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雙規雷霆手段 中共官員打寒顫

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

 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3月時已遭「雙規」。對許多中共官員而言,「雙規」常令他們不寒而慄,官員被迫暫時人間蒸發。《紐約時報》報導稱,「雙規」根源於中國古代的刑訊逼供;有官員甚至被凌虐,被迫吐出子虛烏有的供詞。此紀檢手段日益成為治黨過程中的制度化現象。

 「雙規」意指,違紀的中共官員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接受中共紀檢委調查。過去10年,數以百計的中共官員在惡劣的監禁環境中或自尋死路,或神祕死亡。

 即便僥倖保全性命的人,在招供之後也只能徹底斷絕政治生涯。其中,只有少數案件最後移送司法機關。

 《紐約時報》上周撰文指稱,在中國,雙規能讓中共官員不寒而慄,讓官員暫時在人間蒸發,這種避開法律程序的紀檢措施成為中國官場的常態。一旦進入雙規,無人能夠全身而退。

 文章認為,雙規根植於中國古代刑訊逼供的傳統,在過去的10年間逐漸演化成制度化的黨規。但不變的則是祕密拘禁、嚴刑審問、逼供這些內在核心要素。

 舊金山一個促進中國監獄制度改革的組織指出,在這套制度中,水淹、菸頭烙燙、毆打是家常便飯。保密是為了不損中共的面子,不傷其執政的合法性。因此,可以大膽地預測,對薄熙來的指控不可能公開,也不可能提起公訴。

 報導指出,浙江一位體驗過雙規的官員透露,雙規過程中,他被人拿天線鞭打,連續12天不能睡覺以致產生幻覺,最終在身心極度疲乏的情況下,違心地接受所有子虛烏有的供詞。而他遭雙規,僅僅是因他干涉其上司大搞裙帶關係的行為。

 據新華社的統計顯示,從2003年到2008年間有超過88萬人次的黨員幹部受到雙規,雖沒有透露其中有多少人被開除黨籍,但新華社表示只有2.5萬人被提起刑事訴訟。

 文章指出,遭到雙規的原因各異,有「道德敗壞」包養大量情婦的如前鐵道部長劉志軍,有挪用巨額公款的如原杭州副市長許邁永,甚至有福建的陸姓村官因組織抗議非法徵地而被雙規。

 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教授何家弘指出,儘管暴力逼供的辦法很讓人忐忑,但繞開法律之外的雙規,卻日益成為中共打擊貪腐之戰、行之有效的常規工具。雙規雖非法制程序,但出於對官員為非作歹的痛恨,輿論絕不會為那些受盡雙規屈辱的官員抱一絲的同情。



台灣 中國時報

大陸釋放利多 提8大惠台措施

記者邱莞仁/廈門報導

 大陸各有關部門昨(17)日在海峽論壇釋出8大項惠台利多政策,除放寬台生及其他台灣居民在大陸就業的相關政策,並宣布未來3至4年內,對大陸台資企業提供6,000億人民幣(下同)的貸款額度。

 第四屆海峽論壇昨日在廈門召開,國台辦主任王毅會中表示,海峽論壇是為了加強兩岸民間交流應運而生,支持各地各部門制訂實施更多的對台惠民措施。受大陸有關部門委託,今年將在8個方面對台採取新措施。

 首先,為繼續支持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發展,王毅表示,未來3至4年內,大陸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將對台資企業再提供6,000億元的貸款額度。

 融資困難一直是台商在大陸經營時遭遇的主要問題,在國台辦協調下,包括國開行、工商銀行等國有銀行,近年不斷增加對台資企業的貸款規模,例如2009年2月,國開行等3家國有銀行就提供中小型台商1,300億元的貸款額度,此次四大行再釋出6,000億貸款額度,也是歷來最大規模。

 其次,在放寬就業上,王毅宣布,大陸企業可按照就業管理的相關規定,自主招用台生及其他台灣居民就業,並與大陸居民「同等條件」到大陸企業就業。同時,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試點擴大,新增天津、上海、浙江、湖北等4省市,取得大陸認可學歷台胞,可到試點區的高校、公共文化、醫療機構工作。

 王毅指出,經大陸教育部同意,在大陸高校工作的台灣居民,凡已辦理居住證明的,可同享大陸國民待遇,在大陸高校申請教師資格證。

 在進口台灣農產品方面,大陸國家質檢總局決定,符合要求的台灣大米(稻米)可以輸往大陸,同時啟動台灣方面提出的其他食品、農產品輸往大陸的相關准入程序。

 此外,大陸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委員會和福建省也決定設立「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每年投入3,000萬元人民幣,歡迎台灣科研人員踴躍申請參與。

 王毅指出,兩岸民間交流已經形成多管道、寬領域、全方位的新局面,期盼雙方都能順應兩岸民間交流蓬勃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地修訂完善相關政策。

 記者邱莞仁/廈門報導

 上午才在論壇大會上表示將積極推進與兩岸基層交流,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昨(17)日晚間隨即走訪第四屆海峽論壇台灣特色廟會,親自逐攤品嚐蝦卷、吐魠魚等各類台灣小吃,並喊出「願作台灣蝦卷的代言人」。


台灣 中國時報

東亞情勢詭譎 多邊機制須建立

近月以來的亞太安全情勢,詭譎多變。爭端各方在南海與黃海的軍演不斷,已為東亞區域安全及可能爆發的軍事衝突,增添難以掌握的變數。

 北韓試射衛星與中菲在黃岩島的對峙,黃海和南海成為新的衝突引爆區,也加劇了東亞區域集團間的對抗態勢。今年4月中旬,美菲在南海的聯合軍演,就強化了中方海軍的備戰意識,繼而在南海進行前所未見且聲勢浩大的海上軍演,中俄兩國隨後又在黃海舉行代號「海上協作-2012」的大規模聯合軍演,呈現出與美國叫陣和抗衡的戰略意涵。

 日前美國宣布將於6月下旬與日韓兩國在黃海進行首次的兩階段聯合軍演,東亞情勢因而再度趨於緊張。美國此舉表面以「聯合救災」為名,實則進行以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為核心、日韓海軍扮演支援角色的實戰演練。黃海果真成為中美戰略競逐的新場域,後續很可能引發北韓的非理性反擊,尤其美國航母進入黃海,難免帶來東亞地區軍事衝突的更大風險,朝鮮半島更可能陷入長期動盪不安的處境。

 中美舉行海上聯合軍演,對外向來都宣稱非針對任何第三國。北京強調中俄軍演旨在深化雙邊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目的在於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何況軍演是在自家(專屬經濟領域)後院,既無涉國際敏感海域,也無損任何第三者,外界無需過多猜忌和憂慮。美國則把三國的黃海聯合軍演定位在「維護海上安全、航行自由、核不擴散及救援減災」。

 其實,美日韓聯合軍演意在嚇阻北韓軍事野心及防範軍事崛起的中國,中俄聯合軍演則為制衡美國的亞洲戰略部署。針對美日韓在黃海的軍演,北京仍採取慣式而保守的回應方式,宣稱亦將於西太平洋舉行海軍訓練演習,藉以反制美國的圍堵。北京官媒《環球時報》的社評相對嚴厲而直接,認為中方已無退讓空間,進而警告美韓等國必須承擔航母駛進黃海的嚴重後果。

 中國軍事崛起已是必然趨勢。去年迄今,大陸海軍艦艇已數次穿越第一島鍊,進行海上燃料補給與實彈射擊演訓,未來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軍演,可能趨於常態化,規模亦會日趨擴大。面對東亞情勢的劇變,中美有責任共同維繫穩定的安全戰略環境。密集軍演固能展現各自軍威或威嚇敵方,卻也可能因擦槍走火,導致偶發衝突演變為全面戰爭。

 中美自2001年4月發生南海軍機擦撞事件迄今,歷經多次摩擦與衝撞的教訓,才有今日的制度性戰略對話與建設性合作關係。北京與華府亟需強化雙邊戰略互信的此刻,頻繁進行海上軍演只會增加雙方的誤解,甚至因誤導認知而形成決策誤判,尤其中美都處於權力更迭的過渡時期,揚棄「我贏你輸」的心態應是減少軍事衝突的不二法門。

 套用習近平去年訪美提出「太平洋夠大,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說法,東亞區域也大到足以容得下中日韓與東協國家。過去3年中美戰略對話的效果不佳,主因就在於北京與華府只有對話而缺乏支撐雙邊關係的實際行動。目前無論是南海衝突或朝核危機,大抵仍處於局部、可控管與能化解的階段,中美兩國及爭端各方都需要思考坦誠溝通與善意相待之途,避免東亞形成集團式的對抗局面。

 徹底解決東亞國家緣政治、歷史與現實利益的紛爭,除了需要各方突破意識形態制約,最大關鍵仍有賴中美兩強運用政治智慧,共同尋求建構東亞多邊合作與和平穩定的控管機制。


台灣 中國時報

希臘撙節派勝出 德國鬆口氣

(中央社柏林17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恭賀希臘親撙節的保守派領袖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贏得國會大選,表示有信心雅典當局會遵守對歐洲的各項承諾。

柏林當局發布聲明,轉述梅克爾與希臘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 Party)黨魁薩瑪拉斯的電話對話:「梅克爾表示將以希臘遵守歐洲承諾為基礎,與他合作。」

希臘官方初步估票結果顯示保守派新民主黨贏得大選,將與同屬撙節派的泛希臘社會運動黨(PASOK)在國會取得多數。

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說,希臘選舉結果顯示,希臘民眾選擇要以深層經濟財政改革的方式,將國家拉出危機泥沼。

蕭伯樂說,薩瑪拉斯2月公開表示,將致力執行所需改革方案,「把國家帶回經濟繁榮和穩定的道路」。

他說:「這條道路遙遠且難行,不過會給希臘民眾更好的前景。」

蕭伯樂說,歐元區會「力挺對希臘的承諾」。

根據金額達1300億歐元(1650億美元)的紓困方案,經濟連5年衰退的希臘必須削減公共部門職位、支出與薪資,這在昨天的國會大選是關鍵議題,所有政黨呼籲就算不完全廢除這些條件,起碼也該放寬。

德國外交部長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今天表示,德國準備討論給予希臘更多時間達成歐洲聯盟-國際貨幣基金(EU-IMF)紓困協議的各項目標。

威斯特威勒接受國內第一電視台(ARD)訪問時說,希臘在紓困協議中所作「承諾,不可能有重大改變」,但他認為可以再次討論延後達成目標的時間。1010618

神九將對接天宮 陸媒使勁報導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北京17日電)中國大陸太空船「神舟九號」昨天升空後,陸媒今天持續鉅細靡遺地報導,包括太空人適應狀況、在太空的第1餐、電力系統等。神九預定明天與「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

陸媒引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建亮說法指出,神九今天凌晨起陸續進行5次變軌,預定18日可追趕到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屆時大陸太空人將首次進入天宮一號內。

報導說,天宮已準備就緒,在軌狀態良好,已建立艙內載人環境,也就是密封艙內的空氣的溫度、濕度、氧氣成分、大氣壓力,已滿足太空人生活要求。

報導說,目前神九的應急備案有270種,天宮的預案也有230種之多。

大陸中央電視台今天多次直播3名大陸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劉洋在神九艙內的動態,包括走動、進食等情形。綜合陸媒報導,3人在精神及生理面的適應情況良好,但相形之下,唯一的女性劉洋適應稍慢一點。

3名太空人在太空的餐飲受到關注,大陸媒體詳細介紹他們的第1餐,並提及科研人員特別為劉洋設計巧克力甜點等食品;此外,3人將在太空共度端午節,屆時將有特地準備的八寶飯可吃。

此外,太空人同時還要承擔15項航太醫學相關實驗,包括太空飛行對前庭眼動、心血管及腦高級功能影響研究;失重生理效應防護的細胞學機制研究;在軌有害氣體採集與分析;太空人在軌質量測量等。

神九耗電量也受關注。負責電源系統研製生産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說,神九電源系統共有太陽電池帆板、鎘鎳蓄電池、應急電池等3種電源,繞地球飛行1小時約需1800瓦電力,相當於家用空調耗電量。

事實上,神九最主要能源來源是太陽能,工作人員相當關心其太陽能帆板能否順利展開。但神九與天宮對接後,天宮將擋住神九大部分太陽電池帆板,屆時將由天宮為神九提供部分電能。

神舟九號17日晚間6時37分在酒泉發射,預計在太空停留13天,18日將與大陸首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完成2次對接。

重8.5噸的天宮一號,去年9月29日送入太空,11月3日、14日與「神舟八號」2度完成無人自動對接,是大陸未來發展太空站的實驗平台,為將來永久太空站作準備,因此壽命只有2年,並非正式的太空站。

大陸載人航太工程發展計劃分為3步驟:一是太空人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飛行,太空人出艙進行太空船與太空艙交會對接,並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太空實驗室;三是建立永久太空站。1010618

房企花樣百出 挑戰微調底限

香港特派員 李春

大陸經濟去年有很多「兩難」,現在只剩下,「穩增長」與「穩樓價」的兩難;中共當局宏觀調控政策的變數不多,唯一有變數的,是房地產調控政策。

自大陸國務院作出以「穩增長」為宏觀調控的立足點以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就引起種種爭議。

現階段,這爭議表現為4個層面,即國務院領導層一再表態,房地產調控方向不變,政策不變;地方政府以不同方式試水「微調」;房地產商花樣百出,一再試圖突破房地產調控的底線;民眾隨著大勢和大市忽冷必熱。

對房地產調控炒到近期的一個新熱點,伴隨著大陸央行調整利率而來。更進一步,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一個「銀發[2012]142號」文件。降息後下發的文件顯示,下調貸款利率浮動下限至基準利率的0.8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仍為基準利率的0.7倍。

