為執政第一年的主要訴求。

    團派僅有李克強入常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不是全然沒有意外,如同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政治專家李成認為,十八大前很多分析家同意,新領導班子將大致維持胡錦濤陣營與江澤民陣營的勢力平衡,然而結果卻是個巨大驚喜,江派贏得壓倒性勝利,佔據政治局常委會中六個席次,而以胡錦濤為首的團派,只保住了李克強一個人,縱使即將接任國家總理的李克強在黨內排名第二,僅次於習近平,仍不免顯得勢單力薄。
    
    胡錦濤時代已經結束,習近平看起來有個好開始。

    薄熙來醜聞後,許多專家曾預期中共為了挽救執政危機,將針對十八大採取特定的選舉機制,也就是時常被提及的“黨內民主”,藉此重塑合法性。舉例來說,有些人期盼共產黨除了以具競爭性的差額選舉遴選中央委員會,也能更進一步將選舉引入中央政治局,甚至常委會。可惜的是,這種高層次選舉並沒有發生,政治精英仍傾向黑箱操作,於是權力成了討價還價、互相交易的籌碼,而已退休黨內大佬的幕後干預也使事情變得複雜無比。

    顯然地,大佬中最突出的勝利者是江澤民,不過李成認為更讓人擔心的事實是七名常委有四人歸屬太子黨,意即他們的先人是老一輩的革命英雄或高級官員,正因如此,太子黨及其家庭享有優渥的特權與政治網絡,明目張膽將國有資產轉換成個人財富,誠如2012年底彭博社公布的報告指出,三個太子黨(王震之子王軍、鄧小平女婿賀平與陳雲之子陳元)控制著頂尖國有企業,握有1.6000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

    中國邁入嶄新太子黨時代

    因此,中國邁入嶄新的太子黨時代,我們難免好奇想問,是什麼原因造成胡錦濤政治繼承的失敗?原先派系共享權力的政治局常委會,是否已轉變成“贏家通吃”的模式?國家頂部的派系失衡是否將嚴重削弱領導團結和精英間的凝聚力,從而威脅社會與經濟穩定?太子黨的統治特色是什麼?對於經改、政改和外交政策又抱持什麼想法?而七名常委各自的政治經歷,是否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將被帶往何方?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李成選擇從“派系”切入。他提到中國雖然由共產黨長期壟斷權力,內部領導並非鐵板一塊,意味著每個人不必然擁有相同的意識形態、社會經濟背景或政策偏好,也不會來自單一政治團體。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浮現的兩大重要派系,彼此競爭著話語權、影響力和控制權。

    簡單來說,兩派即是江澤民率領(現為習近平)的精英聯盟和胡錦濤代表的團派,精英聯盟包含上海幫和太子黨,這些政治人物通常起步於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以中國企業家和新興中產階級的利益為優先考量;相比之下,團派大多來自平凡家庭,於落後貧窮的內陸省份積累領導經驗,往往較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如農民、農民工和城市貧民等。

上面有令不准提憲政


北京80位意見領袖議政改共識(17

《內幕》特約記者文仁整理

十八大不准提憲政
  
    郭道暉(著名法學家,法治思想家,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顧問)
  
    論壇叫改革共識論壇,今天,十八大已經結束了,所以,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對十八大有沒有共識。我看了網上一些反應,至少有三種:一種是這個會好得很,一邊聽報告,一邊受到鼓舞,一邊不斷的流眼淚,而且,認為我們有些提法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是一種反應。還有一種反應是,“全世界都感到失望”。再是,我看到杜光寫了一個微博:失望還不是絕望。這種反應我比較傾向,我沒有特別失望,因為我本來也不抱太大的希望。我的態度是:報告有實話,積極的可以照辦;空話,把它填實了;錯話,想辦法發表不同的意見,進行糾正;沒有說的話,我們要來說。

我想說幾句十八大報告裡沒有說的,包括憲政,我在報告中沒有聽到,而且,在十八大開會期間我問《檢察日報》領導有沒有指示?上面提到不准提憲政。果然十八大一個詞都沒有提,所以,把他們沒有提的,我們提出。還有一部分提得不錯,比如政治體制改革裡提到要支持人民代表大會,充分發揮其作用,這個講得比較具體,是很實的問題,但我覺得,沒有說到點子上。最關鍵的問題沒有說到,即黨怎麼樣規範黨和人大的關係。規範黨和人大的關係,在十六大就提出了這個要求。

  郭道暉
  我談談人大制度的問題,我覺得,不是具體某些制度,而是概念和命題。我發現,法學界、法律界比較關心十八大的一個詞:法治思維。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是一個新東西。我不認為這有什麼新。假如我們把過去依法治國的觀念上昇到法治思維,這在概念上有一個進步,因為法治思維涵蓋更廣、更深。現在一些黨政幹部習慣的思維是黨治、人治、專政、專制等,這些觀念在80年代、90年代已經有所改變,但現在又有所倒退。當然,並不是說所有倒退的不一定不好,假如十八大能倒退到八大的某些概念和要求,我認為不是倒退,而是進步,因為八大對指導思想有新的修正、新的提法,毛澤東的指導思想就是八大取消的,八大對階級鬥爭的觀念也趨於良性了。假如現在退到八大,上午有人發言活,假如能退到建國前夕共同綱領,有些提法比現在憲法的提法還要好。 


  這裡有幾個概念和命題值得我們琢磨和推敲。就人大來講,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不是等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大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相對其它國家權力機關是最高的,但它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上午有人發言把這個混淆了。那什麼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共產黨、黨中央這一套權力,黨領導人大,75憲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到了82憲法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定語刪去了,這擺正了黨權和國權的國家,因為共產黨不能凌駕於人大之上,黨權不能凌駕於國權之上。

“蘇維埃高於一切政黨”,我們的人大也應該高於共產黨。這是一個觀念,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不等於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最高權力的主體是誰?是人民、全民,在我們這裡體現不出來,因為我們既不是直選,大部分不是直接選舉的,也不像西方國家那樣由全民公決、全民投票、全民的直選。全民公決、全民直選體現了全民是高於人大的、高於議會的最高的國家權力。十六大提出要規範黨委和人大的關係,講了這麼多年,到現在還沒有一部規劃或者法律來規劃。領導是政治領導,可以提出你的方案,通過人大變為人民的意志與法律。但黨不能指揮,不能發號施令,不能直接指揮人大,這個問題到現在沒有解決。另外還有一個新的創造,所有地方黨委的第一把手同時兼任人大的第一把手。作為黨的第一把手,他應該是被監督的對象,結果變成人大第一把手是自己監督自己,這在法理邏輯上不成立。

