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

2012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啟示

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於昨晚出爐,原先許多預測就認為多年來在經濟學獎大豐收的美國學者可望再次贏得這項殊榮。瑞典媒體和經濟學界原本大都看好研究行為財務學和市場波動的美國學者席勒(Robert Shiller),以及專攻公債的羅格夫(Kenneth Rogoff)和賴恩哈特(Carmen Reinhart)可能獲獎。

之所以會猜測這些學者,當然是因為目前全球經濟挑戰肇因於財務、公債及成長問題。但結果揭曉,大家的猜測,全部槓龜,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由美國學者羅斯(Alvin Roth)和夏普利(Lloyd Shapley)共享, 以表彰他們在「穩定分配與市場設計實踐理論」方面的貢獻。

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名譽教授的夏普利,利用賽局理論進行研究、比較各種配對模型,確保配對結果適用於各種情況。在1940年代的紐曼(Neuma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之後,夏普利被認為是賽局理論領域最出色的學者之一。而羅斯現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教授,他在夏普利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一系列實證研究,協助重新設計現存機構,例如新進醫生如何與醫院配對、學生如何與學校配對、求職者與雇主或病患如何與捐贈器官配對等。

當此得獎名單揭曉,外界一時間恐也一頭霧水,雖然,羅斯與夏普利在賽局理論研究成就非凡,但總覺與目前經濟難題不是那麼契合。不過,倘若我們從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歐盟所透露的訊息,便不會覺得經濟學獎頒給羅斯與夏普利,有什麼奇怪。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歐盟理由是,在60多年的時間裡,曾經衝突不斷的歐洲大陸已經團結在一起,並成為在歐洲內外推動「和平與和解、民主與人權」的先驅。不過,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的主席亞格蘭也強調說,歐洲人應該將此次頒出的諾貝爾和平獎視為一個警告,看看如果當前的經濟動盪導致歐盟這個由27國組成的國家集團四分五裂,歐盟將會喪失些什麼。因此,簡單來說,歐盟的問題,只有歐盟能解,而且必須是團結與合作的歐盟。

再回到經濟學獎的部分,過去,在賽局理論最著名的是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納許(John Nash),其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真實故事,被拍成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在學術上,其在非合作賽局裡,提出了所謂的「納許均衡」,奠定了非合作賽局均衡的基礎。所謂非合作賽局的特質是參與者事先的溝通無法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在彼此沒有任何約束力之下,讓各參與者自謀生路、自求發展所獲致安定解(決策),但有時候這樣的解,卻可能是雙輸或最糟的狀態,例如,囚犯困境。這種狀態,不正像目前的歐盟與國際競爭嗎?

而夏普利所致力研究的賽局是合作賽局,所謂合作賽局的問題是,如何將合作帶來的利益做適當地分配,在找到參與者都能接受的方式且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之後,就依照協議所定的方式處理。既然協議所定的方式,能為參與者們所接受且願接受其約束,這種分配方式一定具有大家不得不接受的因素,這些因素不外乎是某些公正或是某種制衡的概念。而這不正也是解決歐盟問題該有的概念嗎,所謂「夏普利值」 (Shapley value)便是嘗試在解答這樣的穩定分配解。而羅斯便在這樣的合作賽局的理論基礎上,做了一系列的實驗設計與應用。

總之,從歐盟及合作賽局經濟學家的得獎,顯然,清楚地表達出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期待,面對全球經濟的災難及挑戰,合作才是度過挑戰的關鍵。

2012/10/16 經濟日報

台灣  聯合報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續創新高

(中央社台北16日電)據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官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今天為1美元兌人民幣6.3106元,再創近4個月以來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前1個交易日小幅上漲6個基點,人民幣升勢再現,創下自今年6月下旬以來的新高價位。

新華社今天分析認為,中國大陸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回落至1開頭,再加上貨幣供給等金融數據表現強勁,美國9月份零售數據也好轉,這一系列經濟數據影響下,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出現一波升勢,連創新高。1011015

壹傳媒停牌 外傳出售台業務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6日電)香港壹傳媒有限公司今早公布,公司股份將於上午9時整起在香港交易所暫停買賣,原因是要要公告公司股價敏感資料。

壹傳媒在香港交易所發表的公告全文是:「應壹傳媒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要求,本公司股份將由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六日(星期二)上午九時正起暫停買賣,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股價敏感資料之公告。」

這份公告文沒有說明將要公告的股價敏感資料內容為何。

不過,台灣方面昨天傳出,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將以新台幣175億元買下壹傳媒在台的壹週刊、蘋果日報、爽報及壹電視。

截至發稿時,香港壹傳媒並未就此作出評論。

香港壹傳媒上午的暫停買賣公布由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張嘉聲發出。

香港壹傳媒昨天在交易所收盤時,每股報港幣1.12元。自從壹傳媒計畫出售台灣業務後,股價已上升超過一倍。1011016


美副國務卿今訪華 稱望日本勿再讓事態升級

據中新網報道,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將於今明兩天訪華,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據日本媒體報道,伯恩斯昨天對安倍晉三表示,希望日本不要再讓事態升級。

伯恩斯訪日 確認日美同盟重要性

美國國務院11日宣佈,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將展開亞洲之旅,到訪中國、日本、韓國、緬甸、印度五國。伯恩斯在13日動身,14至15日首先訪問日本,與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防衛相森本敏等要員會晤,討論美日在東亞及全球問題上的協作。

稍早前,美國國會一份報告稱,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只承認日本的「行政權(adm inistration)」,而非「主權(sovereignty)」。美國雖然將二戰停戰後負責管理的釣魚島給予日本,但對於中日兩國對釣魚島的主權主張持「中立態度」。

儘管美方多次表明對釣魚島爭端不持立場,不過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昨天在與卿伯恩斯會談時仍聲稱,希望美方能理解日本政府的立場。雙方確認了日美同盟在兩國間以及亞洲以外地區的重要性,並期待進一步強化兩國關係。在會談中,玄葉還就部署在美軍普天間機場的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表示,「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注重安全」,反覆要求美方遵守日美協議中的安全舉措。玄葉同時表示,「魚鷹」按計劃在全國各地展開低空飛行訓練時要注重安全。

伯恩斯當天還與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日本最大在野黨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舉行了會談。據日本媒體報道,伯恩斯對安倍晉三說,希望日本不要再讓事態升級,接下來應該和中國好好展開談判。

分析稱伯恩斯此行目的仍是未知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企圖在釣魚島問題上拉其他國家制約中國,這完全是徒勞。洪磊指出,中方注意到美多次表示在中日領土爭端問題上不持立場。我們希望美方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有分析人士指出,伯恩斯訪日之後,還將訪問韓國、中國,他此行顯然與中日韓三國圍繞領土爭端陷入關係緊張的事情有關。至於美國是想從中充當調解人,緩和三國的緊張局勢,還是僅做「傾聽者」,讓三國關係的緊張局勢持續下去,現在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將與中方討論一系列全球、地區及雙邊議題

