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學者:香港媒體新聞自我審查的情況不會好轉



《明鏡》記者范方華/香港記者協會2012年的最新調查指出,有超過八成的記者認為曾蔭權任內的7年來,新聞自由有所倒退,媒體自我審查現象趨嚴重,同一時間,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報紙《南華早報》也爆出總編輯王向偉打壓旗下記者與敏感新聞的事件,似是呼應了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


學者:新聞自我審查的情況不會好轉

香港的新聞社會學專家、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在接受《明鏡》採訪時表示,香港媒體確實有自我審查的情況,且照現在的情況,新聞自我審查和言論自由的情況不會好轉,但各媒體新聞自我審查的程度不同,表現也不一樣,香港媒體也確實有些大陸化傾向,但不能說新聞自由受到重大威脅、媒體自我審查嚴重,或情況將很大程度地惡化,因為香港人和香港新聞界仍對這類事件很敏感,會站出來反對,所以制衡力量仍在,因此需要重視,但不用感到很悲觀。

每年香港的“七一遊行”與“六四紀念晚會”, 總有不少人參與,反映出民眾對政治議題的關注。蘇鑰機解釋,遊行和晚會的人數不會減弱,因為現在的香港處在被激化的狀態,遊行示威變成一種常態,但參與人數的多寡,還跟社會上具體發生什麼事情有關,最近因為李旺陽事件,加上新政府梁振英出現誠信問題,所以參與者相當多。

蘇鑰機對《明鏡》解釋,示威遊行表面上好像會造成社會不穩,某程度上也似乎可以壓制下去,但根本問題沒有解決,所以社會反而越來越激化,大家也一直沒有互信。

“現在的香港社會矛盾越來越厲害,不光是民生問題,也有政治、經濟的矛盾,胡錦濤訪港時就說了,香港還有深層次的矛盾要解決;有深層次的矛盾,遊行、抗爭的人數就不會少,突發事件也會繼續發生。”蘇鑰機說。

蘇鑰機認為,未來,香港的矛盾和爭議會更多,媒體自我審查的事情也會繼續發生,因為香港和內地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香港對大陸發生的維權事件、異見人士的情況都會越來越關注,但同一時間,香港的新政府又給人感覺更為親北京,不利於新聞自由。“英屬時期,香港與英國是兩個不同制度,所以不考慮一國的問題,現在是一國兩制,大家就開始思考,是一國比較重要,還是兩制比較重要。”

雖然香港的社會越來越激化,但蘇鑰機對《明鏡》指出,香港的矛盾不會演變成革命,因為香港沒有這樣的條件,香港人民也沒這樣的想法,而且相對來說,香港人是比較理性的,因此重點是政府是否能改善民生、經濟問題,另一方面,在政治改革、民主選舉上,又是否能見到一些進展,比如2017年行政長官是否真的會普選,如果民生問題稍有改善、政治上又出現一些改革,大家就會覺得好過一些,否則社會的怨氣會更大。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

老外到中国淘金的好年头已过去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作者 马丁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想试身手的“老外”前来淘金。由于近年欧美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打击下经济迟缓、就业低迷,到中国大陆“淘金”的老外也逐年增多,但他们普遍感觉到,老外在中国受宠的黄金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据中国官方统计资料, 2000年以来, 外国人入境人次以年均10%增长, 2011年达2711万;在中国大陆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国人口约有60万人。这显示, 到中国淘金或闯荡的外国人还是很多。

说起20年前,很多中国人都记得,那个时候可真是老外受宠的年代,只要长的是一副洋面孔,会讲普通话并带点儿化音,一个老外很容易就能在中国混下去,甚至一举成名。但如今,到中国来混不像当年那么容易了。早年就来抢滩,在中国已站稳脚跟并且事业有成的老外,大都有同感。比如在北京混的加拿大人大山,或者在上海混的法国人戴亮,这些早年抢滩有成的“前辈”都认为,他们来的早,算是有运气的了。如今老外到中国来混,必须有实际工作经验,想一下子就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立足是不容易的,最好是先转战二线城市,那里机会多。

大山原是个加拿大留学生,1990年代初在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露面,在一档小品节目中扮演名为“大山”的外国青年,结果一夜成名。此后多年,每逢中国佳节,大山都会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中,表演相声、小品或者担当主持人。大山成了整个90年代中国最有名的老外。直到现在,大山还是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老外,有些中国老百姓甚至不把他当做外国人了。   

20年前,老外到中国之所以容易混,有机会立足并得到中国人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来的早,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好年头,也有其他社会和时代的原因。譬如中国媒体有些文章分析说,当时中国观众喜爱大山,不单止是因为他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更主要的是他愿意到西方眼中的红色中国来,接触中国人并加入当地的社会生活,接受中国文化和效仿中国文化,这种态度赢得了中国老百姓的喜欢和信任。此外,在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民心态也十分复杂,一方面对自身经济和物质的落后有自卑感,对“外面的世界”心存向往,一方面又因常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本能地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可。于是,在大山们的身上,中国人的复杂心态得到了安慰:“你看,老外也来学咱们了!”

但是20年过去了,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心态。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尤其在大城市,不再有人在街头围观老外的现象了,老外已经从“贵宾”沦落为跑到中国来寻求发展的“淘金客”了。

2000年到上海来的法国人戴亮(原名Dantès)就认为,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大概从2005年前后开始,老外变得没那么“宝贵”了。最初中国人只是区分这个老外是唱歌的,那个老外是当模特的;最近一两年,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变化就更大了,甚至区分“好老外”和“坏老外”了。就连官方的央视主持人也在微博上恶言恶语,要“清扫洋垃圾、赶走洋泼妇”了。好像时代变了,世道也险恶了,人心也难测了。戴亮感慨地说,现在“中国人发现,原来老外也有好人、坏人”。特别是自从西方金融危机带来经济萧条,更让中国人的自信心膨胀,老外在一些人眼中,不仅从“贵宾”沦落为淘金者,有些还被视为“洋垃圾”。

今年34岁的戴亮来自法国里昂。他来得早,22岁时到上海来闯荡,现在定居上海,是上海滩小有名气的中文原创歌手,同时也是上海外语频道、生活时尚频道以及东方卫视的常客。2006年,戴亮发行双碟音乐专辑《我记得你》,这是外籍人士第一部原创中文音乐专辑,他因而一举成名。戴亮除了音乐创作,还写书。他把自己这么多年来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写成自传《下有戴亮》,今年2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新书发布会。他坦承,这部自传初稿是用法语写成的,他自己又把它翻译成中文。在书中,戴亮描写了自己创作中文歌曲的历程以及在中国社会中生活与奋斗的所见所闻。所以,他这部自传是一位老外以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的书,也是讲述一位年轻老外在中国生活的书,因此颇受读者欢迎。

谈到十年前,戴亮说,“那个时候,老外很‘宝贵’。什么叫‘宝贵’,我慢慢跟你说。”戴亮的普通话不比大山差,不过他不靠这个吃饭。他觉得,现在到中国来混的外国人,光靠流利的嘴皮子已经不够了,必须有其他的本事和爱思考的脑瓜。

戴亮深有体会地说:“现在,一个老外来中国,如果他没什么本事,他就什么都不是。”戴亮庆幸自己来得比较早,比后来者更了解中国,而且有自己的特长,能用中文写歌和写书,靠自己的能力在中国打拼出一条生活的道路。真是不容易。不过他认为,与10年前相比,他的人生变得“正常”,这种生活让他感到踏实。他要创作,要为自己的演出奔波,要通过自己的艺术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他必须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他在中国闯荡的经验。

戴亮认为,中国变化很快,情况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如今的中国,新来乍到的老外是不容易混的。据中国媒体描述,戴亮在上海管理一个非营利机构,他举例说,“如果我现在需要招聘一名职员,我打算付给这个人每月5000元的工资。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来应聘,我很可能要中国人。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他们外语水平很高,这个工资水平对他来说也还可以,而且中国人很勤奋。我为什么要招这个法国人呢?除了可以跟他用法语聊聊老家,他没有更多的优势。”

其实,中国从来就不是老外的天堂,过去不是,现在就更艰难。到中国来的老外,无论是来淘金还是暂时居住,过去要适应中国,现在也一样要适应中国,因为这个国家对他们来说,总有许多地方是永远抓摸不透的。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老外到中国闯荡和淘金。

上个月,中新社就报道一个名叫比尔•德米特里奥的希腊人到上海成功创业的事迹。他在上海市中心的岳阳路上开了一家Greek Taverna(希腊餐厅),生意十分红火,每天都有三四百名中外食客前来光顾。据说他是受欧洲经济形势的影响,才选择到中国来“淘金”的。德米特里奥2003年来到上海,先是在上海奉贤南桥开设一家生产绘画工具的工厂,生意不好做,后来改经营餐厅。

德米特里奥对记者说,受经济不景气冲击,在希腊的生意十分清淡;与此同时,其面向美国市场的画具工厂生意也不如从前,唯独在上海的餐厅生意十分红火,仅岳阳路上这间餐厅,每月营业额就高达200万元人民币。

现在,德米特里奥在上海开的餐厅已经不止一家。据他说,今年9月份将在上海开设他的第五间希腊餐厅。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福蒂奥斯•马努萨基斯也对中国媒体说,目前在上海的希腊企业大约有40家,涉及航运、食品、珠宝等行业。他说,上海已经成为希腊商人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

虽说老外到中国淘金越来越难,但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中国不能一概地说老外的天地小了,现在中国财大气粗,在某些方面更有空间,也更有钱招聘外国能人。譬如购买外国足球运动员,多家中国足球俱乐部竞相出天价,不过连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出于打造中国足球天下呢,还是出于虚荣心。总之,现在效力中超联赛的外国球员就有法国的阿内尔卡和阿根廷人孔卡这样的球星,现在的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也是西班牙人卡马乔;除了阿内尔卡和孔卡,先后加盟中超的外国球员还有不少,比如德罗巴、巴里奥斯、雅库布、凯塔、卡努特等人,都被视为到中国“淘金”的外国球员。

中共领导人18大前的很多举措释放出改革信号?


中共高层换届的18大即将举行。有香港媒体载文说,中共领导人18大前的很多举措释放出改革信号。也有评论认为,一些媒体对中共高层动向作了过度解读,中国没有任何政治改革迹象。
香港《明报》10号刊登题为《十八大前中南海扩改革音量》的专讯,作者钟鸣九说,本星期62名中国优秀专家和一流人才到北戴河度假,受到习近平、刘延东、李源潮的接见,显示高层对人才的重视。

此外,官方新华社近日刊登温家宝看望百岁老人杜润生的简短消息,温家宝肯定他“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杜润生曾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为“包产到户”立下汗马功劳,被视为改革派代表人物,1980年代末淡出政坛。《明报》专讯将其解读为官方媒体在释放高层正视改革开放历史,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信号。

美国民间机构中国信息中心的杨莉藜认为,中共高层近期并没有释放与往常不同的改革信号,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过度解读。

“每逢中共要开这种重要的有关中国政治前途的会议, 海内外的媒体总有一些对于他们的举措有种过度的解读。实际上,比如说温家宝会见杜润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十八大要召开这个背景,可能大家也都不在意。因为温家宝所作的类似举动太多了,但是有了十八大要召开的这么一个时机,大家对于这个事件就做了很多的推议,在上面加入了自己很多的期盼。事实上很可能等十八大召开之后大家会发现,好像中国在政治改革方面什么都没有做。这样的期盼和失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了好多次了。”

专讯作者还说,《人民日报》近期以学习胡锦涛7•23讲话精神为主题,连发6篇评论员文章,强调胡锦涛提出的“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域的重要位置”,是中央在十八大上及未来对政改的明确定位。美国的中文政论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对此评论说:

“这一年多来当局各方面都在收紧,加紧打压,所以一般的感觉在政治上面是不进反而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十八大要召开,所以它现在又开始谈起政治改革这个调 子。目前我觉得它无非就是试图对这一阶段民众给民众、公众造成的恶劣印象做一种弥补,并不表明真有这个意图。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觉得当局有没有政治改革的意向,有没有这方面的动作?最简单的一条,那你就是看它的舆论环境是不是有宽松的趋势?异议人士、维权人士的处境是有好转还是在恶化?”

《明报》的专讯说,中共18大前,高层还将在很多重要领域积极改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在研拟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并将于10月1日施行。这次由中央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或许会带动全国范围的三公经费改革。

杨莉藜认为,中国近期多地爆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如沈阳出现的“罢市”,局势严峻。中共高层可能有意向外界放出改革和反腐风声,以安抚民心,实现18大期间的权力平稳交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中国网络继续封锁谷开来、薄熙来等词 网民指谷开来受审时享特权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法新社今天(8月11日)发自北京的报道强调说,中国官方今天继续控制与关谷开来案子的信息,中国网络依然封锁薄熙来、谷开来以及海伍德等关键词,不过,许多网民通过翻墙或者绕道而行的方式在网上发表他们的观点。不少网民都表示这完全是一场政治审判,一场享受特权者的政治审判,这完全是在做戏。

中国各大媒体都收到来自中宣部的指令,按照中国处理敏感事件的管理,严格按照新华社的通稿报道。但许多网民对谷开来案件的审理方式提出不少疑问,网友质疑谷开来与张晓军在审讯中享受特权。因为,首先按照惯例,故意杀人犯出庭受申时,必须穿在押犯人的囚衣,并且必须戴手铐和脚镣。而谷开来和张晓军出庭皆未戴手铐和脚镣,以致二人出庭大有“春风得意,胜券在握”。

谷开来案件虽然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大陆平面媒体和网络,皆以次要版面介绍谷开来受审。虽然官方称是公开审理,但实际上大陆许多知名党报记者都不能进入旁听,官方说是“席位不够”,可电视画面上却见到法庭旁听席上有许多空位。



另外,海外博讯网站刊登署名海客的分析文章指出谷开来、张晓军杀人案审理的四大荒谬之处。

首先是中国官煤口口声声称谷开来为“薄谷开来”,让海内外观者听得一头雾水。其实无非是因为谷开来早已加入新加坡国籍,所以其护照上的正式姓名叫做“薄谷 开来”。

可当局为了掩盖薄熙来的夫人竟然已加入外国籍这一事实,以免引起人们对中国高官家属和子女很多 都持外国国籍的联想,干脆对此毫不解释,且看正式的判决书将怎样 圆场。

其次,当局对谷开来案的审理刻意与薄家的巨额贪腐切割,以免“牵一发而动全身”——暴露出中国官场的彻底腐烂,连政治局委员都陷入严重贪腐的惊人事实。

公诉人“指 控被告人薄谷开来及其子薄某某与被害人尼尔•伍德因经济利益发生矛盾,薄谷开来认为尼尔•伍德已威胁到其子薄某某的人身安全,决意将其杀死”,却根本不提 向海外转移贪腐资产和洗钱的具体事实,什么金额、事由等细节一概没有。

所谓威胁到其子薄瓜瓜的人身安全的说法,正常人没有一个人相信!法庭却对此单方面说辞照单全收,对真实杀人动机没有提出任何调查材料和辩驳。 (博讯 boxun.com)

其三,是法庭审理谷开来案人为地同薄熙来做切割,绝口不提薄熙来是否涉案。这使这桩貌似 严正的审判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而冒死逃入美国领馆最先揭露此案并掌握铁证的王立军,作为最直接、最关键的证人,竟然缺席这次审判,如此审判,只能是闹剧一场!

