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威脅國航情報 公安:美方發出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北京30日電)大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簡稱國航)昨天因接到威脅情報而返航,經重新安檢,凌晨已飛往紐約。機場公安說,情報由美方發出。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國航CA981航班為北京飛往紐約,原爲13時起飛,次日14時20分到達;昨天13時30分起飛,20時25分返航回到北京。此航班今晨零時30分已重新啟航飛往紐約。

國航表示,此次返航並無機械故障因素,是航班飛行途中收到安全威脅消息後,爲確保旅客安全,才決定返航。返航後,機場公安已介入調查。

報導引述機場公安說法指出,此次威脅性信息(情報)是由美方發出,機組接信後隨即返航,航班平穩落地。經過兩輪安檢過後,公安部門並未發現任何危險物品,目前已經安排願意繼續飛美的乘客等待登機。

報導說,航班中乘客情緒均較爲穩定,並沒有受到此事或重新安檢太大影響。1010830



國防部長梁光烈訪印 7年來首度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北京30日電)中國大陸國防部長梁光烈昨天起對斯里蘭卡、印度、寮國3國進行訪問。這是大陸國防部長7年來首次訪問印度。

新京報引述大陸國防部消息指出,梁光烈月29日展開訪問,主要隨行人員有空軍副司令員周來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黃漢標、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宋普選、廣州軍區副政委兼南海艦隊政委王登平、蘭州軍區參謀長劉粵軍、西藏軍區司令員楊金山等人。

報導說,大陸國防部對梁光烈此次訪印,並未就具體內容作出說明。

報導引述印度國防部昨天的聲明指出,中印雙方將舉行詳細會談,商討關國防和安全事宜,包括加強措施以保持兩國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定,及促進在兩國武裝力量之間建立信任的措施。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許利平認爲,梁光烈此次訪印,說明中印透過各種方式增強雙方軍事互信,對中印軍事關係及中印關係將産生很大影響。

他分析,中印雙方此次很有可能會談及邊界問題,但不會是重點。大陸已經和俄羅斯等國簽署陸上邊界協議,同樣和印度也可以簽署,關鍵在於雙方應有良好溝通。1010830



內地官場「隱性世襲」頻遭曝光

據浙江日報報道,傳統世襲制是父位子繼,新的世襲制,則是掌權者相互關照,你幫我的親友陞官,我幫你的親友發達,從而使 公權力成為少數人的共享資源。這種隱性世襲,是赤裸裸的權力轉移,它的氾濫,破壞公平競爭,踐踏社會公正,製造權力腐敗,影響社會穩定,正引起社會各界的 關注。

 「體檢門」、「性格門」、「洩題門」、「關係門」……這些都是近年來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過程中出現的不正之風。面對這些不公平現象,不少人感慨:「考得再好,也不如有個好爹。」

 實際上,父位子繼的傳統世襲方式已不多見於今日官場,但是,另一種被稱為「隱性世襲」的「權位傳遞」,正引起人們的普遍憂慮。

 互惠互利、禮尚往來,所謂「隱性世襲」指的是少數地方政府及部門掌權者,雖然不直接錄用或提拔自己的子女,但彼此之間達成默契,相互關照下一代,使國家權力資源變成一種私下互利、見不得光的「內部分配」。

 篡改分數——書記媽媽私用公權

 與上述眾多「門」相比,最近在廣東省中山市出現的「篡改門」,更為明目張膽、恣意枉為。

 今年7月31日,一篇名為《我的公務員是媽媽改分數得來的》的帖子在天涯、貓撲等論壇熱傳。帖子稱,中山市某局紀委書記利用職權,為參加公務員「省考」的兒子更改考試成績,使其入圍面試,並最終以總成績第一名考取了公務員。

 後經查實,5月27日,廣東省舉行2012年縣級以上機關公務員考試。時任中山市人社局紀委書記梁國影的兒子林鈺成,報考中山市農業局市場與經濟信息科辦事員職位。但最終,林鈺成的筆試成績為104.1分,僅列其報考職位第6名,按規定不能入圍面試。