這份文件被稱為房地產信貸政策的放寬,媒體將此解讀為房地產貸款「七折利率」時代到來。

對此解讀,領導層怒了,北京各大部門急了。除了住建部作為主管部門一直「闢謠」,先跳出來的是人民銀行,由其新聞發言人指斥有人「曲解央行政策意圖,有市場炒作之嫌」。接著,銀監會也發表聲明,指是「純屬誤解」。

國家發改委也對有報導說「發改委人士」稱「地產鬆綁或救市第二張牌」,經查該部門沒人接受過該媒體記者採訪,「有關報道純屬捏造」。但市場仍各行其是。有約40個城市,有不同程度的房地產市場「微調」的舉措,就是走中央政策的空子,在現行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外圍放馬。

雖然政府的統計數據,還在說房地產市場處於穩定狀態,但市場傳出的是另類風情。諸如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房市再度 火爆,住房成交量接近市場高峰期,以北京論,今年以來新開盤項目76個,住房成交價連3個月突破萬套,到6月上旬21個項目成交均價出現上漲。以地產論, 萬科等4大地產商,5月銷售額都已破百億人民幣,預期6月將超5月。又有消息說,地產商已在融資「搶地」。

首先,意味著政府的房地產調控徹底失敗。這種失敗,如果發生在經濟上行之際,也只是一個泡沫吹大的風險,而在經濟下滑時,其危險性就不言而喻。說恐怖點,是由金融的風險,拖拉經濟陷入泥潭,就步上日本之路。

有人強烈批評利益集團在興風作浪,但除了利益集團,政府也有責任,地方政府有以「微調」煽風點火的責任,中央部門也難逃各掃門前雪的責任。

今年4月,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進行部委分工,各部委都分別承擔宏調任務,如人民銀行穩定貨幣政策,銀監會防範金融風險等。房地產調控住建部責任承包,而住建部全副心思放到保障房建設,穩定樓價管不起來,其他部門又不管,是近期監管放鬆、政策波動的主因。


台灣 聯合報




周行一:台灣 消失中的小龍

周行一

一九九○年時,亞洲四小龍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的國民所得分別為,八一三二、一三二二四、一二二三四、五八九三美元;經過二十年到二○一一年底時,各國的國民所得達到二○一○一、三四○四九、四九二七一、二二七七八美元,顯示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落後其他三小龍,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結果?

通常政治運作效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法規、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人力素質、自然資源、企業管理水準、產業群聚、創新能力等因素,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潛能;而這些因素能體現在國家典章制度的設計、執行中,都是因為組成國家的個人之間,有良性的互動、競爭、合作。而歷史經驗顯示,新文化、大創新、制度的變革大都源自於外來思維的刺激,與在地因素相互模仿、激盪的結果,所以環境中是否存在外來刺激,就決定了國家社會的發展潛力。

十九世紀後期,日本正受到列強壓迫開放的衝擊,造就了如火如荼的明治維新,成為世界強權之一,同期間日本畫作對梵谷的作品風格有重要的影響,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受到另一波來自美國的刺激,日本人到美國學習,造就了戰後的經濟奇蹟。但是一九九○年經濟泡沫破裂以後,國力大衰,失落了二十年,雖然高速經濟發展累積了鉅額外匯存底,但日本人卻逐漸從外向競爭轉為內向短視,過度保護本國產業,抵制外國人及企業在日本競爭,造成經濟體的效率日益低落,現在日本人愈來愈少到國外留學,而國內除了中國留學生,外國人愈來愈少,政客相互攻詰,討好民眾,還在寄望以出口刺激經濟,看來日本將會再失落廿年!

南韓最近在台灣得到許多媒體關注,三星及現代等公司讓日本企業相形失色,其實南韓社會的整體國際化程度比新加坡及香港仍差許多,只有少數外籍工作者及學生,但是全國已漸漸形成一種要拚世界第一的氣勢。韓人愛國心強烈,要與世界爭強好勝的心態壓住了國內害怕的保守既得利益勢力,因而能與世界主要國家逐步簽訂促進貿易及競爭的貿易協訂,迫使國內巿場及內需產業面對強大國際競爭,南韓其實是正在為自己創造日本十九世紀因外力而不得不開放、進步的環境,只要韓人這種好勝心態能持續,國家就會愈來愈國際化。

在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大陸時,香港很擔心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拱手讓人,但十五年後香港仍舊屹立不搖,利用大陸高度管制金融市場,人民幣尚無法國際化的空隙,以及特殊的政治地位,積極爭取成長空間,香港的最重要競爭策略就是讓資金及人力完全自由移動,香港的政治及經濟菁英都具備完全國際化能力,非常清楚國際化是保護香港居民生活形態的唯一途徑。

新加坡小卻具高度競爭力讓舉世驚羡,最大的原因以及具體的成就,就是外國人都非常喜歡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更極力爭取國際菁英長期居留在新加坡,例如曾經嘗試在台灣申請居留權的著名國際投資家羅傑斯,在不得其門而入之後,輕易的取得了新加坡的居留證,這些人為新加坡帶進資金及腦袋,是新加坡成長及安全的最大憑藉。

二○一二年的今天,亞洲四小龍已經是被遺忘的名詞,當其他三小龍已高飛進入新的國際化層次時,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社會中是否有足夠數量的政治及企業菁英,理解國際化是台灣生存發展的唯一途徑。我們過去靠貿易順差成長,經濟發展程度尚遠不及日本就已老態龍鍾,將來是否能改頭換面,邁入一個新的高度成長曲線,就要看國際化程度了;以現在台灣的政治、社會結構氣氛觀之,前景是極度令人不安的。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台灣 聯合報

美國媒體:美對中國航天欽佩又害怕




【文匯網訊】據北京商報報道,將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對接的「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目前已成功升空並進入軌道。而一直以來關注「神九」的不止是國內媒體,還有許多外媒的目光。16日開始,多家西方主流媒體對發射的過程及後期任務進行了詳細報道,並對「神九」及中國的太空計劃給予了高度評價。

美媒:為開發太空加注動力

美國作為老牌的空間大國,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頗為關注。美國《紐約時報》16日的報道指出,中國「神舟九號」發射升空,將包括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在內的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們將完成中國的首次載人對接任務,這對中國想在2020年建立太空站的雄心計劃是重要的一步。在報道中有專家指出,美國目前懷著「既欽佩又害怕」的複雜心情看待中國取得的航天成就,一些人害怕中國有朝一日會取代美國成為航天霸主。但實際上,大多數美國航空專業人士都想與他們在中國的同行合作。「中美加強在諸如太空垃圾和空間態勢感知等領域的合作,對兩國及全世界都有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當首位女航天員被送入太空時,中國就已經創造了歷史。中國對其太空計劃有很高的志向,希望建立太空站及將航天員送到月球。

英媒:中國太空能力秀

不同於美媒在報道中對中國航天計劃的深入剖析,英國媒體對於「神舟九號」飛船的發射更多地關注了細節方面。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報道說,「神九」將與「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對接,為建立永久空間站做準備;而另一篇文章則集中報道了中國網民對「神九」發射、特別是對搭乘「神九」上天的中國第一位女宇航員的熱烈討論。而《每日電訊報》則著重報道了中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的情況,包括分配給她的太空擦澡用水比男宇航員多、她可以帶一些特製的化妝品等。此外,英國路透社還指出,載人對接任務成功實現將成為中國不斷增強的太空能力的最新一次「秀」,從而匹配其不斷壯大的軍事、政治影響力。

巴西印度對「神九」重點關注

作為南半球的航空航天科技大國,巴西的媒體同樣也正關注著「神舟九號」飛船的最新情況。巴西著名的《環球報》15日報道說,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九號」將於當地時間16日昇空,與男性宇航員相比,女性宇航員具有更加穩定的心理素質以及獨立應對一些問題時的能力。雖然有些專家說中國目前的航天技術水平與美國和前蘇聯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相當,但迄今為止按照航天發射次數,中國已經排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作為中國的鄰國,「神舟九號」的發射也毫不例外地贏得了印度媒體的重點關注。《印度教徒報》報道稱,「神舟九號」發射任務在技術上有兩大鮮明亮點,第一是中國宇航員將首次在太空停留超過10天,第二則是將實現與「天宮一號」的首次人工對接。文章還分析說,「神舟九號」的發射將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前進中的重要一步。

媒體聲音

新加坡《聯合早報》:如果一切順利及對接成功,將意味著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邁入全新階段,具備了未來在太空建立空間站的前提條件。

英國廣播公司:中國的太空項目正在創造新歷史,中國將成為繼前蘇聯及美國之後,以自身技術將女性送往太空的第三個國家。

泰國《曼谷郵報》:中國將實現其最為雄心壯志的航天計劃,航天員為此次任務已經進行了1500次模擬演練。

美聯社: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實施的最具雄心的太空活動。

《洛杉磯時報》:16日當天的發射是中國太空技術的「重大突破」。但中國的太空技術和美國相比,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英國《金融時報》:隨著國際空間站的退役,中國空間站將成為惟一一個在太空的永久空間站。

韓國聯合通訊社:從中國2003年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開始,可以領略到中國的載人航天項目發展速度之快。


香港 文匯報

薄熙來主政打黑掀恐慌 300民企老闆逃亡

除官員外,薄熙來對汪洋主政重慶時留下的對民企傾斜的政策,也作了較大改變。學者紛指,薄主政時期重慶「國進民退」相當嚴重,一來強調政府擁有八大投資公司,二來打黑擴大化嚴重損害民企利益,甚至變相勒索。有熟悉民營經濟的學者透露,打黑期間有200至300個民企老闆逃亡國外,部分人直至薄熙來下台後才敢回國。

座談會促捐款 變相勒索

重慶學者指出,汪洋時期重慶很重視民企,但薄熙來更喜歡大型投資,強調八大政府投資公司的作用,民營企業家則逐漸被邊緣化甚至遭打壓。消息人士指出,薄熙來主政期間,曾有民企老闆接到「座談會」通知,各人到場後,發現召集的政府部門是公安局,而非工商局、稅務局等主管部門,在場警官開場就說「我知道大家都不是黑社會」,與會商人指「一到場那個氣氛就不對」。隨後,在場警員向企業家索要捐款,部分捐款額度逾千萬元。消息人士指出,這批捐款都不入市政府財政,而是直接由公安局控制。

「打黑」在民營企業家中引起恐慌,一家公司被打掉後,和他有關係的商家紛紛外逃,直到「打黑」高潮退去,才逐漸返回重慶。

副總理張德江3月接掌重慶後,開始重新強調「維護民營企業合法利益的態度」。內地媒體引述官方數據指出,1997年到2005年期間,民營經濟佔重慶市GDP比重從22.64%上升到43%,在汪洋執政2年間(2005-2007),比重再上升2.5個百分點。但在薄主政下,其比重到2011年增長較慢,4年才增長3.4個百分點。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呂大樂﹕香港要成為一個怎樣的城市?

新聞報道下任特區政府有意不再擴大內地來港個人遊(即一般所謂自由行)的城市數目(即維持在目前49個城市的開放程度)。這應該是一則十分重要的消息,但卻未有引起廣泛的關注。這則新聞的重要性不在於對本地旅遊及相關行業將會帶來多大的衝擊,而是它代表了一種(或者日後有可能出現的)新的取向——一種有別於過往香港(政府的及民間的)回應市場需求的態度與方法。

一種新的取向的形成

究竟下任特區政府有何看法,並不是本文最感興趣的問題,我認為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在本地公眾論述的環境裏,正在發生一些影響深遠的變化。正如前面所提到,這可能代表覑一種新的取向的形成。

過去香港在面對這類問題時,回應的方法相當簡單,基本上只需要做一次經濟效益的分析,便可以為最終的決定提供所謂的理性基礎。用略有簡化之嫌的方式表達出來,那是一種成本與收益的計算,其他的事情便不用考慮太多了。所以,在過往的思維當中,沒有量力而為這種想法——只要有利可圖,便不會錯過機會,管它只是曇花一現,還是可以長遠發展下去,都一定先抓緊時機,物盡其用,其他事情則留待日後再作打算。曾幾何時,香港的生存之道就在於隨機應變,不斷轉換產品、改行、轉型。對市場環境高度敏感、靈活走位,是香港回應多變的周邊環境的方法。當然,任何應變的策略均有利亦有弊(例如短期的靈活性有可能阻礙了長遠的組織或制度轉型),香港自然也不能避免。過去香港慣常採取的應變手段是否可以在新的環境裏按照舊有方式繼續使用,是一個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慣常應變 新環境裏照舊使用?