伯恩斯昨日轉赴韓國訪問,與韓國政府高級官員舉行會晤並參加預定16日召開的第四次美韓副部長級戰略對話;其後伯恩斯將到訪北京,「與中國政府高級官員討論一系列全球、地區及雙邊議題」。

這是3個月內美國高官第二次訪華。7月末,奧巴馬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曾赴北京訪問,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等舉行了會晤。

訪問北京後,伯恩斯將於17日前往緬甸,與該國總統吳登盛、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及國會議員見面;18至20日,伯恩斯將對此次亞洲之旅的最後一站印度進行訪問,討論美印戰略合作等議題,包括加強美印經濟接觸、深化美印安全和戰略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另據報道,繼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羅照輝訪日後,中日雙方將於近期舉行新一輪副外長級釣魚島問題磋商,中方希望日方拿出糾正錯誤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為磋商取得積極進展作出努力。


香港  文匯報



陝西「低調」紀念習近平父冥誕 向習仲勛陵園行禮 習母率兒孫花圈矚目


齊心率兒孫所獻的紅色花圈,放在習仲勛石像的背後。碑上「戰鬥一生 快樂一生 天天奮鬥 天天快樂」是其所書。(網上圖片)


昨日是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之父、已故中共元老習仲勛冥誕99周年,習氏家鄉陝西富平縣組織地方黨政軍以及群眾、學生代表近千人,齊集習仲勛陵園紀念,現場出現習仲勛遺孀齊心率兒孫所獻花圈。由於適逢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有關方面擔心活動太過張揚會影響習近平形象,當地舉辦的連串紀念活動均奉命「低調」進行。

下月8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大上,如無意外習近平將接替胡錦濤出任中共總書記,執掌中共黨政大權。昨日上午8時,富平縣當局組織的「社會各界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99周年」儀式,在習仲勛陵園舉行,參加人員全部穿覑制服或深色西裝,學生則一律著白衣,現場掛有「習老永遠在我們心中」等橫額。該縣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負責人帶頭獻上花圈、鞠躬,並帶領民眾默哀,而地方軍警及群眾、學生代表亦列隊獻花。

「四套班子」率學生民眾出席

活動現場保安嚴密,除警察守門阻止無關人等進入外,場內還有眾多便衣公安人員戒備。從官方網站「富平在線」發布的圖片看,場內擺滿大批花圈及花束,置於習仲勛石像前方的紅色花圈特別顯眼,該花圈的輓聯上書「親愛的老伴,今天我們萬分想念你」、「愛你的齊心率兒孫敬獻」。有消息稱,昨天有習仲勛家屬到場,代齊心獻花圈,但無法證實。

有傳習家人到場獻花圈

生於1913年10月15日的習仲勛是中共開國元勳,1930年代就是中共陝北根據地領袖,1949年後,習仲勛曾任國務院秘書長、副總理、廣東省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2002年逝世。

富平縣近年每逢習仲勛冥誕日均有紀念活動,清明節也組織拜祭。今年5月24日,習仲勛逝世10周年,則由富平所屬的渭南市委主辦紀念活動。

原高調紀念 突刪宣傳資料

富平當局今年本來也要高調紀念,但後來所有宣傳突然停止。其間,富平縣紀委9月中曾在網上發出該縣近期「開展十二項系列活動迎十八大」通知,其中第十項即為「組織舉辦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99周年系列活動」,但很快刪除。而其他網站所發通知,乾脆只列出前九項活動。

據了解,系列活動包括12日在陵園開幕的紀念習仲勛書畫展、秋菊展,本周各學校組織學生參觀紀念館等。據悉,最近一周已有近萬人參加了各種活動,但至今未見官方傳媒報道。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張大春:諾貝爾獎不可承受之沉重

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在華人世界掀起一陣空前的熱議。

海峽兩岸向來對於當代華人文學作品的成就抱持著微妙的焦慮。一方面,華人文學有著悠久而燦爛的傳統,卻又因為語文本質的隔閡而鮮能與異文異族的世人分享;另一方面,以歐美近兩百年來所樹立的鑒賞、分析和批評標準早已透過學院教育和傳媒影響而深深植入吾人對於作品的理解知見中,但是,華人作家根據此一知見而打造出來的大量作品卻鮮有機會獲西方主流評家乃至一般讀者的青睞。

這尷尬的處境──請試著想像一個努力跟著形體的影子,追隨學樣,卻始終不自見面目,亦不覺本來有何面目。即以小說為例,現代華文作家無論從事的是哪一種類型的故事,論其所依據的範式、所師法的對象、所傳習的技巧,不都是用漢字寫的西方小說嗎?

本體不被看見,卻仍以那帶領我們觀看者所主導的方式寫作,真虧得各地華人社會居然還是發展出來規模大小不一的文學市場,在自身語文體系內部營造出得以不絕如縷的書寫、閱讀和欣賞、消費的生態。可是一個共同的焦慮似乎仍然存在:連日裔或日籍的作家都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獲得諾獎之眷寵,何獨華文作家無此殊榮?

作品深義未被尋索

然而中國人獲獎究竟能獲致多少殊榮?從10月11日以來見諸報端、電視以及各種網路傳媒的喧騰議論可知:華人世界對於頂起這光環的人還是有無限的疑慮。莫言首先被質疑是「官方作家」,因為他抄寫了毛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因為他和中共官員同在法蘭克福書展為抵制戴晴與貝嶺而退席,因為他迴避過異議人士關於劉曉波獲刑的追問。甚至──拜微博這類即時社群網路的發達──平時未必關心文學或親近作品的讀者可在諾獎公布後幾個小時內得知:多少年前莫言曾經在某個場合說過某句話,而這句掐頭去尾的話恰恰與他今日得獎的處境或發言之旨趣不同。

總之,身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公民,莫言可能獲得的矚目和理解未必有助於深切體會其作品中所埋藏的意義;至少他在多部作品之中一向在意,且敷陳細膩的主題──比方說人性「懦弱」的本質──恰恰就是他身在當代中國處境的一個回答,可是似乎沒有人願意從作品裡去尋索體會,大部分的人會追問的是他能實拿多少獎金?他的書能夠暢銷到什麼程度?以及他要不要為哪些受著苦難的中國人說些話?要不就是譴責他還沒說一個諾獎得主該說的話。就連一向在台灣操作本土意識政治行情的論者竟然也跟著譴責起莫言的風骨來。

譴責莫言的人或許更有意識地要為難中國當局,或想要利用莫言此刻國際地位的光環,敦促作家對現實或政局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看來人們更為憤懣不平地是:當這個獎好容易輪中國人頭上的時候,為什麼整個中國還沒有跟上?

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反而想退一步看,身為文學作品兩大主體之一的讀者可以換個角度替作者想想:他連這麼難得的一個獎都拿了,我怎麼還沒來得及關心文學呢?