 時任中山市人力資源考試院考務股股長李毅堅將這一情況告訴梁國影,梁要求李毅堅調高其兒子的筆試成績,最後林 鈺成的筆試成績被篡改為109.7分,並列第三。6月27日,面試開始前,梁國影又通過各種關係向考官打招呼。由於得到特殊關照,林鈺成面試排名第一,領 先第二名10.63分。

 最終,林鈺成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進入錄取公示,如無意外,可錄用為中山市農業局的公務員。為防止東窗事發, 「中山市市直機關2012年招錄公務員考試總成績及體檢安排公佈」網頁上,只公佈了林鈺成的准考證號,隱去了姓名。所幸,在公示期間,網友比對廣東省、中 山市官網公佈的分數,發現隱情。

 在8月6日晚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山市紀委副書記蔡宏稱,這是一起量身打造的「蘿蔔招聘」,梁國影與市農業局局長陳錦標、分管人事的副局長何金壽、市委農辦副主任袁旺勝、市農業局人事科副科長諶繁華等5人涉嫌暗箱操作。

 目前,涉案6人均被免職或撤職。其中,梁國影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陳錦標、何金壽均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職。

 交換錄用——官二代的隱性福利

 公開招聘,本應憑真才實學,能者勝出。

 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被曝為幹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條件,甚至發生「老子招聘兒子」、「局長之子未畢業直接當公務員」之類咄咄怪事,引起各界廣泛質疑。事實上,這些「蘿蔔招聘」,本質就是一種「權力世襲」,並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專家指出,傳統世襲的「父位子繼」,因為無法名正言順,所以現在更多的是在公開規則下的「隱性操作」,如一些在實權部門擔任要職的,通過「蘿蔔招聘」,將子女安排在其權力所管轄的系統內。

 不過,如今更多城府深的掌權者,怕授人以柄,沒有將子女直接安排在本系統內,而是與其他系統的實權人物進行「交易」,將對方子女安排到本系統內,而將自己的子女安插在對方系統內。

 於是,一人得道,全家飛昇。只要哪個先獲得權力,便充分利用手中權力及影響力蔭庇親近之人,以幫助他們獲得權力。即使因為各種原因沒能進入權力圈的子弟,一般也會利用各種關係,進入壟斷性高收入行業,如電力、石油、電信、交通等,從而得以衣食無憂。

 去年5月,溫州某論壇出現《60多位溫州市交通系統幹部家屬被「內部招聘」,打造溫州「世襲局」》的帖子,稱 市公路管理處近幾年招聘50餘位領導幹部親屬入職,並附上其中33人的名單。領導親屬、子女錄取比例為何如此之高,相關部門最初的解釋:這只是巧合。但溫 州市紀委隨後查明:溫州公路管理處存在人為設置門檻、領導打招呼請托干預插手等違規違紀問題。

 今年6月初,一則《武漢公路處特權招聘領導子女,布衣子女路在何方?》的網帖被瘋轉。該網帖最早由網友「布衣 孩子子子子」發佈,這名自稱被淘汰的考生稱「多名該處領導幹部子女被錄用」,質疑武漢公路管理處招聘存在「違規錄用」。據該網友反映:「被錄取的人中,沒 有英語四級證書,有的是民辦本科,有的是民辦高職就業後函授本科,有的是民辦專升本,最後卻全部名列所報崗位第一而被錄取。」經證實,該單位4名幹部子女 參與應聘,不符合有關幹部任職迴避制度的規定,已取消應聘資格。

 顯然,「隱性世襲」的氾濫,不僅嚴重破壞公開、公平的競爭規則,影響社會穩定,而且也將使官員素質日益下滑,直接製造權力腐敗。

 因為在靠「隱性世襲」途徑獲得權力的人眼中,他們手中的權力並不是人民給的,而是父輩或其他有權人士所賜,甚 至不需要多少能力和素養。於是,他們掌握權力後,就會把公權力視同自家的私器和財產,當作謀取個人、家族或小集團利益的工具。而他們的子弟,以及他們子弟 的子弟,在掌握了權力後,也將如法炮製。

 陽光監督——期盼公平堵住黑洞

 見不得光的「隱性世襲」,為何頻頻發生?

