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穩增長不能變成開閘放水

王小廣

 現在大陸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決策層保增長、穩增長的思維再現。筆者反對以保增長的名義搞擴張,使貨幣政策微調成為開閘放水,如果這樣,將又演變成為保投資、保房地產,這並不能很好地解決現在的經濟問題。

 出口下降是問題

 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問題到底在哪裡?筆者以為,最主要就是出口下降。對於現在出口增長大幅下降,決策層並沒有預計到,或者說預計得不夠。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口將增長10﹪,低估了歐債危機惡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而商務部卻拿這個作「尚方寶劍」,要求各個地方保出口,可是出口不是單方面能決定的,怎麼能夠保呢?

 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陸已經搞了很多投資,中央是4萬億,地方則是40萬億或者更多。現在又有十二五規劃,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又遇見需求疲軟,國內國外都沒人買,這就是當下最大的困局。

 這種情況下還增加投資?因為已經是明顯的失衡,只能抑制投資,刺激消費,通過消費增長來消化過大的產能過剩,才是正路。

 如果按照一些人理解的「保增長」思維,即繼續依賴貨幣政策開閘放水,還會導致「不要市場」,進一步削弱市場機制的作用,這與結構調整是明顯相違背的。例如大陸鋼鐵國企本來就很多,08年金融危機之後反而國有比重更高了,這反映了市場作用的弱化,保增長就成為政府過度干預微觀經濟,擠佔了市場,對產業結構調整沒有好處。

 西方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是增加一點政府,這哪能跟我們的政府強干預相比呢?同時,我們也是「超貨幣主義者」,把貨幣擴張應用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結果就是打破了經濟均衡,結構調整沒有任何的動力,市場機制發揮不了作用。

 事實上,決策層一定程度上也認識到這一點。去年10月分到現在的貨幣政策就很好,央行微調做得不錯。三次存款準備金率下降,利率沒動,對中小企業還有額外的支持。第一次在11月下調,稍微有些操之過急,本來應該是11月分出來資料之後再調。因為當時CPI沒有降低到5以下,只是預測到5以下。春節時候存款準備金沒有調,市場意見很大,筆者認為其實央行是有道理的。

 大陸的銀行不是想擴張就擴張,因為沒有擴張本錢。由於利率太低,儲戶不願意存款,貸款給鐵道部、地方政府又期限太長,效益不好,本錢和利息都難回來,導致金融系統短期流動資金不足。除了存款增加量、貸款期限因素的影響,制約商業銀行信貸擴張的還有第三個因素即外匯占款的增加,外匯占款減少,意味著貨幣擴張放慢。今年1季度資金並不緊張,存款在減少,期限限制繼續,但外匯占款幫忙,增加了不少,相當於調了一次存款準備金。到了4月份,又重現外匯占款為負的情況,所以必須要從央行放水,調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

 刺激消費是正路

 不過,在根源上,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不是貨幣政策緊縮導致。現在的貨幣政策也不是緊縮的,只能說對09、10年過度寬鬆政策的減量化。現在的貨幣供應和信貸增長,並未阻礙經濟增長,它能支持10﹪的增長,至少是9﹪的增長。2001到2008年間,大陸新增信貸20萬億,新增GDP也是20萬億,相當於一個信貸換一個GDP。

 去年國家投入7.5萬億信貸,應該創造10﹪的增長而不是9.2﹪,是因為消費不足而導致經濟增長回落1個百分點,並不是貨幣供應不足。09年時候國家新增信貸9.6萬億,換了來2.5萬億GDP的增加,即用近4個信貸換一個GDP,可見效益有多低。過去幾年我們的貨幣明顯存在嚴重超發問題,多出的貨幣一部分流入實體,許多則流入到樓市,變成房地產泡沫。

 筆者以為,保增長、穩增長,很大程度還是計劃經濟的思維。08年刺激經濟明顯是過度了,最後培養出一個大泡沫,如今也不知道怎麼解決。

 當前的問題是消費不足、投資過度,是產業結構升級難以推進,產業競爭力低下,城市化滯後等,應該從這些方面做文章,而不是借保增長、穩增長,來擴張投資,使貨幣政策過度放鬆。

 (作者為大陸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


台灣 中國時報

兩岸貨幣往來正常化 到底還要卡多久?

工商時報 藍鈞達

 日圓和人民幣直接兌換,代表各國愈來愈正視人民幣的重要性,也有助人民幣國際化腳步,但兩岸的特殊關係,卻讓人民幣受到不同的對待,其實對企業或一般民眾來說,人民幣和美元、日圓等外幣沒甚麼不同,主管機關應該用更「正常化」的心態看待人民幣。

 人民幣和其他外幣有不同待遇,始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8條規定,兩岸簽訂貨幣清算協議後,人民幣在台灣的管理才准用管理外匯條例有關規定,因此先前人民幣現鈔兌換等,是透過修法由央行和金管會訂定辦法,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其他外幣也沒有類似規定。

 如今碰到更複雜的匯兌和貿易結算問題,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當然是一種方法,但恐怕曠日廢時,因此各界才會對清算機制及早建立多所期待,因為只要機制完成,人民幣就和各國貨幣一樣,可用管理外匯條例來規範。但問題在於,何時可建立貨幣清算機制,主導權似乎不在我方。

 現在貨幣清算被卡住的關鍵主要還是政治問題,只要陸銀登台設分行一天不放行,國銀人民幣業務的開放也就遙遙無期,連帶卡死央行和人行互設清算行的想法,在沒有清算行的情況下,清算機制根本無從建立。

 以匯款為例,廠商現在匯款到大陸,必須先在銀行把新台幣換成美元,銀行再把美元匯到大陸境內的銀行,然後再轉成人民幣。但若是一般外幣,或簽訂貨幣清算機制後,國銀可直接把新台幣轉成人民幣,再匯到大陸境內銀行,能減少多次匯兌可能出現的風險及損失。

 兩岸經貿日益密切,許多台商都殷殷期盼政策能再多點、快點開放,主管機關認真建立清算機制的同時,應該回過頭看,其他外幣都可以直接適用管理外匯條例,那麼對人民幣為什麼要有「不一樣」的要求,盡速讓讓兩岸貨幣往來正常化,才能真的符合多數人利益。



台灣 中國時報

深圳再土改 兩個城市化歸一

作者劉守英

 2012年5月25日,《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正式公布,拉開深圳又一次「土改」的序幕。

 2010年深圳市土地變更調查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總面積1991.71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為917.77平方公里。而深圳30多萬原住民,掌控著約390平方公里建設土地(占全市建設用地的42%),但僅有1/4(95平方公里)為合法用地。

 此次深圳土改,原農村土地和房屋的權屬問題,被納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整體框架下重點推進。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將確權與二次開發相結合,以應對利益訴求多元、開發收益預期巨大的實際局面。設計上突出3點:一是明晰土地產權;二是實現土地要素的自由流轉;三是創新土地利益的共享機制。

 深圳這次「土改」的難點和破題,主要是城市化「兩張皮」怎麼合成「一張皮」,也是這次試點最重要的價值。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深圳城市化的進程在兩個軌道同時進行,一個是政府統徵、出讓土地主導的城市化;另一個是農民自發利用土地參與城市化進程,這就形成近400平方公里土地同樣真實的城市化。

 現行法律只承認政府主導城市化土地管理模式,對農村集體自發的城市化不予承認,形成了大片灰色地帶。但這個灰色地帶卻解決了上一輪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集聚化的問題,也提供了契合當時發展階段的產業落地平台。

 深圳下一輪城市化,用地已從新增轉向存量模式,即已經不合法進入城市化進程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怎樣進入城市管理體系,以及集體所有土地變成國有以後的權利構建問題。

 整個方案核心是要突出產權管理,破解產權難題。在土地被國有化以後,這一套權利體系怎樣更好保障原住民的土地權利和利益,在方案裡還需要有更切實的辦法出來,否則將幾百平方公里灰色地帶納入體系中也很難。將法外的土地納進來,不僅僅是為了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還要在保障原住民權利的前提下,拓展城市的未來發展空間。

 (摘自《新世紀》周刊2012-5-28)


台灣 中國時報

空氣監測爭執 美國反駁:中國使館也能做

 ▲美國駐中使領館測量空氣品質,遭大陸批是干涉內政。對此,美國官員表示,中國駐美使領館也可做同樣的事。圖為杭州環西湖道路環境空氣監測站。(新華社)

 ▲美國駐中使領館測量空氣品質,遭大陸批是干涉內政。對此,美國官員表示,中國駐美使領館也可做同樣的事。圖為杭州環西湖道路環境空氣監測站。(新華社)




本報系特派員劉屏/華盛頓6日電

美國政府今天表示,中國大陸很多地方空氣汙染嚴重,所以美國駐中國大陸的使領館要測量空氣品質,以服務美國外交官及美國公民,並未干涉中國內政。美國官員並表示,如果中國駐美的使領館要做同樣的事,當然也可以。

 稱沒違反維也納公約

 美國的使領館在中國進行PM2.5空氣監測並發布數據,引起中方不滿。中方稱美國的作法不符《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及《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干涉了中國的內政。

 在華府,美國國務院的例行簡報會上,媒體第一個問題就是中方此一不滿,且接下去,翻來覆去問了許多相關問題。國務院副發言人佟納回答說,美國監測空氣品質是在「美國大使館及所有在中國的領事館」進行,目的是提供正確訊息,「不但給使領館人員,也給其他美國公民」,讓他們在決定要不要從事戶外活動時,在安全上有個參考依據。

 佟納說,美國本土各城市每天都進行PM2.5空氣監測,蒐集相關資訊給居民參考,所以美國在中國的使領館也這麼做。媒體問「沒有干涉中國內政?」,佟納回答說「沒有」。媒體又問,美國使領館是發布氣象預報?佟納回答說「不是」。媒體又問「沒有違反《維也納公約》?」佟納回答「當然沒有」。

 不打算停止監測

 稍後,佟納再度說道,美國的作法是「服務在中國的美國外交官及美國人」,一如美國各大城市也有同樣的服務,「我很確定這並不違反《維也納公約》」。佟納並說,「很坦白的說,在中國,很多城市和地區,空氣汙染是個問題」。

 媒體問,這麼說來,儘管中方不滿,可是美國並不打算停止?佟納回答說,「不會」。媒體又問,如果中國駐美的使領館要在美國做同樣的事,「不會有任何問題?」佟納回答說:「毫無問題……我們不會反對」。



台灣 中國時報

中國大學生入黨 功利實用擺前面

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

 大陸大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真的抱持崇高的理念嗎?至少在另外一份的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有入黨意願的大陸大學生的「功利實用」勝過「理想主義」。

 今年四月,大陸文化部中國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主管的《赤子》雜誌的調查樣本顯示,有24.8%的大學生認為,「入黨對評獎評優有特殊加分,對德育評定有幫助」;有46.9%的學生認為「入黨有利於更好的找工作」;有18.2%的學生屬虛榮被動型。

 有13.2%的學生出於盲目從眾型;有20.1%的學生懷揣著一種政治信仰,有堅定的共產主義而申請入黨,這一結果與其他幾項調查樣本得出的結果大致近似,大多是基於「功利實用」的考量,只有少部分學生為了追求理想信念而提出入黨請求。

 一位剛從大學畢業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的工程師說:「在大三、大四的時候想入黨的學生,更多的是考慮到黨員身分對於考公務員和進國企會有幫助」。


台灣 中國時報

薄熙來「復出」? 官媒擺烏龍虛驚

關閉本視窗

電視片段中可見薄熙來(左二)慰問民眾、視察環境,展現正面形象。(電視畫面)


亓樂義/台北報導

 大陸官媒上周出現大烏龍,竟播出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視察地方畫面。這段畫面雖為二年前拍攝,卻在薄案調查敏感時刻公開,引發聯想,毛派人士歡呼之餘,推測薄熙來可能復出,中共主流媒體則諷此想法幼稚。

 五月卅一日,《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播放《根植沃土:重慶機關黨員幹部「三進三同」紀實》文獻片,片中多次出現薄熙來二○一○年在地方調研畫面。六月五日晚起,大陸境內部分社交網站傳放這段影片,格外引起關注。

 據指出,大陸毛左派看到官媒播出此不尋常畫面欣喜若狂,推斷高層可能對薄案調查出現鬆動,意味薄有復出的可能。所謂毛左派,係指左派中對追求公正近於偏執的一部分人,他們對社會主義道路堅信不疑。

 該短片已在官媒消失,僅在天涯、博客少數社交網站保存部分畫面。觀察家指出,就在短片廣傳同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頭版刊登《黃金十年強國路》專欄文章,把胡溫執政時期定為「黃金十年」,以否定薄的文革路線及「重慶模式」。

 曾遭薄熙來迫害、現旅居海外的媒體評論人姜維平表示,儘管小道消息滿天飛,在處理薄問題上,中共高層主要領導人的意見空前一致,薄翻不了案,也不會軟著陸。中共中央近期將召開一次全會,若無意外,薄案應會在全會上做出決定。



台灣 中國時報

十八大暖身 陸官媒總結胡溫

 即將告別▲大陸官媒陸續推出以「科學發展、成就輝煌」為主題的專欄,為胡溫體制的「黃金十年」定調。圖為胡錦濤(前右)、溫家寶(左)參加2011年春節團拜。(新華社)

 即將告別▲大陸官媒陸續推出以「科學發展、成就輝煌」為主題的專欄,為胡溫體制的「黃金十年」定調。圖為胡錦濤(前右)、溫家寶(左)參加2011年春節團拜。(新華社)


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

今年下半年,中共即將召開接班的「十八大」。儘管還有幾個月,但大陸各官方媒體已進入「十八大時間」,陸續推出以「科學發展、成就輝煌」為主題的專欄,開始總結10年來,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進步,宛如在接班前為胡溫體制的「黃金十年」定調。

 大公網指稱,按照慣例,在每一個重大報導項目啟動前,都會由中共中宣部牽頭組織部署,對報導的主題、節奏等提前定調、通盤考慮。

 科學發展成就輝煌

 據新華社報導,中宣部5月31日召開部署「科學發展成就輝煌」主題宣傳工作視頻會議,中宣部長劉雲山出席會議強調,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激勵幹部群眾滿懷信心迎接黨的十八大」。

 劉雲山要求,整個宣傳活動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全力加以推進,形成規模聲勢。

 在劉雲山主持會議部署之後,從中央到地方,通訊社、報紙、電視台、廣播電台、網路等多個媒體平台,紛紛啟動宣傳工作。

 6月1日上午,人民網率先推出「科學發展成就輝煌」相關專題,在多家官方媒體中拔得頭籌。人民網指稱,這一專題意在「集中展現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

 緊隨其後的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在6月3日推出同一主題的宣傳欄目。新華社在開欄語中指出,報導目的在於「迎接黨的十八大,集中報導十六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

 營造祥和輿論氛圍

 緊接著,大陸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於6月4日推出第一篇相關主題報導,內容為《惠農穩糧天下安》,總結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央在農業農村農民政策上的積極努力和作為。

 按照中共慣例,每逢黨代會等重大政治活動舉行前,都會圍繞會議主題提前在媒體上進行宣傳預熱,從上到下進行部署,營造積極祥和的輿論氛圍。

 劉雲山在部署會強調,報導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這些宣傳主題、規格、內容等,往往成為外界管窺中共政治活動的重要窗口。自這一宣傳活動啟動,中共以宣傳口為核心,各級各部門接下來的工作都會圍繞「迎接十八大」為主題來開展,中共自此進入為期近半年的十八大時間。


台灣 中國時報

副市長11人惹議 蕪湖市關官網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上海7日電)2300萬人口的直轄市上海市有8名副市長,但安徽的地級市蕪湖市380多萬人口卻有11名副市長,消息傳出後,蕪湖市官網今天關閉、無法開啟連結。

一個地級市有11名副市長引起大陸輿論側目。綜合大陸媒體報導,消息傳出後,蕪湖市政府官方網站上已經拿下其中3名副市長的資料;不過,網站今天關閉無法連結,無法確認是遭駭客入侵或是修改副市長的相關資料。

地級市是中國大陸當局取代省轄市的行政區劃分。

大陸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地級市應配有多少副市長並沒有具體規定,一般視當地人口規模調整,「但11位副市長顯然過多,一般是6、7位。」

堅決反腐倡廉的大陸,官員任用規則為何?汪玉凱說,地級市的職務設置由上一級的省級機構編制委員會負責,但組織部門往往突破編辦安排,這反映出大陸官場上「用人的隨意性」,領導權力意志過強,急需整治。

對蕪湖市副市長人數惹爭議,中共蕪湖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連繫不上政府,搞不清楚」;蕪湖市政府截至發稿為止,也未回應媒體詢問。

蕪湖市面積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萬。同為地級市的安徽省阜陽市,面積9700余平方公里,人口1014萬,僅有5名副市長;而面積約6300平方公里、人口逾2300萬的上海,副市長人數也沒有蕪湖市多,一共8名。1010607

柴玲「原諒鄧小平」 王丹:無法接受

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

六四議題延燒,點出大陸學運世代走向分化的現象。大陸前學運領袖柴玲日前發表公開信,表示原諒當年開入天安門廣場的軍隊與時任中共領導人的鄧小平。但同為學運領袖的王丹昨天表示無法接受,柴玲前夫封從德更冷眼看待。

面對柴玲的「轉向」,王丹表示尊重,但完全無法接受,認為在殺人者還沒有懺悔與道歉、甚至還在繼續殺人時,被害方的原諒沒有根據,對六四死難者也很不公平。

當年主要的學運領袖除了柴玲與王丹外,還有客居台灣的吾爾開希及選擇與大陸妥協的李錄。這四人在六四事件經過廿三年後,各自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學運領袖的分化,被視為體制吸納了部分知識分子,讓這些人自願噤聲。

六四事件廿三周年當天,長居美國的柴玲發表公開信,表示原諒當年開入天安門廣場的解放軍,以及領導人鄧小平和李鵬。她說,這種寬恕是反主流文化及感情,但相信只有真正寬恕,才有持久和平。

柴玲說,過去想到領導人以毀滅方式處理民運,會感到痛苦及憤怒,直到有宗教信仰才改變想法。

柴玲的前夫、同時也是學運領袖的封從德卻不以為然,質疑基督教義說的原諒,是當事人先誠心悔悟才有意義。李鵬及鄧小平生前都沒有要求被原諒,這個原諒的意義何在?如果加害者沒有反省悔改,對天安門母親來說,不知作何感想?