<果然有話>作者為作家

台灣  蘋果日報



改革第一步 「把文革搞清楚」

近日借薄案呼籲政治改革的呼籲聲中,不約而同的拉上文革說事,又提到918的反日示威。其中有何關聯?「改革第一步就是把文革和毛澤東搞清楚,不這樣做政改是沒有希望的,不看清方向只會在錯誤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茅于軾對《蘋果》記者說,至今內地很多人仍崇拜毛甚至支持薄,就因共產黨一直瞞文革真相、為毛遮掩。茅建議先除人民幣上的毛澤東頭像,改用新鈔:「鈔票我非用不可,非把印有毛相放我口袋裏真令人氣憤!」

「歷史一旦被完全展示給人們看,那麼薄熙來事件就不一定會發生!」商界大佬柳傳志回憶文革目睹太多悲慘事,語文教師被槍斃;鄰居太太參與教會組織被抓後剝光了毒打瘋了;大學同學女朋友弟弟被抓起來活埋……當年結束文革的1976「四五運動」,人民借紀念總理周恩來去世火山爆發般走上天安門廣場,就因「活不下去了」!

中國電子商務網8848前董事長薛蠻子昨在微薄談9.18反日遊行期間許多人舉毛像:「毛主席在他們來說是理想化的象徵:公平廉潔政治制度,沒有貪腐沒有巨大貧富差距、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道德時代。而現今貪腐與貧富差距遠較文革伊始時嚴重得多。」他認為,唯有逐步建立民主法制,用公開透明接受監督的制度治理國家才是出路。《蘋果》記者


香港  蘋果日報



挑戰必接連不斷 外交需以變應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釣魚島問題尚未解決,南海再起波瀾。近日,菲律賓聯合美國在菲國西南方舉行名為「兩棲登陸二○一二」的聯合軍演,約兩千六百名美軍士兵和一千二百名菲軍士兵參與。

今次軍演是美國以實際行動支持菲律賓,後者大受鼓舞,最近在南海問題上的調門明顯又高了起來。此外,美國還多次夥同日本舉行軍演,意圖威嚇中國。事態如此發展下去,中國勢將腹背受敵,同時受到日本和菲律賓的挑釁和攻擊。更大的問題是,這種考驗今後恐將成為常態。今年以來發生的諸多問題表明,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外交將面臨一個與過去二十多年全然不同的局面,必須以新的戰略應對已經有變的形勢,否則將處處陷入被動。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外交基本上奉行鄧小平訂下的方針,核心精神就是韜光養晦。鄧小平當年提倡韜光養晦,符合那時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極高政治智慧的體現。在這個方針指導下,中國外交總體上是成功的,為中國爭取了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保證了國內經濟得以平穩發展。

問題是,當下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已發生巨變,再機械式套用二十多年前的方針,根本無法適應新的形勢。我們不是要完全否定韜光養晦,也不是要另起爐灶,而是要對外交政策作出適當調整,提出新方針。換言之,韜光養晦仍需堅持,但需要賦予新的內涵,以應對新的問題。

遏華加碼 糾紛日增

二十多年前,中國經濟貧弱,在世界上無甚影響,難以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二十多年後,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仍然保持着強勁的發展勢頭。這是中國自身發生的最大變化,帶來的後果主要有三個。

首先就是美國的對華政策。二十年多前,中美聯手對抗蘇聯;二十多年後,美國已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處處設障,四面圍堵。接下來,美國的遏華政策只會加碼,因為美國歷來的戰略就是在對手羽翼未豐之際就將其消滅,中國也不會例外。美國絕不可能接受一個與其平起平坐的中國。

其次是經濟領域。今時今日,中國對外貿易高踞全球之首,很多國家已將來自中國的商品視為洪水猛獸,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愈來愈多。雖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十多年,但至今仍未學會利用國際規則保護自己。

最後是領土糾紛。最近幾年,中國與一些國家之間的領土糾紛日益增多,主要是這些國家看到中國正在崛起,都想趁中國還未真正崛起之時,把爭議領土搶過去。未來幾年,這種領土糾紛還會與日俱增。

這三個變化已經發生,未來還會加劇,中國需要以新的思維應對,不能再固守原來的思路和策略。


太陽報



黨報高倡改革 豈能是非不分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多篇評論文章,高倡改革精神,為十八大召開造勢。可惜,這些文章一味喊口號,言之無物,沒有指明改革方向,根本無法打破當前的政治悶局。

《人民日報》評論部日前發表「改革開放,永葆探索創新的朝氣」的系列文章,呼籲要「保持那麼一股子衝勁、闖勁、拚勁、韌勁」,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有不計毀譽的心理素質,沒有堅不可摧的創新意志」,就會寸步難行,強調「改革有困難,不改革會更困難」。在中共十八大前夕,《人民日報》發表這些文章,明顯是為會議造勢升溫,惟改革沒有方向性,反而充滿爭議性,試問如何再度燃起百姓的激情?又怎能再度凝聚人心?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已高踞世界第二,但社會矛盾尖銳程度發展到極致,核心價值觀與主流道德觀徹底崩潰,貧富分化已臻世界前列,資源環境被透支虛耗。

虛喊口號 左搖右擺

社會對改革的共識已徹底分裂。基層百姓覺得沒有從改革中得到實惠,反而改革力度愈大,生活壓力愈大,故希望改革向左傾斜,更加關注民生普惠民眾,真正還利於民。反觀先富階層不滿足於經濟上富裕,要求更多政治權力,希望成為掌權階層,以保障他們的財富。至於官僚利益集團則希望把持特權,壟斷財富。三大階層對改革的期盼南轅北轍,中共要代表他們的利益已是分身乏術,過去採取的和稀泥政策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這種背景下,黨報高倡改革,虛喊口號,已沒有多少實質意義。事實上,《人民日報》這些年也在左右之間不斷搖擺,已失去自身定位,從早前的「講政治」到如今的「包容異質思維」,似乎完成了從左至右的嬗變,變成鼓吹普世價值的代言人。

更有甚者,《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早前還公然宣布要廢止「漢奸」一詞,相當於間接替漢奸平反。漢奸一詞源遠流長,比中共歷史久遠得多,秦檜、汪精衞之流數典忘祖,認賊作父,受盡百姓千夫所指,成為史書上最令人不齒的一群。奇怪的是,《人民日報》竟然逆潮流而動,顛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主流價值觀,侮辱國人智慧,如此是非不分、黑白不辨的黨報還有甚麼公信力可言?其倡導的改革精神,又怎能讓百姓心服口服?

