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星期一

周小川: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香港9日電)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表示,目前大陸經濟成長的外部環境十分嚴峻,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不斷加強,大陸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中國金融」雜誌撰文表示,人行在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並致力爭取在金融改革發展的各個領域取得新突破。1011009


羅姆尼:大陸獨斷 區域不安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8日專電)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今天發表外交政策演說指出,中國大陸近期表現的獨斷行為造成區域不寒而慄,美國盟邦需要更多來自美國的領導和支持。

羅姆尼(Mitt Romney)在維吉尼亞軍事學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首度發表外交政策演說,議題主要抨擊總統歐巴馬的中東和穆斯林世界政策,以及美國逐漸失去世界領導地位。

羅姆尼指出,在歐洲,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Putin)成為年輕民主國家的陰影,美國在歐洲的傳統友邦則聽到美國外交主軸轉移,而在亞太區域,中國大陸近期獨斷的行為,也令區域國家不寒而慄。

羅姆尼相信,如果美國不出來領導,與美國利益和價值相左的其他國家將會出頭,世界將會更趨黑暗,美國本身和盟友都將在陰影之下。

他表示,美國的全球友邦需要更多來自美國的領導,包括更多道德支持、安全合作、經貿交流、建立自由社會與促進經濟繁榮的協助。

華府外交界認為,羅姆尼的外交政策和總統歐巴馬的主張有差異,羅姆尼提出異於民主黨的新模式,強調在阿拉伯民主運動採取更積極參與的角色,在面對中國大陸崛起和俄羅斯在歐洲的行動,以及軍事支援區域盟邦,立場要更為強硬。1011008


賀國強:堅決查處薄熙來

    記者徐尚禮/綜合報導

     新華社昨天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組長賀國強在日前召開的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第 22次會議上強調,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他點名說,中共中央堅決查處薄熙來等一批重大違紀違法案件。

     按照往例,在薄熙來被雙開後,下一步就是接受司法審判,賀國強點名薄熙來說明中共嚴懲薄的決心。

     報導說,從2007年11月到2012年6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4萬多件,結案63萬多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6萬多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4萬多人,堅決查處了薄熙來、劉志軍、許宗衡等一批重大違紀違法案件。


台灣   中國時報


對話比動武好 思考化解軍備競賽

    張凱勝

     外交就像跳探戈,一進一退之間,其實就是妥協(give and take)的藝術。台灣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上,既已亮出「東海和平倡議」這張底牌,且表明以爭「漁權」為主,接下來就是談的事情。相較於大陸糾結在主權問題上,日本當然選擇先跟台灣談漁權,比起動武,談絕對是正確之道。

     日本在釣魚台問題可謂兩面作戰,不過對台灣是走上談判桌,對中國大陸則是「頭抱著燒」,中日若遲遲無法對話緩解緊張局勢,而陷入新冷戰關係,恐將走上軍備競賽之路。

     軍備競賽說穿了就是看誰的口袋夠深,能支撐驚人的軍費支出。中國耗時近10年終將瓦良格號改裝成第一艘航空母艦,但這是在中國大陸經濟狀況最好的時期發生的。

     然而,日本早在70年前就會造航母,二戰時就與美國海軍在中途島等處進行多場航母大戰。日本現在雖無航母,但短期間內要獲得並非難事。大隅級運輸艦與日向級直升機護衛艦的原型設計概念就是小型航母,只要加以改裝,便可成為一艘航空母艦。

     此外,擁有航母的國家,其海軍未必就是藍水海軍,泰國、印度就是例子,因為政府財政無法養一支「航母戰鬥群」;法國去年帶頭打利比亞強人格達費,派出與美國尼米茲級相當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不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錢力」有限,戰事未了只能中途打道回府。

     「發展是硬道理」,中日兩國現分居全球第2大及第3大經濟體,不會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將錢花在軍武上徒然勞民傷財,何必呢?還是趕快動動腦筋,思考該如何創造對話機會吧。


台灣   中國時報



中國製造失勢 「中國智造」抬頭



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

今年7月愛迪達宣布關閉在大陸唯一一家自有工廠,近日再傳幾家本土代工廠也將陸續解除代工協議。工資、土地等各種成本上漲,已讓「中國製造」失去優勢,轉型為「中國智造」已是大勢所趨。

中國青年報報導,消息稱,愛迪達蘇州廠將於10月31日正式關閉;而大陸多家已替愛迪達生產運動服、T恤等10多年的本土代工廠,近日也陸續接到通知,將於今年10月至明年4月之間,陸續終止合作、解除代工協議。

愛迪達公關稱,大陸依舊是愛迪達重要的採購市場,仍與大陸300多家代工廠維持合作關係,遠遠多於其他任何一個區域市場,沒有撤離大陸或轉移生產基地的計劃。

儘管愛迪達方面不願承認大陸業務縮減,但愛迪達的生產基地,從歐洲,隨後轉戰日本、韓國和台灣,再到大陸,市場猜測,接下來或將把生產基地轉至緬甸、柬埔寨等國。

據愛迪達蘇州廠員工透露,愛迪達正計劃於2014年時在大陸設立物流中心,全流水線操作,省去部分用工成本。

事實上,大陸已現外資撤離潮。去年底,法國達能優酪乳上海工廠停產;今年2月,美國最大電子零售商百思買宣布關閉大陸9家門市;5月,日本電商樂天與百度合作的B2C樂酷天關閉;6月,諾基亞關閉上海、成都兩個銷售部。

大陸商務部資料顯示,自去年11月以來,外商直接投資(FDI)只在5月的年增率出現正成長,而且只有0.05%,其餘月份都是負成長,6月的FDI更是衰退6.87%。

北京大學國際MBA院長楊壯坦言,大陸市場對於跨國公司的吸引力下降,跨國公司移出部分業務是正常的。

土地資源有限、工資成本上升,已讓大陸對外商投資不再「來者不拒」;寧波保稅區辦公室主任陳貞新就稱,關於新投案,傾向選則高技術、高競爭力的產業。

但工廠撤離,不代表放棄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如達能雖撤了上海廠,但卻在四川投資人民幣5億元(約新台幣23億元)設飲用水和飲料廠,預計2013年建成。


台灣   聯合報



美誣華企「涉諜論」 華為中興駁斥

據東方早報10月9日報道,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為期一年的調查結果浮出水面。這份52頁的非保密報告草案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00063,中興通訊)的設備可能被用來針對美國民眾進行間諜活動,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該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避免使用這兩家公司的設備,美國企業也應尋找可替代華為與中興通訊的電信設備供應商。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稱,上述兩家公司在長達一年的調查中,未能配合調查。

 上述種種說法遭到了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竭力否認。華為昨日在發給早報記者的一份中文聲明中稱,在過去11個月裡,華為最高管理層在華盛頓、香港和深圳多次面對面回復了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問題,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檢查了華為的研發、培訓、生產等區域,華為還提供了大量文檔,包括過去10年的董事會、監事會的名單,從1987年成立以來每一年的銷售數據,以及持股員工名單和持股數量,資金來源及財務運作等。

 中興通訊亦稱,該公司全力配合調查,其所提供的設備不會對美國市場造成任何安全威脅。

 2011年,華為在美國的銷售額為13億美元,中興通訊在美銷售額為3000萬美元。華為是繼瑞典愛立信之後,全球第二大路由器、交換器及其他電信設備的生產商。中興通訊則位列第五,其眼下在美國主要是銷售智能手機等設備。

 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報告的出台等於捅破了一層窗戶紙:長期以來,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官員一直在私下裡警告,中國對美國防務系統和企業構成網絡間諜威脅。美國政府官員因擔心激怒中國,一直不願公開表明這些關切。如今,這一問題被擺到了檯面上,因此「報告可能會讓美中關係更趨緊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回應稱,「中國電信企業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開展國際化經營,其在美投資體現了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性質。中方希望美國國會尊重事實,摒棄偏見,多做有利於中美經貿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精英網絡戰單位」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上述調查啟動於去年11月,理由是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涉嫌為中國間諜活動提供便利」。今年9月中旬,華為和中興的高管分別被要求在美眾院聽證會上提供證詞。這是歷史上首次中國企業負責人出席國會聽證會,為自身企業辯解。

 同時,上述聽證會也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少見的公開聽證會,該委員會負責監督美國情報部門,包括美國政府下屬的17個與情報活動相關的部門以及軍事情報活動;現任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為密歇根州共和黨議員、前FBI特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草案中說,該機構之所以專注於調查華為和中興,是因為它們歸中國所有,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該報告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對華為可能存在違規操作的指控,是部分基於對華為現任和前任員工的訪談。但該委員會並沒有提供上述人士的身份信息。

 彭博社昨日援引上述報告稱,華為現任和前任員工供給委員會的公司內部文件顯示,華為曾為一個被稱為「精英網絡戰單位(elite cyber-warfare unit)」的項目提供服務。報告稱,該內部文件看上去是「真實」的。

 羅傑斯稱,「中國是針對美國發起網絡間諜活動最多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52頁的非保密報告草案並沒有提供有關兩家公司設備被用於在美間諜活動的證據。報告只是說,美國的一些公司遇到了蹊蹺的或是令人警覺的事件,這些事件與華為或中興的設備有關。報告沒有提供這些事件的細節。報告稱,一份保密的附錄中包含了一些加劇人們擔憂的信息。

 此外,報告指出,華為尋求在美國獲得訂單時,有過被指欺詐和行賄的案例。報告同時提到了華為員工持旅遊簽證在美國全職工作的例子。

 「危險的政治干預」

 作為被調查方,華為與中興通訊在昨日的回應中都在力證清白,並指出其提供的產品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任何威脅。