王丹希望外界知道,柴玲這番談話只代表她自己及她的信仰,不能代表廣大的「八九同學」。




台灣 聯合報

桑默斯的啟發:治政府如治大學

楊景堯/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新北市)

前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訪台,高希均教授歸納其對兩岸的建議是:交流、合作、開放,同時也分享了他治理頂尖大學的經驗。筆者無緣躬逢其盛,但早就拜讀桑默斯在北京大學的完整演講,深深感覺桑默斯可以給我們的啟發遠多於此。

桑默斯曾在二○○二年率領有史以來哈佛大學人數最多的教授訪問團到北大發表演講,演講題目是:如何造就一流大學;但他特別提到世界上最好的組織(包括政府)都具有一流大學的特徵。

他認為,我們永遠不知道知識將會來自哪裡,因此你無法設計出程式去尋找最有用的知識。我們不能預見哪種知識對未來社會最有貢獻,我們可以充滿自信去預言;大學的特徵是通過其品質來判斷,而不是其呈現者來判斷。這些思想是給我們僵化的高等教育制度與評鑑制度最好的批判。

他強調,只要能使哈佛大學變得更優秀,願意引進任何背景的人才。他們已經從「尋找具有良好個人關係網的精英」,轉向尋找「最有能力與能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才」。

最令筆者佩服的是,他說:許多最具創造力、最具挑戰精神、最活躍的人,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他們往往無法與人相處融洽,一流大學必須知道這一點。桑默斯短暫來台,沒有機會提出他治理哈佛大學的這一點最精華領導思想,實在對台灣馬政府與一流大學幫助不大。

桑默斯強調大學必須不斷尋找自我衡量的標準,給自己施壓,保持傑出地位。就商業團體言,利潤是他們的指標。但是大學的指標不是固定的;他強調美國總統不能派人到哈佛當教授,但一流大學要以培養領導人才為目標。這無異又是對台灣的高等教育評鑑一大警訊;尤其是我們都習慣以西方的評鑑指標與升等辦法在台灣實施,桑默斯的治理大學思想完全不建議如此。

桑默斯的哈佛校長經驗與思想在兩岸的影響不一樣;期盼國人面對大師級思想,可以有更多領悟。




台灣 聯合報

柴玲寬恕六四鎮壓者 王丹反對

(中央社台北6日電)六四學運領袖柴玲表示願寬恕鎮壓六四民運的中共領導人和軍人,同樣身為民運領袖的王丹今天以緊急聲明反對,強調在當年鎮壓者沒有道歉之際,被害者的原諒是對死難者的極度不公平。

柴玲在六四事件23週年時曾發表公開信,表示原諒下達鎮壓命令的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李鵬及開槍的軍人,「只有寬恕才有和平」。王丹今天在發給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的緊急聲明中強調他的反對立場。

兩年前皈依基督教的柴玲在公開信上坦言,近年有宗教信仰才改變對六四的想法。她知道,這種寬恕違反主流文化及感情,但堅信只有真正寬恕,持久的和平才會到來。王丹在聲明中表示,他對柴玲因個人信仰,導致的這種態度表示尊重,卻完全不能同意。

王丹強調,在當年的殺人者沒有任何懺悔、道歉,甚至還在繼續殺人之際,「被害方的原諒是沒有根據的,也是對六四死難者的極大不公」。

對於柴玲的寬恕態度,王丹認為只能代表柴玲個人,不能代表廣大的六四同學,並呼籲柴玲「正確區分個人信仰與對是非價值的判斷」。1010606

胡总提4点建议 定调上合未来10年

胡锦涛发表讲话(央视直播视频截图)
会议现场(央视直播视频截图)

大公网6月7日讯 北京时间今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2次会议的领导陆续抵达人民大会堂。成员国中国与俄、哈、吉、塔、乌五国的元首, 以及观察员国伊朗、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主席国客人阿富汗、土库曼斯坦总统或者代表以及联合国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负责人出席此次 峰会。

胡锦涛在大厅等候,并同到访的嘉宾握手合影。

随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大范围会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作为主席国元首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会上提出四方面建议,为上合未来10年定下基调。

胡锦涛强调,这是上海合作组织第二个十年的首次峰会,是继往开来的大会,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胡锦涛指出,过去十年里,成员国团结协调,共同推进上合组织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上海合作组织完善了组织建设,签署了重要文件,吸收观察员国,扩大了本组织影响。面对国际形势变化,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应对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西亚北非动荡,金融危机等问题。

胡锦涛表示为促进成员国发展,支持上合组织框架内经济合作项目,中方决定向其他成员国再提供100亿美元贷款。

7日上午,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大范围会议上发表《维护持久和平 促进共同繁荣》的讲话。

胡锦涛说,今后3年,中方将为其他成员国培训1500名专家。今后10年,中方将为其他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来华研修。


大公報





香港交鋒 大陸學者狂批民進黨

中國大陸官方學者與台灣民進黨人昨天首度在香港同台交鋒,大陸學者對民進黨的台獨路線猛烈抨擊,指中共無法與堅持台獨的民進黨展開對話,而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民進黨元老林濁水,則稱不會放棄「維護台灣主權獨立」的立場。他還認為,香港的存在,令中共推動政改有了空間。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在香江論壇上表示,民進黨的「台獨」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目前大陸已經深刻影響台灣政局,大陸亦由過去被抹黑的因素,轉化為正面的因素,台灣不能忽視;另外,大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高,令「台獨」在國際上沒有生存空間。

民進黨元老:港助中共推政改

他直指民進黨沒有決斷力,民進黨認為大陸要統一,就要向民進黨妥協,「這是幻想。民進黨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別人」。他並批評民進黨未有應有的大視野,未能展現出在2016年重新執政的能力。

林濁水在同一場合則稱,「台獨」有現實基礎,維護兩岸各自的中央統治受到台灣民眾支持,這也是民進黨的資產。他並稱香港的存在,令中共推動政改有了空間。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新疆教經班挾兒童自爆抗警 被指非法教可蘭經 12童燒傷

【明報專訊】新疆和田地區警方昨日調查一個地下教經(《可蘭經》)場所時發生慘劇。官方指教經人員控制54名兒童「非法教經」,並引爆爆炸物「自殺式」抗拒警方執法,導致現場12名小童和3名公安受傷送院。而3名被捕疑犯中也有2人重傷。

據網絡消息稱,事發地點在和田市北京西路一座6層高商住樓,靠近和田政治學校,非法教經班就在5樓一個單位,昨日有目擊者將爆炸後的大樓外貌圖片發上微博,可見事發單位及上層已被熏黑,多個窗戶玻璃被震碎,有調查人員在事發單位內勘察。

抵抗警方點燃「引爆裝置」

據新疆官方天山網報道,和田警方昨日凌晨接到家長舉報,稱他們孩子被市內一處地下教經點「控制」,警方隨即派警員前往。疑犯在警方解救時引燃「爆燃裝置」,現場發生爆炸並引發火災。

警員一邊滅火一邊救出裏面兒童,因火勢猛烈,12名燒傷兒童需送院治療,目前未知他們的傷勢及年齡。事件中還有3名警員受傷。警方指這是一宗「控制兒童非法教經並暴力抗拒執法」案件。但本報致電和田市公安局查詢,辦公室警員竟稱「不知道」此事。

和田市公安局稱不知情

在新疆,宗教問題與穩定息息相關,當局一直採取嚴厲措施嚴打非法教經學經活動。熟悉新疆情的時事評論員蔣兆勇對本報表示,和田、葉城等地一直存在地下教經學經活動,一些父母願意送子女去學經,幾歲小童也有,是想讓他們接受道德約束教育。新疆部分教經場所向年輕人講授極端原教旨主義,教唆反抗社會,強調教徒的單一身分,鼓吹宗教高於國家、民族認同。

專家:教經灌輸反社會

蔣兆勇說,有的教經班還舉行面罩聚會,灌輸聖戰思想。他認為近兩年南疆極端宗教氣氛濃厚,主要與當地經濟較差有關。

據統計,南疆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地2008年查處地下學經人員1320人,其中892人參與了「民族分裂」活動。2005年和田曾查處地下教經點157處,發現地下教經班化整為零,部分住宅設點,隱蔽性、流動性強,而且學經婦孺愈來愈多。

地下教經班因缺乏規管,不時出現問題。官方報道指出,新疆沙雅縣12歲兒童米爾扎提‧納曼如拉被叔叔送到庫爾勒市地下教經班學經。5月17日,因他未能按時完成經文背誦功課,在教經人員授意下,被同學長時間毆打,3天後死亡。但有報道說,他是和同學一道被警方帶回拘留所後,在拘留所內被打死的。新疆一名網民在微博上傳播這一信息後,被警方指「擾亂社會秩序」拘留15天。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湖南民運人士被拘眾 僅次北京

根據2001年張良編著的《中國六四真相》,1989年六四之後至同月30日,北京累計拘捕「反革命暴徒」和「動亂分子」1103人,湖南拘捕各類「打砸搶動亂分子」506人,湖南另外對1327名有輕微「打砸搶」行為的人給予治安行政處罰。

多人重判逾10年監禁

湖南的被捕者中,多人被判10年以上重刑,最重的是以「流氓罪」被判死緩的李衛紅,減刑後於2007年出獄。同樣以「流氓罪」被判終身監禁的胡敏,2001年保釋出獄;另郭雲橋判15年,李旺陽和張京生判13年,毛岳君、王昭波同被判12年等。

李旺陽2000年第一次出獄後,因被指與海外維權組織聯絡,2001年5月再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監10年,2011年出獄,刑期一天也沒減。此外,湖南另有一名六四政治犯顏德雲,原被判監5年,出獄後因聲稱「與搶劫犯搏鬥,將其殺死」,被判終身監禁。

人權組織料7人仍囚京

總部在美國的人權組織「對話基金會」估計,目前仍有7人因參與六四事件仍被關押,全部關在北京,部分還患有精神疾病。


香港 明報

李旺陽離奇死亡 網友疑當局殺人滅口

李旺陽離奇死亡,引起海內外輿論譁然,維權人士紛紛質疑其死因不單純,網友則一面倒認為李旺陽是被當局迫害身亡。不少維權人士欲趕往湖南邵陽聲援李家,卻被國保人員(國內安全保衛支隊)粗暴攔阻,「李旺陽」字串在微博已被封鎖。

八九民運時擔任湖南省高自聯召集人的唐柏橋在推特上表示,以他對李的了解,如果是自殺,一定是以死抗爭;如果是他殺,一定是當局為了殺人滅口。唐柏橋說,他們連偽裝李旺陽自殺都做得如此草率,完全無視天下人的憤怒之情。

湖南維權人士周志榮也表示,李旺陽性格剛強,寧折不彎,由此可以認定,李旺陽是「被自殺」身亡的(即疑似他殺)?!

嚴密監視怎會自殺

安徽異議人士張林則在推特上留言指,在10個國保的嚴密監視下,雙目失明、雙腿癱瘓、雙耳失聰的李旺陽怎麼可能自殺?他在獄中苦苦煎熬了22年都不自殺,怎麼會在獲得自由後自殺?

綏寧維權人士歐陽經華,昨早得知噩耗後,隨即驅車欲前往邵陽悼念老友,不料,他搭乘的座車遭國保粗暴攔阻,歐陽經華已被強行帶回住所。

大陸中心

台灣 蘋果日報

江春男:外交舞台 中俄真麻吉

普丁每兩年訪問中國一次,這次是第N次,但中共喉舌把它當作意義非凡的大事,以為中俄如膠似漆,讓美歐坐立難安,其實,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賞味期已過,未來雙方矛盾日益擴大,是無法避免的事。

未來仍是潛在敵手

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是普丁此行重點,但是中俄兩國的利害不同。當初由中國主導的五國會議,其目的在維護邊境安全,後來擴大變成上海合會,主導權換到俄國手上,目標在獨聯,軍工業和能源合作。

美國兩年後,將會從阿富汗撤兵,阿富汗戰略地方重要,俄國急著想把阿富汗拉進來,正如過去想把印度和伊朗拉進來一樣,打亂北京算盤,中方對此當然能拖就拖,冷漠以對。

蘇聯瓦解後,中亞各國紛紛獨立,俄國勢力消退,中共以為有機可乘,對五國會議十分熱中,後來俄國氣勢上升,加強獨聯關係,彼長我消,中方對上海合會漸失去興趣,主導權就慢慢移轉出去了。

其實,中俄關係和他們與西方關係成反比,當他們與西方不好時,中俄就互相擁抱,故作親熱狀。但是彼此心知肚明,對方是過去的敵手,未來是潛在的敵手,地理位置和戰略利益,決定他們的關係本質,這是難以改變的。

在外交舞台上,中俄以前喜歡跳貼面舞,狀極肉麻,現在伊朗和敘利亞這兩件事,連伴舞都顯得勉強,中俄有多麻吉,是騙不了人的。


台灣 蘋果日報

張可:陸生來台一年的觀感

轉眼間,大陸的學位生來台已逾周年。這一年裡,陸生在台灣經歷了總統民選等重要的政治時刻,也耳濡目染了美牛等重要的社會議題。作為一名首屆來台學位生,想談一點對於陸生自身的看法。

一些假設覺得,陸生為了共同的利益應該是一個緊密的群體。但是作為來自大陸的「異鄉客」,陸生群體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徵。雖然現階段的陸生都是來自沿海城市,但由於生活場域、教育背景不同,導致陸生群體在台灣生活學習的過程當中對於台灣政治、社會議題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很多人認為,作為黨國教育體制下的陸生應該在思想認知上呈現一元化的思維,殊不知陸生群體本身即缺乏共同的意識形態,因此也不易形成所謂的群體性認同。而這種差異性的具體展現就是在媒體有關陸生學位生和交換生的新聞當中看見各種不同的發言,有激進的也有保守的,而這種不同的思想也反過來促使陸生形成更加鬆散的團體。

雖然最近大陸涉台機構領導人在台灣訪問時曾經不無善意的表示,鼓勵陸生與台灣學生「談戀愛」。可是經過一年的觀察,雖然絕大多數的陸生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同台灣同學「打成一片」,但是這種僅限於表面上的互動,很難改變因為語言、思想以及舉止上的差異所產生的區隔。有的陸生希望能夠通過模仿來模糊上述的邊界,繼而融入到集體交往當中,但是仍然會有陸生拒絕「同化」,並通過展示「區別」來強化自身的差異性。

除此之外,也許是受到大陸傳統重知識類教育而輕公民性培養的原因,陸生也缺乏借助在地的公益和社會服務活動更好的走入台灣基層社會的主動性,雖然長期在台灣就讀,但是其生活場域仍局限於學校,因此很難獲得對於台灣社會「真實的現實感」。

展示自身多元價值

反之,在促進陸生融入本地的生活和價值觀上,台灣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例如,曾有陸生希望能夠在台捐血,經過輾轉了解後卻被告知大陸某些地區被界定為「疫區」,因此陸生需要在台居留三年以上方可有捐血資格,假如真是這樣的話,能夠捐血的陸生鳳毛麟角,實在令人遺憾。

一言以蔽之,陸生來台這一年,已經在台灣社會產生很多的議論和關注。只有通過每個人的自我反思和努力,保留其特色;同時,展示自身為校園和社會所帶來的多元價值,這樣才能使陸生被台灣社會所認可,從而減少在生活和學習上因兩岸關係所受到的限制。希望陸生團體不再成為新聞獵奇和蒐羅的焦點,最好是「陸生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作者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陸生博士生


台灣 蘋果日報

六四過去二十三年來 忘記那天還要多少年

六四紀念日過去,歷史又開始計算第二十四個年頭。今春曾傳出當局有意修正對六四的定性,莫以為大風起於海外青萍之末,其實係北京傳得最盛,一些喉舌官媒已暗中準備變臉。誰知臨近六四頒下一紙嚴令,種種舉措無不照舊。記得○八京奧那年,六四當夜丁子霖還能在木樨地喪子之地路祭。筆者還曾有句曰:「誰家路祭城西夜,一問行人三不知。」今年丁子霖卻再度被軟禁。六四之夜天安門廣場照例封閉,十里長街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穿白衣藍褲的便衣更多於行人。

網絡封鎖亦是殫精竭慮,新浪微博的選擇圖標原有蠟燭,六四這天獻上一點燭光的特別多,於是緊急取消這個圖標;其後網民又選火炬圖標,未幾火炬也被封鎖;網民再選生日蛋糕圖標,因為上面有蠟燭,旋即該圖又被取消。有網民只發一句微博「我明天不吃飯。」居然也被刪除。我寫的兩首紀念律詩被一位作家貼上微博,因有台灣作家張大春跟貼評論,於是被轉得較多,卻在論壇上被「結紮」(即禁止跟貼評論)。其實該詩完全沒有點明六四,轉貼者也沒有附加說明,張大春的兩句微博評論只是就詩論詩,卻一樣遭到嚴控,僅因貼出的日子本身就是黨國超級禁忌。

諸如此類,還能賴到周永康頭上嗎?那些富於幻想的海內外人士,得老實承認胡錦濤不是他們可以寄託幻想的人。前一陣萬潤南有文章稱他的清華舊同窗胡錦濤「九年不鳴,一鳴驚人」,大讚胡果斷出手拿下薄熙來。且莫論胡是否果斷之人,卻要問薄熙來案不是黨的醜聞和恥辱,難道是甚麼驕人勝利和光榮功績?若指薄熙來行事果毅還差不多,薄都要逼宮謀反了,胡才倉猝反擊,出頭的維護正朔法統還是溫家寶,胡則一如既往地隱形。

中共出了薄熙來這樣的野心豪強和胡錦濤這樣因循守舊的庸人,都是該黨的不幸;歸根究柢,奉行這種「特色」的國家制度,是全體中國人的不幸。按西方研究機構開列的軟硬件標準,論國民生產總值和政府管治效率,下一個有資格成為民主憲政的現代文明國家,西方論者幾乎都認定中國名列前茅。然而那是學術界按圖索驥的紙上標準,反是西方政治家要看得明白些,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就一語道破,中國前進的最大阻力來自其政治制度。

六四過去二十三年來,青年人從八十後到九十後已換了兩輩,中共不懈洗滌漂白人民的集體記憶,然而無論暴力與謊言都未能辦到,要全民族遺忘此事,試問還要多少年?

