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何以中國大陸的發展不是蘇聯式的瓦解也不是“拉美化”?

  • 旺報
  • 【本報訊】

 2004年底英國人庫柏雷默提出「北京共識」,解釋中共是如何領導一個有90年歷史、執政超過60年、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依然能充滿生機和活力。不過北京對此說法態度保留。

 最近在中國大陸有一本書十分流行,全書回答了15個問題,在這本中共中宣部推薦的圖書中,中共自己對這個問題作了問答。其中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答如:為什麼曾經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的支持?為什麼中共沒有像蘇聯與東歐共產黨那樣喪失執政地位?為什麼能成功實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為什麼能管理好近8000萬黨員。最後一段,作者回答了中共能否「成功應對面臨的挑戰」的問題。當然回答十分制式,有些答案甚至與事實有出入,譬如「民族和睦相處」、「凝聚人心」等等。從外界來看,似乎並沒有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但是中共持續發展90年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大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或外部環境等各個領域都曾經出現嚴重的問題,也是眾所周知,但最終並未造成政權瓦解。

 過去我們很常用「民主」、「專制」二分法理解中共的治理方式,也常用西方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邏輯預測其發展,然而,外界的預測都不準確。特別是我們依據科學的數據,作出負面的預測時,最後預言都會落空。更有趣的是中共在解釋其發展的動力時,使用的也是西方理論,譬如作者說:「扭住經濟發展不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把科技教育作為支點」、「行動口號喚起民眾」、「優秀文化與文藝作品照亮人心」、「暢通思想溝通未雨綢繆」;唯一特殊的是「深入各個階層、領域的黨組織」「思想理論建設」,而這些正是外界所撻伐的。那麼何以中國大陸發展的結果,既不是蘇聯式的瓦解,也不是中南美的「拉美化」,林毅夫甚至樂觀預測,中國經濟最終將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其原因何在?

 我們以為,有3個常常為外界所不願意承認,或至少是忽視的因素,可能是中共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所在。首先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和創新:許多國家從事發展時,基本上是被迫抄襲或全盤接受「華盛頓共識」,以社會革命方式推動改革,換取暫時的經濟發展,社會制度與結構並未改變,經濟發展成果只能曇花一現。而中共的改革是從調整意識型態入手,30年前的改革是先破除「兩個凡是」,再號召「思想解放」,才逐步邁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作法是在每一次前進的道路上,都立足於既有意識型態的改良,而非否定過去的基礎上,這就有效地延續了社會的主要價值觀,降低了被改革者的空虛和失落,自然也就降低了反對和反彈的力道,為改革前進注入新的動能。這一部分是以往討論中國大陸改革成功與否時,甚少觸及的角度。如今,中國大陸在意識型態方面,注入了「後社會主義階段」理論,強調要從社會主義立場,有序吸收西方社會有益於中國大陸發展的任何理論和方法,用大陸的術語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此一口號本身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同時展現了靈活性和保守性。

 第二是鳥籠式政治改革:這是中國大陸內外在爭論大陸改革中爭議最大的議題,究竟中國大陸們改革是否包括了政治改革?如果是否定的,則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如何做到?如果是肯定的,何以中國大陸現今的表現似乎越來越不穩?也有人認為大陸的政治改革嚴重滯後。其實,中國大陸今天正在從有限的「行政改革」,逐步轉向「有序民主」的「政治改革」過程中。中共為了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在改革初期是不可能進行「政治改革」的,但隨著社會的複雜化與改革的推進,行政體制和官員作風也不可能不調整。

 進入21世紀,「行政改革」的速度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模仿當代西方制度的民主改革已經悄然起動,如中共中央大肆宣傳中國大陸的地方換屆選舉,上個月底,〈北京日報〉發表文章〈「參與式民主」是中國式民主的實現形式〉,〈環球時報〉社評提出〈民主,僅靠革命遠遠不夠〉,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蔡霞撰文〈推進憲政民主應是中共執政使命〉等等,看得出來中共中央有意在「政治改革」方面作文章,不過如果以西方民主的標準去期待,必然又要落空,因為中共希望的「政治改革」是「有序民主」的逐步作為。

 第三是學習型的政黨:最近有不少海外的華人開始評估「胡、溫」體制的歷史定位,雖然不少人認為「胡、溫」體制的建樹有限,然而科學發展觀的實現、台海的和平發展以及學習型政黨的推動,不能不歸功於「胡、溫」體制。尤其「學習型政黨」的建立更是不容易,從毛時代開始,中共已成為一個反智主義的政黨,如今卻已調整成為每個黨員平均每40天必須學習一次的政黨。執政團隊因而可以不斷吸收新生事物,不斷自我調整,在改革的行動上,雖然保守平實,然而在觀念上不會自我僵化,這就有足夠的智慧去因應外界的挑戰了。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