 掌權者法紀觀念淡漠是重要原因之一。

 湖南省冷水江市曾發生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該市人事局原局長曹長清的兒子大學尚未畢業,竟被安排進冷水江市 財政局工資統發中心工作,享受事業編製。曹長清在給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請求安排子女就業的報告》中說:在即將退出工作崗位之時,特向領導提出將兒子安排 到市財政局工作的報告,「為黨工作了幾十年,從未因個人的事向組織上提出過要求,兒子大學畢業,學經濟管理專業的,請組織上給予關心照顧」。該報告獲得冷 水江市市委書記、市長和常務副市長的批示「同意」。

 有的地方甚至還把「隱性世襲」公開化,把「官二代」的身份繼承問題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人事局在一次公開招聘中,報名條件之一就是「父母有一方或雙方在鶴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父母有一方或雙方在中央、省、市屬駐鶴單位工作」等。

 監督不力、問責不嚴,也是出現「隱性世襲」現象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揭露的「隱性世襲」事件,大多是通過舉報而非自查的方式引起公眾關注,「東窗事發」後也鮮見有關單位領導和組織者被依法問責。

 「長治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考生宋江明體檢不合格被淘汰的事件中,有10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5人因徇私舞弊罪、 受賄罪、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但像這樣嚴格問責的案例還太少。」有專家指出,只有輿論監督而沒有公開交代,只有媒體曝光而沒有依法問責,只有個案調查而 沒有制度改進,蘿蔔招聘現象很難遏制。

 「隱性世襲」對社會公平、政府公信等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正日益顯現。針對公務員考試,去年有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0%的被調查者認為考試是公正的,35%的人則明確表示不公正。

 那麼,該如何遏制「隱性世襲」?網絡評論員姜兆尹認為,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公職公開招考和幹部公開選任制度, 在所有程序和環節上嚴格執行既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及時亮劍;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外部監督的作用,突出和強化社會公眾的力 量,對某些官員及其所在利益群體形成強大的制約和壓力。

 還有網友指出,當務之急,亟須建立官員個人有關事項公開制度,全面公開官員子女從業情況制度,與公職公開招考、幹部公開選任制度結合起來,有效堵塞「蘿蔔招聘」漏洞,預防和遏制「隱性世襲」現象。

 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廖衛民:「隱性世襲」,是社會不平等在政治領域上的一種客觀呈現,如果能加大 信息透明的力度,爭取更多的信息平等,則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均等,將有助於治理種種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從而消除「隱性世襲」於萌芽狀態。這樣,更多平民 子弟,則有更多機會參與並進入到社會管理階層,才能讓真正的德才兼備之士擔任要職。


香港 文匯報




敢言《經濟觀察報》受行政處罰

內 地官方新華社昨日引述新聞出版總署指出,山東經濟觀察報社因「連續刊發虛假實失報道」,被山東省新聞出版局處以警告、罰款3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據 指《經濟觀察報》今年6月18日刊發的《籌組三大集團 鐵道部政企分開》是虛假報道,此外還刊發了《三星落地西安的「嫁妝」》等多篇內容失實的新聞報道,有關當局對編造虛假新聞的記者吊銷其記者證,對編寫失實 報道的記者做出警告處分,「同時責令該社立即糾正其他違規行為」。《經濟觀察報》是內地敢言媒體,8月6日其報社的招牌遭除去,當時外界普遍相信是因報道 北京「7‧21」雨災失蹤者而遭報復。


香港 明報




釣島「三不」 專家:華接受日國有 不登島不查資源不建築

日本媒體透露,中國政府將向日本政府提出釣魚島的「三不」政策,即不登島、不調查資源和不在島上建任何建築。這一消息引起網民不滿,指中國就自己的領土向日本「提條件」。有中日關係專家解讀指出,中國提出這一要求,等於是已經接受釣魚島將被日本「國有化」的行為,嘗試最小化對雙邊關係的傷害。