溫總理家人富有,在北京大街小巷早不是新聞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馬良



《紐約時報》關於溫家寶總理家人財富的長篇報導繼續寫道:

對溫家寶的影響

2007年冬,就在溫家寶開始第二個總理任期之前,他呼籲採取新措施打擊腐敗,尤其是高級官員的腐敗。

“各級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執行中央關於黨政幹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在北京舉行的一次黨內高層官員參加的會議上,溫家寶說:“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嚴格管束子女、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防止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

上述講話,與溫家寶較早前推動對公務員實行更嚴格的財產申報規定,要求高級官員公佈家庭資產的行動是一致的。

由於中國共產黨並不公佈此類資訊,並不清楚溫家寶是否進行過關於自己家庭財產的申報。儘管如此,《紐約時報》發現的溫家寶親屬持有的資產中,很多可能並不需要進行披露,因為那些資產並不是以溫家寶及他的妻子和子女的名義持有的。


《紐約時報》10月25日發表《中國領導人家庭的隱秘財富》。

《紐約時報》通過調查發現並經由外部審計人員核查的27億美元資產中,約有80%是由溫家寶的母親、弟弟、弟媳、溫家寶妻子的兩名兄弟、溫家寶的兒媳及親家等人所持有的,他們都不受中國共產黨公開財產的規定所限制。《紐約時報》對相關親屬的中國平安保險持股總規模進行了計算,其結果得到了審計師的確認,總額包括親屬曾經持有但在2004年至2006年之間售出的股票,以及2007年末剩下的股票。在此之後,他們平安保險的持股狀況就沒有再進行過公開披露。

法律專家表示,估測準確的價值並不容易,因為可能存在一些並不對外披露、指定真正受益者的附加協議。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Law School)教授克提斯·米爾哈特(Curtis Milhaupt)曾研究過中國公司架構,他表示:“複雜的企業架構並不一定有陰謀詭計。但在企業所有權和政治權力緊密交織的中國體制之下,殼公司就會放大資產所有人不明、資金來源不明的問題。”

在溫家寶的家族所控制的企業中進行投資的人裏,有很多長期的商業夥伴、前同事,以及大學同學,其中包括溫雲松在西北大學的同學于劍鳴,以及溫家寶的弟弟溫家宏長期以來的同事張玉宏。這些人都沒有回覆就本報導置評的請求。

披露溫家寶家族持有的財富,可能會給溫家寶帶來政治上的打擊。
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將在北京召開,共產黨將宣佈下一屆領導人人選。但是這個篩選過程卻已經陷入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醜聞中——試圖進入最高層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倒台。
在北京,溫家寶因已到退休年齡,即將卸任總理一職。數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在離任之後作為黨內老領導,他還將在幕後保有強大的政治力量,但這些顯示其親屬曾在他任期內積累巨額財富的材料,幾乎肯定會削弱他在黨內的地位。

“這將影響他手中剩下的政治力量,”研究中國領導層的專家、加州克萊蒙·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政府學教授裴敏欣表示。

溫家寶的支持者表示,他本人並沒有從家族的商業往來中獲利,甚至可能也不太瞭解這些商業往來的規模。

今年3月,溫家寶暗示,他至少知曉自己的親屬引發了不少傳言。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向全國電視直播的新聞發佈會上,溫家寶堅稱,自己擔任公職期間“沒有謀過私利”。

“我敢於面對人民、面對歷史。”溫家寶動情地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

以上這篇調查新聞的作者,為《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張大衛(David Barboza)。張大衛,出自美國名校波士頓大學和耶魯大學歷史系,1997年起正式受聘於《紐約時報》,曾有股票市場記者和商業市場記者的經歷,2004年起派駐上海,主要報道中國的經濟能源、金融以及商業問題。2006年獲得熊曉鴿年度新聞記者獎(Hugo Shong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今年4月30日,張大偉與同事黃安偉Edward Wong曾撰文《薄瓜瓜的紅色法拉利傳聞與事實不符》(Details Are Refuted in Tale of Bo Guagua's Red Ferrari)為薄瓜瓜辯白,稱與事實不符。


溫家人富有早就不是新聞

在相當長時間內,溫家寶一直被其親屬試圖利用其職位謀利的謠言和猜測纏身,就在今年4月6日,凱迪網友“全民送瘟神”爆料說,根據《恆大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年度報告》中有關“第二大股東海南漢氏環境投資有限公司受讓該股份後股份性質變更所致”的數據,以及溫家宏作為海南漢氏環境投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資訊看,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具有十分顯赫地位的房地產巨頭——恆大房地產的實際大老闆是溫家宏,而溫家宏正是《紐約時報》報道的溫家寶弟弟。

《中國影帝溫家寶》一書作者余傑在接受明鏡新聞採訪時也說,《南都週刊》有報道說,恆大集團老闆許家印出身貧寒,沒有什麼背景和人脈,進入房地產行業也最遲,卻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張,囤積土地多達5500萬平方米,公司在香港上市後市值高達700億。但這些報導都沒能破解恆大地產為何發展這麼快,為何現在佔有的土地數量在全國房地產中排第一,比一些央企圈的地還要多。這裡的奧秘是:“沒有溫家宏,恆大地產不會發展這麼快”。

《中國影帝溫家寶》2010年8月在香港一上市就引發廣泛討論。余傑認為溫家寶表裡不一,擔任中國總理期間,包括經濟、法制、民權、教育等許多領域,溫家寶的公開言行與他的政府政策並不一致。給公眾“開明”、“親民”形象的溫家寶,其實執政期間的國進民退、司法倒退、軍費飆升等問題嚴重,政治體制也沒有改革跡象。

新聞分析人士未普在《溫家寶的悲哀》一文中說:“溫家人非常富有,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早就不是新聞。”在民間,甚至傳言溫家寶家族是中國最富家族,家産遠遠超過《紐約時報》披露的數字,高達300億、500億,甚至更多。

張大偉的長篇調查報告證實,溫家寶對家族成員的巨富並非不知情。例如,維基解密2010年公佈的美國國務院一份外文電文顯示,一名在中國出生並任職於上海一家美國公司的高管告訴美國外交官:“溫家寶對家人的活動很反感,但他無力或不願限制他們。”

“今年3月,溫家寶暗示,他至少是知曉自己的親屬引發了不少傳言。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向全國電視直播的新聞發佈會上,溫家寶堅稱,自己擔任公職期間‘沒有謀過私利’。”北京消息人士透露,溫家寶也曾多次表示:“外界傳說我的夫人與孩子也有貪汙腐敗,要求中央對此也同時進行認真調查!”如果其家人有貪汙行為,“願意立即辭職!”