 華為自去年開始在美國銷售網絡設備,並已賣給一系列中小型運營商,尤其是在鄉村地區。過去4年,華為還通過美國運營商來銷售手機。

 華為在昨日提供給早報記者的一份聲明中稱,該公司「抱著良好的意願,全力和委員會進行公開、透明的合作」。這些合作包括:華為的最高管理層在華盛頓、香港和深圳,多次面對面回復了委員會的問題;委員會成員檢查了華為的研發、培訓、生產等區域,華為還提供了大量文檔,包括過去10年的董事會、監事會的名單;從1987年成立以來每一年的銷售數據,以及持股員工名單和持股數量,資金來源及財務運作等。

 「我們透明地呈現這些信息,只為確保此次調查符合事實,能客觀地審視華為……」華為稱,「即便如此,委員會的一切活動和努力似乎都指向一個事先已確定的結果。」

 華為在昨日的聲明中特別提到,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決定啟動調查之前,該委員會的高級成員就公開通過媒體呼籲美國商界,「在選擇華為設備上採取謹慎態度」。

 華為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應該被視為危險的政治干預。」

 根據相關規定,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並無權得出企業是否違反美國聯邦法律的結論。該委員會的官員打算將有關華為的調查結果交由美國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處理。

 此次遭美國會調查的另一中國公司中興通訊昨日也在聲明中說,自2012年4月,中興通訊已用事實向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證明,該公司是中國最獨立的、透明的、致力於全球貿易的上市公司。中興通訊稱,在中國企業與美國國會調查的配合方面,「中興通訊在透明和合作上已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標準」。

 中興通訊指出,該公司提供給所有美國運營商的可信賴交付模型裡,中興通訊設備是由一個獨立的受美國政府監督的美國安全評估實驗室進行評估的。

 中興通訊吁美方審視整個電信產業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海外擁有不小的業務規模,卻並沒有遭遇類似在美國市場的眾多坎坷。

 英國金融時報稱,華為大約70%的營收來自海外,該公司在英國也擁有規模可觀的業務。就在最近,華為宣佈擬在英國投資20億美元,並將在今後5年裡把英國員工人數大致增加一倍,至1500人。

 華為在昨日的聲明中也強調,「25年來,我們沒有任何不良紀錄……華為解決方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業界公認的,目前我們的誠信表現和產品質量和安全得到全球140多個市場的認可,被超過500家運營商使用,我們的產品服務了全球近30億人口。」

 華為認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調查中有選擇性無視的問題。「這個報告根本就沒有關注ICT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幾乎每個ICT企業都在全球進行研發、軟件編碼和生產,共享同一個供應鏈,網絡安全挑戰超越於某個公司或國家。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對於這一事實,始終無視。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撓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中興通訊在昨日的聲明中也提到了類似問題:「幾乎所有的美國電信設備供應商(包括西方供應商),都在中國進行生產。因此,中興通訊敦促委員會擴大視野審視整個電信產業供應鏈,所有供應商都應該向美國運營商提供一致的可信賴交付解決方案。」

 「思科中止與中興長期銷售合作關係」

 華為和中興遭遇的調查,只是中國公司在美境遇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早在2008年,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提出反對意見後,華為就被迫放棄與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聯手競購美國網絡設備製造商3Com。去年,華為還被迫放棄收購IT初創企業3LeafSystems資產的計劃。箇中原因,皆與美國當局認為上述收購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有關。

 為了緩和與美國政界的關係,華為加大了在美遊說力度。根據美國參議院的記錄,華為在今年上半年的遊說費用達到了82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之多。《華盛頓郵報》此前報道稱,從去年11月以來,華為已經聘請了6家遊說公司,並在今年3月註冊了內部員工遊說者,包括3位前美國國會助手。

 路透社則報道稱,2009年時,華為登記在案的遊說機構只有一家,而現在已經有了7家。華為不僅通過遊說政府官員來改善形象,還通過各類贊助和營銷來吸引主流受眾,包括倫敦奧運會期間在NBC播廣告,贊助芝加哥的一場食品博覽會等。

 但此番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結論的出爐,不啻是對華為的大打擊。

 中興通訊所受打擊看上去也不小。據路透社10月8日報道,思科中止了與中興通訊的長期銷售合作關係,之前該公司對中興涉嫌向伊朗出售思科電信設備進行了內部調查。美國商務部、相關的國會委員會和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就此事展開調查。(編註:中興通訊今年上半年在美的遊說花費從去年同期的10萬美元減少至8萬美元。此前中興曾聘請共和黨前任參議員克裡斯滕森,但路透社稱,因為中興向伊朗出售美國電腦設備,違反美國對伊制裁措施,遭到了FBI的刑事調查,之後克裡斯滕森也辭去了遊說職責。)

 關于思科中止合作一事,上述報道援引中興通訊發言人的表態稱,「中興通訊在對伊朗調查的問題上正積極與美國政府合作,我們相信此事將得到妥善處理。」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大選之年,類似的政治阻力對力圖開拓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而言,顯得尤為突出。今年3月前後,三一重工的關聯公司Ralls收購了4個在美國俄勒岡州的風電場。此後不久,美國海軍稱,其密切關注其中一處風電場的所在地。美海軍以風電場的「風力渦輪機對此處空氣的擾動」和影響「軍事飛機的低空訓練」為由,要求Ralls改變風電場的位置規劃。

 Ralls立刻照辦,並於6月28日向CFIUS遞交了一份自願申報,對收購交易進行披露。不過CFIUS發出命令,即使更改了位置,該交易還是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風險,所有的操作必須終止,而不僅僅限於海軍所關切的一處風電場。為此,9月12日,Ralls公司將CFIUS告上法庭。

 但美國當地時間9月28日,奧巴馬仍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簽發命令,禁止Ralls公司在美國俄勒岡州一軍事基地附近興建四個風電場,並要求Ralls公司撤出全部投資。10月1日,Ralls將奧巴馬也列入被告之列。


香港  文匯報



18大前瞻之反腐篇:切割薄熙来 反腐料有新局

编者按: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大公网特约评论员邓聿文推出《十八大前瞻》系列文章,多维度、全方位解读中共十八大可能释放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新意涵。此文为系列文章之反腐篇。以下为文章全文:

    原标题:反腐任重道远

    作者:大公网特约评论员 邓聿文

    今年中国政坛的一大看点,无疑是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落马,这也是继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后,近几年因腐败而导致下台的层级最高的官员。耐人寻味的是,在薄被双开后的新华社的通稿中,其被描述为一位“五毒俱全”的权贵后代,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竟在他做大连市委书记的时候起,就一路带病提拔,最后成为位高权重的一方诸侯,位列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只是因王立军事件的爆发,才被牵连出来。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中国的反腐形势和机制的病症所在。

    德国哲学家、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分析西方中世纪教会的腐败原因时指出,这种腐败决不是偶然的,如一些人所说是单纯滥用权力的结果,因此只要遏制了某些人的私欲即可将其消除;相反,这不仅是一种源于制度原因而必然的、根深蒂固的腐败,而且是一种不断地向一切空间弥漫的死症,它注定到处孳生出权力欲、放纵淫欲、种种野蛮和卑鄙的腐败情形、伪善和欺骗。

    某种意义上,当前中国的腐败,有如黑格尔所描绘的这般。据统计,改革以来,中国被查处和判刑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不下百位,仅前年以来,就有好几位,其中除了薄熙来外,引起关注的还有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腐败窝案等。腐败的严重不仅表现在官员级别高、数量多,也表现在贪腐的金额大,团体腐败乃至腐败制度化上。更重要的是,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和毒素,多数人对腐败的态度已由“深恶痛绝”转变为“习以为常”,只要不触及个人利益就听之任之,甚至抱着“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的心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状况。

    无数事实说明,当腐败泛滥成灾,最后的结果就是人心的丧失、社会的衰败及政权的崩溃。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由于我们是一党执政体系,并处于转型进程中,虽然腐败还处于可控程度,但腐败的继续扩散已经威胁到执政党的合法性,大幅降低了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的治理能力,削弱了其执政基础。此外,它也使得中国的社会转型面临两种威胁,一是转型的进程被腐败引发的剧烈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打断,造成转型的反复与倒退;二是转型的方向因腐败产生的路径依赖发生偏离,滑向权钱结合的恶势力主宰社会的方向。这两种可能性已越来越大。地方一级的腐败每年都会引发数以千万计的骚乱与暴力集体抗议。

    对于腐败的上述危害,中共当然清楚,因此才会有最近10多年来的严厉反腐及众多高官的落马。从中国反腐机构和制度设置来看,世界少有国家有中国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制度规定。比如,在党内,有纪检;在政府,有监察;在司法,有检察;在经济,有审计。它们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形成了纪委的主导,政府的行政监察、检察院系统的司法监督、审计系统的经济监督相配合的“三位一体”的党内反腐模式。除此外,中国还时不时用运动式的方式,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路去反腐,党和政府希望办几件大案要案,处罚高官巨贪,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但现在看来,此种反腐模式和方式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可在腐败和反腐的较量中,目前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即腐败导致民怨沸腾时,执政党承诺反腐,再腐败,再严厉反腐,以致无穷,然每次反腐过后,腐败都以一种更猛烈的形式反弹。这背后的根源,就在于现有的反腐机制未能击中腐败的要害。“三位一体”的反腐模式在凸显党的作用的同时,也使得建立法治渠道、加强司法反腐的制度建设显得不足。而自上而下的运动式反腐方式,在一个政权建立初期,确实有效,然时间一长,由于此种处理方式本身很难对基层官员产生震慑力,同时,它依赖对政策的执行,时间长了,对政策的执行自会懈怠,此外,由于官员的利益错综复杂,时间一长,也容易结成利益同盟,因此,其效果也会大大减弱。

