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劉曉波妻舅 詐欺竟判11年


劉霞(左)在獲悉判決結果後淚崩,親友擁著她不斷安慰。


維權株連親友 劉霞:打斷雙腳也要站直

身陷囹圄的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他妻子劉霞的胞弟劉暉被控詐欺一案,昨在北京宣判,遭重判11年有期徒刑。獲准到場聆判的劉霞泣訴是「政治迫害」,誓言上訴,至於未來將採取什麼抗議行動,她無奈地說:「我連家門都不能出去,還能有什麼行動?」

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在北京懷柔法院審理,吸引大批媒體採訪,法院外戒備森嚴,美國和歐盟等十多國外交官員申請入內旁聽,都被拒絕。劉霞搭乘友人的車輛到法院,劉暉的妻子也到場旁聽。

法院判決書表示,43歲的劉暉與另一名被告趙軍天,2010年宣稱把一項房地產工程交給男子張冰承包,得到張冰信任後,向對方騙取300萬人民幣(約1450萬元台幣)。法院認定劉暉詐騙罪成立,判刑11年,並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款1萬元人民幣(約4.8萬元台幣)。按中國法律規定,詐騙罪視犯罪所得不同,輕則3年以下,最重可判無期徒刑。

「對政府全無信任」

劉霞獲悉判決結果後,痛斥這是「不合理的非法判決」、「完全是政治迫害」。她淚流滿面,泣訴「這2年多,我的家人跟我已經受了特別大的罪。我完全絕望了,我對這個政府完全沒有一點信任,沒有一點希望。」

至於將來會採取什麼抗議行動,劉霞無奈地說:「我連家門都出不去,還能有什麼行動?」離開法院後,劉霞到看守所探望劉暉,並辦理上訴。

劉霞自劉曉波獲獎後就被官方軟禁,今年4月23日劉暉案件開庭審理時,她獲准到法院旁聽,是2年多來首度露面,當時她說:「他們想打斷我一個腿,再打斷我一個腿,但我要求自己要站直了,別怕!」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歐盟密切關注劉暉遭判刑,並再次呼籲中國釋放劉曉波,中止對劉霞的軟禁。

「無疑是殺雞儆猴」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林和立表示,這顯示北京當局對異議人士「打壓不會手軟」,中國近年參與維權活動的年輕人愈來愈多,重判劉暉無疑是「殺雞儆猴」。


異議人士親屬遭迫害案例

2013/05/01
安徽民運人士張林的10歲女兒張安妮,無法上學並遭軟禁,被德國媒體稱為「中國最小良心犯」。(良心犯是指沒有做出國際人權組織所認定的犯罪行為,卻因種族、宗教或信仰等問題被拘禁)

2012/11/30
維權律師陳光誠的姪子陳克貴,在官方搜捕陳光誠時,被指控持刀砍傷鎮長,被判處3年3個月有期徒刑

2010/12/08
被控觸犯「分裂國家罪」與「間諜罪」坐牢15年的內蒙古異議人士哈達,其妻兒突然被帶走軟禁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台灣  蘋果日報

奧贈習紅杉椅 人民網:中美平起平坐 網民諷:習勿獨攬大權


習近平(右)與奧巴馬試坐紅杉木椅。


習近平(左)與奧巴馬言談甚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進行第二次會晤,會晤前兩人在莊園散步閒聊,大談生活瑣事等。奧巴馬還別出心裁,送給習近平一張用加州特產紅杉木造的長椅,習欣然接受。內地官媒興奮稱,此寓意美方承認中美「平起平坐」;但有網民譏稱,美國人是暗示習勿獨攬大權。

昨是習近平「非正式」訪美最後一日,兩國元首舉行第二輪會晤後,習即結束此次外訪乘專機返國。中美沒有發表任何聯合公告或共同聲明。兩國元首昨會晤前,先在風景美麗的莊園內散步閒聊,活動了約50分鐘;記者可在指定區域拍攝;習奧兩人穿着較前日更為休閒隨意,西褲皮鞋,但上身都只穿白襯衫,奧巴馬還捲起袖子。

當兩人散步到一張簇新長木椅前時,奧向習介紹椅子是他送給習的禮物,兩人在椅子試坐了一會。這張長約1.5米的仿中國傳統式靠背木椅,是用加州特產紅杉木製造。椅背上用英文刻着「美國總統奧巴馬贈送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閣下,2013年6月7至8日」,椅座下方用中文字印着「卡利佛尼亞的紅杉木」。

習:每天游泳1,000米

「奧巴馬送長椅」成昨日內地各大媒體、網站熱門話題。人民網官方微博貼文稱,美送椅子寓意中美可坐在一起交流合作,「美國人終於承認中美可以平起平坐」、「中美兩國同坐一把交椅;做夥伴,不做對手」。但也有網民指,送靠椅寓意習「要靠美國才能坐穩交椅」;更有網民指,長椅與Chairman(主席)的Chair(單座椅)不同,送長椅給習近平是寓意「不能獨坐天下(獨裁),要與人分享」。

襯衣紮腰的習奧散步時體形畢露,習「大腹便便」與奧「苗條得體」相映襯。奧問習:「平常是不是經常鍛煉?」習答稱:「我就是散步,游泳,每天游1,000米。」習又比劃自己肚腩說:「如果不運動,我(這體形)會崩潰的,(面對)那麼高強度(的工作)。」此時兩人步伐加快,繙譯落在後面,習又對奧說:「聽說你是籃球高手啊!」但奧顯然沒聽懂,只禮節性應了聲「嗯」,兩人即走進會晤室,滿屋人都在等着他們就位。

據美方官員透露,習奧散步還談及個人經歷。習向奧談及他在文革時到農村插隊的經歷,談及文革對他個人及對中國未來的影響。奧巴馬則提到自己童年在夏威夷的經歷,指那段經歷塑造了他有關美國作為太平洋大國的看法。

中央電視台/鳳凰網/新浪網

網民有話說

•「美國佬的意思是中美可以平起平坐,兩國坐一條椅子上了!」

•「中美兩國同坐一把交椅;做夥伴,不做對手,這個寓意好!」

•「習總說太平洋可以容納兩個大國,奧巴馬就送他一條長椅,真夠貼心。」

•「還是美國人善解心意。希望中國坐第二把交椅;或者說希望美中兩國同坐一把交椅。」

•「椅子空運回來後安全部要好好檢查,看是不是椅子裏裝滿了各種竊聽器。」

•「送靠背長椅,寓意習近平靠美國才能坐穩交椅。習主席不要上當,運回來一把火燒了它!」

•「這種椅子和Chairman(主席)的Chair不同,Chairman是一個人,送長椅寓意習主席不能獨攬大權,要與人共享!」

資料來源:鳳凰網/新浪微博

香港    蘋果日報


馬英九要用護貪來保衛政權!

