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曲星:中国外交在做什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昨天在接受中评社专访时指出,虽然从2011开始,中国从周边到国际面临着许多的压力和挑战,但中国外交仍将以“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则继续下去。他强调,中国外交“不变”的将是重沟通协商、努力建立机制的方针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

  中评社社长郭伟峰、新闻总监俞雨霖、执行新闻总监林淑玲、常务副社长周建闽、记者梁栋、俞敦和一行,昨天上午拜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双方就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外交态势,以及欧债危机、中欧关系等热点问题深 入交换意见。会晤期间,曲星所长接受了中评社记者专访,全文如下:
 
  :2011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您认为,未来中国外交的着眼点应放在何处?在当今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中,中国应该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障中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曲星:中国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如何维持国际环境的基本稳定,是中国最需要的。而这个任务现在面对的困难非常多。大家也都看到在中东发生的事情,以及在远东、在半岛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中国要处理好以下几层关系。首先是中国同大国的关系要保持基本稳定,包括与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等等。这个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同美国的关系,中国做了很多的努力。最近,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开春就赴美访问,积极处理同美国的关系。
 
  二是中国要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问题。特别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时,半岛局势非常紧张而微妙。如果任何有关一方做出了误判的话,那就会 导致很大的问题。所以,中国是首先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明确表态认可金正恩的领导地位,其它的国家都在中国之后。中国的行为主要阐明一个道理,朝鲜半岛不能 乱,中国也不允许它乱。如果别的国家要趁机采取任何行动时,它必须要考虑中国的因素。所以,我们注意到,这次在半岛的紧张局势最后得以平稳渡过。当然现在 的形势并没有完全缓解。前几天,美国和韩国又在西海五岛这样敏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在敏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实际是非常危险的。还有 就是南海、钓鱼岛等问题都是非常触动中国老百姓神经,又同周边国家的立场敏感对立的周边问题。这些都是中国要处理的外交问题。
 
  三是,从全球层面来看,要注重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特别是金砖国家和新兴国家。中国要同这些国家多沟通交流,在一些问题上达成接近的立场, 并且更积极地参与到多边事务的磋商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国要在游戏规则制定的这个阶段就要各级参与。中国还要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比如说G20这个平台 上更多地发声,解决目前面临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等等。
 
  例如,中国在中东问题和叙利亚问题上最核心的关切之一就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不能再被曲解为发动战争的根据。中国并不是不同意阿拉伯国家 和阿盟的意见,关键是阿盟的议案中有一部份内容可以被理解为将来发生战争的依据。比如说,议案中规定两个星期内巴沙尔要下台,如果他不下台就要采取后续行 动。这个“后续行动”就有无阻的可解读空间,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有强制性的,如果巴沙尔顺利下台,一切就没问题。但问题是现在巴沙尔不下台,那就很有 可能引发战争。这就是中国否决的关键所在。
 
  再一个就是,如果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这项决议,那就把政治对话的路堵死了。其实,叙利亚政府方面已经释放出许多改革的信号,比如说修改宪 法、公投、总统直选等等,而一旦决议通过,这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希望就会破灭了。所以,西方是拼命地支持一方,坚决地把另外一方打下去。而在叙利 亚,主要的城市还是由政府控制的,反对派只是控制了小部分。如果想把局面扭过来,在当下的情况下,只能是通过高压暴力的形式了。这对叙利亚老百姓的伤害是 非常大的。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中国为什么投下否决票,那是因为中国不愿意看到一个又一个阿拉伯的城市在西方的炸弹下变成废墟,不愿意看到一批 又一批的阿拉伯民众在西方的轰炸下血肉横飞。”有媒体报道,美国的代表在投票结束后“眼含热泪”地指责中国代表说,“你们的手中也沾着叙利亚人民的鲜 血。”我想说,这个帽子扣不到中国人的头上。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历来友好,没有过残酷地殖民镇压,也没有通过战争来改朝换代,想想倒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想 想倒在利比亚的阿拉伯人,想想如果决议通过,有可能死在西方炸弹下的叙利亚人,究竟是谁的手上沾着阿拉伯人民的鲜血,我想,这个答案非常清楚。所以,我觉 得美国人的所谓“指责”太虚伪了。
 
  所以,中国外交要做什么呢?就是要维护并延长我们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认为,21世纪的前20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这个时期需要一个总体上和平、缓和、稳定的国际环境。
 
  问: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很大。作为长期研究欧洲问题的专家,您认为欧债危机击中爆发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其中除了经济的因素外,掺和了什么样的政治因素?欧元区的改革是否走的下去,会导致其解体吗?您对欧洲的未来有何见解?
 