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必然導致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也必然會走向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這不是哪個黨或者哪個人所能抗拒的,但這又與中共的傳統政治理念相悖。《人民日報》猶抱琵琶半遮面,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只是沒膽量說出來而已,所以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東方日報



丁薛祥的變故 殷一璀接掌上海人大


《外參》特約記者  扈知晴



“60後”丁薛祥的變故

吳志明留下的市委常委和政法委書記的位子交給了“60後”的丁薛祥。

據上海政法委官網上海政法綜治網消息,6月5日,上海鐵路法院、檢察院移交協議簽字儀式在上海舉行,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丁薛祥出席儀式並講話。這是當地官方首次披露丁薛祥履新政法委書記消息。

丁薛祥履新也算早有端倪。5月23日,他會見了公安部巡迴報告團和上海公安英模代表並發表講話,出席了全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會議並致辭。當時就有輿論稱他是吳志明的接班人。

丁薛祥畢業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現燕山大學),後長期在上海工作。1999年步入政界,歷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閘北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事局局長、市編辦主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市級機關工作黨委書記;2007年任上海市委常委、秘書長。

“本來,丁薛祥一直被認為要去北京的,”知情者對《外參》說:“因爲,習近平在上海擔任市委書記時,丁薛祥是他的秘書。隨著習近平馬上登基,丁薛祥被指很快要去北京接任中辦副主任,然後,一步步成為習近平鞍前馬後的身邊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訓,在中辦主任這個職務上最為明顯。中央的一把手,必須要遴選對自己最忠心耿耿、自己也最信得過的人來擔任中辦主任。”

“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突然奉詔入京接掌中辦,並非十八大既定人事,而是在習近平推薦之後,胡錦濤臨時起意,意在親信令計劃突被醜聞纏身之際,為長遠佈局而緊急拍板調整,”知情者說。

2012年7月16日,中國300多名省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解放軍軍兵種、大軍區主官和中央國家機關部委辦首長,收到了一份中央的簽署文件。這種文件,在過去兩年中,他們只收到過一次,那一次,是向他們通報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免職接受調查。這一次又是什麽?在他們打開文件之前,不免心中忐忑。

打開一看,文件很短:栗戰書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常務副主任。

兩天之後,7月18日,貴州省召開幹部大會,中組部負責人宣佈:任命省長趙克志為省委書記,免去栗戰書的書記職務,“另有任用”。

當7月16日中央的簽署文件特快下達時,上海官員吃驚不小。他們原來一直以爲,丁薛祥是要接任中辦副主任的。

消息人士告訴《外參》,習近平本來也確實屬意丁薛祥 ,打算先安排丁進京擔任中辦副主任,熟悉情況,然後,在中央換屆後扶正,接替令計劃。不料,正在上海黨代會換屆期間,人事安排突然出現意外:上海市副市長、公安局長張學兵,原擬在新班子中陞任市政法委書記,不料,有人舉報他,於是,這項人事案只好擱下來,等待調查見分曉。市政法委書記一職,就倉促間定下,讓丁薛祥接替。這一變故,打亂了習近平的安排。丁薛祥無法馬上進北京當中辦副主任了,栗戰書這才撿了個“漏”。

另外,丁落選中共十八大代表,也是他未能進京的原因。但他身為習近平原來的大秘,又是上海巿委常委、秘書長,居然不能成為上海七十多名十八大代表中的一員,令人不解。


  201207130333568483.jpg (800×530)
  丁薛祥是習近平主政上海時的秘書。

殷一璀接掌上海人大

消息人士對《外參》透露,張學兵仕途受挫,讓上海市長韓正的心情更爲低落。本來,他以爲自己能接替俞正聲,不僅當上市委書記,同時就拿到進入十八大政治局的門票,興致勃勃地策劃將上海市委、市政府機關全部搬遷到世博大廈。但是,左等右等,中央一直沒有動靜,擔心夜長夢多,發生變故。

韓正擔任過上海團市委書記和盧灣區委副書記、區長,其派系背景和人脈網絡,主要就是共青團系統和盧灣區,後者甚至更爲重要,而張學兵正是他在盧灣區提攜的親信,後來也擔任了盧灣區區長、區委書記。現在,張被調查,連十八大代表都沒份,韓正沮喪不快溢於言表。

丁薛祥履新後,中國現任省級政法委書記中的“60後”增至八人;在他之前,海南的蕭若海、浙江的李強、西藏的鄧小剛,均由省級黨委秘書長轉任政法委書記;和此前履新的九位省級政法委書記一樣,丁薛祥並未有過政法系統從業經歷或相關專業教育背景。 

“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接掌上海人大,”知情者對《外參》說。

殷一璀,女,1955年1月生,漢族,浙江蒼南人,197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12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法學碩士,副教授。

她曾任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委員、青年部部長,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靜安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市政府教衛辦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副書記、浦東幹部學院第一副院長等職。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殷一璀的父親是汪道涵主政上海時的市外事辦副主任。這位女士以前很低調,爲人很溫和,但當了市委副書記后性情大變,對人很兇,不知道此番接掌人大后,又會有什麽樣的表現,”知情者對《外參》表示。(《外參》)
    
殷一璀

“六四”不是平反不平反的問題



《內幕》記者胡立/作為當年“民主牆運動”的揭幕者,旅居紐約的中國著名詩人黃翔多年來堅持以人文創作的方式喚起世人對“六四”事件、對中國民主化的重視。黃翔對《內幕》表示,中國與全球最需要的是人文精神的變革,他沒有個人政治野心,只想維護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公民權。

共產黨從來沒真實紀錄歷史

幾次作法都讓中共高層緊張的黃翔,也因此多次被捕入獄。1990年10月剛出獄的黃翔仍繼續寫作,但不斷遭到騷擾,1997年,黃翔與妻子張玲離開中國,從此旅居美國,即使身在海外,黃翔仍持續關心中國局勢。

“我個人沒有政治野心,只是要維護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公民權。”黃翔對《內幕》表示,現在要爭取的,不只應該只是還“六四”一個本來的面貌,“六四”之前的“民主牆運動”和毛澤東掌權時所發動的政治運動,也都應該還其原貌,讓後人瞭解真相。

黃翔說,中國共產黨面對國共歷史也好,當代歷史也好,從來沒有真實紀錄過。1979年,《人民日報》特派記者王永安和周修強訪問黃翔,兩人告訴黃翔,採訪內容將刊在《人民日報》及海外版上,事後,由於華國鋒堅持兩個“凡是”,文章只發表在《內參》上,題為《啟蒙社始末記》。

看過前半部採訪的黃翔,原認為文章真實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與想法,甚為感動,但等10幾年文章“解密”,看到全文後,黃翔才發現其中很多話不是出自他的口中。文裡,黃翔成了“認同”和“擁護”鄧小平“四項基本原則”的人,“我是倡導天人和一,不是倡導暴力革命!”黃翔說。黃翔也發現,在黨史專家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10卷中,自己成了“熱忱的馬克思主義者”,民主牆時期的第一份民刊,也應該是“啟蒙社”的《啟蒙》,而不是《四五論壇》。

“六四”不是平反不平反的問題

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時,黃翔人在監獄裡。黃翔對《內幕》回憶,“六四”前夕,監獄門外有許多旗子、標語,也聽到此起彼落的口號,他後來才得知北京爆發了遊行,當天他就寫下了關於“六四”運動的詩篇。

黃翔認為,“六四”這麼多年過去,已經不是平反不平反的問題,“執政者有這麼多的權力,我們還要祈求他們平反嗎?全民應該起來,抗暴、討伐血債。”

黃翔對《內幕》表示,過去如果是官僚弟子出生,或擁有一點田產,就可能在政治運動中受迫害,甚至妻女遭到性侵,而中國今天這麼多的貪官污吏,包括江澤民的兒子,都被報仗恃父親權勢,涉入1萬2千多億的上海“招沽案”。“從前地主、富人、資本家那點可憐巴巴的財產,跟今天貪官動不動掏空國庫相比,是不是該讓他們下台?是不是該削減國企這樣一個腐敗的體系?是不是該讓中國在轉型過程中擁有一個嶄新的形象?”