    不管导致腐败盛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吏治腐败本质上表现为官员的权力过大,不受或少受监督,政府的施政行为和治理方式公开和透明性不够,因而,要使反腐取得实质成效,彻底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一方面,是反腐本身需要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还需要其他一些更基础的制度变革。前者包括重构反腐的治理路径,将目前以纪委为主导的“党内反腐”,转向以司法为核心的“法治反腐”,加强司法反腐的力量和建设。后者包括从思想上清除官本位的影响,淡化官本位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调节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和领域,改革公共预算体制,并使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制定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开放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和政策制定的渠道;对“一把手”的权力要有实质限制和制约;建立真正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理顺监督体系,强化各类监督等。

    需要强调的是,鉴于官员的腐败一般都是积小贪为大贪,积小腐为大腐,有一个逐渐发展和膨胀的过程,当下的反腐制度建设,还须重视官员带病提拔的现象。从薄熙来的案例看,正是此前在选拔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失效,才导致薄一路被带病上位。所以,必须建立官员选拔的责任追究制度,除了有对腐败者本人的处治外,还须对举荐者等负有相关责任的领导干部追究其连带责任,只有这样,上级部门和领导在考察和选拔干部时才会小心谨慎,严厉把关。另外,就是要强化技术在反腐中的作用,加强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

    吏治腐败是中国当前最大的腐败。中共在十八大前对薄熙来的惩处和切割,反映中共对高官腐败的零容忍态度和坚定反腐的决心与信心。这是一个好的强烈的政治信号,由此判断,十八大对反腐会有新的部署,开启新的反腐格局。


大公報



元老功不可沒 倒薄未擴大

與薄熙來相關的文藝、出版作品引發外界揣測,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鳴認為,薄一波、谷景生確為開國元老,不可能因為子女出事,而被抹去功績。至於歌頌重慶的書籍仍然有售,他判斷是因為原本對於薄的處理只覑眼於刑事案件,並無擴大至重慶模式,相信後續會慢慢處理。

涉薄書籍 未及處理

「當時全國都看覑重慶。」張鳴說,薄熙來是讀新聞出身,很懂得宣傳、出版的重要性,所以組織學者開展相關研究,重慶市還專門有撥款,「當時能看清薄的人很少,中國的歷史就是這樣,覺得左比右好。」張鳴解釋,也有學者就算不是收了重慶的撥款,也願意為重慶模式「吹喇叭」,這是「押寶」在薄熙來身上,未必真的欣賞他,「他狠啊。押給他比較保險,如果不押給其他人,可能也沒什麼事,但是如果不押給他,萬一他來整我怎麼辦?所以這種事一點也不奇怪。」他又指,從谷開來案件可以看出,一開始對薄熙來的處理只是限於刑事案件,並未針對「重慶模式」;但後來發生變化,對薄從重處理,「這也是剛變,所以對於這些(書)來不及清理,這是以後的事了。」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歐陽五:「黃金假日」不全是輕鬆愉悅

近來本港遭遇慘痛海難,而內地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也接連「遇難」。雲南彝良山體滑坡致18學童喪身校舍,河北保定爆炸案死傷數十人,首次實行免費通行的高速公路更上演了一幕幕驚人車禍。諸多事件雖各有原因,卻都給長假帶來不安氣氛。

事故頻發,中南海高層也難得安閒,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等迅速就香港撞船事故作出反應,溫家寶、李克強、周永康等人則被彝良災難所牽動,溫總還親赴雲南手捧菊花送別遇難學生。

普通民眾切身感受的則是,全國各大景區爆棚,垃圾劇增成了清潔工的「噩夢」,華山等地還爆出惡性案件,連休8天的「黃金假日」給國人帶來的不全是輕鬆愉悅。當此之際,央視推出以「你幸福嗎?」為題的街頭調查,諸如「我姓曾」之類的回答又不失時宜地增添了註腳,網上有關幸福的激烈爭論,折射出複雜的社會問題和糾結的心態。

滿足民眾期待考驗十八大

假日裏最受爭議的話題當屬高速公路免費政策,一方面利益集團不願讓利於民,限油設卡加劇擁堵,另一方面還有更底層的民眾認為有車族已為「富人」,惠民政策當針對農民工之列等等。在輿論紛爭的背後,隱約可見中國社會嚴重的貧富分化、階層分化、意見分化。

「黃金假日」裏的眾生百態,不妨視為中國社會現實的一個縮影。在景區鬧市湧動的人流中,恐怕罕有達官貴人趕在此時「湊熱鬧」;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悠閒購物的一部分中國人,恐怕也不會理會國內公路是否免費,不怪乎有網民稱國慶長假為「窮人的節日」。

按照心理學最簡單的定義,需求得到滿足即為「幸福」。而當下中國,民眾的需求過於分化,對於社會公平的焦慮感與日俱增。任何改革和政策調整都可能招致爭議和批評,以至於陷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所說的「改革困難,不改革更困難」的境地。

長假前中共召開政治局會議稱,計劃於11月8日召開的十八大將「全面把握我國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當局並承諾促進社會和諧、增進人民福祉。然而,知易行難,如何繼續踐行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如何破除體制障礙和利益糾葛,對新一屆執政集體來說無疑是一項長期考驗。


香港  明報



魏千峯:謝長廷與民進黨的功課

民進黨前主席、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前往中國大陸的破冰之行,輿論多給予正面評價。

當然,中國行對謝長廷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他直接面對民進黨多年的罩門:如何回應中共「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框架,民進黨過去不願正式面對,現在及未來也是個大問題,但謝長廷願意接受試煉。若通過考驗,謝將超過其在黨政的格局;若禁不起黨內外的夾擊,謝則可能喪失在民進黨內建立的地位。

兩岸最大問題其實存在於中國,中國一直將台灣視為尚未收復的國土。國共這幾年的共識是「九二共識」,但中國的詮釋是「一個中國」原則,馬政府說法則是「一中各表」,然而馬政府的希望是從「互不否認」到「相互承認」,迄今,卻是台灣承認中國,中國不承認台灣,中國始終在「一國兩制」中以經濟誘餌要吃掉台灣。而民進黨內部對中國的統戰,大多無力應付,尤其基本教義派提不出一套取代「九二共識」的策略,使民進黨施展空間越來越小,以致在選舉時,多數民眾無奈地選擇國民黨。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有如職棒的小球隊在大球隊的「主場」競爭。中國左右大部分的規則及資源,台灣得在不利的環境中找出路,又不失自己的立場。若民進黨為贏短期的勝選,對中國讓步比國民黨多,未來兩黨競向中國輸誠,那麼,台灣的路將越走越艱辛。謝長廷此次中國行,聰明地表達他一向主張的「憲法各表」,一方面表示與中國存在若干關聯,另方面堅守獨立主權的立場,給中國面子,亦努力在台灣建立「中華民國」的共識,結合獨立派與中華民國派的認同。謝的「憲法各表」比馬的「一中各表」,更能令台灣社會放心,也較能獲美日等國的信任。

民進黨須多充實

有些人認為中國對台灣的目標離不開「一國兩制」的框架,較願意選擇傾中的國民黨。此說法固然有道理,但台灣與中國的政治、歷史與文化差異頗大,除非中國正面承認台灣,其本身又轉化成民主國家,否則儘管它動之以情、利或武力威脅,短期皆難奏效。而縱使國民黨政府較有傾中立場,也不可能否定自己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立場,不然,它將不見容於台灣社會,因此,國共共識其實相當虛幻脆弱。在馬政府施政表現不佳下,不挑釁的民進黨,也是個選項。

謝長廷中國行突破多年來民進黨過於保守的中國政策,可謂開創時代的先行者,不失為各方較能接受的模式,然而謝長廷與民進黨仍有許多功課必須充實。1.善待來台陸生、陸勞與大陸配偶。2.包容不同意見者,此包括綠營中的異議者、國民黨與藍營支持者。3.深耕台灣的民主人權法治。4.多認識與了解中國。5.除中國外,還要將眼光放在美、日、東南亞與印度等世界。總之,要提升民進黨的作法與公共政策,擺脫過去勤於內鬥的習氣,民進黨才可能有開闊的明天。

作者為律師

台灣   蘋果日報



中國7軍艦越界 日方轟挑釁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中國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動作頻頻,除了連日派公務船至釣魚台海域,日前更有7艘中國軍艦駛經沖繩附近海域,昨有日本媒體質疑此舉違反中日間的危機處理機制。另一方面,兩岸三地包括導演侯孝賢等400多名華人知識份子連署,呼籲「讓中日關係回歸理性」,反對任何政治團體為一己之利,挑起領土爭端。

日本《產經新聞》稱,中日當局今夏達成共識,在中方艦艇通過日本近海海峽時,須提前通報日方。中國海軍艦艇今年4月與6月通過鹿兒島附近的大隅海峽時,中方就透過傳真通報日本駐中國大使館。但7艘中國軍艦本月4日駛經宮古海峽前,並未知會日方,顯然是針對釣魚台問題表達抗議。

467華人籲回歸理性

雖中國擺出強硬態勢,但截至前晚,已有467名華人知識份子在網路連署(連署信箱:huiguilixing@gmail.com),呼籲在沒有更好的對話前,應先擱置爭議,連署文指日本在戰後並未承擔歷史責任,讓周邊國家民眾心悅誠服,日本應先「面對這些積怨,尋找化解途徑」。連署並反對暴力保釣及利益集團與政治派別挑起領土爭端,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及學者馮建三等均參與連署。


