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

中国在东亚陷入全面战略被动

裴敏欣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盟系列会议上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盟系列会议上
在过去一个月内,东亚的地缘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的一系列动作使中国陷入全面战略被动。
在印尼巴厘举行的东亚峰会期间,美国联络盟友和东亚地区的主要大国在南海问题上公开挑战中国政府的立场,使北京不仅丢脸而且十分孤立。
东亚峰会期间另一重大发展是日本宣布争取加入美国倡导的“泛太平洋伙伴”自由贸易区。由于这一正在酝酿阶段的区域组织拒中国于门外,日本的申请被看成是中国在区域自由贸易上将限于孤立。
东亚峰会刚闭幕,美国总统奥巴马飞到澳大利亚,宣布建立一个能够容纳2,500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新基地;这一举动被普遍认为是华盛顿针对北京在东亚地区军事力量不断加强的反应。值得关注的是,当中国政府公开谴责美国的行为是“冷战思维”时,东亚许多国家都暗地里为美国叫好。东亚峰会的另一压轴戏是美国宣布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将对缅甸举行历史性的访问。
在12月1日,希拉里克林顿到达缅甸,试图鼓励缅甸的军政权进一步开展政治民主化,并重新开拓被冷冻了20年的美缅关系。由于缅甸的军政权历来受中国的控制,美国的这一戏剧性的举动,如果成功,将大大削弱中国对缅甸的影响。 中国甚至可能失去多年来在缅甸苦心经营后积累的战略资源。
虽然这四个事件互相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不久之前,亚洲地区的许多战略观察家,尤其是北京的政治精英,都认为美国已陷入不可逆转的衰落,而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则将逐渐超过美国。现在看来,这种判断为时过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是建立在中国根本不具备的一系列结构性优势之上的。在中美今后的战略竞争中,美国不必花很大的精力就可以利用这一系列结构性优势使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宝贵的战略资产并不是它驻扎在该地区的强大军力,而是它在二战以来扮演的区域战略平衡者的角色。美国扮演这一角色的根本目的是防止亚太地区出现一个能挑战美国的区域霸权。
美国的这一利益和亚太地区除中国和冷战时期的苏联之外的所有国家的安全利益不谋而合。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因素,美国和亚太的中等强权(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都有军事同盟;同时,东南亚国家(包括被美国侵略过的越南)都希望美国在亚太永久扮演这一角色并为此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
在过去几年内,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事,无力关注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同时,中国的相对的战略克制及所谓的对东南亚的“微笑攻势”大大加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但是,由于中国在去年内一系列的外交失策(如处理南海的争议,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的过分反应,在朝鲜武力挑衅南韩时的不力干预等),亚太地区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有了极大转变。它们认为一个能取代美国的中国不仅不会为亚太的其他国家提供安全保护,而且会仗其实力不守国际规则欺负弱国。
当然,亚太国家对中国的担忧为美国重返亚太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目前,美国正在调整其全球战略部署。亚太地区被再次确定为美国的战略重点。要重新获得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动权,美国只需利用亚太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恐惧,实施几个成本很低的外交和安全措施就能让中国陷入一个十分被动的境地。
对中国来讲,美国将在很长时期内保持这一战略优势。因此,在中美在亚太的(有限)战略竞争中,中国将一直处于劣势。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只有两条路。一是走民主化道路,这既可永久结束中美的战略竞争,亦可彻底打消周边的民主国家对中国的安全恐惧。二是大大调整亚洲政策,以“亲邻”为主。这需中国在领土争端上作出极大让步和在区域安全问题上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第一条道路中国共产党会坚决反对,所以不太可能。第二条道路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很困难。最主要原因是专制政权的自我安全感较低,同时又缺乏诚信。因而中国的邻国对中国的战略防范不会放松。所以,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被动将是一个长期现象。

中國軍力發展造成區域不穩?

明鏡記者范方華/遲了將近6個月後,美國國防部8月底終於公布一年一度的《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報告特別關切了中國海軍發展情況,顯示出北京將海洋主權視為通往強國的路途之一,但此情況也愈發威脅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部屬。未來中國與美國間將有更多衝突,抑或更全面地合作,還有待觀察。


中國軍力發展造成區域不穩?


中國在發展海權的同時,也進行了海上利益的擴張,中國將黃海、東海、南海視為具有特殊戰略地位的海域,但中國在爭取這些海域的利益時,也增加了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議。報告認為,美國應該一方面加強與中國的軍事關係,影響中國的策略方向,另一方面調整軍力,並與盟國合作維持東亞的穩定。


美國國防部主管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薛邁龍( Michael Schiffer)指出, 中國持續發展軍事能力的速度和範圍,可能造成區域的不穩定和緊張,增加誤會和錯估的風險,中國的能力也可能讓北京得以用武力取得外交有利條件或解決有利於它的軍事紛爭。美國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主席麥肯伊(Buck McKeon)也警告,中國認為它能利用美國經濟不確定的時候,作為加強自身經濟、外交和安全利益的時機,北京日增的軍事能力,特別是赫阻他人進出西太平洋的能力,會讓區域安全和穩定造成嚴重後果。


美國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論壇計畫主任、亞洲問題與國防安全專家貝克(Carl W. Baker)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西太平洋的摩擦。貝克在接受《明鏡》採訪時指出,長期以來,美國保守評論家不斷指控中國發展軍力造成地區的不安定,他倒不覺得中國軍力的發展在本質上會造成不穩。“但我認為美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對中國的舉動抱持高度懷疑,這樣就形成了不穩定的環境。我想因為懷疑而造成的不穩定,恐怕跟中國發展所造成的不穩定差不了多少,這就是為什麼在某些地區,如南中國海,提升透明度和發展爭端解決機制會如此重要。”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中國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洪農也認為應該從更廣義的角度看待中國海軍的發展。洪農對《明鏡》表示,中國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也簽署了許多和海洋有關的國際法,並制訂了相應的國內法。在和鄰國的海洋爭端中,中國一向採取和平解決爭端的策略。大力發展海軍,是世界上各海洋國,如美國、俄羅斯、英國、印度等國的一致目標。