黃翔認為,“六四”問題只是政治改革上的一個歷史事件,實際上,中國與全球最需要的是人文精神的變革。“1978、1979年的‘民主牆運動’,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性,我覺得它更是‘人文民主牆’。”黃翔說,人類需要的是法國的《人權宣言》、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國的五四運動,而不是毛澤東發所動的文革式愚民、洗腦和文化的毀滅。



黃翔

学者致信胡、习:只有联邦制才能解决危机

近日中国政治学者、人民大学前政治系主任冷杰甫致信胡锦涛、习近平及中央军委负责人等,指出如果要两岸和平统一、解决中国目前纷起的民族矛盾和“六四事件”等问题,联邦制是明智选择。 



(德国之声中文网)9月28日,中国政治学者、人民大学前政治系主任冷杰甫致信胡锦涛、习近平及中央军委两位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冷杰甫阐述了中国和台 湾两岸关系的危机现实和历史背景,对长达60余年的分裂状态和紧张关系表示忧虑;他也批评中共当局对西藏、新疆等地的高压政策和镇压;该信还明确提出中共 应该为当年震惊世界的"六四屠杀事件"负责等;冷杰甫认为推动民主架构下的联邦制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最佳选择:"实行民主制框架下的 联邦制,皆大欢喜,矛盾会自我云散天晴。"
冷杰甫在上世纪80年代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主任,退休后专于著述,2007年曾出版《决战-解放战争实录》一书。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发出此 信后,从内心确实感到压力,遂对外发出公开遗嘱,认为自己对中共当局的善意直言可能招致打压后果,但他也表示,作为一个公民愿意在国家危机中承担责任。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于2008年发起《零八宪章》,中共当局在法庭上指控刘晓波提出在中国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是"颠覆国家政权",而对其判处11年监禁,他的代理律师莫少平在辩护中直指这本身是共党一贯的主张,早在中共二大时就已经提出。


"

联邦制既能统一又能独立"

冷杰甫也向德国之声谈及了此次致信中共高层的初衷,指目前处分离状态的中国和台湾打破了早前的平静局面,至目前情势紧张,加之钓鱼岛争端也加剧了中国外交 危机。从国内方面来看,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民族矛盾加剧,而这一系列问题,如果通过联邦制既可以解决:"我们国家一直存在民族矛盾的问题,从解放到现在一 直是这样,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只是镇压,光镇压不行的,越镇压越厉害,现在西藏都有好多人一个接一个的自焚。台湾和中国大陆也是用联邦制才能解决,甚至都 解决不了。少数民族问题也是这样,他们也希望独立,让他们搞小国家,当小总统。这样就又能统一也能独立。"

他也提及"六四问题"的解决,应是中共当局必须面对的问题,:"靠共产党来解决是不可能的,他们也不愿意在这方面认错,可老百姓心里堵着,你回避不了。"


 
图片左为席海明
 
 
"任何民族有权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或制度"

10月7日至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五届全球支持中国与亚洲民主化大会"上,旅居德国的内蒙古人民党主席席海明也表示"独立不存在对或不对的 问题,任何民族有权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或制度,联邦制是我们最低的底线,联合国宪章也主张民族自决,原来共产党马列主义也讲民族自决。"

冷杰甫也在他给胡锦涛、习近平的公开信中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既成搭建联邦国家框架,成立新国家新政府为"中华民主共和合众国",并在适当时组建"台海民主 共和国"、"新陕甘宁民主共和国"、"藏青民主共和国"、"内蒙民主共和合众国"、"东北民主共和国"、"中原民主共和国"等;在此之前,冷杰甫愿意成 立"中华民族大联合委员会"的机构来执行组建新国家和政府。
作者:吴雨
责编:雨涵

林彪參與整肅彭德懷的真實表現

《明鏡月刊》司馬清揚



 
本文作者著有《周恩來與林彪》。(明鏡出版社)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在八屆一中全會選舉中央委員會主席時,毛澤東未得全票,他把自己的一票投給了林彪。林彪雖然沒有進入常委,但是在政治局委員的排名僅在常委之後。毛澤東是否從此時就有準備用林作為代替彭的打算?僅僅幾天之後,彭德懷就提出自己可以只擔任國防部長以對付外事活動,不擔任軍委日常工作的主持人,請另一個委員來主持軍委工作;或者自己只搞軍委日常工作,不當國防部長,而且同林彪商討了裁軍問題。彭德懷此舉是否是受到林彪在政治局的排名在其前面的影響而為?1958年2月,彭德懷再次提出不擔任國防部長,毛澤東回答說,現在備案,以後不准再提。對彭德懷的提議,毛澤東有些動怒了: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還不夠嗎?彭德懷噤然無語。

  1958年5月,在八屆五中全會上,經毛澤東提名,林彪被增選為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此時的林彪在黨內的排名已經遠遠高於彭德懷,已經屬於中共中央領導層的核心人員。但是林彪並沒有因為是常委加党的副主席而插手軍中的具體事務。在1959年3月25日至4月1日於上海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德懷又一次向毛澤東提出不再擔任下一屆國防部長,毛澤東沒有採納彭德懷的意見。在這一段時間裡,彭多次推薦林做國防部長。彭德懷在筆記中寫道:“我覺得奇怪。林為中央副主席,對黨內團結是有好處的;我曾經總想林任國防部長,較為適當,對團結也有利。此事同聶榮臻同志談過多次,並且同毛主席當面談過此事。毛主席說,現在林有病。我以後沒同毛主席再談了。”反過來,林彪也很尊重彭德懷,在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要求“軍隊同志繼續在彭老總領導下,更好的團結起來,發揮全軍的力量,爭取(更)大的成績”。

  軍隊是毛澤東最重要的權力基礎和後盾。抗美援朝之後,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在當時是不二人選。但是毛澤東什麼時候開始對彭德懷表示出不滿?毛澤東在廬山上批評彭德懷的話自然可以作為證據,但是畢竟是一時的激憤之作,要多加考量。有證據可考的則是1935年毛澤東作軍旅詩《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1947年該詩首次公開發表,同年毛澤東重新書寫該詩。但是1957年毛澤東曾說該詩“記不起了,似乎不像”、“不宜發表”。此後在1958出版的毛澤東詩詞中,未收入該詩。

  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彭德懷作為毛澤東整治軍隊的重要“打手”,致使包括劉伯承、粟裕等一大批軍隊元勳被整肅(筆者認為,彭德懷在軍隊反教條主義運動中雖然不是元兇,但是也要負有一定的責任),同時也為彭德懷的倒台埋下了伏筆。“反反冒進”之後,毛澤東要整治劉少奇、周恩來等,要把軍隊牢牢的捏在手裡。彭德懷和林彪相比,毛澤東自然更傾向於林彪,這一點已經有很多人論述,此處不再多贅。這也是廬山會議的重要背景之一。