台灣   蘋果日報



朝廷無策可平戎 花錢難買真和平

在馬尼拉舉行的首屆東盟海事論壇擴大會議剛剛落幕,越南外交部副部長范光榮在會後宣稱,中國承諾提供三十億元人民幣與東盟建立海上合作基金。在南海、東海主權爭議風起雲湧之際,北京當局不思長治久安之計,卻繼續沉迷於派錢外交,以為金錢能買來和平與友誼,可謂咄咄怪事。

所謂「東盟海上合作基金」,說穿了,無非是中國政府掩人耳目,花錢買和平的把戲。出席論壇的中國代表表示,當局會就航行安全、生物多樣性和海上搜救等海事領域,與東盟展開合作,並藉是次會議,與東盟討論未來可能展開的融資活動。他強調,大家應該「聚焦合作,致力於增進政治互信,促進共同發展」,而不應聚焦「具體爭議」。可惜,這根本是中方的一廂情願。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這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菲律賓、越南等豺狼成性的國家根本不吃這一套。這些國家對中國大玩兩面手法,銀子也要,土地更要,早前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應邀訪華,好吃好喝好玩之餘,還順手拿走七十億美元訂單,但換來甚麼呢?換來的是恩將仇報,越南佔領中國近三十個南海島礁,瘋狂開採海底資源,而菲律賓則與中國在黃岩島對峙,又將南海改名西菲律賓海,出版將中國領海包括在內的所謂新地圖,中國政府的慷慨援助,都變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對外慷慨 對內計較

在今次東盟海事論壇上,菲越聯手向中國發難,逼中國以多邊會談方式解決南海爭議,而美日則在旁邊起哄,企圖逼中國就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竟然還要以德報怨,認敵為友,誰侵犯中國的利益,誰就得到中國的獎勵,誰侵犯得最多,誰得到的獎勵最大,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愚蠢的外交政策嗎?可以說,中國邊疆狼煙四起,周邊鄰國得寸進尺,氣燄囂張,完全是中國政府「慣」出來的。

「傾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正是中國政府近年來「金錢外交」的寫照。過去十年,中國各類外援的總額高達一千七百億元,但到底換來多少友誼呢?每當中國遇到危難,有幾多「朋友」為中國仗義執言、抱打不平呢?表面上中國朋友滿天下,實際上全都是酒肉朋友而已。

更叫人難堪的是,中國政府對外大手大腳,對內卻錙銖必較。早前雲南發生泥石流掩埋校園事故,十八名小學生死亡,當局給予的賠償僅是每條人命兩萬元;而在國內有無數兒童赤足爬山涉水上學之際,當局卻向外國贈送豪華校巴。難怪有人諷刺,中國政府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外國人服務」。


太陽報



國人哪識傷心地 遙指前程是馬關

日本誓言要與中國打法律戰,所恃者便是日清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證明日本賊心不死,至今仍惦記着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無時無刻不想恢復昔日「榮光」,中國若不提高警惕,悲劇隨時重演。

再過兩年是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按天罡地支六十年一輪迴,正好兩個輪迴,此時重溫甲午戰爭尤其《馬關條約》簽訂的歷史,可以給那些沉醉於中日友好的天真之徒當頭棒喝,促其清醒。

當年簽訂《馬關條約》,清朝派出的全權大臣是李鴻章,其隨從有港人熟悉的伍廷芳,而日方是首相伊滕博文與外相陸奧光。伊滕博文雖然對李鴻章生活照顧極其周全,甚至連天皇宮中的暖椅都搬到馬關的春帆樓,但在談判時卻居高臨下,盛氣凌人,根本不容李鴻章辯駁,只能答同意或不同意,不同意便繼續開戰。日為刀俎,華為魚肉,由此可見一斑。

伊滕博文提出停戰的條件是以大沽、天津、山海關三地為質,佔領期間由清政府支付日軍軍費,而當時日軍還未佔此三地便獅子大開口,並且限定李鴻章三日之內答覆。與此同時,日本又派特混艦隊悄然南下,暗中攻佔澎湖列島,進窺台灣,以形成既成事實之勢。

恥辱不遠 忘戰必亡

談判期間發生日本浪人槍擊李鴻章事件,引發國際輿論大嘩,當時清政府以悲情爭取列強同情,期望各國援手干預。伊滕博文眼見不妙才稍作讓步,賠款從四億両減為兩億両,但割地條款絲毫不變,並催促清廷和約換約一個月後兩國派員交割台灣,李鴻章稱,「台灣已是口中之物,貴國何必心急」,伊滕博文此時迸出一句讓中國人永銘在心的狠話「尚未下咽,飢甚」。

春帆樓見證了中國人的屈辱歷史。十幾年之後梁啟超船過馬關,靜聽海濤拍岸,往事不堪回首,傷心欲絕寫下「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

這首詩道盡了中國人心中的憤怒與悲哀。如今日本政府居然再用《馬關條約》向中國勒索釣魚島,其狼子野心怎能不令人憤怒?但光是憤怒無濟於事,關鍵是知恥而後勇,對日本政府今次非法「國有化」釣魚島要迎頭痛擊、針鋒相對。

日本朝野右翼化,軍國主義回潮加速,尤其是去年日本大地震以及核洩漏之後,日本急欲向中國轉嫁危機,在釣魚島問題採取攻勢,期望將中美拖下水,改變東亞現有地緣政治格局,使日本重新崛起。當年的朝鮮政局引發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今次中國也必須從全局、長遠的高度看待釣魚島之爭,防止馬關悲劇重演。


東方日報



明鏡預報:十八大佈局料有驚變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紀安

  
   「現在這樣鬥下去,中共非得自己人毀掉不可!」一位軍中人物獲悉中共十八大人事安排再有驚變,發出如此感慨。

      明鏡網最新獲悉,中共元老們圍繞十八大人事佈局出現嚴重分歧,原定政治局常委人選又出現新版本,有「鐵定」入局者可能「出局」。

    今年八月上旬北戴河會議上,中共元老們就十八大政治局常委班子達了基本共識,但幾天之後出現翻盤,至八月下旬,政治局七常委會名單改為:習近平、張德江、李克強、岐山、劉雲山、張高麗、李源潮。


     明鏡網獨、完整披露了這個名單,並指出了其中令人意外的職務分配:劉雲山升為書記處常務書記、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不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而任政協主席,李源潮而不張高麗任中紀委書記。

      928日,一如明鏡網獨家預報:中共宣布了對薄熙來的「雙開」和十八大會期。

     明鏡網當時即指出,推遲十八大召開時間,給原來已經「出局」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現在的情況的確如此,在過去一周的「黃假期」中,中共召開了「第二次北戴河會議」。會議的結是,有人從名單中被刪除了,換上了原來一個落敗者。

   即將出版的《外參》雜誌,就此作出了詳盡披露。

   現在看來,不排除還有變化。

何频:海外信息传递成政治势力斗争工具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瑞迪
中国政治不透明运作为小道消息流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而2012年初,原本仕途坦荡、信心十足的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夜之间垮台,使得中共十八大高层权力交接之际的政治生活平添许戏剧性的色彩,促使各种传言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广泛传播,更随九月初有望在十八大后掌握最高权力的习近平神秘隐身谜团,进入一种近乎亢奋的状态。如何看小道消息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小道消息否可能促进中国的消息传播走向较为正常的道路?媒体面对真假传闻如何自处?我们为此电话采访了以披露中国政治生活内幕见长的海外中文出版集团明镜集团总裁、旅居美国的政治时事评论员何频先生。
十八大不仅仅是中共简单的政治权力分配,更重要的也是利益分配,所以,人们对十八大信息的需求也比何一次代大会来得急切。
访政治时事评论员何频:小道消息与中国政治
法广: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小道消息一直伴随中国政治生活,经年如此。但这次围绕18大,情况是否与往年有所不同?
何频:非常不同。其实,小道消息在任何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新闻报道中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大新闻最初都是先从小道消息开始流传的。但这在中国就更加明显,因为中国根本没有任何新闻自由,而且,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整体力量提升,社会矛盾和冲突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小道消息流传就越来越广。当然,这同现在信息发达也有关系网络已经为人们信息勾通最普通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发布消息,传递消息,这就是小道消息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另外,十八大不仅仅是中共简单的政治权力分配,更重要的也是利益分配,所以,人们对十八大信息的需求也比任何一次代表大会都来得急切。
中国特殊之处:谣言就是遥远的真理
法广:围绕18大,各种传闻不断,可以说是一种传闻大爆炸,在您看来这说明什么?如何解释这次中共高层人事争斗之激烈?
何频: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原来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可想象的事情、不符合逻辑的事情,结在中国都一一发生了。比如,今年2月2号,立军免去公安局长职务的时候,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是非常迟疑的,非常怀疑的,我们发稿时,也是非常小心的。但是,后来事实证明,所有最开始传出的小道消息都是真实的。几个月后,我们又得到关于令计划儿子车祸的消息,我们在发布的过程中非常谨慎,复求证。其实,后来我们也没有得到非常非常有力的证据,但是,我们从几个管道获得证明这些消息有很高的可能性,我们就决定发表了。当时,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媒体对我们提出质疑和批评,比如香港的《亚洲周刊》,台湾的《旺报》等。但是,几个月后,令计划被贬职了,更多的媒体加入报道,证明了我们的报道是真实的。所以,正像有中国网友在玩笑里所说,谣言就是遥远的真理,遥远的事实,很快就会得到应验……这是中国非常特殊之处。因为,政治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紧迫。像1989年,当时,人们都有些单纯的理想,认为中国走向民主化,或者是需要反腐败,等等,人们对政府还有比较大的信心,但后来的结果是发生了六•四流血事件,镇压了学生运动。当然,那时候,整体来讲,社会上民众比较单纯。