中國海軍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了維護海洋權益,也是為了適應國際社會的需求,例如聯合其他國家的海軍打擊海盜和海上恐怖主義。此外,海軍的功能還包括人道主義救助、抗災、海上搜救等。不能從狹義的角度解決中國海軍的發展。”洪農說。


中國官方嚴正指責美方的報告,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回應,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但報告嚴重歪曲事實。新華社則指責,美國2010年軍費高達近7000億美元,佔全球總額40%,卻質疑中國對亞太地區構成威脅是雙重標準。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在接受《文匯報》採訪時指出,此份報告的目的一是為迎合其國內軍工集團的競爭需要,刺激國內軍工發展,二是 挑撥和離間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坐收漁翁之利,三則為拼湊亞洲版“小北約”尋找借口和理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研究員徐進在接受《明鏡》採訪時解釋,,中國的海軍實力還處在比較弱的狀態,因為缺乏攻擊能力,所以中國現在的海軍戰略仍然是防禦性質一國軍事實力的增強導致另一國的擔憂或恐懼,這是典型的安全困境現像。安全困境可以為被緩解但無法被消除。


徐進對《明鏡》指出,安全困境的產生,取決於軍事實力增強國家的外交政策。比如,加拿大和韓國為什麼就不擔心美軍實力的增強呢?顯然,這是因為美國與加拿大和韓國是盟友關系。美國與數十個國家有同盟關系,而中國的盟友極少,這正是中國外交需要檢討的地方。


不過,徐進也認為美方的擔憂不是很切實際。“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美時說,中美軍事實力至少相差20年。美國對一個比它軍事實力落後20國家發表軍力報告,顯得有點小題大作。


隨著中國軍力發展,中國威脅論也始終存在,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學系講師漆海霞認為,中國讓外界改觀的方式之一,應該是主動給予協助。“東南亞有些國家確實對中國存在憂慮中國應該向這些國家證明中國發展軍力的動機與這些國家無關,同時多承擔大國責任,幫助這些鄰國,如協助其渡過金融危機等。同時,周邊國家的應該放鬆防範,共同與中國推進區域的發展


美方與中方在中國軍力發展議題,尤其是軍力提升與不穩定的關聯上看法分歧,貝克認為是因為雙方用不同觀念看事情。“對於什麼因素引發亞洲地區的穩定和不穩定,美國和中國有不同的想法與看法,這點短期內都不會改變,在南中國海的議題中,這種分歧已經明顯表現出。”


貝克對《明鏡》解釋,根據中國的說法,美國涉入亞洲地區的議題,以及鼓勵東盟團結起來對抗中國,是不穩定的來源;但根據美國的想法,由於擔心中國仗恃自己的龐大,強迫較小的國家默許中國對領土問題的不合理要求,因此東南亞國家尋求美國的支持。所以,中美兩國都見到了不穩定,但對不穩定來源的看法相當不一樣。



美國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論壇計畫主任貝克(Carl W. Baker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洪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研究員徐進


希望中國政府卸下自己的文明價值觀

香港蘋果日報

中文BBC、多維新聞網報道:於十二月一日,西藏昌都縣嘎瑪寺僧人丹增平措以自焚來抗議政府對僧侶的高壓政策。由今年三月至今,已有十二位僧尼自焚,這股自焚潮令人痛心及擔憂。

藏人流亡精神領袖格爾登仁波切,十一月在紐約詳細講述自今年三月自焚開始發生以來,中國政府採取嚴厲鎮壓措施對付僧侶,並稱格爾登寺院全部被封鎖。當局為了防止再有自焚事件發生,在寺院遍設監視鏡頭,又部署了八百名安全官員,幾乎是想一對一的進行監控。西藏流亡政府總理洛桑桑蓋認為連串自焚事件「顯示出藏人的絕望」。

現正上映的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將八十年前台灣原住民一段反抗日本統治者的歷史事件還原。日本人為原住民帶來文明,亦帶給原住民痛苦。導演沒有將雙方置於簡單善惡二元對立面上,亦沒有迴避當時原住民的嗜殺風俗。電影中原住民的出草(獵頭)的野蠻風俗,為爭奪山林資源而同族相殘等行為,置於現今當然不能接受。但觀眾請勿以今日的文明之尺去量度而觀之,正如導演魏德聖接受訪問時說:「我們有深入去了解其動機嗎?你有卸下自己的文明價值觀,深入去了解這個民族的特殊性嗎?」魏德聖說思考了很久才理解賽德克族人的「人生還有另外一個目的:要活着,要延續族群的生命。有人死去了,留下來的人就是要求承擔宗族血脈」。在賽德克族人的心目中,有其不可移、不可屈的信仰,當賴以安身立命的信仰遭遇強權壓制時,其精神靈魂無處可歸,從而作出激烈的反抗,追求靈魂的自由安息,視死如歸。

內地此起彼落的民眾抗議政府騷亂事件,起因多涉及關乎社會民生的問題,但自焚藏人是對文化信仰受壓制的絕望抗議。

西藏地區的人文及自然景觀與其他省分迥異:稀薄的空氣,天葬的風俗,全民信仰的藏傳佛教,瑰麗雄奇的自然景色,造就藏民與漢人不同的精神面貌。但中國政府管理藏人是慣用強權壓制的鐵腕政策去移風易俗,造成漢藏民族的矛盾衝突。

今日藏人風俗信仰並非與八九十年前的賽德克族人相同,但追求靈魂自由的心是如出一轍。當藏人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受到壓制甚至滅絕時,精神上的痛苦絕望,是比皮肉之苦更難忍受,他們惟有選擇自焚去反抗壓迫,去追求靈魂的自由安息,視死如歸。

筆者絕不贊同以自焚去抗爭的激烈行為,亦不鼓吹西藏獨立,只對有關當局對藏人的種種壓制措施感到憤怒,同情理解藏人人身及精神上的痛苦。希望中國政府能「卸下自己的文明價值觀,深入去了解這個民族的特殊性」;放下高高在上的管治方式,用溝通對話,用尊重平等的政策,化解彼此的矛盾衝突。