  曲星:目前的欧债问题,从经济原因上讲要归咎于欧洲这种“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政策。这导致了欧洲的生 产水平和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矛盾。也就是说,欧洲目前的生产力支撑不了这样的高消费水平。而欧元出现问题,与欧元区主权财政与统一货币之间的矛盾有关。虽 然欧元区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说国家的借贷不能超过60%,赤字不能超过3%,但这个标准不被执行要怎么办,欧元区还缺乏强硬的措施。所以说,各个国家都可 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财政政策。而统一的货币使人才物力在欧元区内通畅地流通,这就使欧元区出现了“谁作弊,谁就可能利益”的现象。
 
  就像默克尔前段时间所讲,有的国家大力投入生产,而有的国家却大力投入消费,那么欧元区的模式就不能继续延展。虽然她没有点名“消费国”是哪个,但是,我想应该指的就是希腊,而大力投入的就是德国。这就是经济模式往下发展的困难,民众超前消费,而政府借债度日。
 
  其中的政治原因是,欧洲国家普通采用的两党或多党制。这样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它的弊病。弊病就是两党或多党之间是“零和游戏”,在野的政党 一定不会帮助执政党解决问题,因为唯有执政党出问题,在野党才有可能在下一次选举中胜出。这就是“零和的政党关系”。比如说,国家应该改革,但在野党一定 会反对,不让执政党赢得民意。这样的政党关系就会导致社会资源很大的浪费,而且还有民众之间的隔裂。所以,一部分人干活,一部份人享乐的情况就会出现。
 
  谈到欧元能否支持下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键在于欧洲内部能不能就解决这次的债务危机达成共识。实际上,实施真正的财政紧缩政策在欧洲是 非常困难的。因为,紧缩就必然要求政府和老百姓一起勒紧裤腰带,相应的公共服务就会减少,工资可能会减少,税收可能会增加。而一旦执政党决定这么做,那么 一定会在几年一轮回的“选举大魔咒”中倒下。所以,真正的紧缩是很难进行的。这一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美国。所以,奥巴马所谓的几年减2万亿也只能是说说而 已。
 
  我认为,除非到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阶段——例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都明白必须同仇敌忾,一起过紧日子,欧洲的民意就无法统一,也就很难真正地执政紧缩的财政政策。
 
  问: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中欧关系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欧债危机不仅影响世界,也会影响中国,那么,中国会否帮助欧洲解决债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障碍?有何建议与意见?
 
  曲星:实际上,对欧洲的救助中国已经在做了。默克尔在访问中国的时候,温总理就有表达,不仅会在原来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框架和双边框架下继续帮助欧洲,还会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两个框架下进一步地加大救助的力度。此次范龙佩来北京就是在谈中 国如何具体地通过这个机制来帮助欧洲。现在,世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了。所以,中国是真心地希望欧洲好起来。中国手中有大量的欧洲债券,如果欧洲经济好不起 来,中国必然会遭受拖累。所以说,不论是从道义上,还是利益上,中国都是应该帮助欧洲的。
 
  而这其中的困难又在哪呢?从欧洲方面来讲,欧洲本身的意愿就不太统一。有的说,欧洲用不着任何人的帮助。有的说,“伟大的”欧洲怎么会用得 着中国来帮助,“自尊心受不了”。说通俗点就是,即使有需要,富人向穷人借钱,面子上也挂不住。还有说法是,中国人是不是在通过“帮助欧洲”来“控制欧 洲”。这是困难之一。
 
  其次就是,欧洲并没有真正地把中国当做朋友。如果双方是真正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何欧洲还对中国存在着制裁呢?还有就是关于中国市场经济 地位问题的争执,实际上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好了,就连很多欧洲国家在私下也说中国应该有市场经济地位。但是直到现在欧洲都没有给予中国这个就得的待 遇,并且把这个当做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手段。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中欧之间金融领域的合作。
 
  当然,信心也非常重要。中国的外汇储备都是中国工人辛苦工作而来,得之不易。所以必须要保证中国的资金资本的安全。而这个顾虑并没有完全消失。
 
  所以,中国帮助欧洲所遇到的困难既是理念上的分歧,政治上的障碍,也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
 
  问:2011年中国周边局势可谓先所未有的紧张,传统的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朝鲜半岛、日韩渔业纠纷等问题也愈加不稳定,美菲的联合军演又使周边关系大为紧张。您认为,2012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同周边国家的矛盾?中国的周边战略是否需要调整和加强?
 
  曲星:以不变就万变。我们现在在周边做的是,埋头发展我们的经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现代化 建设里就包括了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在外交层面上,中国在周边注重几个机制的建设。比如说,同东南亚的“10+1”的机制,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 在金融危机中,这些机制的运作都非常好。中国继续做“互联互通”的工作,就是中国同周边国家在公路、铁路、水运等方面的公共建设。同时,中国同周边国家也 在讨论建立共同的行为准则。比如说,单方面开发是否有违准则要求。如果是违背准则,就要停止。如果不违背,那么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在东面,中日韩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东亚自贸区的研究,三国之间各种层次各种领域的合作都在同步进行。
 
  在北面,上海经全组织也在研究在打击三股势力——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之外,如何加强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合作。通过这些机制性的建设来巩固周边和平安全的网络,到目前来看,效果还是非常显着的。所谓的“不变”就是要照着这个模式继续下去。
 
  而中国的优势在于经济,经济越发展中国的优势越能体现出来。美国的优势在军事,它不停地搞军事演习,使得形势很紧张。所以形势越紧张,美国 越能发挥优势。同样,经济越合作越发展,中国就越能发挥优势。所以,目前中国以经济为重点,以协调谈判为手段,加强更联互通,让中国同周边国家成为一个命 运共同体。
 
  在处理敏感问题时,中国将奉行“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就是说,遇到问题能谈判能在达成协议,我们就往前走一步。遇到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就先搁置,以待日后解决,不激化矛盾。这样下去,效果会是非常有效的。

来源: 中国评论新闻网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