                                                        何频

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了。经过了几十年,中国民众对国际情况了解更多,对普世价值了解更多,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民智已开。再加上科技发达,信息传递工具的改变,使人们传递消息的手段更加容易。而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也增加了,因为中国如今在国际社会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对任何国家来讲,他的变数更多。国际上,商人和政界人士都非常关心中国的变化,这样就使小道消息传播的热情比以前更大。
海外信息传递成为政治势力斗争的重要工具
法广:在这种传闻大爆炸的情况中,有些所谓小道消息是不经意流传出的内幕,但也有一些消息是故意而为之,传发给媒体。这种取道小道消息的做法可以对执政当局产生怎样效果?是否影响政治生活?
何频:因为中国的媒体没有任何可以看的消息,官方媒体完全在政府控制范围之内,所有的官方媒体的报道都是苍白无力,都是空话、假话、套话,所以,人们渴望看到来自海外的消息。一些政治势力可能就利用海外的消息,来影响中共的某些决策。比如,某些官员的贪污腐化问题,很多都是通过海外媒体披露出来,然后影响到政府的最终决策。比如,令计划(令计划儿子法拉利车祸事件)就是在海外媒体广泛传播,慢慢进入中共高级基层,使得高层每个人都知道了此事,令计划再也捂不住了,胡锦涛也捂不住了。所以,我觉得,海外信息传递就成为政治势力斗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这样的结果当然迫使政府不得不越来越透明。
像关于习近平的身体问题,各种消息流传很多,我看到在英国的媒体、美国的媒体等,习近平能够得的各种病都报道出来了,这个说是心肌梗塞,那个说是面瘫,又一个说是中风,还有人说得了肝病,等等,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到底真相在哪里呢?但是,在这个(小道消息)传递的过程中,就迫使中共不得不做出一些透明的动作出来,来证明习近平是不是生病。我觉得,只要小道消息的流传越来越广,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就会强迫中国政府加强透明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道消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短期内看不到中国开放对媒体控制的希望
法广:那这种局面是否会促进中国政府逐渐开放对媒体的控制,让信息传播走向一种相对正常的方式呢?
何频:短期之内根本不会。如果中共不进行根本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它就根本不可能开放媒体。如果他开放媒体,那一定是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所以,我觉得,短期之内,海外媒体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中国的微博,中国其他的民间媒体也会发展起来,而不是中国官方的媒体,中国官方媒体的透明度在短期之内,我看不到前景,除非习近平改革的信心比较大,启动比较大幅度的政治体制改革,那有可能开放媒体,否则,在短期之内我看不到任何这样的希望。可惜的是,中共不得不看到一种悲剧性的情况,那就是现在他们控制不了舆论了,舆论不仅是掌握在一个海外媒体的老板,或者海外媒体的记者手中,也掌握在每一个能够使用网络的人手中,普通民众可以把他知道的消息、他的想法随时随地发布出来。
法广:政治人物有时候会利用媒体传播想要传播的消息,那怎么看那些消息灵通的媒体与政权之间的关系呢?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么?
何频:我觉得,任何媒体最看重的东西不在于是谁给它消息,而在于这个消息是否准确。如果是传递错误的消息,无论这个消息来源是谁,作为媒体,都是不应该的。一个媒体长期的公信力,在于它的专业,它的理性,它的不受任何一个单一的政治势力操纵,无论这个政治势力是共产党,还是其他党,或者是民运,或者是其他宗教团体,或者是其他任何政治势力。成为任何一个单一的政治势力的传声筒,那都是一个宣传工具,是舆论工具,不是媒体。如果是媒体,无论任何人向它提供消息,只要这些消息是可靠的,是应该让大众知道的消息,就是应该报道的消息。我 相信在未来中国的变革过程中,比较强大的民间媒体,不受中共、不受任何政治势力所控制的媒体,会慢慢成熟起来。
要从复杂的资讯中得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法广:您手下领导的明镜集团多年来以披露中国政权内幕见长,这些年也在舆论界打出了一定的信誉。明镜集团面对这样一种传言四起、信息爆炸的局面,是如何辨别真伪,做出报道?
何频:我们采取两种方式处理新闻。一种是我们尽可能引述或转发各个媒体、甚至包括中国官方媒体关于某个事件的看法,这样可以让人们在明镜网站上得到很丰富的资讯。但是,我们反复强调一点:读者的判断能力非常重要,哪怕是《纽约时报》或者英国《融时报》,我们经常都会发现,事后,事实证明他们的报道是不准确的。这表明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是可以让人绝对相信的,需要通过不同的资讯来丰富你,使你从复杂的资讯中得出自己的正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我们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独家报道。有些独家报道后来被证明是对的,也有些报道后来被证明有偏差,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说习近平神隐事件,我们每天都得到不同的信息源发来的不同信息,有人说是生病,有人说是背伤,有人说心肌梗塞,有人说中风,有人说面部扭曲,还有人说是政治权力斗争,等等,等等。但是我们在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都非常谨慎。我们不是找两个人问问,这是真是假,而是通过不同的管道,来交叉印证消息的可靠程度。所以,我们始终没有发出一条关于习近平生病的消息。
我们在得到消息以后,还要通过我们的专家、我们自己的研究人员进行核实。
我们一个是核实消息的来源,另一个是根据中共公开的资料和历史传统,以及中共自己的制度,来进行一个比较。但是,随着我们的影响扩大,我们处理新闻的态度也越来越谨慎,这对我们产生的一个不利后果是,我们的消息会比较晚一些才发出来,不像以前那样,一得到消息就会马上发出。得到消息马上发出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因为我们要尽量让网友和读者感觉到我们的可信度越来越高。但是,中国的情况是求证很困难,所以,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的所有信息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杜青林是接王剛入政治局的熱門人選



  《大事件》特約記者 劉子東



  中辦主任令計劃接替杜青林出任統戰部長的新聞,譲很多人對胡錦濤身邊這位曾幾何時炙手可熱的“大紅人”命運唏噓時,似乎忽略了杜青林的去向。有傳聞更說,上面就是等已經沒戲的杜青林到點退休(十八大時已滿六十六歲),好把位子騰出給令計劃的——這就大錯特錯了!

  杜青林不是下來了,而是“産房傳喜訊”——人家“升”了。“杜青林是接王剛並進入政治局的最熱門人選,”知情者對《大事件》説。

  當然,人民網9月1日早些時候發佈的消息也頗有迷惑性,引發不少人杜退休的遐想:“杜青林同志已年滿65週歲,按照有關任職年齡規定,不再兼任中央統戰部部長職務”。

  實際上,本身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杜青林,屬於國家領導人級別,現年未滿66歲。一般正部級是65歲退休,但如果作為中央領導人兼任,並沒有硬性規定。

  君不見政治局委員俞正聲已經67歲高齡,還兼任上海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張高麗、劉雲山也年滿65歲,仍然分別兼任天津市委書記和中宣部長;同樣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廖暉,直至68歲才卸任港澳辦主任。

  杜青林是胡錦濤在共青團中央工作時的部屬,當時任共青團吉林省委書記、團中央委員。在過去二十年,杜青林歷任吉林省委副書記、海南省委書記、農業部長、四川省委書記,是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可以說是,資歷完整。 

  政界人士說,杜青林的仕途起步是第一汽車製造廠分廠,他任過該廠的團委書記、車間主任、革委會副主任、副廠長,而上世紀五十年代,江澤民擔任過一汽分廠廠長。這一背景,增加了杜青林晉昇的動力。 
###NextPage###
  杜青林1946年11月生,吉林磐石人。

  杜青林46歲之前,一直在家鄉吉林省工作,當過共青團吉林市委書記、共青團吉林省委書記、中共長春市委副書記、中共吉林省委組織部長,直到出任省委副書記,成為吉林政壇新星。

  之後,杜青林平步青雲,1992年中共十四大時,杜當選候補中委,並被調往“天涯海角”海南擔任省委副書記,翌年當選海南省人大主任,晉身正部級。

  不過,1990年代海南樓市泡沫崩盤,經濟一蹶不振,到1998年杜接任省委書記時,爛攤子仍未收拾完畢。2001年杜奉調入京擔任農業部長時,海南經濟才恢復生機。離開海南時,中組部對他的評價是“有主持全面工作的經驗與能力,作風民主、廉潔”。

  2006年12月,60歲的杜青林再從京城外放,出任四川省委書記。外界都以為,他的仕途會在四川任上完結,然而,一年後,十七大剛過,他又被委以重任,接替已經進入政治局的劉延東卸下的中央統戰部長一職,並在第二年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躋身“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

  此後杜青林參與多項國家重要大事,包括台灣、西藏問題,以及香港事務。其擔任統戰部長以來,最突出的舉動便是,在北京接見達賴喇嘛私人代表甲日•洛迪、格桑堅贊一行顯示了他強硬中不無靈活的手段。他除了重申中央政策,還進一步強調“西藏獨立不行,半獨立不行,變相獨立也不行”,強硬措辭引人注目。2010年再次接見達賴特使時,他也要求達賴必須放棄“大藏區”和“高度自治”的想法,雙方才有商談空間。
###NextPage###
  2009年7月,杜青林展開接任統戰部長後首次訪港行程,兼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的他當時表示,主持和統會香港總會成立儀式是他唯一一項訪港任務,顯見該會的重要性。該會由董建華任總監、楊孫西為理事長,宗旨雖為反台獨,但也是中央在港的另一個統戰機構。近年每逢與香港有關的會見、活動,都見杜青林身影常現。