網民:向日本軟化低頭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道,多名中國負責對日外交的官員透露,中國將對日本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三不」原則。一是不登島,二是不在島上進行任何資源或環境的調查,三是不在島上建任何建築。報道引述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葉千榮指出,中國雖然不承認野田內閣或東京都「購買」釣島,但深知若東京都購島成功,知事石原慎太郎將會展開觀光、調查和建造設施等改變現狀的舉動,日本中央政府無權干預。此時,中方所提的「三不」原則也無法實現。

消息在內地網絡引起網民普遍不滿,騰訊網上有網民評論指,提出「三不」要求是對日本的軟化和低頭,就本國的領土向他國提要求。有評論說,提此要求等於讓釣魚島成為「沒有主權爭議」的地區,若干年後必歸日本。

好過落入右翼手中

長期研究中日關係的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林泉忠向本報表示,中國雖然會口頭上強烈反對東京的購島計劃,也希望釣島的現狀不要有任何變化,但心裏深知日本國內強大的政治壓力下,野田內閣在提出了購島計劃後,不可能中途擱置行動。加之相比於釣島落入東京右派政客石原手中,中方認為,即使釣島被「國有化」,若日方仍能恪守「三不」政策,仍能接受這一變化。

林表示,中方提此要求,也是因為看到日中央政府在釣島問題上的克制。他表示,釣島上原來有日本人的柴魚工廠,但戰後日本為了減低與中方摩擦,將釣島變成無人島,此後也沒有對島內和附近海域海底進行資源開發。

專家:暫承認受日控制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對本報表示,不能因此將中國立場看為示弱為存在矛盾,畢竟中國對釣島的主權要求不會改變,但須承認釣島目前被日本控制。「若只提對釣島擁有主權,不提其他要求,並不能支持釣島的主權要求」,中國堅決反對實際控制者日本進一步強化對釣島的非法佔有,有助於解決釣島問題,也符合實際情況。他說,東京右翼勢力希望購島,但日本中央政府沒有支持東京的購島計劃,且一再拒絕東京的登島要求,可見中國提出「三不」,有助於日本抑制國內改變現狀的行動。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釣魚島到底屬於誰?

釣魚島問題波瀾迭起,《環球時報》稱中日若開戰「一定是中國人在心裏上洗刷一個多世紀恥辱的戰爭」;《人民日報》駐日報分社社長韓曉青則認為保釣人士一波波的行動,「不管他們出於甚麼動機,都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害國行為」。兩種聲音中前者是民族主義煽情,後者是「不折騰」式維穩。

釣魚島到底是誰的?筆者一直認為屬於中國,這僅出於感情;筆者也一貫主張交由國際法庭仲裁,這是出於理性。光靠愛國口水、虛言恫嚇和「自古以來……」的空洞宣示,都不能把該島往中華版圖拉近一寸。我倒覺得韓曉青社長之說「有爭議的無人島」概括準確,天朝所謂「擱置爭議,留給子孫後代解決」,其實就已經否定「自古以來」了。試想怎不說海南島、崇明島擱置爭議,留給後代解決?換言之就是主權歸屬不那麼確切。

交國際仲裁可能贏也可能輸,但中共最沒資格爭,釣魚島不是台灣就是日本的。此島距離台灣和冲繩差不多遠近,卻離大陸最遠。關於領土的國際準則,十六世紀前是誰發現屬誰,比如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曾登上南海某些島嶼並立碑,這要有理據得多;十六世紀後的國際準則是誰先劃歸版圖就算誰的,這於中日雙方都付諸闕如,倒是兩國都有文獻指釣魚列島屬於琉球王國;近代世界到二戰之前另一個準則就是實際管轄權被默認為領土,這個日本稍佔便宜,琉球王國與一八七五年被日本吞併,劃入鹿兒島縣。

當然台灣可論證釣魚島不屬琉球而屬台灣。很不幸,若由中共作代表上國際法庭,必輸無疑。非但大陸網民都能搜索出一九五三年《人民日報》稱「尖閣列島」(使用日方對釣魚列島的稱呼)是琉球群島的附屬島嶼,一九五八年該報重申周恩來聲明,否定中國對琉球擁有主權;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政到七十年代出版的世界地圖和地理書籍,有的把釣魚島劃歸日本,有的說是公海島嶼,總之沒有一個版本說釣魚島屬中國。