廖綺華
自由撰稿人

中國美國爭奪能源 升級霸權競賽

  • 旺報
  • 【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中美雙方近來「交手」已從匯率、貿易壁壘轉向能源領域,最近傳出加拿大想與大陸石油公司合作,卻被美國「技術性」警告;針對南、北蘇丹石油爭議,中方則以「斡旋者」身分進駐,似在取代美國「世界警察」地位,讓能源爭奪戰升級為中美霸權競賽。

 全球景氣復甦乏力,外界多認為美國即將宣布的2012年原油需求預測會下修;但油價近來在伊朗禁運、蘇丹事件等影響下持續上漲。伊朗政府更放話,若西方國家執意進行制裁,原油價格可能將增至每桶250美元。

 我向卡達買天然氣

 伊朗是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包括大陸、歐盟、印度、日本與南韓等都是使用大戶,油價上漲會使所有產品生產鏈成本上升,對大陸抗通膨將是一大挑戰,英國石油(BP)首席執行官昨日也表示,高油價將對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消極影響,對美國影響更大。

 穩定能源供給事關「國家安全」,台灣中油公司昨日也與卡達簽署為期21年的液化天然氣(LNG)採購契約;但依《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大陸打算開採加拿大油砂卻「踢到鐵板」,主要來自美國阻撓。

 美國一向是加拿大能源傳統出口地,金融危機後美國消費量減少,加拿大將目光投向亞洲,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喬奧利弗11月初到大陸拜訪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高層,除了出口產品,也傳出要進行油砂開採的投資合作。

 油砂被稱為「髒油」,是瀝青、砂、水、沉澱物組成的黏稠狀混合物,開採提煉成本較高,加拿大是產量最高的國家,也被視為解決石油短缺的契機。

 陸能源靠進口孔急

 但同一時間,美國國會也以環保名義推遲加拿大管道公司計畫投資70億美元的「美加輸油管道項目」,由於加拿大出口油料到亞洲,都要經過美國,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實質上是告誡加拿大,在能源領域不要和中國「走得太過親密」。

 南、北蘇丹在輸送石油過程喬不攏後,大陸外交部證實已派遣特使到當地進行「促進和平對談」;《華爾街日報》報導,這顯示大陸能源過度仰賴進口的緊迫,也凸顯大陸深耕非洲的成果。

標普威脅降級 逼歐重手救亡 歐元15國EFSF齊列負面 法國不滿

【明報專訊】美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針對歐債危機,宣布將歐元區15個國家長期主權債務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意味包括德法在內的6個享有AAA最高信貸評級的歐洲強國,有一半機會短期內史無前例地集體降級,當中法國更可能連降2級。標普表明會在本周歐盟峰會過後「盡快作決定」,明顯是向與會領袖施壓,逼歐盟重手解救危機。歐盟多國領袖都抨擊標普決定是威嚇和有政治動機。

被列入負面名單的15歐元國,包括德國、法國、荷蘭、奧地利、芬蘭和盧森堡這6個享有AAA信貸評級的國家,目前評級已淪落至CC的希臘,及已處負面觀察名單的塞浦路斯,則不在調整範圍內。標普表明,奧地利、比利時、芬蘭、德國、荷蘭和盧森堡這6國的信貸評級可能下調一級,至於餘下的意大利和法國等可能遭連降兩級。標普昨晚還宣布,將歐洲拯救基金EFSF的AAA信貸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若歐元區AAA6國中,有一個或更多國家被降級,EFSF也將降一至兩級。EFSF一旦降級,基金在發債籌集救援資金的成本便會顯著上升,令救助財困國的能力大打折扣。

集資成本增 EFSF救市力量減

標普稱,歐元國所受的系統性壓力近周持續增長,包括多國債息升、決策者就應對當前市場信心危機遲遲未達共識,以及歐元區經濟在2012年的衰退風險等。標普稱,「若領袖反應不夠強,市場信心會大跌」,是否降級的決定,將在周四和周五的歐盟峰會後「盡快作出」。

標普的決定,令德法股市昨下挫,但跌幅不大,在1%之內,美國道指更微升;法德債息也僅僅微升,意大利10年期國債孳息低於6厘水平,原因是市場相信稍後的歐盟峰會,能交出「功課」。不過歐洲多國領袖對標普仍非常不滿。法國外長朱佩直指,「這是威脅而非一個決定」,並質疑標普在未清楚德法元首周一將討論出什麼拯救方案前,就於同日早上作出「威脅降級」的決定,時機令人詫異。針對標普指削赤力度不夠,法國政府更回應稱,不會再推出更多緊縮開支政策,強調法德周一公布的歐盟改革計劃,已是最佳回應。

德財長:可成誘因促成協議

歐元集團主席容克也指決定「不公」,無視歐元區近日為控制債務危機所作的努力。奧地利央行行長更轟標普的決定有政治動機,是公然介入政治,企圖左右歐盟峰會,「大有問題」。但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卻稱,標普的降級警告,可成為「最佳的誘因」,去驅使歐盟峰會達成全面協議,推動成立財政聯盟,加強財政紀律。這次歐盟峰會事關歐元生死存亡,暫仍難判斷一眾歐元區成員國會否願意接納德法的主張,同意接受財政監督和赤字超標制裁機制,以換取歐央行大舉印鈔買債解除危機。

摩通:降級可挫環股5%

在歐債陰霾下,澳洲昨宣布再減息1/4厘到4.25厘,加拿大央行則維持息率在1厘不變。摩通分析認為,若標普大舉調低歐元國評級,短線或拖累環球股市下挫5%。但一些基金經理認為歐洲各國在「死到臨頭」時會知驚妥協,相信歐元最終可克服難關,只要能有穩定歐元的路線圖,明年上半年股市仍可看好。


(明報製圖)

中國共產黨是“英雄必問出處”的典範

香港蘋果日報

中聯辦前官員黃春平涉嫌在港「漂白」,變身為獨立候選人,成功當選為觀塘秀茂坪北選區的區議員。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回應稱,香港有哪條法律不准某些機構的人參選?陳鑑林議員也表示,「英雄莫問出處」。筆者愚見認為,即使黃春平的參選合法,也不代表沒有問題,因為政治正是要「問出處」的!