南方朔

人們都知道,貪污是最大的政治罪惡。

因為當有了貪污,政府就會用更高的價錢買到更差的公共建設,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因而出現,影響公眾安全;當有了貪污,送賄賂的人才可享受到方便,不送紅包就寸步難行,社會的合理性即無法出現;貪污最後會造成官吏的無法無天,失職濫權,國家運作成本的增加和資源的浪費,近代學者已指出,羅馬帝國之亡,不是亡於蠻族入侵,而是亡於貪污。

貪污長存 因對統治者有短期利益

問題是雖然人人都知道貪污會禍國殃民,但為何貪污不但無法根絕,反而有更趨擴大之勢呢?近代芝加哥大學的政治社會思想家艾爾斯特(Jon Elster)就曾經指出過,貪污雖然有害,但有時候對統治者卻是有用的;貪污有利於形成一種「主子——扈從關係」,它會形成政治派系,大家相反合作,透過貪污而利益共享,有利於製造出一種畸形的穩定;近代學者也發現,一個無能無效率的政府,當官員收了賄賂,他們就會做有效率的服務,因此貪污在一定程度內有利於效率的建立;而且政府的採購以走後門的方式讓自己人做,雖有貪污,但利益分享,也可以壯大自己人的勢力。因此,貪污雖然對國家有害,但對統治者及統治者的勢力卻至少有短期的利益。

當理解了貪污對統治者有利的這種特性後,人們就會知道貪污為什麼那麼難以根絕了。統治者有時候必須用貪污做為團結自己的政治勢力的手段。上個星期在台灣鬧翻天的「貪污除罪化」風波,它的本質就是國民黨要利用貪污來保衛政權。

近年來,台灣在貪污問題上有兩個懸案﹕

一個是台灣有許多教授申請到國科會的研究計劃,根據台灣的規定,這種錢最後都要用單據報銷。問題是教授做研究,哪裏會去管報銷這種事,都交給研究助理去辦;而許多助理則交給專門替人搞報銷的公司去辦,於是用假發票報帳這種現象遂告出現。這種報假帳之事,依法就是貪污,台灣各大學幾百個教授都成了貪污嫌疑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大醫學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他已被按照貪污罪起訴。

另一類案件乃是與前一類似乎相似,但本質卻完全不同的案件,那就是有許多國民黨及國民黨同一陣線的民意代表,他們用公款報銷喝花酒請客,許多人已按貪污罪被起訴。民意代表乃是公職人員,他們的錢一定要嚴格的公款公用,喝花酒報公帳當然是貪污。因此這兩類問題看起來,表面上雖然都是報銷問題,但本質完全不同。教授的貪污是研究經費的報銷過苛所致,只要台灣的國科會自行修訂它和教授的委託研究契約,將報銷簡化,即可解決。

因此,這兩種貪污乃是不同的兩回事,根本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國民黨有它特別的考慮。

貪污除罪化 馬為保住中台灣

目前國民黨民調不高,馬英九的支持度甚至已低到13%,國民黨非常需要地方派系人物的支持來幫它救政權,明年台灣有「七合一」地方大選,後年則是總統大選,它已必須地方派系大動員來救政權,問題是國民黨的許多派系人物都因報銷問題而正被貪污起訴或已定罪,這些派系人物不能出來選舉及助選,國民黨必敗,尤其是在中台灣,最重要的中部派系龍頭顏清標已在獄中,台中市的前議長、台中紅派領袖張清堂也在服刑,這兩人不出來助選,國民黨在中台灣必敗,於是救顏清標及張清堂遂成了國民黨搶救中部政權的樞紐。為了搶救顏清標和張清堂,國民黨遂在馬英九策劃下,將教授貪污和民代貪污這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綁在一起,修改會計法,以救教授為名,實質上是要救國民黨的派系頭頭。由於這個計劃不能見諸天日,一被公開,必然全民反彈,於是國民黨遂在馬英九操盤下,一切秘密進行,在5月31日立法院這個會期的最後一夜,發動奇襲,修正了會計法,本案原本是拍在最後,它突然提前通過。由此案的如此操作,可見國民黨為了救政權而要幫顏清標、張清堂貪污除罪是如何的迫切了。

立法院以秘密的方式幫顏張及其他民意代表貪污除罪,立刻在台灣引起一片嘩然,尤其是人們對民進黨格外不滿,民進黨應該是堅持反貪的,怎麼成了國民黨護貪的幫兇?於是人們對民進黨極力抨擊,除了人們對會計法的奇怪通過憤怒外,會計法的修正由於太過倉卒,它在文字上也出了意外,「教職員」三個字被寫漏了「教」這個字,意思是貪污除罪化,最後居然教授並沒有除罪,只有國民黨的派系人物被除罪。由於出了這個紕漏,於是整個貪污除罪化就多出了變數,民進黨首先向人民道歉,並要求此案重新覆議,最後是拖到6月7日,馬也公開道歉並接受覆議的要求,意思是說會計法上次的修正不算,要重新再來。這也意謂覑馬英九要藉覑護貪來保衛政權的計劃可能已無法實現。