  筆者認為,毛澤東在大躍進發動之後,所設想政治格局為:林代彭,鄧代周。具體來說是劉少奇管党,林彪統軍,鄧小平主政。廬山會議上風雲突變,毛澤東準備拿下彭德懷。誰來接替彭德懷呢?勢必要求由元帥來接替。十大元帥當中,當時只有林彪、賀龍合適。林又比賀更合適。林彪代替彭德懷成為歷史的必然。

  從7月27日至8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連續召開。林彪參加了7月31日、8月1日的常委會。正是這兩次常委會徹底斷絕了彭德懷的所有希望。8月2日,八屆八中全會開會。彭德懷在赴會之前說:“我已經夠臭的了,這次還要把我搞臭。不過這樣也好,這樣才能在全軍消除我的影響。”

  林彪在這兩次常委會中多次發言,綜述如下:林彪指責彭德懷的信易引起群眾洩氣,認為“氣難鼓易泄,泄了便難鼓”;林彪說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是大戰觀念”;林彪另外同意毛澤東對彭德懷的指責——“寫這信的目的就在於爭取群眾,組織隊伍”;林彪指責彭德懷講假話,有野心,看風使舵,是一個不馴服的黨員,目空一切,對上對下都不尊重。在這裡,林彪舉了一個例子說:“前年同我談話,簡直像準備好發言稿,機關槍放了,走了,非同志式談話,有戒備。”林彪直截了當地說:“只有毛主席能當大英雄,你我離得遠得很,不要打這個主意”,“(我們)都是丘八,就是那麼個材料,那麼大作用。都要注意,最要緊防止自信、個人英雄,否則就不能尊重黨,尊重馬克思主義,更不能相信元帥。罵兒子樣罵幹部,似本能,你是這麼個人。個人英雄主義,有新有舊,迷惑手段。相處過多少人,總覺你特別,威風氣概,不易接近,不平等味道,自負太大,剛愎自用。這些思想根子不去掉,內心根本東西不去掉,就是個特殊人物。”林彪還說彭德懷是“偽君子”,“自信心太高,不合乎客觀。偉大英雄,其他看不起。幾十年本能反映:自信太高,過份自負,想當個大英雄,個人英雄主義不改。”。

  8月4日,林彪在針對後來上山參加八屆八中全會的人員的通氣會上說:“他(彭德懷)實際上是反對第一書記掛帥,反對黨的領導。他不僅僅是指的各省,實際上也是指的中央,指著毛主席。他發信之前,跟人說,這封信對毛主席是有刺的。可見,他主要是要刺激毛主席。他說很多同志在會議中不勇敢發言,這是軟弱。照他的意見,照他的辦法,就是要拼命向黨進攻;不向黨進攻,就是軟弱。寫信正是為了公佈他的政治綱領。”

  李銳先生在評論林彪的這個講話時說:“從7點30分到11點,林彪講話佔了一多半時間。通篇沒有稱呼一個‘彭德懷同志’,只以‘他’代替。其他三個常委都稱‘彭德懷同志’。從這個細節,可見林彪把界線劃得何等分明。”《廬山會議實錄》有如下這樣的描述:林彪接著說,常委同彭談話時,主席、少奇、恩來、朱德、彭真、賀龍發了言,我也講了一點。主席講話的內容,林彪作如下概括介紹:“……”從這一段描述來看,林彪稱其他中央領導人時,也是直呼其名,不加“同志”稱謂的。再往前看,林彪在7月31日、8月1日常委會發言中曾提及任弼時、張國燾、王明、滕代遠四人,同樣均無“同志”稱謂。由此說明,林彪在講話中提及彭德懷時未加“同志”稱謂是他一貫的口語習慣(至少在廬山上如此),並非有什麼別的意思。

  平心而論,林彪對彭德懷的指責是相當嚴重的,有不少是莫須有的。同樣,林彪對彭德懷的指責也有不少是符合實際的。黃克誠在檢討中說:“(彭的)個人英雄主義有感覺,也感到想表現自己。華北同志意見很多。我們之間談話交心,扯過很多問題,如歷史上中央蘇區的問題。關於主席的問題沒有談過。談過請毛主席出來領導。六中全會放炮,被模糊了。1938年後,覺得對毛主席態度有改變。到北京後,具體表現的對毛主席的不滿,也談過。我要他到主席處談談。心是否都對我交了?還不敢說。對幹部關係有成見,對羅瑞卿,我批評過他。對賀老總,沒同我講過好或壞。對幹部一拉一打,有些個別現象;是否整個如此,還難判斷。交心問題,從前考慮過,不能完全講出來。”

  彭德懷在8月6日檢討時說:“我有個人英雄主義,它給革命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在高級幹部身上,個人英雄主義這種毒素,遇到適宜的條件和氣候,很容易發展成個人野心,招致黨的分化,給革命造成重大損失。”

  林彪批彭的話大多數在華北座談會上就有了,林只不過是“炒剩飯”。當講到抗戰時,林彪說“百團大戰是大戰觀念”,又說“平型關吃了虧,頭腦發熱,是弼時作的決定。”彭德懷在平型關大捷之後下發了《目前華北戰爭形勢與我軍任務的指示》,而其中的內容深受平型關大捷的影響。此指示在華北會議上被批得體無完膚。毛對這個指示更是痛恨:說它“不同意中央在洛川會議定的遊擊戰為主的戰略方針”,並說“這個小冊子曾為王明所利用”。林彪是華北會議的親歷者,但是對彭德懷無一絲指責。此時林彪把平型關的責任推給去世的任弼時,雖然做法不是很地道,卻對活著的人是一種保護,其中既有自己,也有當時是八路軍最主要領導的彭德懷。而林彪在這話還透露出“大戰觀念的百團大戰是你老彭的……潛意思:你我都是英雄毛是大英雄”。此句同林彪指責“(彭)自信心太高,過份自負,想當個大英雄,個人英雄主義不改。”暗合,多少有點欣賞的味道。

  從林彪的講話中,可以看到大帽子不少,實質性內容不多,對置彭德懷死地的罪名,更是幾乎毫無涉及。諸如後來導致彭德懷不能翻案的決定性罪名“裡通外國”,“與蘇修反華相呼應”,再比如是“漏網的高饒反黨集團的重要成員”,甚至“軍事俱樂部”等,林彪都沒有提及。林彪指責的大都是工作作風、個人品質等問題。對此,彭本人也是認帳的。根據《彭德懷全傳》披露的彭德懷在廬山期間所寫的筆記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隨後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林彪繼續批判了彭德懷:“這個人非常英雄主義,非常驕傲,非常傲慢,瞧不起人,非常目空一切,對人沒有平等態度。不但對他的下級像兒子一樣隨便罵,就是對上級,也很不尊重,可以說是傲上慢下。他野心很大,想大幹一番,立大功,成大名,握大權,居大位,聲名顯赫,死後流芳百世。他非常囂張,頭昂得很高,想當英雄,總想做一個大英雄。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他覺得他也是個大英雄。自古兩雄不能並立,因此就要反毛主席,這是事情的規律。”這些話抓住了彭的致命弱點,也說出了毛內心想說的話。林彪還指責彭德懷有意見不向毛主席當面說,背後裡搞活動,反對毛主席。反對毛主席的,都應當批判。(《明鏡月刊》30期)

《明鏡》月刊 第3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5000?apKey=fedd22f528

谷開來案中的法國人如何浮出水面?