2012年5月,張大偉與同事Sharon LaFraniere撰文“太子黨利用裙帶關係暴富”,(Princelings in China Use Family Ties to Gain Riches)探討江澤民兒子江綿恆、溫家寶兒子溫雲松、胡錦濤兒子胡海峰、朱鎔基兒子朱雲來、李鵬兒子李小鵬與女兒李小琳、曾慶紅兒子曾偉等子女的商業網絡,雖然這篇文章也提及溫家寶家族,但與10月26日的這篇報道相比,只是小試牛刀,“中國領導人家庭的隱秘財富”一文,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繼2010年中國作家余傑所著的《中國影帝溫家寶》一書揭露溫家寶家人坐擁巨額家產之後,再次披露溫家寶家族和中國太子黨利用家庭關係變得巨富的最為詳細的報道。

余傑11月1日在接受明鏡新聞網專訪時表示,《紐約時報》的報導並不令他感到訝異,因為該篇文章與他《中國影帝溫家寶》書中某些章節的披露,有相當多的地方是重合的,比如溫家寶夫人,她是中國珠寶女王,一個首飾就差不多200萬元人民幣,又比如溫家寶兒子溫雲松是私募基金負責人,可以在幾年時間裡就把幾百萬的私募基金擴展幾百倍。

余傑說,溫家宏是恆大地產的董事,“他只是普通退休工程師,但後來加入到中國最大房地產企業恆大地產,相當長一段時間擔任董事職務。如果沒有溫家宏的介入,以及溫家宏利用溫家寶整個國務院系統的力量,恆大地產不可能有這麼快的發展。”

余傑說,溫家宏是恆大地產的老闆,余傑認為這就是房價為什麼降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後來溫家宏不再擔任恆大地產的董事,但他在裡頭還有相當多的股份。(《調查》特刊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張德江的夫人早就是年薪百多萬的銀行高管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程恭羲




像絕大多數中共領導人一樣,張德江的個人生活也很神秘,其家庭成員更不被外界所知,要不是2008年3月“兩會”期間有媒體披露了“夫妻檔同時亮相‘兩會’”,老百姓恐怕至今還不知道張德江的夫人是個“女强人”。

  據《財經》報導,在2008年全國“兩會”上,有多對夫婦同時出席,他們或同爲人大代表;或同爲政協委員;或一人爲人大代表,另一人爲政協委員。

  除了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以外,張德江與夫人——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委書記辛樹森也是“兩會”中的一對“夫妻檔”。

  那一年,張德江是浙江省的人大代表,人大主席團成員;辛樹森則是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以及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

  辛樹森是誰?官方公開的簡歷稱:辛樹森1949年7月生,山東海陽人,197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東北財經大學投資經濟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1968年11月參加工作,1983年12月歷任中國建設銀行吉林省延吉市分行副行長、延邊州中心支行副行長,1986年9月歷任中國建設銀行人事部機關人事處副處長、處長、人事部副主任,中國建設銀行思想政治辦公室主任兼人事部副主任,中國建設銀行籌資儲蓄部總經理,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個人銀行業務部總經理,2003年2月歷任中國建設銀行紀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行黨委委員,2004年9月任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察、紀委書記、黨委委員兼機關黨委書記,第十一届全國政協委員。

  從張德江和辛樹森的簡歷中可以看出,兩人都曾在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工作過。在辛樹森於1983年底開始擔任建行延吉分行副行長時,張德江則在接任延吉市委副書記,後來昇任延邊州委常委兼延吉市委副書記。

  1986年至1990年,張德江調到北京出任民政部副部長,夫人辛樹森也於同一年調到北京,開始在建行總部工作並一路高昇,最後當上了建行總行副行長。但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後張德江調任吉林省委副書記兼延邊州委書記,並在吉林省一幹就是八年,期間,夫人辛樹森並未與其同行,而是繼續留在北京。後來,無論是張德江調到浙江還是廣東,辛樹森都一直“留守”北京,直到十七大召開後張德江進入中南海,兩人才結束了長達20多年的兩地分居。


  任延边州委书记时,张德江携妻子女儿回曾经插队的太平村。
  辛樹森年薪上百萬

  辛樹森是個科班出身的金融投資專家,即使後來一直從事行政領導工作,但她撰寫的幾本金融方面的書籍,倒是很受讀者歡迎。因此,也有人稱辛樹森是個“學者型”銀行官員。

  《證券日報》曾在2009年4月13日披露,“多家銀行高管薪酬超標,財政部限薪令面臨嚴峻考驗”,其中就包括張德江夫人、時任建行副行長辛樹森。

  該報指出,根據已經公佈的上市銀行的年報,雖然各家銀行董事長及行長的薪酬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其他高管却頻現上漲之勢,與財政部的“限薪令”多有抵觸,或將和浦發銀行一樣面臨退還部分薪酬的問題。

  根據建行年報顯示,建行董事長郭樹清的薪水已經從2007年的179.5萬元降到156.9萬元,而行長張建國和副行長辛樹森的薪水也分別降到156.1萬元(之前177.4萬元)和140.9萬元(之前155.1萬元)。

  2010年5月14日,《證券日報》再次發表揭露銀行高管高薪的內幕,稱“銀行高管薪酬‘雙軌制’迷霧重重,限薪令只管幹部?”

  文章稱,隨著限薪令的出台,三大國有上市銀行的高管薪酬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建行方面,2009年度董事長郭樹清的稅前合計薪酬為90.6萬元,行長張建國的稅前收入為88.2萬元,監事長謝渡揚的稅前收入為86.8萬元,副行長、紀委書記辛樹森的稅前收入為75.6萬元……

  由此可見,這些銀行的高管薪酬由於走市場化路線,薪酬都比較高。有分析人士表示,銀行家的薪酬按照市場化來定價本該較高,但同時還需要考慮其所做出的貢獻和回報是否成正比,需要有一個較為透明的評價體系。

  至於辛樹森對建行的貢獻及上百萬年薪的回報是否成正比,我們不得而知,能知道的只有張德江夫人曾經拿了多年的上百萬元的年薪。對於媒體所說的,超標部分是否退還,我們就更無從知曉了。(《明鏡月刊》38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習仲勛:共產黨應該“寧可放過一千,不可冤枉一個”

習仲勛與王希哲(4)


《新史記》王希哲


小百科:“李一哲”事件

“李一哲”案是“文革”中轟動一時的事件。中國官方記載:1974年11月10日,李正天、陳一陽、王希 哲、郭鴻志等人以“李一哲”為筆名,在廣州鬧市區張貼了題為《關於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制——獻給毛主席和四屆人大》的長篇大字報。隨即流傳到中國各地和港 澳、台灣。12月初,中共廣東省委認定此為“反動大字報”,1977年12月,“李一哲”更被宣佈為“反革命集團”,上述四人被判刑,許多人受到隔離審 查。1978年年底,習仲勛、楊尚昆等省委領導給予平反。

---------------------------

對習仲勛,我已是心向往之的了。

不僅這次平反顯然是他“解放”了我們,而且,他去年12月26日紀念毛主席誕辰85週年的文章《紅太陽照亮了陝甘高原》我在獄中看到,也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他 有這樣一個觀點:不要輕易把人民對共產黨、對毛澤東的不滿言論打成“反革命”。相反,要從這些不滿中,把握人民的情緒和願望,以改進工作。這樣高級的領導 人,在中共黨報上主張這樣的觀點,是我所未聞的。讀罷這篇文章,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這是位和彭德懷一樣的少有的正派的共產黨人。

在文中,他引了陝甘寧邊區的一個故事:一次,子長縣打雷把縣長打死了。農民可高興了,但又惋惜:“怎麼雷沒把毛主席打死!”