最后,参加旁听者透露,“谷开来、张晓军当庭认罪,并感谢法庭公正审理”。连审判结果都未公布,就先来“感谢法庭公证审理”,真是可笑之至!唯一的解 释就是已经预知审判的结果,可能已被免去死罪,或者保全了家人和家产薄熙来才会提前感谢法庭。

民族主義,在獨島發燒


中國時報 【蔡增家】


     從今年以來,東亞地區突然瀰漫著一股領土主權爭議的煙硝味。從中菲的黃岩島領土糾紛,到日本東京都知事購買釣魚台所引發的中日釣魚台主權爭議,一直到近日韓國總統李明博登島所掀起的日韓獨島(日本稱之為竹島)爭議,這股煙硝味不只讓東亞各國頓時劍拔弩張,也掩蓋了之前東亞自由貿易整合所營造的愉悅氛圍。

     而點燃這股裊裊煙硝的火種便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就像是一帖興奮劑,因為它會讓人民頓時忘記經濟困頓的痛苦,也會讓執政者出現短暫霸權虛榮的迷幻。但是民族主義卻不會單獨產生,它必須要有外在環境的配合,才能夠發光發熱,而讓這股民族主義的煙硝生生不息,便是區域國家對霸權轉移的焦慮,霸權轉移讓這些國家面臨了兩難的抉擇,因為它要不就是依附正在興起的霸權,否則就是要強化與原有霸權的同盟關係。

     在現實的國際關係當中,民族主義通常在兩種情況會產生,首先是政經大國在國力衰退時,政府與人民所產生的集體危機感,其次是邊陲國家在追求大國夢時,掌權者與人民想要營造的極度快感;而霸權轉移的焦慮,則也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做法,一是與中國共組亞洲共同體,藉由崛起的中國來繁榮本身的經濟,另一是對崛起的中國保持警惕,進而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

     近期韓國總統李明博登上獨島所引發的日韓危機,便是日本政經實力衰退所出現的危機感,與韓國積極追求大國地位所碰撞出的火花,再加上日韓兩國面臨美中霸權轉移,所出現的不同策略選擇所形成的。

     首先在日本方面,日本自從一九九○年泡沫經濟破滅之後,便陷入所謂的「失落十年」,但是日本經濟衰退至今,卻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另外在二○○六年之後,日本政局也陷入不穩定的局勢,年年更替的短命首相重創了日本的國力,再加上中國去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讓日本國內產生相當大的危機感。

     由於本身整體國力的衰退,再加上對外環境的極度不安全感,捍衛國家主權的民族主義自然因應而生,這是為何近期日本學者渡邊利夫會提出所謂的「新脫亞論」,強調日本必須與美國建立海洋國家同盟,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壓力與威脅,以及為何今年四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會選擇在美國華府提出要購買釣魚台,這些都是日本民族主義以領土爭議來強化國家主權意識的產物。

     其次在韓國方面,韓國從過去以來,一直是處於中國及日本兩大國當中的邊陲國家,而跳脫中日兩強的政治勢力框架,追求大國地位一直是韓國崛起的夢想,而韓國從二○○○年至今,歷經金大中、盧武鉉以及李明博等三任總統,全力向外推動經濟發展之後,韓國無疑已經成為東亞地區不可忽視的經濟大國。

     但是一個大國夢想,假若欠缺軍事力量的支撐,就如同三角形缺了一角,李明博執政的四年當中,在天安艦事件的衝擊,以及美國的刻意制衡下,強化軍事能力方面卻是一無所成,因此李明博是亟欲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是韓國政府在上月推遲《韓日軍事情報協定》的最主要原因。

     於是在國內民族主義的驅使下,日本野田政府不但要將釣魚台國有化,同時在今年的日本防衛白皮書,也宣告將竹島劃為日本固有的領土。日本此舉卻引起韓國民眾的強烈不滿,李明博總統因此順勢而為,以登上獨島來加碼演出,這不但可轉移國內民眾對其政治弊案的焦點,更可以讓獨島成為李明博推動韓國大國夢想的最佳舞台。

     在東亞正面臨霸權轉移的權力真空時,當一個積極追求大國夢想的韓國,遇上了患有集體危機焦慮症的日本,在民族主義的催化下,合譜了獨島主權爭議的大戲。但當民族主義的藥效褪去後,日本將會警覺到經濟衰退的痛處,原來還持續存在;而韓國也會發現它的大國夢想,只是南柯一夢。(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兼日本研究學程主任)

誠品擠爆 吳清友: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創品牌誠品書店首開海外分店,昨天在香港銅鑼灣盛大開幕。
(中新社)

誠品書店海外第一家分店「誠品香港銅鑼灣店」,昨天上午在希慎廣場開幕,嘗鮮的香港市民將八至十樓共三層、全港最大賣場擠得滿滿;誠品創辦人吳清友致詞時表示:「絕對尊重並學習香港的文化特質,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書店不打烊 港首創

「誠品香港銅鑼灣店」佔地一一六六坪,是誠品台北敦化店二樓的二點五倍大;書籍種類十萬種、共廿三萬冊,還有十三萬種音像、文具與誠品設計商品,為香港面積最大、藏書量最多的書店,並引進台灣獨有「廿四小時書店」概念、成為香港首創。

創辦人吳清友在開幕式表示,誠品香港銅鑼灣店定位是「一座躍動城市中的心靈停泊港口」,香港有獨特的文化內涵,香港不是文化沙漠,希望誠品可推動港台兩地文化交流、擦出新的火花。

閱讀空間 比台灣小

書種門類齊全是誠品的招牌,而為與香港本地書店做區隔,誠品香港銅鑼灣店目前華文與外文書籍的比例約六比四,而華文書籍裡又以台灣書籍為主、約占九成,香港本地書籍占一成;至於港人關注的政治類書籍,據了解,誠品並無禁忌或限制。

但造訪過台北誠品的港人抱怨說,銅鑼灣店的空間還是無法跟台灣相比,能用的空間幾乎都擺上書架,在台灣可以席地而坐,但在香港就成了路障。

房租天價 力拚生存

但此地租金超貴,中新社稱,銅鑼灣去年已成全球租金第二高的地方,僅次於紐約第五大道。吳清友說,「希望誠品能夠在香港無憂無慮地活下去」,因為香港營運費用、地租非常高,但是他相信香港讀者也更熱情,希望讀者支持讓誠品在香港「活下去」。「最重要的是希望房東,能夠欣賞誠品的經營理念,文化事業必須有經濟的生存條件。」




18大前中箭落馬 薄熙來案有前例


(中央社台北11日電)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妻谷開來9日的謀殺案審訊,絕對是公開發展的罕見且引人注目的中國大陸菁英政治案件。不過,這種事並不是沒有前例。

「華爾街日報」報導,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研究員梅瀚瀾(Alice Miller)表示,薄熙來周邊正在發展的劇情,跟過去15年來另兩名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下台的關鍵著眼點很像,也就是在1995年去職的前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與2006年遭免職的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

這些接二連三發生的雷同事件,以及範圍更廣的政治背景,一再展現出共產黨正在準備另一次權力整合。

薄熙來與陳希同和陳良宇都是因為重大貪污罪名及公然違反黨紀而遭到撤職。薄案還涉及額外要素,也就是殺害一名外籍商人,以及他妻子在貪污作為中的共謀關係。陳良宇案也涉及配偶共謀盜用社會保障基金,陳希同案則涉及高層同事自殺。

在陳良宇與陳希同這兩個案件中,他們每個人之後都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最後遭判處長期有期徒刑。類似命運也可能等著薄熙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可能會在夏末提交報告給中央政治局,解除薄熙來的職務。他之後將遭到法律起訴,最終入獄。

因此,就這方面來說,薄熙來遭撤職,並未偏離過去20年來的「遊戲規則」。鄧小平發起的改革時代,已經有開除高階政黨領導人的更合乎法律退場機制。

在毛澤東領導的上個20年時代,遭整肅的領導人容易受到長期媒體譴責影響,成為政壇的無名小卒;在改革時代下台的領導人,被媒體刻劃成是因為政治錯誤,而透過例行政黨程序遭到撤職;在某些涉及犯罪的案件中,則是透過法律程序。

即使根據遊戲規則,薄熙來遭到撤職,並不會讓他的下台變得更不具政治性,這點與陳良宇和陳希同的情況雷同。整肅他們當中的每一人,都是在重要的權力過渡時期,移除高階領導階層的障礙或眼中釘。

陳希同在1995年遭到免職,與江澤民為了鞏固權力而採取的其他措施相配合;在此案中,是摧毀保守反抗勢力的重要堡壘,也就是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

陳良宇2006年遭解職,也就是從中國大陸經濟大城上海,移除了敢直言批評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重新集中全國經濟政策方向努力的人。

整肅陳良宇,有助於削弱與退休最高領導人江澤民有關的上海幫影響力,接著胡錦濤於2007年第17次全國代表大會著手鞏固權力。

以幾乎相同的方式,薄熙來被拉下台,也是在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前,清除菁英政治的潛在敵人。(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不能進谷開來案法庭 美國媒體批大陸司法


旺報 【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
     涉嫌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的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妻谷開來,日前在合肥接受庭審。美國《紐約時報》昨天評論批評,不公開、不透明的審判過程,凸顯中國大陸司法制度缺陷,中國共產黨依然掌控司法體系。

     合肥中院九日進行谷案庭審,但相關過程並未對外國媒體開放,電視轉播也只播放被認為經過特殊安排的片段。據悉,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時代雜誌》等美國媒體記者趕到安徽合肥後,僅能在法庭外觀察,再參考官媒新華社及中央電視台的報導發稿。

     《紐約時報》評論直言,如果大陸高層希望透過這次審理展現更透明、更遵守程序的司法體系,「那他們就要失望了」。因為在審理過程中,谷開來只能接受政府指派的律師,審理時沒有證人出席,也沒有明確的物證,被告律師甚至連原告提交的證據都沒看過。

     評論還說,大陸高層希望藉由這次特別審理吸引大陸民眾的關注,從而轉移對薄熙來政治醜聞的注意力。

     評論引述法界人士指出,這次審判印證一項普遍看法,那就是儘管大陸司法制度進行了30年的改革,但中共仍緊抓司法,按照自身政治需要決定審判結果。

     《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大陸的庭審制度迥異於美國司法系統,檢察官宣讀起訴書狀、或再提呈犯罪事證後,被告罕有機會發言反駁控罪、提出其他說法或提呈減輕控罪的事證。

     《時代雜誌》認為,9日的庭審,外媒被官方拒絕進入法院旁聽,法院公布的審訊結論及細節,與匿名現場觀察者受訪的內容出現落差,顯示大陸官方不願讓陽光進入司法。報導還說,大陸官方拒絕外媒採訪庭審,外界僅能瞥見部分薄案要角短暫露面,這些人可能會消失一段時日,甚至在人間永遠蒸發。

廣東廉政風暴多人落馬 歐林高等多名官員被調查


【明報專訊】廣東掀起的廉政風暴再有多名官員落馬,繼前日汕尾市政法委書記陳增新違紀被查後,東莞市人大副主任歐林高和中山市農業局多名官員亦被調查。

東莞人大副主任受查

《新快報》報道,廣東省紀檢監察網報道,歐林高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調查,歐林高是東莞虎門人,曾任東莞市清溪鎮和長安鎮黨委書記,今年1月始任職人大副主任。其最近在傳媒露面的時間是8月7日前往當地橋頭鎮視察。

而中山市農業局亦爆出貪污案,《南方都市報》引述農業局內部知情人士稱,該局副局長林成業涉嫌貪污正接受調查,可能與惠農專項資金有關,調研員林健良也牽涉其中。該市紀委和檢察機證實該消息。但根據9日更新的農業局官網領導名單上,僅有4人,此前該局領導成員多達12人,引發外界對其發生「腐敗窩案」的猜想。另《廣州日報》報道,廣州白雲區公布去年底被「雙規」(在規定地點和規定的時間內交代問題)的太和鎮執法隊長王寶林,指其放縱違法建設,多次收受賄款共237萬元,檢察官還在其保險箱裏繳獲3.6公斤黃金。

CNN:薄瓜瓜證辭沒被採用


【明報專訊】谷開來殺人案懸而未判之際,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指,其子薄瓜瓜以書面形式遞交的證辭沒有被採用。薄瓜瓜並在電郵中稱,不會對案件發表任何評論。在案件中被殺的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的母親,也在其倫敦寓所的門口貼出字條,禁止傳媒「打擾」。

血液證物保管「正常」合法

谷開來周四在法庭供稱,自己是出於保護兒子安全而動殺機,薄瓜瓜前日拒絕評論「任何與案件有關的細節」。薄瓜瓜上周二曾在給CNN的電郵中說,他提交了一份書面證辭,但有接近薄家的消息人士指,法庭並沒有接受。

在庭審中,谷開來和律師曾質疑,王立軍及其他幾名重慶公安局高級警官將海伍德的血液等重要物證違法攜帶,脫離司法程序有一天之久。律師補充說,海伍德的最初屍檢並未發現氰化物中毒的主要典型症狀如瞳孔放大、眼球突出、黏膜出血。僅有肺水腫與腦水腫等氰化物中毒次要症狀,對他血液的第一次檢查,未查出氰化物,案發4個月後第二次查出氰化物含量正好為中毒的下限值。谷開來及她的律師以此質疑該物證是否有效,公訴人回應稱,心臟血液等關鍵證物的保管「正常」,物證有合法性。





谷開來(圖中)周四在法庭供稱因保護兒子而動殺機,薄瓜瓜前日拒絕評論「任何與案件有關的細節」。(資料圖片)

訪問中國大陸 蔡英文應勇敢邁步


旺報 【本報訊】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在條件成熟情況下,不排除訪問中國大陸。她並說,首先要確認的是,訪問大陸的目標是什麼?與大陸各界人士往來是否對彼此都有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訪問大陸才會促成兩岸關係好的發展。

     其實,蔡英文在敗選報告中,就已經鼓勵民進黨員應到大陸交流,讓大陸能深入了解台灣的民意,民進黨也能多理解大陸的想法。而今她公開宣示不排除到大陸訪問,更表明她不再是2008年的「反中小英」,也不是「暴力小英」,而是能夠務實、理性面對兩岸人流、物流往來的政治人物。民進黨內有人願意理性面對兩岸交流大趨勢,不再矇著眼睛認為什麼也沒有發生,對兩岸和平發展大局,無疑是正向的。

     從目標論可以看出蔡英文的理性變化,相信她不會再動輒斥責國民黨「賣台」,也不會輕易給到大陸訪問的人戴紅帽子。更重要的是,蔡英文的表述並沒有重提反對「九二共識」、「兩岸一國」等障礙性政治話語,顯然她願意創造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空間,這是值得肯定的。

     事實上,大陸為了與民進黨交往,今年國共論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就提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的新論述。其中最重要的訊息是,摒棄了過去大陸常使用的「一個中國原則」,也不再提「九二共識」和「一中三段論」,顯然希望為民共對話開啟新機會。

     蔡英文不提障礙性政治話語,大陸也放開「一個中國原則」舊調,改採「一中框架」的彈性說法,民共目前雖然仍然無法處理雙方的政治歧見,但也都展現了妥協的傾向,這當然符合蔡英文所說的「條件成熟」。蔡英文過去是國際談判專家,應該理解以「框架」代替「原則」的涵義。

     大陸願意妥協,除了看準台灣不可能由單一政黨永遠執政,不希望因為政黨輪替而破壞兩岸好不容易建立的和平發展機制與簽訂的各項協議。畢竟建設難、破壞容易,如果因為民進黨上台執政,就逆轉和平發展大局、破壞兩岸簽訂的各項協議,必然引發兩岸關係大震動,對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

     在這種期望下,大陸希望民進黨個別高層人士能展開破冰之旅,爾後再由民進黨團隊到大陸進行對話,以鞏固兩岸得之不易的各項交流成果。這是大陸願意為民進黨減輕政治障礙的主因。目前確實是民進黨與大陸建立對話關係的最佳時機,民進黨不應該放棄契機,而應改變與大陸對抗的舊思維,這不僅對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有益,對民進黨重回執政也會加分。

     當然,蔡英文可能還存有疑惑,作為在野黨,與大陸交往的目標何在?要付出甚麼代價?其實以台海地緣政治與兩岸關係的複雜、台灣朝野政黨長期在兩岸問題上的對立及民進黨內部的反中情結,民進黨與大陸交往的目標與代價確實千絲萬縷難以設想,但是通過交流,也許可以找到符合雙方需要的目標。

     從這個面向來看,蔡英文其實不需要有太多的疑慮,不到大陸實地走一走,和大陸涉台人士面對面談一談,又怎麼知道大陸能給民進黨什麼樣的目標呢?在目前條件成熟情勢下,蔡英文只要勇敢的跨出第一步,也許就能夠完全改變大陸對民進黨的舊思維,這對民進黨的發展絕對是利多。

《每日電訊報》驚爆殺海伍德疑另有真兇

太陽報


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妻子薄谷開來涉嫌投毒殺人案審結後,官方傳媒公布審訊詳情,內容卻與旁聽人士披露的版本甚有出入,外界質疑很多謎團未解。英國《每日電訊報》更爆驚人案中案,指辯方律師質疑英國商人海伍德被落毒後,毒性不足以致命,疑遭「第三方」進入酒店房間將他殺害。另有消息指重慶市前副市長王立軍本周將在成都受審,隨着北京當局收緊法網,薄熙來亦或因包庇妻子獲刑。



官方傳媒公布薄谷開來案上周四審訊內容,卻被質疑披露細節甚少,雖然薄谷開來與張曉軍當庭認罪,重要部分卻無交代。

疑有人攀窗入房行兇

《每日電訊報》上周五引述旁聽人士稱,薄谷開來的辯護律師稱,檢方指薄谷和張供認他們在酒店房間落毒後,讓海伍德面向上仰臥床上,不過案情卻指兩日後警方到房間時,發現海伍德屍體面朝下趴在床上,疑有人移動屍體。案發現場窗戶以三十度角微啟,窗台附近有腳印,窗外草地亦有足迹,顯示有人可能從窗戶進入過海伍德房間。

辯護律師還認為,薄谷與張試圖毒殺海伍德,毒藥的毒性不足致命,疑有第三方的一人或多人進入房間將海伍德殺死,因此應由涉案第三方為海伍德的死負責。另有旁聽者在博客發表審訊記錄,指辯護律師表示,案發四個月後從海伍德血液樣本查出的氰化物,含量僅為氰化物人體中毒下限。

王立軍角色全無交代

辯護律師所述疑點,官方都未公布。英國《衞報》引述專家稱,官方公布庭審內容避重就輕,着重毒殺經過和作案動機。至於最重要部分,案件與薄熙來究竟有無關係,依然不清楚。旁聽人士亦指,王立軍不僅在案發前知情,甚至預先在現場安裝竊聽儀器,事後薄谷對他講述毒殺過程亦被錄音,官方卻無交代王在案中角色。

傳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尋求庇護案,本周將在成都開審,或被判叛國罪。而薄谷被定罪,重慶四名公安高層承認包庇薄谷,令薄熙來難逃關係,可能以主謀包庇妻子罪名判長期監禁。