這裏所要討論的,並不是又一次舊事重提,談一下社會、經濟轉型。過去15年來在這個問題上既找不到新的方向,同時亦交不出成績。而到了今天,內外環境又起了新的變化,令這個轉型的問題更加複雜。這跟本文初段所引有關是否爭取進一步開放自由行的議題是相關的。

以往我們分析香港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的經濟體時,焦點在於資金自由流動及海外市場的支配作用,看看如何吸引投資和怎樣回應外在的市場環境,便大功告成。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裏,於我們的討論當中,外在環境與香港社會的內部狀兩者之間,雖有相互影響,但基本上可視之為兩個分別存在的實體——當外在環境發生變化,社會內部便需要回應(例如調整工資),前者並不會直接介入香港社會的內部運作。後來隨覑製造業北移,我們開始注意到上述內外因素之互動方式,已開始有所改變。工廠的遷移對一般生產線上操作員的就業造成衝擊,同時也啟動了香港跟珠三角的一種新的區域分工,以「前店後廠」的形式出現,而本地經濟亦隨之而全面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發展形態。這可以理解為一個香港「重新發現」(因為在1949年之前,這種區域連繫是常態)它的腹地的過程。不過,儘管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即製造業的工廠及就業人口逐年遞減)開始,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已引入了這種區域性的元素,但在當時那種對一國兩制的理解與估計之中,中港兩地基本上維持分隔。當年對工廠北移的理解,大概跟這之前本地廠家到海外投資設廠沒有太大分別,都是到外地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去開拓生產基地,如果有任何新的特色,那只是規模更大,而且遷移之後仍可跟香港保持相當密切的關係(由生產加工、物流、到市場與生產的連繫)。對於整個形勢的理解與分析,未有重大調整。

事實上,到了下任特區政府快將接手管理香港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見政府領導層的思維,還未有真正認識香港社會所經歷和要面對的轉變。舉一個例:林鄭月娥表示未來發展新市鎮時,公屋人口將限於五成之下,以免重現上一代新市鎮的社區問題。明顯地,她的政策構思背後,仍是以為未來香港社會內部的不同社區的發展,是由內部因素(如人口增長、社區內的人口組合)所支配。於是,適當規劃某個社區的組合,便能應付問題。她大概未有留意到從2003年開始,我們所說的中港區域整合,已不是香港如何利用周邊地方的資源,而是它已進入全中國的市場,而且影響是雙向的。這樣的融合直接影響到香港的空間佈局(例如新界便成為了即日來回的內地旅客的活動區)。未來支配不同地區、社區的發展,不一定是香港本地人口的變化。

以2011年的統計數字來點算,全年到港遊客有4192萬,當中67%(即2810萬)來自內地,而在那些內地遊客之中,超過五成(1450萬)乃入境不過夜旅客,而不過夜的內地旅客的增幅(31.7%),較整體內地遊客的為高。對香港社會——由政府高官到市民大眾——而言,其實大家都不想正面面對一連串新的社會經濟轉變:按現時趨勢,香港的東北及西北很快便可以成為珠三角一帶居民即日來回的購物、消閒區(平均每日有4萬多這類消費者過境)。當特區政府還以為要將私樓業主、租客引入北區,以推動發展當地地方經濟的時候,一股更大的外來力量早已開始改造當地的社區面貌。

現時有社會團體要求自由行封頂,以免出現「迫爆」香港的出現。同時也有旅遊業代表表示,應該放寬更多內地城市居民以個人遊方式來港,皆因過去幾年的興旺情境早已轉淡。現時的討論焦點都放在政府角色與利益分配的問題之上,這不難理解;切身利益所在,不同界別都希望找到即時的對策(或阻止某些政策出台)。問題是:旅遊及相關行業在未來3、5、10年的好處,是否也等於香港社會及多數市民的好處(例如售貨員成為了最理想的職業)?由旅遊所驅動的服務型經濟有何不足之處呢?但在另一方面,爭取封頂又是出路嗎?長遠來說,香港應如何面對那個全國市場?完全自由開放?還是每一種東西(由奶粉、醫院脇位到各級學校的學位)都必須預留本地名額?

特區政府 有面對大問題的能量?

而在上述連串小問題的背後,是一個宏觀的、方向性的、但也很簡單而直接的問題:將來香港要發展成一個怎樣的城市?而回到本文初段所講,未來特區政府在回應這個問題時,將不可能重複以往的做法:不能甘於被動,而且必須照顧不同社區居民的訴求。而另一個問題是,特區政府有面對這類大問題的政治能量嗎?


香港 明報

孫慶餘:追求「歷史定位」害死人

馬英九一句「追求歷史定位」,讓他做出油、電、證所稅等一次漲足的「清理戰場」決定,以為學會馬基維利的教言「好事要一樣一樣做,壞事要一次做絕」,第二任就能無牽無掛開始。沒想到第一任與第二任是分不開的,專制時代的愚民策略也是不適於民主時代的。他一心追求的美好定位就這樣吹了,橫徵暴歛、冷酷無情的罪名反而定了。追求歷史定位真是害死人!

追求歷史定位與追求英雄事業相似。所有民族都由英雄事業(不論是否真有其事)發端,藉此擴展,處心積慮建立抬高民族及子孫的英雄史觀。但英雄事業後來變成抬高自己、貶低眾人的事業:或「朕即天下」,要求家族世世代代富貴;或以築長城、鑿運河、開疆拓土、完成統一等「大就是美」追求歷史定位。

其中家族世襲在現代已被否定推翻,歷史定位也由帝王本位變為人民本位。卡萊爾所謂「歷史是大人物的傳記」的時代已一去不返,大多數人民都反對的事哪有什麼歷史定位可言?不只20世紀新史學不信大人物,人民及媒體更有比帝王《起居注》真實千百倍的政治人物言行錄。試想,以馬英九如此不堪的紀錄,他還能奢望什麼歷史定位?

馬急功近利沒誠信

何況,「求榮反辱」的例子極多。老子說:「後其身(反)而身先,外其身(反)而身內。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馬英九只顧自己,好處一人獨享,壞處推給他人,以其自私,可能成其私(即得到歷史定位)嗎?孔子也說:「欲速則不達。」急功近利的人可能耐心與國會及人民溝通,待時機成熟,再做決策嗎?當然不可能。馬不只不溝通,還以謊言壓制溝通,試圖一謊圓一謊,連最基本的政治誠信都不注重。

追求歷史定位本質是英雄主義作祟。雖然主張英雄崇拜的卡萊爾也注重英雄人物的誠信、正直。但把歷史當做「造物主選擇及遺棄英雄人物,以此造福全體人類」的康德,卻不對英雄人物寄予厚望。中國讀書人對現實英雄的懷疑與看破更超越西方。

馬英九本家馬致遠的《元曲》就說:「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塚。(人民)一場惡夢!」《儒林外史《開場詞也說:「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更不用說《儒林外史》如此定義英雄人物:「論出處,不過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論豪俠,不過有餘的就會奢華,不足的就是蕭索。憑你有李、杜的文章,顏、曾的德行,卻也是沒有一個人來問你。」

在過度注重道德包裝以致物極必反、「道德內爆」的華人社會,追求歷史定位看來已成務虛課題,越是滿口歷史定位的,越是骨子裡不在乎歷史定位,以為一切全憑包裝,「得手的就是才能」。至於真實的歷史定位,那只好「身後是非誰管得,滿街聽唱蔡中郎」了。

作者為資深政論家

台灣 蘋果日報

希臘人的選擇實在不容易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教授 Costas Lapavitsas為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來了一次沙盤推演,估算一下會發生甚麼事。據他的預計,希臘大選後的新政府若選擇退出歐元區,第一步是拒絕接受被視為城下之盟的拯救協議,宣佈賴債不還,要求債權人大幅削減債務。只有這樣,希臘才可能輕裝上路,重新做人。

停止償還債務後希臘立時要做兩件事。其一是重新引入德拉克馬( drachma)作為流通貨幣,以取代歐元。最理想是在周末進行或來一個銀行假期,讓銀行、民眾、公司有時間做準備。其二是即時實施資本管制,防止企業、個人把資金抽走。

接着的情況將是一片混亂,歐元、德拉克馬及其他外幣如美元、英鎊將在希臘同時流通,新定的德拉克馬幣值將持續貶值及波動,政府需要擔保所有德拉克馬存款及債務,必要時甚至要把銀行暫時收歸國有,以保持資金基本流通。而在一般市面來說,糧食、石油、醫藥以及其他必需品都將因為幣值、金融體系混亂、入口困難加上商人囤積而出現短缺的情況,新政府必須小心加強管制,妥善分配,否則社會秩序登時大亂,任何政府都站不住腳。

若能熬過這段艱苦混亂的日子,希臘便可憑藉貨幣貶值重建競爭力,提升出口,爭取遊客,賺取外匯,最終解決當前半死不活的困境。

純看文字描述,這樣的動盪不算驚心動魄,沒有刀光劍影,也沒有血淚交纏。然而實際動起來肯定不一樣。單單是重發新貨幣及實行資本管制肯定令人心惶惶,任何有一點點積蓄的人都不免擔心多年來存下的錢會一夜間消失殆盡。而當市場上各種必需品開始短缺補充不來時,人心將更虛怯,社會秩序更難維持,隨時出現打砸搶的情況;再加上流言謊言四起,風聲天天不同,希臘社會、政府能否熬得過來實在是個大疑問。

只是,繼續緊縮政策又看不見出路。希臘人要在兩害中作選擇實在不容易。

盧峯

香港 蘋果日報

天地對話 劉洋笑聲爽朗 神九天宮今合體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右)今日將進行首次對接,圖為電腦模擬對接的效果圖。互聯網


搭載三名太空人的神舟九號太空船,昨在太空首日飛行,連續四次變軌逼近天宮一號,預計今日下午5時左右,將「追吻」天宮一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三名太空人首日表現正常,閒暇時玩失重、飄浮;其中女太空人劉洋尤其開心,與地面通話時,笑聲朗朗可聞。神九成功升空,但有內地網民借題慨嘆稱,解決貧困等民生問題「比登天還難」。

神九前晚升空入軌後,指令長景海鵬打開返回艙和軌道艙的艙門,與劉旺、劉洋三人進入軌道艙,換上藍色工作服,與地面控制中心進行第一次通話。據地面工作人員表示,三名太空人狀態很好,其中女太空人劉洋對話時,更可聽到她爽朗開心的笑聲。昨日在太空第一次早餐,三人的食譜為什錦炒飯、干燒杏鮑菇、雪菜肉絲、榨菜、叉燒醬和濃香奶茶。

三太空人臉浮腫

昨日在鏡頭前,三名太空人面部都不同程度出現浮腫,專家指是初到太空,人的體液重新分佈向上半身轉移所致,屬正常情況。昨日三人並無科學實驗或操作題目,主要任務是適應太空環境,為今日神九和天宮一號對接做準備。三人把握時間溫習指令,亦玩失重飄浮,其中景海鵬在鏡頭前一招「伸手抓氣泡」,令地面拍手讚嘆。

昨日神九在太空先後進行了四次變軌,今日將作第五次變軌,進入天宮一號的正後方,即直線距離52公里,垂直距離50公里軌道,預計今日下午5時左右,神九將首次與天宮一號「接吻」,實現自動交會對接。神九與天宮一號合體後,將攜手飛行六天,然後再分開,進行本次任務中最重要的人工手動交會對接。

解貧困問題難過登天

發射神九的長征火箭整流罩殘骸,當晚已在預定降落點陜西榆林找到,未造成人員傷亡。當局在神九發射前,對該地區疏散了近十萬人。此外火箭的逃逸塔也於昨日早晨在內蒙巴丹吉林沙漠無人區找到,未造成任何傷亡和財產損失。

有內地網民稱,神九升空代表國力提升,卻不能給老百姓解決切身問題,「神九上天了,吃不飽飯的依舊吃不飽飯,買不起房的依舊買不起房,上不起學的依舊上不起學」。更有網民指:「神九發射再次證明,解決貧困失學兒童問題、醫保養老等民生大事,比登天還難!」神九預計在軌飛行13天後返回地面。新浪網/《蘋果》記者



香港 蘋果日報

分裂國家和國家分裂

說起「分裂中國」這個屎盆子,一貫扣向李登輝和陳水扁頭上,如今二人均不在其位,只剩下達賴喇嘛獨力擔下這罪名了。然而中國確實在分裂,而且裂痕日漸擴大為鴻溝,造成國家分裂的正是中共政權自己。社會貧富日益懸殊,黨產國庫持續膨脹,國民消費佔 GDP比重日益下降;幾千萬公務員成為收入與福利保障最好的階層,最底層屁民想申請「低保」,反要向公務員納貢送禮;百姓不堪毒奶毒米毒菜毒膠囊毒空氣,權力頂端的精英卻享受無所不有的特供……這是分裂的國家。

最奇異的景象是,這國家裏連各色人等的感覺都是分裂的。當民眾深恨稅賦要承擔官員每年過萬億的「三公」支出,中共喉舌卻痛罵駱家輝出行自己背包、坐經濟艙、住三星酒店;當市民不堪大氣污染之苦,並質疑官方公佈的環保數據,國家環保部和外交部卻齊齊炮轟美國使館監測空氣是「干涉內政」和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當人民對官場腐敗忍無可忍,官媒《環球時報》卻鼓吹「適度腐敗」,它先承認中國很可能是亞洲「腐敗痛苦感」最突出的國家,但腐敗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該喉舌告誡:「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不要舉國一起墜入痛苦的迷茫。」應該說,官方自己覺得很理直氣壯,它確係希望人民不要為腐敗這種疥癬之疾而痛苦,它真的認為駱家輝的廉潔是一種陰謀,而美使館公佈空氣質量指標是對天朝的冒犯。幾乎在所有事情上,官方判斷和民間認知都呈分裂對立狀。

官員人格也是分裂的,薄熙來鐵腕打黑肅貪,結果自己行事最黑,斂財至巨;中央「核心」們要將此列為薄的罪狀,但他們自家財產也不遑多讓。無論誰人說起道德話語都冠冕堂皇,絕不覺得與周圍的齷齪現實有何衝突,這就是人格分裂。老百姓同樣人格分裂,他們怨恨泛社會處處憑背景關係的利益交換,但只要自己也沾上點關係,也非用不可。那怕醫院排隊掛號,有熟人能往前挪,為甚麼不?那怕這與他們渴望的社會公平相牴觸。這已屬全民人格分裂。

即便憤青亦換代了,老憤青已告分裂,一部份「糞」味依舊,卻不佔多數;另一部份轉化為倡民主爭自由至少支持維權,這也不佔多數;還有一部份成為左派新血,從昔時認定大敵是亡我之心不死的外夷,已轉變為憎恨國之內賊,他們心中之賊是胡溫之類,特別是溫;而心目中的民族救星是薄熙來或未來薄熙來,這部份也不佔多數。更多者還是變成營營役役的「蟻族」,運氣好的可做車奴房奴,「愛國奴」卻沒工夫做了。總之轉型後的老憤青已經分裂,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分裂的國家。