所謂「英雄莫問出處」,原意是鼓勵出身貧寒的人,只要加倍努力、發揮才華,自會名成利就;感情缺失者、曾犯事的釋囚,千萬不要自暴自棄,只要改過自新,社會必重新接納他們。這句話是用來彰顯社會公平、寬大虛懷的。

但政治不然,一個政治人物的出身、經歷等,對他的政見有深刻影響,作為選民,我們必須清楚其背景和歷史,好追問他的政綱、辨別他的真偽、判斷他的誠信,從而作出合理的選擇。因此,我們對「政治變色龍」有很大戒心,對梁振英及陳鑑林等人在八九民運期間、發表公開聲明譴責中共屠城一事,至今仍鍥而不捨追問其立場是否有變;對司徒華是否參加中共,社會輿論也異常關注;對范徐麗泰參選特首上的立場搖擺、經常「打倒昨日的我」,以及那些「忽然愛國者」,我們鄙視而棄之如敝屣。

中國共產黨更是「英雄必問出處」的典範!毛澤東時的瘋狂歲月,所有人的家庭出身猶如刻在臉上的刺身,永洗不掉,對學業、工作、升遷、結婚及生活的一切,都影響至巨。想入黨者,不僅要查三代的歷史是否清白,還要翻查他的社會關係,包括兄弟姊妹、叔舅嬸母,連老師同學至友的背景,也要查核。文革結束後,鄧小平說,「最危險的是『三種人』」(即追隨林彪、江青造反的幹部,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中央還下發文件,永不重用「三種人」。今天的中國,英雄更要問出處,所以才有「我爸是李剛」,才有那麼多「官二代」坐火箭升官的奇景!因此,熟悉中共的人都知道,「英雄莫問出處」是天大的笑話。
當然,香港不是中國,應對任何合資格人士參政有更大的包容!不過,選舉真諦是「公平公正公開」,而這六個大字,不僅指投票時的安排,更是對整個選舉過程的基本要求,當然包括候選人的政綱、出席選舉論壇,以及如實披露參選人的政治聯繫。曾在中央駐港全權機構的「中聯辦」任中層官員,絕對是最重要的政治資產吧!若連這個也向選民隱瞞,不是對選舉的污衊嗎?不要忘記,大學學生會選舉,都考究候選人是否黨員和團員背景,更何況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呢?

張華

國務院9部委嚴打僱主欠薪 防群體事件

【明報專訊】又到年底的工資結算期,國務院9個部委「嚴打」僱主欠薪,以防因工人討薪上訪釀成群體事件。廣東省則規定,欠薪5000元人民幣以上就可控刑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另一方面,東莞一名港商好老闆與工人共渡時艱,在連續8個月無訂單的情下,仍每月自掏腰包4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照發工資,同時培訓員工。

港資好老闆自掏腰包養員工

《南方日報》報道,東莞沙田鎮的港資龐思化工機械有限公司今年1至8月都未接到訂單,工廠安排全廠113名工人培訓,並裝修宿舍,老闆每月自掏腰包40萬元發工資,加上各種行政經費,8個月內「空置」成本達800多萬元,「人是最寶貴的財富,不是說有了訂單,就一定會有人做。」該廠人事部負責人表示,「工廠與工人不能只同甘不共苦,讓工人走了,工廠就沒了信譽」。

廣東欠薪5000元須負刑責

與此同時,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嚴懲「壞老闆」,《刑法》修正之後首宗「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在惠州惠陽區法院審結,楊姓老闆被判監10個月,罰款2萬元。國家人社部和最高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釋稱,只要欠一名工人5000元以上、多名工人5萬以上薪金就可定罪。

若逾十人討薪 要求7日解決

廣東省今年1至10月份的欠薪案數量較往年下降7.8%,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下降22.19%,但新華社指,近期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很大,珠三角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可能出現欠薪苗頭。人社部、發改委等9個部委近日頒令,要求10人以上的薪酬爭議要在7日內解決,2013年力爭「全國無欠薪」。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早前要求地方官員,要準備「面對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防止社會動盪。

國會選舉疑點多 香港選舉應防止“俄羅斯化”

盧峯

俄羅斯剛過去的國會選舉疑點重重,問題多多。據國際傳媒觀察,執政黨採取了大量旁門左道的手段扭曲選舉結果,保住國會多數議席,例如向選民提供隱形墨水筆,以方便竄改選票;例如用旅遊車載同一批人到不同票站重複投票;例如在票箱先塞滿支持執政黨的票再運到票站,為執政黨候選人「種票」,增加他們的勝算。要不是執政黨耍了這許多卑鄙手段,只怕普京及梅德韋杰夫在今次大選不是慘勝,而是大敗。

俄羅斯這樣子的選舉當然不能算是民主選舉,當然不能算是公平公正的選舉,甚至可能令當地的民主政制不住倒退,淪為執政黨合理化鐵腕管治的工具。而假若香港市民、社會及特區政府不好好堵塞近期出現的種種選舉漏洞,不好好清理選舉制度內的種種漏弊,香港未來的選舉大有可能「俄羅斯化」,大有可能變成被當權者操控及不公平的過程,令香港跟民主政制相距越來越遠。

事實上十一月區議會選舉後湧現的多宗種票案件委實令人觸目驚心。首先,出現種票情況的選區並非局限在個別選區或地區,而是遍佈港九新界不同地區。元朗、天水圍、西九龍等新發展區固然有,南區、中西區、深水埗、黃大仙、藍田同樣免不了。當中有的把票種在空置的戲院,有的種在不存在的大廈樓層,有的則是跟地址毫無關係的隱形住客……。就以廉署上周的拘捕行動為例,多位報住旺角某單位的選民實際上散居在元朗、九龍城及荔枝角等不同地區,他們不約而同變成旺角某選區的選民顯然不是巧合,而是充滿了各種擺佈與計算;這樣的佈局勢必影響當區的選舉結果。假若全港不同地區及選區都有類似的情況,整個選情將會面目全非,民意也將會被嚴重扭曲。

此外,種票或突然湧現的「魅影選民」只是選民登記冊內的部份問題,還有某些選區忽然新增大量支持建制派的選民及選票,令區選某些選區出現令人意外的驚人結果,重量級政治人物一個一個中伏下馬。選民倒戈或轉向在民主選舉不算怪事,長期在位及民望急挫的政黨及候選人最容易受到這樣的打擊、喪失議席。問題是今次出局的不少重量級候選人都有長期服務經驗,民望也不在谷底,並能在選舉中保住上屆得勝時的票數。只是,跟他們對陣的新人卻一舉多拿近一千票甚至更多,殺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像這樣出人意表的結果怎能不仔細查清楚弄明白呢?