薄谷開來案部分疑點

案件未表明薄熙來是否知情。

王立軍案前知情,事後還對薄谷錄音和留證據,控方卻未將王立軍列被告。

庭審指薄谷開來有重大立功表現,具體檢舉對象卻未交代。

薄谷開來未被控經濟犯罪,她曾稱介紹海伍德合作開發重慶江北區地產項目,涉及龐大資金。

辯護律師指氰化物未能將海伍德毒死,有第三方進入房間將他殺死,將屍體移位。






大陸應全力打造「穩重厚實」的GDP


工商時報 【本報訊】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大陸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方針,其結論乃是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並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國大陸執政當局如此「穩字當頭」的經濟工作導向,固然值得重視與肯定,但我們也認為,大陸這方面的「穩」,應是總體經濟結構上的穩重厚實,而不只是GDP(國內生產總值)數字的穩定增長。

     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這項會議舉行的半月前,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大陸GDP年增率只有7.8%,這是國際金融海嘯高峰過後,大約3年以來首見的「跌破8」之記錄。因而中共政治局上述會議的結論,高度強調了「穩增長」的方針,顯然是針對性十足,目的在避免大陸經濟發生重挫式的「硬著陸」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會議結論並未設下「保8或保7」之類的增長數字目標,而是另外表述了「穩增長」的策略取向,包括擴大內需、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改革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這可以視為觀念上的一大進步。只可惜上述結論並未進一步將這些取向,定為舉國上下務必達成的「硬任務」,只是一套參考指標。

     所以,上述結論傳達下來後,各省市還是會優先力拚 拉高各自轄內的GDP增長數字,而把增長方法的改善,放在第二位,也就是先把增長數字做出來了,再去考慮如何對增長的方法做調整。難怪近來很多省市在卯勁爭取大型的工程建設項目,還有的省市在用取巧方法突破中央的「打房」政策,意圖再度熱炒房地產市場。無論如何,工地一開挖,GDP數字自然水漲船高。這樣下去,大陸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恐將難以實現。

     嚴格說來,大陸中央所倡導的「穩增長」,其語意並不清楚。到底是說增長數字要穩在高位,還是講增長的機制要穩健,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如今的事實看來,各省市的解讀和作法顯然傾向於前者,即「增長數字導向」。但就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而言,大陸當前更應強調的,乃是打造穩健的增長機制。因此,「穩中求進」、「穩增長」的穩字,應該定位為「穩重厚實」,目的在創造「真材實料」的GDP,而不只是把增長數字硬拉上去。

     在這樣的定位下,大陸就不用再揹「保8或保7」的包袱。即便今年的GDP增長率連7%都保不住,但若它的主要增長動力,是來自消費內需市場的擴張、廠商技術創新投資的增加,以及民生設施的普及與強化、民營企業的振興等,則廣大老百姓的「受惠感」,仍將大幅提高。

     反之,若是用公共工程投資手段,硬把GDP增長率拉高到9%甚至「破10」,得益的將是公營事業部門,廣大商民則將「無感」,甚至會有怨氣。所以,GDP增長率高低並沒有什麼大不了,最要緊的是,它的增長,能否真正改善民生,及激發民間經濟和市場的活力。如能這樣,則GDP增長率無論是高是低,都會皆大歡喜,也能保證大陸政經體系的長治久安。

     另以簡單的算術來看,大陸GDP增長率的硬性「保幾」,也已經越來越不切實際。即過去大陸每年GDP總量在20幾兆、30幾兆元人民幣的時代,因基數較低,要增長個8%、10%是相對容易。而到去年,大陸GDP總量已激增到將近50兆元人民幣,穩坐全球第二位。基數如此龐大,難怪今年想要再增長8%都很難。且將來基數更大後,增長會更難,就像今天的美國。此為客觀的數字規律。

     因此,大陸可以從現在開始,放緩對GDP增長數字的追求,轉而強調GDP結構的穩重厚實。至於其方法,上述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會議已講了,就是擴大消費內需、改善民生等。大陸政府不妨將這些事項,定為今年考核各省市政績的首要指標,以促使各省市更加用心布建商貿物流體系、普及與優化醫療教育設施、扶持民營企業等,而不再一味以大興土木來虛增GDP增長數字。這將帶動大陸總體經濟的脫胎換骨,且社會氛圍也將因此而煥然一新。

水壩不堪一擊 庸官草菅人命

太陽報


正當國人為奧運健兒勇奪金牌喜不自勝,浙江舟山岱山縣傳來水庫潰壩的噩耗,至少十條鮮活的生命在睡夢中被洪水吞噬。一座容量只是二十餘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因為長年失修而造成慘重後果,這是為政者草菅人命的活證據。一個連百姓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的國家,奪取再多的奧運金牌又有何用?

這次災難發生在凌晨五時,這座位於半山腰的水庫突然決堤,水流傾瀉而下,順着山勢迅速沖到下面村莊,兩百多間房屋倒塌,石塊磚瓦遍地。據官方統計,事故造成十人死亡,二十七人受傷,死者多為年老體弱的村民和留守兒童。據逃生者指出,只有幾分鐘時間,水庫的土壩就塌掉了,當時所有村民都在家裏。

表面看,舟山水庫潰壩的肇因是颱風所致,然而常識告訴人們,水庫作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本來就具有灌溉和防洪功能,逢旱蓄水,遇澇洩洪,怎會如此不堪一擊呢?再說,江浙一帶小水庫星羅棋布,同樣遭颱風摧殘,結果只有這個水庫潰壩,是不是涉及豆腐渣工程呢?

水庫安全 如同兒戲

據當地民眾反映,今次颱風的影響與往年差不多,水庫潰壩的真正原因是大壩年久失修,漏水在先,颱風肆虐,不潰才怪。在此之前,當地村民曾經多次向縣裏反映水庫滲水問題,但當局和水庫承包商相互推脫,無人跟進。

眾所周知,內地小水庫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泥土壩,壽命已到極限,亟需加大投入維修翻造。可惜,如今地方政府只抓經濟,只看政績,哪裏有人關心水庫,哪會投錢維修水庫。為政者口口聲聲執政為民,實際上將人命關天的水庫安危置諸腦後,這不是草菅人命又是甚麼?

舟山水庫潰壩,再次敲響了大壩安全的警鐘。在中國災難史上,潰壩之災屢見不鮮。一九七五年,河南駐馬店突降暴雨,板橋水庫和周邊五十多座水庫同時潰壩,數以十萬計的百姓被洪水捲走,這次災難還造成七個縣被淹,毀房七百萬間,京廣鐵路被沖垮而中斷十八天,直接經濟損失逾一百億元。三十七年過去了,中國的水庫大壩依然危機四伏,實在不可思議。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許多慘劇總是離不開人禍,甚麼「極端氣候」,甚麼「幾十年一遇」,其實都是庸官推卸「人禍」罪責的藉口而已。以國人最關注的三峽大壩防洪能力為例,官方媒體二○○三年標榜「能防萬年一遇洪水」,三年後改為「千年一遇」,○八年改成「百年一遇」,一○年改成「蓄洪能力有限,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大壩上」。人命關天,防洪如同兒戲,既讓人哭笑不得,也讓人不寒而慄。

競爭中宣部長,吉炳軒超過劉奇葆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王耀華 陸翔橋



  數月之前,《大事件》曾從接近北京高層的消息人士獲知:“共青團派”中的一匹黑馬、現任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仕途升遷的下一站將是中宣部長。報導也披露:“在某種程度上比劉奇葆更有競爭力的”,是“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曾經擔任過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也是‘共青團派’的重要成員的吉炳軒”。

  這句話現在應驗了:北京消息靈通人士告訴《明鏡月刊》記者,在中共十八大新的中宣部長最後候選人的“短名單”上,吉炳軒的排位超過了劉奇葆——也就是說,吉炳軒更有可能接任中宣部長。

  四下三上——將要“四上”?

  劉奇葆與吉炳軒都是“共青團派”中的重要成員,劉奇葆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安徽來到北京,進入團中央書記處;九十年代初期,吉炳軒從河南來到北京,也當上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但後來的仕途,吉炳軒後來居上,比劉奇葆更爲順利。


  
  
  吉炳軒。

  1951年11月出生的吉炳軒,是河南孟津人。1980年4月入黨。他是1975級的“工農兵學員”,在鄭州大學中文系學習三年後,回到家鄉——河南孟津縣平樂高中當教師,很快被縣領導提拔到中共孟津縣委辦公室當幹事。

  1982年4月,他被領導放下去鍛煉,擔任孟津縣朝陽鄉黨委書記,兩年後,提拔到另一個縣——偃師縣,擔任縣委副書記、縣長,隨後陞任偃師縣委書記;

  1987年5月,36歲的吉炳軒被調到共青團河南省委當副書記,兩個月後,陞爲團省委書記。雖然進入“共青團派”,但他與胡錦濤並未同時共事——胡錦濤已經在1985年7月離開了團中央書記處去了貴州,這時的團中央,是宋德福主政,李克強是團中央書記處書記。

  1990年12月,吉炳軒轉業,擔任中共河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第二年,他被放下去擔任新鄉市委書記;1993年5月,吉炳軒被拔擢到北京,擔任了以李克強爲首的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名列第四位。

  吉炳軒進入團中央書記處之際,劉奇葆從團中央“轉業”,調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回過頭來看1993年5月共青團十三大選出的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們,經過近20年政壇歷練,基本上都熬到了省部級以上。排在吉炳軒前面的第一書記李克強,現在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當上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劉鵬,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純清,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排在吉炳軒後面的趙實,現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巴音朝魯,吉林省委副書記;姜大明,山東省長。

  僅僅只過了兩年,1995年7月,吉炳軒第三次被放下去,到吉林擔任中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三年後,他再次上調北京,擔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01年8月,他升陞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他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2003年4月,吉炳軒陞為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2005年12月,吉炳軒的職務又加了一個: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任。

  經過這麽幾下幾上的培養、鍛煉,時年57歲的吉炳軒在這個級別的官員中資歷相當全面了,但中央在他當選為十七屆中央委員之後,第四次,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將他放了下去,2008年4月,任命他為黑龍江省委書記,一個月之後,他被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大第二次會議選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當上一任“諸侯”——地方省級一把手,讓吉炳軒完成了最具份量的一項資歷積累。

  吉炳軒在幾次上上下下的不同崗位上表現如何,衆說紛紜,但是他在中宣部副部長和常務副部長任上的表現,卻讓許多知識分子搖頭。他在前後兩任部長丁關根和劉雲山領導下主管新聞,十分盡責,管控十分嚴峻,讓中國的新聞自由進程大開倒車。(《明鏡月刊》第26期)


《明鏡》月刊 第3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4037?apKey=fedd22f528





政治腐敗必然導致損人利己泛濫

《明鏡月刊》王尚雪



  我曾說:“人類利己天性可能導致損人利己的行為,造成人類社會種種罪惡。但人類的利他天性(良心)和思維天性(理性)在相當程度上節制了這種可能性。人類又利用道德和法律的外在力量來規範人類行為,進一步防止損人利己行為的發生。可是為什麽在現實的人類社會中,損人利己的行為還觸目皆是呢?先天的、內在的節制加上後天的、外在的規範為什麽還未能消除損人利己的行為呢?” 這個問題我想一步一步地來回答,本文先說說政治腐敗與損人利己行為的關係。

  我的觀點是:政治腐敗是損人利己行為難以杜絕的最重要原因。在政治腐敗的社會裡,執政者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權,徇私舞弊,貪污受賄,敲詐勒索,玩忽職守,不一而足,這種以公權私用、以權謀私為特徵的政治腐敗本身就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其危害的範圍,復蓋整個社會,涉及社會的每個成員。這樣,社會不公就會成為常態,道德和法律也隨之也失去公信力,損人利己行為必然泛濫。

  道德是社會上大多數人認可的行為準則,通過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引導兩個機制來規範人的行為。在政治腐敗的情況下,執政的權貴以不道德的手段用手中的公權謀取私利,對社會大眾的道德信念產生極大沖擊,道德準則與社會現實出現了太大的反差。執政權貴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的反道德行為,使人們懷疑、厭惡一切道德說教,甚至把道德當作虛偽的同義詞。在這種情況下,道德信念的喪失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社會輿論也隨之失去對行為的規範作用。權貴強權所及,損人利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腐敗成為一種時尚,整個社會道德淪喪,榮辱顛倒,惡行成風。所以政治腐敗的社會一定是一個社會道德失範、社會風氣敗壞的社會,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這一點。

  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法治是建立在對犯罪行為進行懲罰的基礎上的,如果執法人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不但使犯罪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而且還執法違法、知罪犯罪,其後果必然導致法律失去公信力,社會誠信失去支橕點。在一個法治沈淪、政治腐敗的社會裡,法律成了執政權貴手中隨意拿捏的工具,用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壓制社會大眾,有權有錢的強者恣意枉為,沒權沒錢的弱者任人宰割。這樣,社會就沒有正義可言,公平成了一種欺人之談,法律也就喪失了對社會成員行為的規範作用,損人利己的行為泛濫就是必然的事情。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苛政猛於虎也” (《禮記·檀弓下》),因為他知道“猛於虎”的“苛政”必然會導致整個社會的“禮崩樂壞”,所以他極力提倡仁政、德政。十七世紀的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在評論政治腐敗時,說得直截了當:“叛亂、戰爭以及作奸犯科的原因與其說是由於民性的邪惡,不如說是由於政權腐敗。”(《政治論》)。放眼當今世界,可以清楚看到政治腐敗與犯罪率的正相關關係,政治腐敗與國民道德素質的反相關關係;在一個高腐敗的國家裡,犯罪率一定很高,國民的道德素質一定較差。這一切都說明,政治腐敗是社會道德淪喪最重要的原因。

  寫到這裡,我想我已給本文起首提出的問題作出了回答,但這個回答並不是一完整的回答。政治清明的國家與政治腐敗的國家相比,國民道德水平高、社會風氣好,損人利己行為顯著減少,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損人利己行為並沒有絕跡,衹是由泛濫成災的普遍現象弱化成零星分散的個別行為。這是為什麽呢?我希望在以後的博文中再與博友們一起作進一步討論。(《明鏡月刊》第25期)


《明鏡》月刊 第3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4037?apKey=fedd22f528





美國不給王立軍政治庇護是正確的決定



《大事件》記者  胡立 


保護  不保護  美國有道義考量


王立軍逃往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尋求政治庇護,最後並未成功。3個月後,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也躲入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雖然陳光誠表示,他並未尋求政治庇護,並在幾日後由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陪同下離開使館,到達北京市朝陽醫院,但美方主動關切情況,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陳光誠通了電話,保證會一直關注陳光誠。美方對待陳光誠與對待王立軍的態度顯然不同。

李進進對《大事件》表示,從法律上來說,美國不給王立軍政治庇護是正確的決定。美國的考慮有兩點,第一,在國際法慣例上,一個國家的領館給另一個國家的人政治庇護,是非常少見的,方勵之事件是罕見的例外。

第二,美國不會給與迫害者(persecutor)政治庇護,如果申請政治庇護者在擔任公安局長時對他人嚴刑逼供,或因為別人的觀點而予以逮捕,都屬於persecutor。王立軍顯然是迫害者。

“方勵之事件,實際上不是可用國際法嚴格說明的事件,而是臨時給出的一種保護。最後中美間達成一種政治協定,讓方勵之出國,先到英國半年,再到美國。”李進進說。

李進進對《大事件》指出,陳光誠一事也屬於例外。但從國際法中保護人權的角度來說,美國所做的符合人道主義的作法,它給與人權基本的保障。“美國雖然是一個世界警察,有時可能採取一個比較霸道的方式,但美國做事基本受到國際法規範,也有自我約束的地方。從政治上來考量,如果王立軍留在美國總領館,美國或許可以將王立軍當作一張牌來打,迫使中國在一些方面做出讓步,但也可能造成中美關係的緊張。相對來說,放了王立軍,保持了中美關係的穩定。”

有美國官員批評,奧巴馬政府對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一事處理不當、低估了王立軍的情報價值。李進進認為,從美國自身的利益來看,王立軍的情報價值確實無法計量,王立軍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中省一級的公安局局長,對於官方的辦事程序、中央事務、高層人脈,都有相當程度的瞭解。美國如果留下他,自然有很大的價值。但從美國的外交角度來說,它也無法完全無視國際法的規範或人權方面的考慮。
“政治都是投機行為,所以,不管是扣留王立軍或放了王立軍,都會有政治考量在,美國會從中找一個最佳選擇。但美國在做政治決定時,有一點非常清楚,那就是背後一定有某程度的道義規範,不管這規範是國際法律規範,或人道普世價值的規範。顯然在保護王立軍或保護陳光誠之間,明顯看到這種道義規範在其中的作用。”李進進對《大事件》說。(《大事件》)


李進進(李進進律師事務所網頁)

李進進1977年擔任武漢市公安局九處刑警照。(李進進提供明鏡網)


《大事件》
http://www.pubu.com.tw/search?q=%E5%A4%A7%E4%BA%8B%E4%BB%B6

未來總理難題絕不是一個人選問題

《明鏡月刊》田橫


  羅小朋說,中共18大面臨的總理難題,絕對不是一個人選問題,也不僅是中共高層的派系權力平衡問題,而涉及到18大後,整個中國權力結構和治理結構的通盤設計,涉及到中共應對危機的改革方向和路徑選擇。

  【檢討胡溫執政得失,首先是不論誰當新總理,象溫家寶那樣連任十年,且一人對經濟決策大權在手,這對中共政權乃至整個國家的風險都實在太大,不堪承受。其次,胡溫有一個共同的致命弱點,就是不知如何對付地方政府。他們與地方政府的博弈是完全失敗的,結果是肥了無數貪官,害了億萬百姓,留下無窮後患。18大後中央與地方博弈的規則設計和總理選任規則的設計,不僅要求對解決地方有效治理這個要害問題有根本性的突破,而且,新總理將要面對的新問題,就是如何對付強勢封疆大吏。這個問題在薄熙來主政重慶之後開始突現,令胡溫不知所措。規範面臨變天危險的黨天下總理與有全國影響力的封疆大吏之間的政治和行政關係,不僅涉及到新的政治平衡是否穩定,而且涉及到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一些重大立法和政策的協調。

  不言而喻,18大後黨天下的總理難題,最關鍵的焦點還不在總理與地方大員之間的政治關係如何安排,而在於總書記習近平與總理之間將構建一種什麼樣的政治張力。這個問題如何處理,將影響整個中共權力結構的未來佈局。習李雙接班的安排,是曾慶紅的傑作。這個有想象力的創意,展示了曾慶紅過人的政治智慧和謀略。曾慶紅17大時為什麼以激流勇退為這樣的安排開路,非常耐人尋味。

  一個明顯的目的,就是助力太子黨在18大後主政中國。曾慶紅不可能不知道,推動這一格局,不得人心,而且也不可能不遭到胡錦濤的堅決抵制,但他為什麼要堅持這樣做,又為什麼要安排李克強以總理的位子與習近平一道接班?原因之一,當然就是避免清朝垮臺前皇族內閣的下場。如果中共最高權力完全被太子黨壟斷,其政治後果會非常嚴重。但如果因此而認為曾慶紅只不過是想讓李克強作個陪襯,或不得不向胡錦濤妥協,就太低估他了。

  我的看法是,曾慶紅真心想推動中共內部形成一種健康的派系競爭,增強中共內部的活力。】

  羅小朋說,把黨內派系之爭,尤其是大政方針之爭,正式轉化為總書記與總理之間的角色張力是說不通的。溫家寶以總理的角色呼吁政治改革,總書記胡錦濤又另唱一套,是一種非常狀態。那麼,中共18大之後,總書記和總理之間的張力,應賦予什麼新的政治和治理內涵呢?我的理解是,要增加有利於促進地方自治,用地方自治來帶動社會自治,擴大政治自由的政治張力。


           《十八大亂局》(财大出版社)

  常務副總理總理輪流坐莊?