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此話的“反動”、“反革命”是百死莫贖的了。
但習仲勛提到,毛主席正是從這些不滿言論中,發現了共產黨政策的偏差 ---公糧徵得過重。予以糾正,才重新贏得了人民的擁護。

其 實這是習仲勛借毛澤東的口講他自己的話。因為毛無論當時是怎麼說,怎麼處理的,但他一直對此事是耿耿於懷的。從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合作化,他還好幾次從負 面提到陝甘寧農民對徵公糧“哇哇叫”,要求“施仁政”的往事。他的意思,農民是不應該“哇哇叫”的,更是不應該咀咒讓雷把他劈死的。

但習仲勛記住了這個故事,樂於提起這個故事,說明他心裏是有人民的。所以我非常喜歡習仲勛,非常盼望習仲勛的陽光也能照亮一下南粵大地。現在,他的陽光就在新河浦那邊,馬上就要照過來了,我怎能不喜出望外呢!

進來了。 

習仲勛滿臉堆笑,一個一個和我們握手。一身銀灰色的中山裝,顯得體格碩壯寬大。已經是深夜一點多了,陳仲旋才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省委東門外會議廳。但習仲勛仍然精神爽朗,紅光滿面。

吳南生向他介紹了我們。習高興地說:“怎麼說你們是反革命呢?我看你們都是好同志嘛!”

郭鴻志一笑說:“習書記,你看我們的模樣像好同志,可別人怎麼看我們都像反革命呢!”

郭鴻志見到習仲勛顯得有些激動。令我驚詫的是,他好像突然變成了一個大孩子。他幾乎是抽泣地向習申訴了省委宣傳部和廣播事業局某些人近年來對他的迫害。

他恨恨罵道:“刻骨仇恨。是的,我對他們就是刻骨仇恨!”

習只得以自己因《劉志丹》小說,遭迫害事來開導他。


習仲勛

習很健談,而且似乎很願意炫耀自己的過去。他很高興我們的年輕。他提到,他也是17歲時,就擔任了陝甘邊蘇維埃的主席。

我 向他提到了那篇《紅太陽》的文章,提到了那個“雷打毛主席”的典故和“李一哲”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中,提出反對“誰反對毛主席就打倒誰”的口號。他 更高興了,說,“是嘛,是嘛,怎麼好隨便把人說成是反革命呢?過去國民黨的政策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我們共產黨應該反過來,‘寧可放過一 千,不可冤枉一個’!”

他又說,“最近區莊那裏有人貼反動標語,要打倒共產黨。我說,把它撕下來就行了,不必去追查。貼這麼個標語就能煽動群眾反對共產黨啦?共產黨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

我聽得津津有味。

我和李正天向他談到了1975年的“批李運動”。我說,趙紫陽同志實際是保護我們的。我們打算在正式平反前給紫陽同志寫封信,表達我們的謝意。

習非常贊同。說,“紫陽同志那時真的是保護你們的啊!”他告訴我們,平反“李一哲”,他已經徵詢過趙紫陽意見。但我們得知,趙紫陽還是有疑慮的。
這次接見愉快地結束了。

對 於省、市委中必然存在著一種抵制我們平反的勢力,這是我們預料到的。我故意避開焦林義向習仲勛讚揚趙紫陽,實際也是一種試圖減輕這種抵制的努力。但也許是 郭鴻志的哭訴還是激怒了他們罷,他們不高興了。另外,一種新出現的形勢也在促使反對派們極力壓低和限制“李一哲”平反的範圍和影響,就是“李一哲集團”的 內涵在滾雪球般地無限擴大了。它不但事實上在清查中牽連了全省成千上萬的人,而且批林批黃和批李時,那些極力和“李一哲”劃清界限,大罵“李一哲”,聲言 跟江青、王洪文走的人,在清查“四人幫”幫派體系中翻了筋斗挨了整的人,現在也極力向“李一哲”靠攏,聲言自己是受“李一哲”牽連的了。

這也確是有些搞不清。焦林義的報告裏,不是把梁錦棠、劉繼發等都說成是與“李一哲”“勾結”的麼?鄧小平倒霉時,不是連一切“地、富、反、壞”和勞改犯都被說成是與之勾結的“社會基礎”了麼?

於是,在釋放了陳錦祿、楊萬翔之後,我們被告知,鄭慶和還不能放;接著我們又被告知,原定平反大會在中山紀念堂開的計劃被取消,改在友誼劇場開。

消息傳出,“李一哲集團”分子議論紛紛:

“莊辛辛平反都在中山紀念堂開,“李一哲”案的影響是莊案不能比的,為什麼反要降在小小的友誼劇場開?”顯然是蓄意壓低平反規格。給出這樣的信號,這樣一來,“李一哲”平反,還能落實到基層麼?

“李一哲分子”們強烈要求我們抵制改變會場的決定,他們甚至提出了直接見習仲勛的要求。他們最耽心的是我們幾人只顧自己在上面平反,不去儘量地照顧他們的利益。

過去,他們因為跟著我們或受我們的牽連吃了苦,現在他們覺得有直接維護自己利益的權利。

我認為他們的意見是對的,李正天也堅決主張必須釋放鄭慶和。鄭慶和的太太吳枚抱著兒子小星星天天來東湖找我們,非常著急。

我們決定應該向省委反映意見(是否有書面意見,已記不清)。我們表示,如果不釋放鄭慶和,不恢復在中山紀念堂開會,我們就拒絕參加平反大會。

春 節已經來臨。吳南生吩咐王大力給我們一人發了二斤豬肉,先回家過年。我告訴吳南生,我已無家可歸。珠影因“李一哲案”沒分房子給我父親,使我三口住到了蘇 江娘家,為此牽連蘇紅被逼瘋。丈母娘已明令不許我再回去住了。吳南生思考再三,讓居立銘打電話告訴梁湘,請梁湘幫我解決。