孔捷生

香港 蘋果日報

因六四繫獄21年 李旺陽:砍頭我也不回頭



為照顧受虐待致殘的哥哥李旺陽,李旺玲傾注心血,但如今兩人天地永隔。受訪者提供


六四硬漢李旺陽離奇死亡,外界質疑或因日前他接受境外媒體採訪,公開譴責中共、要求平反六四,並大爆獄中所遭酷刑,令當局難堪惹殺身之禍。他受訪時那句為了民主自由「就是砍頭,我也不回頭」,不但錚錚迴響,更一語成讖;他在獄中21年所受的種種酷刑,已成為中共對政治異見人士,以及對人民暴政的又一鐵證。

上周六(6月2日)六四23周年前夕,本港有線電視台播出專訪李旺陽的報道。鏡頭中他瘦弱不堪,行動舉止顫顫巍巍,要靠親友攙扶才可行走,失明兼失聰,部份牙齒脫落,與記者對話要靠在手掌心寫字才明白。對自己投身民運被折磨如此,他不後悔,他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國家早日進入民主社會,為了中國早日實現多黨制,我就是砍頭,我也不回頭!」

獄中絕食抗議 遭撬脫牙齒灌食

李旺陽堅持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他還大爆獄中被折磨慘況,指獄方用土製手銬銬他,手銬比手腕還小,「銬不進去,(公安)用鉗子使勁夾,等於用鉗子夾骨頭,他一夾,我頭就發昏,眼睛就不看見了(發黑)。」講話時,他聲音沙啞,兩側手腕被手銬夾留下的傷疤,清晰可見。

六四後李旺陽兩次被判刑,共坐監21年。由於他個性剛烈,在獄中「態度頑固」,遭公安毒打和施加酷刑。他一度絕食抗議,被公安獄卒強行撬開嘴灌食,令他多顆牙齒被撬脫,一開口即創傷盡顯。21年非人的牢獄生活,令原本身高1.8米、健壯如牛的他,出獄時竟如骨瘦如柴,不能站立,要家人抬回去。因無家可歸,他只能寄居妹妹家,初時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靠他人。

李旺陽接受境外電視台訪問的視頻播出後,海外觀眾無不慨嘆,指李旺陽所受酷刑,與內地維權律師高智晟如出一轍,顯示中共當局對政治異見人士的手段,慘無人道。而說起獄中酷刑,李依然情緒難平。他讚賞丁子霖等天安門母親20多年來的堅持,希望她們堅持下去,直到六四平反那天到來。

盼港燭光晚會「在全中國張開」

李旺陽受訪時表示,六四23年來他最感到安慰的是,香港人對平反六四的堅持,「希望香港人民的活動(六四燭光晚會),能在全中國到處張開,到處紀念!」

62歲的李旺陽原是湖南邵陽玻璃廠工人,1989年內地掀起民主運動,他出任邵陽市工人自治聯合會主席,六四屠殺後被以「顛覆罪」判監13年;2001年5月再被以「煽動顛覆罪」判監10年,去年5月出獄。

香港有線電視/《蘋果》記者


李旺陽小檔案

生卒:1950年11月──2012年6月6日

籍貫:湖南邵陽

學歷:初中(中三)畢業

經歷:

•湖南邵陽市玻璃廠工人

•1989年任邵陽工人自治聯合會主席

•1989年因「顛覆罪」首次被判監13年,2000年獲減刑2年

•2001年因「煽動顛覆罪」再次被判監10年

•2011年5月刑滿出獄

•2012年6月2日接受境外媒體採訪

•2012年6月6日在醫院離奇死亡

資料來源:《蘋果》記者


香港 蘋果日報

台灣政治不藍便綠 轉型只會被取代

二○○○年時,宋楚瑜脫離國民黨參加大選,結果還比連戰多拿百多萬票,敗選後成立親民黨。可四年後再選,老宋不但要跟連戰配合,還要充當副手;到今屆仍然要選,但得票不足三個百分點,幾經辛苦才拿到三席立委!較親民黨更早的是新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脫離國民黨,也是組黨時風風火火,今屆卻連一席立委都撈不到。

親民黨、新黨都曾經聲望隆重,卻經不起時間考驗,終究沒有成為第三勢力;兩黨生於國民黨,政治路線同樣貼近國民黨,同樣的教訓,說明在藍營陣線中只有一條路可走。

台灣政治,不是藍便是綠,不是國民黨便是民進黨。民進黨年初敗選後,外間認為是敗在兩岸政策,敗在政黨路線,如今在選出新黨主席的同時,便有質疑為何不作政黨轉型?可答案顯明,台灣政黨如果有第三條路線可走,不會等到今天,早就有第三勢力生出來了!

綠營政黨中一樣有個台聯,是阿扁上場後,由李登輝催生出來,比民進黨更綠,惟目前處境便像藍營的親民黨,不過苟延殘喘。民進黨已經在走中間路線,如果還學着藍營的兩岸政策,於選民而言,效果不會好過國民黨,於政黨而言,結果只會讓其他綠營政黨取代。新主席上場,只換換人事作風,不調整政黨路線,其實理所當然。


徐傑昌 評論員

太陽報

上帝要人滅亡 必先令其瘋狂

毋忘六四前夕,他刑滿出獄;六月飛霜過後,他大限臨頭;死得不明不白的他,名叫李旺陽,一個由於要求平反六四而被扣以「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民運人士。六十二歲的生命,當中超過三分一時間在獄中備受折磨,因此盲了,所以聾了,而且跛了。然而,李旺陽始終意志堅定,日前接受訪問還表示毫不後悔,為讓國家早日進入民主社會,就是砍頭也不回頭。

一個砍頭也不怕的錚錚漢子,在醫院裏到底是怎樣死的呢?至今尚未有一個正式說法,比較流行的臆測是「被自殺」。這種臆測並非毫無根據,一來死者全無輕生迹象,要自殺早該在慘無人道的黑牢裏了結殘生,重獲自由再自尋短見實在匪夷所思;二來嘛,國產野蠻執法者是無所不能的,只有想不出,沒有幹不來。

血仍未冷的華夏兒女不禁要問:上帝啊上帝,人家言之鑿鑿,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令其瘋狂,到底是不是真的?國家機器賤視人命的白色恐怖都到了這麼瘋狂的程度,滅亡的末日究竟何時降臨?

國產野蠻執法者的瘋狂,不是開玩笑的,除了李旺陽極有可能被自殺之外,離奇暴斃個案簡直創意澎湃而且罄竹難書,主要案發現場正是慘無人道的黑牢。有人死於躲貓貓,有人死於做噩夢,有人死於俯臥撐,連喝水這麼簡單的動作也能夠置人於死地。易言之,中國老百姓的生命脆弱到不堪一擊,隨時隨地死於被屈機。

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令其瘋狂,在很多獨裁暴君身上應驗了,經典例子是利比亞狂人卡達菲。此君瘋狂濫殺無辜,後被圍剿死有餘辜,致命一擊包括一刀插得屁股開花。卡達菲的下場,再無恥的人渣亦應引以為鑑。

不妨這麼說,已經瘋狂,等待滅亡。

林創成 評論員

太陽報

中共第四代執政十年總結不好寫

中共十八大召開在即,第四代與第五代進行政權交接,官方媒體開始鋪天蓋地為過去十年進行宣傳,將這段時期定調為「科學發展,成就輝煌」,但如果實事求是地評價,第四代執政功績很大,問題很多,留下的後患更多。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將過去十年定調為「黃金十年」,為第四代蓋棺論定。但這個定調能不能服眾,恐怕是見仁見智。如果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過去十年是中國騰飛的十年,無論是國民生產總值、外貿進出口總值、國家外匯儲備總額,都是翻了好幾倍,中國社會進入上下五千年以來最富庶的時代,這是第四代最大的功績。

貧富懸殊 道德淪喪

但必須指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環境污染與資源透支的基礎上,神州上下已變成殘山剩水,空氣、水資源、礦資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如果將這十年經濟發展的成果與受破壞的環境及資源透支的代價相比,恐怕還將得出得不償失的結論。

從社會分配角度看,過去十年是貧富急劇分化的十年,中國的堅尼系數已超越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成為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國家。一方面造富能力進入世界前列,權貴們富可敵國,另一方面致貧能力天下無雙,低收入弱勢群體不斷擴大,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這成為第四代最為人詬病的痛腳。

而從社會風氣角度看,過去十年是中國道德淪喪、歪風邪氣最盛的十年,尤其是官場腐敗風、世襲風積重難返,裸官盛行,很多官員身在華營心在洋,甚至淪為外國間諜。上樑不正下樑歪,官場如此,民間亦墮落,見錢眼開、見利忘義、見死不救已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不擇手段、不計後果成為各行各業的潛規則。

再從國家統一與國家安全角度看,第四代不僅在開疆拓土方面無寸進,即使在看守祖業、維護領土方面也乏善可陳。黃海東海南海,海海吃緊,特別是面對菲律賓這樣的小國都忍讓妥協,在釣魚島問題上更是忍氣吞聲。中國不是沒有維護國家統一的實力,而是第四代缺乏維護海疆的意志與血性。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也適用於中共第四代執政的十年。官方喉舌若一味粉飾太平,歌功頌德,卻對這十年的問題缺點與黑暗避而不談,恐怕難以讓老百姓心服口服。第四代的總結很難寫,功過是非,只能「其惟春秋」。

馮海聞

太陽報

救死扶傷 應是常態 不是樣板

月前,香港有一位艇家載着六名釣魚客出海釣魚。回程時遇上大雨,小艇疑觸礁穿孔入水,這位艇家仍然奮力把小艇划近將軍澳篸洲防波堤,讓釣魚客安全回到岸邊,自己卻因風浪太急,小艇沉沒,竟以身殉。

這是一個先救人後自救,卻不幸葬身怒海的感人故事,可惜記者並沒有深入報道。這位六十二歲石姓船家的事迹,應該可以譜寫成獅子山下一曲可歌可泣的讚歌。

對比那位意大利籍的大郵輪船長,因自己的判斷錯誤,郵輪觸礁。船長不按規定職責指揮救人,卻自行先溜上救生艇,還辯稱是偶然跌下,謊話連篇,成為當代世界最可恥的船長和最不道德的事例。

中國最近又有一位被譽為最美的女教師張麗莉。她不是因為美貌著名,而是在上月八日,黑龍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附近的一場車禍中,她勇敢地推開幾個學生,自己卻因此受了重傷,需要截肢而成為重度殘廢。

此事在全國的網站中引起熱議,黨政領導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也專程由北京到治療張麗莉的哈爾濱醫院探望。

對比在佛山車禍中受傷的小悅悅,路過的途人十幾個,卻無人襄助,後來還是一位清潔女工將她扶起,但已返魂乏術。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啊!

宣揚樣板 作用不大

當然,內地還有不少好人好事。幾年前,湖北荊州江邊有兒童遇溺,在場有三位不諳水性的大學生下水救人。不幸的是,雖然三位年輕大學生成功救起遇溺者,自己卻遇難。這些好人好事,海外人士多不知道,這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了。

內地對於一些好人好事的宣揚過於「樣板化」,而不是「常態化」,有時更成為一個運動,這往往會削弱正面教育的效果。

其實,好人好事是經常有的,捨身救人難道多年來只有這幾則嗎?不過,宣揚湖北大學生救人就沒有今天宣揚張麗莉事件的規模。

大概最近又有了要樹立好人好事的樣板,要在多宗見死不救的車禍的負面消息中扭轉人們的觀感,剛好有了張麗莉這個事迹,於是就大張旗鼓地宣揚起來。有關方面不僅大事宣揚,許多榮譽頭銜也就加諸她的身上,例如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等等,佳木斯市更是把她教的班命名為「張麗莉班」,市教育局成立「麗莉英雄事迹宣教室」。

張麗莉是值得宣揚的,捨己救人、見義勇為也是值得提倡的。特別是教師這個不太受重視的行業,他們的標兵是更加值得樹立的。

道德教育 消滅歪風

然而,更重要的是:

我們如何在社會上樹立互相幫助、救死扶傷等等良好的道德風氣?

我們如何在社會上逐步消除「一切向錢看」、「見死不救」的不良風氣(像湖北荊州船夫不願救三個大學生,而要等他們死亡再爭取撈屍費)?

我們如何建立更好的駕車文化,防止頻發的交通車禍?

我們如何加強學校的道德倫理教育,做到重建全民好道德真正「從娃娃抓起」(鄧小平語)?

一個感人事例,應該引起社會深思,從深層次方面解決種種問題。


吳康民

東方日報

六四民運人士被自殺 野蠻暴君進步了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曾經講過,中國人權狀況正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乍聽之下當然覺得王大人胡說八道狗屁不通,然而細心一想亦不無道理,畢竟華夏歷史三千年從無人權可言,由秦朝的焚書坑儒到滿清的十大酷刑,蟻民的性命一直賤過地底泥。歷史發展到今時今日,白色恐怖儘管無處不在,不過打壓起來已算是相對文明了,起碼極少直接打死,即使打死了也不敢面目可憎地直認不諱。所以嘛,中國人權狀況史上最好之偉論是講得通的,原因是起步點實在低得可憐。

近來又有一宗人權狀況史上最好的個案,足以說明野蠻暴君進步了。事情是這樣的,六十二歲的民運人士李旺陽,由於要求平反六四而被扔進黑獄,折磨至又盲又聾,捱過二十二年牢獄之災重獲自由,在醫院裏居然離奇死亡。死因到底是甚麼呢?不知道,官老爺沒有說清楚,外界只好猜測那是疑竇重重的「被自殺」。

世光痞人我之所以說野蠻暴君進步了,首先,二十二年牢獄之災沒有取人老命啊,李旺陽的人權沒有被摧殘得太離譜。其次,出獄之後離奇死亡,官老爺始終沒有大言不慚表示「依法辦事」嘛。再者,死者親屬和外界輿論提出被自殺之說,暫時沒有人被失蹤啊。

姑勿論李旺陽之死是甚麼原因,中國人權狀況仍然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當執法者不敢背負殺人罪名,這個執法者已經進步到明白何謂廉恥。


韓世光

東方日報

閱微博知民情 國家維穩費高過國防軍費

內地官方傳媒報道,中共中央黨校上月十六日舉行今年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校長習近平出席並講話。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最基礎的工作在於真正搞清楚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真正搞清楚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真正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客觀實際,真正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

要及時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盼,依老朽的陋見,自然要多接觸平民百姓,尤其那些有冤無路訴的上訪人士。然而,美國「每日野獸網」發表題為《在北京等待正義》的文章指出:上訪,這項中國帝王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一向是毫無意義的。中國學者的研究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六上訪者的問題能真正得到解決。然而,成千上萬的中國老百姓依然相信這種古老的儀式。

事實上,領導及地方官要「實事求是」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多點看「微博」也是個好方法。像以下這則:有時會有朋友勸我,你不缺吃不缺喝,何必關心政治呢?你又不當公知,說多了對你百害而無一利。我說:我從不關心政治,我關心的,只是我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我能吃到物美價廉的放心食品,希望我的娃不用吃昂貴的進口奶粉,希望小區物業不會跟我耍流氓,希望能活得像一個有尊嚴、有安全感的小市民!