更令人驚訝的是,連選委會這樣的小圈子選舉也出現種票疑雲。本報發現,有個別專業組織容讓已退會或沒有專業資格或不符合選民資格的人登記成為選民,好增加選委的數目及對特首選舉的影響力。應該看到,一千二百人的選委會基本上由大商家、財團及建制派主導,大部份選委都由他們出任,其他階層、其他政見人士只佔少數,甚至不足以取得一百五十個選委席位以提名代表參選特首。在權力一面倒的情況下仍出現可能種票的做法,仍要以旁門左道的方法排擠他人,這只能說明一些親中及建制派人士根本無視選舉的公平,根本不重視確當程序,只求爭取大權在握。若果香港社會、市民不強力反對這些干擾公正選舉的行為,不及時制止選舉的不正之風,香港的選舉就有可能「俄羅斯化」,變成一場私相授受的鬧劇。

利益共同體 兩岸共同面對經濟風險

  • 旺報
  • 【林建甫】

 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此次下調距離上次上調存準率不到半年時間,也是中國央行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準率。自2010年1月至今,人行連續12次上調存準率,到達21.5% 的歷史高點。目的就在於回收流動性,應對通膨不斷上升的壓力。當前通膨出現回落趨勢,而且民間信貸狀況嚴峻,因此人行有必要調整貨幣政策。

 人行下調存準率不應理解為貨幣政策發生方向性變化。因為此次下調0.5%釋放出的資金量有限,不會令已經抑制住的通膨再度抬頭。但是下調存準率無疑是短期內緩解市場資金面壓力的較好選擇,也符合微調的政策導向。

 有能力對抗通膨

 針對最近大陸信貸的問題及下調存準率,唱衰中國論者又再度崛起,認為中國經濟裂縫日益擴大,已經蔓延到金融市場,未來硬著陸的風險很大。有些批評者說,損害已經造成。在中國的亮麗高樓、高速公路和高速列車背後,出現了鬼城、空洞的道路和多餘的鐵路線。

 公共債務呈爆炸增長,增加人們對中國經濟過載的擔心。2006年出版《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章家敦(Gordon Chang)更表示,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奇蹟毫無意義。他最近受邀出席投資者會議,仍堅信中國GDP增長放緩,公共債務上升和居高不下的通膨,證實中國問題將會更加嚴重,中國崩潰迫在眉睫。

 然而從存準率的下調,我們看到中國其實還有很多的政策工具。存準率本身可以下降的幅度還非常的大,存準率基本上是選擇性信用放款的基礎。真正影響廣泛的政策工具是存放款利率,現在中國的一年期定存還高掛3.5%,放款利率是6.5%,利差都還維持在3%以上。因此,如果經濟真的大幅度衰退,利率、利差可以下調的幅度也是非常的大。當然,中國的通膨一直是個問題。CPI的國際警戒線是4%,10月CPI依舊維持在警戒線上1.5個百分點,不能說明已告別通膨壓力。但是中國不乏兩位的通膨經驗,九○年代初期嚴重的狀況,都已經熬過來。人民銀行應該可以有充分的經驗與信心來對抗通膨。

 另外在中國,主權債務規模相對來說並不太大。1981年大陸恢復發行國債,當年的國債發行量僅為48.66億元。目前的國債餘額總量約為10兆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到25%,遠低於國際公認的60%的安全標準。另一方面,大陸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近年都保持在20%以上,大大高於GDP的增速,造成持續的巨額的超預算收入。

 從2000年至2005年,在大陸財政部編制的預算草案中,全國財政收入預算增長平均為 9.47%,而實際增長平均達18.52%。2010年財政預算增幅11%,而實際增幅則是21.3%;今年的預算增幅是8%,而前10個月的增幅已經是28%。今年預計財政收入將達到9兆852億元,已遠超去年全年8兆3000億元的總和,而且比年初預算規定還多出1100多億元。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將在很長的時期內不存在著主權債務危機的問題。

 不能再誤判形勢

 但值得警惕的是,大陸的地方債務引發的問題嚴重,危害性不容小覷。及其總規模大約為10.7兆,如果加上國債餘額,那麼中國的債務總額佔GDP的比重就將翻一倍,達到約50%,接近國際警戒線水平。

 因此對於大陸的經濟狀況,我們是應該有危機意識,但是不能被唱衰者所言的嚴重性給綁架。尤其是如果因為大陸有危機,我們就不肯向前行,台灣失掉的就是機會。上次章家敦言之鑿鑿的講因為加入世貿,中國即將崩潰。影響當時台灣主流思想,中國會裂解成七塊論。

 因此當時當家的總統李登輝要我們「戒急用忍」。延續到後來陳水扁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因為這錯誤的認知,我們喪失了參與中國這十幾年來高成長最好的機會。假如時間可以重來,我們當時就跟中國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今天台灣的國民所得就不只是三萬美元;今天中國四大銀行的股份,台灣就不會缺席。

 對台灣而言,我們要記起教訓,要思考什麼才是對台灣最好的。大陸有問題,台灣能幫什麼忙。兩岸是利益共同體。執政者應該思考如何共同創造雙贏,共同嘉惠兩岸的百姓。

 (台大經濟系教授,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

份額化藝術品投資? 名畫豈能斷尺賣

香港蘋果日報

李平

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紅火了好幾年,金融海嘯也沒能妨礙古今書畫名家的作品屢創新天價,魚目混珠的事也就不可避免。更不可思議的是,中國獨創了名畫斷尺賣的方式,名畫按每平方尺論價掛牌交易,美其名曰推動大眾參與藝術品市場,實質是忽悠大眾,既忽悠那些想附庸風雅的有錢人,又忽悠不明真相的投資者。

黃永玉股票難中籤


名畫斷尺賣,在內地的官方表述為「份額化藝術品投資」,去年底開始在一些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上市,即一幅名畫估價後劃分成若干份額,如股票一般招股、掛牌交易。其中,不少畫作的估價是以畫家過往拍賣作品每平方尺的成交價作為基礎。