在馬英九的盤算裏,國民黨保住北台灣沒有問題,國民黨反正已拿不回南台灣,因此他要保住中台灣。他本來的計劃是讓中部的派系首領顏清標和張清堂貪污除罪,製造中部派系大團結,然後馬把台中市長胡志強調到台北,出任監察院長,然後馬即可用馬系子弟兵代理台中市長,整編中台灣的派系,替中台灣保衛政權做好準備。看來他的這個計劃已經破功!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香港   明報


人體炸彈處處有 民怨火山時時爆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的同一天,福建廈門發生震驚全球的恐怖巴士爆炸案,一個長期遭受冷漠、蔑視及無助的人,懷着對政府、對社會、對人類的滿腔仇恨,化身人肉炸彈,烈燄沖天、血肉橫飛的一幕,正是貧富懸殊惡化、階級矛盾尖銳、社會正義嚴重缺失的必然產物。

今次事件並非無迹可尋。年已六旬的爆炸案嫌犯陳水總,在網上透露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及行兇動機,曾經上山下鄉,回城後未獲安排工作,也未獲安排住房,全家十口人擠在二十八平方米的蝸居,靠擺地攤勉強餬口,卻先後遭當局掃蕩,直到四十一歲才娶妻生子。終於捱至退休之齡,以為可以申請社保,豈料派出所填錯其戶口年齡,社保不予辦理,要求公安局改正又遭踢皮球,上訪投訴又不得要領。這個在社會最低層苦苦掙扎數十年的可憐人徹底絕望,終於幹出寧死也找人墊背的瘋狂報復行動。

正如兇嫌的遺言所說,他只是哀求「給條活路」而已,然而這麼一點低得不能再低的卑微願望,也被無情的現實擊得粉碎。假如他回城後能獲安排工作,假如他自我謀生的地攤不被當局一再取締,假如他退休後能夠拿到社保,假如派出所能以舉手之勞將填錯了的年齡改正過來,假如他在生活中體會到政府的關愛、社會的關愛,他不會出此下策。是官僚的冷血、社會的冷漠,將他逼上了絕路。

徹底絕望 瘋狂報復

沒有人是天生殺人狂,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順民,有三餐一宿於願足矣。可惜的是,當今神州大地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官場貪污腐敗,官商勾結,無權無勢的低下階層受盡剝削欺凌。而在維穩壓倒一切的思維下,老百姓連上訪伸冤的唯一渠道也被堵塞。狗急也要跳牆,何況是人,從楊佳殺警案、夏俊峰殺城管案到連串血洗幼兒園案,哪一宗沒有貪官惡吏的影子?哪一宗不是官逼民反的惡果?

數十條無辜生命在熊熊大火中灰飛煙滅,其中有上班的父母,有買菜的老人,有參加高考的學生,有含苞待放的幼童,他們都是弱勢群體,沒有豪宅,沒有喝茅台酒的權力,沒有私家車,只能乘公共汽車,出入平安就是他們的夢想。然而,如此微不足道的夢想也隨着兇嫌的報復而幻滅。很多人難以理解,既然兇手不想活了,為何不與那些欺負他的貪官污吏同歸於盡,反而讓仇恨蒙蔽雙眼,將怨氣發洩到同樣受剝削壓迫的弱勢群體身上?

最令人擔心的是,隨着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大,社會公平進一步喪失,維穩壓力進一步上升,民怨火山隨時爆發,這不是「中國夢」,而是中國的噩夢。

太陽報


奸商共貪官一色 金錢並權力齊飛

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涉嫌受賄、濫用職權案開審,案情指其多年來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財物六千四百多萬元人民幣,受賄金額特別巨大,濫用職權導致國家財產損失特別重大,情節特別嚴重。在中共第五代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情況下,劉案如何發落,將檢驗當局的反腐決心。

劉志軍案轟動全國,坊間此前「爆料」不絕於耳,有指其斂財數字高達數億元,也有指劉的情婦達兩位數字,包括某電視劇劇組的「十二金釵」等等。在國人眼裏,劉志軍無疑是隻「大老虎」,然而,從檢方指控的犯罪事實來看,不僅受賄數字大為縮水,生活作風問題亦一字未提,加上檢方強調劉志軍對控罪全無異議,認罪態度良好,令人質疑雙方是否達成幕後交易,為重罪輕判埋下伏筆。

儘管案情細節外界無從得知,但從起訴書披露的情況來看,這顯然又是一齣大官傍大款、金錢與權力結合的「高官沉淪記」。劉志軍案中,山西女老闆丁書苗(又名丁羽心)是關鍵人物。此人被指利用與劉的關係,透過鐵路工程投標、投資高鐵相關產業以及獲取鐵路車皮計劃等,從中獲利逾三十億元。劉丁兩人的關係,是「你幫我發財,我助你升官」的共生關係,剛開始丁寄生在劉這棵大樹上,當丁變得勢大財雄時,便用金錢開道,為劉志軍更上層樓鋪橋搭路。劉志軍本人曾交代,全力幫丁書苗將企業做大做強,就是要將之打造成自己仕途的經濟基礎,需要時讓丁為他到處奔走,用錢鋪路。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果不其然,為報「關照」之恩,丁在劉志軍指使下,重金「打撈」因受賄入獄的原鐵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達,結果「遇人不淑」當了冤大頭,被騙四千多萬元。雖然此事以鬧劇收場,但類似官商結盟的「買賣」在神州普遍之極,成功者不知凡幾。

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氾濫成災,劉志軍案不過是冰山一角。事實上,許多高官背後都有一個或幾個類似丁書苗這樣的金主。去年下台的原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背後金主據稱是曾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八的大連富商徐明。而在廈門「遠華走私案」中,被前總理朱鎔基形容「死三次都不夠」的主犯賴昌星,正是用重金和美女打通各路關節,構建能通天地的關係網。

權力與金錢結盟、貪官與奸商結合,構成「中國特色」的權貴資本主義。中共第五代如果不打破官商利益共同體,所謂「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只能是一句空話,一個劉志軍倒下去,還有千萬個張志軍、李志軍站起來。