  之前有說法稱,杜青林是十八大後出任主管農業的副總理的熱門人選——也就是說,他是現任副總理回良玉並“入局”的熱門接班人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曾一度傳聞接回班的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的希望就渺茫了。孫是農學科班出身,也做過農業部長,外放地方後回京主管農業自然是老本行。不過,杜青林也當過農業部長,也外放過四川,十七大之後重返北京,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長。要說農業知識或許比孫政才略有欠缺,但資歷比孫還是要高一些的。

  知情者對《大事件》説:“現在,杜青林接王剛已經是十拿九穩了。”事實上,杜青林的三位前任丁關根、王兆國、劉延東,在卸任中央統戰部長之後都成功入局。(《大事件》)



                    杜青林

薄熙來像歷史上的曹孟德


從薄熙來事件到中國再改革
——蕭功秦答問錄

《外參》記者 胡立


地方一極的多元試錯經驗

蕭功秦表示,重慶模式是中間偏左,政府參與力度大一些,社會力量小一些,廣東模式是中間偏右,社會組織發展多一些,公民社會力量大一些,這種不同的嘗試本身就具有其多元意義,中國這麼大的國家,要走出困境,絕對不能單靠領導人在辦公室裡制定方略與設計,而是應容許地方與民間有更多嘗試的空間。日本明治維新之所以比中國清末改革成功,就是其試錯機制比中國發達256倍,因為日本由256個小的自主共同體構成,但清代是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試錯選擇只決定在晚清七十年中的5個人的手上:先是道光皇帝、再是鹹豐皇帝、慈禧太後、光緒皇帝、最後是攝政王,可以說,近代中國是一元試錯,日本是多元試錯,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肯定重慶模式的探索。決不能因為薄熙來事件,而給地方當政者造成一種錯覺,似乎地方嘗試就是與中央分庭抗禮,搞獨立王國,似乎回到大一統去才是最安全的,其實,最高當政者應該也是支持地方作有益的嘗試的。
如何看待薄熙來事件

蕭功秦認為,重慶模式本身是獨立的,它和“陰謀家”沒有必然的關係,這就如同這個“陰謀家”出現在廣東,也不能就此徹底否定廣東模式一樣。我們中國人習慣於把政治事功與道德混為一談。這個問題在西方早就解決了。

“薄熙來是一個很復雜的人物,有點像歷史上的曹孟德,在危機時代特別容易脫穎而出,這樣的人膽子很大,我行我素,特立獨行,不遵守體制內遊戲規則,有時目空一切,做事不擇手段,但也確有想像力,往往能別開生面。”蕭功秦認為,在社會尚未出現危機的常規時期,這種人往往容易被官僚體制邊緣化、受到體制普遍的排斥。相反的,此類人往往在社會或官僚體制出現危機時,特別能得勢,一旦得勢,就會為所欲為,任何人拿他莫奈何,曹操和薄熙來就存在某些相似處。

薄熙來下台前,在重慶老百姓中有相當的支持度,蕭功秦指出,薄熙來出事,重慶人感情上覺得薄熙來仍是不錯的,一方面,薄熙來用特立獨行的方式把重慶搞大,另一方面,薄熙來與刑事犯罪事件又有不可否認的關聯,所以,重慶普羅大眾也陷入兩難。

“說實在話,薄熙來未必真要搞文革那一套,說他掌了權就會有計劃地搞文革復辟,那是言過其實,人們之所以有這種印像,實際上,也是薄熙來所信賴的極左派如張宏良、孔慶東之流‘害’了他。”

但問題的關鍵是,薄熙來已經習慣了用“左”的手段借力發力,習慣用左的方式來提升人氣,獲得權力,從大搞廣場式的形式主義的唱紅就可以看出來。正因為如此,在未來權力道路上,當薄熙來遇到許多阻力時,為了打破阻力,是否會習慣成自然地用過去行之有效的左的手段,來達到目標?既然以左派姿態上台,也自然會去滿足左派對他的角色期待,且心態上也已經被左的那一套辦法扭曲了。因此,很多人擔心一旦薄熙來做了政治局常委,是否如同失控的導彈一樣,越來越左,來一個打遍天下無對手,所向無敵。中國剛從文革災難中走出來,再也不希望出現另一次文革災難。人們對薄熙來未來走向的普遍的不放心,這也是有道理的,這正是問題的關鍵。

人們說,薄熙來退出了政治舞台,中國也消除了一個隱患。蕭功秦認為這話也有道理,雖然薄熙來未必就是搞真左,而是以形式上的左作為動員手段,來獲得權力,但這就會如同打嗎啡上了癮一樣,形成對左的路徑依賴。這是我們從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毛澤東晚年也是如此,這是理解薄熙來事件揭示的歷史意義所在。(《外參》)

民間反對派是中國進步的原動力

《明鏡月刊》何岸泉




爭取體制內外合作、互動

  讀了法廣采訪張博樹先生題為《一黨專權體制是中國各種矛盾的總根源》的文章後,有一些體會和思考,敬請張博樹先生和讀者指教。


  中國著名憲政學者、前中國社科院學者張博樹


  許許多多人已經認識到“一黨專權體制是中國各種矛盾的總根源”這個觀點,張博樹先生在他的《中國憲政改革可行性研究報告》一書中“做了許許多多的論證。”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我同很多讀者一樣,十分贊同張博樹先生的結論:一黨專權體制是中國各種矛盾的總根源。

  從49年毛共的毛澤東個人獨裁,到鄧共(79年以後的中共)的一黨專制政權,中國民眾已經在那種反文明的政治體制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犧牲。那麼,中國民眾如何改變或者推翻這種一黨專權體制,擁抱民主制度,成為許多中國問題學者所思考和關心的話題。張博樹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張博樹先生在接受法廣采訪時,針對一種體制取代現有體制時談及“取代的過程、取代的方式應該是怎樣的”時,回答說:“第一,我們應該爭取體制內外的合作、互動來推動轉型以一種漸進的、理性的、和平的方式達成。”“第二點,即便是發生突發的轉型,即便是體制內頑固派、或者保守派佔據優勢,總是拒絕和平轉型,到哪一天,社會矛盾集聚到一個臨界點而爆發,中國瞬間進入一種突發轉型的狀態,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最後出面收拾局面的,仍然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結合,這已經被許許多多轉型國家的經驗所證明。”

  總結張博樹先生對於取代鄧共“一黨專權體制”的觀點,就是“爭取體制內外合作、互動。”

  我也認為,我也盼望,我也心懷憧憬:鄧共一黨專制政權,如果能夠像中國國民黨一樣,通過和平轉型成民主政黨,那是謝天謝地的事情,那是祖宗顯靈前世積了大德的事情。

  但是,如果鄧共,他不願意與體制外進行合作互動,或者,他只願意與體制外進行一些小打小鬧的互動和合作,不願意進行本質上可能改變一黨專權政治體制的互動合作,你又能如何?這裡要說明的是,我把鄧共這種態度限定在目前及以後五十年內。長遠以後不好說,不知道以後國內國際環境會有什麼變化。

  張博樹先生當然是想到的。他是這樣回答與我類似擔憂的:“我個人這樣認為,儘管現在情況很嚴峻,但是,我們不能放棄這樣的追求,不能放棄這方面的努力,實際上所謂內外結合的互動模式,前提是民間的反對派要構成壓力,來迫使體制內做出反應,因為,作為當權者,如果完全沒有壓力,你指望他自己主動去改革,那是天方夜譚。”

  我注意到,張博樹先生堅定而清醒地認識到,要實現“體制內外合作互動”的良好願景,是需要一個先決條件,或者是需要前提的。他所指的前提是:“民間的反對派要構成壓力”才能“迫使體制內做出反應,”張博樹先生對已經在中國實行一黨專權33年的鄧共非常瞭解,“因為,作為當權者,如果完全沒有壓力,你指望他自己主動去改革,那是天方夜譚。”

  讀文於此,張博樹先生的“取代”路線圖清晰可見:“民間的反對派要構成壓力”—–“迫使體制內做出反應,”—–“ 體制外進行合作、互動”——-“另外一個體制來取代”“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權的這種政治體制”。

  尋根溯源,請大家與我一起來把目光轉向“民間的反對派要構成壓力”。 “民間的反對派”“構成壓力”了嗎?張博樹先生已經看到“民間已經集聚了很大的民主化的潛能,而且,正在通過各種方式釋放出來,如果沒有這樣的壓力,我們也不能想象為什麼這些年來政府要加大打壓。加大打壓恰好證明了中國民間的力量、民主的力量、公民社會的力量正在成長。”

  就這樣,張博樹先生向讀者完整闡述了他心目中的“中國憲政改革的路徑”。

  理論已接近完美,問題無窮無盡。

  張博樹先生是站在體制外學者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中國憲政改革之路的。請允許我揣摩體制內當權者的心態,看看想想,那些專權者們,是如何看待和應對來自民間反對派的壓力的?看看想想,那些專權者,在何種條件下,會與體制外的反對者進行合作和互動?看看想想,那些專權者,為何要與體制外的反對者進行某種程度的合作和互動?
  專權者,會如何應對來自民間反對派日益高漲的壓力?

