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现场
今年的中国话题不少:北京政治领导层的换届;当局对西藏抗议活动的压制;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中国之行。周二,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政治学者辜学武就中国崛起这个话题进行了一场讨论。
由3个大型德国基金会主办的这一系列对话活动题为"磁场中国"。首场讨论会本周二(1月31日)在柏林举行,讨论双方是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在波恩大学任教的中国政治学者辜学武。有将近600人聆听了这场对话。在此前一天,德国的"中国文化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把中国比作"磁场"恰当地体现了西方与中国之间的矛盾关系:既相互吸引,又彼此排斥。
对默克尔的建议?
现年93岁的施密特关注中国问题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或许他是唯一还健在的亲自同毛泽东谈过话的德国人。施密特认为毛具有相当的个人魅力,但同时他也提到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前者造成的大饥荒导致了至少2000万人死亡。讨论会主持人、曾长年在中国工作的记者泽林(Frank Sieren)提出的问题中,只有一个施密特不愿回答--他会给出访中国的默克尔提出什么建议?施密特说,默克尔一定很清楚她在中国的任务是什么。
不要惧怕中国
施密特要传达的信息是,欧洲和德国不必对中国的崛起心存恐惧。相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崛起让德国的经济受益非浅。他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公司收购德国企业引起的担忧是不合时宜的。
施密特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他对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历史充满敬意,认为欧洲人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得太少。他说,只有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才能理解这个国家和它当前的政治。
在讨论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话题是儒学和所谓“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施密特认为,偏偏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大修孔庙,在国外建立上百个孔子学院,这是个历史的讽刺。他还严肃地补充说,他认为目前的意识形态真空是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政治体制输出
来自中国,目前任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的政治学者辜学武在这场对话中承担的角色,主要是对施密特的观点作一些“缓冲”,尤其在涉及政治体制问题时,辜学武一再提出不同的意见。例如当施密特表示不赞成西方试图向中国输出民主制度时,辜学武则认为,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不同立场进行争论、争取多数支持比赤裸裸的强权政治要好。
“磁场中国”系列讨论会的下一场将于3月份在汉堡举行,题目是“无限增长?-中国崛起与世界经济”。
作者:冯海音 编译:叶宣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
1 条评论:
如何保证中国法西斯化不会早于良性改良或崩溃?
可能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过吧?
——裂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