東方日報


學生市民被槍殺的噩耗,如冰雹般猛烈砸來


  杜斌 輯錄


   編者按:北京攝影師、作家、獨立紀錄片製作人杜斌,主編了《天安門屠殺》一書,於“六四”24周年前夕,在明鏡出版社出版。該書搜集、整理了 “六四”事件參與者、目擊者等各方回憶,按時間順序編排。杜斌說:天安門屠殺的核心事實,是中國共產黨在天安門一帶以坦克車和機關槍,屠殺赤手空拳和平請 願的青年學生和普通老百姓,這是全世界的人當時在電視上親眼目睹的慘劇,“中國共產黨政權犯了殘害人類的滔天罪行”。
  該書部分內容已經在《大事件》21期選載。以下內容也選自該書。




  1989年6月3日22時40分(續前)
 
  死在同學的懷裡
  鐘慶,清華大學精儀系光6班學生,在木樨地中彈身亡。死因說法有二:

  一是,當戒嚴軍隊開槍掃射時,他和市民紛紛向兩邊的巷子走避。他們翻過居民大院的鐵柵欄門躲到居民樓內。此時,又有人跑到鐵門邊,後面的槍彈不斷射來。鐘慶和其他人跑出去幫助那些人翻過鐵門。他的同學正拉著一個人,只聽身邊的鐘慶哼了一聲,回頭看他已經中彈倒下。人們急忙找了輛板車拉他去醫院,可是在路上他就死了,就死在他同學的懷裡。

  二是,在戒嚴軍隊第一輪掃射之後,鐘慶和他的同學都沒受傷。他們聽見後面有受傷者痛苦的呻吟。鐘慶大概以為射擊已經過去,就爬起來想去查看身後的傷者。此時,第二輪掃射又起,鐘慶的頭、胸、腹三處中彈。(《學運日記:一位清華學子經歷、見聞的八九學運的日日夜夜》,清華學子,六四檔案網, 2001年6月29日)

  23時
  
  在西單路口,武警北京總隊1中隊和攔阻的市民和學生們“圍打”。
  “有的戰士的鞋被踩掉,光著腳踩著砸碎的玻璃碴,留下一片片血跡。”這個中隊在戰績中寫道,“有的戰士頭被打傷,鮮血直流,渾身上下滿是血污,有的幹部、戰士的生命危在旦夕。”(“平暴為國捐軀  熱血染紅年華”,《平暴英雄譜》,光明日報出版社編輯部編,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整晚不斷聽到槍聲,見到不遠處有人抱肚子,在我後面的工人,叫我上前救他,我們約六至八人衝上前,”香港赴京聲援的學生林耀強寫道,“但抱起他時,他整個身已軟癱,背部一直流血,送他回廣場時,留下一條長長的血路。”(《六四淩晨港生槍口逃生回憶:連遭十幾棍暴打》,明報,2009年5月17日)

  在天安門廣場,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的喇叭響起:“集中木棍,柳條帽……禮士路告急……請求市民支持……”

  參加民主大學成立典禮的北京市民摩托車隊“飛虎隊”召集人宋書元,看到西北角出現急促騎車而過的市民指著身上的血跡:“開槍殺人了!不是橡皮子彈!”

  “頓時人們熱血沸騰,大有獻身時刻到來的氣氛。”他寫道,“群情激奮的市民形成人流,順西長安街方向奔去。”

  當我們這一群人接近西單路口時,前面密密麻麻的市民擋住了我們前行的腳步。
  密集的槍聲越來越近。人們四散,撬便道的方形地磚,拆鑄鐵的花園欄杆,找附近的木棍,這些都成了近戰的武器。

  十字路口南、北方向,停放著用作路障的加長無軌車,相互連接,長度幾乎橫跨南北便道。槍聲已連成一片,猶如傳統春節燃放的炮竹。從槍聲判斷,部隊已衝過民族宮。   

  突然,咚咚的撞擊聲,使得路障——無軌車前後晃動,車頂上的人群紛紛摔落。是中槍,還是因車不穩而跳下?不得而知。

  很快消息傳來,撞擊車體的是裝甲車,意圖是撞開連接的無軌車路障,為緊跟其後的大兵開路。但數次撞擊沒能得手,便轉向宣武門方向駛去。另一輛向北邊西單商場方向駛去。 此後有人證實,廣場出現的裝甲車,就是由西單駛過去的。

  震耳欲聾的槍聲,已逼近西單路口。只見幾輛長長的無軌車被激怒的市民點燃。一道長幾十米,高十幾米的火牆,頓時由地而起。南北火牆的缺口處,衝過大批帶著鋼盔的士兵。磚頭瓦塊不堪一擊,市民帶著僅剩的武器——罵聲四處逃散。   

  我們一群人,冒著由西單方向射來的密集子彈的瘋狂掃射,快速穿越西單商場的橫馬路進入了皮褲胡同。其中一位不相識者,被子彈擊中倒下;隨後看見進進出出的車上躺著死傷者,有一位胸口中彈的傷者,鮮血濕透了上衣。又見一輛130型卡車,從我們眼前駛過,汽車上有幾位血淋淋的傷者。

  此後,源源不斷地,輕、重傷者,被市民從槍彈橫飛的險地搶救出來。人們用工地的手推車(很小的三角形斗車),自行車,背著的,抬著的,總之用一切可以用的東西,方式,將受傷者送往附近的醫院,距西單十字路口北側方向最近的郵電醫院,二龍路醫院,而相距不足百米之內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西城分局。教育部是一個管理,培養中國人才的部門。另一個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公安局。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大批被搶救的傷者,從這兩個部門的門前抬過,不足百米處卻有多名血淋淋的市民,學生的屍體就停放在隔壁醫院。

  人們依然在無奈的最髒的罵聲中忙亂著,用最能洩憤的語言充斥著當時的血腥憤怒的氣氛。眼淚哭乾了,嗓子喊啞了。(《親歷六四之夜的搏殺》,宋書元,《北京之春》,2009年第8期)
  
http://m1.aboluowang.com/life/data/uploadfile/201106/2011060508231724.jpg

  屠殺見證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陸德泉,他聽見槍聲分別由人民大會堂和新華門傳來。隨後陸續有傷者被送到廣場救護站。他回憶說:一位同學送到救護站時已經死了。