  積多年對中央地方關係之研究和思考,羅小朋提出如下一個具體思路,以推動中國精英,尤其是推動即將主政的中共新領導去思考:

  第一,提高中央決策過程對地方的開放性,讓幾個重要省份的封疆大吏正式參與國務院日常決策。鑒於重慶、廣東以及上海、新疆在探索地方自治路徑的重要戰略地位,應考慮讓這些地方的主政大員身兼國務院副總理或國務委員,定期參加國務院常務會議。

  第二,以上措施必然加強總理直接協調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關係的職權。這種安排,有利於促進總理的這一職能,促進高層精英合作,從而避免再發生類似4萬億那樣的決策災難。更重要的是,這種安排是一種既有利於維護法律和政令統一的尊嚴,又有利地方創新的精英政治形式。為此,可以進而考慮常務副總理輪流坐莊,考慮總理輪流坐莊。

  第三,以上安排,增強了總理既代表中央行政權力,也代表地方行政權力的政治基礎,這就提出了如何增加總書記的權力和手段來制衡總理之權,從而有效制衡整個官僚系統權力的問題。我認為可以考慮的辦法就是由黨中央,也就是由總書記直接任命部分縣份的一把手。這實際上是對帝制中國郡縣制傳統的再創造。由中央直接選拔和任命一批縣份的一把手,擴大了地方精英政治的開放性。對這些人實行新的選任和激勵機製,可以解決前兩屆存在的政令不出中南海問題。這一措施能夠對各省的治理和改革,施加有效的壓力和監督。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個開放性的辦法,從黨內外選拔和培養一批職業政治家,從總體上提高精英政治的開放性。

  這個權力結構改革設計中最重要的思路,是利用中國郡縣制的治理傳統來改造黨天下越來越封閉和封建化的地方治理。眾所周知,中共現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地方治理危機,地方政府的集體腐敗,地方權力與黑惡勢力的勾結極為普遍。這種普遍現象的制度根源之一,就是毛澤東時代建立的紅色封建制在改革過程中發生了腐敗蛻變。薄熙來在重慶以高壓打黑的辦法,解決了當地這類問題。但全國沒有那麼多薄熙來,而且,強人治官的辦法並不是一種可持續的辦法。

  對於中國式地方分權的構造,羅小朋提出並闡述了 “互惠性地方主義”(reciprocal localism)這一概念,就是在一定前提下,給地方更大自主權,探索擴大自由和平等權利。

  【在新形勢下推動合作互惠的地方主義,就是要明確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城市對農村的援助義務,並促進它們在援助的效果和成本方面展開競爭。為此,中央要把更多的財力留給地方。事實證明,地方花錢向中央買自由的結果,是中央和各級政府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顧人民死活。這是不是一條通往自由的生路,而是一條通向新型奴役的死路。中央把更多的經濟剩餘留給地方,讓各地自己解放自己,也幫助別人獲得解放,應該是一條真正通向自由之路。】

  在文章結尾處,羅小朋表達了自己對中共18大的真誠期望:“我希望這次重要的會議能夠成為中華文明走向自由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上世紀中國人鬧了兩場革命,卻沒有得到自由,這其中的教訓究竟是什麼?向往自由是人類的本性,中國人絕不會例外。為此,中國人很可能還要再來一場大革命。即將主政中國的中共領導人不可能阻止這場政治革命,但他們有可能讓這場政治革命不在今後10年內發生。為此,我提出了開放的精英主義和互惠的地方主義兩大建言,希望中共以此路徑穩健地擴大地方自治和社會自治,繼而擴大政治自由,從而為中國的憲政民主準備條件。這樣,黨天下雖然不可避免會被終結,但中共有可能像國民黨那樣,獲得新生。”(《明鏡月刊》第25期)


《明鏡》月刊 第3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4037?apKey=fedd22f528





中國民間論述反思黨國體制


近年中國民間開始質疑為何解放軍是「黨衛軍」不能落實軍隊國家化,以及黨庫通國庫的問題。他們提出超越官方版本並被普遍接受的新論述。但中國改革派絕不放棄「中國人」身份,他們都是深情的愛國者。

-------------------------

香港推動國民教育科,部分教材內容偏頗,被指「洗腦」,引起不少家長恐慌。這其中牽涉某些媒體藉機炒作,也因為九月立法會選舉即將來臨,一些政客因趁機將議題泛政治化。但追根究源,香港人必須要了解中國大陸內部的變革,以及民間對中國官方論述的衝擊。

國民教育科在香港引起爭議的焦點,就是黨國不分,以及長期存在的「黨國體制」。

中國從小學到大學的「思想政治」類政治課程中,刻意模糊黨國現象並不在少數。過去幾十年中,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要遵守《小學生守則》,其中第一條就明確要求,學生必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而在部分中學教材中,亦有訓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在政治實踐中,「黨指揮槍」、「警惕軍隊國家化」呼聲甚高,由納稅人出錢供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聽命於中國共產黨。「軍隊國家化」的提法,現在仍然是一個禁忌。當台灣的「國軍」已經真正國家化,但解放軍到今天還只是「黨衛軍」,又為「黨國不分」提供了現實註腳。同時,中共的黨務系統工作人員,其財政支出被列為中國公務員系統,由全國財政負擔,可說是「黨庫通國庫」。

但不容否認,大陸民間和知識界,近年已對這些問題展開反思。尤其在市場經濟的格局下,民營企業抬頭,民眾的「私權」意識覺醒,官方無法再壟斷社會上的民間資源。公民社會崛起,逐漸顛覆了長期以來的官方論述。中國大陸改革派不會因為反對官方的論述,而放棄「中國人」身份。他們深信中國不會長期被一個政黨所壟斷,而在反壟斷之前,首先要提出民間自己的「中國論述」。

事實上,近年中國大陸的知識界與民間已經開始自覺地建立自己的國民教育——通過民間著史、學術討論等渠道,重新審視官方論述,並給出超越官方版本,並被普遍接受的新論述,如各大媒體對民國史的再認識,對「民國範兒」的肯定。

楊繼繩的《墓碑》,揭開了大饑荒三年間中國民間慘狀與死亡真相,令民眾對「同甘共苦」的「偉大領袖」有了新認識,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楊奎松《中間地帶的革命》等作品,則從建黨角度給出了中共奪取政權過程中鮮為今人了解的歷史解讀。

獨立紀錄片導演胡杰的《尋找林昭的靈魂》、張大中導演的《我的母親王佩英》等紀錄片,用影像直觀的揭開了文革的慘無人道,補足了教科書中被一筆帶過的文革年代。

連官方推出的《建黨偉業》,也開始為五四人物胡適和一些民國領袖的公眾形象「翻案」。這些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雖在顛覆官方論述,卻從「中國人」的立場出發,為國民文化與思想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作品為民間國民教育提供了高品質參考。

從中國民間論述反觀香港,重點是如何建立一個清晰的、為官方與民間共同接受的香港論述與中國論述。

目睹中國大陸「黨國」教育,香港對「以黨代國」的教育的警惕乃至恐慌,其來有自。事實上,中央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對港政策、建構香港論述體系時,也多少出現了一些邏輯問題,引起了反思。

從國民教育說起,此次推行的「中國模式」專題教育手冊,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但「中國模式」一說是否成立,即便在中國學術界,也是個尚存巨大討論空間的概念。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著作《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指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承認私有產權、實行法治與市場經濟,只是人類共有的模式,而非「中國模式」。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也以《辯論中國模式》一書對此概念提出質疑。內地許多學者認為,若「集中力量辦大事」可被認為是「中國模式」,那?從封建時代開始了,實為「秦始皇模式」。把這樣一個在中國內地都有極大爭議的概念,引入資訊自由的香港,遭遇大量反對聲音是明顯可以預見的。

此外,國民教育教材形容中國共產黨是「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黨,也容易使港人聯想到中國官方宣傳基調,有港人在參加七一遊行時表示,這與內地稱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沒有本質區別。

目前香港出現的問題是,當主權回歸中國十五年後,人心並沒有真正回歸。在港人對「中國人」身份的心理認同尚未完成時,推行包含「中國模式」及讚美中國共產黨內容的國民教育,就容易引起反彈。

在「黨國」之外,中國當局的香港論述與治港思路中,仍存在一些不易被港人普遍接受或難以適應時代變化的理論:

一是強調殖民地屈辱歷史。在官方宣教中著重描寫英國殖民地時期港人的「二等公民」身份,而忽視英治時期為香港奠定的法治基礎。長期宣傳的後果是,中國民間形成一種既艷羨香港的先進、又歧視香港「被殖民」的「洋奴」身份的矛盾心理。

二是「一國兩制」的模糊空間。儘管特區基本法規定了九七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隨著時間推移,一國兩制論述的漏洞出現。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曾撰文指出:「在政治改革方面,一國兩制的構思並沒正面面對如何建設一個面向未來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問題。事後證明,迴避民主化及其制度建設的問題,政治代價相當巨大。」

一國兩制的缺陷

呂的觀點解釋了過去一年港人的焦慮、恐懼以及被「大陸化」、恐共的心結:「一國兩制」只能兌現鄧小平當年「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方式與經濟形式不變的承諾,卻迴避民主、自由等政治議題,而九七後的十五年,恰恰是這些被忽視的議題,逐漸成為港人守護的核心價值。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最近出版《管治香港》一書的李彭廣表示,九七回歸後,港人的「主人翁」感增強,要求政治權利的意願自然高於殖民地時期,港府乃至中央政府的政治正當性問題逐漸顯現。而香港與內地一日不實現民主政治,這個問題就一日不能解決,同時,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是否會中途夭折,也成為港人的心頭隱患。

基本法關於政治制度的遺漏成就了中國官方對香港的另一種論述:天朝主義。

曾借調中聯辦任職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在香港期間的一系列文章,被陳冠中概括為「中國天朝主義」,其基本框架傾向於將香港特區「去政治化」,將中國對地方的治理視為「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視特區為實現中央統治術的被動對象,最好是一個非政治化的中性地區,至少不要加大政治化,這與逐步政治化的香港特區現實有著認知的落差,削弱了這個論述對香港現狀的解釋或開拓能力,甚至可以造成治理策略的誤判」(陳冠中語)。

天朝心態又造就了陸港交流中,一些大陸民對香港片面的「恩賜心態」。網絡上常見一些內地同胞對港人說,「要不是我們供應你們蔬菜淡水」。這只會讓港人感到「見外」,並非被當作「一家人」看待。

在香港媒體討論港人是否可以區分「中國」與「中共」的時候,中國官方也應同步反思,是否長期存在誤會或片面性的香港論述,造成今天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的疏離感?

港人一直有愛國傳統

從中國近代史的脈絡來看,港人對「中國」的情感一直優先於對不同政黨的認同或厭棄。李彭廣認為,港人一直就有愛國傳統,「對中國的近代和現代貢獻很多,不只是孫先生的辛亥革命也好,一九四九年的共產革命也好,降低些層次,內地市民有災難的時候,香港居民都是同一條心的,香港人還是很想中國進步的」。

並且,中央政府對港人的國家認同感,也不應僅是形式上的認同「我是中國人」。李彭廣認為,人心是否回歸、港人是否認同中國,應該有一個界定標準。若「認同」被界定為「接納具體政策」,那?「認同」的含義也會有所不同。■

陳陽明,亞洲周刊



苏格兰被指屈服中国压力怠慢达赖喇嘛


达赖喇嘛今年早些时候访问了英国,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副首相克莱格会面

 
美国之音海彦
苏格兰一个主要反对党近日表示,有“确凿证据”显示,苏格兰首席部长在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今年6月访问苏格兰之际,屈服于中国政府的压力,有意回避达赖喇嘛。

*与中方会谈记录曝光*

苏格兰自由民主党领袖威利.罗内8月9日表示,他们获得的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会谈记录显示,萨蒙德向中方承诺,他将不会会见达赖喇嘛。萨蒙德在达赖喇嘛访问苏格兰的前夕,在爱丁堡会见了刘晓明和另一位中国总领事。

苏格兰媒体根据信息自由条例获得的会谈记录说,中国大使询问有关达赖喇嘛6月访问苏格兰一事,首席部长澄清说,这是爱丁堡会议的宗教领袖邀请的一次私人访问,苏格兰政府未涉及其中。

会谈记录并未显示萨蒙德向中方提出中国人权记录问题。

*再掀批评声浪*

这一最新披露再次掀起了苏格兰各界,包括媒体对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怠慢达赖喇嘛的批评。各界当时曾指责萨蒙德回避会见达赖喇嘛是向中国磕头,以保持他同中国的良好关系,尤其是双方的贸易往来。

反对党工党说,迫于中国压力,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做了中国希望他做的,那就是保持与达赖喇嘛的距离。

另外,人权组织“国际特赦”苏格兰分部主任马斯塔帕说,他们对萨蒙德未同和平奖得主达赖喇嘛会见、讨论中国的人权问题感到失望,而萨蒙德与中国方面进行过多次会晤。

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的发言人称,外界的最新批评是毫无根据的,首席部长以前曾谈及中国人权问题。

达赖喇嘛从今年6月15日起对英国进行了10天访问,其中18号到19号访问苏格兰的爱丁堡,参议教育研讨会和有关西藏事务的全球研讨会。

今年5月,达赖喇嘛曾到英国领取表彰他对精神领域贡献的邓普顿奖。当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副首相克莱格都同达赖喇嘛举行了私下会面。中国表示强烈不满,并以取消或降级与英国的部长级会谈加以报复。

中国网络续封谷开来、薄熙来等词, 网民指谷受审享特权


谷开来2012年8月9日在合肥市中级法院受审。
谷开来2012年8月9日在合肥市中级法院受审。
网络DR

法广
法新社今天(8月11日)发自北京的报道强调说,中国官方今天继续控制与关谷开来案子的信息,中国网络依然封锁薄熙来、谷开来以及海伍德等关键词,不过,许多网民通过翻墙或者绕道而行的方式在网上发表他们的观点。不少网民都表示这完全是一场政治审判,一场享受特权者的政治审判,这完全是在做戏。

中国各大媒体都收到来自中宣部的指令,按照中国处理敏感事件的管理,严格按照新华社的通稿报道。但许多网民对谷开来案件的审理方式提出 不少疑问,网友质疑谷开来与张晓军在审讯中享受特权。因为,首先按照惯例,故意杀人犯出庭受申时,必须穿在押犯人的囚衣,并且必须戴手铐和脚镣。而谷开来和张晓军出庭皆未戴手铐和脚镣,以致二人出庭大有“春风得意,胜券在握”。

谷开来案件虽然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大陆平面媒体和网络,皆以次要版面介绍谷开来受审。虽然官方称是公开审理,但实际上大陆许多知名党报记者都不能进入旁听,官方说是“席位不够”,可电视画面上却见到法庭旁听席上有许多空位。

另外,海外博讯网站刊登署名海客的分析文章指出谷开来、张晓军杀人案审理的四大荒谬之处。

首先是中国官煤口口声声称谷开来为“薄谷开来”,让海内外观者听得一头雾水。其实无非是因为谷开来早已加入新加坡国籍,所以其护照上的正式姓名叫做“薄谷开来”。

可当局为了掩盖薄熙来的夫人竟然已加入外国籍这一事实,以免引起人们对中国高官家属和子女很多 都持外国国籍的联想,干脆对此毫不解释,且看正式的判决书将怎样 圆场。

其次,当局对谷开来案的审理刻意与薄家的巨额贪腐切割,以免“牵一发而动全身”——暴露出中国官场的彻底腐烂,连政治局委员都陷入严重贪腐的惊人事实。

公诉人“指控被告人薄谷开来及其子薄某某与被害人尼尔•伍德因经济利益发生矛盾,薄谷开来认为尼尔•伍德已威胁到其子薄某某的人身安全,决意将其杀死”,却根本不提 向海外转移贪腐资产和洗钱的具体事实,什么金额、事由等细节一概没有。

所谓威胁到其子薄瓜瓜的人身安全的说法,正常人没有一个人相信!法庭却对此单方面说辞照单全收,对真实杀人动机没有提出任何调查材料和辩驳。

其三,是法庭审理谷开来案人为地同薄熙来做切割,绝口不提薄熙来是否涉案。这使这桩貌似严正的审判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而冒死逃入美国领馆最先揭露此案并掌握铁证的王立军,作为最直接、最关键的证人,竟然缺席这次审判,如此审判,只能是闹剧一场!