《新史記》特約記者 羅安文



5月15日,路透社曝出,另有一位名叫德维里埃的法國人與薄家女主人“在感情與生意上的關係都很密切”。這名行蹤神秘的法國人現身柬埔寨首都金邊,並與法國權威報紙《世界報》記者會面,德维里埃對自己捲入替薄家洗錢及與谷開來“情人關係”等傳聞均予以否認。

法国《世界報》特派記者是5月份在金邊一家酒店裡見到了這位法國建築師的。

報導說,德维里埃像英國人海伍德一樣,在薄熙來擔任大連市長期間認識了薄熙來。但是,沉穩的德维里埃卻乾脆地拒絕媒體將其在諸如替薄家向國外轉移資金中起到重要作用,或是像被猜測的那樣與谷開來關係曖昧等問題上,與海伍德相提並論。


德維里埃與谷開來在一起。

德维里埃強調,他與如今對薄熙來和谷開來的各種指控毫無關係,否認為薄家洗錢,稱幫薄家的忙並未收報酬。被媒體與海伍德相提並論,更令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報導稱,這位法國建築師從海伍德那裡得知,海伍德正在從英國向大連介紹英國企業,但是,他們兩人的職業不同,他們的共同點只是都娶了大連人做妻子,彼此只是認識而已。法國建築師對海伍德的人品、為人予以讚賞,稱海伍德身上擁有英國人那種榮譽的傳統和高貴的靈魂。

德维里埃5月16日拒絕《紐約時報》記者的訪問,只以電郵引用古聖賢說的話,對媒體的探訪表示輕視,並否認為任何中國人洗錢,或涉入任何不法情事,他希望外界很快對他喪失興趣。

消 息稱,德维里埃在電郵中說:“有關我們的主題,我引用聖賢的話說‘當魔鬼沒有了可以傷害的對象,它自然會自己消失(Give evil nothings to oppose and it will disappear by itself.)’。我相信這個教導充滿智慧,並希望事實將證明此話為真。”

現年52歲的法國建築師德维里埃的名字與薄熙來聯繫到一起並非偶然。路透社在5月15日的報導中援引認識海伍德和德维里埃兩人的英國商人霍爾的說法:比起海伍德,德维里埃表現得更愛谷開來,與谷關係也更加親密。霍爾認為,谷開來與德维里埃是情人關係。

霍爾說,“海伍德是有趣,喜歡開玩笑的人物。德维里埃以前會在餐廳拍拍谷開來的後背並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我敢說,他們絕對是親密的一對。”

報導還說,霍爾指德维里埃是谷開來在歐洲的商業合夥人,幫助谷開來轉移國內資金。德维里埃同薄熙來也有不錯的私交。早在1990年代,薄熙來時任大連市市長時,德维里埃就已進入核心圈子。

據 瞭解,德维里埃是在1990年代在大連協助時任市長薄熙來設計道路網和都市地標,與薄家建立了關係。谷開來與德维里埃2000年在英國開設合資公司,他們 所報的住址都一樣,2006年德维里埃與他的父親麥可,在盧森堡開設D2房地產公司,對中國投資人出售房地產,登記的地址與谷開來在北京的律師事務所地址 也一樣。

德维里埃的父親麥可在法國小鎮雷南(Rainans)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兒子不可能從事任何生意買賣陰謀,但麥可猜測,德维里埃可能對谷開來有“性”趣,而谷開來可能想利用德维里埃從事金融交易。

柬埔寨警方6月18日證實,涉及中國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與妻子谷開來案件的法國建築師德維里埃,半月前前已在柬國被捕,由於北京當局要求將他引渡到中國,警方正考慮該把他遣返法國或答應中國要求。據傳現年52歲的德維里埃是谷開來的情人之一。

法新社報導,柬國金邊市警察局長納魯斯證實,德維里埃遭逮捕,並表示逮捕行動是與中國合作。法國駐柬國大使館發言人也證實法國公民德維里埃被捕。

納 魯斯說,因德維里埃是在中國犯罪,北京當局已要求將其引渡到中國。德維里埃1990年代在大連發展,因客戶不付貨款,他寫信向時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投訴, 薄幫他交涉取回,還讓他承包生意,從此跟薄家熟識。德維里埃在北京開公司,辦公室就設在谷開來的昂道律師事務所,他可能跟英商海伍德一樣,協助薄家洗錢。

另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報導,谷開來陪兒子薄瓜瓜赴英留學期間,疑似與德維里埃同居,德維里埃也用谷開來在英國的房產充當聯絡地址。

德維里埃據信於2005年離開中國,他跟引爆薄熙來案的海伍德是舊識。

另據雅虎法國(Yahoo France)引述路透社報導,也說德維里埃可能在涉及薄熙來醜聞和海伍德猝死案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報 導稱,海伍德被毒死,因為他威脅曝光谷開來轉移了一大筆錢到國外。更令人驚訝的是,谷開來和海伍德是戀人,海伍德則與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有聯繫。到目前 為止,只有海伍德被指與谷開來有親密關係,但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證人透露,法國建築師德維里埃也和谷開來有染。在晚宴上,“德維里埃撫摸谷開來的後背, 並用胳膊摟住她,被人認為這是一對夫婦。”

在薄熙來的上升期,他們夫婦已建立與海伍德及德維里埃的友誼,與他們或通過他們開拓谷開來在歐洲的業務。 

幾年後,在2006年,德維里埃創建了一家房地產投資公司,名為D2,設在盧森堡。公司在中國的登記地址為北京昂道律師事務所——這家設在北京的律師樓歸谷開來所有。(《新史記》 第8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



西哈努克2005年档案照


西哈努克2005年档案照


作者 法广

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诺罗敦·西哈努克 (Norodom Sihanouk) 1922年10月31日生于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已故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2004年西哈努克以年老多病为由要求退位。西哈努克同中国关系友好,长期在北京治疗。

西哈努克长期经常往来于中国,同中国关系十分友好。西哈努克一生经历了柬埔寨最动荡的时期,几次流亡和放弃王位。

西哈努克于1941年4月23日继承王位,1955年放弃王位,1960年任国家元首。后因政变长期流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受到元首待遇。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恢复君主立宪制,西哈努克重登王位。王后为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于2004年10月7日正式宣布退位,被尊为太王。后来健康状况不佳,患有结肠癌及糖尿病,在北京接受治疗。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看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最新动态


作者 方华

中国与日本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继续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中日双方官员近日在东京就钓鱼岛争端过交换意见。纽约时报近日评论认为,这显示双方都希望当前的对抗局面不再持续。