  凡讓他們不高興的都是壓力

  從鄧小平的“六四”屠殺,到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從吳邦國的“五不搞”,到胡錦濤的“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還有這幾天冒出來的習近平“五優勢”,萬變不離其宗:頑固堅持一黨專權統治。

  那麼,這些專權者,會如何面對來自民間反對派日益高漲的壓力?張博樹先生已經論證了“中國民間的力量、民主的力量、公民社會的力量正在成長”這個結論,那就讓我們看看鄧共專權者是如何看待和應對來自民間的反對派力量的。

  民間流行一個官方說法:凡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於是我們看到,烏坎事件,什邡事件等民間維權反貪污腐敗導致的官民衝突,鄧共專制政權都用錢來解決。如果光給錢不行的,再撤肇事地方官員的職,甚至判他們的刑。所以,凡是不明確針對共產黨統治地位的維權反貪衝突,鄧共專制者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和模式。那些民間的反對者,在權益得到相應補償之後,也都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

  那些用錢不能解決的事情,如王炳章、劉曉波、艾未未等反專制倡民主爭自由的民間反對人士,鄧共專制當局對他們采取法西斯黑社會手段,進行殘酷鎮壓和嚴厲打擊。鄧共處理民間反共民主力量,使用了逮捕關押判刑軟禁毆打等非法手段,堅決打擊不留後患。補充手段還有流放他國。如魏京生王軍濤等。請大家注意到,魏京生王軍濤流放他國,還是美國政府與鄧共專制政權進行“體制內外合作和互動”的結果。(《明鏡月刊》31期)

《明鏡》月刊 第3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5000?apKey=fedd22f528

他與鄧小平握手,竟連說“醬油醬油”

美國歷史學家魏斐德遺孀梁禾博士一席談(2)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對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1937-2006)這個名字,中國人不算陌生了,史學界人士更熟悉了這位已故柏克萊加州大學哈斯講座教授、東亞研究所所長。他不僅是美國當代最 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曾任美國社會科學理事會主席、美國歷史家協會主席;而且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學術成就主要是研究中國史——從明朝及清 朝開國歷史,毛澤東思想,戴笠和國民黨特工,到上海史。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出版魏斐德一部部專著,人們也慢慢熟悉了他晚年的伴侶、他的助手兼部分作品的 中譯者梁禾。

2012年4月5日,《新史記》記者通過電話專訪居住在加州的梁禾博士。

梁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而後赴美留學獲意大利文學博士,在美國諸大學執教十多年,並長期從事意大利文和英文經典著作的翻譯和文學評論。魏斐德逝世後,她整理、翻譯其遺著,是中英文版《講述中國歷史》和《紅星照耀上海城》的主編。

與其說是對梁禾專訪,不如說是聽梁禾闡發。《新史記》記者提前準備了一個採訪提綱,用電子郵件發給梁禾,但在電話交談中,快人快語的梁禾無須記者提問來開啓思路,無數感受,仿佛決堤洪水,滔滔奔湧。


  魏斐德、梁禾夫婦


他 從哈佛畢業之後就到了法國政治學院拿到碩士。冷戰時期中美是敵對的,斐德認為,政治上的敵對,很多情況之下都是因為不瞭解。究竟是不是敵人?如何化解敵 意?第一步是要去瞭解,這是知識群體首要的責任。他說,對太平洋彼岸一個遙遠、陌生的國家,敵對了半天,我們得先搞清楚啊。後來像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衝 突,幾次試圖和解都失敗,他也說,可惜到了晚年,要是還年輕,我就去學阿拉伯文,把穆斯林文化搞清楚。

當年中國不允許美國人進去,他就從歷史開始:掌握他們的語言,看他們怎麼敘述自己的故事。他在法國不覺得有挑戰,他的法文說得跟法國人一樣好;他覺得還是學中文好,更有挑戰,更新鮮,別人也不會將他當中國人,長著一張西方面孔麼。

他最大的洋相是那次接待鄧小平,握手時想說“久仰久仰”,一不小心,說成“醬油醬油”了!鄧小平看著他,他想,壞了,這兩個詞又搞混了,趕快說“久仰”,鄧小平才釋然。

七 十年代初,他出版《中華帝國的衰落》,經久不衰,到現在還是美國和西方大學的教材,中文版最近又出版了簡體和繁體字版;關於中國當代,寫過論文總有幾百篇 吧。他的五部書:“上海三部曲”,《間諜王——戴笠和國民黨特工》,還寫過《歷史與意志——毛澤東思想的哲學透視》,涉及了三個政權。他說,中國上個世紀 經歷過三次革命,建立三個政權:1911年推翻滿清之後袁世凱領導的共和國,1927年蔣介石與中共決裂之後領導的民國,1949年中共建立的新政權。斐 德認為,政權的形成和解構、維持和崩潰,有很多方面值得探究,蔣介石的首都是在南京,但是經濟基礎是在國際性大都市上海。蔣管理統治的秘訣,體現在這裏。 推翻政權,奪取政權,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但是要維持政權,是更大的考驗。從這個意義上講,警察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上海警察》敘述的是1927年到1937年;第二部《上海歹土》雖然短,寫的是一個最複雜的汪精衛時期。“歹土”指的滬西一帶,當初很荒涼混亂,這裏有傀儡政府,李士群的“76號”,有國民黨和中共地下黨,政治暗殺十分血腥。警察如何在其中運作?



警察管治安,還管思想

你 問到新舊時代警察的異同。汪精衛的警察與國民黨時期不同,因為那時有多種政治力量;共產黨的警察厲害在哪兒?除了全面地繼承了日本人的保甲制和警察職能, 表現在警察與居委會的密切結合。戶籍警與戶口制比日本人統治還嚴謹,最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流動。“小腳偵緝隊”也非常厲害,全方位地觀察所有市民家裏一舉一 動。將張家長李家短都制度化了。他們匯報給誰?給警察。警察又被政治化了,不單是執行法律、維持治安,而是要控制思想,這與過去國民黨時期就很不同了。在 過去、在其它國家,來了客人,是什麼政治觀點,與警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在中共治下,警察要管你的思想,還要管你的客人的思想。

在今天,這種控制更加強了。警察的搜查、監控、盤查更任意化,還延伸到網絡空間。

我 們跟大陸合作很長時間了,幾本書都在中國大陸出版過,但他們都有刪節。刪節什麼呢?我先生是很嚴謹的學者,他敘述了中共改造警察、治理上海的成功之後,提 出代價問題——取得任何成功,都要花代價。過去中共在上海潛伏、策反,當奪得上海之後,毛澤東猜度國民黨一定也這麼幹,潛伏、破壞,甚至滲透到我們高層。 大軍進城時,地下黨起了很大作用,革命成功了,毛澤東不需要這些人了,白區地下黨人,就一個個被革命吞噬了、排除了。其中就有潘漢年。潘漢年領導了對國民 黨警察的瓦解、策反,接管上海才如此平穩;但他的下場那麽慘!(《新史記》第8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黄金周中国收入2.16亿欧元 香港旺丁不旺财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中国中秋国庆双节假的八天长假期昨天结束,全国有约3.6亿人出游,增长两成,刷新历史纪录;其中,重点旅游景区合共接待逾三千四百万人次游客,旅游收入达17.65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1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4.96%,可说是旺丁兼旺财;不过,期望有同样成绩的香港,则只是旺丁不旺财,业界人士指出,中国内地客到访人数虽上升近两成的一百万人次,但人均消费额则按年下跌25%。

面对人流车流增加,中新社引述中国假日办负责人建议,加快推进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实,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自驾游配套设施建设,以推动假日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假日办7日发布今年双节旅游总结通报,指在9月30日至10月7日长假期间,在纳入监测的一百多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期间,铁路运送约六千万人次,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增幅近一成。

另外,由于高速公路今年首次在双节期间免收费,自驾游大幅增加,以上海为例,在头六天,进、出车次便分别增加41%和71%;辽宁有八成增长;贵州的4A级以上景区自驾车游客比重超过七成。

其次,中国内地热点景区持续爆满,以故宫博物院为例,10月2日一天就接待游客逾18万人次,创造了历史新高。

至于在双节假前估计,因中日关系紧张而有大量中国游客转至香港旅游的情况,确有实现,香港旅游业议会指,该段期间有破纪录的98万人次中国内地旅客访港,按年升两成,但因很多内地豪客已转为直接到欧洲购买名牌货,加上部分靠房地产致富者因市场转差挥霍不再,令内地访港旅客在黄金周的人均消费按年下跌达25%,约为五千至六千港元(折合约500至600欧元),按年下跌25%。

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向《文汇报》表示,中国内地旅客的消费模式已经由过往主攻昂贵奢侈品,改为大众化消费品,反映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日趋成熟,消费模式不再单一,建议零售业界向多元化发展,并维持良好货质量素,以吸引更多旅客来港消费,令零售市道保持畅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世行预测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放缓

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放缓。这份星期一发布的报告说,亚太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跌一个百分点,从2011年的8.2%下降到7.2%,但将于2013年反弹到7.6%。

世行新公布的报告还说,出口疲软和投资增长放缓将使中国的GDP增长率从2011年的9.3%下降到7.7%。不过世界银行说,随着中国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见效,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回升到8.1%。

世界银行说,亚太地区的决策者仍将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努力推动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美国之音中文网


甘肃合作市一藏人自焚身亡

一位年仅27岁的藏人星期六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自焚,抗议中国政府对藏高压政策,当场身亡。这是一周内中国藏区发生的第三起自焚事件。

图片:桑杰嘉措自焚前。(境内受访人提供)

Sangay-Gyatso-set-himself-on-fire-06-10-2012.jpg
图片:桑杰嘉措于10月6日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自焚现场。(境内受访人提供)
 
最新一起自焚事件于星期六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发生。当地一位匿名消息人士在自焚事件后通过发送图片对本台说:“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星期六发生一起自焚事件。自焚者名叫桑杰嘉措,他于星期六北京时间约中午12点在位于合作市约10公里处的多河寺左侧佛塔前自焚,当场身亡。

Prayer-for-Sangay-Gyatso-at-his-home.jpg
图片:甘肃合作市那吾乡多河尔村僧俗藏人在自焚者桑杰嘉措家中举行祈福法会。(境内受访人提供)
 