最后,参加旁听者透露,“谷开来、张晓军当庭认罪,并感谢法庭公正审理”。连审判结果都未公布,就先来“感谢法庭公证审理”,真是可笑之至!唯一的解 释就是已经预知审判的结果,可能已被免去死罪,或者保全了家人和家产薄熙来才会提前感谢法庭。

梁振英要求北京调查香港记者被殴事件

梁振英就任香港新特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监誓。
梁振英就任香港新特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监誓。
路透社

 
法广
 
香港特首梁振英昨天晚上要求北京调查香港记者在安徽合肥被便衣人员殴打事件。梁振英表示,香港记者在内地进行正常采访活动,不应该受到干扰。他说他已责任香港特区驻上海办公室追踪此一事件。

在中国内地采访的香港记者昨天再次遭到公安的殴打。香港亚洲电视摄影记者昨天在合肥中级人民法院外采访谷开来案件时,遭到在场便衣公安袭击,导致腰部红肿,手部流血,打人公安一度被香港记者们包围,后在其他公安支援下逃之夭夭。受伤记者事后到当地警局报案并到医院验伤。

香港记者协会随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事件,要求特首梁振英正视问题,确保在内地采访记者的人身安全,不再受到袭击。

记协指出,事故发生后,现场记者随即向便衣公安提出质问,公安回答说他们是以合法执行任务,公安还说,若有问题可以报警。记协对公安的回答感到匪夷所思,难道以暴力手段阻止记者采访是依法执行任务。

香港记者在内地采访曾多次受到公安骚扰及殴打,2009年9月4日新疆武警在乌鲁木齐当街殴打并且强制扣留了3名香港记者,当时记者们正采访当地种族骚乱事件。

此外,2010年12月,香港记者在北京采访毒奶粉受害者维权人士赵连海时,一名记者也遭到公安殴打。

罗姆尼选定赖恩为竞选美国总统搭挡


赖恩和罗姆尼
罗姆尼选定赖恩(左)作为竞选美国总统搭档。

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星期六(8月11日)宣布,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赖恩是他竞选美国下届总统的搭挡。
42岁的赖恩是来自威斯康辛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现任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
早些时候,罗姆尼的竞选团队对美国媒体表示,稳夺总统候选人资格的罗姆尼已选定赖恩作为竞选搭挡。
罗姆尼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竞选仪式上正式宣布这一人选。如果罗姆尼当选下届美国总统,赖恩将任副总统。

罗姆尼将在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与现任总统奥巴马进行竞争。

外界此前对罗姆尼的副手人选有诸多猜测。分析人士说,共和党人麦凯恩在2008年将萨拉·佩林定为副手人选引起争议已成前车之鉴。罗姆尼这次有可能选择一位更安全、更具全球视野的竞选伙伴。

选情

罗姆尼随后将在弗吉尼亚州展开为期4天的巴士拉票活动。
这名共和党准总统候选人将在活动中到访一些关键州份拉票,包括北卡罗来纳州及佛罗里达州等。

观察人士表示,罗姆尼可能将试图对其对手民主党进行反击,民主党将罗姆尼描绘成一个上流社会人士并与美国基层民众脱节。
据最新发表的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目前在选民中的支持率十分接近,但前者在大部份民调中稍微领先。

BBC

谷開來反覆強調王立軍是陰險小人


大陸網路10日流傳一篇谷開來案審判庭的現場紀錄,內容稱,谷開來在口供和錄音中,反覆強調重慶市前副市長、公安局長王立軍是陰險小人。

這篇法庭實錄10日上午出現在人人網,署名趙象察,內容詳細紀錄谷開來案九日在合肥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過程。文章真實性未能證實,但在網路被大量轉發,又很快地被刪除。

庭審紀錄稱,谷開來在庭審上保持相對鎮定,但無法掩飾極度緊張,可以清晰看到她手在顫抖。但她在庭上沒有為自己辯護,一直委託律師為其辯護。

紀錄內容指,谷開來在庭審中對自己的作案行為供認不諱,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其發言只有三點明顯傾向:一、認為公訴方所說作案動機不充分。二、為張曉軍開脫,希望其減輕罪行。三、認為王立軍在此案中不適合作為證人出場,其口供係捏造。她在口供和錄音中,反覆強調王立軍太陰險了。

紀錄還稱,律師稱谷開來有精神類疾病,無完全行為能力,並指谷開來患有狂躁型抑鬱症和輕度精神分裂,律師就此作其無完全行為能力的辯護,無證據。

根據紀錄,檢方稱被害人海伍德二○○三年在英國與薄瓜瓜認識,海伍德希望利用薄瓜瓜的家庭關係,發展在中國的業務。二○○五年,經谷開來介紹,海伍德認識大連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雙方談合作,項目包括法國一處地產項目,以及重慶江北區建設。此項目如完成,海伍德可從中獲得一億四千萬英鎊的收益。但由於大陸的建設項目受政治因素干預,未能開工。海伍德於是向薄瓜瓜索要預期收益的十分之一,即一千四百萬英鎊。

薄瓜瓜承認自己家庭為此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但就具體數額與海伍德爭議較大。在多次交涉未果,海伍德開始採取威脅手段,並將薄瓜瓜軟禁於其在英國的住處,借此向谷施壓。谷擔心兒子遭綁架撕票,受到人身傷害。先向重慶警方報案,時任重慶公安局長王立軍受理此案,但由於案發地在英國,又無確切證據,無法採取強制措施,遂動了除掉海伍德,保護兒子的作案動機。

世界新聞網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田徑豐收 美奧運大贏家

奧運近尾聲,中美爭霸戰大勢底定,雖然中國在稍早的項目,金牌和獎牌總數領先美國,但美國田徑隊在最近數日進帳頗豐,在金牌和獎牌總數爭霸戰中,將篤定成為贏家。美國隊在本屆奧運獲得的金牌總數,可能創下海外奧運賽的紀錄。

比賽到10日為止,美國獎牌總數以94比81領先中國,在金牌方面,美國以41比37領先中國。
根據美國奧運獎牌統計專家馬隆(Bill Mallon),在奧運12日閉幕前,美國會再取得15面獎牌,其中包括六面金牌。他預期,在獎牌總數方面,美國可能比中國多12到15面;在金牌方面,美國將以三到五面領先中國。

美國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和1924年的巴黎奧運分別獲得45面金牌,如果美國再獲得5面金牌,將創下海外奧運比賽金牌的新紀錄。
美國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得到44面金牌,美國今年的金牌紀錄已經是亞城奧運以來的最佳紀錄。美國雖然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獲得84面金牌,但蘇聯抵制該屆奧運,沒有參賽。

美國在今年奧運會金牌和獎牌數的後來居上,全靠田徑隊優異的表現。到10日止,美國田徑隊獲得24面獎牌,包括七面金牌。

美國田徑隊原來計畫獲得30面獎牌,一度被認為太具野心。美國在接力賽和一些其他田徑項目可能再奪數面獎牌,使美國田徑隊獎牌數超過30面的機會大增。

前美國奧委會(USOC)運動成績主任羅希(Steve Roush)說:「很多人認為30面獎牌的目標很瘋狂,但看來我們會達到此目標。」

美聯社倫敦10日電,世界新聞網

薄瓜瓜這樣回應“艷照門”


《新史記》江岩北




2009年6月11日,中國《青年週末》雜誌發表上萬字長文《還原薄瓜瓜》,並配發編者按稱:

薄瓜瓜被評為首屆英國“十大傑出華人青年”,消息傳到國內後,引發一陣熱議。
作為薄一波的孫子,薄熙來的兒子,就讀於牛津的薄瓜瓜到底什麼樣?不少媒體都在聯繫採訪他,本報也窮追不捨,誠意說服。沈默了一段時間後,薄瓜瓜終於同意在回到重慶後的第三天與本報做一次交流。”

他坦言:這個“大本鐘獎”是個很“意外”的獎勵,但有些報道因家庭背景而把自己“格式化”了,還引出一些莫須有的東西。既然被人“盯上”了,就應該從人們模糊的印象中透明地走出來,如果能還原一點真實的信息,也算是盡一份社會責任吧。
編者按還說:作為媒體,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採訪,為讀者還原一個真實的薄瓜瓜。

《青年週末》長文寫道:

5月21日下午,重慶某酒店大堂。薄瓜瓜一露面,記者就看到一張陽光笑臉,隱隱透著稚氣。他伸出手來和記者握手,詢問記者能在重慶待多久後,便建議記者“在重慶好好玩幾天”,寒暄中透著一種成熟。他的舉止讓記者有些意外,似乎和想象中的“高幹子弟”有些不同。

瓜瓜本人比照片上更顯幾分帥氣。一件黑色開領T恤,白色豎條紋褲子,棕色皮鞋,頗有幾分英倫學院風格。記者打量一番,沒有在他身上發現任何品牌的標幟。“你的衣服是什麼牌子的?”記者不無好奇地問道。

瓜瓜攤開雙手,聳了聳肩說,“我從來不關心這些衣服的牌子,感覺適合我就好。”隨後,他拿出一本小32開300頁左右的書《還有不同》送給記者。這是他16歲在國外出版的英文散文集,主題正是反對追求名牌、造星追星、沈迷電遊等。

“矛盾的是,我的觀點在英國讀者看來是對時尚潮流的叛逆,可中國的時尚雜誌卻把我列入‘時尚先生’。我讀過他們對時尚的說明,覺得對國外文化有些誤解。”看得出來,他是用這本小書給記者一個證據,說明自己並不是什麼“時尚先生”。】
《青年週末》長文後半部分有個名叫“那只是一張化妝舞會的照片”小標題,薄瓜瓜是這樣談艷照的:

青年週末:現在網絡上有人貼出你在牛津和外國女孩的合影,被人議論成“夜店照”,也有人覺得很正常,你對此作何評價?
薄瓜瓜: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這張照片是在牛津大學的一次化妝舞會上拍的。牛津每個學院每兩週都要舉行一次化妝舞會,每次舞會一兩百人,多的時候三百多人,這是牛津大學的傳統文化,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化 妝舞會的特點就是要求師生都以表演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大家都故意做出滑稽、搞笑的動作,這種方式能讓同學關係和師生關係更融洽。在這種類似狂歡的集體活動 中,平時很腼腆的同學也往往做出怪樣,解脫平時巨大的學習壓力。但不管大家多麼興奮,也只是聯歡和表演,絕沒有出格的東西,和黃色更不沾邊。你說的這張照 片,我和兩個女生站在一起,只是對著鏡頭做了點怪樣,比如我有意歪戴著領帶。
把這說成“夜店照”讓我感覺好像是“深更半夜”在“黑店”裏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其實,如果把整個舞會場面都照出來,誰看到也不會往歪處想的。

《青年週末》長文發表後,平面和網絡媒體出現一陣“瓜瓜熱”。半個月後,薄瓜瓜又趁熱打鐵,到北大演講,大有把“瓜瓜熱”變成“瓜瓜效應”之勢。


北大演講:不想當官經商

《新京報》6月28日報道:薄瓜瓜在北大演講時說,自己以後不想當官,不想經商,想從事與文化教育有關的事業。昨天晚上,北京大學為薄瓜瓜舉行專門演講會。

演講會上,薄瓜瓜身穿白色長袖中式襯衫,襯衫後面還繡有一條龍,看起來比較休閑。演講中,薄瓜瓜說,自己目前“還是一個無黨派人士”。他說,“我完全贊同共產主義的理念”。

他說,自己未來不想當官,不想經商,“希望能從事文化教育方面的事業”。他解釋說,文化教育方面的事往往被人所忽視,尤其是在經濟衝擊下更容易被忽略。
在回應自己家庭出身優越的提問時,薄瓜瓜說這只看到了一面,“什麼是優越?我的家庭也有另一面”。他說,自己的爺爺一生坐了22年牢,其中10多年是在“文革”期間坐牢,爸爸也在17歲時坐牢,自己還沒有看到過奶奶,因為奶奶在“文革”中受迫害而逝世。
同一天,人民網觀點頻道發表署名錢桂林的文章,質問“薄瓜瓜不想‘當官經商’,讓誰警醒?”雖然文章標題用的是問句,但其內容卻是對薄家和薄家後代的肯定,甚至在文章最後寫道,“願中國多出現像薄瓜瓜這樣的有志、有為的好青年!”


薄瓜瓜北大演講。

【無 論從他的家庭背景還是他本人的學習背景來講,薄瓜瓜如果想“當官”或“經商”,“仕途”或“錢途”將一片光明!可薄瓜瓜呢,偏偏把某些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兩 條道兒給堵死了,竟在北京大學為他舉行的專門演講會上宣稱自己不想“當官經商”,而希望能從事文化教育方面的事業。相信看到此消息的人,驚詫的定不在少 數!

薄瓜瓜的這一大膽選擇,絕不是一時興起的戲謔之言,他也許已深思熟慮了好久。
有人曾毫不留情地指 出,現在是“父親就業時代”,誰的父親有能耐、有能量,誰就能從事讓眾人仰慕的職業。特別是有一種很不好的社會現象……當官的希望子女繼續當官,經商的希 望子女繼續經商,好將權力或財富傳承下去,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也難怪,這些人已從“官”或“商”中嘗到了甜頭——有權、有錢了,便可成為人上人,風光、氣 派、頤指氣使、眾人巴結。因而公權力成了他們牟取私利的工具,鈔票成了不正當經營的開山斧!】

南方網當天也發表題為 “薄瓜瓜的北大演講耐人尋味”的署名文章稱,“薄瓜瓜的理想與追求,給高幹子弟們上了一課:祖輩父輩哪怕為人民做的貢獻再大,也不能當作自已升官發財的資 本,在政治經濟方面搞封建的‘封妻蔭子’那一套。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弄得自己和老子都下不了台的!”(《新史記》第7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各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新史記》第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59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0?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3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1?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4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2?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5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3?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6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4?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7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5?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8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2012年8月10日《明鏡郵報》

2012年8月10日《歷史日報》



谷开来称愿意“承担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害的责任”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年8月9日开审谷开来、张晓军故意谋杀案。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年8月9日开审谷开来、张晓军故意谋杀案。
网络视频截图


作者 马丁

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被控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案件,9日在合肥庭审结束后的第二天,官方新华社10日在一份有关庭审的报道中称,谷开来在庭上说她本人愿意“承担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害的责任”,似乎官方间接承认谷开来案是一宗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司法案件。

谷开来这番话是9日在法庭上说的,奇怪的是,过了整整24小时,也就是到了第二天周五晚间新华社才报道。

新华社报道说,谷开来9日在法庭上表示:“这一事件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害,我应该对此承担责任。”这是谷开来案爆出以来,官方新华社首次将案件与“党和国家”公开联系在一起。

虽然在过去的共产党官员事件中,“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害”这类说法经常出现,但新华社这次的报道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似乎谷开来案并不是单纯的杀人刑事案件,同时也是一宗涉及中国共产党内幕的政治司法案件。而在此之前,中国官方发布的有关谷开来案的所有信息,都是小心翼翼避免将此案与“党和国家”联系在一起,不要使这个案子的审理成为暴露中共高层权力斗争内幕和高官腐败的一个司法案件,更不允许这个案件影响到党和体制的形象以及即将到来的十八大权力安排与交接。但新华社昨天报道中使用的词语以及引述谷开来的说法,反而暴露这个涉及外国商人命案的刑事案件,已经变成与“党和国家”有关的一个政治司法案件。

事实上,外界就一直对谷开来案做这样那样的分析,普遍认为这个案子虽然是谷开来因利益纠纷和冲突毒死英国商人海伍德,但整个错综复杂的案情却牵动中共制度内幕的每一根神经。外界分析认为,当局如此神速地审判谷开来,是为了让谷开来以及几个涉嫌包庇谷开来的公安官员承担这个杀人案,从而避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出现危机。

官方公布的一些案情细节显示,谷开来在下手杀人之前,曾担心儿子遭绑架撕票而向重庆警方报案,随后又将她的意图明白告知重庆当局某些机关和个人(王立军)。很难想象,薄熙来控制的这个强大的重庆权力核心不知道谷开来将要杀人!而在谷开来杀人之后,其他官员有包庇罪,而至少已经知情的薄熙来却没有包庇罪。

法新社在转述新华社上述说词时评论说,薄熙来和谷开来案件是最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引起最大反响的丑闻之一,这个案件将金钱、犯罪和政治搅和在一起,同时也使中共内部的腐败和权争内幕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香港记者合肥采访薄谷案遭便衣公安围殴