  有人為他念一首詩,說他是死在天安門的,他的血不能白流。

  廣場的氣氛漸趨凝重。廣播站呼籲同學聚集到紀念碑周圍。有些同學拆了營帳,拿著木棍和竹枝聚集在紀念碑下。但有些同學仍在帳內睡覺。

  我留在廣場上看事態的發展。我看到一輛裝甲車好像是撞了人,被迫停下來。人群圍上去,開始打車、砸車、燒車。後來聽一位同學說,車上的士兵走出來,被人圍毆。一位香港同學試圖保護他,也給打傷了。

  我退到北京飯店外,看到板車來來回回,車上載著傷者。由於長安街有公共汽車堵塞,救護車不能開進廣場,板車便將傷者送到北京飯店前,再轉到救護車上。板車每次三部,我看到來回了二三十次。(《我們好好活著回來作證:香港學生的血淚見聞》,《明報月刊》,1989年7月號)

  在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封從德,聽到“第一個死訊傳來”:據說是北師大的女生,于10時20分在西長安街被軍人打死。

  接著,流血傷亡的噩耗如冰雹一般猛烈地砸來。

  有些糾察隊員滿身是血地跑來,用顫抖的聲音,講述一幕幕令人難以置信的見證。

  一個在軍博堵軍車的糾察隊員說:十點過那裡響起了槍聲,開始大家都不怕,以為是橡皮子彈。看到躺下的屍體和地上的鮮血,才知道是真子彈!“他們用的是真子彈,而且是開花子彈!”他沿著軍博南側的胡同走回廣場,與士兵同步,只隔一排民房,因此能偷偷觀察到他們怎樣殺人、收屍。

  他看見士兵開著垃圾車在後面,見到地上的屍體邊用塑膠袋裝起來邊往車上搬,有的乾脆潑上汽油燒掉!而且看見士兵自己在燒軍車,是指揮一些便衣燒的。

  北大籌委會的姬軍,也滿身是血地跑到指揮部來,對柴玲激動地講述他在長安街上如何與軍隊遭遇,一個9歲的小孩如何死在了他的懷裡。

  血衣一件件地送來,血淚見證在廣播中不斷地控訴,形形色色的子彈也來作證:從食指粗的彈頭到連殼長達八、九厘米的重機槍子彈、開了花的彈頭、手術室取出的開花彈頭的碎片……一切都證明,他們真開槍了!(《六四日記》,封從德,香港晨鐘書局, 2009年版)

  “當第一陣隱約的槍聲從西長安街方向傳入天安門廣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特別糾察隊隊長吳仁華寫道,“人們無不受到強烈的震撼。” (《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吳仁華著,香港真相出版社,2007年版)



    杜斌《天安門屠殺》一書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天安門屠殺》(電子版)  專頁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付款。)

周生賢倚仗溫家寶打壓潘岳,雙規其心腹王磐璞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方鳴



  2008年11月底,香港《亞洲周刊》發表了《中南海新的政治角力》的報導,報導中說自北京奧運會後,新一輪反腐浪潮再次在大陸揭幕,波及中國改革派。這輪反腐風暴中,一些官員倒於中紀委、中組部巡視組之手。最高法院院長蕭揚的心腹黃松有、環保部副部長潘岳的心腹王磐璞都被“雙規”,改革派人物的親信紛紛落馬,一場不同於以往的政治角力在全國悄然展開。

http://www.hkcna.hk/content/2013/0317/U180P22T1D183833F1DT20130317190523.jpg
周生賢

  王磐璞被看作是潘岳的心腹,潘在1994年5月至1998年3月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副局長時,王即是該局科研所副所長、《中國資產新聞》副總編輯。2003年7月,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升格為環保總局直屬單位時,潘岳任會長,王磐璞出任該會副秘書長,並於2006年升任秘書長兼法定代表人。王磐璞此次被查,主要指向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財務問題,即該協會帳外“小金庫”,以及依託國家職能部門的環境測評工作收取企業贊助。但實際矛頭所指,顯然並不這麽簡單。

  《亞洲周刊》稱,“鮮有人能準確解釋這些落馬者的另一重特殊背景,而正是這一身分使得今(2008)年以來的反腐工作更顯撲朔迷離。”這就是說,沒有人能看出2008年中共高層反腐背後的背景。

  然而,據《哈耶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中共“黑匣子”》一書披露,這場反腐敗卻是政壇不倒翁、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發動的。溫家寶的目的在於打擊太子黨與江派,從而掌控十八大的話語權,並為自己積累反腐清明的形象,與溫氏家族腐敗傳言進行切割。這本書還披露了溫家寶的假“改革”、真“保守”形象。書中引述一篇名為《中央黨校教授:快速推動中國民主監督的良方》的文章說:“溫家寶是開明派嗎?實際上這是外界的誤解,溫家寶其實是一個保守,刻板,缺乏靈活性的人,由於他喜歡對外界談論民主,給外界以開明的印象。其實那只是他應付海內外輿論的手段。”

  這篇文章還說:“國內外人士如果對溫家寶有任何幻想的話,是不切實際的。黨內就有人說,溫家寶其實不是中國人民的總理,而是中國既得利益集團的總理,儘管他總是在電視上做出親民的姿態,其實背後他更多地是討好既得利益集團。”

  潘岳的心腹之所以因為溫家寶的反腐敗落馬,就是因為潘岳觸及到了權貴集團的利益。對此,《亞洲周刊》文章表示,“由於潘岳主導的‘環評風暴’動作太大,猛烈衝擊了中國許多利益集團,尤其是對地方諸侯的政績構成摧毀性打擊,嚴重得罪了這批黨內實力派。來自地方的告狀聲浪亦如風暴反向作用於他。”

  香港《大公報》也在2008年底發表了《改革派潘岳真遭打壓了嗎?》一文,稱潘岳自從進入環保後,重拳出擊,大刮風暴,所指皆是大陸超級利益集團所在行業:電力、煤炭、化工、水利等,五年多來,僅環評一項就否決20000億元項目,多少地方官的政績被縮水,多少集團的分肥被打掉,所受壓力之大一想可知。