真做到這樣,國家的維穩費怎會高過國防軍費!


施友朋

東方日報

羅援對美十問 鷹派血性吶喊

解放軍少將羅援日前發表文章,對美國軍力提出十個質問,被認為是中國鷹派的鐵血吶喊。羅援是解放軍中少有敢說敢講、能說會道的利嘴,其戰略視野、謀略水平及作為紅二代的使命感遠在同僚之上。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羅援的血性讓多少中國外交官汗顏?

美國連續十三年發表《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再次對中國軍力發展指手畫腳。近日,羅援主導的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也發表《美國軍力評估報告》,對美國軍力提出十問: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龐大、裝備最精良的軍隊?誰擁有世界上最高的軍費數額?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誰是目前世界上打仗最多的國家?誰是世界上聯合軍事演習最多的國家?誰在把中國當做假想敵?美國戰略重心東移是針對誰?「空海一體作戰」的作戰對象是誰?誰在實施和準備實施「網空作戰」?誰在給中美軍事合作製造障礙?

這一系列問題環環相扣,結論是:美國是世界上軍力最強大、軍費最龐大、對中國有強烈敵對心態的國家。在中國外交界一片「中美友好合作」的論調中,羅援公開將矛頭指向美國,捅破中美和諧相處這層虛假的面紗,頗有政治勇氣,也展現出中國軍人應有的精、氣、神。

一洗頹風 注入動力

十多年來,中國軍界隨着外交官的指揮棒起舞,大唱和諧讚歌,甚麼和諧海洋、和諧天空、和諧世界,一套接一套,本來應該雄赳赳的殺氣,最後變得一團和氣。羅援對此相當憤慨,大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準備打仗你就是違憲啊。當然現在有些軍中敗類整天把心思用在跑官要官上,而不是一門心思謀打贏,這是軍中大患,戰爭大忌。」

羅援是解放軍中鮮有的輿論戰高手。在南海問題上,他疾呼中國拖不起,應該有所作為:對於中菲黃岩島對峙,他建議中國不應撤火,反而須增兵,不能讓菲律賓體面下台;對於釣魚島問題,羅援則主張「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中國應盡快成立海岸警備隊。羅援顯然不是一介莽夫,而是理性的鷹派,主張不僅要比嘴巴硬,還要比拳頭、拚智慧。

羅援之父是曾任中共調查部部長的羅青長,也是周恩來臨終前見的最後一人。作為紅二代,羅援對捍衞紅色江山有一股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對目前軍隊中和社會上的種種醜惡深感痛心,對外交工作的積弱難返異常焦慮。因此,他經常不斷抨擊時弊,體現出愛之深、責之切的複雜心情。

中國正處於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時代呼喚羅援這種鷹派發出鐵血吶喊,一洗民族頹風,為大國崛起注入堅強動力。遺憾的是,羅援這樣的人太少了。



東方日報

薄熙來身邊的人沒有幫助他

事件》記者 柯宇倩


左派勢力壓制


大事件:之前已經有中央不滿薄熙來發動新“文革”說法,從這件事不是可以更加看出中央對“文革”路線?

楊開煌:當然,像“烏有之鄉”、“澤東旗幟網”這樣左派的網站,已經使用“毛黨”、“鄧黨”的字眼,認為改革開放後是“鄧黨”,不是“毛黨”,只有他們才是忠於“毛黨”,這是很嚴重的事,薄熙來如果知道這事情的嚴重性,就應該立刻撇清,甚至痛打左派一巴掌,他的地位反而能穩固,因為左派就沒有人靠了。

其實薄熙來有一陣子說“唱紅”是發揚延安精神,與“文革”沒有關係,但後來沒有繼續,這也是薄熙來邊的人沒有幫助他。現在薄熙來的作法讓大陸的改革派、右派無法同情。其實講白了,中央的學雷鋒跟“唱紅”有什麼兩樣?紅歌的精神可以恢復,但不需去唱。

大事件:薄熙來下台後,左派勢力是否會消退?

楊開煌:會被壓制,中共政權經歷60年,左派總會有,但思想體系會逐漸轉變,左派匯集力量也會被一次次地打消。但我不認為因為左派的消失,中國大陸就會成為像西方那樣的右派,中國大陸應該循著一條中間偏左的道路前進。

大事件:現在重慶市委書記由張德江接,這只是暫時的安排嗎?

楊開煌:當然,張德江是以高兼低,他本來就會進常委,讓他兼重慶市委書記,是因為還沒有找到完全適合的人選,這個人選未來一定會進政治局常委,我認為周強(中央委員)主政重慶的希望蠻大的。

大事件:薄熙來走後,誰進入政治局常委的機會增加了?

楊開煌:常委原本是“11爭9”,現在是“10爭9”,剩下的是俞正聲和劉延東。對中共常委的晉升來說,年齡是一個重要的關卡,所以如果不讓張高麗“入常”,那“入常”的就一定是俞正聲和劉延東,俞和劉的尷尬在於,2013年就都到68歲,都在可提或不可提之間。

劉延東的優勢在於她處在一個提倡男女平等的風氣下,但弱勢是她沒有地方經驗,最近的常委,沒有一個不是有在兩個省(區)以上的地方主政的經驗——除了溫寶。所以未來的趨勢,年齡是其一,第二是地方和中央的經驗兼具。沒有這樣的訓練,就不足以統合整個大國家。

俞正聲就完全沒有問題,他在湖北和上海主政,又曾擔任建設部部长,有中央經驗,所以入常的機會應該蠻大。至於胡春華、孫政才、周強等人,就不太可能了,但這人這次應該會進政治局,下一次,其中兩人應該會進常委。

大事件:薄熙來下台,重慶模式是否還會持續?

楊開煌:從溫家寶和賀國強的講話來看,其實是一分為二,一方面肯定重慶人民和重慶這幾年的貢獻與成績,這讓左派不會有太大反彈。另一方面他們反感“唱紅”,反感薄熙來的作風。

重慶做了很相對來說讓中央覺得不錯的事,例如第一,國有企業改造,使得重慶沒有太多失業的員工、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二,“打黑”,安定社會、穩定人心,第三,戶籍制度的改革,讓幾百萬人進到城裡,這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來支持這些人的醫保、教育,所以薄熙來和黃奇帆還是有其貢獻。

但薄熙來的做事風格、對抗中央領導的態度,都讓中央反感。江澤民時代還有一個鄧小平,現在沒有這樣的人,如果自己不出手整頓,就沒有人聽你的。
所以未來的重慶模式應該會繼續吸納好的東西,張德江也說了,將繼續推動重慶的改革開放,保持、完善對外開放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大事件》)



十八大常委人數會不會有變?


《內幕》主筆:夏寒冬 程恭羲 


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基本上已學者“敲定”後,十八大常委人數否會發生變化,也成媒體和網上輿論關注另一焦點。有人認為,十八大常委會由目前的九人增至11人,也有評論推測會減至七人。

那麼,十八大常委人數到底會不會有變呢?這得從中共黨章說起。

中共黨章對於政治局常委、委員人數沒有特定限制;從中共黨史看,政治局常委、委員的人數也少不等。

中共在四大以前的中央領導機構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中央局,從五大開始設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七大不設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政治局的核心領導機構為中共中央書記處。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選舉產生中央書記處為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弼時五人,時人稱之為“五大書記”。 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選舉,仍為五大書記,但排名順序變為毛、劉、周、朱、任。1950年,任弼時病逝,陳雲成為中央書記處第五位書記。

從八大開始,中共設政治局常委。第八屆中央委員全會選出政治局委員17人,候補委員六人;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總書記鄧小平;政治局常委由主席、副主席和總書記上述六人組成,這基本上是中共七大中央書記處的延續,只加上鄧小平。

1958年5月,八屆五中全會增選林彪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第五位副主席,排名第六,在鄧小平之前。

“文革”開始,1966年8月,八屆十一中全會改組領導機構,副主席只留林彪一人,對劉、周、朱、陳的副主席職務不再提及;政治局常委增加四人,達到11人,新的排序為: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這是中共黨史上政治局常委人數最多的一次。
一年後,政治局常委中劉、鄧、陶均被打倒,朱、陳雲、李“靠邊站”,實際剩下毛、林、周、陳伯達、康五人。

1969年4月九大,第九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21人,候補委員4人;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林彪;政治局常委五人: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

1970年8月的九屆二中全會,中央宣佈審查陳伯達;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機毀人亡,常委就剩了人。

1973年8月十大,第十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21人,候補委員四人;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政治局常委九人(按姓氏筆劃):毛澤東、王洪文、葉劍英、朱德、李德生、張春橋、周恩來、康生、董必武。

1975年1月十屆二中全會,增選鄧小平為中共中央副主席、軍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辭去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常委一增一減,仍為九人。
1975年4月到1976年9月,政治局常委變化眼花繚亂:康生、董必武、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去世;1976年4月,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撤銷鄧小平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隨後,10月粉碎“四人幫”,解除王洪文、張春橋的政治局常委。這樣,第十屆政治局常委在職的只剩葉劍英“孤家寡人”。這是中共歷史上政治局常委人數最少的時候。

1977年8月十一大,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23人,候補委員3人;主席華國鋒,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常委由這五人組成。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增選陳雲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

1980年2月十一屆五中全會增選胡耀邦、趙紫陽為政治局常委,批准政治局常委汪東興辭職。

1981年6月十一屆六中全會同意華國鋒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軍委主席;選舉胡耀邦為主席,趙紫陽、華國鋒為副主席;鄧小平為軍委主席;政治局常委為七人:胡、葉、鄧、趙、李、陳、華。

1982年9月十二大,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25人,候補委員三人;不設主席、副主席,黨的最高領導人改為總書記,總書記胡耀邦;政治局常委六人: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

1985年9月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同意葉劍英辭去政治局常委。

1987年10月十三大,十三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17人,候補委員一人;總書記趙紫陽;政治局常委五人: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啟立、姚依林。
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鄧小平與幾個元老撤掉趙、胡二人,圈定的新中央政治局常委為六人:江澤民、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
W020110425540608494878.jpg (500×329)
十六大常委

1992年10月十四大,十四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20人,候補委員二人;總書記江澤民;政治局常委: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

1997年9月十五大,十五屆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委員22人,政治局候補委員二人;總書記江澤民;政治局常委七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

2002年11月十六大,十六屆中央委員會選出總書記胡錦濤;政治局常委共九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幹。

2007年10月十七大,總書記胡錦濤,政治局常委仍是九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

鑒於十七大推出了“雙接班人制”,以及中共黨史留存的經濟教訓,為了保持政局穩定,十八大政治局常委人數應該會保持在九人。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話說,任何改變將為政局添加不確定因素,而目前並無迫切理由那麼做。(《內幕》第1期。出版时间:2011.9)

一场悲剧的奇妙回声



法广纽约特约记者 倪安


星期一,几乎所有美国新闻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布隆伯格通讯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旧金山纪事报,在报道北京六四镇压23周年的消息时都谈到了当天上海股票交易所收盘时上证指数下跌了64.89点的奇妙故事,大有老天爷故意与不遗余力屏蔽一切与六四有关痕迹的当局过不去的意思。

纽约时报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天安门广场军事镇压23周年纪念日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政治上微妙的收盘数字,这是中国领导人一直拼命试图从国家意识中抹掉的一个悲剧的奇妙回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仿佛是要突出新浪微博检查员努力工作的荒谬性似的,无可挑剔的、看似无关紧要信息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突然转身具有了颠覆性。一个非凡的巧合(或者不是),衡量市场每日交易活动的上证综合指数,周一下跌了64.89点,成为六四大屠杀日期不可屏蔽的提醒者。”不过布隆伯格的报道随后说,“当六四23周年当天上证指数下跌数与这一事件的日期一致时,中国用户最多的微博服务屏蔽了对‘上证指数’四个字的搜索。”

加强社交网上的信息封锁和控制也是媒体报道今年六四的主题之一。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说,新浪微博的检查员加班加点来阻止对“六四”、“坦克”、“镇压”、“绝不遗忘”、“广场”等词的搜索。连网民发明的用以代表六四的5.35,即5月35日,也就是6月4日,都被屏蔽。到了今天晚些时候,甚至连“今天”一词也被禁止搜素了。上周末,新浪微博禁止使用用户有可能用来纪念天安门死难者的蜡烛图标。

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一年一度的纪念六四烛光晚会是报道的另一重点。布隆伯格通讯社在报道时说,来自上海、32岁的电脑软件工程师刘本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人纪念天安门死难者。”这是他出差到香港的最后一天,他参加了维园的纪念六四活动,他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在中国举行同样的活动,说出我们的感想。”

《华盛顿邮报》发表哈佛大学讲师何晓清博士的评论《天安门屠杀公道未还》。何博士在哈佛开了一门六四课程。她在文章以最近自缢身亡的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轧伟林为例,她说,“天安门屠杀过去了23年,受害者家长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没有得到回复,没有任何人为那场屠杀负责。相反,军事镇压一结束,就是大规模逮捕和清算,政府通过控制的媒体和官方教育发起了重建其合法性的运动。官方版本的1989事件建立起来了,并采取巨大努力确保这一编造的谎言成为民族的记忆。枪杀平民的士兵成了“共和国卫士”。在这场爱国主义运动中,军事镇压被描述成为了稳定和繁荣必须采取的措施和对抗西方分裂和削弱中国的阴谋。“

文章说,以丁子霖教授为首的天安门母亲群体对抗集体遗忘、搜集受难者名单的工作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1993年总共只找到16个到2012年202个受难者,但是远未完成。文章说,“真正的数字被埋没在23年的掩盖、欺骗、镇压和迫害之中。”

文章说,“也许天安门母亲有助于提醒我们一些常识:当一个政府下令军队向自己的人民开枪的一刻,它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当一个政权告诉其人民,人的生命和人权、人类尊严和体面可以为了更高的目标,如民族的骄傲、经济的发展,而牺牲,那么它就是在告诉人们,任何原则都可以为了‘致富’和‘崛起’而妥协。这种心态已经成为中国后天安门时期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根源。”

文章最后说,“轧伟林提醒我们,如果像天安门运动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它将不会像1989年时那样是出于信任和激情,它将从愤怒、沮丧和冤情的综合爆炸中产生。”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在中國生意越做越大


《明鏡月刊》任知晴



不僅如此,2006年,庫恩接受美國國際管理集團(IMG)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特德·福斯特曼邀請,成為IMG的合夥人。庫恩和福斯特曼一同參與製定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朱亞當則作為集團的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總體負責中國區域業務。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福斯特曼曾毫不諱言地說:“中國是IMG發展最重要的國家。所有與中國有關的業務的可行性、理想、創意等,都要優先考慮。”

2006年6月25日上午,IMG與蘭州市文化實業發展總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商定在該市“共同投資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在文化產業領域進行廣泛的合作,合作期限為20年。公司的組織形式為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註冊資本初步確定為2000萬元人民幣”。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8天,央視與IMG簽約成立推動中國國內體育賽事發展的“央視IMG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計劃是,從本屆奧運會中多發掘幾個像姚明、劉翔一樣的奧運平民英雄。除了經營包裝體育明星外,IMG還負責推廣各項知名比賽項目,而奧運會後的體育產業則成為IMG更為著眼的目標。

庫恩表示,國際管理集團願意在體育領域與中國相關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這些合作不僅包括北京奧運會前,還包括北京奧運會後。
南方人物週刊的文章指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庫恩正在利用自己的聲望,幫助IMG大舉進入中國的文化產業市場。IMG與山東電視台、山東省體育局合作,旨在山東建立世界頂尖的體育、娛樂、傳媒基地;與上海世博會合作,為上海市政府展現國際大都市形象。

即使是中國一些中小型城市,IMG也挾其政治資源,邁出了投資的步伐。2008年9月9日,IMG向晉江市政府報告了濱海運動休閑產業帶的最終方案,這標幟著IMG正向廣闊的中國市場全面進軍。

庫恩的生意在中國越做越大。(《明鏡月刊》第21期)



庫恩所著《江澤民傳》

异议作家李必丰命运如何?欧洲引发关注


在流亡德国的作家廖亦武等人的呼吁下,因为六四而不断受到残酷迫害,正在监狱中的李必丰先生的影响在欧洲等地迅速扩大。在纪念六四二十三周年前后,德国、波兰等国的艺术界,媒体广泛报道并且关注李必丰先生的近况。以下是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去年逃出中国而到达德国进行访问创作交流活动的著名作家廖亦武先生,两个月前听说他的朋友,从来未被世界知晓的四川作家李必丰先生第三次被捕入狱,为此开始在欧洲为李必丰先生的自由进行呼吁。呼吁开始犹如向大海中投入了一粒石子,但是随着廖亦武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李必丰先生的遭遇和影响迅速地引起欧洲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李必丰先生是成千上万因为二十三年前为六四呐喊而被关进监狱的人。为此,在今年的六月四号,记者采访了廖亦武先生。

廖亦武先生首先对记者介绍说,“李必丰他原来就是和我因为六四而被关进监狱的。进去之后就和我关在一起。关在一起他的命运其实比我坎坷多了。西方人认为我的描写监狱的那本书,《我的证词》里面描述的情况,那个经历他们已经受不了了,其实李必丰的经历比我惨痛很多倍。”