二戰後冲繩被美國託管了廿七年,於一九七二年把行政管轄權交還日本,關於主權,冲繩人公投結果是歸屬日本國。這符合二戰後民意公決決定國家和領土歸屬的現代原則。前一陣新華社記者報道,冲繩人怨恨日本,心理更親中國,於是憤青高呼「收回琉球」,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冲繩與日本本土的心理隔閡是家事,就像大陸很多地方歧視某省或某族人一般。你要去「收回」,冲繩人會跟你拚命。

若論國際仲裁,只有台灣和日本才有資格對簿公堂,贏了固然上上大吉,輸了就認,長痛不如短痛,這是理性之途。但且不說中共從來拒絕國際法庭,再者這「長痛」時有妙用,堪為民族主義壯陽藥和中共的救心丹。

孔捷生

香港 蘋果日報




風雨來臨蟻上樹 國之將亂官先逃

遼寧鳳城前市委書記王國強攜款二億元出逃美國一案震驚全國。風雨來臨蟻上樹,大船將沉鼠先逃,當裸官一個個慌不擇路外逃西方,說明中國確實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

王國強妻兒早已移民美國築好安樂窩,他本人去年底因涉貪被免去市委書記一職,並列入出境控制名單。然而,今年四月底王國強居然以赴美探訪女兒為名堂而皇之出逃,事發三個月後被媒體踢爆,遼寧當局才承認王已外逃。正如網民所說,這件事「王國強知道、領導知道、紀委知道,就是全國人民不知道,還一直傻傻地求證,等待奇迹的出現」。

更荒唐的是,王國強與家人在國外逍遙快活四個多月後,遼寧當局才裝模作樣地做出「決定」,開除黨籍和公職。貪官已「投奔自由」,雙開對其還有何影響?這到底是遼寧當局雙開王國強,還是王國強雙開中國和中共呢?

王國強一個人悄悄地走了,不帶走顯赫的官銜,不帶走一呼百應的權力,甚至一點也不留戀生他養他的家鄉,唯獨帶走了本屬於人民的二億元民脂民膏。

裸官跳船 國家變色

金融海嘯時中國高層官員曾說「救美國相當於救中國」,沒想到王國強等大小裸官爭相響應,難怪美國房價又開始節節攀升,原來都是拜中國裸官所賜。美國國務卿希拉妮即將訪華,估計會親口向中國領導人表示感謝,謝謝中方不遺餘力培養與放縱裸官,源源不斷為美國經濟輸血打氣。

王國強作為一個土皇帝,在當地呼風喚雨,盡享人間幸福,為何要選擇跑路?又是甚麼原因迫使他事先為自己安排後路呢?他顯然聞到了中國不同尋常的氣味,國之將亂,趕緊跳船逃生。如今的中國就像放置在火山口的炸藥包,內憂外患,民怨四起,貧富差距如天壤之別,官民對立似水火不容,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環境惡化食無可食。

在中國這艘「鐵達尼號」上,以官員為代表的船長早就安排好了,他們是棄船策略的源頭,他們拚命地殘民以逞,甚至不斷拆卸大船的船板做自家的救生艇;頭等艙的精英階層也紛紛提前撤退,這些人利用非法掠奪的財富早已給自己買好了救生圈和保險;只有下等艙的旅客仍然對危機渾然不覺,因逃生通道受阻,根本無路可逃。

裸官是中國吏治腐敗的極致,對中國民心的打擊尤其嚴重。美國轟炸利比亞用了四個月,中情局特工顛覆敍利亞用了半年多,如果對中國進行顏色革命,只要在網絡上公布持有美國護照或者綠卡的中國官員名單,和他們在外國銀行的存款,足以令中國政治發生劇變,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太陽報




釣魚島三不原則 中國對日存幻想

日本首相野田給中國領導人親筆信之後,雙邊關係有所鬆動。最新消息稱,中國將向日本提出解決當前釣魚島危機的「三不」原則,即日方不登島、不在島上進行任何資源或環境調查、不在島上建任何建築。

三不原則相當於從以前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變為「擱置爭議,共同不開發」,並沒有真正解決釣魚島的問題,仍然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多只能暫時性地管控當前局勢,無法徹底解決中日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現在的問題是釣魚島牢牢控制在日本手中,包括官方漁政船和民間船隻在內的中國船舶,很難進入該島十二海里範圍內。中國要打破日本對釣魚島的控制,單憑三不原則是不夠的,而且日方肯定會向中國提出反方向的三不原則,譬如不許開發東海油氣田、不許保釣船隻出海、不許登島。如此一來,中方如何應付?