  由於溫家寶與周生賢的特殊關係,而溫家寶通過馬紋掌控著中紀委與國家預防腐敗局,再加上周生賢與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崔海容所結成的“寧夏幫”,這些關係正好可以幫助周生賢利用對心腹王磐璞的調查來打壓潘岳。

  周生賢“履行承諾”堅決不辭

  在北京霧霾事件之後,海外輿論普遍指責周生賢,認為他要對中國的環境惡化負責,甚至認為周生賢應該下台,由潘岳取代他擔任環保部部長。

  台灣《聯合報》2013年3月1日報導說潘岳將出任部長,路透社則於3月4日發出《消息人士稱“環保鐵腕”潘岳有望出任中國環保部長》的報導,報導稱:“三名獨立消息人士稱,他有望接替周生賢擔任環保部部長。”一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部長級官員推薦名單中,潘岳被推薦為環保部部長。但這還不是最終的,也許在最後一刻還會發生變化。”

  對此,路透社評論稱:“中國政府急於表明整治汙染的決心,若任命潘岳擔任環保部長,將有助增強公眾對環保部對大型國企‘開刀’的信心。”並引述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FR)研究中國環境問題的高級研究員Elizabeth Economy的話說:“若由潘岳出任環保部長,外界會更相信習近平想重用實幹者而不是空談者。”

  然而,最後李克強內閣名單公布,卻是周生賢繼續擔任部長。不過,全國人大代表在3月16日下午投票表決時,表達了對周生賢的不滿,讓周生賢成為“贊成票”最少的部長。另外,當時全國人大代表對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表決時,獲得贊成1969票、反對850票、棄權125票。也就是1/3的人大代表投了反對或棄權票,可見人大代表對與周生賢結成“寧夏幫”的前環資委主任毛如柏以及其繼任者汪光燾的不滿。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於3月18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環保部長為何不辭職?》的文章。署名為“卡西婭”的讀者諷刺道:“周生賢倒是履行了承諾,任憑大家怎麼抱怨,就是堅決不辭職。”

  周生賢在八年前接任環保局長一職時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將使環保工作由原來的被動、事後、補救、消極的局面,變為主動、事前、預防、積極的局面。”

  環保網站“中外對話”的北京辦公室總編劉鑑強於3月20日,在其網站發表了《公眾強烈不滿環保部長任命》一文。內容寫道:“中國公眾如此大規模地質疑和反對一位部長的任命,極為罕見,說明公眾對環境之惡化與環保部的無所作為已不能容忍。”這篇文章還引用音樂人趙天明的質問微博:“有誰知道連任的環保部長周生賢有何政績嗎?”結果幾小時後有3000多個轉發。在800多個評論中,絕大多數為否定回答,網民“豫魯山翁”諷刺道:“萬頭豬投江,萬條河乾涸,萬個鎮霧霾,萬千人塵肺(病)。這些還不算環保部的業績?”

  文章中特別提到,在微博中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投資家、網上名人薛蠻子在網上公開說:“北方冬日連日霧霾,幾億人受害。他身為環保部長早應辭職。你們同意嗎?” 結果“同意”聲一片。

  潘岳真能取而代之?

  消息人士在3月19日告訴明鏡網:“現在惡劣的環境狀況國民共憤,黨內追究周生賢的聲勢很大。‘現在看來,周生賢的部長烏紗帽,年內可能被摘下。’”不過,即使周生賢被拿下,也不一定意味著潘岳就能取而代之。即使潘岳取代周擔任了環保部長,現在的潘岳也不被看好。

  劉逸明對《明鏡月刊》特約記者表示:“我認為潘岳是一位有能力,也有魄力,有正氣的環保官員。但是,他一直未能被扶正,他在環保部的權力非常有限,雖然胸懷大志,卻做起事來阻力重重。如今的潘岳,已經變得很庸碌了,或許只有這個制度脫胎換骨,潘岳才可能重整旗鼓。”

  實際上,早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網絡上出現一篇題為《潘岳據傳再遭冷凍》的文章。署名為“艾劉斯”的作者,分析了潘岳在十六大時被“冷凍”的原因:“五年前的十六大前夕,潘岳因倡導政改,力主宗教寬容,提倡南平經驗更推廣中共基層政權執政新方式,被稱為‘中共孤臣’,遭極左派保守勢力攻擊,招致李鵬不滿。其‘政改標竿’形象也不利於十六大前以穩定過渡為特徵的權力移交氣氛,在十六大人事變動中,被放到弱勢部門環保總局,成為當時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作者接著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表示,潘岳有可能重蹈十六大前的命運,將在十七大前夕再遭“冷凍”。潘岳處境與中共高層對待政治改革的態度有關。實際上,潘岳不僅在十七大被繼續“冷凍”,在十八大時仍被繼續“冷凍”著。(《明鏡月刊》39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他說:江澤民時代是中共最腐敗的時期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很早就知曉阮銘其人,中國官方媒體上他的姓名前常常冠有“文革打手”“台獨分子”等等頭銜。他十多年前從美國前往台灣任教,很少回美國,直到2013年年初,這位82歲的退休老人才從台灣“回到”美國定居,於是我登門拜訪,請他回顧他的人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



自由是一生的追求

我 覺得鄧小平最開始的設想,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他的目的還是要走向“均富”。倒是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更壞。他跑到華爾街去敲開市鐘,把高盛引進中 國,壓低農民工的工資,讓圈地的地產商發財……中國腐敗的高峰,還是江澤民時代。他的兒子、李鵬的兒子也都是那個時候起來的。趙紫陽的子女也有經商的,哪 有他們搞的那麼厲害?王震、胡喬木的孩子更厲害。

江澤民時代是中共最腐敗的時期。說中共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誰 是“先進生產力”?過去說只有勞動創造價值,當然不全面,但是到了江澤民時代,變成勞動不創造價值,只有資本才創造價值——只有華爾街創造價值。後來爆發 金融海嘯,我看追禍源就要追到華爾街和江澤民。市場經濟並不會自動符合公平正義的準則呀,亞當·斯密就另外寫了《道德情操論》,現在的經濟自由主義分明就 是反自由、反平等的!