廖亦武先生说,自从他们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李必丰先生的签名活动发动以来,李必丰的影响在欧洲迅速地扩大。“我在六月一号不莱梅的国际诗歌节中朗诵了李必丰的诗歌,‘在这个国家我们只有冬眠’,音乐朗读。当时不莱梅诗歌节并且把我的在卡普钦斯基奖的获奖词翻译成了德文。由于音乐和文学的感人力量当场就有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和诗人为李必丰签名。这个事情正在迅速地蔓延,迅速地扩大。”

廖亦武先生说,今年纪念六四使得李必丰的经历更加广泛地受到媒体和艺术界的关注。“六四前夕波兰各大媒体都报道了李必丰先生的事情。很大篇幅的文章,他的照片也很大。还有纪录片的导演也和我联系,想拍有关他的纪录片。

日本最大的电视台,NHK在六月三号作专题节目的时候,也专门做了关于我和李必丰的专题,公布了我对于他的呼吁。”

廖亦武先生最后说,只要李必丰先生一天不获得自由,他的影响就会继续在欧洲和国际社会扩大。他们将会利用每一个机会,每一个可能为李必丰先生呼吁。

自由亞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世界媒体看中国:想不笑很难


美国驻华使馆发布北京空气污染资料供在京美国人参考,被指责干涉中国内政
图片来源: 美国大使馆空气指数推特
美国驻华使馆发布北京空气污染资料供在京美国人参考,被指责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当局要求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停止发布驻地的空气污染监测结果,在国际媒体间造成逗乐效应。这种逗乐效应在继续扩散。

读者哪怕仅仅是浏览国际媒体有关报道的标题,就大致会感到在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国际媒体记者们想不笑都难。

*看报看题*

今日美国报》的标题是:“中国要美国停止通过推特报告北京恶劣的空气。”该报配发这条消息所用的图片是,一个男子骑电动车横穿大白天暗无天日的北京街道。

英国大报《独立报》的标题是:“中国警告外国使馆:公布空气污染数据非法。”配发的图片是,北京一所高层建筑几乎消失在浓重的阴霾背景中,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前景中懒懒地飘扬。

印尼英文《雅加达邮报》的标题是:“北京正告外国使馆:不要发布空气质量读数。”

印度英文大报《印度时报》的标题是:“北京向外国使馆发出警告:不要监测我们的污染。”

法新社的标题是:“中国要求外国使馆停止发布(空气)污染数据。”

美国《大西洋》杂志网络版的标题是:“中国要全世界停止注意其严重的空气污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标题是:“中国要求外国使馆不要招惹污染迷雾,China tells foreign embassies to keep clear of pollution haze。”

这个标题可谓一语多关。“to keep clear of”的本意是“不要靠近”,在这里也可以表示“不要掺和进,不要招惹”。“pollution haze”的字面意思既是“污染的烟雾”,也可以是“有关污染的糊涂账”。

CNN配发的图片是暗无天日的北京街道,近景中的汽车看上去模模糊糊,中景中的立交桥半隐半现,远景中的两座超高层建筑几乎被烟雾彻底遮盖,大有鬼影憧憧、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视力的意味。

作为世界媒体的一部分,美国之音也碍难免俗。

美国之音网站星期三的一条英文博文,其意蕴尽在不言中的滑稽题目是:“中国环保官员将停止发布‘蓝天日数字’Chinese Environmental Officials to Stop Counting 'Blue Sky Days'”

需要在这里做一点很有可能煞风景的补充说明:先前在北京居民用自己的眼睛和呼吸道感受到空气污染明显加剧之际,北京当局却宣布空气质量良好的所谓“蓝天日”大幅度增加。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空气污染数据由此受到中国公众信任,并显然引发中国政府不快。

环顾世界媒体报道,看来还是日本报纸最严肃。日本《产经新闻》的标题是:“美国继续进行北京空气观测,并对中国提出反驳说,‘(监测空气污染)并非干涉内政。’”

*标题之下依然滑稽*

中国空气污染严重,却指责外国使馆进行监测是干涉中国内政。这种做法跟中国盲人陈光诚遭受地方政府雇用的流氓打手长期非法拘禁和殴打、中国政府却指责外国使馆给陈提供了暂时的保护是干涉中国内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在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显然是力图让读者注意中国的这种滑稽。首先,《纽约时报》星期三发表的报道的题目本身就很滑稽:“中国要求其他国家不要发布其空气数据。”

在这本来就很滑稽的标题之下,则是更滑稽的新闻导语:

“中国多年来让人喘不上气来的烟雾刺激人的眼睛,让人的肺感到难受。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监测仪器按时将这种空气污染情况记录下来,通过推特每小时公布。中国政府星期二终于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坚决的立场。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严正要求外国政府停止发布有关中国空气的数据。”

*中美各执一词*

中 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星期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会上,对他所说的“个别驻华领事馆”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提出异议,主要是基于两点理 由:1)此种发布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干涉中国内政;2)“个别驻华领事馆”的监测只是基于一点的观测,因而不全面,不准确。

对于第一点理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星期二表示:美国驻华使馆在中国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将有关信息提供给大使馆内的美国人和在中国生活的美国人,美国不认为这违反了中国法律或维也纳公约,美国方面会继续发布有关的信息。

路透社的报道说,托纳表示,“坦白地说,空气污染在中国很多城市和地区是一个问题。美国方面只是向美国人提供这种信息,以便他们可以做出有关户外活动安全的决定。”

对于第二点理由,美国使馆从发布北京空气监测报告的第一天起就对用户明确声明:美国使馆发布的数据是不全面的,“(北京)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无法通过单一空气监测站的数据得到的。”

*玩笑·认真难确定*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驻上海和广州领事馆发布所在地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受到中国公众的欢迎。在中国政府将这种数据发布提升到“干涉中国内政”的高度予以强烈批评的同时,一位中国网民在美国大使馆的推特上留言,对美国使馆提出了跟中国政府观点截然相反的要求:

“好玩一箩筐For Fun _@ljj1998
希望除了空气外再帮我们测测自来水、食品,谢谢。”

现在还难以确定这位网民提出这种要求是在开国际玩笑还是严肃认真。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公众对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十分担心,并且不相信中国官方有关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性的说法或报道。

警察突袭新疆宗教学校引发暴力冲突


新疆
新疆是穆斯林人口聚居的地区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新疆和田一所宗教学校的员工引爆炸药,抵抗警察突袭,12名学童被烧伤。
天山网讯报道,周三(6月6日)凌晨,和田警方接到举报称,和田市一处非法教授《古兰经》的学校强行控制儿童,警方随即前往事发地解救儿童。
但是,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对BBC中文网说,中国武装人员使用催泪弹镇压了维吾尔人宗教学习场所。
天山网讯报道,警方解救出54名儿童,12名被烧伤儿童被送往医院救治,但是没有说他们的伤势有多严重。
报道还说,3名警察和学校两名员工也在突击中受伤。

天山网讯说,在警方解救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引燃爆炸装置引起火灾。警察抓获了3名犯罪嫌疑人,其中2人受伤。
当地警察调查后认定这是一起控制儿童非法传教案,相关人员还采用暴力抗拒执法。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的发言人迪里夏提说,中国警察向未成年的学生使用催泪弹,导致双方人员受伤。
他还说,“中国将未成年的维吾尔儿童也纳入在镇压的范围中,目的是消灭信仰。”
迪里夏提说,他们得到的消息指,当局担心这次镇压行动将在和田引发抗议,因此已经派武装人员进入市区。
他说,当局逮捕了47人,其中有11名妇女。他们被指藏有非法宗教书籍和刊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穆斯林人口聚居区,那里民族矛盾经常激化。
中国最近在新疆加紧治理当局所称的非法宗教学校。

BBC

异议人士李旺阳“被自杀”?


据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报告,被称为“民主斗士”的湖南异议人士李旺阳6月4日逝世,享年62岁。他生前治疗居住的邵阳达祥区医院报称,他是“自杀身亡”。人权组织对此表示怀疑,要求当局调查李旺阳猝死事件,公布真相。

“中国民主党”和“民主大学”等组织发表声明称,无论是自杀还是被害,中国当局都要对他的死负责。声明指出,如果是自杀,他选择在“六四”这一天,显然是为表达对当局的最强烈抗议,以死明志;如果是当局残害,则是一种政治谋杀,参与者必须受到最严厉惩治。

声明称,李旺阳意志坚定,毅力非比寻常,绝非轻生短见之人,可以认定,他是“被自杀”身亡。

“八九民运”期间,李旺阳担任“邵阳市工自联”主席,“六四”事件后,举行追悼会,抗议当局制造大屠杀。1989年6月和2001年5月,他分别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和与“海外敌对势力”联系罪判刑13年和10年,直至去年5月6日刑满释放。因在狱中受尽折磨,出狱时,他已枯瘦如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

声明指出,李旺阳2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抗争是对八九民运精神的最佳注解;他的苦难一生是对中共最强有力的控诉。

德国之声



任璧蓮:想寫出有血有肉的移民故事



明鏡記者柯宇倩/美國文壇用英語寫作的華裔作家裡,有的是來自中國的移民,有的是移民第二代。出生於紐約長島、目前定居於波士頓的任璧蓮(Gish Jen),父母來自中國,由於擁有移民背景,任璧蓮的小說加入了許多移民的元素。但帶著各式“鏡片”看世界的她,並不侷限於中國文化與移民題材,讀任璧蓮的小說,總能見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

想寫出有血有肉的移民故事

任璧蓮認為,美國一些傳統的移民故事在刻畫人物時,僅介紹這個人來自某個國家,如此而已,並沒有深入介紹人物的背景,以為讀者只憑這一點就能瞭解這個人的所有事,對於美國的描述也只是一個白人的世界;任璧蓮試圖擺脫這種對什麼是移民的簡單想法,因此她的故事遠比這些移民故事複雜得多。

“比如我會說這個人是在獨特的中國歷史時刻、因為特殊的原因移民到美國,擁有獨特的興趣、特殊的宗教背景,如此一來,人物的獨特性就出現了,而不再只是一個基因上歸屬的中國人。”任璧蓮對《明鏡》解釋。

任璧蓮的作品有時帶著點政治味,但任璧蓮不喜歡把作品當成是政治說教的平台。“我熱愛描繪美國,作品有時會有些政治意味在,但我不認為自己是政治活動家。”任璧蓮更著重描繪文化、情感面,她舉例,《世界與鎮》很大一部分描寫了後911時代的美國、後911時代人們的緊張,以及911如何影響一個小鎮對新來者的態度。“雖然故事描述美國出現的仇外心理(xenophobia),可說存有政治意味,但我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更多與文化有關,我對文化更有興趣。”

在《世界與鎮》裡,主角孔海娣(Hattie Kong)的父親是孔子後代,母親是到中國傳教的傳教士,孔海娣在丈夫和好友都因癌症逝世的兩年後,決定開啟一個新生活,於是搬到河湖鎮,遇上一個柬埔寨家庭和剛退休的神經學家前男友。故事描繪著世界的變遷、外來者與新環境的互動、適應。在此故事裡,混血的孔海娣可說是一個新鮮的角色,但任璧蓮對《明鏡》說,雖然孔海娣具有一半中國人的血統,可是她不是移民,而是美國公民,因此任璧蓮在描繪她時,其實將她視為百分之百的美國人。

目前任璧蓮還未構思下一部下說,而是準備2012年4月與5月在哈佛大學的演講。屆時任璧蓮將進行三場名為“Tiger Writing: Art, Culture and the Interdependent Self”的美國文明史系列演講。

任璧蓮的成長過程充滿多元族裔色彩,丈夫則是愛爾蘭裔美國人,兩人於史坦福大學商業學院攻讀碩士時結識。任璧蓮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在家中均以英語交談;經常處在各種文化下的任璧蓮,如何定義自己的身份?

對任璧蓮來說,作家身份比族裔身份更能代表自己。“大部分時候,我將自己定位成作家,如果你問我,你是不是華裔美國人作家?我當然是。我是不是美國作家?當然是。我也是女性作家、麻州作家、母親作家,這些東西都足以描述(describe)我,但不能定義(defy)我,也不會限制(limit)我。雖然這些描述都是真的,但沒有一個是完全真實的我。”

任璧蓮對《明鏡》表示,她所相信的,就是要用各種“鏡片”來看這個世界。“擁有各種可能性是很重要的,我也認為自己有各種可能性。”不想把自己侷限在特定的角落,用不同視角看世界,這就是任璧蓮。


任璧蓮(Gish Jen)

台湾是否属于中国?李登辉和大陆交换学生激辩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

法广台北特约记者 陈民峰

台湾的前总统李登辉昨天晚上在一场演讲过后,和一位大陆来台念书的大学生,就敏感的政治问题,展开一场大约20分钟的激烈辩论。一位姓王的大陆学生在演讲后询问李登辉「两岸未来该如何促进交流?」,李登辉回答说:「要维持好的关系,不要一天到晚说台湾是你们的」,此话一出,台下学生欢声雷动。李登辉还说,台湾是中国大陆未来民主化的基石,他面对这位学生说,「你来台湾,就是要学习台湾为什么会民主化、自由化。」

李登辉是应邀前往中央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精英讲座」发表演讲,讲题是「新时代台湾人─我的脱古改新」,阶梯走道和门口都挤满学生,也有许多大陆来台的交换学生挤在里面聆听。
这位大陆学生两度质疑李登辉,「做为两蒋继承人,是否违背两蒋思想?」李登辉说,这无关思想,而是一种改变,他说,「中国应该也要改变」,还呼吁大陆学生,「不要相信你们上面人讲的话」,再度引发一阵欢呼。这位大陆学生也立刻响应说「中国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改变。」
大陆学生又问到钓鱼台主权的归属问题?李登辉强调「钓鱼台是日本的!」大陆学生紧紧追问「这就是你的立场吗」,在一旁的工作人员赶紧缓颊说,「李前总统说的不是立场,而是就历史事实解释。」
大陆学生继续说,国民党内部、国史馆和其他史料都说钓鱼台是属于中国的,不是日本的。李登辉表示,连马英九总统1971年在哈佛大学都宣布钓鱼台是台湾的,而马英九是依据海洋法,所以「历史上钓鱼台只有渔场问题,没有领土问题」。
李登辉还告诉这位学生说,「念到大学了,做个学者,要了解事实是如何」,大陆学生回应,根据史书,三国时期台湾就有人居住,台湾不是无人理会的领土。
面对大陆生连番提问,李登辉都保持微笑,要求这位学生回去多研究台湾历史,最后还送书、留名片给这位学生。

柴玲宽恕六四屠杀者引发争议


柴玲
前学运领袖柴玲宽恕六四镇压者引争议

1989年学生运动领袖之一柴玲在六四23周年纪念日发表公开信,宽恕当年的镇压者,引起广泛争议。
前学生领袖王丹、吾尔开希、封从德都表示反对。
六四民运中任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总指挥的柴玲在这封中、英文公开信中说,对于六四事件的最终结局只有两个,“一个是持续地恐惧,一个是走向真正的自由,宽恕的命运。”
两年半前开始信仰基督教的柴玲在公开信中说:“我原谅邓小平和李鹏,我原谅1989年冲进天安门广场的士兵……”

她还说,她明白这种宽恕是反主流文化和感情的,以前也有数位信奉基督的天安门学运人士因为提倡宽恕而被误会,但她仍然认为,“只有当真正我们宽恕时,持久的和平才会到来。”
柴玲的公开信发表后,立即引起民运阵营的轰动,尤其是包括王丹和吾尔开希在内的当年天安门广场学运的领袖们对此有很大反应。
在美国的天安门学运领袖王丹周三(6日)在发给BBC中文网的声明中说,虽然他尊重柴玲因个人信仰而导致的宽恕态度,但却完全不能同意。
王丹说,在当年的杀人者没有任何忏悔、道歉,甚至还在继续杀人之际,被害方的原谅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对六四死难者的极大不公。
他还呼吁柴玲正确区分个人信仰与对是非价值的判断。
目前在台湾的吾尔开希周三也在网上表示反对柴玲的态度,他说,23年后的今天,他在为当年牺牲的伙伴深感悲痛的同时,对于屠杀者的愤恨仍难消解。

他说,宽宥和谅解是在正义是非厘清之后,罪人祈求宽恕之时应有的态度,这不仅是宗教价值观、也是普世价值。
吾尔开希说:“对于践踏和平、正义及人类良知的杀人凶手邓小平、李鹏,我无法原谅,我无法在正义是非得到匡正之前原谅,无法在被害人原谅他们之前原谅!”
另一位六四学运领袖、柴玲的前丈夫封从德周三也说,邓小平至死没有承认镇压六四是错误的,李鹏至今不为镇压学生请求原谅。
封从德说,如果加害者没有反省悔改,这个原谅会有效吗?在六四惨案中失去子女的天安门母亲又会对此“作何感想”?