在山東泰山文交所掛牌的黃永玉畫作《滿塘》份額產品,其「股票」名稱為「黃永玉 01」。這幅面積 98.28平方尺的國畫,招股時估價為 2,700萬元,即每平方尺約 27.47萬元。有投資者質疑,黃永玉往年拍賣的畫作,成交價最高為每平方尺約 9萬元,「黃永玉 01」溢價過高。但這種質疑,並不妨礙「黃永玉 01」火爆上市,中籤率低至 4.4%,掛牌首日收市報 2.15元,比招股價 1元暴漲 115%。


不過,「黃永玉 01」的漲幅仍屬遜色。在天津文交所掛牌的白庚延畫作《黃河咆哮》,曾創下 17倍的升幅。畫作的擁有者、交易商、估價商因此大賺特賺。由此不難明白,內地已營業及即將營業的文交所為甚麼一年之間爆增至 60家。


名畫如此斷尺論價交易,超出了國際社會的認知。美國、日本的投行,包括大通銀行、摩根建富投資等,都曾創立藝術品基金,讓投資者參與藝術品投資,但絕不是按尺論價買賣名畫,更不是讓大眾變成文化賭徒。可悲的是,名畫尺價的暴漲暴跌,已令內地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有投資者 130萬元進場,結果只剩 22元。證監會、文化部等正着手清理文交所、限制藝術品份額交易,但廣東的份額交易方興未艾,名畫拍賣價還在創新高,港人北上須小心被忽悠。

共軍為何成立軍事戰略規劃部?

  • 旺報
  • 【傅應川】

 自美國高調「重返亞洲」,布局東亞,攪動西太平洋地緣戰略形勢以來,迄上月在亞太經合會(APEC)拋出「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企圖主導亞太經濟發展;繼之在「東亞峰會」,又以世界的領導地位及南海議題,搶佔會中要角,拉攏成員建立盟友關係,削弱大陸對峰會的影響,致使區域在全球地緣政治版圖上發生變化。

 新冷戰形勢已成形

 在此同時,美軍積極部署西太平洋,調整第一島鏈兵力,移防關島並駐軍澳洲達爾文港。從大戰略的角度而言,美國在這波的經濟、外交攻勢中,顯已取得主動、先制。除了意在遏制中共,且使西太平洋新冷戰成形。

 所謂冷戰,係戰略競爭的雙方,用軍事之外的政治、經濟、外交或意識形態等軟實力為手段,以爭取國家的戰略利益。但看冷戰時期(1947—1991)的歷史發展,武力並非「無用」,而是在特殊戰略條件下,使之無用—「不能使用」。

 其一、「代理戰爭」,使大國間不直接發生戰爭;二、保持「軍力平衡」,形成軍備競賽,使發動戰爭的成本增加,風險提高;三、「保證相互毀滅」,確使在核子戰爭下,沒有贏家,故能使戰爭無用。

 美國在近期的攻勢中,拉攏亞太盟友,打造「亞太北約」,即在建立代理戰爭。揚棄打贏「兩場戰爭」的舊思維,運用所謂「離岸制衡」戰略(offshore balancing),從全球特別是中央地區退出,並在亞太地區力量失衡時介入。

 中共在這輪戰略攻防中,雖然有挫折,但並未示弱反而頻頻回擊,益使冷戰特徵凸顯。上(11)月中共宣布在其「總參」下設「戰略規劃部」,已於22日正式成立;幾乎同時,中共海軍六艘艦艇,穿越宮古島間海域駛向太平洋,且將未來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訓練視為常態。在此敏感時刻,大陸更透露其核武力量,包括機動、發射井、核潛艦等中程及洲際核彈有2764枚。

 有分析指出,中共在未來新冷戰中取得勝利,還得靠「毛澤東思想」。暗示將仿「冷戰時期」以「人民戰爭」及核武發展的戰略。打著「不要褲子,也要核子」的口號,揚言「在核戰中犧牲3億人,還有3億人(註:當時大陸人口稱6億,而美國人口為3億)」,展現出勇於戰爭的意志決心。1995年針對台海情勢,亦稱以核武對付美軍,「你們與其擔心台北,不如多關注洛杉磯」。足證中共的核戰略是強硬且一貫的。在必要時會果斷的拉到「共同毀滅」的高度,也不會屈服在美國的軍事武力威嚇下。

 在冷戰中,武力的效用在「戰略嚇阻」,亦即運用軍事的威懾力,改變對手的戰略思維而達成其目的。美軍雖擁有舉世超強的軍力,但在地區的主客形勢中,大陸為「主」,美軍為「客」;美軍將軍力投射到西太平洋時,其所佔的優勢已經削弱。美軍正針對中共海空軍的急遽擴張,發展「空海一體戰」全維作戰戰略;即藉其空軍為主的太空及網路作戰能力,先期爭取「制太空權」及「制電磁權」,再聯合各軍種共同打擊地區中共海空軍。

 台灣應有戰略保證

 這是針對共軍「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戰略設計。由於其核心戰力仍在發展中,又因面臨美國財政困境,在軍費上能否支應,尚屬疑問。反觀共軍,在「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上,包括反衛星、網絡武器及打擊航母的遠程導彈等,已建立初期戰力。

 從中共海軍頻頻穿越第一島鏈進出太平洋演訓,即顯示出美軍在西太平洋上,不具備遏制共軍發展的「軍事說服力」。雖然美軍不具備地區的局部優勢,但因有全球先進超強的軍事實力,打勝一場傳統戰爭,亦非難事。故共軍的發展,在維持其局部優勢,「打贏一場在資訊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故無論在軍事戰略,或武器裝備上,尚待前膽發展。在此關鍵時刻,成立「軍事戰略規劃部」,主導軍隊建設、戰略規畫、資源分配。不但有前瞻、深化的戰略意義,益見共軍發展更趨現代化。

 我們必須認知,共軍雖有穿越第一島鏈的能力,但就兩強的軍力部署,一旦戰爭發生,第一島鏈仍將是攻防焦點,台灣難免受戰爭波及。又因共軍的核戰略,並未遠離台海,在戰爭中不能排除有升高到「毀滅性」的危險。故台灣的安全,不僅需要安全上的「戰略保證」;更須要的是,雙方不得在台海使用核武的「生存保證」。