中国环球网引述美国纽约时报12日的报导指,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11日透露,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11日访问日本,与日本官员就钓鱼岛问题会谈,中国外交部也证实了上述消息。报导指出,这次会谈似乎显示,中国与日本针对钓鱼岛争端问题,至少愿意展开磋商工作。报导认为,这次会谈让外界首次目睹中国与日本为冷却领土争端进行的“幕后外交”。报道说会谈得以发生,其本身就具意义,因为这显示两国都希望当前的对抗局面不再持续。这篇报导并引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的话表示,希望下一轮副外长级会谈,将是两国降低紧张关系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中日双方也自然会在军事层面进行相应的准备。法新社报导说,日本和中国因钓鱼岛主权引发的争议持续恶化,日本和美国正考虑进行联合军演,模拟自外国军队手中夺回离岛。时事通信社和共同社报导,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昨天指出,美日预订11月初进行大规模联合演习,这项夺岛演习是其中一部分,将在日本最南端冲绳县的一座无人岛进行。共同社说,日本和美国参与军演的部队将进行两栖及空降登陆,使用船隻和直升机夺回岛屿。据报导,演习选在同样位在东海的无人小岛入砂岛进行。这个小岛是美军的靶场,距离钓鱼岛数百公里。时事通信社说,一些日本和美国政府官员对举行军演的态度小心,担心中国可能有愤怒回应。

在日本国内,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议也日益升温。日本财务大臣城岛光力10月13日晚曾公开发言,指钓鱼岛是领土问题,这被认为是违背了日本政府钓鱼岛“并不存在领土问题”的原则。日本媒体报导,城岛13日晚上在记者会中针对钓鱼台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做出“领土问题归领土问题,彼此还是必须从顾全大局的观点来进行协商”的发言。日本财务省随后发出更正,将城岛发言中的“领土问题”改为“外交问题”。

据日本媒体报道,围绕尖阁诸岛(即中国所称钓鱼岛)的日中对立已经发展至对明治时期日本政府高官往来信函的解释之争了。共同社报道说,野田政府引用其中的一封作为证据,指出“不存在尖阁诸岛曾是中国领土的历史经纬,划入冲绳县是恰当的”。中方则引用另一封反驳称,日本明知是中国领土但窃取了这些岛屿。21世纪日中两国政府的争论上溯到了19世纪并不断升温。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10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强硬地表示:“我完全读不出明治政府认识到了中国对尖阁诸岛拥有主权的意思”。上述争论的对象是明治政府在1895年把尖阁诸岛划入冲绳县的十年前,当时的内务卿山县有朋和外务卿井上馨之间互通的2封信函。

山县在1885年10月9日给井上的信函中,称尖阁诸岛“丝毫未见属于清国的痕迹”。山县还表示,即使在当地建立标识是日本领土的“国标”也无妨。另一方面,中方则引用了十二天后井上写给山县的信函。之后出任伊藤博文内阁第一代外相的井上在信中指出“若公然建立国标,将招致清国疑虑”,建议避免刺激清政府。中国以这封信函为依据,向国际社会宣传“日本政府虽然觊觎钓鱼岛,但完全清楚这些岛屿属于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在记者会上指出:“日本利用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经纬,日本自己的官方史料也可以构成明白无误的旁证。”

据共同社报导,面对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而对立,日本外务省为加强对外宣传,与中国争夺国际舆论,计划明年在5个国家设立大使馆。这5个国家是不丹、南苏丹、冰岛、南太平洋的所罗门及亚美尼亚。报导指出,外务省考虑利用驻外使馆,向各国说明日本政府的立场,因此增设使馆非常必要。中国的驻外使馆数量超过日本,截至今年2月,中国共有164个驻外使馆,远超日本的134个。特别是在非洲地区的外交,日本落后于中国。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诺罗敦·西哈努克逝世


柬埔寨学生在国庆节手举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画像(资料照)


前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去世,终年89岁。

柬埔寨政府官员说,西哈努克星期一因自然原因于北京逝世。西哈努克去世前在北京接受治疗。

西哈努克1941年登基,60多年期间对柬埔寨的统治时断时续。

西哈努克带领柬埔寨脱离法国而独立,历经战乱和大屠杀,建立起一个脆弱的民主政体。

在越南战争期间,西哈努克在海外时被军事政变暂时推翻。为了重新掌权,西哈努克与激进的共产党组织红色高棉结盟。但1976年红色高棉剥夺了西哈努克的权力,使他感到生命受到威胁。

西哈努克1991年结束流亡生活,于1993年重掌政权,并成为柬埔寨发展的核心人物。

2004年,西哈努克以年迈多病为由,把王位让与他的儿子诺罗敦·西哈莫尼。


美国之音中文网


黑龍江辦公樓倒塌導致數人被埋

黑龍江雙鴨山市集賢縣一座4層辦公樓星期一(10月15日)部分坍塌,導致數人被困。

據透露,這座樓房坍塌前在接受裝修改造,大樓約三分之一樓梯在星期一早晨7時50分倒塌。

當地官員說,估計有3至5人被困在倒塌的廢墟中。

搜救人員在今天上午已經救出兩人,目前仍在使用生命探測儀進行救援。


BBC中文網


周小川:中國銀行承擔政策 要救

(中央社台北15日電)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最近替銀行業辯解,指大陸銀行業高利潤非壟斷造成,並指大陸銀行須承擔政策需要,政府不救不負責任,且會影響社會穩定。

周小川也說,應對系統性危機,政府仍應及時救助,但同時要防止道德風險,這需要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儘可能減少道德風險。

綜合大陸和香港媒體報導,周小川最近在「金融研究」雜誌第9期撰寫「金融危機中關於救助問題的爭論」署名文章,談到外界指責大陸銀行業因壟斷獲高利潤,出問題還要政府救,做上述說明。

周小川稱,大陸除工(中國工商銀行)、農(中國農業銀行)、中(中國銀行)、建(中國建設銀行)、交(交通銀行)等大型銀行外,還有數百家中小型銀行,及2000多家農村信用社及村鎮銀行,銀行業利潤較高應不是壟斷造成。

對外界批評金融機構出問題,高階人員續領高薪,卻要政府救助,周小川辯解說,金融機構收入是合法經營獲得,符合市場原則,恐怕不能將問題全歸咎於「高薪酬」,要看背後更複雜的問題,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時,不能因金融機構賺錢多就不救助,不救可能導致更大問題。

周小川指出,和西方成熟市場相較,大陸問題金融機構的數量和處理方式是有區別的。

他坦承,大陸是轉軌經濟,公有占比較高,金融機構承擔政策、半政策或體制性任務,金融機構若產生問題,難以歸咎責任該由誰承擔,政府不救也不負責任,會影響社會穩定。

周小川又說,救助是全球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的焦點問題。大陸傾向救助,過去出問題的金融機構,也大多獲得救助;英、美也都傾向國家救助。1011015



2012年10月14日《明鏡郵報》

2012年10月14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