普京访华再显中俄“政热经冷”关系

俄罗斯总统6月5日抵达北京展开访问,高度赞扬俄中政治关系。俄方不满双方经贸关系以对华出口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出口为主的现状,中方同意俄参与建设田湾核电站。
这是普京第三次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了欢迎仪式。同此前每一次访华一样,普京在当天同胡锦涛举行的会谈中,再此高度赞扬了俄中政治关系。

普京在讲话中说,北京仍将是莫斯科可高度信赖和坦诚相待的战略伙伴。他说:“在俄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两国间的合作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透露,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就近东、北非、朝鲜半岛局 势、伊朗核计划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结束后,双方还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外界注意到,此次声明中,双方着重强调了将加强两国间的军事合作。

声明中说:除了将共同应对诸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等现代威胁之外,俄罗斯与中国对两国加强亚太地区安全的共同倡议赋予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当然将支持两国军方合作,保障亚太地区的安全。

在 高度评价政治方面合作的同时,中俄双方也承认,相互间经贸合作水平很低。陪同普京访华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虽然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但俄罗斯并不满 意对华贸易结构主要以能源和原材料出口为主。普京也利用在中国官方媒体表态的机会,呼吁加强俄罗斯在高科技、航天、民用客机制造、核能等其他领域的对华合 作。

此外,被称为俄中能源合作重点的天然气出口及俄中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此次仍未有任何突破。俄罗斯能源官员说,普京访华期间在天然气领域双方不会签订任何文件。

尽管如此,俄中两国代表团此次签署了17份双边文件,其中包括能源、旅游、银行间贷款、铝厂和列车制造厂之间合作等方面。

此次普京访华期间,中方同意俄罗斯继续参与田湾核电站的建设,算是给予俄方的一份礼物,对非常不满中俄间经贸现状的俄方给予一些安抚。

俄罗斯联邦原子能公司总裁基里延科在星期二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说,再经过协商之后, 俄罗斯将参与在今年年底动工建设的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他说,田湾核电站可以建8个机组。俄中双方已经开始讨论增加核电站机组问题。

有 评论称,此次普京访华仍未有新意,没有逃脱中俄间关系“政热经冷”的怪圈。虽然双方也在试图改变和提高经贸方面关系,但由于相互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其他 原因,仍然只停留在每次签署众多合作协议的水平。而此前的经验显示,俄中间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之间,经常会拉开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距离。

而历史也已证明,没有涉及到切身实际利益的高水平经贸合作作为基础,再紧密的政治合作也可能使双方反目成仇。当年中共从“老大哥”到“反苏修”的瞬间翻脸就是个例子。

此次,普京除了前两天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之外,还将参加7日在中国举行的上海 合作组织峰会。

RFA 周人

世界媒体看中国:空气干涉内政


美国驻华使馆发布北京空气污染资料供在京美国人参考,被指责干涉中国内政
图片来源: 美国大使馆空气指数推特
美国驻华使馆发布北京空气污染资料供在京美国人参考,被指责干涉中国内政
 
 
阅读来自中国的新闻,常常让人不禁觉得进入恍恍惚惚的梦境,真假莫辨,不知到底该相信什么,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弱不禁风的国家*

例如,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从1949年就开始宣传“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屹立于世界东方”,近年来更是宣传“和平崛起”,“大国崛起”,“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然而,从中共另一方面的宣传来看,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和中国政府则是极其虚弱,极容易被颠覆或遭受破坏力不可估量的外来干涉,简直是弱不禁风, 一口气就能吹倒。

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及中国政府弱不禁风一口气就能吹倒的说法,并非来自中共所谓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而是来自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的正式官方宣传。当然,时代已经进入21世纪,中央电视台确实是做到了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种更吸引中国公众和国际媒体眼球的新说法,取代了经典小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所代表的那种弱不禁风:

“一些人只需轻点鼠标就诋毁他人名誉,破坏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人心不古,哭笑不得*

中国的社会的稳定,中国的国家安全,“一些人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破坏或危及,这种惊人的说法究竟是出自对中国的超级爱护,还是对中国的超级诬蔑,还是中央电视台的人说错了话,还是中国当局确实是有这样的恐惧,现在人们还不清楚。

顺便说一句,显然是时代变迁的缘故,当年林妹妹的弱不禁风惹人爱怜,甚至让不少人痴迷。但中央电视台的“轻点鼠标就能危及国家安全”的名句播出之后,其名句所宣传或暴露出来的弱不禁风却受到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的嘲笑。由此可见,人心不古,也让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既然说到了这里,不妨再顺便说一句,关于当今中国弱不禁风的问题,已经有中国网民做出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坐个经济舱,你慌张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自己打个伞,你慌张了;日本首相公布了家产,你慌张了;(英国首相)卡梅伦到超市买个菜,你慌张了;德国总统因(获取不当)贷款辞职,你慌张了;(台湾总统)马英九吃个盒饭,你慌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发了条微博(提醒民众注意食品安全),你慌张了;网民轻击一下鼠标,你慌张了,什么东西!就这种货色还敢忽悠我们爱国。”

*公布空气污染指数也是干涉内政*

中国官方媒体先前激烈指责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生活俭朴、令中国公众心仪,显示了他是不安好心,妄图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公众普遍认为骆家辉反衬出中国官员普遍的腐败奢侈。

一个外国驻华大使因为生活俭朴,或表现出生活俭朴,就会对中国内政构成富有杀伤力的干涉,中国官媒的这种指责立即招致中国公众的普遍嘲骂和哄笑,导致官媒疾速撤退,封杀有关问题的评论,甚至连发出强烈指责的《北京日报》的名称也一并在微博世界被封杀。

6月5日,中国政府官员再次指责美国驻华使馆公布用自己的监测设备测量到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干涉中国内政。近年来,不知道多少次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形成昏天黑地,北京官方公布的空气质量评估是“良好”或“轻微污染”,但美国驻华使馆公布的则是“不健康”或“高度污染。”

不 是用空气检测技术设备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呼吸道大致测试和判断北京空气质量如何的北京居民,大都倾向于相信美国驻华使馆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标,从而形成了中 国官方所认为的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应当说明一下,先前中国官方也对美国使馆测量和公布使馆所在地空气监测数据的做法提出过委婉批评。把问题提升到干涉 内政的高度,是中国当局的一种新说法。

*中国官方的指责*

报道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新闻能够一直保持一本正经,不让人看出笑容或笑意,这种特殊才能、特殊人才似乎更常见于具有“忍者”传统的日本媒体。例如,《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森安健的报道: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6月5日举行记者会,发表了2011年环境状况报告。报告承认,中国大半的都市空气污染加剧,能够造成支气管炎的PM2.5微粒物质增加。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从去年在大使馆院内独自进行PM2.5微粒测定,每个小时通过推特公布。对此,吴晓青提出批评说,‘不应干涉中国内政。’

“吴副部长强调指出,‘空气污染的检测和公布是政府的专权。’美国大使馆则表示,美国驻华使馆只是向在北京的美国人提供空气污染数据。但是,美国使馆的数据跟中国当局的数据常常有差异,人们对中国当局公布的数值有不信任感。”

还是要顺便再说一句,中国官方媒体所报道的吴副部长并没有直接提出美国驻中国使馆或领馆检测空气质量的问题。他说:“我们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只要捂住不公布就好?*

美联社记 者欧蕾珊(ALEXA OLESEN)星期二从北京发出报道指出,就在星期二,美国大使馆和北京官方分别发布的空气污染情况就明显不同,北京官方的说法是当天北京空气状况良好 (good),美国使馆则是说对敏感群体不健康(unhealthy for sensitive groups)。欧蕾珊的报道说:

“北京政府只是在受到中国公众和国际间的强烈批评之后,才在去年开始公布PM2.5 微粒物质浓度。批评者认为,中国的空气污染标准是不足的。

“中国政府看来是对空气质量的两种读数相互较劲感到沮丧,另外也不喜欢美国方面的读数凸显出美国所认为的不健康的空气污染水平在中国被认定为良好这一事实。”

在另外一方面,欧蕾珊报道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星期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响应了吴晓青的说法,但刘为民的说法稍有不同。刘为民说,中国所反对的不是美国驻华使馆、领事馆收集环境数据给自己的工作人员和外交官用,而是反对把这些数据在中国公之于众。

*中国中国,情何以堪*

美国驻华使馆和领事馆(上海和广州)发布当地空气污染数据,给当地的美国人提供参考,由此被中国当局指责为干涉内政。

然 而,在民众也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微博时代,中国官方对美国使馆、领事馆的指责(美联社报道说,在这个周末,上海当局也指责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发布空气质量 报告是非法的),招引来一些显然是官方难以喜欢、却可以让国际媒体看着直乐的中国网民反应,如以下两则从星期二夜间的新浪微博随便挑选的微博:

“凡人老周:建议以牙还牙,他发布中国人权报告,我们发布美国人权报告。他们发布北京上海空气污染,咱们发布华盛顿纽约空气污染。他们总统自己打伞,我们主席也自己打伞,他们官员廉洁,我们官员也玩廉洁。他们搞总统选举,我们搞主席选举。怕他个鸟。”

“女 人似诗:农村土壤污染超标、水质污染严重、空气细颗粒物超标......‘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中国现在发布的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 据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科技飞速发展的中国在处理环境污染技术问题上却软弱无力!PM2.5标准比15年前美国发布的标准尺度还要宽松.. 情何以堪啊! ”

记者无疆界揭露中国政府加强网络监控


法广

记者无疆界6月5日发表公报,揭露中国政府对网络监控升级,严禁谈论六四惨案。记者无疆界在公报中指出:我们十分关注最近发生在中国的网络审查。公报表示:“天安门惨案23年之后,中国政府继续压制批评之声,使用过滤新闻体制。”记者无疆界指:中国政府改变了监察手段,它进一步增强了网上监控。

记者无疆界在新闻公报中说:不仅中国记者必须遵守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网的“指示”和中宣部对编辑的“管制”,他们还要特别小心自己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信息。

“而在网上刊登对政权有利消息的记者会获得优惠待遇,批评现政权的消息会立即被删除。”

记者无疆界报道说:官方微博成为记者的“陷阱”。《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主任喻尘在他的官方微博上发表评论、对共产党坚持对国家军队的控制加以嘲讽后“被离职”。当局立即删除了这则消息。记者无疆界说,尽管当局无法核实到喻尘是评论发布者,但官方硬是把主编和网页主管当成是发布信息的负责人。

《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编辑喻尘不是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遭“惩罚”的第一名记者。2012年4月9日,央视《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因发表老酸奶和果冻食品有问题的微博而传被停职。

记者无疆界还介绍说,3月23日,北京《证券市场周刊》主编助理李德林在新浪微博发文描述中共高层内部权斗升级的情景说:“军车如林,长安街不断管制。每个路口还有多名便衣,有的路口还拉了铁栅栏。”

据了解,李德林是23日下午被公安电话传唤后“匆匆离去”,之后再无音讯,28日有消息说李被关在北京某看守所,“据说要关七天”。有人电话证实他被扣查,“人很安全,大家等待消息吧”。李德林所在的《证券市场周刊》编辑部称李德林“休假了”。

记者无疆界在公报中写道,相比之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主持人杨锐发表的一条微博引来巨大争议,没有对他采取任何的措施。杨锐5月16日通过其在新浪微博的实名账户写道:中国公安局要清扫洋垃圾,斩首洋蛇头,识别洋间谍,赶走洋泼妇,让妖魔化中国的闭嘴滚蛋。

记者无疆界在公报中说,中国当局加大对驻华外国记者的打压。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驻北京女记者陈嘉韵( Melissa Chan)被迫离境。这是14年来中国当局首次驱逐外国记者。

天安门流血惨案23周年之际,中国当局加大了网上的监控。凡是与“6?4”忌日有关的数字和词汇都遭到了查封。蜡烛标志、不要忘记等词汇被封禁。中国网上查禁的范围在扩大。

为了不忘记六?四惨案,记者无疆界组织了“声援刘晓波委员会”针对六四天安门屠杀23周年的活动。在巴黎的中国异议者张健也支持了这项活动。张健在1989年6月4日屠杀中,被三发子弹打伤。他向世人回述了这段血的历史。

中国在新闻自由“天敌”的名单排行中又推后了7位,在179个国家中排行174位。伊朗,厄立特里亚,中国,土耳其和叙利亚一起,都跻身于无国界记者评选的全世界最大的记者监狱之列。


美国不反对中国发布美空气质量数据


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北京市景。
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北京市景。
RFI/Stéphane Lagarde

法广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

对中国环保部指责外国使馆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数据涉嫌“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国务院今天(6月6日)早些时候回应称,美国发布的数据只是为在中国的美国公民提供信息,没有干涉中国内政,因此不会停止发布相关数据。

根据凤凰卫视的报道,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表示,他不认为这(公布PM.2.5数据)违背了维也纳公约或者干涉了中国“内政”,他说,“这是为美国人提供的服务,那些在大使馆社区工作和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

唐纳表示,美国不会因为中国的指责就停止发布数据。他还称,如果中国也发布美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美国不会反对。

今天出版的的官方《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美馆应积极回应环保部的呼吁》,该社评指责美国使馆公布的数据只是本馆区的空气质量,而且是非专业性监测,它的“不严谨不规范”“的确是事实”。

有网友指出,从技术上说,美使领馆发布的PM2.5数据确实无法冠上“北京”或者“上海”前缀,其PM2.5仪器位于馆内,而仪器只能探测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空气。对京、沪等特大型城市来说,市内各地的空气污染程度会有很大差别,需要根据设置在不同点位的几十台仪器共同测量,才能得出能代表整座城市的空气水平数据。

对此,美国驻华使馆并不讳言这一点,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在提供“美国驻华大使馆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时就明言,该数据是“在使馆馆区内通过衡量PM2.5悬浮颗粒监测空气质量。其目的是为了给美国驻京外交人员提供健康方面的资讯,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无法通过单一空气监测站的数据得到的。”

据美国驻华大使馆提供的背景资料,这一数据是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人均可标准基准做对比,并提供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网站PM2.5的相关规定资料作为参考。
这点也被中国环保部副部长指责是以更高的美国标准去衡量中国现状,“他们用本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我国的空气质量,这是明显不合理的。”

6月5日,中国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中国PM2.5标准与国际低水平接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外国经验的结合。他称中国的环保具有“叠加、多因素、压缩式”的特点,所以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暖风吹得游人醉,莫把中国当美国”。

2008年起,美国大使馆通过网站绑定的推特帐号,在网络上每小时公布一次北京空气质量数据,目前已经有接近两万名粉丝,以该帐号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手机APP也颇受追捧。

“维基解密”曾透露,中国外交部早在美国使馆刚刚发布PM2.5数据时,就约见美驻华使馆官员。但美国驻华使馆仍坚持该数据惠及在华美国人,说不希望看到这些数据被更加复杂化地解读。

根据《环球时报》的社评,美国大使馆数据“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环保向更高目标迈进,捅开了一些中国公众过去不熟悉的问题。”
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使馆开始监测PM2.5数据,直接促动了中国舆论广泛报道,并最终推动了中国环保部门对PM2.5数据的监测和公布。
但据《环球时报》报的说法,现在中国环保部门在加快推行更高精度的监测,但美国使馆有很多漏洞的做法却成了“标准”,中方公布的数据被一些舆论不断拿来同美使馆数据对照,造成更严谨的做法不断被美馆有缺陷的监测干扰。

这场风波此前就有端倪。6月1日。上海市环保局对外宣布,上海PM2.5硬件设备安装已完成,6月份将进行调试,具体发布日期还在研究。同时,上海市环保局长张全对当地媒体表示,美驻沪总领馆向公众发布PM2.5值不合法,并称双方监测结果实际上较接近,出现差异只是评价标准不同。

资深媒体人王以超说,“美使馆在华监测发布PM2.5数据,环保部指责干涉内政。实在荒唐,因为美使馆并没有强制要求中国政府限期达标,并关停污染企业;既然无强制力和约束性,何来干涉二字。”

澳国防部长访华,不带电脑手机“避免泄密”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史密斯将在星期三出席澳中防长首次举行的双边对话。

澳大利亚媒体说,为了防范网络间谍,澳国防部长史密斯在访华前特意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留在了香港。

史密斯将在星期三(6月6日)出席澳中国防部长首次举行的双边对话,与中国防长梁光烈会晤。

路透社说,史密斯将与梁光烈就中方关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澳洲北部部署的相关事宜展开磋商。

法新社引述费尔法斯报纸的报道说,由于澳防长在此前的访问中手机和电脑曾被“入侵”,因此在这次访华前,史密斯及其访华团成员都被告知在进入中国大陆前,将手机和电脑留在香港。

报道引述一名外交人士说,“我们知道部长会成为目标。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和企图。”

不过,澳防长办公室拒绝评论有关报道,或者涉及部长的访问安排。

但澳洲议会外交事务秘书马勒斯对法新社表示,不管去哪个国家公干,他都注意安全。

他说,如果说到与中国的关系,这是一种正在逐渐成长的关系,双方的信任也在增强,澳洲甚至与中国搞过军事演习,而这样的国家不多。

马勒斯说,中国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澳中关系“正逐渐增强”。

有关手机和电脑被入侵的传闻并非现在才有,去年三月,史密斯的电脑与澳总理和外长的电脑据报都被黑客入侵过。

有关黑客入侵被指来自中国,但北京完全予以否认,指有关说法“毫无根据”,而且“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BBC



胡平:回顾陈光诚事件的若干问题之三

我们之所以对中美双方就陈光诚问题达成的第一项协议持乐观态度,那显然也和陈光诚本人以及这项协议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
陈光诚的诉求并不高,他抗争的对象基本上一直限于地方政府。有美国学者说,陈光诚是持有异议,但还不算是异议人士。可以说,在国内众多的知 名异议人士中,陈光诚异议的政治性是比较低的。他当初激烈反抗并由此招致迫害的主要问题是强制性计划生育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政治敏感度正在明显下降。

陈光诚过去的遭遇,即便在异议人士群体中也算是很糟糕很恶劣的。那当然不只是地方政府的问题--正如乌坎村民的问题并不只是基层官员的问题,但它确实又是可以和中央政府做一定的切割剥离,由中央政府出面做某种调整或纠正的问题--正如乌坎村民也可以取得有限度成功一样。

5月4日,陈光诚在朝阳医院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对记者说:“政府昨天派了一个局级官员出面,来了解在山东究竟发生了什么,还带来一束百合和康乃馨来送给我。”陈光诚说,这位官员告诉他,只要他对自己的处境所做的公开评论属实,政府就会依法解决他的问题。

你 可以说这位高官给陈光诚送鲜花只是个姿态,承诺政府会解决陈光诚的问题不过是敷衍;然而,你能想象一位中共高官会带着鲜花去看望丁子霖吗?你能想象会有中 共高官对丁子霖说,只要你对六四死难者所做的调查属实,政府就会依法解决吗?你能想象一位中共高官带着鲜花去看望高智晟,不,还别说高智晟,你能想象一位 中共高官带着鲜花去看望某一位法轮功学员或为法轮功做过辩护的维权律师吗?你能想象会有中共高官对法轮功学员或维权律师说,只要你们对法轮功受迫害的陈述 是真实的,政府就会依法解决吗?你能想象一位中共高官带着鲜花去看望刘霞吗?