 (作者為退役中將、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

應中方要求 日相訪華押後 避南京大屠殺正日

【明報專訊】中日雙方決定,推遲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原定下周一、二(12至13日)的訪華計劃。日本傳媒指是中方提出要求,但雙方力爭實現在年內成行。由於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4周年,有分析認為,中方對野田能否作出順應中國民意的表態沒有把握,擔心會點燃民族情緒,謹慎起見而決定推遲。

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昨日決定,推遲原定12日至13日的訪華行程,兩國政府將為力爭實現其年內訪華再協調日程。《產經新聞》報道,中方數日前已經以「與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撞期」為由,詢問日方能否延遲,而中國駐日大使館昨日正式提出延遲訪問的請求,日方表示同意。

擔心野田言行激民族情緒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周永生分析稱,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時間比較敏感,野田若在正日訪華、又沒有對侵華暴行作出真誠道歉,很可能引起中國民眾反感,如果他能夠真誠懺悔和道歉,則是促進中日關係進一步發展的契機,「但他是強硬派,中方沒有把握」,中國考慮其可能不真誠就歷史道歉,本愛護兩國關係的立場,謹慎起見而建議推遲行程。周永生認為,「推遲訪問和提前訪問是外交上經常有的事情,此次野田延期訪華不會對兩國關係有負面影響」。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4周年,南京方面高調宣布將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而野田訪華雖在11月在夏威夷的APEC峰會上由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野田當面確定,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上月底訪華鋪路,表示希望與中國商談東海開發、農產品出口等的問題。

日指中國調查船違規航行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稱,中方歡迎並重視野田首相訪華,願同日方共同努力,通過此訪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取得新的發展,「雙方正就訪問安排保持密切溝通」。

另一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廳的飛機昨晨10時20分左右(香港時間9時20分)發現,中國「科學一號」海洋調查船進入沖繩縣久米島東北偏北約102公里的日本專屬經濟區,船尾還拖拽有類似纜線的物體。海上保安廳飛機用無線電告知調查船,其目前所處的海域並非事先通報的範圍,中國調查船回應稱「位於事先通報海域內」,飛機再發警告稱「不允許在與事先批准範圍不同的海域調查」,並繼續用巡邏艇監視。


野田佳彥

任內寃案多 最高法院院長患癌 法學界鼓掌

香港蘋果日報

中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傳患胰臟癌。多位法學界人士對《蘋果》記者表示,傳聞「應該不假」。有趣的是,北京法學界近日研討會上,提到王患癌的消息,會場竟然掌聲雷動,顯示業界對他不滿。北大教授賀衞方指,王出任最高法院院長後,中國司法改革不進反退,法學界厭棄他不奇怪。

北京律師梁小軍近日在微博透露,京城司法界近日舉行一個寃案研討會,會上有人提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得了胰臟癌。而「首席『大法盲』(即大法官)得了胰腺癌,會場上掌聲雷動」的消息,隨即引起外界關注。梁昨回應《蘋果》記者電話查詢時表示,有關傳聞「應該不假」,他指消息來自接近最高法院的人士,「在北京法律界已經傳了好久」。

傳患胰臟癌 「發病好痛苦」


據悉,有關研討會上月 27日在北京舉行,部份律師研討司法寃案,包括東北男子陳瑞武案,陳於 2000年被河北公安以涉一宗命案拘捕,屈打成招,坐監 10年。其間他曾兩度被判死刑,但不停改判,上月 4日改判無罪釋放。本案與其他多宗「死刑改判無罪」案件一起,成為中國司法界的大醜聞。


著名法學專家、北大教授賀衞方昨接受《蘋果》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也聽到王勝俊患癌傳聞,「應該不是假的」。曾在上海司法界任職多年的知名媒體人楊海鵬也稱,他一個月前已得悉有關傳聞,並指王所患癌與已故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一樣,「(病情)發展會很快,會很痛苦」。 2007年初,黃被傳患胰臟癌,同年 3月還在全國兩會亮相, 6月即告不治。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醫生指,胰臟癌多數難以治癒,「若不能成功進行器官移植,多數在一年內不治」,且因胰臟部位特別,「發作起來病人會好痛苦」。


「可見中國法制衰到甚麼地步」


而內地法學界為王勝俊患絕症「鼓掌」,引網民熱議。網絡名人石扉客指:「做官做到這份,也算是奇蹟,嘆息!」有網民指,王被恨成這樣,「可見中國法制衰到甚麼地步」。
65歲的王勝俊是安徽人,合肥師範學院歷史系畢業,曾任安徽省公安廳長,後調中央政法委任秘書長; 2008年升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位居國家領導人之列。無任何法律學背景的他出任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令法學界譁然,加上他任該職,司法改革不進反退,更備受法學界詬病。


《蘋果》記者

王勝俊小檔案

年齡: 65歲
原籍:安徽宿州
學歷:合肥師範學院歷史系畢業
經歷:
•安徽六安縣木廠鋪農場職工
•六安地委、科長、副書記
•安徽省公安廳長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秘書長
• 2008年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十七屆中共中央委員


癌細胞

癌細胞


內地司法不公,寃案遍地。圖為一名寃民示威抗議。

    內地司法不公,寃案遍地。圖為一名寃民示威抗議。

    加速建構兩岸經濟命運共同體

    • 旺報
    • 【本報訊】

     歐債危機及醞釀中的全球經濟風暴,對台灣和大陸經濟的衝擊日益嚴峻,兩岸當局也已各自採取因應措施希望緩和衝擊。兩岸經濟關係日益緊密,若能進一步建立命運共同體認知,攜手共抗全球經濟風暴,不僅可體現兩岸經濟的互利共生,亦有助於兩岸關係全面的提升,有利兩岸和平發展大局。