東湖招待所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值得記的是香港《爭鳴》雜誌主編溫輝和記者邢泓遠。

這 是我第一次的“外事活動”。溫先生為了解除我們的疑慮,介紹自己說,他原也是《文匯報》系統的,只因不滿原《文匯報》唱“四人幫”的調子,才離開了它另起 爐灶。他對我們“李一哲”四人原籍都不是廣東人頗有遺憾。這其實也沒什麼,因為我們大字報的思想,畢竟是廣東的水土養育出來的。

我特別向他提起了一件事情。

原來,上次習仲勛接見時,我曾向他提出了與我們這代人息息相關的偷渡知青問題。

我 說:“習老,香港現在有成千上萬的偷渡知青和其他工人、農民,他們都是愛國的,並不反對社會主義。只是因為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造成的貧困和政治運動 的迫害,才迫使他們逃港謀生。他們是很悲慘的,以為一輩子離鄉別井永遠也不能再見到父母親人和兄弟姐妹了。現在打倒‘四人幫’,人民第二次解放了,希望省 委能否考慮一下調整政策,允許他們回來探親。只要沒有做過危害國家的事情,就不再追究逃港行為了,行不行?”

習仲勛一聽便贊成說:“好啊,你寫個報告來,我來批。”

我 不懂黨的機關工作程序。誤解了習的意思,以為他要我對偷渡人員回國探親事搞一個調查報告。我把上述情況告訴了溫輝,委託他在香港宣傳一下,收集一點各方面 對此事的意見,供我寫出報告上呈。溫輝先生懂得此事重要。真的照辦了。香港同胞得知這一消息,如蒙大赦,奔走相告。適逢春節節期到了,原偷渡人士回鄉大 增,政府果然未予干預。從此才放下心來,自由來往。

後來,習老再接見,責備我說:“王希哲,這話我是說過。但我還沒批,你怎麼就捅出去了?”

我這才明白,他是要我寫一個呈批的報告。但習也並未深責。(《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美议员:中国要为网络袭击付出代价

罗拉巴克议员(视频截图)
罗拉巴克议员(视频截图)


杨晨, 方方, 常晓

美国国会议员呼吁奥巴马政府要确保包括中国在内的鼓励或者参与网络袭击的国家为此付出代价。

国会众议院的欧洲、欧亚与潜在威胁小组委员会举行听证,呼吁奥巴马政府除了向中国等国家发出警告以外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委员会主席、来自加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罗拉巴克(Rep. Dana Rohrabacher)主持听证会。他说这样的网络攻击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敌对行为:“这好比一个政府在支持恐怖主义,如果他们支持同类的侵略行为-网络侵略,这些行为把我们的国家置于严重威胁之中;我们必须以对付其它外界威胁一样的国家安全与外交手段来对付这类行为。"

罗拉巴克议员说,网络攻击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基础设施:“中国、伊朗、朝鲜、俄罗斯这些国家都向美国战略基础设施发动过网络袭击;而这些设施在战争情况下才会遭受另一种形式的袭击。”

罗拉巴克议员说,另一种网络攻击是商业目标,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攻击。

罗拉巴克议员说,奥巴马总统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这个议题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采取行动。他说,奥巴马总统需要明确指出网络攻击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我们不能依赖技术来防范这类攻击。 我们必须利用外交手段来遏制他们,清楚地告诉北京和其它政府,我们不允许他们的黑客行为继续下去,否则我们会进行报复。我们要制裁那些支持黑客活动的国家,就像我们制裁那些支持恐怖主义或者进行其它敌对活动的国家那样。”

这个委员会的首席民主党人基廷议员(Rep.William Keating)提出,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网络安全框架:“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领域,网络犯罪显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法制模式。由于这个原因,如果没有明确的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和盟友之间的准则,单一国家的政策是不完整的。”

听证会上,议员和证人们指出,中国大规模盗窃美国知识产权以及发动其它网络袭击而没有付出代价。

奥巴马政府官员说,他们已经向中国和其它国家表明,它们必须停止网络攻击行动。

中国政府回应说,中国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不是发起者。

美国之音中文网


别了,北京大学“笑长”

中国教育部网站和北京大学官网公告,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周其凤卸任,新北大校长由原北大副校长王恩哥担任。网络上一片欢呼告别“笑长”,评论人士则指“无独立,无大学。”

3月22日,中国教育部网站和北京大学官网同时公告,3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在北大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 定:"王恩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因年龄原因,66岁的周其凤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王恩哥是中科院院士、北大物理系教授,此前担任北大常 务副校长";其后"新华视点"、"京华时报"等媒体予以证实,卸任后的周其凤仍将任教于北大化学院。

据学者雷颐发布微博消息,"在官方公布任免决定之前,周其凤卸任消息已经传至北大,全校教师一片欢腾,共贺周的离任。不知确否,但民意尽显,有关部门该有 所反省吧";新浪网友"E-magazine"发出一张早年间胡适与蒋介石交谈与周其凤在李克强访问北大时周其凤的笑脸照片:"看看过去北大原校长胡适在 军阀蒋介石面前气定神闲,再看看看去现在的北大笑长周其凤今天在新科领导面前的谄媚奉承。中国大学已死,他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犬儒";多位微博网友表示:" 王恩哥成为北大新掌门人不是新闻,周其凤卸任才是焦点",目前新浪微博上关于周其凤卸任的评论达到100多万条。

周其凤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大化学系,于2008年11月14日起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1年10月周其凤填词创作音乐作品《化学是你、化 学是我》,被称为中国新"神曲";2011年11月,周其凤在重庆与薄熙来会面,并和重庆市政府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2011 年12月24日,周其凤在长沙一中做演讲时,指责美国高等教育"一塌糊涂";2012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及其他中共领导人访问北大,周其凤 在李克强身侧露出满是笑容的脸。其后中国知名漫画家邝飚就此创作"北大笑长雕塑"漫画,批评学者对权势的逢迎。

与这些负面争议声音相对应的是,曾毕业于北大的学生"童焕"表示,外界其实对周其凤有很多误解,周其凤本人在任期间也做改善教师待遇和学生生活条件的事 情。周其凤在卸任之际也表示尚有五个梦想未能实现,包括把北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一次出国交流机会;让北大成为全国人民的北大; 让"沙滩红楼"回归北京;北大教育基金达到100亿元的规模等。

Screenshot Sina Weibo Ehemaliger Dekan der Universität Peking Hu Shi
Aufgenommen am 23.3.2012, um 12.00
copyright: Sina Weibo
zugeliefert von: Tian Miao
Quelle: http://s.weibo.com/weibo/%25E5%2591%25A8%25E5%2585%25B6%25E5%2587%25A4?topnav=1&wvr=5&b=1  
胡适当年与蒋介石谈笑风生
 