孔捷生

香港 蘋果日報

天上人間 「神舟」可以有無數個,「神州」只得一個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成功,但有相當多的網友對中國連地上的事都無能力擺平、卻勞民傷財地去搞天上的事表示不滿。

確實,隨着中國領導層全面更替的十八大臨近,中國內部矛盾正呈現跨階級爆發、多點爆發、無序爆發、暴力爆發的高危形勢。這些事件的爆發,一部分來自權力集團互相傾軋的結果,其代表作品如薄熙來案;而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的訪談錄稍早前在香港公開發行,亦可視作政治勢力在此關鍵時刻力推「翻案風」的重要動作。這類事件的危險性在於,若高層應變不力,中國脆弱而強悍的政治體制可能即刻發生重大變故,而這種變故一旦啟動,其強度絕不弱於當年太祖皇帝駕崩後的政局。

另一部分事件的爆發,當然就源自官員腐敗、殘暴導致的民意抗爭,這些抗爭的危險性在於,沒有人知道何時何地會因為何事由何人以何種方式掀起,或許如至今真相不明的五月十日雲南巧家縣爆炸案,或許如去年廣東的烏坎村民暴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類事件,不在血色中爆發,就在血色中終結。

而政府為了避免當前社會矛盾跨階級、多點、無序、暴力爆發的局勢,在媒介的串聯傳播下,形成更危險的全方位、有序爆發的局勢,甘冒奇險,執行被歷朝歷代證實絕不可行的防民之口政策,除繼續嚴厲管制傳統媒體外,近年來更已強力升級了本來就異常嚴苛的網絡監管措施,不僅增聘數以萬計的網絡管理員負責篩選、刪除博客、論壇上的敏感言論,更積極推行釜底抽薪的「網絡實名制」──你敢在網上開口說話,官方立刻就知道是誰在說話。

如此看來,「神舟」成功發射確實可以被評價為政績工程、遮羞工程,政府是在貪腐無計可消除的情況下,搞搞飛天、轉變一下人民的關注焦點。值得表揚的是,知道要遮羞,說明政府有一些人還是有羞恥之心的,還未淪落到完全無恥的地步,這是一個正面的訊息。

同時,要說一聲:向中國航天專家們致敬,向中國航天員們致敬。

最後要特別提醒候任特首梁振英先生,給神舟發賀電,雖是愛國愛港的表現,但為官還是要多多學習,把「神舟」寫成「神州」,顯得候任特首沒文化。

「神舟」可以有無數個,「神州」只得一個。

尤可夫 傳媒人

太陽報

國人冷血麻木 又見天價撈屍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令中華民族無地自容的醜劇在神州一齣接一齣上演,將國人冷血麻木的劣根性暴露無遺。

山東濟南一名青年民工日前在河邊洗澡時遇溺,奉召到場的打撈隊竟開出每天三萬元的天價,還要收了錢才撈屍。遇難者父親無法支付巨額費用,無奈之下惟有親自落水尋兒,可惜最終未能如願,溺水民工至今杳無蹤影。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按理說,有人遇溺,當務之急是先把人打撈出水,這是對生命最起碼的尊重。但打撈隊不僅唯利是圖,泯滅良知,更乘人之危開天索價,把遇溺者遺體當作斂財工具,簡直禽獸不如。

天價撈屍事件近年在內地屢見不鮮,最轟動莫過於二○○九年湖北沙市「懸屍索錢」事件,三名大學生為搶救落水男童不幸遇溺身亡,事後有人竟將三人的遺體用繩綁着,泡於水中,與死者學校師生討價還價,最後共收取三十六萬元。

去年七月,南京花神湖有泳者遇溺,打撈隊抵達現場後拒絕下水,拖了半個小時,收足近萬元「辛苦費」後,方落湖撈屍。

經濟崛起 道德沉淪

類似醜劇一再發生,叫人情何以堪。面對生命攸關的災難事件,國人不是伸出援手,而是抱着慣性冷漠的心態見死不救。去年轟動全國的佛山「小悅悅事件」,便是這種民族劣根性的典型表現。對麻木不仁的麻木,才是最可怕的。

一個國家民族的道德水準,主要是社會體制的具體反映。如果是少數人缺德,還可以歸咎於個人原因,但多數人缺乏良知,則一定是社會體制出了大問題。好的體制抑惡揚善,使魔鬼進化成天使;壞的體制獎惡懲善,使天使異化成魔鬼。

上樑不正下樑歪。當下神州權貴當道,司法不公,是非顛倒,美醜不辨,當官的只顧弄權營私,欺壓良善,致使正氣不彰,邪氣上升,官場烏煙瘴氣,民風日漸敗壞。好人難當,好事難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被嚴重扭曲,國人的良知已徹底瓦解。為官者麻木不仁,見利忘義,國人見死不救,甚至趁火打劫,何足為奇!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次強,然而經濟高速崛起,道德卻急劇沉淪。千年禮義之邦,泱泱文明古國,竟不斷發生漠視生命價值,冷血殘忍的醜劇,實在令人痛心疾首。人們在譴責同胞麻木不仁的同時,是否更應該反思為何中國人會變得如此冷血?為何中華民族會集體墮落到如此地步?


太陽報

美國重返亞洲 中國聯俄抗美

中國人對美國的心態可說是既嚮往又欣羨,既仇視又害怕。過去,中國稱美國是美帝,站在中國的對立面;直到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美國才成了友邦。不過,對美國人來說,中國雖不再是邪惡軸心,但對中國的蔑視、批評,至今仍不絕於口,尤其是中國迅速崛起,更令美國不安。雙方從戰略夥伴轉為合作夥伴的信念是短暫的,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對東方之龍的畏懼憂心。

美國要重返亞洲,結合周邊國家一起來圍堵中國。遺憾的是,儘管中國敦親睦鄰,卻沒能真正感召周邊國家,以致美國登高一呼,也就個個都西瓜偎大邊,偎到美國那邊了,讓中國又氣又急。國際政治的現實無情,使中國不得不探討轉換戰略。

早前,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訪問越南金蘭灣,顯示美國有意重返金蘭灣,試圖獲得該處作為海軍基地。越戰結束接近四十年,美國帶着當年撤出越南的遺憾又回來了。美國表明將加重部署在太平洋的戰艦比例,意味着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大大加強,圍堵中國之勢更見明確,充滿挑釁意味。

幾乎同一時間,剛剛回鍋當上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展現出強烈的企圖心,甫就職就訪問中國,開展、加強中俄雙方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拉攏中國反美,以對抗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轉移。普京除了大談經濟合作,還指出當今國際問題不能沒有中俄的參與,中俄可制訂共同戰略。

在美國高調重返亞洲的背景下,中國轉而與俄羅斯合作,乃是戰略布局的必然。事實上,中俄關係一向共存共利,雖然也有矛盾之處,惟如果美國對中俄的敵對圍堵加強,中俄關係就會變得更加緊密。可以說,美國的態度就是中俄關係的催化劑。


江素惠


東方日報

財政透明無寸進 各級人大皆花瓶

近日出爐的「財政透明度」報告顯示,全國三十一個省級政府以及中央部委無一合格。如果全班三十一個學生考試都不合格,不能怪學生不努力,而是教學出了問題,同樣,全國省級政府「陽光財政」考核個個肥佬,也一定是制度出了問題。

由上海財經大學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過去四年裏,各地政府「財政透明度」的平均得分徘徊在二十二分左右,始終在低水平位置原地踏步。該報告今年新增了「中央部門預算透明度評估」,結果顯示也沒有一個中央部門得分超過四十四分。東西南北,從上到下,政府財政均見不得陽光,叫老百姓情何以堪!

財政來源於稅收,稅收取之於民,財政用之於民,納稅人有權知道和監督政府到底怎麼花錢,花在哪裏,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沒有必要遮遮掩掩,「藏在閨中無人識」。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經濟騰飛,財富大幅增長,但財政透明化未有寸進,其原因與當局大手大腳濫花錢、三公消費居高不下、官員與民爭利的制度性腐敗密不可分。

與民爭利 監督虛設

中國財政收入已逾十萬億元,這些錢怎麼花、為誰花,卻是一筆糊塗帳。一方面用於民生的財政缺口巨大,逾億人民生活在貧困線下,教育醫療住房乃至養老金都缺錢,另一方面政府大搞政績、形象工程,花錢如流水,每到年底還要「為完成財政預算」突擊花錢,令天文數字的民脂民膏落入權貴腰包。這種極不公平的財政分配制度,直接造成了貧富懸殊和社會分化。

事實證明,財政運作一旦缺乏約束,一定是黑箱作業,腐敗叢生。這些年官場三公消費年花數萬億元,挪用截流財政私建小金庫已是公開秘密,納稅人的錢以各種名目堂而皇之地流進貪官口袋,如果不是問心有愧,有難言之隱,為政者怎麼不敢將其放在陽光底下?

財政透明度不僅與官場貪腐相關,也與審核監督制度虛設密不可分。本來,各級人民代表是政府財政開支的第一審核監督者,事實恰恰相反,在每年兩會上,財政預算最受冷落,原因是人民代表看不懂財政報告,只是政治花瓶。其實,財政報告再簡單不過了﹐錢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譬如為老百姓花了多少錢,公務員薪酬獎金、三公消費、接待應酬、大興土木又用了多少錢,只要將數字全擺出來,人民及其代表怎麼可能看不懂呢?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治國者不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讓財政接受陽光照射,執政為民恐怕永遠是海市蜃樓。



東方日報

西方企业艰难适应中国消费者口味


首次置业的钟磊(音译)在江苏五星电器选购热水器。一位销售员人讲解数控系统如何让沐浴变得更加舒适,钟磊专心聆听。

这位31岁的军队系统职工后来解释说,我们需要了解这一切功能,因为这些东西大多数都不是我们父母所拥有的。

谭澎在青岛一家五星电器为她的新家选购家电。
他买下了这款热水器,还有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和一台价值950美元的平板电视机。

钟磊在这家百思买(Best Buy Co.)子公司的经历,让人对中国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得以略知一二。

中国正指望这一迅速壮大的群体能够推动国内需求不断增长。而在欧洲和北美市场扩张乏力的西方出口企业,同样也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但中国中产阶级不是美国的中产阶级。西方企业曾经误判中国消费者的购物重点,笨手笨脚地把美国式的商店布局照搬到中国。

前不久才离任的百思买亚洲区负责人德诺(David Deno)说,我们愚蠢又自大。

但通过磕磕绊绊的摸索,中国区已经成为百思买少有的一个亮点。该公司因美国销量大幅下降而使业务遭受沉重打击,以4月份首席执行长辞职而达到最高潮的管理层动荡也给这家公司带来磨难。

百思买指望旗下的五星电器能让中国成为它的最大海外市场,可与美国市场平起平坐。五星电器拥有门店200家左右,并计划到2016年增加到500多家,实现销售收入40亿美元。五星电器拒绝透露去年的销售收入。

中国中产阶级有着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经济学家哈拉斯(Homi Kharas)分析,占总人口18.2%的2.47亿中国人拥有被称为中产阶级的条件,也就是平均每天的家庭支出在10美元到1,00美元之间。

按当前趋势,到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将增至6.07亿人,经通货膨胀和购买力因素调整之后,他们的开支数额将与美国中产阶级相当。

中国已经是某些能体现中产阶级身份的产品在世界上的最大市场,如汽车、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跨国公司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丝毫没有放松力度的迹象。惠而浦(Whirlpool Corp. )打算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分销渠道扩展到内陆城市。可口可乐(Coca-Cola Co.)计划在未来三年在华投资40亿美元。

食品生产商亨氏(H.J. Heinz Co. )的中国区负责人司马瀚(Hein Schumacher)上个月对分析师说,中国一些发展大趋势将会继续推动日常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些趋势就是中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当然还有与之相关的中产阶级的成长。

五星电器的CEO王健(Nicolas Wang)说,公司在2001年开设第一家门店时,他都不知道中文里有中产阶级这个词。也难怪;据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家哈拉斯说,当时只有3%的中国人口符合中产阶级标准。

但那时还是有许多零售企业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市场。一些公司迅速打开了局面,百胜餐饮(Yum Brands Inc.)旗下的肯德基(KFC)就是其中一例。

但美泰公司(Mattel Inc.)在去年3月份却关闭了它在中国的巴比娃娃(Barbie)门店。这家公司总算搞明白了,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向用用功读书的孩子学习,不希望她们以卖弄风情的女人为榜样。

家得宝(Home Depot Inc.)去年在中国关闭了大约一半的门店,因为它发现中国人很少有兴趣自己搞装修。美泰公司表示将在中国推销更多的教育类玩具。家得宝正在修正其在华战略。

百思买则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它在2006年购进五星电器首笔75%的股权,另一方面又开设了九家百思买门店,指望美国人想要的那些电器也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如咖啡机和环绕声家庭娱乐系统等。

但中国消费者不同于美国消费者。首先,中国消费者更穷。Moody's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市家庭收入的中位数约为1.34万美元,大约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其次,中国的中产阶级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很多中国人还在为他们的首套房添置家电和基本的电视机。储蓄在中国人的家庭收入中平均占比超过30%,这大大超过了美国人。另外中国人很少使用信用卡。许多中国人喜欢砍价,对于美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去年,百思买关闭了在华门店,专心打造“五星电器”这一品牌,因为他们认为在中国开设美式风格的门店是一个错误。

五星电器的目标市场是中国名气较小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一些人刚刚开始养成消费习惯。有大约70%的顾客是月收入约为人民币5,000元的年轻家庭,这些家庭想买的产品是10年前只有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的东西。

在五星电器,只要顾客开始浏览大件商品,五星电器的销售人员就会给顾客递上圣女果、一杯热水,有时还会给顾客提供一张按摩椅。随后销售人员将会劝说顾客买下按摩椅。

五星电器同时提供“解决方案专家”服务。厂家派驻到卖场的销售代表对顾客的宣传往往相互冲突,而“解决方案专家”则能帮助客户厘清购物思路。在卖场里,商品是按照不同品牌进行分类,而不是按产品类别划分。