谷开来案件开庭日,2012年8月9日,合肥中级人民法院门前警察云集。
谷开来案件开庭日,2012年8月9日,合肥中级人民法院门前警察云集。
照片来源:路透社REUTER/Aly Song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在内地采访的香港记者又再一次遭到公安殴打。香港亚洲电视摄影记者10日在合肥中级人民法院外进行采访时,遭到在场便衣公安袭击,导致腰部红肿,手部流血,打人公安一度被香港记者们包围,后在其他公安支援下逃之夭夭。受伤记者事后到当地警局报案并到医院验伤。

香港记者协会随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事件,又要求特首梁振英正视问题,确保在内地采访记者的人身安全,不再受到袭击。

早上9点半左右,合肥中级人民法院正在审讯涉嫌包庇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杀人的4名公安高干,控罪指他们徇私枉法,不少中、外记者在法院门外守候审讯结果,这时有上访访民被公安带走,记者们试图采访访民,却遭到在场公安阻拦,其中亚洲电视摄影记者雷钊河尝试举机拍摄时,遭为数约7个便衣公安包围,并推撞他,又抓他的手臂和脚架,更有一名便衣人员殴打他的腹部,另有两人围攻他的腰背。

据现场其他记者拍摄所得视频显示,当时情况非常混乱,有香港记者高声大叫「什么事?什么事?」、「打人啊!」、「有人打人啊!」、「为什么打人?」混乱过后,一名便衣公安遭到记者们包围及要求解释打人理由,这时另外数名公安支援,打人者则趁乱逃之夭夭。事后被袭记者拉起上衣,露出红肿一片的腰部,左手拇指被利器所伤流出鲜血。

雷钊河事后不满在场的公安对事件视若无睹。他说,更可恶的是,安徽省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郑明武回应事件时竟称不清楚事件,又指公安部门是有组织有领导,请记者配合。

香港记者协会针对事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针对记者采访的暴力及合肥市公安纵容和包庇不知名人士袭击记者,又认为当局公然践踏采访自由。

记协指,事故发生后,现场记者随即向便衣公安质问,反获告之他们是以合法途径执行职务,若有问题可以报警。记协对现场公安有关回应感匪夷所思,又认为以暴力手段阻止记者采访是「合法途径执行职务」之说不能接受,并对此强烈谴责。

记协认为,事件反映内地执法不尊重记者的合法采访权,他们要求中央政府及内地执法机关,严正尊重记者的采访自由及上访民众的表达权利,又希望特首梁振英正视问题,确保香港记者在内地采访不再被袭击。

香港记者在内地采访受到公安骚扰及殴打,时而有之,至为轰动中外者,乃2009年9月4日新疆武警在乌鲁木齐当街殴打并且强制扣留3名香港记者,当时记者们正采访当地种族骚乱事件。

此外,2010年12月,香港记者在北京采访毒奶粉受害者维权人士赵连海时,一名记者被公安殴打,在场其他警察则袖手旁观视而不见。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香港審視被誤導的價值觀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史英强

香港近日的「國民教育」風波,引發知識界及全社會審視被誤導的價值觀。這場風波的導火線是《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教材》,該小冊子由香港教育局撥出巨款,卻編得太爛,內容偏頗,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也不敢為之護航。

香港大學新聞教授陳婉塋表示,這件事也推動港人積極提出自己的「中國論述」,而特區政府如果笨拙施政硬推的話,可能導致比二十三條更大的管治危機。陳婉塋說,香港的「國民教育」鼓吹「國情、真情、情懷、情感」,所包含的概念層次太低,鼓吹對國家的「情懷」,就比大陸的開明人士落後太多。

陳婉塋特別指出,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夏中義在中國推動「大學人文課程」,帶領團隊編了一套三冊讀本:《人與自然》、《人與國家》、《人與世界》,二零零二年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中《人與國家》卷首語要求學生反思「你將如何面對故土百年滄桑,及其社會文化轉型,以期將自己塑造成迥異於卑微子民的『現代國民』」。

書中還解釋「及格的公民應該能夠走出專制主義造就的『順民』與『暴民』的傳統籠罩,清楚地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應該能夠清楚地意識到個人的價值與尊嚴,意識到個人不可侵犯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對比上海交通大學版的「人文課程」讀本,香港的教材指引更顯空泛﹑膚淺和偏頗。陳婉塋說,香港為何不利用現成的材料,編個簡本給中學生?

香港回歸大陸十五年,它內在的主體性在去殖民化和民族主體化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受到嚴厲的考驗和挑戰。香港出版人﹑政論家林沛理認為,從「國民教育」風波中可看出,彷彿很多香港人身上都有一個「恐共(產黨)按鈕」,只要有人按下去,他們就會前仆後繼地上街抗議。恐懼不僅蠶食心靈,也蒙蔽理智,令人看不到利之所在。這也驗證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歸根究底,最可怕的還是恐懼本身」。

恐懼既是對人類極其重要的進化機能,自然難免會被用作操縱群眾的政治工具。從希特勒到毛澤東到小布殊,在歷史上反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政客和野心家無一不是善於製造群眾恐慌的「恐懼販子」。恐嚇作為一種動員群眾上街抗爭的手段常常奏效,因為社會的源起,本來就是因為人類對自身的安全甚至生存感到憂慮和恐慌,所以才選擇生活在一起敵愾同仇。

勢孤力弱者亡,人強馬壯者勝,本來就是歷史的鐵律。群眾因恐懼而聚,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因恐懼而起。而當恐懼成為社會的原動力,這個社會必會淪為一個防衛心重、只懂得事後作出反應,甚至不假思索地反對社會及政治改革的反動社會。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奥运成绩不佳,台湾体委会挨批

伦敦奥运进入尾声,目前台湾仅在女子举重、跆拳道项目获得1面银牌及1面铜牌。体委会宣称成绩虽不如预期,但已较上届奥运进步,不过,朝野立委仍将批评炮火对准体委会。

台湾仅获1银、1铜


本届伦敦奥运台湾共派出44名选手参加14种运动项目,赛前各方预估,跆拳道、举重、射箭和射击等项目都有望得牌,尤其跆拳道更有夺金实力。然而,事与愿 违,目前仅获1银、1铜共两面奖牌。伦敦奥运将在12日划下句点,台湾尚有男子马拉松最后一个竞赛项目,但再添奖牌希望不大。


回顾台湾过去几届奥运成绩,2000年雪梨奥运1银、4铜,2004年雅典奥运2金、2银、1铜,2008年北京奥运4铜,今年伦敦奥运1银、1铜。体委 会主委戴遐龄说,为了奥运,给了选手们"钻石级"待遇,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结果却和外界预期落差很大。戴遐龄也表示,台湾代表团的成绩虽不满意但能 接受,因为"1银超越上届4铜",在各国奖牌排行榜有所提升,而且田径、桌球、羽球和网球选手都开始展现国际竞争力,至少台湾运动实力"窄化"的困境已获 突破。

朝野立委同声批评体委会


不过,体委会主委戴遐龄的说法引来朝野立委同声批判。在野的民进党立委黄伟哲表示,体委会预算自2000年以来递增,2009年提出"伦敦奥运备战计 划",编列高额经费,目标是获得四面以上奖牌,但结果只有1银、1铜,成绩进步或退步,社会自有公评。民进党立委蔡煌琅也说,体委会过去四年备战奥运的资 源投入、选手选拔与训练并不理想,戴遐龄应负起责任下台。


执政党国民党立委陈学圣指出,戴遐龄向来报喜不报忧,作风太强势,他对结果一点都不意外。但他表示,体委会都要被裁撤了,还有什么好负责,只希望以后变成"体育署"后,不要再亏待选手。

A Taiwan rower trains for the single sculls at Eton Dorney near London in preparation for the Olympic Games July 25, 2012. REUTERS/Jim Young (BRITAIN - Tags: SPORT OLYMPICS ROWING)
台湾赛艇选手在训练


台湾担心矮人一截

眼看中国大陆奥运奖牌遥遥领先,南韩及日本成绩也不错,台湾人民心中难免不是滋味。尤其台湾受到国际现实约制,不得使用国旗国歌,选手难免有矮人一截的心态,甚至担心裁判是否也因此而不公。


曾在雅典奥运获得男子跆拳道银牌的国民党立委黄志雄指出,台湾许多选手的世界排名都名列前茅,却总在关键时刻输掉比赛,令人担忧。他认为应加强选手的危机处理能力及心理素质的控管,无论遇到顺境或逆境,都必须将压力调整至最适当的位置。
台湾媒体也指出,运动场上,必须要赢对手很大的差距,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台湾不要每次都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在赛场上要避过谁,以便取得较好的晋级机会,而是应该厚植自己的实力。不管遇到谁,就是要赢而且要大赢,这样别人也找不到机会从中搅局!

Two Taiwanese citizens hold up the flag of Taiwan (C) at the retail district of Lower Regents Street in London July 25, 2012.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decided in 1980 that Taiwan could only compete under the title Chinese Taipei and use a flag designed after the ruling.    REUTERS/ Ki Price (BRITAIN  - Tags: SPORT OLYMPICS POLITICS)
伦敦奥运前的“撤旗事件”引发台湾抗议

作者:尼尔(台北)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未通过法治考试”

德语媒体周五(8月10日)继续评论谷开来谋杀案。《新苏黎世报》认为,庭审情况显示,在中国,司法依然是专横权力的侍者。《法兰克福汇报》确信,如果该案是一次考试,那么,中国便没有通过。

《新苏黎世报》写道:

“随着其妻在法律上被确定替罪羊身份,薄熙来就无需担心被进一步拆解,他的政治生涯反正已告终结。继续公开让他掉价只会使党一起受伤。因为,有一点十分清 楚:薄熙来在重庆为所欲为的、陈腐的统治方式并非偶然。这一事件是一个样板,凸现了中国的病根所在。腐败的领导无法消除腐败。而没有最低限度的法治,司法 根本无法保护公民不受蛮横权力的侵犯。相反,所谓的判决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掌权者根据自己的好恶而使用的工具。”

《法兰克福汇报》表示,谷开来审判案表明,中国还没有法治。该报指出:

“对共产党前高官薄熙来妻子的谋杀案审判只进行了数小时,并且以这样的颇值得玩味的宣布作为结束:辩护方对指控没有异议。很可能,谷开来是杀害了英 国商人海伍德。但这应由一家法院通过公开取证方式缜密确定。然而,(在中国)这么做是绝对不行的。谁知道呢,某个取证会让哪一桩令人难堪的事情暴露于光天 之下?而因为最高领导人关心的是如何保障权力这一最高价值,所以不能冒险。官方新华社对审判案开庭的报道就毫无疑问地表明了,审判案的结局从一开始便已确 定。本来需要取证的所有各点在报道中都成了无可怀疑的事实。这样,中国政府甚至连保持一点司法公正的假象都未能做到。”

接受既成事实

在谈到谷开来将被判刑、薄熙来在政治上将被冷冻、并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被送上‘法庭’后,《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文章接着写道,这都不会改变中共的特点—

“中共今秋将召开十八大,新一代领导层将走上前台,而代表们对此不会有任何发言权。他们将乖乖地鼓掌,外界也将接受既成事实。”

不过,《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文章最后提出了警告:

“至于新一代最高领导是否也能保证其权力不受干扰,这一点,现在并不能确定。对此,人们也应做好准备。因为,如果中国出现极糟的情况,这个世界的其余部分不幸也会受到影响。”

摘编:凝炼
责编:叶宣

[摘编自其它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上访妈妈劳教一周后获释的背后?




杨明

“上访妈妈”唐慧8月10日走出“劳教大门”。而仅仅一个星期前的8月3日,她刚被判劳教一年半。

*公民的力量使唐慧走出劳改大门*

是什么力量使她得以恢复自由,对她实施劳教的决定被撤销呢?形式上是湖南省政法委调查组的介入,纠正地方司法部门的违法违纪。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是公众舆论,是媒体,网民等。

*告状无门反被劳教*

唐慧是湖南永州市一名39岁的母亲。2006年,她年仅11岁的女儿被周俊辉,秦星等人拐骗并强迫多次卖淫,遭受轮奸和毒打。但是这些被告在2006年10月以来的两次重审和四次判决中,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致使受害人母亲唐慧非常不满,从此走上了上访,告状之路,直到今年6月5日,湖南高院作出终审判决,将妓院老板秦星等被告判处死刑,4人被判无期徒刑, 1人获刑15年。

然而,因为唐慧多次到法院,省市有关部门的上访,状告永州市公安民警包庇犯罪嫌疑人,永州劳教管委会以唐慧闹访、缠访,扰乱政府机关和社会正常秩序为由,决定对其劳教1年6个月。

*网民舆论反弹强烈 当局撤销劳教决定*

上访妈妈唐慧被处以劳教18月的消息传出,她的律师在微博上发起“解救唐慧”的行动,引起网民和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同情,要求当局“释放唐慧”、“废除劳教”、“查明真相”的呼吁不绝于耳,迫使湖南省劳教管委会作出撤销对唐慧劳教的决定。

*97%的受访者支持废除劳教*

唐慧劳教案再次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和公众要求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呼吁。中国新浪微博的一项民调发现,97%的受访者支持废除劳教。

法新社引述一名网民的话说,“废除劳教制度是启动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劳教唐慧)的决定太不公平,国家应保护其公民。”

美联社说,在一个星期内,唐慧先是被劳教,再被撤销劳教,显示官方在这起高度情绪化的案件中,屈服于公众压力。

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的微博说,“希望上访妈妈的回家不是句号,是推动法治政府的新契机”。

观察人士指出,湖南当局被迫撤销对唐慧劳教的决定,显示了网民、舆论的力量。唐慧的被劳教,折射了永州警方涉嫌腐败和不公。而劳教制度本身因涉嫌违宪,应当被废除。

根据人权观察的资料,目前中国大约有280个劳教点,有30万人因所谓“扰乱社会秩序”被强迫劳教。


美国之音中文网

钟鼎邦获释返台 家人团圆

叶兵

台北 - 台湾负责处理两岸事务的陆委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刚刚发布消息说,因案遭大陆当局限制住居之台湾民众钟鼎邦,11日上午搭机平安返台,海基会人员接机后,护送钟鼎邦返回新竹住所。

钟鼎邦女儿钟爱对美国之音表示,她父亲已经到家,她很开心爸爸终于能够回来。钟爱表示,她很感谢所有人的帮助和支持,使这件事终于得到解决。

海基会表示,自6月19日接获钟鼎邦家属陈情迄今,海基会及相关机关密切关注,与大陆海协会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沟通,除协助安排家属电话连联系、赴陆探视外,也协助家属聘请律师及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

海基会指出,在协处钟案过程中,多次向陆方表达,应保护当事人应有的合法权益,盼尽速释放当事人。海基会表示,经过两岸两会密切沟通协处,钟鼎邦于本日顺利返台,海基会乐见本案终有正面的发展。

海基会的新闻稿并没有提及大陆方面对钟鼎邦被控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罪的案件如何处理。钟鼎邦被指控参与干扰中国电视信号、插播法轮功受迫害视频等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活动。

钟鼎邦被扣押期间,台湾多个民间团体举行数次抗议活动,要求无条件立即放人。美国众议员罗拉巴克曾致函台湾总统马英九表示关注。

钟鼎邦是在到台湾参加第八次陈江会的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离开台湾一天后获释的。


美国之音中文网

中共高层换届的18大即将举行

中共高层换届的18大即将举行。有香港媒体载文说,中共领导人18大前的很多举措释放出改革信号。也有评论认为,一些媒体对中共高层动向作了过度解读,中国没有任何政治改革迹象。

香港《明报》10号刊登题为《十八大前中南海扩改革音量》的专讯,作者钟鸣九说,本星期62名中国优秀专家和一流人才到北戴河度假,受到习近平、刘延东、李源潮的接见,显示高层对人才的重视。

此外,官方新华社近日刊登温家宝看望百岁老人杜润生的简短消息,温家宝肯定他“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杜润生曾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为“包产到户”立下汗马功劳,被视为改革派代表人物,1980年代末淡出政坛。《明报》专讯将其解读为官方媒体在释放高层正视改革开放历史,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信号。

美国民间机构中国信息中心的杨莉藜认为,中共高层近期并没有释放与往常不同的改革信号,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过度解读。

“每逢中共要开这种重要的有关中国政治前途的会议, 海内外的媒体总有一些对于他们的举措有种过度的解读。实际上,比如说温家宝会见杜润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十八大要召开这个背景,可能大家也都不在意。因为温家宝所作的类似举动太多了,但是有了十八大要召开的这么一个时机,大家对于这个事件就做了很多的推议,在上面加入了自己很多的期盼。事实上很可能等十八大召开之后大家会发现,好像中国在政治改革方面什么都没有做。这样的期盼和失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了好多次了。”

专讯作者还说,《人民日报》近期以学习胡锦涛7•23讲话精神为主题,连发6篇评论员文章,强调胡锦涛提出的“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域的重要位置”,是中央在十八大上及未来对政改的明确定位。美国的中文政论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对此评论说:

“这一年多来当局各方面都在收紧,加紧打压,所以一般的感觉在政治上面是不进反而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十八大要召开,所以它现在又开始谈起政治改革这个调 子。目前我觉得它无非就是试图对这一阶段民众给民众、公众造成的恶劣印象做一种弥补,并不表明真有这个意图。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觉得当局有没有政治改革的意向,有没有这方面的动作?最简单的一条,那你就是看它的舆论环境是不是有宽松的趋势?异议人士、维权人士的处境是有好转还是在恶化?”

