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密報》編譯 楊芬瑩
2004年9月,王毅被任命駐日大使。王毅上任之後,發生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的侵華史實、首相小泉纯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讓中日關係跌進谷底,但他施展剛柔並濟的外交才能,在日本官方與民間的評價很高,《朝日新聞》還稱他“相貌出眾,才華過人”。2006年10月,王毅成功促成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訪問中國,以及隔年時任總理的溫家寶訪問日本,中日關係安然破冰。2009年1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日本,能夠見到日本天皇明仁,據稱也是王毅背後努力的結果。
王毅與日本、台灣都有不錯的關係,圖左為目前為台灣桃園縣長的吳志揚。
他仕途生涯處理朝鮮與中日問題的經歷與成果,讓他成為外交部長的不二人選,同時顯示北京未來將更加重視東亞關係,中國前外長李肇星也認為他是非常適合的人選。對日友好的王毅上任,是否預告中日外交回春,或北京打算冷處理、或擱置領土領海問題?
外國媒體多相信,中國立場不可能軟化。法新社引述日本《產經新聞》(Sankei Shimbun)的看法稱,王毅雖然能說流利日語、深諳日本國情、也與日本政治界多有接觸,但如此背景反而讓他在中國政壇沾染上“同情日本”的色彩;不像剛卸任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對日本的態度就明確多了,在釣魚島衝突上,楊潔篪屢次嚴辭表示,中日領土爭端問題根源,是日本非法竊取中國領土。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也公開表達強硬立場稱:“中日關係說到底,就是日本能不能接受中國的發展壯大。如果日本能解決這個認知問題,其他問題都是有辦法處理的。”
日本時事通信社(Jiji Press)引用日本外交消息人士的看法稱,為了避免外界“軟弱”的質疑,王毅可能會對日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朝日新聞》評論:“中國新的外交人事布局,顯示習近平正仔細地評估中日關係。習近平的首要任務,是讓身陷泥沼中日對話,並為中日高峰會排除障礙、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