可见,在中国政府,或者说,在中共高层心目中,陈光诚问题的性质不同于六四,不同于法轮功,不同于零八宪章;陈光诚的问题可以不算政治问题,而算成社会问题,因此可以改变先前地方政府的刚性手段,采用比较柔性的方式处理。

再来看这项协议本身。

照理说,陈光诚在家乡东师古被长期非法软禁,饱受骚扰甚至殴打,中国政府就该做出严肃承诺,对有关地方官员依法惩处,保证陈光诚能在自己的家乡过上正常的生 活。可是协议却并没有提到惩罚施害者,反倒是要受害者离开家乡迁居别处。可见这和我们的正义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不过话说回来,按照这项协议,陈光诚及其家 人毕竟是摆脱了原先的骚扰迫害,换来了一个相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在正义的方向上,我们至少已经赢了一分。

不难看出,这项协议是中美双方妥协的产物。它对中国政府的要求并不高。它只要求中国政府改善陈光诚的处境,并不要求中国政府公开承认错误。应该说,这一步中国政府让得起。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在美国政府持续的关注下,中国政府将会履行协议。

一 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在博弈中,我们能施加的压力大小,应当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高低成比例。如果我们能施加的压力小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高,那么我们就很难 成功;如果我们能施加的压力比较大,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又不算高,那么我们就比较容易成功并且把成功保持下去。陈光诚事件难道不正好属于后一种吗?
 
胡平,RFA


黎安友:关于平反六四、韧性专制、美中关系

回答《译者》读者汇问

作者:黎安友 《译者》

黎安友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政治专家,也是《六四真相》、《中国的民主》、《中国的新统治者》、《中国政治变迁之路》等专著的作者或合著者。《译者》通过谷歌汇问公开征集读者希望向他请教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平反六四"、中国政局走向、中国的韧性专制(或称"韧性威权主义")、阿拉伯之春、微博力量、美中关系等。以下是他的回复全文。


http://chinainperspective.com/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Jun/652012Andrew.jpg
黎安友教授


① 问: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温家宝总理正在推动对1989年天安门学生抗议和后来的六四屠杀的重新评价,不过他的提议被其他中共高官抵制。您认为在近期,如18大前后,官方是否会重新评价六四?

AN:我确信"六四"在未来某个时刻会被平反,但是我对近期会"平反六四"不乐观。现政权对合法性所作的表述与1989年时并无二致——"历史决定"确定了中共应当统治中国,任何对这一定论的挑战都会被武力镇压。这一思路一直未被放弃,反而在1996年颁布的《戒严法》、1997颁布的《国防法》,2004年对"紧急状态"的修宪和2007年的《应急法》中都被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法律都重申了过去的做法,并为之前的行为披上了法律的外衣。而武装部队——从武警到人民解放军——都可以在中共的统治遇到任何挑战时,确保可以且应当被动员起来,采取任何必须的措施,以武力来保障中共的统治,包括如《戒严法》里所讲的那些情形,在出现"危害到国家团结、安全或公众安全的严重的动乱、暴乱或动荡"的时候,可以合法地授权军队以武力镇压反抗,正如1989年那样。所以中共不是与1989年的处理模式渐行渐远,而是更进一步地巩固了它。

要"平反六四",就需要对政权合法性提出一整套新理论。正如李鹏在1989年的危机中所说(引自《六四真相》),如果示威学生那样的独立的社会力量能"平等地和党和政府谈判"的话,就会"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如果党承认六四镇压是错的话,那么目前已经建筑起来的"整个社会主义制度"都要改变;那就必须要民主化。我无法想象现在这一代领导人或下一代领导人单凭自己的愿望就想主动这么做,因为这对他们的掌权而言风险太大。一旦平反六四,就意味着任何社会力量(学生、农民、妇女等等)都可以合法化地以和平方式来抗议领导人——换言之,这就是民主。这对于领导层来说风险太大。因此,我的判断是,无论是哪一代的领导人要走这条道路的话,只可能是被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温家宝是否的确正在推动"平反六四",我对此还有疑问。中共领导人的公开讲话总是非常含混的,很难得知这些讲话的深层含义到底是什么。而且,我们不知道他们在私下里是如何争论的。温家宝是倾向于逐步进行政治改革、想要改善党与社会的沟通,提升社会的话语权的中共领导人之一,看起来的确如此。然而,他是否想要超出这一范畴,迈出诸如重新评价六四这样有风险的一步,我仍然表示怀疑,而我也无从得知实情。

而且,无论是他是否有这个动机,作为总理,温家宝显然没有这种权力这么做。他的工作是管理经济。而重评六四归根结底是政治上的事,要由总书记,和负责人大的常委(吴邦国)、负责宣传的常委(李长春)以及负责公共安全的常委(周永康)来共同决定。与温家宝比起来,这些人都显得相当保守,而"六四问题"在他们的职务范围,而不是温家宝的。

而且,如李鹏、江泽民这样有影响力的退休老人的个人生涯和声誉都和天安门事件紧密相联,如果"平反六四",会有损他们的威信和权威。这些人及其支持者也会反对这种做法,他们当中许多有权势的人认为老一代领导人需要被尊重,这样他们自己在退休的时候也会被体面对待。

② 问:您认为中国由威权政体转向民主政体的几率有多大,尤其是在薄熙来这位恢复了一些毛时代的意识形态的政客被清洗之后?您认为中共党内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最后会演变成什么状况?

AN:自从我写了《中国民主》一书之后,我的很多学术工作都围绕着民主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多种定义。中共政权当然会争辩说中国已经是民主国家了。我的学生,已故的史天健在他所写的《东亚如何看待民主》一章中说多数中国人对民主的看法是更为"实质性的",而非"程序性的",或自由主义的民主观。(参考史天健所做的调研,其中实质性民主更多地是指结果上的平均,而程序民主主要是指规则的平等。)因此我总是用"狭义的民主理论"(与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达尔Robert Dahl 等学者有关),将民主定义为包括了选举体制的概念,即握有实权的最高领导人通过真正公开的竞争性选举而上台。这也就要求具有真正的言论和结社自由。举例来讲,这意味着民主不一定要有如权力分立或联邦制这些美式特色。法治和多党制在定义中也没有被明确包括,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两项要素的话,民主的定义如何才能成立。

如果这是我们对民主所下的定义的话,那么我很确定地认为,中国可以,并且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一个民主国家。新建立的民主体制不一定要在每个方面都发生改变。我在许多年前曾经写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宪政选项》(原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中有很多和民主一致的元素——地方和全国立法机构的体制设计、人大具有最高权力,公民拥有一长串的权利等。因此通过一系列的演化过程,藉由让现有的宪法落到实处,民主体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从现有体制中产生。在这一方面我和诸如张博树、王天成等宪政学者的观点一致。

但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弄明白,任何当权者——不是宪政学者、自由派的学生,而是那些在权力体系中的人——是否真的提倡"中国要向民主转型"这条路线。我写了一些关于赵紫阳的想法的文章,他的看法在宗凤鸣做的访问和他自己留下的录音中有所体现。我也写了一篇文章是《中国人在说什么?》(原文)我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那些真正在权力体系中的人,即使是所谓的"自由派"或改革派领导人也不想在可见的未来建立真正的民主体制(按我前面所下的对民主的定义)。

有些不在权力圈内的人想要真正的民主。但我在中共党内并未看到有真正倾向民主的派别。我不认为薄熙来真的想进行意识形态改革——他利用毛氏"色彩"来突出个人形象,但是我看不出他有什么理由真地要把毛主义当成综合性意识形态。我不认为今日中共党内的政治斗争反映了真正的意识形态分化。权力斗争当然有可能导致政权的瓦解,那也有可能成为民主转型的起因,但是这不是因为政权内部存在在支持民主的一派。在下一个问题中我还会谈到更多

③ 问:您在《威权主义的韧性》(译文)中谈到了中共何以能存续。而Bruce Gilley 在同期刊物中也发表了一篇《威权主义韧性的局限》(译文),现在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威权主义的韧性和脆弱性?

AN:除了你提到的文章,我还写了一篇《威权主义的非永久性》(译文)。我在这篇文章中说,我认为中共政权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弱点,最终这些挑战和弱点将迫使它发生改变。我从来不认为"具有韧性的威权主义"是一种可以永远持续的政权类别。我的观点是,自从1989年到我发表那篇文章的2003年,这个体制展现出了令人吃惊的韧性,到今天它这种韧性已经又令人吃惊地延续了十年;但是我没有预测说它会永远有这种韧性。

但我也不认为这个政权已经脆弱到了现在就要倒台或者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程度。我认为目前它仍是具有韧性的。

那篇《威权主义的韧性》文章的核心,我说的是精英继承的制度化。我承认这一次有了很多波折,但是就目前而言,我感觉这次权力交接还没有脱离正轨。我相信领导人们现在有着强烈的动机要团结一致,让权力交接顺利进行。谷开来被控杀了一名外国人,而且这一谋杀不能再被掩盖起来因为王立军把这些信息告诉给了一个外国政府,这一事实意味着领导层当中不再有人有动力去支持薄熙来,或者公开地继续支持薄熙来。但是,这也可以说,虽然有一些讽刺意味,这位英国人的死也有助于保持政权的韧性,因为他把亲薄熙来的一派排除在了权力交接的选项之外。象周永康这样可能想要保护薄熙来的人不再有说得出的理由继续支持他。清洗薄熙来,会帮助领导人完成他们一直都有强烈动机来完成的权力交接,结束公开的权力斗争,无论台面下的政治过程正如何进行,他们在台面上仍然会保持平稳的表象。这样的话,权力交接就会在没有公开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而中共政权目前仍不会遭到社会上分散的对其不满的力量的挑战。

这种韧性的另一个关键是经济增长。增长的速度显然在下滑,但目前依然相当高。如果经济方面的决策者能避免一场剧烈下滑的话,这也会对保持韧性有作用。

这种威权政权具有韧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一旦它们受到挑战,它们愿意动用武力来镇压。我们看到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尽管在遭到广泛反对之后还是不可思议地持续统治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它可以毫无顾忌地动用武力。东欧政权在1989年垮台是因为其领导以及武装警察和军队,到了某一点之后就缺乏"勇气"继续对他们自己的人民开枪了。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中国政权对待刘晓波、陈光诚以及很多其他异议人士的方式显示出它仍然愿意使用武力。中国最终将会改变,但我还没有看到这种改变已经开始。

④ 问:如果我们把1989年后的23年大致分为江的十年和胡的十年,您对这两个十年的评价如何?哪一个更好?未来的习的十年是会更好还是更糟?

AN:你知道,我的学术风格是分析型的——我喜欢剖析,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难回答,因为这需要我把很多不同的事情综合起来。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或民主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在这三位的任上,江胡习没有很大的不同。在江和胡的事情都发生了很多糟糕的事,我预计在习统治的时候也一样会发生一些糟糕的事,可能情况还会变的更糟。而在其他方面,比如经济增长,我得说在江和胡的时代,取得了许多积极的进展,即使中国经济现在面临新的问题,在习统治下还是会继续增长的势头。至于环境,情况基本上是越来越坏,这很糟糕,但是在政策方面,政府已经越来越注意这个问题,而且也采取了一些切实的措施,这是好事,但是还不够。至于说外交政策,我认为中国一直在追求一条相当稳定的路线,而且在"和平崛起"方面做得不错,我个人认为这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是一件好事;不过中国要向它的邻国——日本、东南亚和其他国家——确保其崛起不会威胁到它们的国家利益,这方面还有问题。最近在南中国海采取的行动,在我看来对这方面有负面影响。

谈到非常宏观的方面,尽管我对中国政府在人权领域有尖锐的批评,我其实还是挺乐观的。中国正在逐渐变得富裕、变得越来越开放、城市化,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秩序,我对此表示欢迎。我认为,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好事。我看到中国和美国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而非互相冲突的利益,我认为这两个国家还可以继续和平共处。

在看待中国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时,我不得不对高层领导也有扬有抑,因为即使高层领导今日并无毛和邓的那种无所不能的最高权力,他们还是大权在握。过去的两任最高领导在个人风格方面很不同,但是在主要政策方面都追求持续性,我预计习近仍将继续这种持续性。这不是说政策不会改变,当环境改变时政策也必须随之改变,但是政策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延续和发展过去的战略而非否定它们。

⑤ 问:您认为中共政权和被"阿拉伯之春"席卷的中东、北非政权有很大的不同吗?哪些根本不同可以解释中共延续至今而其他那些非民主政权却无法做到呢?

AN:我认为阿拉伯之春没有扩散到中国,有很多重要的差别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这包括:中国经济处于活跃和增长的状态而不是僵化状态,中国并没有太多宗派矛盾(中国94%的人口是汉族,统治者也是汉族);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在增强,不像阿拉伯国家遭受了各种形式的民族羞辱;中共政权通过宣传和控制互联网以及其他新媒体表现出的高超得多的技巧;政权牢牢掌控着军队;面对美国和欧洲的压力,中国相对而言没有那么脆弱。

⑥ 问:《六四真相》一书已经发表了十年多了,您现在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在这十多年中,又有一些前中共领导人的回忆录面世,包括根据赵紫阳的录音写成的《国家的囚徒》,据说是李鹏写的《关键时刻》,您还认为《六四真相》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吗?

AN:是的,我对此书的真实性有信心。我还没有读过李鹏回忆录。赵紫阳的录音和《《六四真相》是一致的,不过那本书的内容没有太多细节,这样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六四真相》。不过,在过去数年,我已经看到了若干资料可以证实《六四真相》中的细节,不可能是伪造的。我还观察到有人想炮制一些与之矛盾的信息,但是没有成功。

⑦ 问:您是否认为微博会在中国由下至上的抗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您会和我们通过微博或推特交流吗?

AN:我认为微博在传递信息和组织行动方面的确已经证实了它有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能力,相比于之前的媒体,中国的网警更难控制微博。但是,中国的信息环境非常丰富,几乎处于信息超载状态,当局不需要完全依赖被动的审查机器或信息控制来占上风;它还有很多工具可以采用,可以用主动地塑造信息环境来影响人们的想法和他们能得知的信息。所以我不同意一些人的看法,他们相信微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力量平衡。我认为那些人犯了技术决定论的错误。

我不用微博或推特。我对我的学生们开玩笑说我落后于科技前沿有20年的距离。我没有时间读博客。我也没有加入Facebook。我没有iPhone。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和印在纸上的报纸。

⑧ 问:您在课堂上谈到了"中国的外交",中国和美国会进入到"互相遏制"的新的平衡阶段。您认为中国除了不断购买美国国债之外还有其他足够的手段来"遏制"美国吗?世界是否会进入两极平衡,还是象其他很多人说的那样,全球舞台上会出现更多的角色,变成"无人统治的世界"?