野田政府 兩面三刀

在美日結成一體,美國又為日本提供保護傘的背景下,短期內解決釣魚島問題並不實際,也超出中國國力承擔。當務之急,中國應向日本提出嚴正要求,雙方共同維護釣魚島周邊和平,兩國組成聯合海上巡邏隊定期在該海域巡航,在未達成協議之前,雙方不勘探和開發釣魚島資源。中國應爭取在釣魚島周邊海域的正常巡航,不能讓日本一國專美。

但從長遠來看,中國不應對日本心存幻想。想當初,自民黨執政時,因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兩國勢如水火,以為民主黨執政之後,兩國關係能夠雲開霧散。沒想到從菅直人到野田,民主黨政府在對華問題上更強硬,中國對日以德報怨,包括擴大赴日旅遊、擴大日本災區商品進口等,最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現任日本首相野田是兩面三刀的典型,雖然他給中國領導人寫親筆信,要求雙方冷靜溝通,好像有點示軟,實際上此人態度異常強硬,除公開違背日本《和平憲法》永不再戰的規定,叫囂「忘戰必危」,並加緊整軍備戰,不斷提升日本自衞隊的裝備與規模,也正是他在七月七日這個敏感日子提出要對釣魚島進行國有化,在中國人的歷史傷口上再狠狠插上一刀。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當時的國民政府也對日本政黨輪替充滿幻想,以為換一個首相或許就能避免戰爭。但沒想到,日本首相的軍國主義思想一個比一個瘋狂,最後換上的居然是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使中日關係走上不歸路。歷史殷鑑不遠,如果北京依然對日充滿幻想,難保今後不重蹈歷史覆轍,甚至重演清末甲午悲劇。


東方日報




《新史記》電子版長期訂閱折扣大


破牆而入

中國的事,中國人有權知道
中國局勢,中國人應當掌握
當書刊變成電子版,沒有海關攔得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擺脫舊束縛,閱讀《新史記》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 (平均每期175)
12期, 優惠價台幣2310 (平均每期192)
6期, 優惠價台幣1260 (平均每期210)
3期, 優惠價台幣682 (平均每期227)


單本7245元,各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新史記》第1
《新史記》第2
《新史記》第3
《新史記》第4
《新史記》第5
《新史記》第6
《新史記》第7
《新史記》第8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高光俊:作案方式跟谷開來的知識水平和智商不符



《內幕》記者柯宇倩/中國前重慶市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妻谷開來和薄家勤務人員張曉軍涉嫌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一案,89日在安徽合肥中級人民法院開審,此案從爆發到庭審結束,一路疑點重重,謠言也從未止息。美國紐約律師高光俊從法律專業角度解析此案的偵察與審訊過程,並對坊間謠言做出評斷。




三、作案時間

對於谷開來與張曉軍的作案時間,網上也流傳著幾個版本。根據新華社的法庭紀實,兩人在晚間9時左右進入飯店,但未說明離去時間;“趙象察”的旁聽記錄則記載晚間11時左右,谷開來與司機王浩(對案件不知情)、另一名薄家勤務人員乘坐一輛車,張曉軍自己開一輛車,前往尼爾的住處,並於1138分結束作案。

高光俊對《內幕》表示,作案時間也是重要的一環,但此案的作案時間並不清楚,根據第二個版本,谷開來與張曉軍在40分鐘內就殺害了海伍德、並佈置好現場,令人起疑。

四、作案動機

高光俊認為,本案的作案動機也很模糊。根據新華社的紀實,薄谷開來在供述中稱:“大約在2005年前後,我的兒子在英國讀書時,尼爾‧伍德寫了一封自我介紹信表示要認識我們。”