新史記:我注意到,你高度強調自由的意義,你的自傳,書名就是“尋找自由”,這或許是你對自己一生經歷和志向的高度概括?自傳第一部(上下冊)的標題又是“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你在半輩子生涯中多次經歷過蔣介石、毛澤東,以及八十年代鄧小平對自由的摧殘。

阮銘:我覺得,自由,是所有價值追求的核心,是最根本的價值。我一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就深深地被他這句話抓住了心:每一個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的必要條件!馬克思的話有合理成分,這句話我至今非常贊成。

新史記:是個人本位還是民族本位,是當前國人爭論的焦點之一。

阮 銘:有個人才有民族,鄧小平否定人權,只有國權;否定人格,只有國格。但是,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如果不建立在尊重個人的基礎上,就都是假的:不尊重一個 一個的中國人,怎麼可能尊重整個民族呢?台灣也是這樣,國民黨搞中國的民族主義,民進黨搞台灣的民族主義——互不相讓,真打起來怎麼解決?只能靠拳頭、靠 槍炮導彈來解決了!


    陳水扁(右)接見阮銘。

現在那些經濟自由派、新自由主義,我看,都是偽自由主義。自由應該是每一個人的自由,不能有了資本的自由,勞工就失去自由。只要有一個人不自由,就沒有自由。自由與平等,是不應該對立起來的。

新史記:你從這個意義上,將自由派與左派的訴求結合起來:應該每個人都平等享有自由權利,才是真正的平等?

阮 銘:平等不等於平均——每人的天賦不一樣啊,不可能都平均。我說的是,要給予每個人平等的機會。羅爾斯說社會對殘疾人、對弱勢者,要給一些照顧。亞當·斯 密主張讓市場自動調節,但人性有貪婪的一面、功利的一面,他指出了市場不會自發地產生道德——華爾街這些人就是典型。格林斯潘的書裡有一章寫到“虛假性繁 榮”,美國的虛擬經濟超過實體經濟的幾十倍,這個就是“虛假性繁榮”“非理性繁榮”。美國應該追究那些公司搞的衍生產品,我看對格林斯潘也應該追究,問題 的根子,就在他當權的那些年“非理性繁榮”,他明明知道啊。(《新史記》第13期)

---------------------

阮銘小檔案

1931年出生於中國上海,15歲(1946年)加入中共。1948年考入燕京大學,後併入清華大學,擔任機械、水利兩系學生黨總支書記、團委副書記(後任書記)。1958年調任《北京日報》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論部主任;1961年調至中宣部,後任調查研究室主任。
“文革”後1977年調至中共中央黨校,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參與中央文件、領導人講話起草。1987年,被中共開除黨籍。

1988年,前往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做訪問研究。1997年到台灣,在淡江大學任教,2002年取得中華民國國籍,2004年至2006年被聘為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他是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

著有《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鄧小平帝國》、《中共人物論》、《兩岸統一百年大計》、《透視總書記》、《民主台灣vs.共產中國》、《從寧靜革命到寧靜建國》、《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我看台灣與台灣人》等書,以及自傳《尋找自由》(第一部)。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中美加州非正式峰會顯示雙方差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南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歷時兩天的美中首腦非正式會晤星期六(6月8日)落下帷幕。
有關這次非正式峰會,中美雙方的表現和兩國媒體的報道顯示出較大差異。
中國官方媒體引述習近平在安納伯格莊園對記者發表的談話說,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中美需要在加強對話、增加互信、發展合作、管控分歧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相比之下,美國方面對這次會晤的反應和評價則顯得更為冷靜,對問題的著眼點也更為具體。
《紐約時報》特別引述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的謹慎言辭: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才能把這些廣泛的共識具體地落到實處,這還需要未來數周、數月和數年的對話。
美國南加州克萊蒙麥肯納學院政治學教授裴敏欣在峰會前夕接受BBC中文網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領導人有一個習慣,會使用籠統的和口號性的說法來定義兩國關係,但美國完全是根據實質性的具體交往得出的結果來定義關係。

具體問題

裴敏欣說,美國的做法很簡單,那就是,我們是不是盟友。美國和英國是盟友,和日本是盟友,和以色列是盟友,但是美國從來不使用「新型」這類的詞匯。
他說,美國也不會看什麼「戰略伙伴」和「戰略合作」等很多中國定義的關係,而是完全看具體的問題。
裴敏欣舉例說,網絡安全問題能不能談得來,是否有具體行動,在會晤之後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是不是大大減少了。
他說,對於朝鮮問題,美國不會聽什麼「新型大國關係」,而是看你明天對朝鮮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美國完全是「聽其言,觀其行」,對口號的要求並不高。
的確,對比中國官方媒體內容比較宏觀的報道,美國媒體則使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這次會晤對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以及網絡攻擊問題可能產生的具體影響。
習近平在這次會晤中提到的主要詞匯除了「新型大國關係」之外,還有「中國夢」,他形容「中國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美國《洛杉磯時報》星期六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夢」是習近平提出的最新口號,但他不是指實現個人財富,而是實現中國國家的強大和復興。
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夢與夢之間存在著差異,習近平的「中國夢」帶有民族主義的色彩。
躍生   BBC

綜述:廈門公交爆炸後網民催促習近平回國

中國廈門發生嚴重公交車爆炸案後,一些中國網民紛紛質疑正在加州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何不提前回國。
習近平自上月底便出國展開訪問美州四國的行程,他首先到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和墨西哥,隨後又於7日至8日前往美國加州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為期兩天的非正式會晤。
正當習近平出國之時,中國吉林長春德惠市的一家屠宰場3日發生液氨洩漏爆炸事故,造成120人死亡和77人受傷。
而在「習奧會」舉行的首天,福建省廈門市一輛BRT快速公交發生爆炸,導致47名乘客死亡、34人受傷。警方其後表示,這場縱火案的嫌疑人陳水總因生活不順遂、健康欠佳而產生厭世念頭、報復社會。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得知消息後的習近平和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等「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並委派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趕赴廈門指導處置工作。
然而,在許多中國網民眼中,習近平的這些動作比起他們對一個國家領導人許下的期望相差甚遠。
在新浪微博上,網友「吹過海峽的風」便問道:「吉林燒120人,廈門燒47人。為啥還不回國?」