五星电器的专家会把电话号码留给顾客,这样顾客随时能给他们打电话。此举的目的在于通过专家推荐构筑一张“忠诚顾客”网络。这一做法借鉴了中国人的习惯,即依靠熟人提供建议。

五星电器的一位购物专家王博(音)说,有六位顾客邀请他参加婚礼。王博说,我赢得了他们的信赖,带给他们天使般的微笑和服务。

中国部分中产阶级顾客的需求不断提升令五星电器在部分城市进行服务升级。比如和一些老一点的门店相比,青岛门店会销售价格较高的电子商品,像是为首次出国旅行或是在国内进行自驾游的顾客准备的照相机和高清视频设备。

更为明亮的灯光、更多的座位以及顾客服务站,这些设备令位于青岛这座人口达840万的港口城市的五星电器从装修上看起来更像美国的百思买。

百思买也从美国给五星电器带来了一些建议。五星电器将手机柜台挪到门店前以吸引人流。中国顾客经常对手机进行更新换代。

作为一家零售商,五星电器也在努力开发自有品牌,以便和规模更大、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家电连锁卖场竞争,比如苏宁电器(Suning Appliance Co.)和国美电器(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 Ltd.)。

五星电器去年也成立了一家规模较小的研究部,以便开展顾客调查。此举效法的是其母公司的做法。当了解到一些顾客认为其企业标识较为平庸之后,五星电器设计了一个新的标识,看上去就像好莱坞动画专家绘制的卡通人物一样。

28岁的谭澎(音)和同龄未婚夫侯辉茂(音)两人的月收入加在一起为4,000元。两人最近在青岛五星电器为他们的两居室新居添置了一台洗衣机、一台电冰箱和一台纯平电视。

走出商场的时候,两人驻足浏览一台iPad,但最后决定现在并非购买时机。

谭澎说,我们得到提供最低折扣的地方去买东西。毕竟,我们不属于上层阶级。

Laurie Burkitt / Bob Davis

华尔街日报


武汉神秘空气污染人心惶惶,官说是有农民烧秸秆


法广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武汉日前发生一宗离奇空气污染事件,迄今官方的解释仍然令人半信半疑,但却有两个人因为在网上散播谣言而被捕。本月11日,武汉上空遭到一股深黄色的烟雾所浓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超过每立方公尺含量0.6毫克的超高标,比平均高出4倍。

谣言立刻在网上乱飞,美國彭博通訊社指,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一度发出工业用氯气可能泄露的警报,但后来撤回。

但武汉市民却如临大敌,根据内地《工人日报》13日报道,当天气变化的种种猜测见诸微博时,「引起武汉市民恐慌,人们纷纷回家躲避,药店口罩脱销」。报道说,一些微博发布者自称身体不适,而各类毒气防护知识也开始在微博上散布。记者一位友人的儿子远在新加坡,在微博看到消息后,心急如焚,专门致电其正在武汉的父亲。在短短一个多小时时间内,武汉不少药店的口罩就被抢购一空。

彭博通讯社则分析,出现这股离奇的烟雾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无害的原因,就是武汉的高中学生在庆祝高考结束后,人人都把书本烧掉,所以造成污染。另一个可能,就是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工业意外。

彭博报道,有新浪微博的武汉用户指,污染乃是武钢锅炉爆炸所致,甚至已造成两人死亡,其他博客更是推波助澜,有人还帖文一张照片,声称是武钢锅炉爆炸的现场图。

面对谣言的指控,武钢首先发表澄清。武钢的新浪微博官方网页一共有900多个粉丝,它的声明指出,当日武钢未接任何事故报告,更不用说可能污染全城的“锅炉爆炸”这样的特大事故。

但显而易见,武钢的澄清并不能冷却沸腾的谣言,小市民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一个大国企的澄清,谣传更如雪球般的越滚越大,于是武汉市公安消防局只好临危受命出面澄清谣言。消防局的官方微博有9.5万个粉丝,比盈利数以亿计的武钢好多了,它在微博发表声明,宣称11日当天它们曾经出更移除了两个马蜂窝、抓了一条蛇、扑灭了5场小火,但绝对没有在任何情况下接获重大的急召,更遑论所谓的化工泄露或爆炸了。

到了翌日,彭博引述武汉党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的报道指,武汉警方已经拘捕了两名散播谣言指工业意外导致武汉市大规模污染的网民,又否认11日的空气污染与任何工业以外有关。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武汉环保局将空气污染责任归咎于农民燃烧秸秆,以致天气颗粒物成分中植物性有机碳含量增加。而由于环保局核实,武汉未发生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事故,也未发生大面积燃烧秸秆现象,而气象部门分析,燃烧秸秆不排除来自周边省份及地区。

换言之,武汉市发生连日的空气污染恐惧灾难,官方的解释是:极可能是周边省份地区有农民燃烧秸秆所致。



希腊今天的立法大选事关欧元区命运


法广


希腊雅典的一个投票站2012年6月17日
路透社
 

希腊今天也举行立法大选,希腊本次选举关涉到希腊是否离开欧元区的问题。欧洲和金融市场,以及周一即将在墨西哥召开的20国峰会都密切关注希腊的走向。因为希腊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欧债危机的发源地。

上 一次希腊在5月6日举行的立法选举,没有任何政党在议会获得足够多数,随后各党派的合纵连横也归于失败,尽管老总统出面协调,但最终没能组成一个政府,只 好再次举行大选。此前的民调显示,主张留在欧元区的希腊新右派和反对欧洲紧缩政策的激进左翼联盟可能将分别获得30%左右的选票。

流入美国清洁能源行业的中国资金


一项“创新”在美国清洁能源行业引起了骚动。它有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同时也有可能在经济与环境方面带来更大的回报。它不是风电设备,不是太阳能电池板,也不是电动汽车。它是来自中国的资金。
2010年,尚德电力(Suntech Power Holdings)在亚利桑那州建了一座太阳能电池板工厂。
浏览一下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你就会发现,美国和中国正在打一场有关清洁能源的口水仗。围绕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是否在以非法低价向美国市场倾销产品的问题,两个国家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如果跟踪更广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状况:两国清洁能源投资者和经理人已经开始做交易了。

中国企业──一般都有政府支持──开始收购美国清洁能源公司和相关项目的股权,而且华盛顿方面通常对此持欢迎态度。从更清洁地烧煤到以更低成本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些交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
双方都有理由扩大这种资金流动。美国人拿到了中国人的钱,同时也获得了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个市场对清洁能源创新的需求远远超过美国。中国拿到了美国的技术,这有助于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且和国内相比,在美国投资的风险相对较低。

按能源行业的标准来看,目前为止这些投资还不值一提。纽约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 LLC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在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为2.64亿美元。相比国有企业中国石化(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在今年1月份为收购一系列美国油气资产的股权同意向得克萨斯州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 Corp.)付出的价格,这些投资只达到其十分之一左右。但据Rhodium说,这2.64亿美元是在六年前为零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Rhodium公司计算的是中国投资者持股美国可再生能源资产至少10%的交易。从近期公布的消息来看,投资额可能还会迅速攀升。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新奥集团(ENN Group)表示打算在美国内华达州投资50亿美元修建一个“生态中心”,其中将包括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工厂。考虑到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产能过剩,一些人对这个项目的可行性表示怀疑。但中国其他国有能源企业的高管说,他们也在大力选购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和项目。另外,奥巴马政府也在推动更多中国资金投资美国清洁能源行业。

要现金,不要疑虑

对于是否接纳中国进入美国能源行业的问题,美国国内存在一些合理的顾虑: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对知识产权的担忧,以及对美国公司在力图与中国国内企业直接竞争时所受歧视的担忧。长期以来,中国国内企业一直受到北京的优待。

这些问题值得大力探究。与此同时,中国的清洁能源资金也值得大力争取。

一个理由是经济方面的。联邦政府针对能源行业的刺激资金在逐步减少,而联邦政府针对清洁能源行业的其他补助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这方面补助也有可能减少。美国清洁能源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帮助。

另一个理由是环保方面的。很多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变得更低了,但仍然不足以跟传统化石燃料竞争。要让这些技术有很大的把握真正上一个台阶,就得让整个世界用最有经济效率的办法来开发并部署这些技术,也就是要跨越国境。另外,如果美国清洁能源技术不部署于空气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中国,那么不管这些技术在美国的国土上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都没有多大意义。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GSR Ventures)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风投公司,在硅谷也设有办事处。在波士顿电力公司(Boston-Power Inc.)进军中国的过程中,金沙江创业投资曾经为其提供资金。波士顿电力公司是一家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该公司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立,原本希望能扩大在该州的生产规模,但由于未能拿到联邦激励资金,该公司跨过太平洋到中国寻找资金,并在中国开设工厂。

金沙江创业投资驻北京的董事总经理伍伸俊说,创新无国界。他的名片上如今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着:波士顿电力公司执行董事长。

一些美国人担心拿着中国人的钱扩张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相当于另一种类型的外国能源依赖,就像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那样。这种担心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微差别:对清洁能源技术而言,最重要的是装在人们大脑中的资源,而非埋藏在一国地下的资源。

使用更多的中国资金扩张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并不一定会削弱美国在国内生产更多能源的能力,更不必担心这些投资会让中国接触到美国的关键技术,从而令中国开发出更多可用于日后出售的清洁能源技术。无论喜欢与否,如今的美国需要外国的帮助来利用其国内的多种能源资源。

增加供应

除页岩气外,美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以及从理论上讲取之不尽的风能和太阳能。但拥有并不代表能够利用。美国看来不太可能再建更多的燃煤电厂(这主要是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而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则可能发展缓慢,因为美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商的补贴被大幅削减。

中国的资金和渴求能源的国内市场则有助于验证很多新技术,让煤炭更加清洁地燃烧,让生产可再生能源变得更便宜,而这些技术日后可能在美国得到利用。

总之,只要能善加利用,中国的资金最终将有助于扩大美国的国内能源供应。

能否善加利用中国的资金仍然有待观察。利用中国资金的前景正引发一股淘金热,尤其是在硅谷。来自北京和上海的投资人正飞赴硅谷考察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前景。硅谷的初创企业正铺开红毯,降阶而迎。律师、银行家和咨询顾问也对撮合交易可能赚取的收入垂涎三尺。作为这种场景的一个象征,旧金山创建了一个名叫ChinaSF的项目,就是为了吸引中国的投资,尤其是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

到目前为止,双方更多地只是交换了意向,签订的合同并不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板贸易争端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可能挫败跨越太平洋的投资的情况下。今年5月,美国在反倾销初裁决议中决定对多家中资光伏电池企业征收超过30%的惩罚性关税。就算拥有中国的支持,美国的大量技术最终可能还会遭遇失败。

但能源危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动用全球资本。美国有很多技术,中国有很多资金,因此出现中美两国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的资本家竞相签约的情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JEFFREY BALL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斯泰尔-泰勒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Steyer-Taylor Center for Energy Policy and Finance)的驻校学者。

华尔街日报

中国对走上世界舞台顾虑重重



G20国峰会召开在即,全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却对应担负起的国际责任仍有顾虑。中国不愿承认自己是世界经济强国,更愿坚持其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就在 6月18日和19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Los Cabos)举行G20国峰会前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对外界表示,"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崔天凯在接受中国媒体的一个专访中透露,"西方十分重视中国在G20中发挥的作用,但这往往会给中国带来压力。有些国家认为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不过有些责任超出了中国现在的能力。"

他认为,目前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仍在100位徘徊。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在同这样那样的"棘手问题"及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作斗争。崔天凯甚至还表示:"不管中国多么强大,中国将始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这更像是一个对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一致的承诺,以抗衡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工业国家。

中国担心,如果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导致中国被列为发达国家,就会导致新兴工业国家之间产生裂痕,削弱新兴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地位,而中国也会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孤立。崔天凯警告说,到那时所有新兴工业国家的地位都将被削弱。

与此同时,中国仍表示愿继续购买欧洲国家发行的国债,以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稳定做出贡献。北京政府一次次重复着中国对欧洲的信心,"中方相信欧洲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解决这一危机。"而在遏制欧债危机这一问题上,不久前也传出了中国对欧洲的担忧。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中方希望能有一个最好的结果,但同时也做好最坏的打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成晓河(Cheng Xiaohe)在北京接受德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好准备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承担责任,这对中国并不容易。"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是否真的能解决这一危机。中国要承担什么角色,发挥哪些作用?这位国际关系专家还指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次"其他国家是否接受中国在拯救欧债危机中发挥的作用?这些问题都还未得到回答。"

除欧债危机之外,出席G20国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将在洛斯卡沃斯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叙利亚、伊朗和朝鲜问题举行磋商。在叙利亚问题上,中方同俄罗斯的想法一样,希望尽量避免这一话题。伊朗问题上,中国同样也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尽管北京希望看到德黑兰手中根本没有核武器,但同时又强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北京当然希望中国在伊朗的利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来源:德新社 编译:严严
责编:文山

德国之声

中國的大外宣必會成為歷史笑料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楊時人



對於這些大陸官方斥巨資辦的海外媒體能否成功,西方同行與中國國內媒體研究者均持懷疑態度。這種懷疑的焦點是,這些海外媒體必將受控於中宣部而缺乏公信力。

有學者指出,儘管“大外宣”運用了資本的力量,打造中國的良好國際形象,但商業邏輯是無法取代文化邏輯的,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是由其國內政治社會狀況來決定,就像美國的國際形象不是依靠美國新聞總署和白宮發言人塑造的,缺乏公信力的外宣媒體辦得再多,也不可能憑藉它來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