薄谷開來供述,她和兒子薄某某同尼爾‧伍德結識後,曾介紹尼爾‧伍德參與一公司的中介代理以及參與一土地項目的前期策劃(實際未開發),後尼爾‧伍德因索要報酬等問題,與她及其兒子薄某某產生矛盾,並對薄某某進行人身威脅。

公訴人當庭出示的尼爾‧伍德和薄某某的多封往來電子郵件顯示,雙方矛盾因上述糾紛導致逐步激化。

“趙象察”的旁聽記錄指出,05年左右,經薄谷開來介紹,尼爾結識了大連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國內某紅三代出身國企高管張某(谷未說明具體身份),其合作項目涉及到法國的一處地產項目,以及重慶江北區建設的大項目。此項目如果如期完成,尼爾可從中獲得1.4億英鎊的收益,但由於中國的建設項目受政治因素干預太多。此項目未能開工。

尼爾於是向薄瓜瓜往來郵件,索要預期收益十分之一的賠償,薄瓜瓜承認自己家庭為此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但就具體數額與尼爾爭議較大,在多次交往未果後,尼爾開始採取威脅手段。並將薄瓜瓜軟禁於其在英國的住處。借此向谷開來施壓。

谷開來得知此事後,首先向重慶警方報案,時任重慶公安局長王立軍受理此案。但由於案發地在英國,又無確切證據,無法採取強制措施,遂有除掉尼爾,保護兒子的作案動機。

《華盛頓郵報》引述庭審現場人士的話指出,檢調官員出示海伍德警告谷子薄瓜瓜的信函,威脅如果薄瓜瓜不願給錢,就“毀了你”(you will be destroyed),庭審現場展示的是附有中文翻譯的郵件複印版本,但法庭上沒有提出證據證明該郵件確實出自海伍德之手。

高光俊對《內幕》表示,根據目前這份據稱是檢察官提供的證據,谷開來看了這封20111110日收到的email後,認為“you will be destroyed”這句話代表海伍德非常有殺機,肯定會殺害薄瓜瓜,因此要先下手為強、把海伍德除掉,這動機不是非常合理。

“我們都知道,英文中的you will be destroyed,並非就是you will be killed,也可能指把你的前程毀了,或讓你的名聲掃地,此外,當時薄瓜瓜也不是在英國,而是在美國,一個英國人想殺一個在美國的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所以因為一封信就殺掉海伍德,動機比較牽強。”高光俊說。

五、偽造現場

綜合新華社的紀實與“趙象察”的旁聽記錄,谷開來先與王立軍預謀誣陷尼爾從事販毒活動,想將其誘至重慶,再借抓捕販毒拒捕為借口,將尼爾當場擊斃。谷開來與張曉軍犯案後,把事先準備的毒品膠囊等物倒在房間地面上偽造現場,造成尼爾吸毒的假像,並在發現尼爾血壓消失後,離開作案現場。

高光俊對《內幕》分析,偽造現場的說法令人懷疑,儘管谷開來並非公安系統出身,但仍是法律系畢業生。“我的印象中,儘管她不是刑事專業,但刑事偵察這門課還是要修的,加上谷開來多年來一直從事司法律師工作;難道她在選擇用氰化物殺人的過程中都沒有想一想,用這種方式,很容易就能檢驗出來,而且還把毒品、膠囊丟到現場,好像跟谷開來的知識水平和智商不相符。”

六、作案現場留下痕跡

根據公訴機關向法庭提交的相關錄像資料顯示,現場提取的瓶蓋、茶杯蓋等物證檢出了薄谷開來和張曉軍的DNA分型。這點也令高光俊起疑。

“現在稍稍有點作案知識的都知道,作案時盡量不留下自己的痕跡,所以谷開來會不知道戴個手套,或把痕跡擦掉?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高光俊說。



 谷開來89出庭。



吳邦國保黃奇帆心思溢於言表



明鏡特約記者 紀偉仁


  有熟悉政情的觀察人士指出,王立軍和薄熙來事件後,中央儘量減少因政治劇變給重慶帶來的創傷波及,維持甚至加大優惠措施發展當地經濟(包括當地經濟政策等),以平衡政局變動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而黃奇帆是市長,畢竟名義上主管經濟,而目前中央對重慶經濟、民生方面的工作未有明顯負面評價,有些方面還給予了肯定。由此可看出,黃奇帆的抓經濟角色,可能會由於中央對重慶政治、經濟的分割而受益。


黃奇帆是否風雨飄搖?