     金融海嘯後,大陸經濟一直維持9至10%的高成長,因而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但近來大陸經濟正面臨失速風險,「硬著陸」可能性大幅升高。今年第3季大陸經濟增長僅9.1%,較上季大幅滑落0.4個百分點;出口增速亦大幅減緩,至11月已降至10%,淨出口對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降至零;內需市場也由熱轉冷,大陸官方公布11月製造業經理人採構指數(PMI)降至49,首度跌破50的景氣榮枯分界點。更令人關切的警訊是金融面的變化,近年湧進大陸的熱錢近月已有撤離跡象,房市、地方債及民間借貸三大泡沫已進入崩解階段,對經濟的強大後座力將逐漸顯現。各種跡象顯現,明年大陸經濟增長率將面「保八」甚至「保七」的巨大壓力。

     大陸經濟情勢逆轉,顯示中國經濟尚未能與美、歐經濟脫鉤,面臨全球經濟明年可能陷入二次衰退,北京面對的首要問題已從「控物價」轉為「保增長」,上周人民銀行3年來首度調降存準率,貨幣改策已明顯從預調、微調轉向寬鬆,如果物價及房價進一步下滑,宏觀調控的全面轉向已可預期。

     相對上,台灣經濟對出口的依賴比大陸更深,受國際景氣影響也更大,第3季國內經濟成長率降至3.42%,出口增速大幅放緩至11.62%,以新台幣計價僅1.05%;內需更迅速降溫,民間固定投資負成長11.9%;民間消費雖仍有3.14%的成長,但受最近經濟及股市不振的影響,民間消費增長已有滑落趨勢,明年經濟成長率「保4」並不樂觀。在選舉壓力下,馬政府已推出經濟景氣因應方案,但因可用的政策工具受到很大限制,預期效果相當有限。

     兩岸日益密切的產業分工,造成台灣和大陸對外貿易及經濟增長間的高度連動性。日前《紐約時報》一篇有關「中國出口警訊」的報導指出,大陸製造業今年出口年增率僅16%,是去年同期34%的一半,因大陸向亞洲各國採購本身無法製造的零組件、原材料及機械設備,形成供應鏈關係,讓各國也更依賴中國市場。大陸出口警訊對亞洲出口國是一項凶兆。

     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占總出口高達4成,其中又以資通訊等高科技產業零組件及相關設備占多數,在大陸加工後再出口,因而受歐美景氣的影響也最大。10月台灣對大陸出口增長率僅8.5%,低於韓國的20.9%及日本的8.8%,顯示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日趨不利的地位。

     面對新一波經濟風暴及歐美可能陷入「失落十年」,兩岸要有經濟共同體的認知,才能在長期調整過程中相互扶持,共創經濟願景。在對外貿易方面,台灣和大陸均有向外開拓新市場的共同需求,若截長補短,相互合作,將可發揮最大綜效。最重要的是,兩岸應共同開展自由貿易,加速區域經濟整合。盡速落實推動ECFA後續協商,是第一步;大陸協助台灣參與和東協國家區域自由貿易整合,是第二步;兩岸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是第三步,大陸排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經濟夥伴協定」(TPP),或可以兩岸四地、新加坡等形成的「大中華經濟圈」為基礎,加速催化「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形成,化解政治難題。

     其次,大陸正全力推動產業的升級換代,與台灣合作取得關鍵技術及人才,成為大陸的捷徑,但相對上,大陸產業升級對台灣出口亦形成更大競爭壓力。因此,雙方產業政策的協調極有必要。現階段可以透過兩岸經合會加強對溝通對話,建立基本共識,以為更高屬次的政策協調鋪路。

     再者,兩岸在金融上加強合作,包括加快互設據點的步伐,建立貨幣清算機制,換匯合作及爭取台灣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等,亦有助在經濟風暴中支撐台灣經濟的力量,盡速付諸行動,才是體現兩岸互利之道。

    扭曲選舉、製造殺機 不容賭盤決定台灣大選

    台灣蘋果日報

    一位台南的企業代表前天在宋的造勢會上說,目前外面民間賭盤,「只有賭PK(馬、蔡),完全沒有宋楚瑜。」宋在受訪時針對此事說,如果現在台灣的民主是由賭盤來決定,真是台灣民主的悲哀。


    扭曲選舉釀殺機


    宋表示,既然有很多人都在懷疑大選賭盤,執政當局到現在都不去處理,「真的讓大家覺得非常驚奇。」宋還警告,台灣兩次選舉發生的槍擊案,都被懷疑和賭盤操作有關,令人難過。


    檢察總長黃世銘5日也在台南市指出,根據過去慣例,總統選舉多半不會有賄選行為,但因大選賭盤十分活躍,特別以中南部縣市居多,因此檢警應積極查緝選舉賭盤。


    選舉賭盤對民主選舉傷害很大。最嚴重的後果有兩項:扭曲選舉和製造殺機。扭曲選舉就像職棒簽賭打假球,該接到的球漏接、該打到的球揮空、甲隊明明實力遠超過乙隊,偏偏輸掉。以後有誰還看職棒?球迷覺得自己是白癡。中華職棒就這樣人心漸失,由盛而衰。


    選民甲本來內心支持候選人張三,但他賭李四勝;因李四不被看好,而若獲勝賠率高於張三獲勝。於是甲不但違背本願投給李四,也動員他的親友票投李四,整體結果可能翻盤。李四變成黑馬獲勝。


    李四當選,不是因為文宣厲害、政見高明、戰略正確、團隊強悍、人品端正、人氣旺盛,高瞻遠矚、最愛台灣……而是賭他的人獲利較多,豈不教人啼笑皆非?把台灣命運交由賭盤決定,是對民主機制最大的反諷,其惡果猶大於買票賄選。台灣賭盤大組頭對大選的影響,可能超過政黨,日趨下流之後,可與拉丁美洲國家的大毒梟操作選舉的惡行劣跡並駕齊驅。


    治安單位應嚴查


    如果黑道砸大錢賭張三勝選,結果李四聲勢後來居上,情急之下,只好派出殺手製造翻盤效果。可以刺傷張三但不取其命,造成同情張三的氣氛,一夕翻盤,賭張三獲勝者贏錢。或刺殺李四,取其性命,中止大選,一毛不賠。兩次選舉槍擊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賭盤。


    若讓槍口下的民主與賭盤下的民主定義台灣的民主,這民主毫無價值。治安機關要趕快動起來,嚴密查緝大選賭盤。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