新華社租用美國時代廣場上的廣告位。

中國內地傳媒學者畢研韜說,如果中國的新聞制度和新聞理念不能與時俱進,中國450億元的外宣投資(也是高額學費)除了浪費國家巨額資金、肥了某些國營媒體外,可能成為貽笑大方的歷史笑料。

他指出,中國媒體的內傷是公信力太低,其主要原因是混淆了新聞與宣傳,必須給予新聞媒體更大的獨立性,這才是中國媒體的唯一出路。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表示,“我想,(畢研韜的)這個擔心有它的依據,如果嚴格按照過去的方式來做對外傳播,它的實際效果應該是不很樂觀的。”
喻國明認為,實際投入可能超過450億。

中國問題觀察人士林和立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自從1989年“六四”民主運動以來,西方對中國已形成某種固定的模式,很難改變,除非中國在西方關注的話題上,例如在人權和西藏、新疆政策等問題上做出改變。

他說,“在西方世界,靠這個方法恐怕很難擴大中國的軟實力,因為西方國家對一些問題批評很久,比如對中國的人權紀錄,在西藏和新疆方面的政策等,一般西方讀者對這些問題比較有興趣,可是這些問題目前北京恐怕解決不了。所以目前他們對外宣傳的方法和投入很難在西方世界獲得很大的作用。”

他說,另外從新聞管制角度來說,北京也不太願意改變媒體“報喜不報憂”的傳統,因此從這一點來說,也很難取得西方世界的認同。
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努力的一個目標,就是儘可能的包裝自己,把自己打扮成跟西方媒體好像是同樣性質的傳媒,把自己作為“黨的宣傳工具”這個本質,給包裝掩蓋起來。“西方對這種東西,總體來講瞭解不多。因為西方人對共產黨意識形態輿論的控制,都缺少切身的體驗。尤其是中國,在共產黨極權專制國家裡面,對媒體控制是最精緻的。許多手法恐怕是西方人想都想不到的。”

說回央視,每個分台200人的編制就想和CNN,FOX這種做大坐穩的當地電視台競爭,更是不靠譜。更不要說,中國人像是發政治指令一樣告訴當地聘用的新聞人這也不能報道,那也不能報道,勢必會有矛盾和衝突。勞資雙方這個磨合過程勢必是漫長而又荒唐可笑的。當地的法律、社會規範和政治制度更是對央視這種野心構成極大的挑戰。比如說,在美國,50人以上的公司就可以組建工會,那勞資之間的矛盾馬上就會凸顯,員工對薪金不滿了,對新聞審查不滿了,都很容易譲矛盾昇級。怎麼解決,沒人知道。“搞不好最後釀出內部人揭醜的好戲來,”知情人說。

具體拿利比亞戰亂來說,當地的央視報道站在哪邊的立場?站在卡扎菲一邊,那不是找駡找打嗎?要是站在推翻現政府的反對派一邊,那在中宣部看來豈不是政治上不正確?
另外一個北京不願意接受的現實是,因爲是中宣部管轄的官方媒體、黨的喉舌,西方一些有影響力的名流學者和領導人並不願多上央視露面,他們有所顧忌也算是人之常情。一些有見識、有智慧的西方人士也不願接受央視9台的采訪,更是不想自己的話被“掐頭去尾”,無辜被利用成為共產黨的外宣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的秘書曾提議,央視一分爲二,一個還叫中央電視台,負責宣傳“光榮偉大正確”,由中央撥款扶持,另外一個叫國家電視台,市場化運作。有高層認爲,這個方案不錯,是個方向。
但衹是個方向,具體怎麼搞要研究出不知道猴年馬月了,大外宣等不及就“開拔”了。
“現在的大外宣就是大虛假,大躍進,大花錢,大忽悠,花著中國納稅人的血汗錢,解決一些人的級別問題,譲一些人方便陞格陞官,方便在國際上旅遊,方便在海外置業爲自己未來移民鋪路,如此而已。”知情人説。(《明鏡月刊》第21期)



美谋求打消中国对美国战略重点转移顾虑

太平洋美军司令洛克利尔4月11日对记者发表谈话

 
美国之音雷禄思
五角大楼 - 美军太平洋司令洛克利尔海军上将说,美军将重点转向亚太地区时将以稳健和周密的方式进行。美军领导层试图打消有关美军重新关注亚洲是针对中国的疑虑。

最近新接任美军太平洋司令职务的洛克利尔海军上将即将访问中国,针对缓和美国与亚洲国家发展军事关系可能导致的与中国关系的紧张进行会谈。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稳健周密*

洛克利尔星期五在五角大楼对记者说,美军谋求发展现存的军事关系,但是将不在亚太地区新设军事基地。洛克利尔说:“我们将以稳健、周密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发展两军关系,因为在中国崛起之际,相互了解和未来避免误判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

*非冷战模式*

设在华盛顿的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亚洲安全分析专家克罗宁(Patrick Cronin)说,美军重点向太平洋转移是美国政府在1990年代中国崛起已经明显时曾经考虑过的战略。随着9/11事件后开始的战争结束,美国政府认为 亚洲将是需要重视的地区。

克罗宁说:“随着当前任务的结束,重点重新回到长期目标。但是调整不会是一蹴而就,不会开展大规模战争,而是逐渐进行,而且最好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在亚太地区建立起兼顾多方利益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按照新的冷战模式,把这个地区分割为不同的集团,成为对立的阵营。”

*海洋法公约*

洛克利尔海军上将赞成美国批准海洋法公约。美国国会正在就是否批准这项涉及到全球海事的公约进行辩论。这项公约确定的海上行为法则涉及美国海军定期举行军事演习的海域。美国国防部官员认为,这有助于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

美国和其它几个国家还没有批准海洋法公约。美国一些政界人士表示担心,这项公约在海洋矿产方面赋予国际组织过多权力,从而损害美国的主权。

王立軍不符美國政治庇護條件



事件》記者 柯宇倩

熟悉中國公安體制

高光俊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察系,西南政法學院當時中國唯一一所重點法學院,有中國法學界的黃埔軍校之稱。1979年,高光俊進入西南政法學院時,正逢中共建政以來第一次招收刑事偵察專業學生,因此許人在進入西南政法學院前,不知道有此專業。

“我們原先都是報法律專業,進去後,約100個人選入刑事偵察專業。”校方給與學生一個月的選擇期,有人回到法律專業就讀,有人則留在刑事偵察專業裡,高光俊和現重慶市公安局局長何挺都屬於後者,也有人從法律專業轉到刑事偵察專業,現任的公安部副部長楊煥寧就是從法律轉刑事偵察。

刑事偵察專業的學生,畢業後由公安部統一分配在全國公安系統工作,高光俊1983年畢業後,公安部從97名畢業生中挑選11人到北京公安部,高光俊是其中一人,他被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公安學院(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公安二室(現偵察系),教授刑事偵察。期間高光俊曾參加中國公安統編教材委員會的系統教材編寫,且有近一年的時間在北京公安局工作。

1989年的64天安門事件中,高光俊因為策劃北京警察上街遊行,於1991年被逮捕,之後成功逃脫,1993年抵達美國,繼續攻讀法學碩士,之後,考取紐約執業律師執照,從事法律工作至今。

由於西南政法學院許多學生畢業後都服務於中國的重要機關,高光俊在中央人民公安學院培養出的學生,如今也幾乎都在中國公安系統工作。因此,高光俊所認識的中國法學界,特別是公安系統人士較多,加上立軍、薄熙來事件的發生地,正是高光俊求學之地,重慶的公安法司人員有八、九成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使得高光俊對薄王案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王立軍事件疑點

1. 王立軍主動走出領事館?

目前,高光俊經手的移民案較多,特別是政治庇護一項,高光俊本身也是透過政治庇護的方式移民美國。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目的就是尋求美國的政治庇護,但30小時後,王立軍離開美國總領館。

高光俊對《大事件》指出,王立軍尋求美國政治庇護一事,美方的說法是,並未明確拒絕王立軍,而是王立軍主動離開,這說法不大可信。因為,王立軍已感覺到生命受威脅,他從重慶跑到成都,就是希望得到美國的保護,且外頭有大批軍警包圍、前途未卜的情況下,王立軍即使被北京帶走,也肯定被關入監獄中。

高光俊認為,王立軍帶了方方面面的資料進入美國總領事館,就是作為交換政治庇護的條件,而重慶有10多外國領事館,王立軍選擇美國,而不考慮其他國家,可能原因就是美國更有影響力,更有能力與中國打交道。將希望全寄託於美國總領事館的王立軍,如何會主動走出領事館?

2. 美國領事館沒有接受政治庇護的義務

“我覺得,美國沒有給王立軍政治庇護,是完全正確的決定。”高光俊對《大事件》指出,按照美國領事館的管轄範圍,領事館沒有接受政治庇護的權限。美國規定,申請政治庇護者,人必須在美國境內,美國領事館或許能勉強稱為美國領土,但條約也明確指出,領事館並沒有接受外國公民政治庇護的義務。

當牽涉到兩國政治、外交關係時,美國的法律規定也可以有例外,高光俊說,方勵之事件就是一例,但當時美國總領事館並未直接給與方勵之政治庇護,而是等方勵之抵達美國後,美方才完成政治庇護的手續,且當年國際間給與的人權壓力也不同,美國政府願意不惜代價達成許多協議。

高光俊對《大事件》解釋,現在於美國申請政治庇護的中國人,申請通過後,如欲讓家屬也到美國,美國領事館的作法是給與家屬兩個包裹,一個包裹給中國的海關看,名義可能是到美國訪問、探親,另一個包裹是給美國海關看,顯示其為政治庇護者的家屬。

如果不能申請政治庇護,又想尋求美國政府的保護,第二條途徑就是申請難民。“難民是聯合國制訂的計劃,美國也參於其中,聯合國在泰國設有難民辦事處,但成都沒有難民辦事處。”高光俊解釋,雖然美國領事館有時也是保護難民、政治人物之地,但極少發生這種情況,多半為戰爭時期,如越戰時,大量南越難民逃到美國領事館中,美方甚至派飛機將難民接到美國,但這些人也是抵達美國後才完成法律手續。

3. 王立軍不符政治庇護條件

更關鍵的問題是,王立軍不符合申請政治庇護的條件。高光俊對《大事件》表示,申請美國政治庇護,首先是因為受到政治、宗教、種族等方面的迫害,生命受到威脅,這點王立軍勉強說得上,但還有一點,如果申請者曾經參與迫害他人,則美國不會給與政治庇護。

“王立軍是公安局局長,尤其在重慶的3年零8個月期間,在其手上受迫害的人、發生過的命案不計其數,美國怎麼可能給這樣的人政治庇護?”在高光俊接手的案子中,也有位20多年經驗的派出所警察,雖然並未親自參與迫害人權之事,但因為他擔任戶籍警察,在申請政治庇護的法庭上,法官問:“你做戶籍警察時,遇到計劃生育超生者怎麼辦”時,被告知必須如實回答的這位警察,答道:“如果遇到超生,會將名額上報”,因此,被法官和檢察官認定此人參與迫害之事,拒絕其政治庇護申請,此案目前還在上訴。

不光從法律規定上來說,美國不能給王立軍政治庇護,從外交上來說也不合適。高光俊對《大事件》指出,當時,習近平就要訪問美國,美國沒必要因為此事得罪中國政府。

從實際情況來看,王立軍在領事館停留時,領事館外也被大量軍警包圍,高光俊認為,中共不致於闖入領事館內搶人,但美方可能一方面安撫王立軍,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政府達成某種協議。“從後果來看,我相信,這件事中國政府更應該感激美國領事館的作法,因為,成都總領事館始終都沒有暴露太多信息,也沒有將王立軍硬收在領事館中。”

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批評奧巴馬政府所做的決定,認為應該給王立軍政治庇護,因為王立軍可能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信息,如海伍德死因、中共內部運作機制等。高光俊對《大事件》表示,王立軍對國家安全情報的作用不是太大,他只是地方的公安局長,並非安全部官員。

從以上幾點來看,高光俊認為美國拒絕王立軍的政治庇護是很自然的事。(《大事件》)


昂山素季诺奖感言:缅甸未被遗忘


缅甸民主派领导人昂山素季说,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使她觉得,缅甸的困境没有被遗忘。

昂山素季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这迟领的诺贝尔和平奖时表示,西方的支持对缅甸的变革贡献了力量。

她形容当年从收音机中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时感到“不真实”,但同时,获奖在她的心中“开了一扇门”。

昂山素季表示:“我在被软禁期间常常感到自己已经不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但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再次使我觉得真实,把我拉回到更广泛的人类社区中”。

她还说,缅甸的民主和人权的抗争可能被世人遗忘之际,自己的获奖吸引了世界的注意。

亲自领奖

在过去的24年间,她大部分时间都被缅甸当局软禁在家中。

昂山素季于2010年被释放。

她于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是担忧一旦出国就无法再返回缅甸,因此没有亲自前往挪威领奖。

昂山素季的奥斯陆之行是她这是她1988年来首次欧洲行的一部分。

她首先访问了联合国劳工组织在瑞士日内瓦的总部。

昂山素季还将在挪威会见流亡在那里的缅甸人。

BBC

港媒:湖南突查李旺阳死因疑为降温

本周,香港媒体主要聚焦香港回归中国十五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的最大一条新闻: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后突然死亡。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中国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接受香港媒体采访后突然死亡,当地政府竭力隐瞒,导致香港社会群情激昂,并由此成为胡锦涛今年"七一"访港前的一个隐患。

宣布调查恐为缓兵之计

香港《明报》本周发表报道,题为《湖南突查铁汉死因,似为「七一」拆弹;李卓人﹕缓兵计》。报道写道:"湖南邵阳六四民运领袖李旺阳死亡案有新发展,湖南省公安厅表示,注意到境外传媒和人士的关注,除委托外省权威法医机构验尸,并已组织有经验的刑侦专家调查,此举似要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七一来港前「降温」。内地维权人士胡佳称,事态发展反映内地处理手法拙劣,李的遗体被火化,调查难有结果,香港支联会主席李卓人则称,宣布展开调查是「拖延时间」,担心是缓兵之计。"