  對於中央的切割思路,黃奇帆似已領會。他迅速表態稱,堅決與中央保持步調一致,配合“新班長”張德江的工作。此後,黃不斷高調亮相,《重慶日報》頭版經常能看到他公開活動的身影,毫無仕途堪憂的跡象。

  文章稱,對照“六四”後與薄熙來同級的政治局委員兼直轄市市委書記的陳希同和陳良宇去職事件不難看出,中共在非正常的官員處理的人事異動中,已吸取了“文革”時一倒一片的株連教訓。

  1995年,北京市原市委書記陳希同落馬後,市長李其炎遂迅速向中央表忠,在保留現職一年後,於1996年10月被任勞動部副部長,並在2003年65歲時當選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與李其炎仕途迥異的是韓正。2006年,上海原市委書記陳良宇出事後,韓正卻安然無事,並與習近平、俞正聲兩任書記合作愉快,而十八大之前,外界更有消息稱,他將接替俞正聲上海書記職位。

  文章稱,李其炎和韓正的仕途雖然走向不同,但有一點卻相同:他們都至少實現了“軟著陸”,與出事的上級全然切割。這些先例,對今次黃奇帆仕途的借鑒作用,體現了中共處理該類問題的思路:在給地方政壇“動手術”時,儘量避免“創傷”過大。再加上吳邦國的庇護,黃奇帆落馬的可能性不大,最壞不過被貶至閑職,等待屆齡退休。

  此時傳言又出——

  2011年4月份,吳邦國赴重慶名為調研,實質上是去為老部下黃奇帆助威,尤其是在黃奇帆力主的巴斯夫化工項目仍有爭議的情況下給黃打氣;

  薄熙來雙停後,吳邦國在收到的有關重慶人大代表的來信上批示,對黃奇帆提出表揚,說黃奇帆“老馬識途”。

  吳邦國保黃奇帆的心思溢於言表。

  《明報》的文章更是預測,由於與薄熙來淵源並不算深,黃奇帆只要及時劃清界線,再加上吳邦國出手搭救,或能化險為夷。

  但這種評論太過樂觀,大大低估了黃奇帆涉薄熙來問題之深,兩人間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的糾纏絕不簡單。

  知情者早在薄熙來被雙前就爆料稱:

  【在王立軍的實名舉報中,不僅僅舉報了薄熙來和他的妻子谷開來,也舉報了黃奇帆。黃涉嫌以咨詢費的名義、輸送給谷開來重慶大量的重要項目,還包括對重慶巨大的海外投資項目以咨詢服務費的名義,給谷開來輸送了巨大的利益。薄熙來和黃奇帆現在結成聯盟,利用他們的行政資源,向九常委家人成員輸送利益。這包括重慶傳言甚廣的——薄熙來和黃奇帆把一個50億元的巨型投資合同,給了江澤民的孫子(江綿恒的兒子)江志成的公司。不過,這種試圖買通江澤民支持的交易,最終並沒有達成。對薄熙來和黃奇帆的這種利益輸送的做法,現任九位常委中的絕大多數並沒有上當,可能一位常委例外。他的兒子去了重慶,在薄熙來的眼皮下做了一些生意。”】

  這樣看來,黃奇帆問題嚴重,被拿下是遲早的問題,上面的考慮是,市委書記和市長一鍋端,可能太敏感,也不利於張德江開展工作。於是,採取了先穩住一個拿下一個,等穩住局面後,再拿掉黃。(《明鏡月刊》第27期)

《明鏡》月刊 第3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4037?apKey=fedd22f528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