"走红的校长身上没有以前学者的自由、坚守原则精神"

清华大学社会学者李楯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他的亲属梅贻琦曾是清华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清华人尊称"永远的校长"。李楯回顾梅贻琦不但学术上立人,更坚 守独立的政治原则,他坚拒当时的执政党国民党政府到校抓捕师生。李楯向德国之声表示,作为大学校长最重要的职责是"创造一种制度性的自由空间"。但从民国 时期大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的大学中,短暂复苏很快即被扼杀的独立、自由精神到目前已经成为"稀缺品质":"民国时代的学者人品是现代的人没法比的,包 括胡适,蒋梦麟等人,他们当时对蒋介石政府是有批评的;当年的学者不会是一种非常激进的、冲突的方式,但他们会非常坚守原则。这是现在我们这些走红的被教 育部任命的校长们身上根本不可能有的精神。"

因此李楯认为周其凤作为政府指定的大学校长,往往会成为某种指令的传达者,民间对他经历的事情进行夸大或调侃,其实也表达了对党管大学这个现实的不满和抗议:"他成为笑柄,一点也不奇怪,这些年大学成为笑柄的事情太多了。"

University students sit in Tiananmen Square on Saturday, May 13, 1989 in Beijing on a hunger strike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e students vow to sit until the arrival of Soviet leader Mikhail Gorbachev on Monday. (AP Photo)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学也曾复苏自由精神
 
"不独立,无大学"

中国知名财经媒体人罗昌平也对周其凤卸任一事发出评论:"北大'笑长'下课了!他留下一连串印象深刻的笑脸,尽管存在夸大或误解,但无疑是对教育官僚的莫大讥讽,并给维护品牌的北大守道者以'体制性羞辱'。不独立,无大学。"

互联网人士、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和中国独立作家李承鹏剑指中央都直接指向任命大学校长的制度,李承鹏表示:"由 组织部派人担任大学校长,我认为这是个病句,又不是任命中央党校校长。你见过美国民主党任命哈佛校长吗";李开复则向网友介绍美国甄选大学校长的制度和标 准等。

李楯也对目前"党管大学"表示无奈:"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要独立,但是我们所有的大学都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这种情况越来越糟,我们的大学不是独立的,且 这种制度的腐蚀力非常强,包括贪腐、堕落在大学中都会表现出来。影响到在校的教授,也影响到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它能把绝大多校人都培养成机会主义者。"

作者:吴雨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官媒打破传统头条突出第一夫人照片

2013年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到访俄罗斯。


作者 法广

中国不少媒体今天把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访俄的照片放在头版重要位置,甚至使习近平与普京握手的照片相形失色。对于一个习惯上不会把镁光灯对准第一夫人的国家,这种做法是罕见的。彭丽媛是中国人人皆知的歌唱家,这次陪同作为国家主席的丈夫首次出访,到莫斯科的表现被认为自然得体。

按照中国官方媒体的传统做法,一般大报是要选择习近平与普京握手的照片放在头条位置,但这次中国大报选择了习近平与彭丽媛在莫斯科机场微笑着走下飞机的照片。

据法新社报道,这张照片被刊登在新京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的头版头条,即使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也不例外。但人民日报把这张照片与习近平和普京握手的照片并列起来。

彭丽媛挨着丈夫走向飞机舷梯时很自然,并短暂地挽着习近平的臂膀。这一动作在共产党领袖的公众生活中极其罕见。
仅仅几秒钟,彭丽媛投射出一个年轻又自然的形象,同中国人三十年来习惯的形象截然不同。

另据中央社援引俄罗斯新闻网报道,俄罗斯军队亚历山大罗夫歌舞团今天将为访俄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妻子彭丽媛举办音乐会,她最后将与合唱团以中文与俄文共同演唱“红莓花儿开”一曲。

彭丽媛在访问期间,将参观歌舞团。整个活动将持续1小时,随后在亚历山大罗夫音乐厅聆听半小时的音乐节目,节目包括俄罗斯民歌和军歌,还有用中文演唱的歌曲。

该团副团长索尼科夫说:“最后,彭丽媛女士将和亚历山大罗夫合唱团、乐团共同演唱‘红莓花儿开’这首歌曲,第一段将用中文演唱,而第二、第三段用俄文演唱。”

彭丽媛2005年曾随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出访俄国,当年就用俄文演唱俄罗斯人喜爱的传统歌曲“红莓花儿开”、“在那遥远的地方”。

自习近平2007年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来,彭丽媛不再参加商业演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邓小平曾忧香港金融不稳不排除早收回香港

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英国在香港前途谈判之初,期望以交回主权予中国以换取香港管治权的谈判策略,终由英国解密的档案证实,解密档案更揭开双方谈判时的波谲云诡,包括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曾担心英国会透过当时的主要发钞银行汇丰来影响港元汇价,甚至扬言,一旦出现严重动乱,会提早收回香港。

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22日解密前首相戴卓尔(中国译作撒切厌)夫人1982年访问北京时的档案,其中提及与邓小平会晤的准备及过程,让人透过英国人的眼睛窥探香港前途谈判揭开序幕的内情。

有铁娘子之称的戴卓尔夫人,1982年9月访问北京,24日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讨论香港前途问题后离开人民大会堂,突然在石阶前跌倒,教当时的港人惴惴不安,认为是英国出师不利,甚至有言论指是寓意英国倒下。而解密文件显示,这「历史一跌」前,她在会上遭邓小平厉言驳斥。文件显示,邓在会谈时先耐心听取戴卓尔夫人陈述以香港主权换治权的构思,他其后发言时,气氛随即一变,他警告,如果香港在未来十五年发生大规模和严重的动乱,中国会在1997年前提前进驻。戴卓尔夫人强调,英国政府不会制造事端,但邓不为所动,并指制造波动的不是政府,而是个人,某些中国人,某些英国人。他更以汇丰银行为例指出,没人知道这间银行印了多少钞票,在这情况下,一些人很容易制造波动。邓继而告诫,两国政府应阻止一些商人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

据前行政立法两会议员李鹏飞引述,戴夫人数年后解释,当时她在想为何这么矮的邓小平在会谈时会这样粗卤。

其实在被邓小平严词警告前,她已吃了时任总理赵紫阳的一记闷拳。戴卓尔夫人挟着英军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大胜之余威,又得到在港主要英资机构献计,达成以主权换治权的共识。时任怡和集团主席亨利‧凯瑟克更向她进言,香港要到2098年才交还中国。戴卓尔夫人于是在 9月23日与赵紫阳会面时首先提出主权换治权的条件,赵已表明,中国不会委托他人管治香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戴卓尔夫人扬言,如果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香港的信心和繁荣都会被摧毁。赵实时表明,在中国主权和香港繁荣之间,主权先行。