AN:在课堂上,在我和施道安(Andrew Scobell)合著的一本即将出版的书《中国对安全的寻求》(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中,我们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一种我们所说的"新平衡"。这不是真正的互相遏制。这是一种更积极的、或者说,更乐观的说法,对中国和美国及其盟友来说这种安全是可以相互包容的。

我们认为,这两个国家都容易对对方造成损害,这就是形成合作的最好希望所在。在面临互相猜疑的情况下,相互恐惧会让合作势在必行。一种新的大国平衡会让当前的世界体系维持下去,但是中国要起到更大的作用但中国会在其间扮演更大的角色。我们在书中有这么一段比较长的结论,我引述如下:

"中国仍然是地理上的那个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主要的陆地大国。即使当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时,它的繁荣仍将与其包括美、日在内的全球对手的繁荣相互依赖。中国变得越富裕,它在海上通道安全性,世界贸易和金融体制的稳定性、遏制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就公共卫生进行的合作这些方面承担的风险就有越大的厉害关系。它应该集中精力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保护环境。在中美之间没有必要出现根本性的冲突。"

美国应当鼓励中国的这种选择,这就要在军事上、经济上和政治上划出政策界线——这些界线可以满足美国自身的需要,同时不会威胁到中国的利益,然后要坚定地捍卫这些界线。在中国崛起的时候,它会推挤美国的势力范围,以此来摸索出华盛顿的意愿的边界。当中国推过来的,华盛顿必须推回去,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势力扩张确立边界。与中国相关的美国利益是明确的,也应当被确认,包括:一个稳定的、繁荣的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周边海洋通道的自由航行、日本和其他亚洲盟友的安全、开放的世界经济,以及保护人权。

有两件事特别重要。第一,美国必须在包括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在内的西太平洋保持军事优势。这种优势对中国来说难以接受,因为这些海洋区域离中国最近,并且也有一些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区域。要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美国就得持续地升级其军事能力,维护地区盟友,并且在面临挑战的时候要表现得负责任。当华盛顿这么做的时候,必须要向北京确保,这些举动意在实现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平衡,而不是要威胁或遏制中国。要能解决危机并避免军事对抗的话,两国的国防部门机构之间处理互动和建立互信的机制至关重要。

第二,美国需要回击中国想重塑全球体系的努力,如果这种努力不符合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的话。在这些多样化的涉及军备控制、贸易、金融和气候变化的国际体系中——基本上就是所有的国际体系——中国都有自己的优先级。尽管中国力图在全球体系中寻求自身利益是合理的,但美国要确保这些体系能够持续那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冷战之后的不同寻常的演变,这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其中最重要就是国际人权体制,从长期来看,一系列的全球性规则和机构得以建立,是美国自从罗斯福时代以来就在推动建设的世界秩序的主要成果。

中国有不少好的理由来选择这条道路。即使中国的军事力量在与日俱增,它仍继续需要在国内安全和地区防务方面有所投入,这让中国难以大规模地从边界向外投射兵力。其防卫政策仍将不得不集中于周边范围,稳定陆地边界,保护海岸线,并坚称对附近的高价值资源拥有主权。在一场危机中,边界混乱可能会诱使中国军队有所反应,但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与和平地进行贸易相比,哪怕是在其周边进行军事干预都只是次佳选项。同样,中国会通过经济一体化来坚持其和平统一台湾的政策,力图避免战争。另外,中国会和其他海洋大国合作保卫航线,并会依靠外交来维持区域稳定。

中国担心美国并非不理性,却被误导了。美国的核心利益没有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在环形一区*,中国需要在快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中保持稳定、需要与国内少数民族进行和解,以及需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即使当前的政治体制已经改善了许多中国公民的生活,它仍然不能实现其政治目标。长期而言,美国应该继续为一个更为稳定的中国而努力,也就是说,更稳定的中国意味它也需要尊重法治和人权,以及其他更多。

在环形二区和环形三区,美国及其盟友要接受中国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不过这种扩张不会达到占据优势的程度。在这些地区维持稳定,在这些地区要维持稳定,美中各自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双方要实现一种平衡,这需要时间,需要谈判,甚至是摩擦,但这是可以做到的。中国的第二岛链关系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是和日本保持和平。美国对日本的强有力的(安全)承诺对于帮助中国和日本最终能达成平衡至关重要。

在环形四区,经济上的竞争再激烈,也不应和战略冲突相混淆。中国应该可以公开获得提供给中国人民所需的资源,并在互相依赖的世界经济中承担自己的角色。同时,中国不应限制或否定其他国家也有权获得资源,也不应在全球经济交往中独断专行。
抗拒中国的崛起不是现实的选项。要这么做就得打破互惠的经济关系,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来包围中国,并逼迫中国采取敌对行动。但是要对中国崛起退让得太多也没有必要。中国并未在"太平洋地区"中赢得和美国同等的发言权,或是在全球范围内成为"G2"中的另一方。如果美国不放弃的话,中国就不会"统治世界"。

除非美国允许,否则中国的崛起不会成为对美国和世界的威胁。因此,正确的对华政策要从美国这方着手。美国必须恢复坚实的经济增长,继续支持冠绝全球的高等教育,继续创造新科技,保护知识产权免遭盗窃,和其他经济体加强贸易联系,保持军事创新和更新,和盟友们及其他合作方保持良好关系。举例而言,通过美式价值观赢得全球人民的尊重。只要美国能坚守这些价值观并解决国内问题,它就能处理好中国的崛起。


*说明:在确认信中,黎安友教授专门又解释了一下四个环区的范围:环形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辖区(汉族聚集区、西藏、新疆等等)及它宣称拥有主权的地区(台湾、南中国海等等)。环形二区是中国的20个邻国。环形三区是六大周边地区(东北亚、东南亚陆地区、东南亚沿海、大洋洲、南亚、中亚),这个区域有大约30多个国家。环形四区包括了世界其他地方(非洲、中东、拉美、欧洲等等)




余杰:存谦卑的心与天安门母亲风雨兼程


六月二日在华盛顿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碑前
“六四”二十三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各位朋友:

大家好。

几天以前我跟天安门母亲的代表人物丁子霖老师通过电话,她让我转达向今天自发来到这里纪念“六四”二十三周年的朋友们的感谢和问候。

对于我个人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每逢“六四”快要来临的时候,要么被非法软禁在家,要么被强迫去外地“旅游”,不能去探望天安门母亲,更不能去屠杀的现场为死难者献上一束小小的白花。只有到了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才能有公开纪念“六四”、谴责暴政的机会。这是多大的一个讽刺。

“六四”之后二十多年来矢志不渝地捍卫历史真相、揭露中共以暴力和谎言维持权力的独立知识分子刘晓波,仍然被关押在监狱之中,最近一年多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他的妻子刘霞以无罪之身,已被非法软禁一年多时间。敢于如此对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独裁政权,全球独此一家,别无分店。遗憾的是,西方民主国家并未对中共施加足够的压力。

几天前,天安门母亲群体的重要成员、“六四”死难者轧爱国的父亲轧伟林遽然自缢身亡。轧伟林生前为核工业部二院食品部退休职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天安门母亲群体与他联系上后,他们夫妇义无反顾地积极参加了各项抗争活动。即使多次受到警方的威吓、监控,也从不退缩。然而,长期的悲痛和压抑,终于导致他的绝望。天安门母亲群体在声明中指出:“身为一介平民,他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死来抗争政府当局的残忍与无道,真是旧怨未了又添新孽。”

以上这些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从“六四”屠杀直到今天,中共政权的本质并发生没有丝毫变化,对胡温政权以及将要接班的习李抱有任何幻想都是海市蜃楼。温家宝通过《金融时报》等国际媒体放出的他在政治局建议平反“六四”的消息,只是中共内部权力斗争白热化时打出的一张牌而已。如今在台上的中共权贵们,没有一个人具备解决“六四”问题的魄力和勇气、诚意与善意。

正如刘晓波一本专著的书名《未来自由中国在民间》所揭示的那样,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包括“六四”的正名,不是祈求统治者的恩赐,而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以贯之的抗争与努力。若以诺贝尔和平奖而论,中国仅有达赖喇嘛和刘晓波是不够的。在此大背景下,让我们以谦卑的心,继续推动天安门母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亚格兰在对刘晓波的颁奖演说中,回顾了诺委会是如何参与南非的和平转型进程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曾向南非人士颁发过四项和平奖。所有四位得主都亲临奥斯陆。但一九六零年艾伯特?卢图利和一九八四年图图大主教的获奖,都引起了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强烈不满。直到一九九三年纳尔逊?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荣获和平奖,才终于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如果以这一历史为参照,连作为中等国家的南非都需要四个诺奖得主的合力才能实现和平转型,那么,“船大掉头难”的中国,和平转型的过程更为艰巨与漫长,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四名诺奖得主,而是更多的诺奖得主。目前,中国已经有了两名和平奖得主,达赖喇嘛和刘晓波,但他们仍然势单力薄。在刘晓波之后,还应当有更多的中国人获此殊荣。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共同形成群星璀璨的格局,一起力挽狂澜,以达成未来中国之民主自由。

作为“六四”的幸存者,刘晓波从未想过主动争取获奖,而是一直怀着一颗忏悔的心,推动天安门母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丁子霖老师回忆说,就在刘晓波被捕前一天,他们夫妇还到医院看望两位老人,并提及继续推动诺奖的事宜。政论家胡平也回忆说,在被捕前几天,刘晓波特意致电给他,希望他转告中国人权和全美学自联等组织,继续推动天安门母亲获奖的工作。

继刘晓波之后,二零一一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三名非洲及中东女性:赖比瑞亚总统瑟利夫(Ellen Sirleaf)、作家格鲍伊(Leymah Gbowee)和也门女记者卡曼(Tawakkul Karman)。颁奖词称赞三人“以非暴力抗争形式,改善女性在各自地区的安全,并争取女性全面参与建立地区和平工作的权利”。这是和平奖一百一十年以来女性得奖数目最多的一次。

放眼世界,与这三位女性同样伟大的,是以丁子霖老师为代表的天安门母亲群体。这个群体真正代表了“六四”死难者家属。在道德崩溃、民意涣散的今天,天安门母亲身上的道义力量让人肃然起敬。多年来,她们倡导的真相与和解的理念,是中国由专制社会转化为民主社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精神资源。诺奖最为看重的人权与和平这两大价值,在天安门母亲的身上获得了最大的交集。

光阴荏苒,二十三年过去了,天安门母亲群体大都已经进入七十多岁、八十多岁的高龄。近年来,已有多名天安门难属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时不我待,推动天安门母亲获奖的工作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如果能够在中国的变革来临之前,使得天安门母亲获奖,那么这本身就是继刘晓波获奖之后,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国最大的好消息;同时,也是对“六四”死难者最大的慰藉,他们可以死而瞑目了。

伟大的将军麦克阿瑟说过:“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天安门母亲们也是如此,她们没有死去,她们只是到天堂中与他们的孩子相聚。在那里,父母与孩子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天安门母亲也并不孤独。在旧金山,刘贤斌和张前进的十几岁的女儿们,自己主办了纪念“六四”的露天音乐会;一群八零后、九零后的中国留学生,日前也以真名致信中共最高领导人,倡言解决“六四”问题、启动政治改革。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起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让我们与伟大的母亲站在一起,并将她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

──《观察》



前美駐華大使回憶:“六四”後那個萬聖節的喜劇


新聞界當時盛傳:在萬聖節化妝晚會上,人人戴上方勵之的面具,讓真的方勵之乘勢溜出。搞得中方在萬聖節前後對美國大使館加倍嚴密監視。試想這一幕精彩鏡頭——來賓魚貫走出使館大門時,一群中國公安雞飛狗跳要求客人掀開面具,好瞧個仔細,要逮到這位圓臉學者!


李潔明(James R.Lilley)


五星級古拉格勞改營

我們究竟把方勵之夫婦窩藏何處呢?事實上,這還是挺高明的安排。方氏夫婦就住在官邸背後、使館醫護室的後頭,兩英尺外就是守在使館外頭的中國武裝衛兵!這兩位重要的中國人鑒於距離太近,十分緊張,夜裏連廁所都不敢上,因為利用白天上廁所,沖水聲才不會那麼響!
我 們把窗子塗黑,加厚門板,以增添保密和安全功能。方夫婦睡在原本的診療室,化驗室則改為廚房。又安裝保全系統,在他們睡覺、工作的身側裝置警鈴觸動器。查 理替他們安裝電視,也借給他們一台微波爐。方勵之雖是物理學家,這一輩子竟然從來沒見過微波爐。他不敢置信地問:“它真的什麼菜都能做?”我們也弄來了電 爐和電飯鍋。有了這麼多現代化用品,我們開玩笑說,方氏夫妻住的是五星級古拉格(Gulag)勞改營。方勵之生性隨和,非常能配合各項談話,他自稱只要到 了美國,哪怕找不到教書研究的差事,至少可以開家中餐館。他和蘇聯投奔自由的人士不同,滴酒不沾,也沒有情緒低沈沮喪,心理滿懷期望,十分平衡。
麥 勞林夫婦是方氏夫妻倆和外在世界聯繫的生命線。在壓力如此之大的情況下,茱蒂和查理協助方氏夫婦調適困在斗室之內、政治監獄般的生活。如何緩和他們的失落 感,我們使不上力,茱蒂和查理則協助他們儘可能舒適過日子。而且必然不忘方勵之鍾愛的茶。有時候為放鬆他們的緊張,茱蒂會假裝請客吃飯,請家裏的廚子準備 四人份晚餐。兩位美國人扮成客人到府上用餐,講令人放心的消息然後告辭;其實,茱蒂把多出的兩份中國菜打包,次日上班時帶來館內給方家夫婦打打牙祭。
為了不使環伺在使館周圍的中國公安起疑,茱蒂每天早晨上班總是帶一隻大包包,裏頭通常塞著替方氏夫婦購買的衣服或食物。查理則透過美國新聞處替方勵之訂購最新的期刊,經由外交郵包運到北京。
方勵之利用幽居使館時間寫論文。這位科學家最振奮的就是,發現他的論文登在期刊上。方勵之會喊:“耶!查理,我的論文來了耶!請讀讀。”方勵之論文裏有那麼多的數學符號,查理能對付那些中文就不錯了。往往要勞動李淑嫻出來解圍。

棺木裏沒有藏人

方 勵之事件最緊張的一段時間是1989年6月底、7月初。中國政府於6月11日頒佈逮捕令,指控兩人是“反黨叛國分子”,這個罪名等同叛徒,可以判處死刑或 打入大牢。中情局香港情報站來源透露,中國公安部門正在考量動用突擊隊,衝進大使館劫走方勵之夫婦。我讀過中國歷史,深知中國人有這種“前科記錄”。因 此,我對此一線報不敢輕心。中國政府已切斷和我的聯絡管道,我便請美國國務院由華府處理這個敏感問題。我決定先行動,建議他們正色告訴中國韓敘大使,如果 中方衝進美國大使館,架走方勵之,中美關係就到此爲止。不曉得國務院是否採用我的措詞,但國務院的確對中國駐美大使有一番強硬談話。華府對中國大使不假辭 色,乃是經歷幾星期來的危疑震撼之後,美國重新掌控中國人膽量的例證。在藉由撤僑行動確保美國人安全之後,我們在保護方勵之時對中方的語調更為強硬了。
我 自己在盤算一個臨時計劃:為確保方勵之活命,必要時得把他偷運出大使館。我利用“秘密作業”的經驗,想出一套計劃,就是把方勵之藏在鑽了洞、能夠呼吸透氣 的箱子裏,以外交郵包偷運出中國大陸,在情報術語上,這叫“黑色外滲透計劃”;另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喬裝,扮成女人溜出使館。當然,這兩套辦法我自覺不會成 功,華府上級也聰明地未予批准。可是,有關我們打算偷偷送走方勵之的謠言滿天飛,搞得中方在萬聖節前後大為嚴密監視。新聞界當時盛傳我們已備妥專機,要偷 偷運走方勵之。我認為這則故事是新聞記者窮極無聊,在喜來登長城飯店酒吧瞎掰方勵之“進退維谷”,又加油添醋說我是中情局出身才鬧大的——事實上,我當然 是中情局出身。

故事繼續發展,最後的版本是:在萬聖節化妝晚會上,人人戴上方勵之的面具,讓真的方勵之乘勢溜出大使館。試想這一幕精彩鏡頭——來賓魚貫走出使館大門時,一群中國公安雞飛狗跳要求客人掀開面具,好瞧個仔細,要逮到這位圓臉學者!
中 方給這則傳聞搞得心煩氣躁,把我召喚去強硬警告:別想試圖利用萬聖節偷偷運走方勵之。在中國外交部這場對話結束前,我向中方官員表示,我們這番談話最好別 傳出去。如果傳出去說,中國政府對於美國會利用萬聖節化妝晚會安排方勵之開溜的這種“我們想都沒想過的荒誕不經”的構想大發雷霆,人家一定把它當低級笑 話。我有位同事開玩笑說,到了復活節,中方說不定又來荒誕指責老美企圖讓方勵之化妝成兔子開溜!

到了萬聖節晚會當 天,中方原本已團團圍住大使館,又再加派安全警衛把守,強迫賓客接受武警檢查。一群喧鬧的客人抬著一副棺木(用來裝運在海外死亡的美國人歸鄉的棺木),裏 面裝著會復活的假屍身,來到使館大門,中國守衛的心跳差點沒停住。好不容易,這群美國人才顯示給中國公安守衛,棺木裏沒有藏人!

方 勵之事件這段插曲,讓我們暫時忘卻美中關係最低潮時的十分緊張不歡的情境。事實上,方勵之是美方與中國在人權和中國政權更迭方面一個活的象徵。自從二十多 年前,雙邊關係正常化以來,美方與中國在這方面便已對峙良久。只要方勵之夫婦仍留在大使館接受美國保護,中美雙方已受到相當傷害的關係,要再修復可就更 難!(《新史記》)


2012年6月5日《明鏡郵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