《明报》的报道接着写道:"中联办副主任李刚昨于公开场合首度开腔,指注意到香港社会和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已实时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现任特首曾荫权、候任特首梁振英及人大常委范徐丽泰昨先后就事件表态,曾荫权形容事件「有疑点」,他已向中央反映港人关注。熟悉内地法律的人士对本报说,组织刑侦专家调查,意味对李旺阳的死因仍未有结论,不能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除非是非常明显的自杀,比如一大群人看着一个人自杀,那才会免去调查程序,直接判断为自杀」。他解释,李旺阳是否自杀,最后是由刑侦专家判断,法医只是提供医学上的证据,而公安还须找出是否有遗书等「外围证据」;若是谋杀,也要找到证据,才能以杀人案立案调查。支联会主席李卓人表示,相信今次内地承诺进一步调查事件,是响应境外及港人对李旺阳离奇死亡的关注,但他对内地刑侦工作信心不大,认为会受政治因素影响。内地维权人士胡佳对调查亦不抱期望,指李旺阳遗体已火化,即使进一步调查,亦难有结果。"


一国两制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明报》也就李旺阳案件发表社评,题为《揣摩中央意旨看风驶舵, 权力中人未善用两制空间》。社评写道:"李旺阳与港人素未谋面,港人认识他,是透过本月2日有线电视播出的采访,才知道他因为六四事件坐牢21年,备受虐待折磨致失明失聪和行动不便。李旺阳这个遭遇,本已打动不少坚持要求平反六四的港人,而在访问播出4日之后,李旺阳的亲妹接获通知,赶到医院,发现他「挂尸」窗栏,当局说李旺阳自缢死亡,但是从现场照片和环境判断,自杀之说疑点重重。邵阳当局则快速地完成验尸程序,并火化了李旺阳的遗体。……李旺阳死得不明不白,邵阳当局有杀人灭迹之嫌,种种迹象显示,当局的所作所为,已经超逾人类可能接受的底线,港人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刚过去的周日,逾2万名港人走上街头,为素未谋面的李旺阳呼冤,港人为追求公义所显示义无反顾,使人动容。邵阳当局以为采取拖字诀,使事态转淡,然后公布一个所谓有专家背书的验尸报告,就可以含混过关,但是,他们小觑了港人的意志,近日,李案在香港社会继续发酵,若胡锦涛访港之前,就李旺阳之死,仍然未有一个使港人信服的交代,相信今年七一游行的场面,将会极为可观。为免胡锦涛访港期间被卷入风眼,处境尴尬,相信是促使中联办向中央反映李案的主要原因。"

社评写道:"一国两制的体现和落实,有很多标尺观察和量度,其中一个应该是在一国两制之下,港人所享有独立思考和言论自由等空间,与内地人民不同,港人理应珍惜和善加利用。就李旺阳事件,因为他在接受本港有线电视访问后离奇死亡,而港人群情汹涌,所以,特首曾荫权、候任特首梁振英、一众港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实都有责任如实向中央反映情况,一则搞清楚事件,平息民情,再则可以减轻国家和中央形象在国际社会所受到的损害。可惜,建制权力中人行事,只知看风驶舵,现在,许多人感到一国两制渐行渐远,从这个侧面反映,建制权力中人弃守香港的核心价值,争相揣摩及附和中央的意旨,实际是使香港特区变质、变味,政事凋零的原因之一。"

“根治地方吏治,才是正途”

社评最后写道:"湖南公安厅介入处理李旺阳之死,与数月前广东省委处理乌坎事件,性质类近,都是地方出事,由省一级出手收拾。这个模式,总比明知地方涉嫌胡作非为,而上峰不闻不问来得积极,但是省委、省府事务繁多,动辄要他们介入处理,不是办法,根治地方吏治,才是正途。至于今次公安厅介入李案,期望调查要摆事实、讲法理,毋枉勿纵,做到秉公办理,拿出一个可信、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才可以消解港人怨愤;另外,调查结果不单向港人交代,也应该在内地公告周知,传达中央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决心,以收阻吓地方胡作非为之效。"

香港《苹果日报》本周则发表报道,题为《六月悲伤》,称北京迫于香港舆论压力才要求湖南彻查此次事件,报道写道:"港人过去一周悲恸上街、激情留言、哀痛悼念,用各种方式为李旺阳申寃。据了解,香港的反应震动中央,尤其周日2.5万人上街,敲响中央警号,担心胡锦涛 ……7.1到访时成矛头所指,处处受阻。……不过,当局声称彻查事件之际,李旺阳的家人仍然「被失踪」。自上周五当局未经李旺阳家人签字,强行解剖李旺阳的遗体后,李的妹妹李旺玲和妹夫赵宝珠遭当局带走,至今下落不明。本报昨多次致电两人都不果。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指出,李旺玲和赵宝珠连续第四晚没有回到邵阳市的住所,手机中断,去向未明。……李旺阳的好友、现遭公安软禁在家的尹正安也指出,湖南当局感受到香港民众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处理事件,但李旺阳的遗体已在上周六遭强行火化,有关人员要从其它渠道找证据作调查,无疑有极大难度。内地异见人士胡佳也认为事态发展至今,反映内地处理手法拙劣,加上李旺阳遗体已被火化,即使进一步调查也难有结果。 "

李华 摘编

责编:乐然

德国之声



中国抗沙漠化:局部成就,整体退化

每年的6月17日是联合国发起的“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全球土地荒漠化将是里约热内卢气候峰会绕不开的议题。而中国正是一个深受荒漠化之苦的国家。

中国是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样说,不仅因为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广漠。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4月公布的数字,中国沙漠以及半沙漠的面积约为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的18%。这个面积是德国国土面积的近5倍。中国沙漠化的严重性还在于牵涉的人口数字巨大,它在中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活。

"绿家园环保组织"的张俊峰说,虽然沙漠化的速度是缓慢的,但演进的严峻态势非常明显。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不论水源,还是土地,情势严重。10年前,一些湖泊的蓄水量还很大,但现在很大部分湖水却干枯了。

频繁的沙尘暴现象

人们熟悉的沙尘暴便是土地干燥沙化之后,在大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灾害。有关的记载显示,沙尘暴现象近50年来越来越频繁发生。1993年在中国西北部发生的一次超强沙尘暴,造成了100多人死亡。1998年春季的沙尘暴从中国西北地区一路东行南下,不仅京津河北地区,就连长江下游的北部,都遭遇飘悬于空气中的沙粒,并持续多日。其间,浮沙同降雨云系相遇之后,有的地方下泥雨,有的地方下泥沙。宁夏自治区的银川市不得不关闭了机场。

恢复土地的生态,需要300年

中国的治沙漠化专家认为,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自然的活动,中国有可能将目前沙漠中的53万平方公里恢复原始生态,不过,这需要300年时间。去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了他们组织开展的第4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结果。这次调查从2005年至2009年持续了5年。调查结果首次显示出沙漠化得到控制的迹象,即5年当中,沙漠平均每年减小1717平方公里,5年共减少了约8587平方公里,比前一次调查提高了40%的效率。

但张俊峰却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即"局部成就,整体退化"。他说,在某些治理的地方,出现了好转,但整体而言,退化仍然严重。

为减缓沙漠化的速度,除需要大量资金的保证外 - 人们预估10年内耗资2000亿人民币,还需战胜一系列难题。比如在四川西北部山区,那里的沙漠不但没有减小,相反还在持续扩大。英国《卫报》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曾写道,当地干部对土地耕种和使用水源的限制全然不顾。

地球升温1度,沙漠面积增长17%

气候变暖是沙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科学家设置的模型显示,地球气温如果上升一度,沙漠面积便会扩大17%。环保志愿者张俊峰说, "气候本身发生变化,我们人类使用能源增长发生的变化,最后的结局体现在全球各地,而且各不相同," 中国西部和北部的沙漠化现象便是"全球气候变化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具体体现。"

因此,张俊峰认为,治理沙漠化不能停留在表层,而要深入到气候变化的本原。目前,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着眼,人类的活动与自然变化之间的关联,他说,"很遗憾,还缺乏透彻的认知。"

作者:李鱼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

柏林纪念1953年东德人民起义


本周日,柏林展开纪念1953年东德人民起义的活动。59年前的6月17日,数十万名东德民众走上街头,反对政府的独裁统治,抗议政治迫害和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

俄军联合东德执政党的武力镇压曾导致至少55人丧生,超过13000人被捕。

柏林市长沃维莱特(Klaus Wowereit)以及联邦教育部长沙范(Annette Schavan)于17日当天向柏林的受害者纪念碑献上花圈。当时的这场起义是二战后第一次针对共产独裁体制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德国之声

等了21年 翁山蘇姬領諾獎


緬甸反對勢力領袖、民主人權鬥士翁山蘇姬16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時強調,正是因為這項殊榮,改變了她自認為已被世界遺棄的想法,並確信全世界都要求軍事統治下的緬甸必須落實民主。為民主獻出人生24年的她說,緬甸人的困苦沒有被世界遺忘,他呼籲世人以「絕對和平」為目標,努力追求。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賈格蘭則表示,他期盼2010年和平獎得主的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終有一天也像翁山蘇姬那樣獲釋,親自到奧斯陸領獎。

翁山蘇姬在奧斯陸市政廳向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發表世人已期待21年之久的獲獎感言,挪威國王哈羅德、王后桑嘉以及其他近600位貴賓出席;在她40分鐘的演說中,現場貴賓兩度起立鼓掌。演說既畢,她僅以蒙娜麗莎式的含蓄笑容向貴賓致意,來賓則以長達兩分鐘的鼓掌回禮。

翁山蘇姬指出,她在1991年獲得此獎,不僅將她本人從消沉的深淵中提振起來,也讓世人持續重視緬甸軍政府不公不義的行為。

她強調,儘管全世界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和平,大家仍須以此為目標並全力以赴。她呼籲世人一齊努力,創造一個「人人都能安心入睡、歡欣醒來的和平世界」。

對於緬甸的民主改革,翁山蘇姬抱持審慎樂觀的看法。她說:「這並非因為我對未來缺乏信心,而是因為我不想激起盲目的信心。」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賈格蘭在介紹翁山蘇姬時,稱她為「頑強到令人敬畏、願意犧牲且堅守原則」的領袖。賈格蘭指出,「當妳遭到孤立時,已成為全世界的道德領袖。軍事政權愈孤立妳,妳的聲音便愈清亮。妳的目標激勵人民,影響軍政府,並為整個世界帶來新的能量及希望」。

賈格蘭非常感慨地說「翁山蘇姬終於來了」,他並說,「我們希望劉曉波不會像翁山蘇姬那樣,等了這麼久才能到奧斯陸」。賈格蘭很關注仍身繫囹圄的劉曉波的狀況,即使不知道他何時才能獲釋和何時前來奧斯陸補領獎項,但他卻高度讚揚劉曉波說:「很多以往未能領獎的得主,都能名留青史,就像奧西茲基、沙哈諾夫和華里沙,現在就有劉曉波。」

劉曉波曾被譽為「天安門四君子」之一。他因在2008年發起「零八憲章」,翌年被控煽動顛覆國家罪,判刑11年。2010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他未能親自前往領取,諾獎委員會在會場擺放一張空凳,表達對他的關注。

世界新聞網編譯中心綜合16日電

鄰家女變嫦娥 劉洋飛天 風靡中國


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近來成為網路最紅的字眼,人們好奇地議論著她的一切,喜歡吃什麼?談過幾次戀愛?

中新社報導,劉洋入選中國首位女太空人的消息,在其家鄉河南掀起一股熱潮。無論是她曾就讀的學校,還是愛吃的食物,或是父母居住的地址,都成為媒體和網民、當地民眾關注的焦點。

在鄭州市第11中學行政樓LED螢幕上,滾動播放著「劉洋,11中的驕傲」等字樣。校園內,祝賀劉洋入選「神女」的橫幅和展板隨處可見。學校大門口還張貼了劉洋的巨幅海報,引來路過市民觀看。

「她好像我的某位女同學。」在路邊攤點吃早點的鄭州市民王震說,劉洋是中國的一個傳奇,但「很真實,我們曾經生活在一個城市裡」。

鄭州管城回族區實驗小學是當地一所普通小學,也是劉洋的母校。老師們說,像劉洋一樣的學生她們教過不少,只不過在各自的領域中,沒有像劉洋有如此特殊的光環。

「英雄」、「神女」、「中國的嫦娥」…雖然中外媒體的報導充滿溢美之詞,但家鄉的人們把劉洋看作一個鄰家女孩。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讀一樣的書,曾生活在同一個社區。

從劉洋與小學老師白鳳芝的合影中可看出,劉家是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其家居擺放布置非常簡單。劉洋讀小學時,父母因為都在上班,甚至沒有辦法照顧她,也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

「這跟我們家的情況一樣!」網友說,這樣的家庭在中國很普遍,「神女」並非遙不可及。

在劉洋的祖籍地河南林州市五龍鎮澤下村,這兩天也像過年一樣。劉洋的五爺爺劉天才認為,如果她沒有在大城市裡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切都不好講」。

1997年,17歲的劉洋高考結束後報考了飛行學院。當時,澤下村人還沒有聽說過「招飛」這件事。但現在,村裡的人覺得會激勵年輕一代,給年輕人樹立一個典範,因為作為「姑姑、姐姐」的劉洋就在大家身邊。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劉洋作為女性的參與,讓這次太空飛行多了一份看點。正如劉洋受訪時說,「能夠有機會代表中國億萬女性出征太空,感到無上光榮」。