戴卓尔夫人翌日与邓小平再次交锋后,再次败阵,而在「历史一跌」后,原订25日的第二次会谈告吹,双方同意透过外交渠道继续谈判。

戴卓尔夫人事后形容,邓小平对自由社会及资本主义认识十分有限,邓明显是马列主义者,并非外间形容的「实用主义者」,预期日后谈判将非常漫长。

未知是否与谈判开始即失利有关,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在1983年迁册百慕大,引起香港市场震荡;而被点名的汇丰银行,则先在1991年宣布港英同时上市,继而在92年把总部迁往伦敦,近年才「半回归」,把总裁办公室迁来香港。

只有一名领导人出席英国晚宴

解密文件又披露,当时戴卓尔夫人计划会晤后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晚宴,答谢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她事事躬亲,连餐单都由她建议用每位50元人民币的一款,但加上烟熏鲑鱼;不过,时任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反对,认为有失大体,而没有海参鱼翅的菜单,是不给中国人「面子」,铁娘子最终采纳建议,选用较贵的75元人民币的餐单。

可惜时不与我,朝鲜领导人当晚亦宴请中国领导层,结果只有一名高层领导出席英国的晚宴,枉费英国人一番心思。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俄國學者:習近平表現出更多的熱情

習近平
習近平星期六(3月23日)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的訪問星期六(3月23日)進入第二天,他在會見俄羅斯議會下院杜馬主席納雷什金之後前往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了演講。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學者郭爾松(Vladimir Korsun)在參加演講會之後通過電話接受了BBC中文網的採訪。

郭爾松說,他對習近平演講的印象是很深刻的,除了講話的內容之外,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的風格。

他說,和過去的領導人相比,過去的領導人官僚主義太多了,習近平是新一代領導人,他說話有更多的熱情。

傳統立場

人們注意到,習近平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了「各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只能由本國政府和人民管」的立場,並且形容在發展道路問題上「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郭爾松對此公發表評論說,這是中國傳統的立場,每個國家有自己的道路,選擇自己的政治制度,別的國家不能干涉內政,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最寶貴的東西。

郭爾松表示,相比這些比較傳統的立場,他更多地注意到了講話的其他內容。例如,習近平提到要更多地發展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往來,特別是年輕人之間的往來。

郭爾松還注意到,習近平提到自己很喜歡俄羅斯的文學,提到很多俄羅斯的詩人和作家。他說,這些表達是更熱情的,非正式的,是發自內心的信息。

郭爾松在參加習近平演講會之後對中俄關係前景發表評論說,兩國合作的前景很大,但問題也不少,這是很自然的。中俄作為鄰國,經濟體制不一樣,戰略的目的也不太一樣。

郭爾松表示,中國現在在與日本發生釣魚島主權爭端的時候特別需要俄羅斯的支持,但普京也很聰明,他明白日俄之間的領土糾紛與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糾紛是不一樣的,不能同樣考慮。

BBC中文網


无国界记者:习近平接班后中国的新闻自由仍被威胁

m1123-tea.jpg

有国际维护新闻自由组织认为,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接班后,中国的新闻自由仍受到威胁,该组织敦促中国新领导人信守诺言,使中国人得以享受自由新闻,能自由访问网站,自由使用网络媒体。

总部在法国巴黎的“无国界记者”组织22号在其中文网站发表题为“习近平接班 中国的新闻自由仍被威胁”的文章说,3月17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任命习近平为中国国家主席,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值此契机,无国界记者组织呼吁中国新的统治者,结束对新闻提供者——记者和网民的监控、审查和打压。

习近平在最近的讲话中,多次谈到了“中国梦”,尤其是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后一天,在正式被任命程序完成之后的讲话中,习近平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无国界记者组织敦促中国的新的国家元首信守诺言,使中国同胞得以享受自由新闻,自由地访问网站,自由地使用网络新媒体。

在北京的维权人士胡佳对此表示,过去4个月,习近平接班期间,中国人的新闻自由受到进一步打压,

“北京两会期间,中国各地,特别是北京的维权人士被要求不要发表言论,他们被跟踪和监视,要么被强制带离北京,去外地如海南等等。我从2月26号到3月20号,完全被非法软禁在家里,不让外出,门口就是便衣。”

胡佳说。就在3月14号,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的那一天,他被北京通州区公安局以“煽动扰乱公共秩序”为理由传唤。他在通州区中仓派出所八个小时的讯问中,受到侮辱和殴打,脸部受伤,背部也有疼痛。在被讯问中,警方特别提到他在网上写的有关国保档案的文章,还提到他对习近平和李国强等人的批评,

“这就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他们对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怀有敌视。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核心是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调查和讨论,并提出批评,这让政府感到有压力,他们感到害怕,他们就用法律的名义,对你采取暴力的报复手段。”

胡佳说,两会期间,中国的网络言论自由受到政府进一步控制,特别是微博,

“很多人的新浪微博或者推特都被关闭,有的人的帐户被取消不止一次,大量的帖子被删除,大量的人的微博受到核查。”

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文章认为,“中国记者和网民,在此前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辞抗议事件中,证明了他们有能力采取有效的行动,包括提请外界关注中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反抗和规避这一审查机制。不过,最近发生的事件,似乎预示着预示着,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方法仍然没有任何变化。相反,他们已经证明,当局仍把加强对国内和国外的新闻和信息的控制仍然是作为优先选项。”

在四川成都的维权人士黄琦说,他对于习近平的新政并不抱厚望,

“我把中国人权和新闻自由的改善的希望寄托在国内为此争取的普通民众和异议人士身上,寄托在声援中国民众的国际社会和人权组织身上。”

无国界记者组织最近将中国名列在其评选的2012年五个“互联网敌人”国家之列,与叙利亚,伊朗,巴林和越南并列。在2013年无国界记者全球“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中,中国在179个国家中,排名第173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海外中国民运人士解读习近平的三个自信

m1119-sy1pfs.jpg  
图片: 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习近平成新总书记

新当选的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式上发表讲话,宣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流亡美国的两位著名中国民运人士,对习近平为何在中共腐烂透顶、中国危机四伏之时,高喊“自信”,做出解读。

习近平是真的“自信”还是假“自信”呢?前中国89民运学生领袖封从德认为,习近平宣示“自信”,就好像是胆小的人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封从德说:“就是因为太不自信,他才会宣扬自己是多么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有一种气度在哪儿摆着,我们看中共的‘气度’是什么:他们的维稳经费超过了军费,天天镇压成百上千各种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尤其不自信的就是面对互联网,互联网揭露出那么多历史真相,那么多贪官污吏的丑恶,他们怕更多的被揭露,所以要实行实名制,其实是一种慌张。”