消息人士表示,合作市僧俗藏人为自焚者举行了祈福法会。“桑杰嘉措自焚身亡后,多合寺僧侣用毛毯将遗体裹住,然后带进自焚者家中,举行了超度亡灵祈福法会。当地很多藏人也聚到家里和院内在达赖喇嘛尊者法相前为自焚者亡灵进行祈福,并安抚家人。”

消息人士表示:“自焚者桑杰嘉措是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那吾乡多河尔村人,现年27岁。他的父亲名叫贡布顿珠,母亲名叫贡布措。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子名叫多吉顿珠,女儿名叫丹增措。”

消息人士表示,合作市僧俗藏人为自焚者举行了祈福法会。“桑杰嘉措自焚身亡后,多合寺僧侣用毛毯将遗体裹住,然后带进自焚者家中,举行了超度亡灵祈福法会。当地很多藏人也聚到家里和院内在达赖喇嘛尊者法相前为自焚者亡灵进行祈福,并安抚家人。”

消息人士表示:“自焚者桑杰嘉措是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那吾乡多河尔村人,现年27岁。他的父亲名叫贡布顿珠,母亲名叫贡布措。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子名叫多吉顿珠,女儿名叫丹增措。”

消息人士表示,当地僧俗藏人在2008年展开抗议示威,遭到军警暴力镇压,40多名村民被捕遭殴,后交付每人五千元罚金后相继获释。从此,中共工作组进驻寺院无限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运动。

流亡印度达兰萨拉的甘肃合作籍藏人、西藏前政治犯组织九•十•三运动理事拉乔晋巴星期六告诉本台:“境内消息人士指出,桑杰嘉措自焚是抗议中国政府长期在各藏区实施的高压政策。他自焚身亡后,当地寺院内也举行了祈福超度法会。”

另有消息来源指出,桑杰嘉措自焚时呼喊的口号是“让达赖喇嘛返回西藏”、“西藏要自由”、“语言要平等”等。
星期四北京时间上午10点钟,西藏自治区那曲比如县夏曲镇永嘎勒村现年43岁的藏人博客作家古珠,在那曲城内自焚身亡。

据流亡西藏官方统计,2009年至今西藏境内已有54名藏人自焚,其中44人身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丹珍的采访报道。


紀碩鳴:兩岸四地學者研討捍衛釣魚島

海內外專家學者五十多人出席釣島問題學術研討會,認為釣島局勢依然嚴峻,呼籲兩岸四地攜手保釣。會後達成共識:全體中華兒女有共同的責任與義務維護對釣魚島的主權,反對日本非法侵佔中國的固有領土。

中日為維護區域和平對釣魚島維持「擱置爭議」的默契,近期因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而被打破。中國正以海監、漁政船進入釣魚島海域執行公務,公布釣魚島海基線,在聯合國痛批日本霸佔領土取得國際社會支持等措施反制。

因應釣魚島局勢變化,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亦匯聚上海舉行釣魚島問題學術研討會,全面論述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呼籲兩岸四地攜手保釣;爭辯軍事解決釣魚島問題的利弊。

本次釣魚島問題學術研討會以「兩岸四地和海外華人共同捍衛釣魚島主權」為主題,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方夏文化交流協會和全國台灣研究會聯合舉辦。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和海外的專家學者五十多人出席。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就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日本「購島」對亞太局勢的影響、兩岸四地如何共同維護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及在東海的權益、釣魚島紛爭的發展走向對中日關係的影響等議題進行了研討。會後達成的共識認為:全體中華兒女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利益相同、民心相向,有共同的責任與義務維護對釣魚島的主權,反對日本非法侵佔中國的固有領土。兩岸四地和僑界學者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持續加強有關釣魚島和東海問題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加強對釣魚島海洋資源、環境保護等的科學考察,彙聚智慧,共同維護好中華民族的祖產。

研討會期間正是兩岸四地共同出手,為保釣展開文攻武衛之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在本次釣魚島問題學術研討會上提到,在中日GDP總量的對比出現了被稱為「世紀逆轉」的現象,有一些日本人,過去習慣了居高臨下、俯視中國,如今心情極不平衡,大有失落之感,在這股思潮的推動下,日本朝野中某些政客競相以對華強硬主張凝聚人心,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發展勢頭;楊潔勉強調:「我們對日本右翼勢力企圖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要有足夠的警惕。」

從歷史上看,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千真萬確。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鄭海麟博士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他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屬於中國人的,最早是由中國人發現、命名和利用,並實施管轄。」根據他的最新研究發現,在一七七四年以後的英美法等國出版的地圖上,對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的命名注音,全部採用了中國福建方言發音的英文注音。從這一點來看,日本政府宣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日本最早發現、開發,是日本固有領土」的持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從現實講,主權在中國,擱置爭議的平和環境被日本政府破壞。九月十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執意宣布「購島」,實施所謂的「國有化」,嚴重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傷害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情感。方夏文化交流協會榮譽會長、中國前駐日本大使徐敦信說,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週年。四十年前,中日兩國老一輩政治家顧全大局,就釣魚島問題達成「放一放,留待以後解決」的重要諒解和共識,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雙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約定「擱置爭議」的諒解和共識是千真萬確的。他說:「作為這一段歷史的親歷者,我對當時的有關經緯至今仍記憶猶新。」

九月二十六日,中國海監、漁政船剛駛離釣魚島海域,台灣七十多條漁船在海巡船的保護下開赴釣魚島宣示主權,海巡船並與日本保安廳船隻互射水砲。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發言表示,唯有兩岸攜手才能真正保釣。「四十年的保釣經驗證明,兩岸單打獨鬥式保釣效果有限,唯有攜手共同保釣才能發揮威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對外關係室主任修春萍也指出,兩岸共同維護釣魚島主權,有越來越大的社會民意基礎。

台灣《中國海洋法學評論》主編傅成指出,大陸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釣魚島是台灣附屬島嶼,同屬一個中國的領土,兩岸在此領海都有執法權,也都有保釣的權力。「縱然在國際媒體上看到馬英九說絕對不聯合大陸保釣,但我認為,不要擔心馬英九說什麼,而要看他做什麼,在聯合保釣上,馬英九是口非心是。」

為反制日本政府的嚴重侵犯行為,兩岸四地、全球華人同仇敵愾。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表示,在維權反制上有三個等級:包括外交、法律、輿論上的低風險、低成本的方式;有風險、有成本的經濟制裁;及可能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最高等級軍事行動。「這些手段都可以用,主要看日本如何做,它不斷升級,我們也可用。我們不是主動挑釁,是反制。」

中日之戰有利兩岸統一

日本不斷挑起事端,連學者都按捺不住要動武。來自美國的洛杉磯華夏政略研究會會長王中平悤調,面對日本的挑釁,中國對日本寸土不讓,唯一的辦法就是敲打日本。他表示,《經濟學人》的報道稱,中日間為釣魚島必有一仗。王中平認為,中日之戰會有三個好處,有利兩岸統一;國內矛盾轉移了;全球華人團結了。他說:「對付日本要使用硬實力,對付美國要以軟實力。」這番喊打喊殺的話語遭到來自日本福井縣立大學經濟學部的名譽教授凌星光的反對﹕「不同意打,不能打。要做好打的準備,但要想一切方法避免打,擦槍走火免不了,但還是要避免開打。」他認為,中國走和諧發展,要找到妥協點。凌星光對中日因釣魚島問題對撼作出三方面預估:一是一、二月內有改善,恢復談判,找到妥協點;二是半年或更長時間,在日本大選後出現機會;三是要有長期準備,但可能性小。

釣魚島爭端,下一步該走向哪裏?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表示,下一步如何應對,取決於中方政策目標。他認為有三個選項,第一階段要求日本撤「國有化」;第二以此為契機,徹底解決釣魚島問題;第三在很大程度上維持現狀,有二個層面,維持九月十日以前的現狀或保持九月十八日以來的現狀,「前者是日本實際控制,後者是中國參與控制」。

不過,釣魚島局勢依然嚴峻,引發越來越激烈的中日爭端,要作明確預估可能還早了一些。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吳寄南提醒,釣魚島爭端遠沒有達到頂點,日本政府還沒有放棄承認釣魚島爭議,日本民族主義情緒抬頭,美國繼續偏袒日本,日本鷹派把持局面,「釣魚島問題引起中日之間的分歧,不會很快走出紛爭,不否認會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中國前駐日本大使徐敦信指出,中國給日本強大壓力,迫使它想談了,但到此為止,還不清楚談什麼。他認為,存在二種可能,一是有誠意,準備妥協;二是撒花招,想中國妥協,「二種可能都存在,當前,繼續施加壓力,大陸有一個說法,半步都不能退,日本錯了,要改過來!另一可能是,日本堅持下去的可能性也不小,日本正在選舉,要軟下來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要堅持,保持壓力」。

中日之間政冷經涼

儘管日本政府近來頻頻表示,要通過加強意見溝通來修復對華關係,但是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它會放棄所謂「不存在領土爭端」的鴕鳥政策,日本右翼勢力仍然在興風作浪。研討會認為,中日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繼續出現「政冷經涼」的狀態,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捍衛主權、維護和平穩定的鬥爭將呈現長期化的趨勢。


亞洲週刊



中國十一長假 7百餘人車禍亡

(中央社台北8日電)統計顯示,中國大陸中秋與國慶「十一」8天假期中,共發生了6萬多起車禍,造成794人死亡。

中國經濟網報導,9月30日至10月7日,大陸各地共發生6萬8422起車禍,造成794人死亡。

大陸「十一」長假昨天收假,由於首度實施高速公路在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導致塞車情況更加嚴重,民眾抱怨不斷。1011008


2012年10月7日《明鏡郵報》

2012年10月7日《歷史日報》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