《明报》的专讯说,中共18大前,高层还将在很多重要领域积极改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在研拟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并将于10月1日施行。这次由中央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或许会带动全国范围的三公经费改革。

杨莉藜认为,中国近期多地爆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如沈阳出现的“罢市”,局势严峻。中共高层可能有意向外界放出改革和反腐风声,以安抚民心,实现18大期间的权力平稳交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中国调整保障性住房规模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计划兴建三千六百万套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需要。不过,最近的消息说,当局有可能调整有关的数据,减少保障性住房的兴建。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今年中国应该兴建七百万套保障性住房。但新浪网的一篇文章透露说,今年新兴建的和去年结转的保障性住房,需要有一万 五千亿人民币的资金。除了中央政府拨出的一千五百亿之外,地方政府负责筹划另外百分之九十的资金,在目前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融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 已经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状况。

文章透露,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上报中国住建部的数据,远远低于原先的规划要求,因此,十二五有关三千六百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很可能会作出较大调整。

美国南卡莱罗纳州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分析说,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明显不好,收缩建设规模似乎是必然结果。他认为,尤其是房地产将是中国经济收缩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产业。

“它虽然指望着地方政府来把1500亿的绝大部分的转移给地方政府和其他的生意人来承担。实际上地方政府也没有钱,也拿不出钱。重要一点,我觉得虽然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的。过去几年,已经有1000万套商品房过剩了留在市场上。现在再建,饱和的市场还会继续增加库存。”

所谓保障性住房,是中国政府为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保障的一种措施。中国的一位房地产经济李先生表示,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其中很大部分由各个单位承担,但结果却令高收入者获益。

“这些所谓保障房有一大部分是由单位来建房,租给职工或者是便宜地卖给职工。有的单位经济效益好就会多建房,单位经济效益不好就建不了房。所以,恰恰是经 济效益不好的那些职工急需要住房的职工结果没有房住,而那些效益好,能够多建房的本身就已经富裕,所以,这个房子跟所谓的保障性住房就抵触了。”

中国证券报的一篇文章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地方政府卖地收入11430亿人民币,比去年减少了近三成,各地财政收入大幅缩水,有些地方公务员的工资都需要通过银行贷款发放。李先生表示,不仅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各单位的情况同样不乐观,因此大大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现在中国经济不好,一个就是单位贷款,银行贷不了款,贷不了款也就建不了房。当地政府就是土地转让这方面的利润也拿不到,所以,政府也没有建房的积极性,情况就比较糟糕。”

过去两年,中国采取了较为保守的金融政策,企业贷款出现一定的困难,经济增长数字明显下降。谢教授表示,过去两年中国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以压抑通胀为主,而今年转变成为保增长,但两个政策目标的矛盾性,使北京左右为难。

“保增长和稳定通胀它这个就是一个矛盾的目标,因为首先这十几二十年它不计代价、没有效率地疯狂投资基建才造成虚假的房地产泡沫跟虚假的增长,就必然造成通胀的一个严峻的状况。现在实际上这个通胀还有完全降下来,所以,它这些两难之中它实际上很艰难地在取舍。”

他认为,住房建设和宏观经济情况有紧密的联系,也和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关。他分析说,十二五规划对中国经济前景过于乐观,现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做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羅姆尼據稱將挑選賴恩作競選搭擋

賴恩, 羅姆尼
羅姆尼據稱將挑選賴恩(左)作為副手人選。


美國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將在星期六(8月11日)公布副手人選。

羅姆尼的競選團隊對美國媒體表示,穩奪總統候選人資格的羅姆尼已選定42歲的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賴恩作為競選搭擋。

羅姆尼將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競選儀式上正式宣佈有關的人選。如果羅姆尼當選下屆美國總統,該人選將任副總統。

羅姆尼將在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與現任總統奧巴馬進行競爭。

外界此前對羅姆尼的副手人選有諸多猜測。分析人士說,共和黨人麥凱恩在2008年將薩拉·佩林定為副手人選引起爭議已成前車之鑒。羅姆尼這次有可能選擇一位更安全、更具全球視野的競選伙伴。

選情

羅姆尼隨後將在弗吉尼亞州展開為期4天的巴士拉票活動。

這名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將在活動中到訪一些關鍵州份拉票,包括北卡羅來納州及佛羅里達州等。

觀察人士表示,羅姆尼可能將試圖對其對手民主黨進行反擊,民主黨將羅姆尼描繪成一個上流社會人士並與美國基層民眾脫節。

據最新發表的民調結果顯示,奧巴馬與羅姆尼目前在選民中的支持率十分接近,但前者在大部份民調中稍微領先。


BBC中文網

重慶槍劫案「與南京槍案嫌犯為一人」

周克華
重慶市公安局公布了嫌犯周克華的照片。


重慶市持槍搶劫案的嫌犯已被證實與今年年初發生的南京槍案嫌犯為同一人,警方目前正進行圍捕。

據人民網報道稱,江蘇省公安廳內部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南京市公安局也沒有對此否認。

重慶沙坪壩區周五(10日)上午發生的8‧10持槍槍劫案共造成一死兩傷案。

重慶警方於案發後懸賞50萬元人民幣緝捕,公安部也發出A級通緝令緝拿該案嫌犯。

中國媒體引述重慶警方人士稱,民警和武警已對疑犯展開圍捕及搜山,但沒有透露具體地點。

據報道,一名鐵警已在圍捕嫌犯時犧牲。重慶大批持槍警察也已經在主要路口進行管制及設卡查車。

圍捕

今年1月6日,南京市發生了銀行存款人被劫匪朝頭部開槍打死並搶走巨款的重大案件,該案被公安部列為「第一號案」,至今仍未偵破。

重慶市公安局周五下年發佈的通告確認8‧10持槍槍劫案嫌犯為現年42歲的周克華,並公布了其系列特徵。

警方通告稱,周克華自2004年以來已曾在江蘇、湖南、重慶等地多次作案,殺死傷害多人,搶劫巨額現金。

據通告公布的資料顯示,嫌犯的作案手段單一,先槍殺受害者再搶劫錢財。

《瀟湘晨報》報道稱,警方調查顯示,嫌犯並沒有在部隊有過服役經歷,也沒有網上傳言所說曾當過特種兵的經歷。

周克華至今已在多次作案中殺死8人。


BBC中文網

陳陽明:中國民間論述反思黨國體制

近年中國民間開始質疑為何解放軍是「黨衛軍」不能落實軍隊國家化,以及黨庫通國庫的問題。他們提出超越官方版本並被普遍接受的新論述。但中國改革派絕不放棄「中國人」身份,他們都是深情的愛國者。


香港推動國民教育科,部分教材內容偏頗,被指「洗腦」,引起不少家長恐慌。這其中牽涉某些媒體藉機炒作,也因為九月立法會選舉即將來臨,一些政客因趁機將議題泛政治化。但追根究源,香港人必須要了解中國大陸內部的變革,以及民間對中國官方論述的衝擊。

國民教育科在香港引起爭議的焦點,就是黨國不分,以及長期存在的「黨國體制」。

中國從小學到大學的「思想政治」類政治課程中,刻意模糊黨國現象並不在少數。過去幾十年中,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要遵守《小學生守則》,其中第一條就明確要求,學生必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而在部分中學教材中,亦有訓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在政治實踐中,「黨指揮槍」、「警惕軍隊國家化」呼聲甚高,由納稅人出錢供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聽命於中國共產黨。「軍隊國家化」的提法,現在仍然是一個禁忌。當台灣的「國軍」已經真正國家化,但解放軍到今天還只是「黨衛軍」,又為「黨國不分」提供了現實註腳。同時,中共的黨務系統工作人員,其財政支出被列為中國公務員系統,由全國財政負擔,可說是「黨庫通國庫」。

但不容否認,大陸民間和知識界,近年已對這些問題展開反思。尤其在市場經濟的格局下,民營企業抬頭,民眾的「私權」意識覺醒,官方無法再壟斷社會上的民間資源。公民社會崛起,逐漸顛覆了長期以來的官方論述。中國大陸改革派不會因為反對官方的論述,而放棄「中國人」身份。他們深信中國不會長期被一個政黨所壟斷,而在反壟斷之前,首先要提出民間自己的「中國論述」。

事實上,近年中國大陸的知識界與民間已經開始自覺地建立自己的國民教育——通過民間著史、學術討論等渠道,重新審視官方論述,並給出超越官方版本,並被普遍接受的新論述,如各大媒體對民國史的再認識,對「民國範兒」的肯定。

楊繼繩的《墓碑》,揭開了大饑荒三年間中國民間慘狀與死亡真相,令民眾對「同甘共苦」的「偉大領袖」有了新認識,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楊奎松《中間地帶的革命》等作品,則從建黨角度給出了中共奪取政權過程中鮮為今人了解的歷史解讀。

獨立紀錄片導演胡杰的《尋找林昭的靈魂》、張大中導演的《我的母親王佩英》等紀錄片,用影像直觀的揭開了文革的慘無人道,補足了教科書中被一筆帶過的文革年代。

連官方推出的《建黨偉業》,也開始為五四人物胡適和一些民國領袖的公眾形象「翻案」。這些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雖在顛覆官方論述,卻從「中國人」的立場出發,為國民文化與思想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作品為民間國民教育提供了高品質參考。

從中國民間論述反觀香港,重點是如何建立一個清晰的、為官方與民間共同接受的香港論述與中國論述。

目睹中國大陸「黨國」教育,香港對「以黨代國」的教育的警惕乃至恐慌,其來有自。事實上,中央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對港政策、建構香港論述體系時,也多少出現了一些邏輯問題,引起了反思。

從國民教育說起,此次推行的「中國模式」專題教育手冊,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但「中國模式」一說是否成立,即便在中國學術界,也是個尚存巨大討論空間的概念。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著作《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指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承認私有產權、實行法治與市場經濟,只是人類共有的模式,而非「中國模式」。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也以《辯論中國模式》一書對此概念提出質疑。內地許多學者認為,若「集中力量辦大事」可被認為是「中國模式」,那揦從封建時代開始了,實為「秦始皇模式」。把這樣一個在中國內地都有極大爭議的概念,引入資訊自由的香港,遭遇大量反對聲音是明顯可以預見的。

此外,國民教育教材形容中國共產黨是「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黨,也容易使港人聯想到中國官方宣傳基調,有港人在參加七一遊行時表示,這與內地稱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沒有本質區別。

目前香港出現的問題是,當主權回歸中國十五年後,人心並沒有真正回歸。在港人對「中國人」身份的心理認同尚未完成時,推行包含「中國模式」及讚美中國共產黨內容的國民教育,就容易引起反彈。

在「黨國」之外,中國當局的香港論述與治港思路中,仍存在一些不易被港人普遍接受或難以適應時代變化的理論:

一是強調殖民地屈辱歷史。在官方宣教中著重描寫英國殖民地時期港人的「二等公民」身份,而忽視英治時期為香港奠定的法治基礎。長期宣傳的後果是,中國民間形成一種既艷羨香港的先進、又歧視香港「被殖民」的「洋奴」身份的矛盾心理。

二是「一國兩制」的模糊空間。儘管特區基本法規定了九七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隨著時間推移,一國兩制論述的漏洞出現。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曾撰文指出:「在政治改革方面,一國兩制的構思並沒正面面對如何建設一個面向未來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問題。事後證明,迴避民主化及其制度建設的問題,政治代價相當巨大。」

一國兩制的缺陷

呂的觀點解釋了過去一年港人的焦慮、恐懼以及被「大陸化」、恐共的心結:「一國兩制」只能兌現鄧小平當年「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方式與經濟形式不變的承諾,卻迴避民主、自由等政治議題,而九七後的十五年,恰恰是這些被忽視的議題,逐漸成為港人守護的核心價值。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最近出版《管治香港》一書的李彭廣表示,九七回歸後,港人的「主人翁」感增強,要求政治權利的意願自然高於殖民地時期,港府乃至中央政府的政治正當性問題逐漸顯現。而香港與內地一日不實現民主政治,這個問題就一日不能解決,同時,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是否會中途夭折,也成為港人的心頭隱患。

基本法關於政治制度的遺漏成就了中國官方對香港的另一種論述:天朝主義。

曾借調中聯辦任職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在香港期間的一系列文章,被陳冠中概括為「中國天朝主義」,其基本框架傾向於將香港特區「去政治化」,將中國對地方的治理視為「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視特區為實現中央統治術的被動對象,最好是一個非政治化的中性地區,至少不要加大政治化,這與逐步政治化的香港特區現實有著認知的落差,削弱了這個論述對香港現狀的解釋或開拓能力,甚至可以造成治理策略的誤判」(陳冠中語)。

天朝心態又造就了陸港交流中,一些大陸民泷對香港片面的「恩賜心態」。網絡上常見一些內地同胞對港人說,「要不是我們供應你們蔬菜淡水」。這只會讓港人感到「見外」,並非被當作「一家人」看待。

在香港媒體討論港人是否可以區分「中國」與「中共」的時候,中國官方也應同步反思,是否長期存在誤會或片面性的香港論述,造成今天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的疏離感?

港人一直有愛國傳統

從中國近代史的脈絡來看,港人對「中國」的情感一直優先於對不同政黨的認同或厭棄。李彭廣認為,港人一直就有愛國傳統,「對中國的近代和現代貢獻很多,不只是孫先生的辛亥革命也好,一九四九年的共產革命也好,降低些層次,內地市民有災難的時候,香港居民都是同一條心的,香港人還是很想中國進步的」。

並且,中央政府對港人的國家認同感,也不應僅是形式上的認同「我是中國人」。李彭廣認為,人心是否回歸、港人是否認同中國,應該有一個界定標準。若「認同」被界定為「接納具體政策」,那揦「認同」的含義也會有所不同。


亞洲週刊

海葵重創大陸 續發布暴雨預警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北京11日電)海葵颱風造成中國大陸近千萬名民眾受災,大陸中央氣象台今天續針對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區,發布暴雨預警。

大陸各省市陸續解除海葵颱風警報,但大陸媒體仍持續報導各地災情;其中,浙江省受災最嚴重,超過700萬人受災,加計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受災民眾近千萬人,具體損失仍在統計中。

大陸中央氣象台今天表示,受海葵殘留雲系影響,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部分地區未來3天仍將有大到暴雨,但降雨強度將逐漸減弱。

大陸中央氣象台指出,大陸北方地區今天至13日將迎來一場降雨過程,甘肅東部、陝西中部、山西大部分地區、河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局地暴雨。

大陸中央氣象台監測顯示,受到海葵颱風和南下冷空氣影響,6日20時至今天6時,江蘇響水、安徽九華山和黃山、江西景德鎮和萬年、浙江寧海和臨安等局部地區雨量500至600公厘,安徽黃山降雨量高達678公厘。

此外,大陸中央氣象台也說,鄱陽湖流域的昌江、樂安河、婺源江等河流已經出現警戒水位,昌江流域今晨7時出現超過警戒3公尺水位。

因此,大陸中央氣象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部分地區將伴有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010811

中共18大 軍委將大換班

(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台北特稿)有關中共18大議題,一般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政治局常委人選方面,其實中共中央軍委人事變動程度也不小,重要性不亞於入常問題。

中共中央軍委分為主席、副主席、委員3個層次,現任主席胡錦濤在18大會不會續任,是第1個焦點。

胡錦濤在16大接替江澤民出任中共總書記後,並沒有立刻接下軍委主席一職,而是繼續擔任2年多軍委副主席,到了2005年才從江澤民手中接掌軍權。

外界因而預料,習近平在今年18大成為中共總書記後,將會如同胡錦濤當年一樣,暫時先不取得兵符,而要經過一段過渡期再扶正。

不過,在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事件發生後,有一種傳聞說,在江澤民介入下,胡錦濤可能在18大全退,由習近平一次接下總書記和軍委主席。

情況究竟如何,到18大時自會水落石出,同時將反映薄案對中共高層權力格局影響。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目前有3人:習近平、郭伯雄、徐才厚。郭伯雄今年70歲,徐才厚69歲,預估18大都將卸任,由誰接替目前還不明朗。

以郭伯雄和徐才厚的分工而言,郭掌軍事,徐主政治,遺缺由軍委委員升任是合理安排。

但問題是,現任軍委委員中,梁光烈72歲、陳炳德71歲、李繼耐70歲、廖錫龍72歲、常萬全63歲、靖志遠68歲、吳勝利67歲、許其亮62歲,合於留任年齡者中,沒有政委系統出身的。

因而18大軍委副主席是常萬全、吳勝利、許其亮3選2,還是另升一名政委系統上將都有待觀察。分管政工的軍委副主席淵源很重要,因為這個職務主管軍隊黨務,而黨指揮槍是中共傳統。這是18大軍委人事變動第2大看點。

中共中央軍委的第3層次是軍委委員,如上述在18大要大幅更換。這涉及國防部長、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二炮、海軍、空軍主官,重要性不言可喻,是18大軍方人事第3個觀察點。

一般而言,中共可能會於18大前舉行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對相關人事做出安排,這3題的謎底屆時就會揭曉。1010811

誠品在港開業 望成新人文地標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1日電)台灣著名文化創意品牌誠品書店在香港經營的首家海外分店,今天正式開幕,各方期望,誠品可成為香港新的人文地標。