封从德指出,为习近平的“三个自信”做最好注解的是,中共这艘大船上的老鼠纷纷逃跑的现象,他说:“中共的高官和有钱人,权贵经济所产生的这些人,就像船快沉了老鼠们逃跑,把他们的资产、老婆孩子都往国外转移,我们在美国看的很清楚。”

封从德还把要中国人民相信他们的“三个自信”的中共权贵集团,比作一群劫机犯,他说:“他们把中国十三亿人绑架在一架飞机上,然后宣示说只有他们才会开飞机,谁要把他们弄垮了,这架飞机就会坠机,这是中共几十年来一直灌输的劫机理论。”

与封从德认为中共是假“自信”的解读相反,万润南认为,中共当权者对自己是真的“自信”,因为权力模糊了常识。万润南原为北京四通公司总经理,89年因支持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而在“六四”镇压后流亡海外。万润南说:“我认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真的自信,因为权力这个东西,会让人模糊基本常识。实际上中国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经济上可以说是走火入魔,政治上权力溃败。他们是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现在考虑的问题是怎样维护自己的特权,和通过特权所得到的利益。”

万润南指出,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宣示“三个自信”,也是对国内国外一片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所做的回应:“当他们对自己的制度还充满自信的时候,他怎么会碰政治改革这个问题呢。你期望他去搞政治改革,那是与虎谋皮。”

“三个自信”经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宣示后,已经成为中共全党的信条。据了解,“三个自信”的发明者是中共的马列主义权威、前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不过,去年12月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登了衣俊卿《坚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三个自信》的文章后,今年1月,衣俊卿的女下属常艳便在网上发表长文,常艳称自己为了拿到北京户口,曾与衣俊卿十七次开房。有中国媒体称衣俊卿这位“三个自信”的发明者:“满嘴马列,满腹盗娼”。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CK发自旧金山的报道。


邱立本:全球華人沒有悲觀權利

崛起的全球華人社會沒有徬徨與悲觀的權利,只有樂觀與吶喊的義務,要為中華民族的變革尋回夢想。

一九八七年底,亞洲週刊創刊。這是全球華人衝破種種局限的時代,也呼喚全新的新聞視野。兩岸開始融冰,台灣開放老兵和一些民眾到大陸探親。亞洲週刊創刊號的封面,就是台灣老百姓和福建的家人在分隔四十多年後相擁而泣的鏡頭。

這是台灣威權時代「結束的開始」,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開放黨禁與報禁,為台灣的民主化未來埋下了伏筆。而在一九八七年,中國大陸的民主化與開放改革也面對重要時刻。胡耀邦被迫下台,為一年多後的六四事件埋下了伏筆。但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堅持大力發展市場經濟,與全球的經濟生產體系逐漸結合。兩岸互動的巨變,啟動了一個不可逆轉的局面。

因而八九十年代之交,啟動了一個全新的全球華人社會。這是一個新的歷史範疇。冷戰期間的政治與經濟的圍牆,如骨牌一樣被推倒。那些散布在全球的華人社區,不再是彼此不相往來的孤島,而是與神州大地再續前緣的新天地。中國不再是被圍堵的國度,不再是鄉愁的對象。它是一個又一個夢想的實現之處。

一九四九年以後全球華人的割裂,就在八九十年代間又重新連接上。那些曾經視為鐵板釘釘的政治教條,都逐漸隨風而逝。大馬不再限制華人前赴大陸;印尼也開始對華文的限制鬆動,最終不再限制華文教育,不再禁止華文出版物進口。

台灣當年在反共教育中成長的一代,開始前進中國大陸,他們帶著的不是子彈而是銀彈,他們不是軍事上反攻大陸,而是商業上反攻大陸。到了今天,起碼兩百萬名台商馳騁在神州大地,參與中國的經濟建設。

過去被冷戰結構所限制的各地華人,不再是難越雷池一步的「局外人」,而是可以與神州大地的巨變互動,與中原的核心價值融合,產生奇異的化學反應。

馬來西亞的六七百萬華人,冷戰期間曾被政府當局限制,難以與中國大陸往來。當局對華人訪問中國大陸,都有年齡等種種限制。但無論多麼巨大的冰塊,在時代的暖流中,也會慢慢溶解。

這一股暖流,也最後溶解了冷戰結構的後遺症。隨著柏林圍牆推倒,蘇聯解體,全球華人社會也和全球化的浪潮結合在一起,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權力格局。過去在華人社會中流通受阻的人才、資金、技術,在新的時代動力中,衝破政治的限制,開始自由的流動,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現象:全球華人社會崛起。

告別了冷戰年代,全球華人社會不再是彼此不相聞問的孤島,而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文化聯邦。在這個世界裏,很多華人都有不同的國家護照,但他們都有一本中華文化的護照,蓋上了全球華人的心靈簽證。

過去這二十五年,亞洲週刊與全球華人互動,也發展了一個獨特的風格﹕強調在權力面前講真話。無論是面對多麼龐大的政黨和公權力,或是多麼壟斷的財團,或是面對多麼民粹的群眾,亞洲週刊都重視還原事件的真相,不會被那些看似強大的權力牽著鼻子走。

展望下一個二十五年,兩岸三地的變局,勢將和全球華人產生更密切的互動。尤其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正在急速上升,但也亟需在軟實力上加速提升,全球華人因而成為一個關鍵的力量,可以提供創意與行動的平台,不僅讓中華民族告別痛苦與屈辱,也告別財大氣粗的GDP主義,要追尋綠色GDP,重視環保,讓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要考慮可持續性的發展。中國崛起,不但讓主權彰顯,也最終使人權上升。

多元聲音凝聚為軟實力

而亞洲週刊是全球華人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文化平台,讓眾聲喧嘩的多元化聲音,凝聚成為一股文化的軟實力,因為全球華人沒有徬徨與悲觀的權利,而只是有樂觀與吶喊的義務,要為中華民族的變革,尋回失去了的夢想。

我回想一九九零年八月一日第一天到亞洲週刊上班的情況。當時致力尋找「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中文」的任務,今天已經初步完成;但如何落實全球華人社會「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價值」,則還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也需要了解不同國家與地區有不同的路徑。這需要中華民族的不斷努力,也需要亞洲週刊與全球華人社會不斷的互動與提升,解讀這個跨世紀的懸念。

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亞洲週刊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3月22日)


2013年3月22日《明镜郵報》

2013年3月22日《歷史日報》


  明镜历史网
  http://www.mingjinglishi.com/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