比較

除了質疑,更有網民引用外國領導人對類似事故的反應將之比較,批評習近平對中國民眾憐憫不足。
網友「伍恆傳媒」認為,「如果奧巴馬出訪中國,當他聽說國內發生重大群體傷亡事件(吉林大火死119人)和恐怖刑事案件(廈門公交縱火死47人)估計他會毫不猶豫終止訪問回國處置,而不是僅僅作出指示,讓有關部門去緊張有序的展開調查工作。」
「臨泉之樹」也稱:「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美國,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之流,早就該提前結束訪問回國了,哪還有什麼閒情逸致到什麼莊園吃大餐、搞夫人秀?」
此前,在英國倫敦伍利奇發生的英軍遇襲事件也成為網民用來比較的案例。
「iFUN_5」說:「英國才掛了一個士兵,首相提前結束外訪馬上回國。這個星期咱好歹死了百多號人啦。」
另一名網民「Kingof遊俠兒」也在微博上諷刺習近平說:「 英國死了一個衛兵,首相結束訪問提前回國。轉眼國內,吉林大火,吃墨西哥雞肉卷,看瑪雅金字塔;廈門爆炸,美國西部莊園行……」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領導人有必要在事故發生後立刻提前結束訪問回國。
「莉百佳」便認為,習近平提前回國也於事無補,事故發生重要的是執行程序和相關責任人,「而不是靠老大的一己之任」。
BBC

張益唐:我幸運地突破了頭髮絲般的距離

明鏡新聞網記者  陳小平

 科羅拉學生飛紐約為目睹這位數學

華人數學大師張益唐“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相差都小於7000萬”突破性發現,讓這位新罕布什爾大學講師一夕世界名。許多人都想知道,他如何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的,他是不是一個因思考數學問題撞上電線桿的數學怪人?

69日,受哥倫比亞大學邀請前來紐約講學的張益唐利用休息之餘在法拉盛湘山莊與新朋老友聚會,約100人擠滿了二樓餐廳,其中慕名而來的,有不少是正在上初中和中的學生,坐在我邊的是一位專門自科羅拉多飛過來的中學生。
張益唐: 我有幸在201273日這一天取得了頭髮絲距離的大突破。(陳小平攝)

他的“淡定”非常罕見

這次聚會活動召集人胡平是張益唐的北大老友。他在介紹張益唐時說,儘管張益唐職業生涯中有過不順利,但從跟他的交往中,從來沒有見他唉聲嘆氣過,如說到“淡定”,他的“淡定”是非常罕見的。

對張益唐知根知底的胡平說,張益唐並不是一個數學怪人,他有許多方面的愛好。他對文學、藝術、體育都有興趣,他對唐詩宋詞的造詣,學中文的人未必比他厲害;在體育方面,他對NBA國大學生聯賽非常著迷,著迷到關鍵場次舉行時,他都不敢看電視,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看報紙。

在與明鏡新聞網記者交談時,他披露自己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尤其喜歡勃拉姆斯,他說,勃拉姆斯的音樂充滿邏輯,幫助他思考數學問題;在體育方面,他非常喜歡NBA曾經是凱爾特人的超級粉絲。

張益唐:有件事覺得很高興

張益唐在與聚會者聊天時說:“有人問,我是如何做出這種成就的。我說:‘堅持下去’。當初我只知道我研究的東西是專業裡很好的東西,但我從來沒有想到它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現在的我好像成了公眾人物似的。”

 不過,張益唐說,他有三件事覺得很高興:第一,這個事情終於做出來了;第二,它得到了承認,而且沒有想到會那麼快;總共才三個月;第三,我最近看到《紐約時報》一位記者引用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一位教授的話說,前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與他的研究之間的距離只有一根頭髮絲那麼短的距離,但就是這根頭髮絲的距離無法取得突破,“ 我有幸在201273日這一天突破了這根頭髮絲的距離”。“我記得我當時用英語問自己:‘Why not?’”

張益唐說,有人問我,你當時的靈感是如何來的?我說:“這是我長期積累的結果。”在與明鏡新聞網記者的交談中,張益唐說,雖然這個研究時間是四年左右,但自己1978-1982在北大當學生時,就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此外,之所以能成功,還在於他的”lucky”

他包出的餛飩都是一樣大小,整齊

與張益唐有20多年交情的華裔政治學者馮勝平在聚會時說,張益唐真是鑽到數學中去了。他說,在他們餛飩時,他包出的餛飩都是一樣大小,整齊,這就是他做事風格。他包混沌時,肉餡和面都會正好合適,因為他事先已經精確算過。馮勝平介紹說,張益唐有著照相機一樣的記憶力,他從來不需要電話本,每年在朋友生日時,會準時給朋友打電話祝福。他說,數字之間都有關係,數字越多越好記。有一次,兩人一起聊天,聊到澤東196678日給江青的一封信,馮勝平剛開頭,張益唐就開始背誦,從頭到尾,一個字不差。明鏡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馮勝平要喝酒之後的張益唐當場說出某人的電話號碼,張益唐幾乎是脫口而出,馮勝平不得不再次驚訝。

張益唐老友胡平說:他的成功是寧靜與淡泊的結果。(陳小平攝)

馮勝平介紹說,張益唐出門時,喜歡拖著行李箱,永遠帶著一瓶酒。從馮家到普林斯頓距離不近,張益唐要去看書,馮勝平說用車送他,張益唐說不用,他可以邊走邊思考。這個幾千年的東西,讓張益唐搞出來了,張益唐說是lucky,實際上是張益唐的堅持,張益唐的興趣就在這方面。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6月8日)


2013年6月8日《明镜郵報》

2013年6月8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