香港誠品位於著名旅遊和購物區銅鑼灣,所在大樓原為日本三越百貨公司,但多年前結束營業,被本地企業重建為希慎廣場,而誠品位於8、9、10層,不但賣書,也兼售文具、茶葉,並且每週4至6都會24小時營業,打破香港書店不通宵營業的慣例。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代,銅鑼灣因為有大批日本商人居住,素有「小日本」之稱,而區內的三越百貨、大丸百貨和崇光百貨,一直是日本商品和人文的地標。

不過,隨著希慎廣場近日揭幕,以及誠品進駐,這個原先為日本商品和人文地標的地方,已為台、港企業聯手取代。

希慎集團執行主席利薀蓮上午在誠品開幕典禮上也毫不諱言地說,希望誠品成為希慎廣場甚至是香港的新地標。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主持開幕儀式時提到他與香港的淵源,並說香港是他的第二故鄉,也期望香港誠品能夠展現港人的風貌和友善之情。他還說,準備於2014年在大陸蘇州開設誠品書店。

與會來賓還包括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著名當代藝術家蔡國強、香港.進念二十面體(Zuni Icosahedron)創辦人榮念曾等。

香港誠品首天開幕人如潮湧,3層樓全部擠滿了人。1名逛書店的市民受訪說,感覺香港誠品很舒服,不像本地一般書店;另1名年輕市民也覺得舒服,「但看來書本有點貴。」

誠品來港開店對本地書店造成很大衝擊,早前有報導表示,本地最大書店如商務和三聯等,都嚴陣以待,以免生意受影響。1010811

谷案庭審曝光 海伍德威脅要錢

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

 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妻谷開來涉嫌夥同勤務人員張曉軍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的庭審9日下午結束,法庭將擇期宣判。《華郵》昨引述庭審現場人士的觀察,披露命案細節;檢調官員出示海伍德警告谷子薄瓜瓜信函,威脅如果薄瓜瓜不願給錢,「就毀了你」(you will be destroyed)。

 《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稱,谷開來在法庭上承認毒殺了一位英國商人,因為她認為這位英國商人威脅到她兒子的人身安全。

 開獅口要1300萬英鎊

 檢調官員在法庭上指稱,去年11月10日,海伍德發給薄瓜瓜一封電子郵件表明,對他參與一項經薄瓜瓜介紹的房地產項目失敗極為不滿,讓他無法如願賺到超過1億英鎊的鉅額利潤。

 海伍德並在信中向仍在就讀哈佛大學的薄瓜瓜要求支付百分之十先前承諾能獲得的利潤,大約1300萬英鎊。

 庭審觀察人士稱,法庭上出示了據稱是海伍德寫給薄瓜瓜的郵件,而現場展示的是附有中文翻譯的郵件複印版本。海伍德在信中直言警告薄瓜瓜說,如果不給錢,「就毀了你」(you will be destroyed)。不過,法庭上並沒有提出證據,證明該郵件確實出自海伍德之手。

 檢調官員說,薄家勤務人員張曉軍向谷開來報告了海伍德對薄瓜瓜的威脅,谷開來因此要求海伍德到重慶見面,同時備好毒藥,決定痛下殺手。毒藥是用含有氰化鉀的鼠藥製成,重慶一位當地官員找了數家商鋪才找到。

 消息稱,谷開來先是與海伍德獨自見面,兩人喝一瓶威士忌,直到海伍德酒醉嘔吐。谷開來見狀,指使張曉軍將醉倒在地、要求喝水的海伍德扶上床,並將準備好的毒藥水倒入其口。

 王立軍暗自保留血樣

 時任重慶市公安局長的王立軍已在酒店設置蒐證裝置,不僅偷偷錄下谷開來承認犯行的談話,還保留了海伍德心臟的血樣。王立軍並讓當地警方兩次檢驗血樣尋找毒藥痕跡,但初期檢驗結果呈現陰性。

 前天庭審唯一到場的證人是公安部科學人員,證實日前檢驗海伍德的血樣,確認有毒藥痕跡。

 另據昨天大陸微博網傳一份「合肥庭審紀錄」指出,海伍德與薄瓜瓜為應償付多少預期收益爭論不休,海伍德於是將薄瓜瓜軟禁於英國住處,並向谷開來施壓;谷開來擔心兒子遭綁架撕票,便向重慶警方報案,但由於發生地在英國,無法採取強制措施,便產生除掉海伍德的做案動機。

 製造海伍德販毒假象

 這份紀錄還說,谷開來與張曉軍將毒藥餵給海伍德後,還在現場灑下預先準備好的毒品,試圖製造海伍德涉嫌販毒的假象;谷與張犯案後,在海伍德血壓消失後離開,臨走前谷開來開啟「請勿打擾」標識,並吩咐酒店人員不要打擾已經喝醉的海伍德。


台灣 中國時報

釣島風雲再起 馬英九能如何?

陳毓鈞

 最近釣魚台風雲再起,有媒體調查,台灣民眾有41%認為要用武力保衛釣魚台,然而亦有30%的人認為釣島不是台灣領土。這種現象同1980年代末期,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全台敵仇敵愾要以武力保衛釣魚台的氣氛相較,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何以才20餘年,台灣民情有如此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受到李登輝日式台獨主義的影響,加上陳水扁的去中國化政策推波,使得不少台民竟不想擁有數百年來就是宜蘭先民的土地和漁場。不過,稍感安慰的是,民調中有50%多的人主張兩岸應共同合作開發釣魚台而不是和日本合作。

 眾所周知,馬英九在1970年代學生愛國運動中崛起,就是高唱保衛釣魚台,以及中日斷交時在機場以雞蛋砸日本特使座車而一舉成名,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今年保釣運動60周年紀念會馬英九竟沒有出席。雖然馬英九對釣島態度比李登輝、陳水扁強硬,也講了「寸土不讓」的話,但對日本立場仍不明朗,對自己的理念堅持也有待考驗。

 馬英九在國內政治中最常被批評的就是用嘴巴講了許多,但卻如空中閣樓。一個國家安全利益的保障不能光說不練,特別是需靠堅定的意志及具體可靠的行動。然馬最受詬病的人格特質就是見風轉舵、前後不一、軟弱怕事,何況在釣島問題上他還面臨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就是美國因素。馬英九是個逢美必縮的親美派,特別是競選連任得到美國幫忙,而台灣安全又完全依賴美國。那麼,美國對釣魚台的立場係傾向日本,一旦有事還要動用安保條約。所以面對釣島危機時,馬能挺住美國壓力,確實保護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嗎?沒有涉及國家重大安全的瘦肉精美牛馬已大幅讓步,在釣島危機發生時能對馬政府有信心嗎?

 第二座大山是台獨勢力和日本的結合。台灣的台獨運動帶有濃厚的日本情結,有人甚至將日本當成祖國膜拜,完全忘記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台灣先民以及對台人進行不平等的殖民統治。所以說,台日一旦為釣島衝突,必然會出現台獨與日本右派合作興風作浪,那麼馬英九有多少膽識能堅持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何況馬的第一任期內積極改善台日關係,企圖拉日本以牽制中國大陸崛起。

 第三座大山即是中國大陸因素。馬上台後,北京一再提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但馬一直迴避。最近,越南窺伺我太平島,北京主張兩岸可以合作捍衛中國固有南海領土,然台北卻宣稱絕不考慮和大陸合作來保護太平島。以此對照釣魚台問題,假若中日為釣島發生軍事衝突,而又有美國介入,那台灣該怎麼辦?如果台灣選美日一邊,北京能夠容忍嗎?馬英九能保證北京不會對台灣採取報復行動嗎?

 釣魚台涉及中華民族的利益,馬英九在連任演說中,不是已提出一個中華民族的概念嗎?馬的導師蔣經國在1970年代初期當中蘇邊境戰雲密布之際,回答英國記者提問中俄爆發戰爭,台灣要如何因應。蔣回答說中國有一傳統,就是當外族入侵時,全體中國人會一致對抗外敵。釣魚台一旦有事,馬敢做這種宣布嗎?全球中國人正等著看馬英九是不是蔣經國的學生?

 (作者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台灣 中國時報

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

http://mag.udn.com/magimages/35/PROJ_ARTICLE/270_5452/f_406586_2.jpg

寇健文、蔡文軒

在2012年下半年,中共將舉行第十八次全國黨代表大會。現任九位政治局常委當中,有七人將在十八大屆齡退休。這意味著中共高層將面臨一次新的洗牌,中共第四代領導人將退出權力中心,第五代領導人走向台前。

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

中共政權是典型的黨國體制,黨是政治生活的中心,而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又是整個黨機器的核心,中央書記處則輔助前兩個機構的運作。中共黨章與相關文件對政治局常委會與政治局的人數並無硬性規定,每屆人數都可能有變化,人數變化通常與當時政治生態及權力平衡有關。(見表1.1)在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以後,政治局常委會人數在五人至九人之間,並為奇數。政治局常委會在一九八○年代的時候經常因權力鬥爭而在兩次黨大會之間罷黜或增補部分成員,一九九○年代以後就不再發生類似情況。

政治局的成員包括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以及政治局候補委員。為了方便起見,本書以下用到「政治局委員」一詞的時候,泛指「未擔任常委的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排除擔任常委的政治局委員。一九八○年代以後,全體成員在十七人至二十八人之間擺動。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中共不在兩次黨大會中增補政治局委員。除了陳希同(一九九五年)和陳良宇(二○○七年)兩人被罷黜之外,其他政治局委員不再出現因鬥爭失利而在任期中突然被罷黜的情況。二○一二年二月發生王立軍事件後,薄熙來是否會在十八大前被罷黜,或是至少可以做完本屆政治局委員的任期,將是觀察高層穩定性的重點。

政治局常委屬於「黨和國家領導人正職」(正國級),其地位與權力均高於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所需歷練也較多。政治局委員則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副職」(副國級),其地位高於一般的國務院部委和中共中央職能部門首長、省委書記和省長。政治局候補委員和政治局委員均屬於副國級職務,但前者僅能列席政治局會議,無投票權,排名也列在政治局委員之後。政治局候補委員並非每一屆都固定設置,也無法遞補政治局委員出缺時的空額。這和中央委員出缺時,由候補中央委員依排名遞補的情況不同。

政治局常委通常會擔任國家機器各重要系統的負責人,並分管相關業務。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通常由政治局常委擔任的職務包括總書記(通常兼任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政治局委員通常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全國總工會主席,以及直轄市和重要省分的黨委書記。政治局委員有時也會兼任國務委員,但國務委員並非一定是政治局委員。

根據相關文獻,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的職權都可分為「人事決定權」和「政策決定權」兩類。政治局常委會的職權包括:

1. 根據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對涉及全局工作的方針、政策性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意見,提交政治局審議。

2. 負責規劃實施政治局制定的方針、政策。

3. 負責對中紀委、中央軍委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提出的政策性問題作出決策。

4. 審議並提出黨中央各部部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和國家機關各部(委)部長(主任),各省省長(自治區主席、直轄市市長)人選,提交政治局討論決定。負責審批黨中央各部副部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副書記、常委的任免;審批國家機關各部(委)副部長(副主任),各省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直轄市副市長)人選的提名。

5. 對重大突發事件,有權及時作出相應決定,並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布文件。

6. 向政治局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其監督。

政治局的職權則是: 1. 根據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討論並決定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布涉及全局工作的方針、政策性文件。

2. 聽取和審查常委會工作報告。

3. 負責審議中紀委、中央軍委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提出的重大事項。

4. 負責審批黨中央各部部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的任免;審批國家機關各部(委)部長(主任),各省省長(自治區主席、直轄市市長)任免的提名。

5. 負責召開中委會全體會議,每年一至兩次。

6. 向中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其監督。

(本文轉載自寇健文、蔡文軒所著新書《瞄準十八大》,由博雅書屋出版)


台灣 聯合報

王正方:追逐名利扭曲了奧運精神?

王正方

奧林匹克運動會賽況轉播,頻道多、過程緊張扣人心弦、HD畫面品質高、拍攝技術進步,廣受歡迎。

近兩百個國家,上萬名運動員,在十七天內,能和睦相處、遵守運動規則、公平競爭,四年之後再來論勝負。讓人覺得或許世界和平還有點希望。

奧運會精神:重在全力以赴的參加比賽,不在勝負。話是這麼說,與會的國家、運動員對於拿幾面獎牌,要死要活的計較。奧運會四年一度,是全球媒體的焦點,拿到了金牌,運動員和他代表的國家,一舉而天下聞。沒奪到獎牌,白忙一場。小國拚知名度,大國趁機宣揚國威。運動員有了「名」,「利」也隨之滾滾而來,誰能不動心?這裏頭金、銀、銅牌的待遇,差別又很大。一剎那定成敗,世間冷暖在眼前晃過。

最初奧運會限業餘運動員參加,這規矩早就廢掉。國家花大把銀子,養許多專業運動員,悶頭苦練四年,業餘票友靠邊站。富裕國家找來「傭兵」,先入籍再奪牌。見到非洲來的優秀運動員,站在頒獎台上,一臉茫然的聽著某歐洲國家的國歌,究竟是在宣揚誰的國威?唉!願買願賣,金牌萬歲。

中美兩大國,在奧運獎牌數目上較勁,獎牌最多的就是第一強國嗎?中國大陸出了一位十六歲女子游泳好手葉詩文,打破世界紀錄,連奪兩枚金牌,震驚泳壇。江山歷代有人出,後浪推前浪。

世界游泳教練協會主席約翰雷納德說,葉詩文在最後五十公尺,游得太快了,令人想起以前的東德泳者。每次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表現時,歷史告訴我們,之後都證明有禁藥牽涉其中。

管閒事的雷納德,沒有任何證據,僅憑臆測,就以專家的口吻,暗指葉詩文服用禁藥。他的言論充滿了大美國沙文主義的氣息和白種人優越的傲慢。亞洲人在游泳項目上有所突破,就那麼「不可思議」?美國的費爾普斯,屢破紀錄,歷次在奧運會得了十八面金牌,從沒人質疑過他。十六歲美國女選手萊德茨基,是本屆八百公尺自由式冠軍,成績接近世界紀錄,雷納德沒說話。萊德茨基說:「我去年非常努力,就是這麼回事。」

美國以法治自豪,有最重要的精神:未能證實被告有罪,此人便是無辜的(Assume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或許雷納德認為這條法律不適用亞洲人。難怪多年前就有本英文暢銷書,名曰:醜陋的美國人。

更惡劣的是那些西方記者,粗暴的向年僅十六歲的女孩逼供:「你是不是服了禁藥?」不在法庭受審,記者也不是法官,怎麼能問:「你殺了人嗎?你通姦了嗎?」這類問題。或許西方紳士的基本禮貌,人權、尊嚴,也不適用於亞洲人?

國際游泳總會主席出面反駁:「懷疑葉詩文使用禁藥的人瘋了,而且是起於忌妒。奧運會屢有破紀錄表現,我們藥檢非常嚴格,如果有人服禁藥,我們一定逮得到。」

其實運動員服禁藥、打假球,屢見不鮮,但是要掌握了證據再說話。奧運金牌怎麼那麼了不起!犯得著這樣不擇手段的爭奪、中傷?

奧運會標榜和平競爭、追求卓越、展現高道德標準的運動精神。比賽倒是愈來愈精彩,發展到今天,它是個大買賣,追逐名利的大舞臺,熱鬧好看的大拜拜。

(作者為電影導演)

台灣 聯合報

李明博登竹島 日韓關係難修復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特稿)南韓總統李明博10日訪問日本與南韓有主權爭議的竹島(南韓稱獨島),日本方面認為李明博政權已跛腳,想藉愛國牌做最後一搏。但日韓關係已因此雪上加霜。

李明博登竹島,對隨行記者表示,竹島是南韓的領土,值得以生命捍衛。日韓電視台都播放出李明博站在竹島寫有「韓國領」3字岩石前的畫面。

針對李明博的舉動,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示,竹島是日本固有領土,日本不能接受李明博的作法,日本感到很遺憾,一定會採取毅然的因應措施。

外相玄葉光一郎已召喚南韓駐日大使申珏秀到外務省,並致電南韓外交通商部長金星煥,表達強烈抗議。他已訓令駐韓大使武藤正敏返國。

日本媒體指出,李明博完全無視對日外交考量,採取了極為挑釁的行動,並指李明博讓自己在歷史上留名,成為首位登竹島的南韓總統,卻給日韓關係帶來難以修復的局面。

日本在防衛白皮書記載竹島是日本領土,已使南韓很在意領土問題。這次李明博所以登島,是因去年年底在京都舉行日韓高峰會談時,在日軍從軍慰安婦問題上,未獲日本有誠意的回應。

接下來日本政府會採取何種應對,值得關注。原訂8月在首爾舉行日韓財務大臣針對經濟、財政問題的會談可能延期。

日本超黨派的「為守護國家主權及國益而行動的議員聯盟」召集人原口一博表示,日本國會議員應避免搭南韓飛機。此外,在金融、通商上可採很多對抗措施。

日韓竹島領土爭議由來已久,日本政府內閣於1905年將竹島入籍島根縣。1951年戰後和約締結,日本認為只承諾放棄「朝鮮」,並沒放棄竹島。隔年,南韓主張擁有竹島,1954年派警備隊常駐。

1965年日韓簽訂基本條約,將竹島列為紛爭處理事項。之後,南韓將竹島列為天然保護區、在島上設燈塔。2005年日本島根縣制訂「竹島日」,南韓認為日本挑釁。

日方認為竹島被南韓占據逾半世紀,但南韓認為,日本主張擁有竹島主權是殖民統治的產物,捍衛竹島已成「愛國」的象徵。1010810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