世界新聞網大陸新聞組北京16日電



解放軍2少將取消赴港談南海問題


由於時間敏感,解放軍兩名少將羅援和任連生近日均取消到香港出席討論兩岸關係和周邊安全問題的座談會,避免論及南海問題。

香港亞太研究中心16日舉行「當前兩岸關係與周邊安全環境」研討會,邀請羅援和任連生赴港發表談話。應邀與會的還有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湯紹成、趙國材和李瓊莉,澳門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理事長朱顯龍,以及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逸鈞和王雲。

此外,北京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灣事務部官員及少數外國駐港領事也應邀出席旁聽。

中央社報導,按照原定計畫,羅援和任連生將會就東海和南海問題發表意見,但兩人最終沒有赴港與會。

亞太研究中心祕書長李風說,可能是當前南海問題過於敏感,兩人不大方便就此到香港發表意見。

據表示,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釣魚台問題專家鄭海麟很早就計畫舉辦這項研討會,而羅援也曾就研討會的名稱提出看法。

羅援經常發表中國軍方強硬派觀點,頗為外界注意。他在今年的多次公開談話中,一再呼籲當局在南海問題上要「有所作為」,並預告2012年南海可能爆發事件,而中美若交戰,「中國必勝」。他最近還說,中國只動用南海艦隊的部分戰艦,便可對付菲律賓海軍。

根據百度網站的資料,羅援為中國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少將軍銜。他曾在解放軍總參測繪學院、石家莊高級陸軍學院、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國防大學深造,並曾擔任駐丹麥副武官,也曾應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邀請,擔任高級訪問學者。

任連生現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部長、少將軍銜。

世界新聞網香港新聞組香港16日電



李长春刘云山下令十八大之前记者不得采访负面新闻


2012年6月15日北京新闻出版署消息,在距离中共十八大召开还有数月之时,中共中央宣传部,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主管文化意识形态的常委李长春的指示,要求大陆各级新闻单位,从6月15日开始,全力以赴宣传胡温‘黄金十年,盛世十年”的伟大成绩。新闻单位在没有各级宣传部门的指示前提下,都不得擅自报道负面新闻。各省的新闻单位不得跨省跨地区采访,发现有跨省跨地区采访的记者和新闻机构,被采访的省市自治区宣传部门,可向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举报。并可直接没收跨省跨地区采访的记者证件。在京的新闻单位不得跨行业进行采访。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报中央宣传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报道。
   
    据在北京的《产经新闻》和《联合商报》的记者向笔者透露:“我们这些原隶属中央直属单位,现在自负盈亏的新闻单位的领导就是更加荒唐,他们自律到连我们的记者证都暂时收缴,有采访任务了(但必须是正面报道)方能向报社领导打报告、经批准后才能拿回自己的记者证件。
   
    据南方某报的记者说:“我们南方报系是被重点看管的对象,在全社大会上,新来的领导郑重告知:任何人都不得到外省采访,如果被当地宣传部门发现有人跨省采访新闻,一律吊销记者证件,影响极坏的情况,报社领导要向宣传主管部门辞职。
   
    笔者记得,早在胡锦涛上台的中共十六大之前的三个月,中宣部就有过相类似的通知,但是那时候中宣部的文件中没有要求的这样具体,也没有规定不得跨省跨地区采访和收记者证的条文,胡锦涛2004年全面掌权后,政治上全面向左转,学习古巴和朝鲜,严控新闻媒体,到了中国入世10年后,现在连美国之音的记者都拿不到去中国的工作签证,这不仅完全违背了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入关承诺,而且这是表明了中国在政治上的全面倒退的重大信号。
   
    但是,就是在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向新闻界呼吁:要鼓励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和创新;要讲真话、听真话,善于从各种声音中汲取智慧。
   
    温家宝特别强调:因为讲真话,听真话是民主科学决策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因为批评性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
   
    温家宝还指出:“要发挥网络新媒体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中的积极作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通百姓拥有如此便捷而广泛的表达方式。政府要完善网络新媒体管理政策,加快形成依法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传播秩序。
   
    温家宝最后说:不仅是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还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就是要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并使宪法和法律具有任何人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建立一个有效制约权力、并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的制度。如果民主法治不健全,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有的人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侵犯甚至践踏法律。这是需要我们非常警醒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方面的教训作了非常深刻的总结,我们应该牢牢记取。
   
    对温家宝这番话据北京的记者分析:显然是对最近胡锦涛和李长春、刘云山控制十八大前的新闻局面,以及最近人民日报批评监督政府就是噪音、杂音的谬论给予回击和强烈地不满,温家宝是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向世人表达我不与胡锦涛的政治倒退同流合污。


 刘丹青,博讯

“六四事件”真相必须设法在中国大陆进行传播


  放眼当下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增,尽管经济建设与日增长,但终归无法弥补民众对于民主、人权、司法与公正的渴望。从物质生活角度看,中国人获得了较大提高,对比改革开放之前破败不堪的中国,云泥之别。然而,这一切改善除了中共在透过政策做为调整之外,绝大多数是民众自身的辛勤努力。首先要作为肯定的是,七十年代末期中共改变了外交和经济政策,使得中国人民有了机会了解这片土地之外的世界,但这不等于中共愿意放弃独裁统治的权力,“北京之春”与“六四事件”反应出民众在对物质生活要求之外的民主意愿,对比现在的生活水平,可以结论,民众的民主意愿实际上与物质水平极大丰富没有必然联系,它是属于人类自身的思想,本能的要求。

  “北京之春”是受到当时东欧变革影响,继而发展为部分先驱思想者对自身政治的诉求,但“北京之春”发生在一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时期,民众普遍对民主,人权缺乏正确认识,而受到文革迫害的学者在当时并未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使得中共简单而粗暴的将其镇压,民众对此也未有过分反应。但随着经济开放的步伐,境外信息的不断传递,年轻而富有勇气的学生们受到越来越多民主思想熏陶,作为有知识而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一代人,他们有理由要求整个国家及社会为自己和将来更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公平完善的政治环境。于是有了学潮,有了罢工,有了抗议与绝食静坐,但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相同的,为了民主,人权,公正!

   中共没有匈牙利纳吉一样长远眼光的领导人,也没有罗马尼亚米列亚似胸中正义的军官,惨绝人寰的残暴镇压便成了这个罪恶政权的唯一手段。时至今日,对于“六四”参与者的政治打压依旧持续,并未随时间改善些许。甚至年轻一代的学生,在中共的蒙蔽与谎言诱导下,对“六四”事件一无所知,整个屠杀仿佛从未发生一般。但历史不似历史书,它不会撒谎,既已发生的一切,永远无法磨灭。“六四事件”从开始至结束,拥有无数文字,语音,视频为见证,而且作为当事人和鉴证者,绝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可以清晰表述当日当时所发生的劫难,这就是我们揭开历史真相的利器。

   作为一个80年代初出生的中国人,“六四”对我只有模糊的记忆,成年人的缄默与史册记录的空白让我对这个年代发生的事情颇感好奇,我竭力透过各种敏感词汇在互联网上搜索,也只有只字片语的口号和官方一成不变的谴责来描述,“六四”逐渐成了我的一个心病。直至我发现有天我可以透过软件穿越封锁与筛检,抵达真相的一刻,我看到了事实,真真正正的历史,几十张照片,甚至不需要任何文字的描述,我就可以读出那其中的一切。久久不散的是罗京用太监腔调对王维林的嘲弄:螳臂当车的暴徒...

   待渡过这迟来的悲伤,我逐渐发现当下中国种种不公与腐败来源,都是“六四”为起点。好似这种残酷的屠戮可以代替民主解决任何问题,对上访民众的关押拘禁,对拆迁户的暴力驱逐,对维权律师的诬陷栽赃。它们的集合体就是“六四”事件的全部,谎言与暴力。“六四事件”就如同中共独裁统治的一本教科书,指导每一个既得利益者实施何种手段对待稍有反抗的善良民众。现如今“六四事件”不再是受迫害的学生与独裁政府之间的矛盾积怨,它逐渐扩散为全中国受压迫民众与独裁政府间不可调和的分歧。但是因为“六四”被埋藏的太深太久,以至于民众无法了解他们受到中共压迫的真实来源,对“六四事件”的传播,将成为引导民众对民主和人权抗争的一个新起点。

   我可以想象每一个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在看到那些令人震惊的历史时,醍醐灌顶的感受。甚至可以感觉到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恐惧、愤怒、绝望。这种源自心底迸发出的感受将使得更多人切实感受到,当下中国每一个受到中共压迫及不公对待的公民的愤怒。它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人们勇敢面对发生在身边的悲剧,伸出同情援助的双手,抵挡中共通过暴力机器继续肆无忌惮的摧残。

  互联网的发达可以使得国内民众有机会看到更多讯息,更真实的历史,对“六四事件”的评判也必须是来自客观的民众。对于“六四事件”的解决方法,必须参照同类历史事件,例如缅甸“8888民主运动”,同样沉寂了二十余年,但是缅甸现在的民主力量不断壮大,它的成功在于民众对“8888民主运动”的普遍认识,透过知识分子和学生广泛传播,同时拥有一个由旗帜性民主人士昂山素季女士,以及她所创建的全国民主联盟,对缅甸军政府的专制起到了约束和遏制,“民主”和“人权”意识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六四事件”真相必须先设法在中国大陆进行传播,填补民主运动在中国民众心中的空白,将“六四事件”树立为旗帜性的事件,加之中国民众对真相的渴求越发强烈,必然会还“六四事件”一个公道。

  当下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对维权和异议人士打压逐步升级,中国民众及海外民主运动人士针对中共独裁专制的反抗情绪则日益高涨,每每发生抗议或者游行,大多以当下被损权益为诉求目标,失去了普遍性一致性,难以引起共鸣。使得一些弱势群体民主人权要求不仅得不到回应,还遭受无情的打压。将“六四事件”主体和个人树立为标志性民主运动,一方面使每一个抗争个体或集体拥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严格的行为规范和切实的抗争目标;另一方面,对“六四事件”本身也将是一个思想上的传播与人权民主的铺垫。让中共对于抗议者和抗议行为的镇压,无论在行动上还是媒体宣传上都有了掣肘,既不敢明目张胆的抹黑任何一件抗议或维权行为,也不能随意关押任何一名抗议或维权人士,中共将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一个以“六四事件”在内所有参与者,受迫害者,同情者和知情者共同组建的一个整体,甚至这个整体超越了地域,民族和国界,他们无形的舆论会迫使中共对目前独裁统治进行深刻反省与彻头彻尾的改革,一旦“六四事件”成为了中国民众对民主认知的风向标,他们对制度的抗诉有了明确的指引,中国的民主变革会迎来第二个“北京之春”。

张靖,议报,原标题为《“六四事件”的思考》



谈中国大陆的水污染问题


前几天、6月5号,我读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题目是“环保部说我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渤海湾水质极差”。这与我多年追踪水污染的认识,完全相反。

6月5号是世界环境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我国管辖的海域海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在 这位吴晓青先生之前,似乎还没有哪一位环保部高级官员胆敢如此说谎。他怎么就敢说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他的几乎每句话不是撒谎,就是避重就轻、 轻描淡写。全国湖泊(水库)岂止是富营养化?他其实应该说说全国湖泊(水库)除了像青藏高原上那些人迹罕至之处,有哪个湖泊水库是干净的、是可以饮用的。

这 位吴晓青先生还说,我国管辖的海域海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这句话就说得太有技巧了。什么叫“我国管辖的海域海水水质状况总体较 好”?我来翻译一下,我们谈海水污染一般是指近岸海域,这大致相当于领海,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据我所知,这一部分是完全污染的了,而各大江河的入海口尤 其严重。现在吴晓青先生说“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不知道和他的前任们是不是对过口径。

那 么,管辖的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较好,是怎么回事呢?中国领海不过是20万平方公里,而所谓“管辖的海域”,却有300万平方公里,是近海面积的15倍。整个 南海、菲律宾、马来西亚的沿岸都属于中国的“管辖的海域”。也就是说,如果吴晓青先生把近海污染,用管辖海域、也就是一直到曾母暗沙的海水来稀释一下,恐 怕这个“总体较好”还不够,应该说“总体良好”才对。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他总算还是有所节制。

就在吴晓青先生宣布“全 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之前不到一个月,环保部的另外一位官员、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先生说,南方有水皆污、北方有水皆干。这话虽然有些夸大,却真 实地反映了中国水污染的现状。他还注意到中国被污染的江河什么颜色都有,可以说是七彩江河。这几句话倒是跟我们的生活感受差不多。

别 涛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讲座上还说,环境问题中受害最严重的往往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我们的法律不给他们支持,社会稳定从何而来?别涛先生展示了许多环境 恶化的图片,地下水枯竭造成的十几公里的长缝,漫天黄沙中全副武装的人们和兜售纱巾的小贩,化工厂爆炸后戴着防毒面具的市民。更令人揪心的是图片上农民的 表情,面对各种颜色诡异的水,农民们的悲伤、愤怒、绝望,远远比欲哭无泪沉重得多。别涛先生沉重地说,水质量有一、二、三、四、五类,但现在还有“劣五 类”,劣五类的水比茅坑还脏。就是这样的水,农民没水喝,还会喝,很多地方都是这样。

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相信哪一位呢?吴晓青、还是别 涛?连经过处理的自来水50%都不合格,怎么吴晓青就敢说“全 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我们一般不应该以恶意来揣度他人,但这位吴晓青先生也太出格了。前几天他刚刚指责美国使领馆发布空气品质信息违反了《维也 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没有尊重中国法律、法规,是干涉中国内政。这番话在网上被批得体无完肤,转眼之间又来宣布中国地表水轻度污染,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位吴晓青先生为什么这么不自爱。

 郑义,RFA


2012年6月16日《明鏡郵報》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16日)

明镜网 >> 首页 >> 热点 >> 排行榜

2012年6月16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